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宜黄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5-23 10:54:03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11年工作简要回顾2011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稳定任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宜黄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宜黄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简要回顾

2011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做大总量、做优质量、进位赶超、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和“12345”的发展战略,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全力以赴抓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创新管理促和谐,较好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达32.19亿元,增长1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1.2亿元,增长25.5%;实现财政总收入4.87亿元,增长35.3%;地方财政收入3.96亿元,增长44.6%;县乡两级财政实现了同步高幅增长,各乡镇财政收入均超千万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35亿元,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97元,增长18.9%。三产比例由2010年的22:55:23调整为19:58:23,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聚精会神抓发展,经济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

工业主导地位更加明显。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54户,完成工业增加值12.7亿元,增长21.8%,增幅全市第一;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3.4亿元,增长44.3%;园区工业企业发展到145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7.8亿元,增长42.7%。塑料制品、特种纸业、机械制造、化工建材、现代纺织几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塑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亿元。一批骨干企业快速成长,星泰纸业、弘泰纸业等5家企业各自创办了新企业,实现“裂变式”发展;立伟轻工、三和医药等7家企业完成了技改扩建工程。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洁美科技的电子载体纸带填补国内空白,与珊瑚科技的荧光增白剂都将有望成为全国产销量冠军,具有市场定价话语权。在2011年度全市目标考评中,我县获工业发展第三名。

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粮食总产达15.78万吨,实现连续六年增收。水稻制种面积2.6万亩,喜获丰收,亩产达210公斤,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位置。烟叶种植面积扩大到1.9万亩,完成烟叶税1133.56万元,创历史新高。新造毛竹面积3500亩,改造低产毛竹林4.65万亩。蔬菜、油茶、特种养殖等产业蓬勃发展。全县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总数达24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总数达 82家。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房地产业在调控之年实现税收9010万元,增长47.7%。交通运输业全年实现税收1.3亿元,增长104.3%。全县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9%24%,宜黄国际大酒店授牌为四星级宾馆。传统商贸服务业加快升级改造,完成了河东新区农贸市场入驻搬迁工作,进一步落实“家电下乡”政策,共发放补贴资金448.77万元,广大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发展后劲得到增强。通过跑项争资,全县共争取重点项目361个,争取资金4.89亿元,同比翻了一番。通过全力竞争,争取到省级塑料资源再生基地1653亩用地指标,为下一步工业发展拓展了空间;抢抓机遇争取到全省第三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全省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等一批重大项目;中央苏区县项目争取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已被列入全省中央苏区振兴规划编制。

(二)加快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扎实推进城市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推动拆迁工作,去年共拆迁31户、面积3829平方米。实施了二黄阁主体工程、里崇线公路县城至棠阴段拓宽工程、世纪大道及宜黄大道南延伸段、迎宾大道、小街小巷改造工程、图书馆、城市防洪堤及景观工程、滨江大道南延伸段景观工程、电网改造、保障性住房、拆迁安置房、公安局指挥中心大楼等18个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城镇化率达42%,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

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11个乡镇集镇的规划编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投入资金1895万元建设了57个新农村建设点,江背、戈坪2个新村点获得“第二届江西百佳优美村庄”称号。抓好了80个村点和3个集镇的农村清洁工程。桃陂乡撤乡建镇通过审批。新建县级公路26公里,乡级公路31.1公里,村级公路8公里,行政村公路硬化率达99.28%。整合项目资金1.2亿元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抚吉高速顺利开工建设。切实保护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积极开展“森林十创”活动,完成了省下达的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任务。

着力推进城市规范化管理。升级县城管局、房管局为正科级单位,并率先在全市开展了严厉打击非法建筑、非法占地和非法交易土地和房屋专项行动,依法强制拆除违法违规建设9起,拆除建筑面积3816.5平方米,查处违法用地面积2347平方米。大力实施了城区绿化和亮化工程,积极推动城乡一体的“清洁工程”,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市容市貌明显好转。

