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眉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五年,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全文完整)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5-28 09:27:01

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月13日在眉山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市长宋朝华各位代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回顾“十二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眉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五年,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眉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五年,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全文完整)



政府工作报告

——2016113日在眉山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长 宋朝华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眉山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工业强市、文化立市、环境兴市、依法治市”的发展战略,全面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各种压力挑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爬坡上坎中转型升级,在改革创新中攻坚拔寨,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这五年,值得振奋的是,眉山发展动能得到大释放。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五年基本翻番,成功站上千亿级台阶,实现历史性突破;县域经济全部晋位升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750亿元,年均增长19.4 % ;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9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8 % ;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4 % ;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74 %

这五年,值得喜悦的是,眉山经济质效得到大提升。三产增加值年均增长11.7 % ,增速保持全省前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1亿元,是2010年的3.37倍,在全省排名升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43亿元、贷款余额691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2.35倍、2.59倍,存贷比47.9 % ,提高2.1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42 % ,提高7.9个百分点;省上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这五年,值得欣慰的是,眉山民生福祉得到大改善。全市全部财政支出中80 % 以上用于民生,实施民生工程703项,累计投入 194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万元、1.28万元,分别是2010年的1.8倍、1.9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10年的2.23缩小到2.0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连续七年全省第4;新增城镇就业15.9万人,累计脱贫22.4万人。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坚持追赶发展,从速度规模型走向质量效益型,产业体系更加优化。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核心理念,坚持在追赶跨越中缩小差距,在转型升级中提质增效,产业发展逐步迈向中高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从18.854.926.3调整为15.457.726.9。“4 + 4”的现代工业体系初步构建,机械装备、新型建材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产值均突破百亿元;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四大新兴产业产值235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经济比重的21 % 。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旅游总收入实现23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 % ,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省级度假区1个。“东坡味道”千亿产业加快发展,总产值实现583亿元。产业质态不断优化。工业经济量质齐升,净增规上企业 23户达622户,新增50亿元企业集团1;工业利润、入库税金分别比2010年增长1.3倍、1.7倍。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40 % ,淘汰和关闭落后产能企业93户。质量强市成效明显,新增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建成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个。“东坡泡菜”品牌价值突破百亿元。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载体,13个市级重点工业园区全面整合,工业集中度达到64.3 % 。建成3个百亿园区、450亿园区,彭山经开区、甘眉园区、视高开发区成功纳入省“51025”重点园区培育范围。彭山青龙物流园区成功创建为省级物流聚集区。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两城三园七片”强力推进,建成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3个、国家级种业基地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眉山成为全省整体推进现代农业的3个示范市之一。

坚持创新发展,从要素驱动型走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活力更加强劲。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创新激励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农村改革亮点纷呈,彭山区成功列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深入推进,发展“521”体系经验全省推广,“银会对接”模式全国推广。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有力,率先在全省建立“三张清单”,清理优化权力事项5158项、责任事项3673;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纵深拓展,眉山农商行筹建进展顺利,政府平台融资36.9亿元。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火如荼,新增各类市场主体81549个。创新驱动成绩斐然。科技创新深入实施,成功创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试点示范市,新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6家,建成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2个。协同创新推进有力,产学研创新联盟加快建设,与13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申请发明专利980项,实施科技成果转化398项、产值400亿元。产业创新成效明显,新建创业创新孵化中心(基地)和聚集区5个,创客空间、创意坊6个,电子商务交易额和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超过30 % ,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超过60 % 。仁寿县、青神县被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开放合作成果丰硕。成眉合作、甘眉合作、雅眉合作全面推进。“中法农业科技园”落户眉山。天府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眉山片区建成区面积突破 1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74户。现代工业新城加快建设,总部经济区顺利推进,累计完成投入760亿元。招商引资“376”战略深入实施,中外系列投资促进活动接连开展,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或投资10亿元以上企业132家,地方股份制银行3家,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连续八年全省第2位,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五年全省前列,眉山成为全省除成都以外落户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市州。

