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人才工作交流发言材料题目(6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13 17:54:01

篇一:人才工作交流发言材料题目

  

  发改委在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发改委在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第1篇

  一、20XX年主要工作

  (一)抓实服务业人才培训工作。20XX年,共举办3期县乡政府服务业领导干部学问培训班、8期服务业统计工作培训班、4期服务业载体建设研讨班,合计两千余人次。

  (二)抓好服务业人才培育工作。重视搞好服务业管理人员的学历学位教育。管理人员参与服务业相关学历学位教育的,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担当学习费用,进一步提高服务业领域管理人才的学历学位和专业学问水平。20XX年,依据省发改委支配和我市实际,先后两次选派6名服务业企业青年管理干部赴美攻读MBA,财政担当一定额度的费用,剩余由用人单位、个人协商解决。组织商贸、物流、旅游、医疗、护理、家政等企事业单位举办专业技术研修班近50期,培训4000余人。

  (三)积极引进服务业急需人才。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切实把人才的培育、引进摆在事关事业成败与兴衰的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落实好人才方面的各项优待政策,进一步弘扬敬重学问、敬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求贤若渴、惜才如金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20XX年,共协助服务业企业引进各类服务业高级人才180人。

  -1-

  (四)加大服务业人才投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服务业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各类从业人员的学问和技能。20XX年,重点做好了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医护实训中心项目建设工作。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2000多万元,购置国际最先进的仪器设备12台套,输送师资力气100人次到国内外高等院校、医疗机构进行学习培训。

  (五)鼓舞服务业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引导企业结合自身需要,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培训制度,通过自办培训班、合作办学、委托培育等多种形式,培育从业人员的专项职业技能。20XX年,完成了东阿阿胶、中通客车、鲁西化工等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入Y市人才工作平台载体信息库的信息采集与审核工作。

  二、20XX年工作准备

  (一)连续加大服务业人才培训。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地开展人才培训与培育,造就一批服务业高级实用人才,为全市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供应智力支撑。

  (二)大力引进急需人才。进一步贯彻落实有关服务业人才引进各项优待政策,同时研究出台在购置住房、子女就学、医疗保险等方面有针对性和操作型的配套措施。打破传统用人观念,在人才使用上不求全部但求所用,使人才可以不迁户口,不换单位,不挪行政隶属关系,只要为我服务就可享受与本地常住户口和本单位正式人员同等待遇,给优秀人才创造鱼与熊掌可以兼得的良好机会和条件,为适用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2-

  (三)加强服务业人才载体建设。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不断加大服务业人才投入,为服务业人才载体建设供应物质支撑。20XX年,重点实施两个以上服务业人才工作项目,合计投资5亿元以上。

  (四)进一步完善人才考核、嘉奖和晋升机制。一是在考核方面,在普遍考核德能勤绩的同时,对人才实行主要考核业绩的差别化考核体系,使真才实学的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在薪酬方面,实行高素养人才收入与工作成果挂钩,拉开初次安排档次,允许他们依靠较大的贡献获得较高的报酬,推广年薪制等激励机制,更好地调动我市高素养人才创业的积极性。三是嘉奖方面,建立以政府嘉奖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气嘉奖为主体的人才嘉奖机制,使人才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敬重。四是在晋升方面,要打破传统用人观念,勇于提拔重用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到新的更重要岗位。

  (五)组织实施好Y市服务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大力宣传服务业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

  发改委在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第2篇

  一、引进高层次人才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区农业局以各类惠农项目实施为载体,采取与项目聘用相结合的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知名专家。XX年以来,我局共聘请高层次人才20余人次,这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了我区农村新

  -3-

  能源建设步伐,为推动全区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持续动力。

  (一)在新型农夫科技培训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培训机构择优选聘高层次人才,先后聘请了**市青年人才培训中心高级顾问**、高级讲师**、**学院农学系教授**、**区党校副教授**等组成专家讲师团,每人主训2-3个示范村,同时依据每个培训教师的熟知专业和示范村的主导产业需求,各位教师之间进行配对组合教学。这些高层次人才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靠着农技真本事走进田间地头,走到农夫身边,对广阔农夫的技术疑难,耐心讲、示范做,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敬业精神,赢得了广阔农夫的赞誉。XX年的新型农夫科技培训工程,共进行农夫辅导员集中培训9次,每位辅导教师深入田间地头巡回指导近10次,向农夫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6**余份,使全区4**农户直接受益,指导、带动农夫1.2万余人。通过培训,广阔农夫的法律法规观念、市场观念、科技致富观念等得到转变和进一步加强;村主导产业生产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在一些示范村进一步显现,成为农夫致富增收的新支柱。

  (二)依据省、市关于做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XX年我区建立了“十、百千、万”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田和“十、百、万”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为做好玉米和小麦高产创建活动,除抓好科学选址、组织领导、严格考评等工作外,我们还先后聘请**学院教授**、**,**市农科院研

  -4-

  究员**,**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研究员**等高层次人才,在玉米、小麦生产的各个关键时段,组成技术专家组,深入各示范片区,采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在示范区全面实施了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种子包衣、适时晚播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小麦氮肥后移、玉米一增四改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一系列高产栽培集成技术。共开展技术培训6期,培训农夫4**余人次,进行田间技术指导20多次,印发科技资料及抗旱明白纸1**0余份。去年,经**省玉米专家验收小组实打验收,十亩玉米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为958.89公斤;百亩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为844公斤;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为731公斤;万亩示范方平均亩产为0公斤。今年,经市农业局小麦测产专家组实打验收,十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为651.4公斤;百亩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为600.1公斤;万亩示范方平均亩产为554.7公斤,产量均列全市“非高产创建项目县”第一位。在高产创建活动的带动下,实现了粮食连续6年增产丰收记录,各项指标均创**区历史最高水平,列全省前茅。

  (三)XX年,我区在**镇**村落实了秸秆生物气化项目。该项目属于农业部示范项目,没有经验及现成技术可循,项目建设所需的秸秆高效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和集中供气技术,在全国更是仅有为数不多的人所把握。为此,我们积极与把握该项技术的X市化工大学**教授进行联系,并最终与其达成协议,由**教授负责项目的全部图纸设计;指导部分设备选购以及全部设备安装的现场技术指导;指导完成设备调试

  -5-

  和试运行;免费对操作工进行培训,直到培训合格上岗。共2页,当前第1页12在**教授的细心指导与我们的积极协作下,农业部秸秆生物气化试点项目在我区顺当完成并正常运行。3月6日,全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对我市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取得的成果赐予充分确定。他指出,**市特殊是**区把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作为惠农之举,积极推广秸秆气化和生物沼气技术,建成了一大批秸秆沼气工程,在全国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二、引进高层次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我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起步较晚,底子薄、基础差,与沿Y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和不少问题:

  宣传力度不够,引进人才意识不强;现有的专业人员中存在职称资格高评低聘的状况,高级职称职位少,专业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承载高层次人才的载体少,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和环境还没有形成。资金投入不足,引进人才经费有限。引进人才渠道单一,专家引进被动。

  (二)对策建议

  1.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熟悉。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通过经济交流、成果示范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企事业单位,大力宣传引进人才的重要意义、告知

  -6-

  申报程序等内容,充分调动全社会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强化引进高层次人才机制。一是要切实加强领导,要把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高位推进,狠抓落实。二是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合作,通力协作,努力开创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新局面。三是要创新高层次人才管理机制,积极搭建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的新平台,在全社会形成“敬重学问、敬重人才、敬重劳动、敬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