(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体制机制活力不断增强。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进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县本级取消行政许可14项,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扎实推进了非工口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农合参合率达96.1%,统筹基金使用率90.9%,参合农民一次报账率达92.5%,全县公立医疗机构药物全部实行网上采购,乡镇卫生院全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并做到零差率销售药品。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县共签约工业项目90个,开工建设40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4个,实际进资增幅全市排位第一。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实际利用外资1886万美元,增长12.9%,实现出口创汇3678万美元,增长78.5%。非公经济有了新发展,全县登记注册私营企业总数804户、个体工商户6150户,分别增长18.7%24.1%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民生工程顺利推进。累计投入民生资金6.15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63.2%,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8个方面54件民生实事,社会救助水平大幅提高。投资1778万元建设廉租住房296套;发放租房补贴281万元,解决1562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城镇劳动力实现就业再就业2457人,城镇就业率保持在94.5%左右;继上年成为全国第二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后,2011年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新型城镇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基金征缴工作实现全覆盖。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县政府出资收购民办安石中学,整体搬迁宜黄三中,首次从乡镇公选40名优秀教师到县城学校任教,进一步优化了县城教育资源配置。设立育才教育发展基金,出台中考、高考的奖励办法,留住优质生源。去年高考有3名宜黄籍考生被北大、清华录取,创宜黄高考近十年来的纪录。切实抓好科技工作,积极组织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深入开展“科技入园”工程,三和医药、弘泰纸业申报的两项科技成果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积极开展医药医务阳光行动、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疾病预防控制、城乡医疗救助等工作,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得到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成效,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1.71‰和7.41‰,县人口计生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计生服务工作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先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群众体育活动深入开展,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谭纶墓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他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新的成绩。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建立健全了信访联席会议制度、矛盾纠纷排调制度,深入开展了各级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群众的诉求渠道得到有效的疏通;把信访维稳工作列入县政府常务会必备议题,促进了重大信访案件的及时化解。进一步加大投入,投入资金190万元,完成了“天网工程”一期县城区70个点的新增和改建工程;组建了县乡两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积极组织开展了“综治维稳百日行动”,全县治安状况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深入开展了平安创建活动,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中央和省重大活动期间“零上访”、安全生产“零事故”的良好局面。

与此同时,政府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我们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把法制学习列入县政府常务会首要议题,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决策机制。依法清理行政执法人员,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健全行政许可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程序。自觉把政府工作置于县委正确领导、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之下,全年共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2件、市政协委员提案9件;县人大代表建议101件、县政协委员提案148件,办复率100%。切实抓好政府系统行政效能建设,积极推进公共资源阳光交易,启动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网上交易,启用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视频系统,公共资源交易更加公开透明。深化“三项治理”,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按照“四个100%”要求,全面推进行政权力运行及网上监察平台建设。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团结协作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顽强拼博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及驻宜部队、武警消防官兵,向积极参政议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社会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参与宜黄经济建设的广大客商和所有关心支持宜黄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发展仍然滞后、支柱产业尚未形成,产业层次低,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财政增收压力大,收支矛盾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一些不确定、不稳定的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干部作风有待改进,发展环境仍需优化,政府领导科学发展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我们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难得机遇。

我们面临的挑战有: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房地产调控政策没有松动的迹象。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加上成本上升、出口受阻、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企业的经营压力较大。今年是各地换届后的第一年,也是全市开展“三大战役”的突破之年,县域经济竞赛将会日趋激烈,新一轮的经济社会发展激烈竞争才真正拉开序幕。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对信访维稳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会稳定面临更大的压力。

我们面临的机遇有: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走势没有改变。中央各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已密集出台,这将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今年年底向莆铁路、抚吉高速将建成通车,我县区位优势将逐步显现,将成为全省离深水港最近的县区之一,并纳入全国的“高速网”。近年来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连年大幅增长,必将陆续释放产能。同时,我县工业几大优势产业初具规模,投资吸附力不断增强。 作为经济增长极的工业园区已拥有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一批有竞争力的产品,一批重大的在建项目,经济发展的后劲必将进一步增强。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和县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抓住“三大战役”的突破之机,按照“增投入、稳增长、惠民生、促和谐”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为建设幸福宜黄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3.5%、力争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财政总收入增长20%、力争2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2‰以内,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强攻工业,以工业崛起引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工业兴则宜黄兴,工业强则宜黄强。我们要把工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办工业、办大工业,进一步增强工业主导地位。

一是全力以赴招商引资。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以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和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客商投资。进一步完善招商激励和考核机制,继续组团招商,动员各方力量积极招商引资。重视和支持本土企业的发展,以客商同等待遇,吸引宜黄籍在外创业人士返乡创业。高度重视总部经济的发展壮大。力争引进县外境内资金30亿元,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6个,其中亿元项目26个;实际利用外资2200万美元,出口创汇4900万美元。

二是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完善并实施好工业产业发展规划,做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力争塑料制品、机械制造、化工建材、现代纺织、特种纸业五大优势产业主营业务总收入突破60亿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引导企业靠大联强,加快技术改造升级,扩大产能规模。力争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5.6亿元,增长30%,工业税金(剔除退税部分)7100万元以上,增长42.3%;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81.2亿元,增长40%,新增投产企业15户以上、规模以上企业8户以上,培育纳税额500万元以上的纳税大户2户以上。

三是加快建设生态园区。进一步加快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项目承接能力。完成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并投入使用,解决丰厚小区企业污水处理问题;加快建设宜黄第二水厂。做好电镀集控区、塑料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积极申报园区扩区调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园(孵化基地)建设项目,争取省市审批通过。

