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3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04 20:00:03

篇一: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构建利益共同体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要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增强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其中,构建利益共同体是推进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路径。

  一、校企合作现状

  多年来,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总体而言,无论是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还是成效,都还不能很好满足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

  校企合作的内容比较狭隘。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决定工学结合的程度和质量。同时,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关系最为密切和直接的高等教育类型,高职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终身教育、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功能,必须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然而,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功能观基本上是比较单一的,主要着眼于培养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也主要局限于订单培养、共建基地、顶岗实习等方面,合作内容比较简单也不深入,形式也比较单一,校企双方开展全面合作的案例还不多。双方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结果合作效益并不明显,离“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缺乏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基础之上,利益是双方产生合作驱动力的根本源泉。当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借助外部资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强调政府以及行业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还很少思考如何用自身的优势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等,特别是没有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建立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因此,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很少会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不会主动承担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和动力明显不足。这样,学校“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校企合作就很难深入并产生较好的合作效果。

  缺乏互动交流的合作平台。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大部分是临时性、阶段性的,只有在需要落实订单培养、共建基地、顶岗实习等事项时,相关人员通过联系商谈予以确定安排。校企双方没有共同组建合作组织、联合机构或管理部门,没有固定的交流场所与互动合作平台,尤其缺乏共同的愿景、明确的合作章程、必要的校企合作资金等。由于缺乏互动交流的合作平台,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就会非常困难,校企文化融合及优势资源互补也很难实现。校企双方参与合作的人员接触不多、了解更少,不可能深入、持续地开展互动合作,也就很难共同对一些可扩大或深入合作的领域及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一个组织获得长期生存和繁荣的最好途径是:考虑其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因为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发展有着十分强大的影响力。同样,良好的利益机制是推进校企合作深度发展的动力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学校自身的发展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还要关注学校自身发展和其他利益主体和谐共存的问题,关注在与利益相关者合作过程中如何趋利避害,要充分考虑相关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努力实现双赢或多赢的目标。总体而言,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无论对社会、政府、学校、企业还是学生来说,都是一项有必要全面推进的工作。

  从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的角度看,伴随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急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工作。2000年以来的一系列有关高职教育的政策文件,都十分强调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技工作紧密结合,要求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政府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校企合作的引导者、协调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尤其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后,更是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为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从学校的角度看,基于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和高职教育发展水平,高职院校要统筹协调发挥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必须切实开展

  校企深度合作。只有通过校企紧密深度合作,高职院校才能充分有效地整合行业企业的各种资源,完善教育教学条件;才能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及时了解和把握行业最新人才需求、研发动向及技术需求,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有效缩短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周期。

  从企业的角度看,在中国企业普遍缺乏高技能人才的情况下,要想实现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不能坐等相关学校为自己培养高技能人才,而是要积极主动地支持并参与高职教育,与高职院校开展全方位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可以“量身打造”符合企业需要的、认可企业文化的高技能人才;可以利用高职院校的师资等优势资源对在职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可以依托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等服务为企业解决技术、管理、经营等方面的难题;在长期的合作中扩大宣传,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等。

  三、探索建立利益共同体

  学校和企业属于不同的社会领域,双方持续合作并不断深化需要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体制作保障,同时要充分满足相关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教育部在启动100所骨干院校建设时特别强调要加强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通过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推进校企深度合作,能较好地实现各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根据不同产业集群特点、专业群特点及不同类型人才培养途径的差异,建设具有“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真正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地方产业集群烙印的校企合作模式体系。

  所谓校企利益共同体,主要指学校或学校的一个强势专业或专业群选择区域内相关行业领域内产业链长、成长性好的企业集团或多家企业共同成立一个人才培养的实体,开展丰富的多元合作。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在原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探索形成多种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模式。第一种是,学校多个专业群与区域主导产业链上具有国际化战略发展优势的多家龙头企业集团合作,融校企双方智力与资源优势,形成跨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基地和跨企业跨行业的培训基地,如学校与中国皇冠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龙集团、浙江安德电器有限公司等共同创办的集专业实践教学、企业国际化专业队伍培训、科技研发等功能的皇冠学院;第二种是,学校的强势专业群与一个成长性好、区域经济支撑产业、新兴产业的企业集团合作创办实体学院,如学校机电学院与以汽车整车、汽车模具等零部件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为核心产业的跨区域外向型经营企业——中国众泰控股集团共同建立的众泰汽车学院;第三种是,学校信息学院与高新技术园区及其区域内、具有典型块状经济特征的多家IT骨干企业积极洽谈的IT学院;第四种是,学校与地方政府按照相关联产业或产业链重新规划布局后的产业园区、高新园区合作,为区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多方面的支撑;第五种是,学校与浙江三锋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合作,由企业提供运作经费,共同组建包括订单班、创新创业班、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等多元合作的三锋创新创业学院,等等。

