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10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08 13:00:04

篇一: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门急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治疗配药室

  1、室内保持整洁,每日用清水拖地1-2次,遇有污迹应用消毒水拖地,配药前用消毒水抹台面一次,空气消毒一次并记录。

  2、工作人员进室内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操作及接触无菌物品时必须先洗净双手。

  3、除工作人员外,其它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一切私物均不能放入治疗室内,治疗药一律在无菌室内抽吸。

  4、室内相对无菌区、清洁区物品定位放置,无菌物品放在无菌柜内,每天治疗班清理,限7天有效,棉签开包后放在治疗盘内,限用24小时,过期需重新灭菌。

  5、注射治疗时铺无菌盘,无菌盘限用4小时更换,持物钳干筒限用4小时,4小时后钳、筒更换,并清洗灭菌晾干后待用。

  6、抽出的药液及开启的无菌液体限用2小时,启封的溶液限用24小时,胰岛素开瓶后限用7天,无菌包一经打开,包内物品一次未用完按原包装顺序包好,并用一字包好,注明开包时间12小时后须重新灭菌。

  7、清洁治疗台、治疗盘、治疗车、输液瓶的抹布分开使用,并有标记,治疗配药时的药盒、安瓿、塑料袋等放入专用的袋内,及时倾倒垃圾桶,禁止放入治疗配药室内。

  8、治疗时实行一人一药一针一管一压脉带。

  三、其它:

  1、换药室、处置室、分清洁区、污染区,室内保持整洁,每天用清水拖地两次,遇有污渍随时用消毒小拖地,空气消毒一次。

  2、工作人员换药、治疗时穿戴整齐,戴好帽子、口罩,操作前后洗

  手,一切治疗用物操作后先进入处置室清洗处置放回原处。

  3、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只限用一次,用后集中分类放置。

  4、所有消毒液桶标志明显,消毒液配制准确要有量器,随时保持所需浓度,每日监测浓度均有记录。

  5、换药时,置于无菌容器中的无菌物品一经打开限用24小时,注明启用时间,过时重新消毒灭菌。

  6、一切连续使用的物品: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等,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无菌水,每日更换,吸引器一用一消毒,管道用后更换作灭菌处理,其它各种导管按清洁—消毒—灭菌处理备用。

  7、抢救室的平车、轮椅、换药室诊疗台每周定期消毒,并有记录。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消毒清洁处理。

  8、治疗室、处置室、办公室、病房、走廊、厕所、卫生洁具分区使用,标志明显,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9、体温表做到每次一人一用,回收后浸泡500mg/L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

  10、雾化吸入操作由护理人员承担,雾化管、罐、药杯一用一消毒,先用500g/L“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再浸泡0.5%过氧乙酸或500mg/L“84”消毒液中浸泡1小时后,蒸馏水冲洗晾干备用。

  11、血压计袖带每周更换清洗一次,晾干,听诊器每次使用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

  救护车消毒隔离制度

  1、救护车必须保持清洁、整齐。

  2、患者一般不坐驾驶室。

  3、如果车内有患者的分泌物(如血液、痰迹、大小便、呕吐物等)时,必须用消毒水抹擦后清洗。

  4、运送了传染病人后必须进行车辆消毒,车内台面及地面用消毒液抹洗,空气用“84”液喷洒,后用清水洗净。

  5、严格进行交接班纪律,必须做到每班卫生清洁,车辆整齐。

  6、救护车每天用84液擦拭,由各车辆管理人员负责清洗。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一、病房:

  1、病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定》和《消毒技术规范》的各项要求,履行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职责。

  2、病室应每日定时通风、换气两次,每天空气消毒一次,地面湿式清扫,遇有污染随时用消毒液擦拭。

  3、病人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隔离病人床头有明显标志。

  4、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一次,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投入污物桶内,严禁走道内清点。

  5、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刷套,床头柜一桌一抹,抹布用后消毒,病人出院、转床、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二、治疗配药室

  1、室内保持整洁,每日用清水拖地1-2次,遇有污迹应用消毒水拖地,配药前用消毒水抹台面一次,每天开窗通风两次,空气消毒一次并记录。

  2、工作人员进室内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操作及接触无菌物品时必须先洗净双手。

  3、除工作人员外,其它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一切私物均不能放入治疗室内,治疗药一律在无菌室内抽吸。