坚持跨越发展,从注重物的城镇化走向注重人的城镇化,发展基础更加牢固。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强力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跨越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城乡面貌明显变化。创新“四种模式”,加快“四个转变”,实现“四有目标”,五年转变农村居民85.3万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城镇建设累计投入867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51平方公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申报成功。彭山撤县建区,岷东新区初具规模,眉山大城市格局基本奠定。乡镇建设品质提升,率先在全省实现乡镇总规、控规和城镇形象设计全覆盖,布局合理、梯次分明的新型城镇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新村建设成效明显,建成幸福美丽新村355个。城乡基础明显夯实。综合交通颠覆区位,五年完成投入456亿元,新增公路里程560公里,“两横三纵”高速路网全面建成,“三横九纵”铁路网日益完善,“四箭齐发”加快推进,眉山到成都、到区县“半小时经济圈”全面形成,成功迈入“双高”“双港”时代。乡村道路四通八达,新改建农村公路2660公里。农田水利设施加快建设,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121.7万亩,新增耕地9.2万亩、建设用地2.79万亩,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04座,新建和整治渠道2328公里。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五乱”“三线”有效治理,“大城管”“大环卫”工作格局全面构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首批通过国家验收,东坡湖综合整治顺利完成,“龙鹄模式”眉山经验全国推广。“绿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园之市”深入推进,森林覆盖率48.08 % ,城乡绿化覆盖率50.8 % ,新增水域面积80平方公里,新建和建成各类公园92个。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四苏公园”赢得群众热烈点赞,眉山城市形象得到极大提升,眉山城市内涵得到极大丰富。洪雅县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国家园林城市、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成功创建。全市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3位。

坚持和谐发展,从基本民生走向幸福民生,社会环境更加良好。五年来,我们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民生实事全面完成。解决121.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完成棚户区改造31834户,解决住房困难群众9万人。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39937户,完成投入27.2亿元。百万安居工程建设开工率、农村危房改造竣工率连续4年全省第一,地质灾害防治连续7年实现零伤亡。住房公积金管理率先在全国实现“贯标”。社会保障全面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机整合,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城镇居民“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连续五年全省第一。各项事业全面提升。教育事业加快发展,五年完成教育投入156亿元,新建和改扩建校舍130万平方米,义务教育招生改革经验全省推广,高校总数居全省第3位。卫生计生事业不断加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面覆盖,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全部达标,县 ()人民医院全部创建为二甲以上综合医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文化立市“123”工程深入推进,“两宋荣光”眉州大道、东坡宋城I期顺利竣工,三苏祠灾后重建全面完成。成功举办中国泡菜展销会,成功申办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青神竹编产业园创建为国家级版权示范园。第九届残运会飞镖和盲人门球项目圆满承办。社会治理全面加强。依法治市“八大体系”深入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全面推进,“平安眉山”建设成效明显,“大调解”体制机制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深化完善,“六五”普法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诉非衔接”改革试点被中央改革办列为全国首批30个改革成功案例,眉山经验上升为国家经验。“维稳跟着项目走”工作模式全国推广,信访“三无”创建、网上信访和群众来访“四个当天”办理制度全面推行,进京到省上访总量连续八年全省末位。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全面加强,省级双拥模范城市成功创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无重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

坚持从严从实,从转变职能走向法治政府,自身建设更加有为。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五型”政府建设这个核心抓手,不断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自身建设实现新突破。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应急处突反应迅速,成功应对“4·20”芦山强烈地震、“7·9”特大暴雨洪灾、“6·13”映天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27个纳入全省“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项目顺利竣工,65698户城乡居民住房重建、维修加固全面完成。依法行政深入实施,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平台建成投运,制定出台各类规范性文件415份。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简政放权,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51 项,转变管理方式81项。大力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率先在全国建立“三大服务中心”,率先在全省推进行政权力集中进中心,全市131个乡镇(街道)1103个村(社区)8487个村民小组全部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和站点,五级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政务服务五星级管理做法被编入全国政务服务工作创新案例。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 % 。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续用力正风肃纪,大力整治“庸懒散浮拖”,“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干部作风持续好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 “十项规定”、市委“六个坚持”,全面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市本级“三公”经费下降34.86 % ,政府系统公文减少19.5 %

各位代表!

2015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目标攻坚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始终坚持在综合施策中稳增长,始终坚持在动能转换中调结构,始终坚持在包容共享中惠民生,经济运行“稳”的基础更加牢固,“转”的进程不断加快,“进”的态势积极向好。回顾一年的奋斗历程,虽然困难比预料的多,但结果比预想的好,我们顺利完成了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市GDP增长10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0亿元,增长10.5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1亿元,增长10.5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亿元,增长12.5 % ;三产增加值增长10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 % 10 %

五年拼搏不平凡,五年成就不寻常。“十二五”时期的接续奋斗和艰辛实践,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历任老领导、老同志,向全市人民、解放军驻眉部队和武警、消防官兵、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和参与眉山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大、运行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优,仍是眉山加快发展的最大障碍;重大产业项目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仍是眉山永续发展的最大瓶颈;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公共服务不配套,仍是眉山均衡发展的最大短板;社会矛盾增多、社会治理难度加大、系统风险加剧,仍是眉山和谐发展的最大挑战;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仍是政府自身建设的最大主题。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十三五”发展的主要考虑

