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地震规划】涟水县“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全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5-29 10:45:07

县“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防震减灾是涟水县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为切实履行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制定本规划。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震规划】涟水县“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全文),供大家参考。

【地震规划】涟水县“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全文)


县“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


防震减灾是涟水县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为切实履行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防震减灾的主要任务、重点项目、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规划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防震减灾规划》。

一、 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总结“十一五”计划的经验,做实做深涟水县防震减灾规划,使防震减灾工作更好地为涟水县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服务。

二、“十二五”规划的总目标

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坚持以监测预报为基础的综合防御,走有中国特色的防震减灾道路;坚持依法管理防震减灾工作,用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工作体系保障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使科技进步与应用成为提高防震减灾实效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回良玉副总理提出的防震减灾三大战略:“1、突出重点,全面防御。2、健全体系,强化管理。3、社会参与,共同防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与全县人民一道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在地震灾害面前,把涟水县建设成一个安宁的城市,放心的城市。用较短的时间赶上中等发达国家防震减灾的水平。发展防震减灾事业,满足全社会对防震减灾的公共需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涟水县近年地震情况和今后的震情趋势

最近几年,涟水县邻近地地震活动十分活跃。“十二五”期间涟水及邻近地区的地震活动形势仍然是比较严峻,防震减灾工作是长期的、艰巨的。

四、“十二五”期间主要任务和目标

1)监测点的建设和完善。对现有台点今一步进行自动化改造,除特殊要求外,实现台点的数字化、自动化。

2)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宏观观测和速报台网的建设。力争每年建设12处宏观观测点,同时加强对观测兼职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实现观测台点的观测、速报、宣传工作的“三网合一”。

3)开发县“防震减灾信息中心”。在江苏省地震局、淮安市地震局的技术支持下,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中心的技术设备优势,在应急指挥、信息管理、远程会商、宣传教育等防震减灾的具体工作中发挥作用。

4)“十二五”期间要逐步完善教育部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软、硬件设施,不断加大投入,建立电化演示和模拟演习相结合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联系县科技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该基地的技术优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工作。利用广播、电视台进行地震科普知识宣传

5)依法进行防震减灾工作的管理和监督。重点抓好建设项目抗震设防管理、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做好生命线工程、重要工程、可能引发严重次生灾害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确保辖区内新建项目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要求。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6)进一步完善我县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建设”,特别是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首要是健全地震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应急响应能力、紧急处置能力和条件保证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在涟水县建立地震紧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与应急演练。在居民小区建立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

要逐步开展对农村建房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对农居工程做抗震方面的技术性指导,示范和推广农村民居建筑抗震新技术,使新建的农居符合本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整体提升全县的防震减灾水平。

7)“十二五”期间要逐步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和受教育程度,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因地制宜,“积极、慎重、科学、有效”地开展宣传教育,利用各种传媒加强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地震知识科普宣传,提高全县人民自觉执行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意识,提高全县人民对地震的认知水平。加强对中小学防震知识的教育,同教育局协商争取每年对在校生进行二~四课时的地震知识教育。

8)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执法队伍和执法监督人员的思想建设和业务水平,加大对建筑抗震设防要求和重大建设项目建设场地地震安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9)“十二五”期间在县属范围内进行地震小区划,建立涟水县抗震设防要求数据库。

五、防震减灾工作中长期规划和"十二五"目标

1)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到2015年涟水综合防震减灾能力基本具备抗御6级地震的水平。

当涟水及附近地区遭遇6级左右地震时,建筑物严重破坏的比例很低,易燃易爆有毒设施不会造成严重破坏而引发大规模次生灾害,生命线工程不会严重破坏而导致功能失效;在政府有序高效地实施应急指挥下,受灾居民自救互救、救援队伍和社区志愿者迅速展开救援,使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很少,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较小。在具备抗御6级地震的基础上,再经过十年的努力,涟水的防震减灾能力不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且达到国际大城市的能力。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涟水县的防震减灾必须实行有重点的全面防御,必须实行预测、预防、救助全方位的综合管理,必须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局面。在做好地震灾害防御、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应急与救援、救灾恢复工作和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抗震设防要求,建立大震警示和警报系统,实现重大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预警和紧急处置,建立政府支持下的巨灾保险制度和风险分散机制,具有完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为社会提供适合需求的防震减灾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2)必须把建筑的抗震能力的提高作为重点

集世界防震减灾经验和发达国家城市的做法,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减少地震灾害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更高的地震安全标准,把建筑物建得更结实,应从“十二五”开始逐步得到加强。生命线工程、特殊工程、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工程、城市重大工程和高层建筑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农村住房的地震安全是实现全面抗御6级地震的关键环节,农村住房应率先在全国实现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依托县反哺农村,实行对农村建房政策扶持,引导农民建设安全民居。根据经济发展程度,逐步对城市生命线工程、特殊工程、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工程、重大工程和高层建筑提高抗震设防标准,并建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到2020年包括农村居民住房在内,城市建筑都要达到抗御6级以上地震的能力。

3)加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保障

以地震观测技术和地震科学基础研究进展为依托,开展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领域的科学技术工作,大力推进地震科技进步与应用,提高防震减灾实效。

4)加强法制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

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建立有效的责任制度,明确和强化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的责任,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管理,通过法律、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做好公共设施的抗震设防、居住环境的地震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震后恢复重建等各项工作。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和公众需求相适应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通过防震减灾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实施,通过防震减灾基础信息的提供,为社会、企业、和公众提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坚持把防震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经常的教育工作及网络建设,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公众对地震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加强防震减灾实战演练,建立面向公众的地震知识普及和训练基地,科学有效地防御地震灾害,提高应对地震突发灾害的能力。

5)全面提升地震安全能力

在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与涟水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技术标准,强化防御措施,率先提高涟水的综合防震能力。

做好城市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工作,特别重视对生命线工程、特殊工程、易产生次生灾害工程和重大工程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和查险加固。

进一步健全地震应急机制,完善地震应急指挥工作制度,建立经常性的工作通报和联络制度,加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完善地震信息中心建设,全面升级防震减灾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完善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建设。

加快涟水县地震灾害专业救援队伍的建设,组织动员社会公众和民间团体参加救灾志愿者队伍。

进一步完善县政府各部门、重要企业和有关单位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工作程序,落实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地震应急检查制度与应急人员培训制度。适时组织地震应急演习。

完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规划建设方案,并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分期分批结合城市环境改造和广场、绿地、公园等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加强救灾储备物资体系建设,增加救灾储备物资品种和数量。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地震灾害保险、社会捐赠相结合的灾后恢复重建与救助补偿机制。做好地震紧急救援培训工作。

继续推进城市震害预测和防御对策工作。逐步开展城市地震小区划工作。

推荐访问:涟水县 规划 地震 【地震规划】涟水县“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7602.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