  4、室内相对无菌区、清洁区物品定位放置,无菌物品放在无菌柜内,每天治疗班清理,限7天有效,棉签开包后放在治疗盘内,限用24小时,过期需重新灭菌。

  5、注射治疗时铺无菌盘,无菌盘限用4小时更换,持物钳干筒限用4小时,消毒液浸泡筒每周更换两次,并同时更换消毒液,筒每次需作灭菌处理。

  6、抽出的药液及开启的无菌液体限用2小时,启封的溶液限用24小时,胰岛素开瓶后限用7天,无菌包一经打开,包内物品一次未用完按原包装顺序包好,并用一字包好,注明开包时间12小时后须重新灭菌。

  7、清洁治疗台、治疗盘、治疗车、输液瓶的抹布分开使用,并有标记,治疗配药时的药盒、安瓿、塑料袋等放入专用的袋内,及时倾倒垃圾桶内,禁止放入治疗配药室内。

  8、治疗时实行一人一药一针一管一压脉带。

  三、其它:

  1、换药室、处置室、分清洁区、污染区,室内保持整洁,每天用清水拖地两次,遇有污渍随时用消毒小拖地,空气消毒一次。

  2、工作人员换药、治疗时穿戴整齐,戴好帽子、口罩,操作前后洗手,一切治疗用物操作后先进入处置室清洗处置放回原处。

  3、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只限用一次,用后集中分类放置。

  4、所有消毒液桶标志明显,消毒液配制准确要有量器,随时保持所需浓度,每日监测浓度均有记录。

  5、换药时,置于无菌容器中的无菌物品一经打开限用24小时,注明启用时间,过时重新消毒灭菌。

  6、一切连续使用的物品: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等,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无菌水,每日更换,吸引

  器一用一消毒,管道用后更换作灭菌处理,其它各种导管按清洁—消毒—灭菌处理备用。

  7、抢救室的平车、轮椅、换药室诊疗台每周定期消毒,并有记录。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消毒清洁处理。

  8、治疗室、处置室、办公室、病房、走廊、厕所、卫生洁具分区使用,标志明显,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9、体温表做到每次一人一用,容器每天更换,回收后浸泡500mg/L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

  10、雾化吸入操作由护理人员承担,雾化管、罐、药杯一用一消毒,先用500g/L“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再浸泡0.5%过氧乙酸或1000mg/L“84”消毒液中浸泡1小时后,蒸馏水冲洗晾干备用。

  11、血压计袖带每周更换清洗一次,晾干,听诊器每次使用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

  治疗室保洁制度

  1、治疗室每周大扫除一次。卫生班职责:清扫灰尘蛛网、抹窗户,搞好玻璃及工作台、柜内外平面卫生,清扫拖净地面,每班治疗后清理用物。卫生工具专用,并有明显标志。

  2、治疗室晚班空气消毒30分钟-1小时/次,有资料可查。

  3、治疗室应保持清洁整齐,消毒供应、保管、维修等均由治疗护士专人负责处理,治疗室的物品和器械用完后归还原处。

  4、治疗室应有清洁区、无菌区,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治疗护士每天要检查各类无菌包的消毒日期,并使备用物品全部呈备用状态。

  5、工作人员进治疗室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非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入内。

  6、治疗室各区应有明显标志,无菌区进出必须随手关门。

  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1、治疗室布局合理,物品摆放整齐,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并有明显标志,每班用消毒水拖地1次,每周大扫一次,消毒液每周喷雾两次。

  2、卫生工具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拖把、抹布、肥皂悬挂,每日空气消毒一次,每月按要求现场抽样监测(空气、工作人员手、无菌持物钳、物体表面、无菌物品、消毒液),结果符合要求存档备查。

  3、工作人员操作时必须着装整齐,带口罩、帽子,每台治疗车上必须备有速干手消毒剂,每操作一次,必须消毒手1次。

  4、消毒设备定期监测,各种消毒液配制保管正确。

  5、无菌持物钳使用干筒,每4小时更换一次,必须注明更换时间和使用起止时间。各种敷料缸只限使用24小时后必须更换。体温计、压脉带一人一用一消毒,注射器一人一药一用一废弃,血压计袖带每周消毒两次。