  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校企双方尤其是高职院校应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积极探寻校企利益共同体建设的模式、机制和保障等,全面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优选合作单位

  利益共同体的各合作主体需要具备一些特定的条件,不是随意和哪家或几家企业合作,就能形成利益共同体。高职院校需要在综合考虑相关合作主体利益诉求以及愿景、成长性、规模、资源、能力等要素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沟通交流,选择合适的合作单位,这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前提,否则在后续的合作中很难达成合作目的。首先,无论是为了促进企业自身发展还是承担社会责任,相关企业要有较强的合作意愿,能积极参与高职教育,愿意在教师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为高职院校提供支持;其次,相关企业的产业或产品生产工艺与学校的专业对接或匹配;第三,相关企业最好是行业中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多元化企业,并且有较好的成长性、用工需求大;第四,校企双方前期已有一定的合作基础,彼此的价值追求、文化等有一定的共融性,双方的领导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宽广视野,之前的合作比较顺利并初步达到双赢的目标。

  2.完善合作机制

  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框架并不难,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如何组织相关的工作、如何协调双方的利益、如何发挥双方的优势促进共同发展等等,需要完善相关的合作机制,这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关键。高职院校和企业具有不同的组织形态和文化特征,工作运行也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校企双方通过多次磋商,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合作经验,成立由双方参与的相对比较独立的校企合作董事会或理事会和具体运行机构,安排一定的专职人员和固定场所,搭建一些合作平台,完善深度合作的各种机制和制度设计,努力把企业运行与办学诸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利益共同体,整体推进校企深度合作,达成互利共赢的合作目标。学校是合作的主要推动方,但绝不是学校本位,一定要坚持校企合作“双主体”理念,让学校与企业共同成为人才培养主体,真正把企业作为学校发展的一部分,让企业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的另一阵地作用,真正承担起人才培养的责任。

  3.拓展合作领域

  校企双方要加强合作互动,以经营的理念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这也是校企深化合作的现实需要。从学校方面看,除了实践教学和实训实习方面的合作需求外,还可以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完善、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化课程与教材开发建设、校内外基地内涵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教育教学改革,面向企业的应用技术研究,专任教师的企业实践指导和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培训,管理和文化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从企业方面看,除了捐助教学设备、提供实习基地、培训员工外,还可以借助高职院校的信息与技术支持,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等;选择优秀的高职教师对企业职工进行继续教育,提升企业技术工人的素质,创建学习型企业;通过对教育的支持,扩大宣传效应,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在校各专业校企合作相关事宜的管理机构(如校企合作处等),指导和管理各专业与企业的合作,统一协调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切实解决校企合作中多头联系、职责不清、运行不畅等矛盾。

  4.健全合作保障

  校企深度合作不仅要有共同的愿景、多元的合作模式和良好的运行机制,而且需要健全管理、制度、经费、政策等方面的保障。双方要制定合作章程,明确各方在校企合作机构中的权利与义务,校企合作运行中的作为与不作为,以及相应的考核、奖惩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每年投入一定的校企合作资金,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学校要建立符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质量评价、激励考核制度及项目评估和反馈体系;要创新管理体制,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重新建构教学科研组织,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分别组建项目部、工作室、事业部等专业层面机构,作为专兼教师互动和校企工作运行的主要平台;除了与行业企业等共同组成负责校企合作具体运行的机构外,学校还要适当调整现有的教学管理机构,成立校级层面统筹全校各专业校企合作相关事宜的管理机构(如校企合作处等),指导和管理各专业与企业的合作,统一协调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切实解决校企合作中多头联系、职责不清、运行不畅等矛盾。

篇二: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关于校企深度合作推进产教融合的思考

  曾益坤

  【摘

  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办学的根本之路.国务院在2017年已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但当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仍处于较浅层次:合作水平不高,企业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主体作用不强,合作模式较为松散,激励保障政策有待进一步健全.因此,必须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和产教融合的联动工作机制,出台《意见》的实施细则,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健全互补性制度,成立产教融合发展联盟.院校应主动调整服务方向与内容,行业企业则必须发挥重要主体作用,这样才能使校企合作走向深入,达到双方“共赢”的目标.