  3.围绕工作重点,狠抓重点项目。大力实施“人才高地”战略,依据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为太阳能、电子、空调等骨干企业供应人才智力支持,帮助企业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加快产品创新升级。

  发改委在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第3篇

  去年月日,中共Y市委济发号关于印发《Y市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发展计划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市工作。撤销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市经济中心)、市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职能划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招商委员会办公室设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次机构改革,共调入我委人,在职人员人。去年月日市办公厅济政发号《关于印发Y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暂行规定的通知》,批准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三定”方案。

  机构改革后,划出了原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担当的农产品

  -7-

  (除主要粮食作物和棉花外)进出口计划及配额职责、老旧汽车更新管理职责、金融机构服务职能,分别划归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市贸易服务局、市金融办公室;划入了原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市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和原市招商职责、原市经济委员会担当的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的企业重大技术改造投资管理职责;转变职能: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宏观调控中的总体和综合,行政审批,规范行政许可,微观管理事务。,组建后的Y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分析全市国内外经济和发展状况,对全市国民经济运行的预估、预警和监控;和省的产业政策,全市产业发展的导向意见;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结构优化和资金来源;全市外资和境外投资的战略、总量平衡结构优化的、政策和产业导向;分析全市社会资金,拟订投资及重大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并组织实施;全市服务业发展的综合工作;全市人口、科学技(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衔接平衡;拟订全市经济联合、经济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等。

  机构后,在新增人员多、状况较为的状况下,我委地了人事管理工作,新进人员的人事管理工作,查缺补漏,在近期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紧紧本委的年度工作思路和工作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习科学

  -8-

  发展观,了的。现省发改委《关于全省发展改革系统人事工作座谈会的预备通知》的要求,我委对人事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的经验了梳理,总结如下:

  一、注意对人事工作者的教育

  人事工作者在程度上是人事管理工作的者、实践者,要搞好人事工作就要人事工作者的教育工作。我委在、上对人事工作者的教育:,要求每一名人事工作者都要以、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思想政治素养;上,要求人事处同志学习好的政策、法律、法规,如《Y市人事局职责制度工作规范》、《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问答》、《Y市委组织部工作规范》、《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人事工作者的素养和依法办事的意识。

  二、人事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时代,人事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好电脑等工具,高效、机密地搞好信息化建设,办公自动化进程。传统的干部档案信息管理费工费时,动不动就查档案,市委组织部要求,我委了干部信息管理系统,人员的信息直观,而且使用,省时省力,的了工作,也便利信息的传递,现在已将全委人员的数据信息报送到市委组织部;在教育培训,将机构改革后新进人员信息录入到干部培训信息库,为干部培训工作依据和便利。

  三、公道正派、强化监督

  人事工作的特别性要求人事工作者要公道正派地行使组织上赋予的权利和职责。在人事管理、教育培训等,能公

  -9-

  道正派,光明磊落,秉公办事,不符合原则、政策的事情,不滥用职权为个人谋福利、捞好处,做有损于党和的事情,不挟私偏袒,违背利益,地了干部的工作性,人事工作得以地。拓展监督渠道,在原制度约束、舆论约束、监督基础上,我委还设立了监督热线电话,使人事工作处在监督之下。

  四、定位、服务意识

  人事工作者要先给定位好,从“管人的人”

  到“为人服务的人”的观念转变,将定位到是为干部服务的内部服务人员,起“公仆”意识。在教育培训、工资福利等涉及切身利益的,我委人事处的同志都能为干部的服务,对的疑惑耐心细致的讲解,想干部所想,急干部所急,帮干部所需,并委党组与干部的桥梁,将的心声向上反映。

  五、以人为本,有性的搞好工作

  人事工作繁杂,是新组建的发改委机关在职人员和离退休干部人数较多,还有个委属的人员,要搞好人事工作,就搞“一刀切”,有性、有区分地针同层次的人员不同的管理措施。新组建后,我委老干部居住分散,状况各异,新的状况,成立了离岗、离退休老干部支部,下设了个党,便利了人员管理和老干部工作的;我委分类培训,细心设计、按需施教、注意实效,以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学习需求。不同状况,了路线方针政策,廉政建设规定和时事政治,各级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发展改革工作学问,公共行政管理学问和公务员规范等学问,工作需要和的要求,选送干部参与与工作相近的专业深造的学历学位培训,让不同层次、不

  -10-

  同类别的干部的确能够学得。

  六、以身作则、自律

  “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委人事工作者以此为座右铭,注意好模范带头作用,乐于助人,大公无私,吃苦耐劳,凡是要求干部的,人事工作者以;要求大家不做的,决不带头违犯。我委人事工作者严于自律,模范地的本职工作,带头好纪律组织人事工作的规章制度,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清正廉洁,了的榜样,在中有较高的威信。

  我委在人事工作问题和,主要是:人员流淌缓慢,我委干部队伍老化;干部培训,经费;繁忙,还着工学矛盾的问题;对政治理论,人事政治法规的系统学习,做得还;应用现代技术管理人事工作的不高。

  总结,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11-

篇二:人才工作交流发言材料题目

  

  经信局在XX年人才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材料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始终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作放在促进工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积极探索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行动”,着力建设一支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把人才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快速、健康成长的新优势,为工业强市和建设美丽xx、生态强市提供人才支持。

  切实加强

  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

  在市委和市委组织部领导下,建立起由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具体实施的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格局,把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和整个人才工作管好管活。健全企业家人才工作联系协调制度和信息沟通反馈机制,落实企业家人才工作不定期报告制度。把优秀企业家培养计划纳入《xx市十三五人才规划纲要》,努力使企业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着力营造企业家

  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主动关心优秀企业家人才队伍上下功夫,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得其所的良好局面。在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上下功夫,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鼓励省内外优秀企业家来雅长期工作或短期服务,来xx创(领)办企业、独资开办各类中小型科技企业。在进一步增强服务上下功夫,简化企事业单位经济类、工程类高级职称申报手续,优化服务,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家来xx发展。

  不断夯实

  优秀企业家的培育基础

  坚持举办企业家队伍专题培训,建立一支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企业家人才队伍,为工业强市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依托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企业家协会主阵地,努力培养“有思想、有修为、有担当”的新时代成长型、学习型企业家。建立优秀企业家后备人才库,在开阔后备人才队伍视野和增长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后备人才队伍创新能力上下功夫,为企业家队伍发展壮大提供后备力量。

  加快推进

  企业家队伍建设步伐

  大力推进“两单一改”,严格执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等制度,建立完善重点工业项目审批服务绿色通道,优化发展环境,引导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家来雅创办企业。支持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全面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育,狠抓示范引领,彰显示范企业的人才带动效应。重点发展四大骨干产业,突出发展六大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家队伍。

  3--

篇三:人才工作交流发言材料题目

  

  人才工作交流研讨发言

  党的“十九大”将人才工作摆在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位置,赋予人才工作更加重大的意义和更加重要的任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既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的需要,也是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x县地处边远,气候寒冷,受经济、交通、医疗、教育等因素制约,存在着人才总量不足、层次不高、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等问题,对人才的吸引力也明显低于发达地区,引才难、留才难以成为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新形势下,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县建设,需要在树立新理念、培养新思路、形成新机制上下大功夫,通过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一、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xxx指“千秋基业,人才为本”,xxx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当前**县正处于全面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对高素质、多层次、全能型人才需求增多,想要改变人才资源不足的现状,应当始终以xxx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工作需求,树立人才兴县的观念,把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把握人才工作主动权,全力挖掘、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带动x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着力解决各领域“用人荒”,不断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的强劲活力。