根据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政府组织编制了《眉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印发大会审议。这里,主要从三个方面作简要说明。

一、关于发展目标的考虑

围绕市委《建议》“两个率先”“五个先行”的总要求,《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的主要发展目标。特别要说明的是,对于“保持高于全国全省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一目标,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方面,实现“两个率先”,需要在提高发展质效基础上保持必要增速。眉山经济总量不大、发展质量不高、产业支撑不强仍然是主要矛盾,解决眉山所有的问题,关键还是发展,有必要确立一个积极进取的目标。另一方面,从未来发展支撑看,完全有条件实现高于全国全省的增速。在基础上,全市GDP上千亿,按照经济规律,经济社会发展将跃上新阶段。在机遇上,眉山是国家级天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先导区,必将对我市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在潜力上,我市处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双加速”时期,发展已由以点带动变成了点、线、面共进,形成了多点多极支撑格局。同时,各项改革红利逐步释放,眉山既有发展空间、又有发展动力。

二、关于发展重点的考虑

完成好“十三五”发展的目标任务,特别需要找准主攻方向,《纲要(草案)》在对标“两个率先”、保障“五个先行”中着力突出了三大主攻方向。一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十三五”是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只有转得好才能最终赶得上。《纲要(草案)》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从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等方面作出安排,使转变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二是着力弥补发展短板。这是确保决战决胜的关键之举。《纲要(草案)》着力弥补民生事业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着力弥补区域城乡短板,加快形成多点多极支撑、城乡协调发展格局;着力弥补生态环境短板,改善大气等环境质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三是有效防控各种风险。今后五年,各方面风险可能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纲要(草案)》强调,要建立多元化防范处置风险体系,坚决守住安全稳定的底线,确保我市发展行稳致远。

三、关于发展路径的考虑

牢固树立“五大发展”新理念,坚定走好符合眉山实际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之路,这是“十三五”发展的根本遵循。《纲要(草案)》用了5 个专篇就此进行了规划。为此,《纲要(草案)》提出:一是坚持创新发展方面。围绕解决发展动力的问题,分别从供需两端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了方向和要求。二是坚持协调发展方面。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分别在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等方面,提出了方向和要求。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方面。围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分别就持之以恒推进“绿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园之市”建设,提出了方向和要求。四是坚持开放发展方面。围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分别就大力实施全方位、多层面、宽领域的高水平双向开放,提出了方向和要求。五是坚持共享发展方面。围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分别就脱贫攻坚、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方向和要求。

2016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目标冲刺年”,做好今年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战术上打好歼灭战,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着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奋力在新常态、千亿级的全新起点上再出发,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的良好开局,推动“两个率先”“五个先行”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8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2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 % 9.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 %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 % 以内;全面完成省下达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35项工作。

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在动能转换中提高发展质效

1.强力推进国家综合试点。全力抓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全面推进产城融合、建立多元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等八大任务,在土地、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等体制机制方面大胆探索,重点突破,闯出新路,确保2017年与全国第一批试点地区同步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眉山经验。全年城镇化率提高1.7个百分点。

2.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0项,技术创新投资增长15 %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努力获取一批发明专利。深入推进协同创新,深化校(院、所)市合作,新增政产学研用创新联盟2个。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建设省级以上科技孵化中心、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2个。

3.强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广使用PPP模式,探索“拨改投”等财政投入方式创新,支持企业上市、挂牌融资,推进债券发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抓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发展普惠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着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积极支持保险业创新发展。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先照后证”登记改革,逐步实现营业执照和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打好降低企业成本“组合拳”,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不动产登记改革。坚持非禁即入放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9 %

4.强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建立健全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承包地流转面积40 % 。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增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商资本投资农业25亿元以上。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全面推动金融创新服务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三年计划。大力深化彭山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试点,积极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

5.强力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分级诊疗制度,启动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改革,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深化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改革。深化殡葬改革,全域推行绿色殡葬。

6.强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事项,创新并联审批、联动审批和网上审批方式,加强和改进事中事后监管。继续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7.强力推进“两个高端”。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全面落实《眉山制造2025规划纲要》,培育壮大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4大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换代,技改投入270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达到23 % , “眉山制造”总产值达到1260亿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大力培育云服务、数字消费、物联网等服务新业态。坚持产业政策要准,创新支持产业方式,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向新兴产业。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新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件、四川名牌5个,新认定省著名商标3件。