  【期刊名称】《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16)004【总页数】5页(P6-9,52)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办学模式

  【作

  者】曾益坤

  【作者单位】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科技与地方合作处,浙江湖州31300【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718.5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文)(以下简称《意见》),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又出台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以下简称《促进办法》)。这两个文件是我国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及指导思想。从内涵上看,《意见》侧重产教融合,《促进办法》则侧重于校企合作。两个文件在职业教育领域落实了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引向深入的政策“组合拳”[1]49-50。

  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内涵及主要形式

  1.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内涵

  校企合作是指职业院校主动与企业接轨,学校和企业通过共建机构、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以培养适合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这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院校运行机制。这里所说的“企业”,不仅包括工业企业,也包括社会上与院校所设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及各种机关部门[2]263-265。这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院校与企业资源,兼顾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能达到信息共享、节约人才培养成本的“双赢”合作模式。其本质特征是职业院校与企业紧密接轨,双向参与,将职业教育融入现代经济生活之中。

  产教融合则是指职业院校依托专业优势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让两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使学校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于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职业院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3]203。这种融合的基础是“产”,学校应该引入管理和技术较为先进且愿意加盟校企合作的企业,利用学校的设备,以真实的产品生产为前提,校企共同制定产教结合的实施性教学生产计划,让教师在这样的基础和氛围中进行专业实践教学,让学生加入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引入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让企业产生效益,也能让教师学到技术,更能让学生学到真本领,并可以最终实现校企双赢、共生共荣。

  2.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主要形式

  近几年,我国的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以多种形式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办印发的《意见》,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并且在推进措施上作出了系统部署[4]16-32。教育部等六部委的《促进办法》已于2018年3月1日起实施,进一步确定了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1)早期的浅层次合作形式。通常以校方为主角,校企双方以项目、劳务供需关系为主。一般情况下,学校方面通过人脉关系,根据项目需要或教学计划的安排,联系几个企业进行短期的合作。这种形式通常靠个人感情维系,普遍采取“安排学生去相关企业,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等协作方式。关系好的企业可以帮助解决学生的交通及住宿等问题。总体来看,多数企业与院校的合作停留在捐助教学设备、提供实习基地及协助员工培训等方面。也就是说,早期的校企合作是建立“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样的浅层次合作。(2)现行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形式。众所周知,要做到校企深度合作、产教真正融合,需要职业院校面向企业需求,并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实际;校企双方必须形成相互依托、互利共赢、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具有长期稳定、统一领导、全方位、双向互动及互利共赢等特点,校企双方可以实现信息、人才、物资等的有效共享。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校企协同联合办学,如企业办职校、职校与企业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建立产教融合联盟或职业教育集团等。②院校与企业开展高层次人才“双进”合作,即建立本地院校和企业高层次人才“双进”合作桥梁,打通人才引育、技术支持、产学研合作渠道,加大本土院校人才培养力度,推动院校创新要素和人才资源向当地产业、企业流动集聚,提升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和贡献率。具体实现方法是:学校选派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院校教科研人员到企业挂职担任“技术顾问”,参与企业的管理、技术攻关等工作;同时,企业推荐其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院校担任客座教授,参与学科专业及课程体

  系建设等工作。③试点实施“现代学徒制”。这是一种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主要培养学生技能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学生双身份、教学双主体及过程双控制、双师资培育等特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可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可以使学校和企业在学徒制教育中相互服务,共同获利[5]62-63。

  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制约瓶颈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一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得到了广泛实施,但由于现阶段校企合作制度设计不够科学、认识不深刻、部分职业院校自身教学科研能力不强、部分产业技术层次较低等诸多原因,校企深度合作还存在一些制约瓶颈。为此,需要从政府、学校、企(产)业及社会组织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1.政府层面

  政府应该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系统规划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工作,充分发挥好地方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意见》和《促进办法》出台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尚未有效建立,运行保障机制也相对缺乏。产教融合工作的深化和拓展是一种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尚需各级政府具体落实并引导多元投入,稳定并保障资金来源,也需要尽快建立产教融合信息网络体系。如湖州市,虽已出台全面落实地校合作22条意见,但这项工作涉及教育、人社、科技、财政、审计等多个部门。为了确保取得实效,保障各方利益,必须健全合作共赢的激励政策,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