  二、探索引才工作的新思路。想要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赢得先机,就必须改变传统观念,探索人才引进新思路、新方法、新经验,破除陈旧人才观,倡导人才价值评价多元化,全方位、多角度拓展优秀人才上升空间,让各领域、各

  层次人才都能实现自我价值、受到社会尊重。当今时代,人才概念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高精尖”人才,而是涉及各层次、多领域的人才。应按照分门别类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制定具体化、普惠性举措,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覆盖广泛、务实管用的人才政策体系,从而既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又发挥初、中级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创新留才工作的新方法。引才为先,用留为本,人才既要引得来,还要用得好、留得住。引才留才,最根本的是为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为人才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坚持“适合的人,做合适的事”,进一步健全人才资源配置机制,鼓励和引导人才向乡镇、林场、农村等基层一线流动,着力解决重点领域人才结构性短缺。引才留才应为人才的使用提供良好的环境,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建立以竞争择优为主的人才选拔机制,树立选人注重实绩,用人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等观念,营造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引才留才要为人才提供应有的待遇保障,努力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为人才提供“导师制”“保姆式”服务,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奋进新时代,实现新发展,必须坚持以xxx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大人才引进、挖掘和培养力度。

  (一)在人才引进上求突破,因地制宜。人才需求因地域而有差异,人才引进应当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切忌照搬照抄,努力提升党管人才能力,建立和完善人才引入新机制,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

  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新机制。x县更适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研究制定含金量高、政策导向明晰的人才引进办法,继续采取引才和引智并重,刚性与柔性引进并重的方式,特别是在旅游、电商、林业、销售、基层社会治理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引进一批符合发展需求的高学历、专业化紧缺人才,用好用足“绿色通道”政策,以践行生态保护战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为导向,敢于打破区域限制、身份限制,努力吸引各类人才,为扎实推进xx经济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在人才挖掘上求突破,就地取材。从地方实践来看,本土人才对家乡有着特殊感情,最了解家乡的情况,拥有稳定的工作圈、社交圈,忠诚度更高,本土人才具有天然优势。在加强人才引进的同时,应当高度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注重“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的培养,畅通在外人才回乡渠道,推动在外创业本地人回乡发展,加强人才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服务指导,扎实推进全民创业、人才创业,积极打造以电商产业园、妇女编制基地、职业技能培训等为主体的人才服务平台,为人才成长创业提供支持。加强对农业合作组织、中小微企业、特色种植养殖以及扶贫领域项目建设带头人的支持和扶持力度,着力培养各领域专业技术型人才。为各类人才搭建施展才华广阔舞台,加快人才创业平台建设,创建人才创业绿色通道,使各类人才在良好的氛围中尽力发挥聪明才智。

  (三)在人才培养上求突破,立足当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大力招引外来人才,更重要的就挖掘现有人才。当前,各单位都有很多老同志,他们综合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扎实,应当根据不同单位的特点,实施分类指导,加强一般干部业务和技能培训,形成“结对子”干工作的办公文化,促进人才的良性循环。积极推动职称评定、技术培训、项目支持、晋升提职、岗位待遇等向基层一线人才倾斜,充分调动现有人才工作积极性。探索开展特色人才工作和优秀人才工作者评选奖励,选树好优秀人才工作典型,努力为各类人才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便捷性的服务要使用好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深入挖掘和表彰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拔尖人才,践行人才奖励机制,切实维护我县人才和干部队伍稳定,不断提升工作热情,激发人才兴县新活力。

篇四:人才工作交流发言材料题目

  

  在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我是XXX的XXX。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人才工作座谈会,通过这边会议深刻感受到了XX对人才工作的重视,进一步了解XXX。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谈四点感受和打算,概括起来一共8个字。

  第一是感恩。去年我参加了XXX,被XX录取,加入到XXX这个大家庭,感恩XXX给了我机会,能够借这个平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感恩XXX领导。来XX工作以后,领导多次跟我们谈心谈话,关心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帮助我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XX在人才工作座谈会上分享XXX,对我们提出XXX要求和谨记XXX殷切嘱托。这充分体现了领导对我们的重视,我也深刻感受到领导对我们的关怀。

  第二是信心。当前,XX面临XX机遇,迎来了机遇叠加的快速发展期。同时,在XX的坚强领导下,XXX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工业经济稳中提质,一批项目快马加鞭,未来的XXX必将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奋斗之地,对XXX的发展有了更充足的信心。

  第三是勤学。殷切期望鼓舞人心,谆谆教诲催人奋进。我始终记得XXX的一句话:XXX。作为XXX的一名干部,更是要“学无止境,艺多不压身”。我将聚焦

  XXX工作重点,深刻把握发展机遇,加强对XXX的学习,为XXX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是担当。拥有如此好的机会和平台,更应好生干事,体现价值,奉献社会。我将认真贯彻落实XXX系列决策部署,对标对表XXX的要求,巧干实干抓落实。时刻XXX叩问初心、鞭策自己,为XXX发展尽最大的努力。

篇五:人才工作交流发言材料题目

  

  2022年人才工作座谈会产才融合交流发言材料经典范文

  2022年人才工作座谈会产才融合交流发言材料经典范文

  聚焦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探索开放式人才创新创业生态,打造近悦远来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人才虹吸洼地。一是耕好人才新政试验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人才工作座谈会产才融合交流发言材料经典范文,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欢迎参考阅读。

  产业强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产业兴。近年来,xx坚持把人才第一资源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第一动力,着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人才链创新驱动产业链提速增效,走出一条以产聚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县域路径,先后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一、聚力人才集聚链创新,打造产才融合强磁场。

  聚焦强化产才供需对接,探索多渠道人才集聚机制创新,打破束缚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关卡,满足产业人才需求。一是建立人才专编周转池。探索建立编制在高校、事业单位,工作在企业联合引才机制,依托市成人职业教育中心设立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院,按照单列管理、专编专用、动态调整原则,统筹编制资

  源,建立20名高层次人才专用编制周转池,向食品加工、高端体育、五金装备等产业链人才急需领域精准投放,形成政府聘用有编制、企业用人谋发展、财政兜底保待遇、进出灵活守规矩新模式,给企业和人才吃上定心丸。二是开通智汇产业直通车。探索疫情防控常态下引才模式,改变进高校传统引才模式,连续举办八届智汇xx产业对接洽谈会,线上精准投放现代产业人才需求、实行创新项目揭榜挂帅,线下把高校人力资源、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专家领导和产业商界精英请到家门口,组团观摩产业、对接大企业,以产业集群窗口式推介延揽各类创新创业人才5000余人。三是

  打好红链聚才组合拳。实施红链聚才行动,建立产业链联合大党委,依托产业园区组建健康食品、体育、医药、调味品四大产业链党建联盟,组建双招专员队伍,以关键优势产业链领军企业为重点,通过发展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筑巢引凤,以党建引领赋能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深度融合,建立产业链技术需求库、目标人才库,精准引荐紧缺人才62名,靶向引进上下游产业链人才120余名。

  二、聚力人才培育链创新,激活产才融合动力泵。

  聚焦提高产业创新能级,探索全方位人才培育机制创新,开启产业人才发展造血模式,点燃产业加速发展动力引擎。一是嫁接创新要素培育高端人才。打破创新要素流通壁垒,探索企企联