  6、无菌物品保存在清洁、干燥密闭的无菌柜内,无菌物品使用期7天以内。

  7、用过的物品(输液管、注射器)必须废弃在医用垃圾桶内,针头必须分离进利器盒。

  8、配制消毒液用量器,消毒液浓度及消毒效果定期监测。

  换药室保洁制度

  1、换药室每周大扫除一次,卫生班职责:打蜘蛛、抹窗户、玻璃及台、柜内外平面卫生及地面彻底清扫拖净,每次换药后必须清理用物搞卫生,卫生工具专用并有明显标志。

  2、换药室每天空气消毒一次,每月按要求抽样监测一次,有记录可查。

  3、换药室应保持清洁、整齐,物品定位放置,用后归位。

  4、换药室应三区划分明显,并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护士应每天检查各类无菌物品的消毒日期。

  5、工作人员进换药室戴好帽子、口罩,穿工作服。

  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1、换药室布局合理,物品摆放整齐,各区划分明确(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并有明显标志。

  2、每班用消毒水拖地一次,每周大扫除一次,每次换药后医生或护士应处理好现场、保持清洁整齐,每日空气消毒一次,每月按要求现场抽样监测一次,有记录可查。

  3、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操作时必须着装整齐,带好口罩、帽子,换药前后要洗手,严格遵守6部洗手法。

  4、换药室内各项用物定点放置,定时清点补充。

  5、换药室内敷料缸每日清洗、消毒、更换。

  6、所有一次性的换药耗材必须做到一人一用一废弃,其他器械用后按消—洗—消的原则消毒,凡是能高压消毒的器械全部采取高压消毒。

  妇科消毒制度

  1、工作人员上班前穿好工作服按要求着装整齐,治疗操作前戴好帽子口罩,用清水抹台面及拖地面一次,(必须有专门的拖把抹布)如有污迹用消毒水拖抹,诊疗前后均应洗手。

  2、无菌巾保持完整,每晨更换一次(上午配药前更换)任何治疗必经端无菌盘,铺无菌巾。无菌巾使用时间4小时。

  3、任何治疗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用快速消毒液喷手,坚持一操作一消毒手,杜绝交叉感染发生。

  4、消毒物品有消毒日期,物品按消毒日期先后顺序排列摆放,保持7天。无过期物品。无菌器械.容器.器械盘.敷料缸要定期消毒。按规定更换。

  5、无菌持物钳用干筒,一筒一钳,4小时更换一次,更换后必须清洁晾干,钳子打油消毒送高压消毒待用。

  6、严格三区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有专用卫生工具.固定位置,拖把悬挂。传染病人敷料垃圾要先入袋(双层黄色垃圾袋)封好由科室直接送医疗垃圾存放点(传染病人生活垃圾按传染垃圾处理)传染患者垃圾在产生的地方每日倾倒,倒后桶洗净,盖严。垃圾桶要分开(生活垃圾.医用垃圾)每日倾倒,随时盖严,洗净桶。医用垃圾黄色塑料袋,生活垃圾黑色塑料袋,医用垃圾分类倾倒,桶上标识明显。

  7、稀释液按规定使用时间不能超过4小时。

  8、体温计,压脉带,压舌板等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洗消毒一次无污渍每用一次需加垫一张隔离纸,注射器一人一药

  一用一废弃。

  9、治疗室每日空气消毒一次,细菌培养每月一次。换药室,病室,治疗室,工作人员手,物表,持物钳.筒,使用中的消毒液,每月细菌培养一次,监控必须从各方面入手,检测单留档保存备查。

  10、换药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换药时要戴好帽子口罩,严格无菌操作,坚持一换药一消毒手,换药室内平面地面每日必须用清水抹檫,有污迹用消毒水抹檫,敷料筒每日倾倒,洗涤,随手盖严。