  2.学校层面

  当前,学校“重教轻用”、企业“重用轻教”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学校热、企业冷”的问题是比较突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在许多方面仍然貌合神离[6]175-180。由于职业院校在总体上办学时间较短,积淀还不够,综合实力还不强,对企业的真实需求了解还不够,导致一些企业存在

  不接受甚至排斥学校的做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初衷是改变学校与企业在需求相脱离的问题。因此,对学校来讲,关键就在于如何加大教科研人才引育、完善实验实训设施及相关制度,从而提升校企深度合作的能力。此外,学校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推进现代学徒制等新的职教模式,形成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提升学生的忠诚度,切实提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培养的针对性,帮助合作企业解决招聘难、留不住人等问题,这样才能把校企合作推向深入。

  3.企业层面

  企业层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企业的合作意愿不强。这里既有认识问题,也有效益问题,即企业与学校之间存在着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看法不同的问题。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中小企业,往往片面地认为,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生产与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培养人才则是学校的事。因此,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愿意在培养人才这件事情上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愿意深入到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因为缺乏长远考虑,部分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总是处于消极和被动状态,校企合作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大多数企业对校企合作仅停留在接收学生实习的浅层次上,对专业设置标准、课程教材开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实训基地建设等不愿意深层次合作。另外,政府的企业利益保障机制也不够完善,政府对企业、产业、行业参与职教的激励措施不多,对企业的办学补贴、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力度还不大,这样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实惠不多。因此,企业主动参与职教的意愿不强,校企合作还无法深入推进。

  4.社会组织层面

  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有效地达到特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宗旨、制度、系统建立起来的共同活动集体。目前,服务产教融合的社会组织如专业学会、行业协会还相对较少且成熟度不高,高水平的中介组织和机构数量也不多,产教融合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尚未有效建立,等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三、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推进产教融合的对策建议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办学的根本之路。校企合作平台及相应的政策保障是职业院校自身发展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要素。现阶段国家层面已出台了《意见》和《促进办法》,接下来,省市也应该会出台一些具体的实施条例及相关政策制度,推动该项工作,共同化解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难题。笔者认为,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建立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的联动工作机制,出台《意见》的实施细则

  十九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意见》要求:在推进产教融合中,政府不是通过行政命令,而是通过统筹规划、服务需求、校企协同、政策保障等工作,促进产教融合逐步走向“内部驱动”,建立稳定互惠的长效合作机制。因此,为了促使产教融合制度顺利实施,行业及其相关部门、教育部门必须共同进行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产教融合联动工作机制。建议在地级市层面建立由分管市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设立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公室及其日常工作机制。政府在实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规划时,必须同步规划产教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方式及实现途径。此外,由于《意见》对产教融合只做了全局性、战略性规划,有些规定与其他相关法规文件缺乏一致性,有些政策措施还没有落地,需要进一步细化。为此,建议由省级发改部门牵头,在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出台省级贯彻落实《意见》的细则及监督、考核和问责的配套办法。这样才有利于《意见》落实效果的提升。同时,湖州市可借鉴宁波市的经验,出台《湖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从制度上保障校企合作的深度及长远发展,在税收、知识产权等方面引导和激励校企合作,有效调动企业资源为职业院校教学服务,从而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运行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社会环境。

  2.搭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工作平台,成立产教融合的发展联盟

  实践表明,职业院校只有与现代企业产教融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此,应该

  搭建一个产教融合的工作平台----产教融合发展联盟。构建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可以实现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有机衔接。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应该在学校层面建立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并在各二级学院根据专业(群)建设设立面向某一产业的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如建筑业、智能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业、物流业、旅游业、商贸业等产教融合发展联盟。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州职院)的产教融合发展联盟是由学校发起,在市委市政府和行业企业的支持下,联合企业、协同行业(专业)协会共同组成的融汇“产学联动、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促进社会发展建设和学校治理创新”等职能的联合体,是学校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组织形式和合作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发挥湖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等优势,从人才、成果、项目、平台等各方面集聚资源,打造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湖州模式。联盟作为人才培养的新基地、技术研发的新平台,将要为湖州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在产教融合共享校企合作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共建技术研发中心、职业教育体系、信息服务平台及促进学校治理创新等方面推进各项工作,从而达到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为湖州市加快赶超、实现“两高”作出更大贡献。