8.强力打造“东坡味道”。大力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以“两城三园七片”等区域为重点,打造优势农业产业核心区和聚集区,争创全省各类农业重点县、示范县。以打造“东坡味道”千亿产业为目标,加快推动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挖掘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东坡味道”总产值达到650亿元。以“粮安工程”为基本,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0万亩,粮食产量保持在160万吨以上,打造粮食流通经济强市。

9.强力实施“互联网 + 。大力推进“互联网 + ”行动计划,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建设“互联网 + 旅游”“互联网 + 文化”等四大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数字眉山、智慧眉山”,信息基础设施投资4亿元以上。以建设“全省电商第二城”为目标,启动实施“3553”工程,促进农村、社区电子商务加快发展,鼓励快递企业向镇、村一级布局,打造功能完善的电子商务产业链。启动全市智能制造示范试点,打造重点智能企业5户、智慧园区2 个。

10.强力推进“双创”行动。强力推进“22345”创新创业攻坚,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大力发展天使、风险投资。积极推进载体建设,集中力量培育创新创业核心聚集区,打造一批孵化楼宇、创业社区、创业小镇。完善创业创新配套机制,细化落实鼓励创新创业的担保贷款、税费减免、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青年创业促进计划”“复退军人创业扶持和发展计划”,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新登记小微企业 2000户,个体工商户1万户。

二、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在全面统筹中推进发展平衡

11.加快优化发展布局。优化区域布局,建立完善区域发展协调机制,大力发展“走廊经济”,着力构建“一心两翼三带”布局。强力推进天府新区眉山片区和眉山现代工业新城加快发展,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15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 % 11 % 。优化产业布局,深入实施百亿产业、百亿园区、百亿企业“三百工程”,努力形成产业聚集成链发展。强力推进“两化互动”“三化联动”“四化同步”,加快构建具有眉山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乡形态。

12.加快提升城市品质。按照“一尊重五统筹”要求,着力构建大中小城市城镇协同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城镇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东坡、彭山“一城双核”融合发展,抓好眉山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设计优化。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行动”,探索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大力推进岷东新区、东坡岛等新区新城开发建设,开工建设眉彭大道等重大项目。大力消化房地产库存,支持农村居民进城购房置业,大力推行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改革,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出发点,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13.加快夯实城乡基础。坚持交通先行,全面推进“四箭齐发”、成都经济区环线眉山段、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眉山段、汤坝航电工程、虎渡溪航电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城乡公共交通体系,完成综合交通投资95亿元。加快推进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乡发展后劲。

14.加快壮大县域经济。深化“两扩两强”改革,建立完善县级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新机制。加快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推动各区县晋位升级。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推进县城和中心镇扩容提质,加快国家级重点镇、省级试点镇、市级特色镇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快推进“四种模式”“四个转变”,力争全年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14.2万人、产业工人1.8万人、三产经营(从业)3万人、现代农业业主1230户。

15.加快提升城乡文明。深入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十大行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抓好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积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城乡文明一体化进程。深入推进文化立市“123”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开工建设“五馆一中心”。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打造 “眉山东坡大舞台”等品牌群众文化活动,支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深入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启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大力弘扬和传承眉山特色文化,提升东坡文化品牌。

16.加快推动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推进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做好双拥共建、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和征兵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努力为驻眉部队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生态建设中实现发展永续

17.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大力建设“绿海明珠”,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8 % 以上,中心城区和各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 % 以上。办好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大力建设“千湖之城”,全面推进“一江两堰四湖”建设,恢复和新增水域面积20平方公里。大力建设“百园之市”,全市公园总量达到117个。大力推进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市、县()创建,东坡、彭山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区。

18.持续加强环境治理。打好治霾治水攻坚战,确保PM10浓度下降4 % 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稳步提升,实施好醴泉河等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推进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污水、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能力。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两区四县城全面达到环境优美示范标准,新创一批环境优美示范乡村。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和查处各类环保违法行为。

19.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突出旅游目的地建设,精心打造瓦屋山、彭祖山、柳江古镇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加快推进黑龙滩长岛、云中花岭等一批重点项目。突出旅游品牌创建,加快推进七里坪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国际竹艺城、丹棱大雅堂等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加快黑龙滩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突出乡村旅游发展,积极推进传统乡镇、传统村落创建,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全年完成旅游投入80亿元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265亿元以上。

20.持续加强节能减排。大力实施政策环评、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在重点耗能行业推行效能对标,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力争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3 % 以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 ,工业废气排放量控制在指标以内,新建民用建筑100 % 达到绿色标准。

21.持续加强资源利用。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扶持。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积极开展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清理,盘活存量土地,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四、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在互联互通中拓展发展空间