四是提升服务企业水平。积极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充分发挥信贷担保作用,进一步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确保全县金融机构新增存贷比不低于55%,其中新增工业贷款占比不低于三分之一。积极帮助企业破解用工难。推动保障性住房进园区,加大企业招工力度,确保企业用工需求;整合各类培训资金,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开展“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为契机,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坚决查处破坏环境的人和事,大力营造亲商安商良好氛围。

(二)开展跑项争资攻坚,以扩投入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确保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增长26%以上,突破6亿元。

一是在“争国家资本”上更有作为。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公共财政政策实施重点、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争取更多资金额度。抢抓“十二五”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和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等重大机遇,做好项目谋划、包装、申报等工作。全力抓好中央苏区县、国家绿色能源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大项目争取。争取鹰梅铁路、衡茶吉铁路东延规划经过宜黄并在宜黄设站。积极主动做好太极岩丹霞地貌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四次反围剿纪念馆和黄爵滋纪念馆)等项目的包装、申报、衔接工作。

二是在“融市场资本”上更有作为。做强政策性担保机构,培育民营担保机构,推行联保联贷模式,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担保体系。培育和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兴金融业态,争取中国银行恢复在宜设点,积极引进更多金融机构来宜发展业务,丰富地方金融产品。要着力营造有利于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氛围,密切与省市金融机构的联系和沟通,争取更多的信贷规模和信贷项目下放。

三是在“活民间资本”上更有作为。继续实施积极的全民创业政策,在财政、金融、税收、工商等方面给予全力扶持,降低创业准入门槛。进一步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坚持以创业项目引领创业、以创业培训指导创业、以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创业。整合全县培训资源,加强全民创业的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加快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示范街建设,感召事业有成的宜黄籍在外创业人士返乡创业。

(三)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做强农业农村经济。

一是继续稳定粮食生产。全面落实好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认真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保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合法权益。积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高产创建及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整体推进良田良制、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播种面积30万亩、粮食总产15.78万吨以上。

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推动农业向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全县水稻制种面积稳定在3万亩左右,提高经济效益;完成烟叶种植面积2.3万亩,创烟叶税1550万元;加快低产毛竹林改造和丰产毛竹示范林建设,力争毛竹面积达到55万亩;继续推进千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扎实抓好菜篮子工程;积极发展优质米、白莲、茶叶、油菜等特色农业。加强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大力支持孔雀、棘胸蛙等特色养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扩大我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扶持引进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

三是提升农业保障水平。力争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5亿元,加快水利设施、高标准农田和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整治项目建设,全力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充分发挥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激励作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四是积极抓好新农村建设。按照村镇联动、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古村整治、三沿建设的模式,抓好59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逐步形成连片示范效应;坚持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标准,抓好70个左右村点、2个集镇的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五是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对青山绿水保护力度,积极推进山上、城市、园区、村庄、单位、通道绿化,打造公路沿线生态景观带,确保完成4.46万亩植树造林任务。切实抓好封山育林和森林防火,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森林违法犯罪活动。强化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区、水土保持区和华南虎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提升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县城空气质量保持在二级标准以上。

(四)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宜居、宜业、宜游”为核心优化城市环境

强化规划引领,建管并举,努力把县城功能做优,环境做美。

一是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今年要完成《宜黄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的审批,完成高速挂线区域、水北片区控制性详规,启动“一河两岸”城市景观、卓望山森林公园设计。

二是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将着力实施31个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新建水北片区基础设施、百鹭洲湿地公园、抚吉高速挂线、城市防洪堤及河道疏浚、宜黄至二都道路改建工程、老车站搬迁改造工程、人武部营院等19个项目。续建新区人民医院、垃圾填埋场、里崇线(宜黄至棠阴段)改造工程、迎宾大道道路工程等6个项目。启动卓望山森林公园、宜黄第二水厂、高速挂线曹山寺支线出口至曹山寺道路改造工程、多功能综合大楼等4个项目。改造丰乐市场和小街小巷。

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老城区功能设施,实施好涉及民生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功能性、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更加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

三是加强城市管理。深入开展严厉打击“三非”专项行动,坚决遏制非法建筑、非法占地、非法交易土地和房屋的势头。加大县城的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力度,大力整治城市“脏、乱、差”。继续实施好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加强卓望塔、亲水湾公园、宜黄大桥、华南虎广场、滨江公园等重要公共场所的管理与保护。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争创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奠定基础。

四是建设好小城镇。按照“产业支撑、特色带动、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合理确定集镇功能定位、结构布局、人口规模和发展目标,完成11个乡(镇)集镇规划编制及评审。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园区发展、新农村建设、旅游业发展、生态建设相结合,推动人口向城镇迁移、工业向园区集聚、三产向城镇集中。加强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建设,增强小城镇功能。