  合下的科技创新平台共享机制,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和创新专利前提下,推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12个国字号创新平台向同行业领域企业开放,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攻关、项目研发等,推动人才、项目、平台、产业一体化发展,微胶囊技术攻关等7个项目入选核心技术难题揭榜挂帅科研攻关首批榜单,攻克省部级以上科研攻关项目280余个,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平均占比达到5%,自主培养省级以上重大人才工程74人,助力产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二是推进产教融合孵化产业人才。围绕全民体育、装备智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多维度深化校地企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学院建在高校、实践基地落在企业,国内标杆企业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分别在华东理工、德州学院建立高校联合实验室、体育产业院,每年选送新录用员工、技术骨干到院校开展系统化内训,定向培养技术研发人才。推动七大产业链主企业全面对接中国农业大学、xx大学等对口院校,共建人工智能研究院、现代农业科技小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研究生工作站等企业创新平台,依托技术研发联合创新实践,推行高校导师和企业工程师双导师带徒方式,推动校企人才共育。三是实施重点工程锻造本土人才。实施枣乡英才工程,在健康食品、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支柱产业、高新技术领域,每两年培养选拔20名左右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创新

  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本土拔尖人才,构建起1名枣乡英才带动10名核心人才、10名核心人才引领100名骨干人才、100名骨干人才指导1000名基层优秀年轻人才的十百千人才开发模式,人才井喷式良性发展带动产业创新能力大幅跃升,涌现出一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的明星企业和行业隐形冠军,规上企业增加值连续3年实现提速倍增。

  三、聚力人才生态链创新,打造产才融合先行区。

  聚焦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探索开放式人才创新创业生态,打造近悦远来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人才虹吸洼地。一是耕好人才新政试验田。秉持效益体现价值、财富回报才智,探索推出人才科技若干优惠政策钻石19条,向产业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和各类高新技术引进、产业化研发、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领域精准投放配套政策,真金白银给予扶持,顶尖人才创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重奖,探索建立柔性引才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机制,市人才发展财政预算和政策兑现一律上不封顶,市财政每年设立返乡人才创业专项扶持基金200万元,优先给予创新创业项目政府专项债券和投融资支持,形成了一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1+N开放式产业人才政策体系。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市投放人才发展专项资金1.5亿元,每年撬动产业研发投入超10亿元。二是擦亮人才服务金招牌。实施寓才兴乐安居保

  障工程,健全产权型住房、租赁型公寓、货币化补贴三位一体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在工业集聚的产业园区,投资6.15亿元建成19万平方米、2112套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打造了集商务、教育、餐饮、文娱于一体的友好型人才社区。实施人才住房安居、配偶安置、子女安顿、身体安康、创业安心五安工程,推行保姆+朋友+导师全方位人才服务,开启支持人才创业、子女落户、配偶安置等42项绿色通道的枣乡人才金卡,提升人才获得感、幸福感。三是搭建人才成长青云梯。建立专家人才联系和恳谈机制,每名市级领导联系2-5名专家人才,每半年邀请不同产业领域人才代表参与全市产业规划发展决策论证,分析当前人才发展、企业创新、产业升级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就双招双引线索、重大项目建设交流意见。每年组织企业高管、科研人才参加高交会、产业高峰论坛等活动,到北上广、江浙沪等地标杆企业和大院大所考察学习,更新理念,开阔眼界,提升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对德才兼备、贡献突出的人才大张旗鼓进行表彰,优先推选82名人才担任产业发展顾问、两代表一委员,76人被授予各级劳模工匠等称号。

篇六:人才工作交流发言材料题目

  

  做好人才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5篇材料)

  第一篇:做好人才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

  做好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

  我区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第一驱动力”的原则,以“识才”“用才”的智慧、“爱才”“敬才”的胸怀,多策并施,深耕细作,打破政策机制“藩篱”,筑建人才强市战略“高塔”,打造“群贤毕至”共话经济发展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一、注重“战场式”拉练,抓好“主线”培养

  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培养+单位重点培养”的育才模式和“定向使用+定向评价”的管理模式,夯实“引进人才”培养工作基础。我区通过将引进的34名人才充实到各个企事业单位中去、沉到基层工作现场中去,以专业知识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速提效推进日常工作开展和单位任务目标落实。尤其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重点项目上敢于“压担子”,让人才“挑重任”,达到锻炼培养人才和考察检验人才的“双重效果”,切实做到引进人才能力在一线锻炼、水平在一线发挥、绩效在一线考核。扎实推动教育、医疗、农业、企业管理等多领域开展高层次人才对口培养工作,加快我区各项产业技术水平“迭代升级”,以“人才链”发展带动“产业链”振兴。

  二、体现“朋友式”关怀,抓好“长线”激励

  我区精心策划、精密组织,定期举办人才慰问和座谈活动,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诚意激励和感召青年人才把握机遇,倾心事业发展,强化尊重知识、尊重让人才环境氛围。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的一对一“保姆式”服务,通过定期走访我市拔尖人才家中、单位,给他们送去祝福和关怀,对他们为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给予肯定,进而激励他们创业干事的坚定决心,让人才工作更有“温度”,不仅能“留住人”,更要能“拴住心”。定期组织召开“人才引进见面座谈会”,拉近党政领导和各领域人才们的距离,倾听他们的工作感受,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破解他们心中的疑惑。注重选树人才先进示范典型,培养专业技术领域“排头兵”,促进“高精尖缺”

  人才加速涌现,以“领头羊”带动“群羊”,提升团队整体技术高度,构建形成“一个带一批、一批带一地”的“多米诺效应”。

  三、打造“管家式”服务,抓好“专线”保障

  通过出台《人才公寓管理办法(试行》《人才引进办法》《人才发展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试行)》一系列“政策大礼包”,让人才享有贴心的服务,受到崇高的礼遇。细致谋划人才公寓建设,投重资、下大力气把公寓建设成硬件设施齐全、管理制度明确的我区的“人才

  之家”,为人才提供“拎包入住”的方便舒适的环境;强化“物质奖励”留才方式,经审批最高可给予引进人才20万到30万元奖励补贴,属于黑河地区最高待遇;为人才进行知识技能“充电”提供保障,鼓励和选派优秀人才定期到专业院校培训深造或业务进修,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毕业后报销学费;引进人才配偶可随调随迁,原则上按照原工作单位性质安排就业,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以求贤若渴的态度和务实的举措当好“人才管家”,打造人才“宜业宜居”的城。

  第二篇: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我院紧紧围绕“人才兴院、科技强院、文明建院、品牌扬院”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人才工作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尊敬的刘主席及各位领导:

  大家好!近年来,我院紧紧围绕“人才兴院、科技强院、文明建院、品牌扬院”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人才工作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XX年以前医院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才储备的重要性,人才引进处于停滞状态,全院正规大学生只有两名,加之人才流失严重,中青年骨干分分跳槽,临床医护人员梯队建设不合理,造成人才断档状况,科室业务开展滞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日益下滑,医院百废待兴。

  XX年新一届院领导班子成立以后,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医院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问题,立足本质,提出了“人才兴院、科技强院、文明建院、品牌扬院”的总体发展思路,把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放在医院发展的重要位置。院领导班子开拓创新,独辟蹊径,采取了一些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医院经过几年的发展现有正式职工289人,专业技术人员265人,本科以上学历68人,专科以上学历192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10人,床位设置300张,科室设置25个,下设老市区分院、新城区妇儿专科医院和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骨伤科、心血管内科为重点科室,并有普外科、耳鼻喉科、呼吸内科、口腔科等一批特色专科。医院的医疗设施逐步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经济收入、固定资产翻了三番,社会满意度每年都在96%以上。XX年,率先在酒泉地区通过了二级甲等医院复审。

  一、人才工作几点好的做法:

  (一)、制定人才培养规划,优化人才队伍

  始终把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做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打造“院有名科、科有名医、医有专长”的形式。党政领导班子始终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市、县关于人才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到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和新时期加强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XX年4月我院隆重召开题为“大力引进培育人才、加快重点专科建设、全面提高医疗水平”的第一届科技工作大会,会议制定了《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XX年-XX年人才三年发展规划》,未来三年将累计引进高学历、高素质、高层次人才60名。

  同时,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管理使用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采取医疗骨干“走出去”进修培训,知名专家“请进来”临床指导的办法,重视对大学生的选聘,制定我院人才招聘实施方案,每年参加省上组织的大型“双选会”,广纳人才,选聘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优的大学毕业生来院工作,搭建了人才成长发展平台,有力的促进了人才队伍建设,调动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自XX年以来,共引进大学生42人(流失7名),目前,新

  引进的大学生在科室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都能独当一面,医疗水平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称赞。

  (二)、通过“走出去”学习培训,开阔视野提高技能

  我院采取“全员培训、稳定队伍、积极培养、造就骨干、择优引进、整合资源”的办法,每年选派业务骨干赴兰州、西安、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进修学习培训,并积极联系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结成帮扶对象,建成人才培训基地,搭建成才平台,不惜财力每年外派进修人员30余人次,5年累计外派进修人员150余人次,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会、短期培训180余人次,5年来用于人才进修学习的费用就达100余万元,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投入之多在县级医院中都是非常罕见。

  通过外派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同时,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开展各类人才在职培训,岗位练兵,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适时调整临床科室主任、副主任,将一批年轻的优秀医务人员充实到学科建设的重要岗位,通过搭平台、创条件、教方法、压担子,促使年轻人快速成才。

  (三)、通过“请进来”培训指导,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尽量为引进的人才提供方便,使高层次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与北京安贞医院,山东齐鲁医院,兰大附属一医院、兰大附属二医院、西安交大附属医院结成了长期协作关系,先后外请专家80余人次,满足了患者享受知名专家高水平服务的需求,聘请知名老中医、著名普外科老专家来院坐诊,并为其提供优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使他们非常乐意与医院同甘共苦,共同创业。通过带教、讲学、提供技术指导等形式,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技术水平,为医院培养了一批技术过硬、思想超前、服务一流的技术骨干。在吸引人才的诸多因素中,医院的所有人员形成了一个共识,干事创业的环境吸引了如此众多的高层次人才。宽松的环境,为建立人才引进搭建了绿色通道,从制度上保证了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四)、严挑细选,精心栽培,保证人才队伍的不断更新

  根据医疗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一名大学本科生要经过十多年的学习锻炼才能进入高层次人才行列。为此,我们既重视选才,更在育才上下功夫,缩短人才成长周期。首先,我们对新引进的大学生进行岗前培训,之后便派往省级医院进修学习,让大学生从一开始参加工作就技能操作,使之起点更高。其次,进修回来后实施毕业生上岗“轮转”制度。先在全院轮转,一年后根据毕业生自身特长确定科室,到科室后再在各专业组内轮转,打好通科基础,最后确定专科。年轻医生反映,通过轮转,可以熟悉全院情况,可以接触多层次的老师,可以积累各方面知识。再次,新参加工作的青年住院医师,每周星期一到星期四晚上必须在病区看书学习,实行严格的考核管理。这一制度,让青年医务工作者从中领悟到做一名合格医生的真谛,养成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扎实的基本功。这些措施,为我院人才队伍的不断充实新生力量奠定了基础。

  (五)、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实行人才队伍动态管理

  为健全人才考核激励机制,我院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不搞终身制的原则。对学科带头人实行特殊津贴补助的同时,从医疗质量、服务态度、投诉情况等方面定期进行全面严格的业绩考核;对学科带头人从医疗管理、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对成绩突出者,医院给予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者,给予相应的处罚;鼓励学科带头人参加各种专业学术会议,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动态,紧跟学科发展的新潮流。为提高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我院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对科室合理定编,科学设岗,尤其对专业技术岗位进行科学设置。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动态管理。一是对中层干部的聘任,科室主任、护士长经组织考核后由院长聘任,每年年底进行业绩考核,合格者继续聘任,不合格者予以解聘。二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聘任,制定了聘任细则,实行职称、职务评聘

  “双规制”,对一些有才能,技术好,有发展前途的骨干实行低职高聘,做到人尽其能,人尽其才。三是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方法,把奖惩制度与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满意度等有机结合,拉开奖金分配档次,在医院内部员工之间建立竞争机制,由经验管理型向科学管理型

  转变,彻底打破了“铁饭碗”和“大锅饭”的思想。

  (六)、搭建创业平台,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在对临床一线工作人员提供优厚待遇的同时,今年医院做了全面规划,由医院出资修建公共租赁住房,为中青年业务骨干,尤其是XX年以来新引进的大学生提供住房,解决大学生的住房问题。为中青年骨干发放特殊津贴,让一流的人才有一流的回报,用事业吸引人才,用政策激励人才,用真情留住人才。良好的环境、优厚的待遇激发了业务骨干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信心。目前,人才梯队培养已初显成效,各科室相继培养了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和后备英才,在“外引内培”双管齐下的带动下,人员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快速反应和独立思考能力明显提升,诊断治疗水平明显提高,在成才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同时,医院每年拿出10万元鼓励科室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几年来,共开展新技术50余项,有10余项科研获市、地级科技进步奖。

  同时,为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能,经过积极探索,XX年根据酒泉市有关人事代理相关文件精神,公开选拔优秀聘用制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人事代理,通过个人申请、科室推荐、参加考试、个人述职考核等程序,对符合要求的15名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人事代理,使之与正式职工享有同等的进修学习机会及其它福利待遇,这将有效改善聘用制医务人员工资待遇偏低的现状及稳定聘用制专业技术队伍。

  通过一系列的人才队伍建设措施,促使我院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合理、更加优化,为我市病痛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也更加优质,尤其是我院根据患者需求和定期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来院开展手术及坐诊,解决了我市病痛患者外出看病难、看名医更难的问题,让患者不出门便享受到专家的医疗服务,几年来我院外请专家来院开展手术500余台,其中高难度手术80余台,部分手术还是我市首次开展。这些便民措施的实施不但满足了患者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通过带教还使我院的医疗技术力量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今后并将在玉门市卫生行业内长期处于领跑地位。

  二、存在的问题

  (一)、我院地处西部边缘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优秀人才,大学生引不来是我们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二)、医疗卫生行业有别于其他行业,医生培养周期长,需要投入大量经费使其成才,一时无法改善我院人才断档的窘困。

  (三)、医疗队伍骨干力量流失的问题比较严重,经过多年的培养,一些有经验,有能力的医生选择调往上级医院,或者自主择业的比较多,医院损失严重。

  三、几点建议

  (一)、为了更大化的体现医疗卫生行业的公益性,就要切实从根本上转变医护人员及相关人员的观念,希望市委、市政府积极倡导尊重医学、尊重医护人员的观念,提高医护人员社会地位,使医护人员生活的有尊严,有幸福感。

  (二)、在人才的引进问题上建议人事部门给予政策上的倾斜,简化手续流程,助推我院人才引进步伐。

  (三)、人才培养是一个周期性很长的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希望市委、市政府能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予相应补助,减轻医院负担。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整合资源,健全机制,优化环境,最大限度增强对人才吸引力,引导各方面人才向化州流动,更好服务和推动化州经济社会发展。