  同时,要注意发挥湖州市的省级产业集聚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城、特色小镇等主平台在推进产教融合方面的作用,充分利用“中国制造2025”和绿色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产教融合项目。实训基地是产业发展所需高技能人才适应岗位的必要训练场所,是深化产教融合工作的重要手段。要积极支持企业和学校共建产业实训基地,并在规划、土地、金融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建议依托湖州市特色产业,在产业集聚度较高的区域内,用各县区政府或相关部门、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等共同参与的模式,建设特色产业实训基地,如湖州科技城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等项目的建设,并探索建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从而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3.健全产教融合的互补性制度,出台与之配套的激励政策

  长期以来,校企合作制度缺失是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呈现“自发、浅层次、松散”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产教融合推进中涉及企业和职业院校学生,如推行“现代学徒制”就牵涉许多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义务与劳动合同法、就业法及税法等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除自身制度建设之外,还包括其他相关制度法规。为保证制度的有效落地,建议要尽快健全一些与之配套的互补性制度,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如: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出台产业教师(导师)的特岗专聘政策,架设通畅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的通道,使企业技术人员能顺利走进学校、走上讲台;加强对兼职教师的职教教学规律与教学方法培训,建立完善的、符合职教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办法;鼓励职业院校联合企业设立产业学院、创新基地、大师工作室、实践基地等各类基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理念的平台,着力推动校企一体办学及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相互服务、相互促进,促进教育与产业联动协同发展;还要制定税收优惠及政策倾斜,依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贡献度,对其年度应缴税费给予政策上的优惠,从而充分调动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并保障经费。

  4.调整职业院校的服务方向与内容,用“共赢”推进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要想打破校企合作困局,需要从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角度出发,形成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意识,让企业一方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大家都是校企深度合作的赢家。为此,职业院校要面向省市重点发展产业,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着重发展区域产业急需的紧缺专业、新型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机制,并结合院校自身优势推进专业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使校企双方实现全面接轨;要依托重点专业(群),面向企业的创新需求,结合创新人才培养及教师能力提升,校企共建研发机构并开展应用技术研发;要从学校层面建立对接产业需求的人才培

  养模式,根据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和就业质量合理调整人才培养规模。此外,还要鼓励湖州市的职业院校,开展针对行业、企业和街道社区的培训服务。

  5.调动行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企业是经济转型发展的主力军,是产教融合工作的重要主体。解决产教融合中的复杂障碍,关键是充分调动企业和行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形成校企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才能全面实现优势资源互补。为此,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途径,鼓励探索职业院校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行业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要采取必要的经济措施推动校企合作教育,允许通过社会捐赠、行业企业投资等融资渠道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教育基金”,开展对口产教融合项目的援助;要鼓励“双高”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成为教育型企业,与有关高校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积极参与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和专业课程建设,如湖州职院建筑工程学院与大东吴集团合作建立大东吴学院,在人才培养、社会培训、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共建装配式建筑协同创新中心,着力推动校企一体办学,相互服务,相互促进;还要积极开展合作课题研究,如结合企业生产一线实际,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选题,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此外,针对湖州市的行业协会组织起步较晚,自身发展不太完善,专业指导和参与职业教育能力较弱等问题,还要加强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建设,逐步提升行业组织的自身能力,以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

  总之,校企深度合作、产教高度融合是实现政、校、企、行各方利益共享的一种先进的办学模式。《意见》和《促进办法》的出台,给学校、行业和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将促使湖州市的地校合作逐步走向深入。我们要结合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把两个文件学习好、贯彻好。为此,我们必须注重校企合作、深化产教

  融合,进一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在推进湖州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湖州经济发展新动能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赵益清.校企合作在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探索[J].劳动保障世界,2018(23).[2]韩

  梅.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现代商业,2012(9).[3]吕

  浩.中职“2.5+0.5”人才培养模式下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产教融合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33).[4]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深化产教融合笔谈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5]沈王仙子.现代学徒制与物流专业“双导师”制的探索----以YPI为例[J].现代企业,2018(4).[6]王利芳,曾益坤,周宁武,等.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物流技术,2017(11).