  11、换药器械必须清洗干净,特别是关节处,每日清洗后晾干打油送高压消毒,能走动的患者最好在换药室来换药,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原则,。按一人一份换药器械带至床旁换药,切忌将储槽.消毒液带至床旁换药,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12、传染病人及特殊细菌感染,换药后的器械要单独浸泡按照消毒---清洗----消毒原则消毒,换下的敷料按第6条传染病人敷料垃圾处理。

  13、引流袋必须每日更换。更换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14、妇科分娩室保持室内清洁。平面地面每日清毒水抹檫一次。每日空气消毒一次。每月细菌培养一次,并留档备查。

  15、妇婴病房卫生工具要分开,专用,定点清洗悬挂。

  16、进妇科分娩室必须更换帽子口罩,穿隔离衣换鞋入室,手术前后必须洗手。妇科手术器械必须在规定的清洁池清洗,整理打包。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洁污区、清洁区、无菌区,区间标志明确。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二、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三、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的入口处。每一手术室限置一张手术台。

  四、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气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及浸泡灭菌。备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气灭菌。

  五、手术用器具、物品的清洁和消毒灭菌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加强消毒灭菌质量的监测。手术间每天空气消毒一小时,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无菌物品、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各种消毒液等)。

  六、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一次性医疗用品应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规定,一次性使用。

  七、洗手刷、擦手毛巾应一用一灭菌。

  八、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手术室专用的衣、裤、帽、鞋。进入无菌区必须戴好帽子口罩,手术室衣裳物不得穿出室外,室内、室外工作服要有明显的标志。

  九、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拖鞋每周清洗一次,每周五为卫生日,手术间平台及地面每天上班前用消毒水拖、抹一次,卫生工具分开使用。

  十、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严格执行参观制度,手术病人扩手术室要更换衣、裤、鞋,并戴好帽子。

  十一、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十二、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十三、手术废弃物品须置感染垃圾桶内,加盖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手术室内窥镜使用、保管、消毒隔离制度

  1、凡是适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及附件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注意按内镜说明选择温度和时间。

  2、不能采用高压灭菌的内镜及附件,使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后使用。

  3、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储放在戌二醛蒸汽柜内。

  4、内镜使用前必须用灭菌注射用水或灭菌盐水擦拭冲洗后方可使用。

  5、浸泡内镜的消毒液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消毒剂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

  6、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个/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生长。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严格执行卫生部(88)卫医字第6号《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

  二、周围环境无污染源。

  三、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清楚,区域间应有实院屏障;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一塌胡涂花板、墙壁、地面等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

  四、有物品回收、消毒、洗涤、敷料制作、组装、灭菌、存储、发送全过程报需要的设备的条件。

  五、压力蒸气灭菌程序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

  六、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区物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七、有明确的质量管理的监测措施:

  对购进的消毒洗涤剂、试剂、设备、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监督、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消毒供应室。

  对消毒剂的浓度、常水和精洗用水的质量进行监测,对自身工作环境的洁净程度和初洗、精洗、组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对灭菌后成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

  ICU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ICU病房严格控制流动人员出入,患有感染疾病的人员不准入内。

  二、医务人员进出病房必须穿好隔离衣,戴好帽子、口罩。

  三、医务人员每次接触患者前后要按六步洗手法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四、根据不同的病种,病房要定期进行空气消毒,患者出院时必须做好终末消毒后,再进行床单位及室内卫生的清扫。

  五、ICU病房每月必须进行环境微生物的抽样监测,并有记录可查。

  六、室内所有用物相对固定,特别是卫生工具保持清洁整齐,经常开门窗通风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1、口腔科医生在进行操作、治疗前后,必须用流动水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好帽子、口罩,穿好立领隔离衣,必要时戴防护镜,戴手套,手套必须做到一人一用,做好个人防护。

  2、牙床必须定期抹擦,并套好布套,做到一人一布套。

  3、诊室内保持清洁整齐,每天必须搞好平面及地面的清洁卫生,诊室内每日进行空气消毒一次。

  4、使用的所有器械,必须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或消毒,器械使用后必须按照清洗——酶洗——清洗——消毒的原则执行,隔离病人用过的器具,必须高压消毒后再清洗或废弃。

