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党的建设六大内容2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07 16:18:01

篇一:党的建设六大内容

  

  “六大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作者:中共陇西县委组织部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2017年第1期

  中共陇西县委组织部

  甘肃省陇西县委以“争做合格党员、筑牢战斗堡垒、推进精准扶贫”为主题,制定《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着力加强组织、服务、考评、制度、保障和责任“六大体系建设”,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一是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围绕贯彻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提出“一核多元”组织架构,强化党组织在农村各项工作和各种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围绕优化组织设置方式,提出加大“三链”建设力度,打造农村“区域党建示范群”,加快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行“社区大党建”制,组织开展驻社区单位共驻共建和机关党员“双向管理”。围绕加强村级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及乡村干部在选拔使用、教育培训、作用发挥等方面的管理,着力建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围绕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提出片区(网格)化和“一片三员”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党员身份证、党员户挂牌和党员“红线”“底线”管理制度。

  二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对近年来全县党建工作方面总结推行的服务载体尤其是全省党建助推精准扶贫现场会上总结出的经验做法进行深化推广,提出对“驻村代办、强基为民”工程、“党群连心线”工程和“筑扶贫堡垒、做致富先锋”活动进行再深化再拓展的具体内容,着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围绕学习借鉴浙江经验做法,提出加强“乡村舞台、文化广场”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三是加强考评体系建设。立足考严考准考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作用发挥情况,学习借鉴浙江基层党建对农村党组织、基层干部、农村党员的考评方式,结合陇西实际,提出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乡村两级干部服务指数、农村(社区)党员先锋指数3项考评机制,突出不同职责作用和岗位要求,由乡镇党委通过实行“星级化”“积分制”管理,采取月评比公示季统计分析、年考评奖惩的方式,树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立足本职、服务发展的责任意识和真抓实干、注重实绩的鲜明导向。

  四是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围绕加强村级监督管理,提出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建立村务监督工作报告制度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评议考核制度,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制度和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实施阳光村务。围绕深化“两学一做”规范组织生活,提出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汇报和党员鉴定、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和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围绕规范村级权力运行,提出全面实行“六议三公开”工作法,落实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公示制度,对精准扶贫贷款发放等重大事项和群众点题公开的内容及时全面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五是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围绕强化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出严格落实《陇西县乡镇党建办考核评价办法》,推进党建办规范化建设。围绕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提出县财政每年列支600万元,重点对建筑面积在200平米以下的村、300平米以下的社区活动场所进行改造提升。围绕健全村级办公经费和村干部报酬增长机制,提出建立村(社区)办公经费最低保障标准和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以及离任村干部生活保障制度。围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收入,提出到2017年底,全县有集体经济收益的村达到55%以上;到2020年底,达到70%以上的目标。

  六是加强责任体系建设。围绕强化县乡党委主体责任,提出实行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强调乡镇党委要树立岗位在村、阵地在村的责任意识,建立乡镇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动党建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围绕强化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提出建立乡村两级书记抓党建工作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确保细化到人,量化到岗。围绕强化职能部门督导责任,提出全县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职尽责,制定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形成整体工作合力。(本文摘编自甘肃党建网)

  责任编辑/隋幸真

篇二:党的建设六大内容

  

  六大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其中“生态文明建设又是一个亮点。一方面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时期作了总体评价,另一方面首次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作出了清晰的界定。由十一五时期的”四位一体“,继承并发展为”五位一体“。其外还出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政治条件是党的建设,这反映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有了国家发展规划的总体布局。

  “两个提高“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需求推动经济,在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据下,需求包括消费、提资、出口、简称“三驾马车”,其中消费、投资构成内需,出口构成外需,中国在今后世界经济结构变动中处于主动的话就要靠内需,如果我们靠出口拉动经济的话问题太多,受制于人,而在内需中投资是中意环节,它的最终目的是拉动消费,消费又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目前我国政府消费太厉害了,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但居民消费不足,从理论上讲,主要原因还是居民收入分配有问题,所以我们要适当地降低国民收入中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的比重,相应地提高居民收入的比重,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两个提高”目的是为了增加居民收入,但物价上涨抵消了居民收入,如大蒜、洋芋价格惊人。

  居民收入提高了不一定去消费,因为还有很多后顾之忧,如养老、上学、看病等,所以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养老、医保、低保。目前法国在这方面面临的问题较多,上班的人少交养老金的人少,而享受养老金的人多,财政负担过重。我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一个主题:就坚持科学发展观

  我们党从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已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的主题仍然是发展,但我们对发展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更符合中国国情,从二十年前的“发展是硬道理”转变成“科学发展是硬道理”,说明了我们对“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是中国的?我超越,自我前进。

  一条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这里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以前叫“经济增长方式”,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发展方式”代替了“经济增长方式”,二者有什么区别

  那么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五个坚持”作了明确的布置,我们说发展必然引起转型,转型也是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转型最快的时期,而转型成功的时期恰恰是发展的时期,中国经

  济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发展带动了转型,转型促进了发展,所以说转型是发展的结果,是发展的手段是发展的途径,这就涉及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什么是发展,以及唯物辩证法总特征,“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一“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引起质变,在新的质的基础上引起新的量变,又为下次质变准备基础,这样循环往复就形成了质量互变,我们的改革、发展就符合这样的规律,如一项工作推动着推动者到一定程度就转型了原来的推不动了,改革就转型了。我们的经济模式最初叫商品经济,后来确立了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再后来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我们就一步一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

推荐访问:党的建设六大内容 党的建设 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4670.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