  一、整合资源,形成人才工作合力

  我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在劣势中谋取人才工作发展,就必须立足本地实际,整合资源,集合点滴所长,汇聚集合成势,形成人才工作合力,促进人才工作发展。

  一是整合管理资源。人才工作是系统工程,要整合参与各方管理资源,才能有效推进。当前我市虽然建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但对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推进人才工作发展明显不够,存在部门多、解决实际问题少;设想多、出台政策和具体落实少等现象。因此,要在

  市委统一领导下,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整合管理资源,充分调动人社、公安、教育、卫生、科技、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积极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帮助高层次人才解决好创新创业、入户、安居、医疗、保险、子女入学、文化需求等实际问题,形成协调高效人才运行工作机制。

  二是整合产业资源。在人才工作中,注重人才与产业结合。整合特色优势产业,立足于我市化橘红、罗非鱼、蚕茧、甘蔗、矿产、木材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认真加以整合,全面推进资源集聚、产业集群,走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之路,以此吸引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到化州干事创业,促进化州特色优化产业发展。同时,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端产业,并以新兴和高端产业发展为导向,配置相应人才资源,使招才引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同心同向。

  三是整合企业资源。人才工作,企业是主体。企业对人才需求敏感性强,专业性把握能力准,供需杠杆关系直接。要加强对我市规模企业如中药厂、耀明、海利等规模企业人才现状和需求分析,整合全市企业人才资源,搭建全市统一人才资源市场,为人才进、退、留、转提供有利平台,形成人才集群效应。要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开辟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绿色通道”,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鼓励企业加大创新人才引进、科技人才的投入,让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的主体,成为人才施展才华、发挥作用的舞台。

  二、健全机制,激发人才工作活力

  一是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完善引进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对特色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重点产业、重大工程和重点社会事业项目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在编制、住房以及对随迁父母、配偶落户、子女入学实行优惠政策,在科技政策、奖励政策、医疗和社会保障政策等实行倾斜,引导人才向本地流动。健全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扶持机制,在企业注册、立项审批、技术支撑、投资融资等方面要大力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由市级财政给予专

  项科研启动经费,或优先安排科研经费和创业经费,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施展才能搭建平台。健全完善“一站式”和全程代理服务制度,进一步简化人才引进手续,对人才引进限时办理,高层次人才随到随办,协调解决人才引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实施人才引进回归工程,对回本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或人才给予相应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本地籍高校毕业生或人才回到化州工作和创业。

  二是健全柔性引才机制。着眼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健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引才政策,使更多高层次人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用。鼓励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到化州从事兼职、顾问、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高新企业或从事其他专业服务。鼓励我市企事业单位以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等灵活用人方式引进人才,或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专家工作室,聘请专家教授为企业产品开发、科技攻关和项目论证提供有偿服务,或是有的放矢地开展产学研活动。通过健全柔性引才机制,把引才和引智有机结合,注重人才实用性和实效性,既发挥人才作用,又节约人才成本。

  三是健全人才培育机制。在大力引才引智的同时,要加大现有人才培育力度,想方设法调动现有人才积极性和创造力,盘活人才存量。要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优势企业的交流合作,采取派出培训学习、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实地考察等形式多样学习培训,加快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和高水平技术骨干带头人。要加强人才实践培训阵地建设,积极实施人才一线培育工程,发挥中药厂、耀明、雨嘉水产、海利不锈钢等规模企业、化州青年企业家协会等组织作为人才培育阵地作用,邀请一些成功企业家或技术人才召开讲座,开展手把手创业和实地培训,让一批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在企业生产一线培育成长。

  四是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健全完善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激励机制,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发挥人才应有的作用。要建立健全报酬与实际业绩挂钩激励机制,研究和出台以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激励办法,对突出贡献的专家人才给予重奖,激励人才多出成果多作贡献。建立健全表彰激励机制,对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高层次人才,积极推荐参与国家、省、市优秀专家和本市拔尖人才评选。在评先评优评奖时,在同等情况下向专家人才倾斜,让专家人才得到社会认可和尊重,获得与贡献相匹配的荣誉。

  三、优化环境,增强对人才吸引力

  一是要优化政策环境。围绕人才吸引、培养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在丰富和完善现有人才政策基础上,抓紧出台《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对高端人才给予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引导、事业激励、利益驱动和有序竞争,使各类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价值得到全面的实现。通过放宽人才工资政策、强化人才奖励政策、优化人才服务政策、完善引智政策等,为各类优秀人才提供优厚的政策待遇,为人才资源开发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二是要优化服务环境。树立人才服务的理念,发挥政府服务主导和引导作用,动员社会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为高层次人才和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最完善的服务。要千方百计帮助人才解决实际问题,靠感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完善人才服务链,抓好产业、管理、服务和生活等工作生活的对接,提供一条龙优质服务。

  三是要优化社会环境。完善人才市场主体、优化和规范人才中介服务、健全人才保障机制,使人才能够实现有效、快捷的流动和组合,为所有人才提供鼓励创业、干成事业的良好市场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表彰优秀高端人才,宣传优秀人才和科研团队的创新精神和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良好氛围。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我们抓住**被列为全国首批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的契机,紧紧围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培育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整合聚集社会化公益性的服务资源,有效推动了社工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一、聚集社会资源,培育多元化的民间社工组织

  积极适应“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趋势,围绕市、区推进城乡

  统筹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吸纳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大力培育协助政府从事社会事务,开展居家养老,帮助就业创业,提供心理法律咨询等社会服务类民间社工组织;大力培育社会福利型、文化教育型、医疗服务型等公共事业类的民间社工组织,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变后的各类公共服务;大力培育社会帮教、青少年教育等社会维稳类民间社工组织,协助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目前,我区已培育发展了“心晴工作室”、“统筹城乡青年服务社”、“**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颐乐老年养老中心”、“残障儿童康复中心”等涉及公益类、服务类的民间社工组织25家,招募个人会员1550余名,集体会员180多个,重点开展新市民培训、创业指导、心理疏导、社会帮教、家庭教育、居家养老和残障康复等专业化社工服务。同时,我区在街道社区分类挂牌组建的以领衔志愿者姓名命名的“李永翠青少年教育特色工作室”等35个“志愿者特色工作室”,逐步打造了多元化的社工人才服务品牌,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健全运行机制,打造专业化的社工服务团队

  为推动民间社工组织的高效运行,我们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社会运作、社工引领、各方参与”的社会工作模式和“三工联动”(专职社工专业社工义工)的运行服务机制。专职社工由社区公共事务所内的社区社工担任,负责上下衔接、需求调查和资源调度;专业社工由熟悉法学、心理学、社会管理学等专业的研究人员担任,提供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和个案帮扶等专业化服务;专业义工(志愿者)由各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面向社会招募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组成,志愿从事义工服务等活动。同时,加强与在蓉高校的交流合作,在14个街道社区挂牌成立了“社会工作教育实践基地”,形成了高校与地方社工人才在理论和实务方面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我区“统筹城乡青年服务社”通过创新运作模式,推行了跨区域服务的“3+X”模式。“3”即1所高校+1个街道+1个社区,“X”即为项目中参与的数支高校社团的数名志愿者,参与项目的合作方涉及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医药大学等8所高校43个社团,着力为农村新型社区提供长期服务。目前,我区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已与区内外70多

  家单位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分类组建了法律服务、心理咨询、家庭教育、社会帮教、老年服务等专家资源库12个180多人,招募专兼职义工(志愿者)890多名。