  5、口腔器械能够高压消毒的必须高压消毒,不能高压消毒的必须高效消毒剂浸泡或抹擦,消毒剂必须每天监测。

  6、每月对无菌物品、空气、使用中的消毒液、工作人员的手、物体表面抽样监测,并有记录可查。

  内窥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上班前穿好工作服,按要求着装整齐,检查前戴好帽子、口罩、手套。

  2、设诊查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

  3、消化道内窥镜、呼吸道内窥镜,活检前必须高压消毒灭菌处理。

  4、诊疗室必须每日空气消毒一次。

  5、HbsAg阳性者,已知特殊感染患者,或非特异结肠炎患者应安排在每日检查的最后进行。

  6、用过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去污染、清洁,清除管道中的血液、粘液和活检孔和抽吸孔内的残留组织,洗净的内窥镜应沥干水后再进行消毒。

  7、内窥镜消毒使用2%的戊二醛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无菌蒸馏水充分冲洗。内窥镜的活检钳可用环氧乙烷灭菌或高压灭菌和2%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

  8、表面抗原阳性病人或其它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内窥镜应先消毒再常规清洗消毒。

  9、肿瘤病人用过的内窥镜应常规清洗消毒,再用毛刷刷洗、酒精消毒。

  10、消毒后的内窥镜贮存前先干燥处理再悬挂保存于无菌柜内。

  11、操作和清洗内窥镜时应穿防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必要时戴防护镜。

  12、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液的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13、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内镜进行预消毒,如采用2%的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洗干净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消毒药械管理制度

  1、购进消毒药械要以质量为前提,从具有合法证照的供货单位进货。

  2、严格按标准验收,验收时必须查看生产产家,生产日期,有效期等标识:并检查原包装材料是否闭,瓶盖是否有松动等。

  3、购进消毒药械要有合法票据,并建立购进记录,票据和购进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械有效期一年。

  4、每批次消毒液在使用前应经过原液监测如细菌培养,浓度监测等,监测单交院感科保存。

  5、在保管发放过程中,严把质量关,不允许出现过期的消毒药械,发现质量总题绝不下发至临床科室使用,按程序及时上报和处理。

  一次性用物领取、保管、废弃处理管理制度

  一、一次性医疗用品由医院统一采购,供应科室统一保管,全院各科室从供应科室统一领取使用。

  二、塑料的如注射器、输液器由医疗垃圾集中处置中心拖走,统一处理。

  三、用物用后由垃圾收集人员统一回收,科室每日收二次,双方签字,签字后如出现一次性用物原形外流等问题,哪方签字就由哪一方负责。

  四、凡抽血用物、输血用物(如抽血器、抽血注射器、输血器等)科室必须用锐器盒装好送医疗垃圾储存点,勿需做初步处理.五、供应科室将一次性用物收集发放的数目,每月统计一次交院感科。

  六、各科室医用垃圾、生活垃圾必须在标志明显的垃圾桶上套上标准颜色垃圾袋,医用垃圾每日两次由运送垃圾的物业人员收集送医院医疗垃圾储存点。

  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中的职业安全自身防护制度

  1、上岗必须穿戴好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进入高危区域,必须按高危区域的要求穿好隔离服,戴好帽子、口罩,换鞋入室,上班时间严禁穿高跟鞋,响底鞋,不准戴首饰(戒子、耳环、手链等)

  2、诊疗操作中必须戴好口罩、帽子,操作前后洗手,操作中必须做到一操作一消毒手,在一切可能污染的操作中必须戴手套,未按操作规定操作出现的后果自己负责。

  3、接触所有的血液、痰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操作,必须戴好手套,必要时戴防护镜,穿隔离服,做好自身防护。地面必须用消毒水拖地。

  4、在诊疗操作中,必须严格地执行操作规程,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除按前面的1、2、3条做好外,在治疗、手术完后,接触锐利器械,如:针头、刀片等均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应该用止血钳夹取,直接进利器盒。

  5、在诊疗操作中如遇有针刺伤、刀割伤应立即采取相应地处理措施,用清水冲洗,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处理,并用2%的碘酒涂擦局部,注意观察,报告科室护士长。

  6、怀疑有传染因素存在的出现了严重的针刺伤、刀割伤,除报告科室护士长还应报告院感科及主管院长,作出相应的处理(24小时内报告)。

  7、凡是报告了科室护士长及院感科的刀割伤、针刺伤,均应有文字记录备查。

  8、各科室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必须结合职业安全教育,要求每位医务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并有专门的记录备查。