22.坚持不懈招大引强引优。大力实施“376”招商引资战略,紧紧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利用天府新区这个金字招牌,实施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招商,大力引进引领型、补链型、核心型高端产业项目和创新能力强、税收贡献高、资源占有少的优质企业,更加注重引技引智。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6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以上,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或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

23.坚持不懈强化项目推进。强化项目招商实效,严格执行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制度、领导分工联系制度和“一月一推进、两月一开()工、季度一盘点”项目推进机制,优化审批流程,加强协调服务,大力推进苏宁云商、LED创新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全年新开工项目359个以上、续建项目280个以上,其中亿元项目287个以上。

24.坚持不懈筑牢开放平台。坚持“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大力加强园区品牌建设,加快推进园区上档升级、做大做强,推动眉山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积极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充分利用省上举办的西博会、科博会等重大展会,精心组织“三走一请”、中外知名电商眉山行、“东坡味道”全球行、第八届中国泡菜展销会等招商推介活动。

25.坚持不懈深化区域合作。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加强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交流合作,适时举办眉山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推介宣传。坚定不移实施“融入成都、同城发展”战略,加强与成都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深化扩大合作领域,加快推进天府新区、成眉石化园区、成眉工业集中区和甘眉园区建设。强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台等区域的经济合作,深化东坡遗迹遗址地城市合作。

五、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在公平正义中增强发展获得

26.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强力推进“1593”扶贫攻坚,建立健全扶贫开发推进机制,完善扶贫攻坚政策措施,严格落实脱贫工作责任制,把“六个精准” 要求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实施“五个一批”减贫行动计划和“九大领域”脱贫摘帽工程,突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减少贫困人口5万人。

27.切实办好民生实事。加大民生投入,确保全市全部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的比重稳定在80 % 以上。继续实施好“十大民生工程”,突出办好改善住房条件、方便就学就医、加强扶残济困等20件民生大事。

28.促进城乡就业增收。落实完善就业政策,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统筹被征地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促进残疾人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增收渠道,完善最低工资标准,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

29.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社保体系,适时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和低保标准。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确保改革平衡推进。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救助,开展“救急难”综合试点。提升城乡住房保障水平,实行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稳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做好妇女、儿童、残疾人保障工作,加强对农村留守人员关爱保护。

30.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不断优化学校布局,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扩大公益普惠覆盖面,新建、改扩建10所公办幼儿园。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增加城区和城镇小学、初中学位供给,新建、改扩建校舍5万平方米,洪雅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优质发展高中教育,引进发展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完善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体系。

31.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市中医院整体迁建,启动市人民医院三甲创建工作。实施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工程,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支持发展医养结合等新型健康服务业。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强化重点传染病、地方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32.强化人口计生服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大力推进工作转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强化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抓好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33.大力建设平安眉山。树立新型安全观,切实抓好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好公共安全平台,大力推进城市“智慧小区”和农村 “雪亮工程”建设。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常态化暴恐快反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严重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的安全感。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安全社区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构建食品药品社会多元共治机制。加强应急管理,完善防灾减灾救灾综合管理体制,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抓好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34.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启动“七五”普法,强化政府依法行政、企业合法经营、市民守法自律,营造全民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抓好群众和信访工作,巩固“诉非衔接”和“大调解”工作成果,丰富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的“眉山经验”,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覆盖,积极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35.统筹做好其他工作。认真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扎实抓好民族宗教、外侨台、地方志、审计、统计、保密、档案、防震减灾、气象、测绘、供销、红十字、慈善、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常态,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以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B2G”新型政企关系、“R2G”新型政民关系,努力打造政府与市场主体、与市民的沟通平台,努力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政务环境。

政府服务“一张网”。大力加强电子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拓展网上党务政务大厅办事功能,建成全市完整统一、规范有序、有形有为的政府服务一张网。加强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提升政务服务实体平台,与网上平台结合,形成线下与线上互为补充的“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推进政府服务热线整合归并,强化“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功能。

政府效能“两提升”。全面提升政府决策效能,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和程序,完善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加强政府协商,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政协各界别的意见,打通决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全面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狠抓政府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强化电子监察、社会监督和督查落实,坚决治理 “庸懒散浮拖”等不良现象,打通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

政府治理“三清单”。不断创新政府治理方式,大力推行“三张清单”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全面推行政府责任清单制度,促进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全面推行投资项目限制禁止清单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严格执行市人大决议决定,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高度重视社会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

各位代表!装点此江山,今朝更美好。今天的眉山,已站在“新常态、千亿级、再出发”的新起点,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坚定信心、开拓创新,为建设富裕美好眉山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眉山市 五年 政府工作报告 眉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五年,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7404.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