  三、推行服务外包,引入市场化的管理评估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我们制定出台了《**区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考核评估办法》,将一些可以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事项,以“购买服务”和“项目管理”等方式委托给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实施。在考核评估标准上,主要对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的社会工作服务量、服务成效和社工组织管理规范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估。每年底由区委组织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采取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式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分值确定评估等次,发放奖励补贴。近三年来,我区已向非营利性社工组织出资购买了创业就业培训、青少年心理调适、家庭教育、居家养

  老、司法矫正和残障康复等15个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发放奖励补贴经费17万元。通过项目考核评估、评选“优秀社工组织”等方式,促进了民间社工组织的规范化管理,调动了服务居民群众的积极性。

  四、组建社工协会,发展自律化的行业管理组织

  我们着眼培育发展社工人才队伍自律性行业组织,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制定了社工协会《行业公约》和《自治章程》,吸纳了来自机关、社区和民间社工组织200多名专兼社工志愿加入协会,进一步搭建了民间社工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平台,加强了民间社工组织之间的业务交流和行业自律,有效提高了专业社工的服务水平。社工协会成立以来,已组织全区460多名社工人才参加全国职业资格考前培训,我区有67人获得助理社工师和社工师职业资格;组织编写了《**区社会工作案例集锦》,精选各类社工案例30多个,为全区社工人才开展专业化服务提供了“实战”参考。同时,为提升社工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还建立了社区社工人才专业职称补贴制度,对取得助理社工师职业资格的给予每人每年1200元补贴,对取得社工师职业资格的给予每人每年2400元补贴。

  五、关注社会问题,开展优质化的社会工作服务

  我们积极引导社工组织牢固树立“助人自助、服务社会”的价值理念,充分运行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专业的社工方法,结合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深入开展优质化的社工服务。一方面,关注困难群众,服务特殊人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关爱空巢老人为重点,着力开展居家养老、心理慰籍服务,全区1440名贫困空巢老人得到专业、温馨的社会服务;“心晴工作室”先后为问题青少年提供咨询服务830多人次,提供个案辅导121人次,帮扶社区矫正对象、刑释解教人员和闲散青年53人;“**残障儿童康复中心”通过引入专业社工服务残障儿童,先后为120多名残疾儿童分类制定实施了生活自理、人际沟通、社会技能等个性化康复计划。另一方面,紧扣中心工作,服务城乡统筹。“统筹城乡青年服务社”通过引入“微软(中国)和国际计划”NGO组织无偿提供资金50万元,免费培训进城务工青年1500人次,培训内容涉及理财、礼仪、心理知识等多个方面;“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通过积极寻求国际NGO组织的支持,与美国国际计划签订了进城务工青年小额信贷项目,由荷兰银行无偿提供100万元为我区进城务工青年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和创业小额贷款。今年以来,我区非营利民间社工组织已服务居民群众达6500余人次,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社工人才在参与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篇:县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范文模版)

  创新机制优化环境争创中部地区人才聚集新高地

  近年来,为加快发展步伐,保亭县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和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政策环境,举全县之力积极推进人才强县战略,人才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穷实人才工作基础,谋划人才发展未来

  (一)完成人才队伍综合调研工作。成立人才工作联合调研组,历

  时3个月时间,形成了《明晰现状,谋划才队伍建设新局面》的调研报告,摸清了我县人才队伍现状,找准了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

  要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优化、强化县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为下一步做好人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完成人才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认真编制了《保亭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全县人才发展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同时,制定出台了《保亭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措施。

  (三)完成人才信息建库工作。将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和乡土人才纳入县人才管理范畴;同时,结合我县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着手抓好紧缺人才开发目录编制工作。

  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政策环境

  (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大力实施高素质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型人才、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等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每年选送部分乡镇干部、年青农村能人到对口高等院校学习深造。去年选派了80名机关和乡镇干部到中国人民大学、海南大学进行培训。继续举办“保亭讲坛”邀请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到保亭讲课,去年共举办11期,直接培训各级领导干部4500人次,为广大干部推动跨越发展释疑解惑。二是实施科技人才“666”培训计划,依托省内现代农业培训院校或产业基地,培训60名县、乡级技术指导员,即每村一名;依托技术指导员,培训600名农业科技示范户;依托农业科技示范户,培训6000名骨干专业农民,通过实施此计划,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村干部带头人,培育一批种养科技大户。如我县引进王丽娟女士,创办海南皓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立黎锦花卉园,培养了400多名具有兰花种植技术的新型农民,带动了150多户农户致富。形成了“引进一个人才、办起一个企业、兴起一个产业、聚集一批人才”的链式效应。三是建立政府、个人双方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体制(政府负担学费的90%,个人负担10%),每年引导200名各类人才通过成人教育和函授等途径参加学历教育。四是加大挂职锻炼力度。与广东惠州市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每年相互选派8-10名科级干部到对方市县挂职锻炼。

  (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制定出台《保亭县引进人才引进暂行办

  法》,放宽条件,计划每年引进公共管理、教育以及旅游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10-20名。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变引人为引智,对一些高层次人才、急需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临时聘请、借用、兼职、技术指导和合作开发等方式引进人才智力为我县服务。充分发挥“候鸟型人才”智力扶持作用。目前,保亭住了近千名候鸟型人才,去年我县先后两次开展候鸟型人才资源调查,建立了候鸟型人才信息库,这些“候鸟型人才”中有不少是大学教授、政府官员、医疗、建筑等方面的专家。根据“候鸟型人才”专业,县人才办主动与有关部委办局和事业单位对接,聘请“候鸟型人才”当顾问、专家。目前已与36名候鸟型人才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四是对带项目、带技术来保亭创业的人才,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并给予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三)创新人才评价机制。针对不同行业和人才类别分别制定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标准,并将非公企业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纳入职称管理范围,每年对其中的优秀者评定职称,颁发企业管理人才和乡土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四)创新人才选拔机制。积极推行竞争上岗、职位竞聘、交流轮岗,扩大竞争上岗任用领导干部的比例,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途径。今年来,通过日常管理信息报送、“竞岗+任期”等办法,共调整不胜任、不称职干部14名。同时,改革事业单位进人用人办法。今年上半年计划在县电视台等事业单位推行改革,打破身份,实行副台长、中层领导等岗位竞聘制和绩效工资制,建立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

  三、建立人才保障机制,优化人才服务环境

  (一)健全人才管理服务机构。建立县、乡(镇)、村三级人才工作网络体系,除县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外,乡镇、村成立人才工作室,并逐级明确分管领导,配备相应数量专职人员。

  (二)建立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一是加大人才投入力度。今年县财政安排1300万元,用于人才引进、培养、优秀人才奖励和重点人才项目建设。二是建立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

  资体系,争取驻保企业对地方人才队伍建设事业的支持。如银地集团3年内投入2亿元,县财政配套20,对农村中小学校进行布局调整。三是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拿出30亩地建设人才专家楼,“筑巢引凤”,预计今年10月份竣工。建设400-500套公共租赁房,用于县内重点项目、酒店等非公企业的企业家、管理人员和员工居住。四是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在保亭县电视台开设“人才兴业”专题节目,宣传人才工作有关政策法规,对拔夫人才、科

  技带头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致富能手等进行专题报道。每两年召开一次人才表彰会议,今年县委县政府对40名优秀行业人才进行了表彰。

  (三)建立人才工作考核制度。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各单位考核内容,每年各行业人才主管部门要向县委进行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县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定期对各行业人才主管部门人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人才工作不力的单位负责人,采取组织措施及时进行调整。