  9、凡违反上述规定,按消毒隔离管理办法考核。

  环境微生物物品消毒抽样监测信息反馈制度

  1、科室每月20日左右自测,院感科每月月初对全院进行抽样监测。

  2、自测项目必须包括手、物表、无菌物品、消毒液、空气。

  3、化验单填写必须详细,如自测项目中“手”这一栏,要写名字,写明是谁的手;“物表”要写明详细的采样点,如治疗室的治疗台,或是治疗室的治疗车等等。

  4、每份样品检测合格的化验单上方用蓝笔写时间、样名;不合格的用红笔写。

  5、对检测不合格的科室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彻底整改,整改后再次抽样监测,合格为达标。如第二次抽样还不合格,检验科直接通知院感科查找原因,进行整改,进行采样直到合格。

  6、第二次抽样监测不合格与考核挂勾。

  高危易感科室工作人员体检制度

  一、高危易感科室工作人员尽量相对固定。

  二、进入高危易感科室工作之前应进行体检,合格后方可进入高危易感科室工作。

  三、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二次,4月、10月各一次。

  四、如工作人员发生感冒,应暂休,待好转后再上班。工作人员出现其它传染病应立即调离本单位。

  五、体检项目如下:

  1、内科普查

  2、外科普查

  3、五官科检查

  4、胸片

  5、肝功能

篇二: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各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

  1.目的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六项卫生行业标准的要求,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控制感染的发生。

  2.适用范围

  医务部、护理部、全院各医疗部门。

  3.监督管理

  3.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感染管理科负责监督、管理等工作;

  3.2医务部、护理部、各医疗单位负责执行;

  3.3医务部、护理部、各医疗单位所有工作人员认真履行本制度。如有违反者,将视情节严重程度按的前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4.内容

  4.1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4.1.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4.1.2医护人员进入室内衣帽整齐,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4.1.3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无菌物品故在干燥的无菌柜内,有效期为7天.4.1.4抽出药液、开启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4.1.5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容器每周消毒更换二次。

  4.1.6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换药车或输液车上的无菌器械,敷料罐等使用后应及时盖严,定时更换和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时间。

  4.1.7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接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器械等进行严格终末消毒,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感染性废物袋内。

  4.1.8夹取无菌物品的摄子罐及镊子采取高压蒸汽灭菌的方法,镊子罐及镊子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

  4.1.9各种弯盘,如换药盘、导尿盘、口腔护理盘、会阴护理盘等用后必须先用多酶液浸泡,清水冲洗干净,高压灭菌。

  4.1.10坚持每日通风、清洁、消毒制度,室内每日通风二次,每次通风30分钟,处置台、窗台、地面等物体表面用清水擦拭每日两次,紫外线消击每日三次,每月细菌培养一次,并做好登记。每周大扫除一次,使用的擦布及拖布有标记专用。

  4.1.11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收集,由专人收取。

  4.2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4.2.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4.2.2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潭,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4.2.3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

  4.2.4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倒剂浸港灭菌。备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装压力题汽灭菌。

  4.2.5手术用器具、物品的清洁和消毒灭菌要求如下:进入人体无葡组织、器官、腔隙,或

  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必须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海。

  4.2.6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理规定。

  4.2.7洗手刷应一用一天菌。

  4.2.8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2.9每周因定卫生日,不同区域的清洁用具应专区专用,每个拖布清清面积不宜雄过20平米。抹布应做到每清洁一个单位物品(物体表面)一清洗,不得一块抹布连续擦抹两个不同的医疗表面。

  4.2.10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控制参观、学习进修人数,并不准其任意进入其它手木间或无菌间。

  4.2.11无菌手术和污染手术应分室进行,如在同一个手术间进行,应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4.2.12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勇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4.2.13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采用对接车,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4.2.14手术废弃物品须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

  4.2.15连台手术时手术人员应在手术间内脱掉手套、手术衣,非接台手术人员洗手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4.2.16接台麻醉师和巡回护士等应重新洗手,根据需要戴手套。