篇三: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高校校企深度合作有效措施探讨

  【摘要】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教育模式,目前常见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有订单式培养模式、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产学结合培养模式三种。在政府职能缺失、企业动力不足、学校能力欠缺现状下,本文从互惠共赢是基础、机制建设是保障、人才保障是关键、具体实施是核心四个方面,探索高校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互惠共赢

  机制建设

  人才保障

  一、高校校企合作主要形式

  1、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是指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由用人单位和学校共同制定,校企双方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学院在正常的教学计划设置中,除了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以外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特定的实践技能培训,使人才培养更具有岗位针对性,等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上岗工作。

  2、工学交替培养

  “工学交替培养”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结合,半工半读的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学校会把每学年分为学习学期和工作学期,工作学期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半年后再回到学校上课,这样可以让学生较好地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起来。

  3、产学结合培养

  “产教结合”培养模式,是指学校或专业系部组织的与专业教学相关的技术服务、生产和科研协作等。即发挥学校先进的设施设备和专业师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研发,帮助中小型企业解决相关的科研难题,产业和教育紧密结合,教育以产业为导向,产业以教育为依托。具体的培养模式有投资合作式、引企入校式、产学研结合式、企业简单技术劳动补充与实习相结合等。

  二、高校校企合作各方存在的问题

  1、学校方面

  部分高校办学基础差,底子薄,实力不强,吸引企业参与合作的优势不明显,更难以吸引企业开展深层次的合作。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不能适应校企合作的需要,如学校认为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其身份还是学生,其行为和时间上要

  以学校为主体。教师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企合作。

  2、行业、企业方面

  行业、企业对合作的认识有偏差。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往往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只对能立即带来经济利益的成熟技术感兴趣,认为培养人才是高校的责任和义务,导致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单纯的人才选择的层面,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动力较为缺乏,无法进行真正的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中小企业缺乏资金和精力,无力或不愿与高校开展合作。

  3、政府方面

  校企合作主要靠“关系和信誉”来建立和维系,缺乏合作办学机制与内在动力,难以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法律依据缺乏。虽然从国家层面上出台了相关法律,但地方政府并未从法律层面上建立起完善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对校企合作中学校、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尤其缺乏保护企业利益的相关法规。各级政府尚未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考核、监督和推进落实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造成在很多校企合作项目中难以充分协调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之间的关系。

  三、高校校企深度合作有效措施

  1、互惠共赢是基础

  校企合作能否长久,关键在于合作各方能否找到各自利益的集合点,合作各方都能获利,才有积极性,合作才能深入。

  企业会着眼合作是否能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发现有价值员工或实现经营优势,尽快提高企业效益;行业会注意到能否帮助提升行业整体或部分的经济实力;政府则希望通过校企合作,进一步提升高校院校办学实力和区域竞争力。高校院校选择合作企业,主要看企业是否优秀,能否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等。只有各方的条件与需求都相适应,才能顺利实现名校名企“优育优生”的局面,合作才能走向成功。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获人力资源储备、学校培训、咨询服务和文化资源;学校建对接专业,推课程改革,变教师结构,建实训基地,改教学条件与教学方式,拓服务领域,提教学质量,推“双证书”制度;学生学习有目标,学费有资助,毕业能就业,就业能对口;社会则解决上学和就业两大难题,促进社会稳定。

  2、机制建设是保障

  校企合作从松散、零星的形式开始,到经常性的紧密合作,无论学校或企业,仅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科学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作保障。

  (1)外部机制。导向机制主要是政府在推动高校教育过程中,通过明确高校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指导思想,建立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主导校企合作发展方向,这一机制主要是形成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层面的行为。

  约束机制带有明显的强制性,有物质处罚的内容,对于区域内的行业企业、学校,强调其进行校企合作的责任与义务。一般而言,约束机制更多的是倾向于约束企业,促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就是在国家法律框架下的校企合作形式,这种约束已上升到了国家的政策层面。

  激励机制成为政府推动校企合作的重要法宝,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扶持、专项投入、减免税收等举措鼓励校企之间进行合作。

  (2)内部机制。一是利益机制。校企合作首先要找到双赢的利益结合点,其次还要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起不断扩大合作利益的动力机制。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校企合作出现的“一头冷一头热”现象,根本原因是企业没有在校企合作中找到愿意为之付出的利益点,本质上缺乏有效的利益驱动。由于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企业急需扩充生存发展的空间,对于利益不明显或无利可图的合作,企业的参与度必然非常有限,同时,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成本比较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性也很大,企业投资参与职业教育未必能使自己直接获益。

推荐访问: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深度 推进 校企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4176.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