(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三产繁荣推动经济快速协调发展

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宜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宜黄特色的旅游业和服务业,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做大文化旅游业。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宗教文化、虎文化、戏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宜黄文化,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中央苏区振兴规划这一机遇,加快实施第四次反“围剿”主战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指挥部及后方医院等革命旧址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推进黄陂镇红色广场、革命纪念馆建设,收集整理革命故事,编印爱国主义的读本,积极争取国家级和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抚吉高速建成通车为契机,加快推进旅游公路规划建设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打响“文化游”、“生态游”、“休闲游”三大特色品牌。加大棠阴明清古建筑群、谭纶墓、大司马牌坊、迎恩塔等文物保护和开发,加快重点景区规划建设,积极创建4A级曹山景区、3A级卓望山森林公园,抓好太极岩、观音湖旅游景区建设。大力开展旅游招商,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二是发展商贸流通业。进一步抓好宜黄塑料制品大市场、购物广场、大型商业超市等项目建设,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落实家电下乡政策,大力发展城乡连锁超市,搞活城乡商贸经济。提升娱乐、餐饮、休闲等传统服务业,充分发挥其拉动消费、聚集人气、激活旅游的重要作用,大力繁荣三产。

三是培育现代物流业。大力引进县外物流企业来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开展物流业务,力求在引进全国知名物流企业上有突破。以抚吉高速建成通车为契机,论证规划一个集中转、停车、货物配送、多式联运、信息中心、货车辅助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中心,积极培育本土物流企业,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六)扎实办好惠民实事,以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各项工作进步

继续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集中力量办好一批利民惠民的实事。

一是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进一步增加财政资金在民生方面的投入,坚持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农村、基层和公共社会事业倾斜。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比重达55%以上,重点办好12件实事。

1)加大小额贷款支持力度,确保全年发放贴息小额贷款2200万元以上;

2)新增城镇就业225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380人;

3)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4)加大就业培训,确保完成工业园区定向培训2600人、创业培训300人;

5)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6)提高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标准,提高城镇“三无”特困群众供养标准,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

7)解决农村残疾人和特困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做好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

8)继续实行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免费救治,全面实施困难尿毒症患者免费血透救治和重度聋儿人工耳蜗植入康复救治;

9)提高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

10)完成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区移民扶贫搬迁1930人;

11)解决6000名农村人口安全饮水;

12)新建农村公路37公里。

二是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抓好非工口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任务,确保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大力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和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突出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实施村卫生所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各项财政管理改革,实行“零基预算”管理。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教育改革试点、文化体制改革和水务一体化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

三是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16%。积极推进教育园区建设,继续实施“校安工程”,优化资源布局,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充分发挥育才教育发展基金作用,营造全社会支持教育事业的氛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吸引优秀教师、名师来宜黄工作,鼓励乡镇教师扎根基层教学点。进一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加强公共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力量,做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加强卫生和食品药品执法监督,确保公共卫生和食品药品安全,开展省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进一步推动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抓好宜黄戏等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活跃民间文艺生活,促进广播电影电视、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和档案事业发展。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条例》,抓好全民健身工作,提高全县人民健康水平。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功能,全面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道德品质、法制意识。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认真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关注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更加支持涉老组织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统筹做好其他各项工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四是积极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加大历史遗留信访问题的解决力度,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依法维护信访秩序。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规范的法律服务。大力建设平安宜黄。加快“天网工程”和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建设,积极预防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提高市民的安全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加强消防交通安全,防止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公共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提升执政能力提高行政服务水平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全面履职的一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年”。政府各部门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凝聚全县力量,迈好坚实的第一步,以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以转变作风为关键,加快推进亲民政府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政府工作的“试金石”。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多干让群众受益的事,多干雪中送炭的事,把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向重点工作倾斜、向民生倾斜,以更大的力度、更多的精力改善民生、服务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是以依法行政为根本,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抓好行政复议、法律服务工作,切实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升决策水平。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风险评估和听证制度,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推进政府部门管理的科学化。广泛听取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继续实施“六五”普法,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强化政府法制工作,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过错追究制,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三是以提升效能为抓手,加快推进高效政府建设。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建立权责明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办法,着力提高行政效能。

四是以政务公开为重点,加快推进廉洁政府建设。继续深化政务公开,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倡廉各项规定,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长效机制。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强化对行政审批、招投标、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等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的监管,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收支两条线”等财政管理制度,确保资金规范、高效使用。加大对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勤政廉政、团结高效的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同志们,重任在肩当奋进,使命系身须图强。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开拓奋进,为建设“生态、精致、文化、活力、平安”幸福宜黄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推荐访问:宜黄县 政府工作报告 宜黄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653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