  第四篇:县人才工作经验交流

  县因地制宜培养管理人才出实效

  2013年,留坝县认真贯彻落实“创业汉中·天汉英才535工程”,以实施人才“双引双育”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加大现有党员干部人才培养使用力度,多渠道引进急缺人才,因地制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建立人才工作的新格局。一是建立党管人才的工作体系

  。坚持把人才工作纳入县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人才工作专题会议,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全年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四次,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文章20余篇,信息20多条,其中在市以上媒体采用信息5条,发表调研文章3篇。二是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全力保证全年财政预算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和人才工作经费。并要求各镇和县直各单位保证人才开发和人才工作经费投入,发挥其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中的作用。三是

  制定了《镇和县直部门党政主要领导人才工作责任制及考核办法》,层层分解责任,明确责任。同时,坚持人才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四是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将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工作情况纳入考核和人才工作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情况反馈卡》,规定每名县级领导、镇和县直部门党政班子成员定向联系1名以上优秀人才,每两年调整一次。

  二、营造良好环境,不断激发各类人才的新活力。一是注重人才引进。该县一方面着力优化山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项目载体作用,做到上一个项目聚一批人才,引一个项目引一批人才。2013年该县投资3000万元建成的紫柏山国际滑雪场一期项目就吸引旅游项目建设经营类人才20余人。二是坚持人才激励。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优秀党政人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优秀技能人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等五个方面的“留坝英才”评选活动,以先进典型激励人才成长,目前已评选出18名“留坝英才”。同时,注重鼓励和保证各类人才参政议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中,有5人担任人大代表,3人担任政协委员。三是加强人才宣传。充分利用本地宣传媒体,采取研讨人才专题、网上人才专题等形式,积极宣传人才先进事迹及工作经验,营造出“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在留坝党建网和留坝政府网分别开辟了《人才工作专题网页》,分别设有工作动态、政策制度、人才风采、人才论坛、意见箱等栏目。在电台设立了《人才工作前沿》,针对全县人才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报道。

  三、落实人才政策,不断推进人才服务的规范化。一是建立并推行“名师工程”、“名医工程”制度,完善了“骨干人才、学科带头人”的管理和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人才培训考核、紧缺人才挂职进修、学科带头人和骨干人才奖励制度。围绕全县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会同主管部门举办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2期。二是大力培育“乡土人才”,树立“培育一个人,致富一家人,带活一片人”的工作思路,将能够带动一片、示范一方的致富能手和“土专家”、“田秀才”、各种能工巧匠和外出务工人员纳入人才发展规划,并积极建立健全乡土人才培养、选拔、管理机制。指导城关社区大学生村官吕鑫建成了全县首个红豆杉种植示范园,帮助解决创业贷款10万元,建立了大学生村官示范基地。三是坚持市场需求、实际操作、提高素质三者相结合,突出技能培训,建立了由科技、劳动保障部门主办,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乡土人才培训体系。2013年共开展各类劳动技能培训46期,参训人数达7600余人次,协同县劳服局印发就业指南600余份,提供就业指导800余人次,劳务输出8600余人,先后分十八期选派57名优秀后备干部人才到紫柏山滑雪场项目建设工地一线接受锻炼。

  到目前,该县人才总量2548人,已全部分类建立人才信息库。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203人,高技能人才569人,农村实用人才776人,45岁以下人才所占比例达到75.15%,大学专科以上占人才总量的44.22%。

  第五篇: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一)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一)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一)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按照全市人才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定和谐发展这一主线,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重点抓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加大人事人才服务,推动人才的合理配置,为构建和谐社会,富民强市提供服务,现就今年人才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深化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管理,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事人才保障。一是做好考核工作。圆满完成了2010年考核工作,共为全市干部职工19627人办理了考核审批手续,其中优秀2700人,不合格1人,不定等次180人,并依据豫纪发〔2000〕25号文件精神对考核不称职(不合格)1人作出了降级、降低工资的处理意见。二是做好公开招录工作。坚持“凡进必考”,以公平、公

  正、公开为原则,做好省公务员招录报名资格审查和面试资格确认工作;通过面试为市政法委选调工作人员10人;公开招聘15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最终131名进入政审阶段。三是全面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目前已完成全市378家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工作,共涉及人员14673人,其中,已有205家事业单位9657人完成岗位聘用工作。

  二、切实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管理。

  认真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各项政策,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聘任把关、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库的修改完善、各级各类证书的审核发放等工作。一是及时办理职称证书。经认真核查,全年共办理职称证书832人,其中初级471人,中级256人,高级105人。二是做好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全年完成201人执业(职业)资格或职业水平的考试报名工作,其中经济157人,审计7人,统计9人,注册安全工程师2人,一级建造师3人,企业法律顾问3人,招标师3人,注册资产评估师1人,执业药师16人,全部通过郑州市人事考试中心资格审查。三是做好工人技术等级报名考试工作。圆满完成36个技术工种775人技术工人等级考试的报名、培训、考试及考试合格人员的发证、信息录入工作。

  三、进一步提升人事人才服务水平

  一是做好人事代理工作。人事代理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的一项新工作,它实现了人事管理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认真贯彻落实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制定详细的报到指南,全年共接受报到大中专毕业生732人。鉴证聘用合同320人。新增企业人事代理3340人,全市企业干部档案基本实现了全员人事代理。二是加强聘干人员管理,做好合同鉴证工作。按照上级对聘干人员的管理规定,今年,我们对历年来聘干人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登记,对所有聘干人员的聘用合同期限进行了确定,加强对续签合同的管理。全年共鉴证合同320人。三是做好基层大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共为23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和240名“进社区、服务农村”学生按时发放各项补贴,对2011年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进行考核。

  四、认真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我市农村人才资源比较缺乏,为了促使更多的仁人志士投身农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我局采取以下措施加快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一是协助各乡镇建立了乡土人才市场管理体系,成立了农村人才服务站。这些服务站和服务点在吸引农业人才服务农业生产和招商引资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农村人才资源的潜力得到了挖掘。二是协助市委组织部着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实施农村优秀人才选拔工作,建立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储备库,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三是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调查工作,以梨河,新村,八千等三个乡镇为试点进行农村实用人才统计调查,全面了解我市农村实用人才资源情况,为进一步开发农村人才资源打下坚实基础。

  五、加强培训管理,提升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

  依托xx市技工学校和8家定点培训机构,坚持初级培训抓引导、中级培训抓技能、高级培训抓创业,分级分类多渠道实施技能培训,积极推广订单、定向、定岗培训机制,扎实开展各类免费职业培训,努力缓解企业“用工荒”、“技工荒”难题。一是澄清培训底子。组织精干力量深入村组、社区,摸清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新生劳动力等人员技能情况,建立工作台账,为搞好培训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加强动态管理。为确保培训质量,我们加强了对培训机构招生政策、专业设置、培训质量、技能考核等方面的指导和管理,和财政部门共同对培训机构开展定期不定期的联合检查。按照谁培训谁安置的原则,培训机构在培训的同时,要积极开发就业岗位,保证劳动力适时得到安置,真正做到培训一批、合格一批、安置一批。三是大力开展校企联合培训。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的学校“走出去”,如xx市中等专业学校与河南机电职业学院、xx电子工业学校与郑州工业贸易职业学院、xx市技工学校与雏鹰集团,开展高校联合、校企联合,建立培训实训基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了双赢局面。截止目前,共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前培训16927人、技能培训11202人,完成新生劳动力培训2657人、再就业培训1500人,引导企业完成在职职工培训3521人,开展创业培训12期360人

  次。

推荐访问:人才工作交流发言材料题目 题目 发言 材料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dangjiancailiao/25783.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