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过零丁洋(完整)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7-15 10:54:0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过零丁洋(完整),供大家参考。

过零丁洋(完整)

 

 1 个理解性默写题、1 个内容理解选择题、1 个简答题,所有题目均带答案 古诗词:54 人负责,每人负责一首诗词的试题命制。题型为:1 个默写题、1 个内容理解选择题和 1 个简答题。4 人负责飞花令的命制。要求所有题目后面均带答案。

 注意问题:1.诗歌内容理解从背景、词句理解、表达感情等几方面出题,要抓住核心信息,表述简洁,每个选项不超过 50 字。2.54 首古诗词的内容、书写及注释全部以六三学制部编教材为准。

 名著阅读题:10 部名著。20 人负责,每人每部名著命制两个选择题,所有题目均带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 人负责,这 是一种全新的现代文阅读题型,需要老师们加强研究。每人命制 1 道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大题,所有题目均带答案。

 总的要求:

 一、严肃、认真对待此项工作,深入研究 2019 中考样题,保证命制的试题质量高,能代表自己的研究水平。

 二、采用 word 形式,5 号字体,段落间距为 20。第一行内容为命题人姓名及学校,下面才是试题内容。

 三、所有老师命制的试题请于 3 月 15 日前,同时发送到“莱西市初中语文公共邮箱”(账号:laixiczyw,密码:666666yw)和“”莱西初中语文教师群”,每个人的命题水平由全市教师评说。

 四、各学校教研组长及时到微信群或公共邮箱下载汇总,作为集备材料使用。

 五、由实验中学李建云老师将汇总后的材料发送给我。

 请各学校初四备课组长把此分工和要求发给每位初四语文教师。

 刘春苗

 南墅镇中心中学

 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指出下面对联写的是谁?

 A.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

 B.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3.有的同学把“汗青”写成“汉青”或者“汗清”,请你向他解释为什么不能这样写? 汗青:指史册。因为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竹简先要用火烤,把竹片里的水分烤出来,称为“杀青”或“汗青” 。“汗”是说出水像出汗, “青”指青竹。

 4. “舍生而取义” “杀身以成仁”是古代志士仁人推崇的一种生死观, 这首诗中的 , 就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颈联历来被认为是千古绝唱,请说说这联好在哪里? 这一联中惶恐滩对零丁洋,地名对地名。而“惶恐”和“零丁”,又是文天祥当时的处境和心情,这就使“惶恐滩”和“零丁洋”带上极浓的感情色彩,用来形容昨天的“惶恐”和今天的“零丁”,地名和心境的巧妙结合,使这两句诗成为千古绝唱。

 6.颔联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作者把 和 巧妙结合起来,概括作者 比喻 眼前景物 自己经历 艰苦卓绝斗争和坎坷不平一生 把 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__________________比作 大宋国势 风中飘絮 自己的一生 雨中浮萍

 7.尾联应该怎样理解?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操和生死观? 人生从古到今谁能不死去?留取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这两句诗以激动人心的议论表达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8.简述这首诗的特点。

 这首诗把叙事和抒情结合起来,把个人经历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显得慷慨悲壮,正气凛然。特别是最后两句,已经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

 9 诗中第二联 , 运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 “ 风飘絮” 形容 , 以 “ 雨打萍 ” 比喻 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10. 对尾联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1 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 的悲哀;借 和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国破家亡 惶恐滩 零丁洋 12.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13 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14 最后一段,寄寓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下面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A ) A.表明作者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B.表现了对异族入侵的愤慨之情。

 C.表明了对君主的效忠,决心杀身成仁。

 D.准备牺牲自己,名垂史册。

 15 解释词语,并翻译首联。

 起一经:

 寥落:

 起一经:起于一部儒家的经典,意思是从中进士开始; 寥落:稀少;艰苦的生活经历是从读书做官开始的,以微弱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

 16.颈联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并翻译第②句。

 对偶、比喻;大好河山有如风中柳絮,国事衰微,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飘泊水上,无所依附。

 、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经历的哪两件大事?(2 分)

 答案:

 ①寒窗苦读,进入仕途; ②峰烟四起,艰苦抗元。(意思对即可)

 2、有人认为作为英雄人物的文天祥,在诗感慨“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显得消极悲观,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 分)

 答案:诗人的惶恐、零丁是当时所处环境的真实体现,但作者并未因此而消沉、退缩,而是呐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震烁古今。

 3、“零丁洋里叹零丁”一句中的两个“零丁”意思是否相同?说说你的理解。(2 分)

 答案:前一个“零丁”是地名,指“零丁洋”,后一 个“零丁”指诗人孤苦伶仃的心情。

 4、“山河破碎风飘絮”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 分)

 答案:比喻,南宋的江山像被风吹散的柳絮一样支离破碎,形象写出了在元军的侵略下,南宋王朝无可挽回的败局,表达了作者极端悲痛之情。(写出比喻 1 分,写出比喻义 1 分,写出作者的感情 1 分)

 5、文天祥(公元 1236—1283),男,_____________,汉族,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吉水人,(今江西吉安)。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过零丁洋》选自_____________。这首诗是宋帝赵禹祥兴二年(1279),文天祥在五坡岭(在广东省海丰县北)兵败被俘后囚禁时写的。

 答案:南宋时期爱国诗人、《文山先生全集》 6、《过零丁洋》诗中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惶恐”“零丁”用于双关,有两层含义,一指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地名,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追忆过去,表示自己对当时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感慨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漂浮在伶仃洋中,深感孤苦伶仃。

 7、《过零丁洋》诗中表达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慷慨激昂,采用 的方式_____________,表明诗人 的决心,崇高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爱国情怀。

 答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 以死明志 民族气节 为国献身 8、《过零丁洋》诗中借用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国家多难、个人浮沉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是:以形象的比喻描写_____________。诗句意思是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连用,暗示_____________。

 答案:比喻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9、这首七律诗的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有关的哪两件大事?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是在他 21 岁时因科举步入仕途; 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已度过四年。

 10、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举二例说明:

 (1)人物_____________、事迹_____________ (2)人物_____________、事迹_____________ 答案:人物有 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事例: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1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_____________汗青:指_____________。

 (古代用竹简书写,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水分,以便书写和防蛀,叫汗青。)

 丹心:_____________ 。干戈:泛指_____________。

 答案:儒家经典 史册 赤诚的心 兵器 9.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

 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D.尾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堪称千古绝唱。

 9.C,2 分。

 《观沧海》 2.《观沧海》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博大无比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次北固山下》表现作者无限乡思的诗句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次北固山下》中既是写景,又是诗眼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次北固山下》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留传千古的名句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对朋友,也是对自己的叮咛的句子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写出(《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因行迹的疏远而淡漠感情的句子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9.有诗云:“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这首诗相似的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0.《饮酒》中体现心与物遇,进人物我两忘境界的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1.《行路难》中表现作者的理想抱负终会实现的积极乐观精神的语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2.《行路难》中用典的语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3.《行路难.》中比喻人生路上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的句子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旧事物必然将被新事物取代的诗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富有哲理的一句(说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表达诗人人生观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借用典故的句子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两句诗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望岳》 1、诗中的名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有异曲同工之妙。

 3、虚实结合的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4、表明诗人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反映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人生哲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6、用了设问修辞,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 、高大的诗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春望》 1.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杜甫的《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用细节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到被子的两句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借自然景物写凄凉寒冷景象(或描写塞外风...

推荐访问:完整 丁洋 过零丁洋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3603.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