  4.2.17手术人员应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一次性使用防护口罩、防护面罩,口罩潮湿或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4.2.18洁净手术室清洁工作应在净化系统运行下进行。负压手术间应在负压下持续运转15min后再进行。清洁工作完成后,不同级别手术间应运行一定时间达到自净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台手术。

  4.3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4.3.1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服、胶鞋、戴口罩、手套。

  4.3.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4.3.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洗手或手消毒。

  4.3.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新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急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消毒、灭菌、分类收集)。

  4.3.5报告单采用电脑打印方法,检验人员结来操作后应做好手卫生,4.3.6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清洁或消毒。物体表面细菌酒落总数≤10CFU/cm2: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4.3.6.1桌椅等表面的消毒:每天开始工作前用湿布抹露1次,地面用湿瓶布都拭1次,禁止干抹干班。抹布和拖布等清洁工具各室专用,不得混用,用后洗净晾干。下班前用400mg/L-700mg/L.有效氯消毒剂擦拭桌椅表面1次,地面的消毒: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4.3.6.2各种表面也可用紫外线近距离表面照射消毒。

  4.3.6.3若被明显污染,如具传染性的标本或培养物外溢、溅泼或器皿打破、酒落于表面,应先用吸碰的的材料去除污染,然后用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表面或地面,4.4病理科消毒隔离制度

  4.4.1大体标本检查室、尸检室应与其它工作室隔离,便于消毒,4.4.2处理标本时要求穿隔离衣,带相子及鞋在等,处理标本后及时沐液,注意自身安全保护。

  4.4.3大体标本检查前将标本分类,对有传染性(例如结核等)标本需要延长固定时间,避免造成污染及院内交叉感染。

  4.4.4隔离衣定期消毒,处理标本器具每次使用后都要进行消毒。

  4.4.5大体标本检查室、尸检室和大体标本检查台、尸检台需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避免院内交叉感

  4.4.6对已发出病理诊断的剩余标本,报告发出2周后,按医疗捡极处理规定进行分类包装,由医院指定部门统一回收处理。

  4.5医学影像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4.5.1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操作前后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4.5.2室内定时通风,保持物体表面、仪器设备表面、桌椅、门窗、地面清洁,每日擦拭,如有污染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4.5.3患者使用后的止血带、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如有污染及时消毒。

  4.5.4检查床上的用物被患者污染立即更换,并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害。

  4.5.5患者服用造影剂使用的一次性药杯、造影时使用的注射器、针头、玻璃安额等严格按医疗废物分类处理,4.5.6扫描间、强化间、治疗室等加强卫生清扫及消毒,室内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时间≥30min并有记录。

  4.6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4.6.1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区域相对独立;内部通风、采光良好.4.6.2建筑布局分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迷流。空气流向由洁到污;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检查、包装及天菌区保持相对正压;天花板、坡壁、地面等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的脱落。

  4.6.3工作人员操作前后认真洗手,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各类物品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流程。

  4.6.4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的传染病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特定的要求进行处理。

  4.6.5灭菌后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外包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4.6.6无菌物品发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4.6.7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消洗消毒,分区存放。

  4.6.8对天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监测合格方能发放。

  4.6.9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洗涤剂、试剂、设备、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监词,性地不合格产品进入消毒供应室。

  4.6.10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后方可上岗,消毒员应持证上岗。

  4.7输血科消毒隔离制度

  4.7.1布局合理,设清洁区(血液储存、发放处)、半清洁区(办公区)和污染区(血液检验和处置

  室).4.7.2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4.7.3必须严格按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献血法》等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4.7.4可以采用通风、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等进行空气净化,能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4.7.5保持环境清洁,每日清洁桌面、地面,被血液污染的台面应用高效消毒剂处理。使物体表面细菌苗落总数≤4CFU/cm2.4.7.6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霉幽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为合格。

  4.7.7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4.8婴儿室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4.8.1进入婴儿室必须穿工作衣,戴工作帽及口罩,换拖鞋,非婴儿室医护人员不得人内。

  4.8.2接触新生儿前必须洗手,一切非工作用品禁止携带人室。

  4.8.3奶瓶、奶头、洗澡用具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喂奶毛巾要固定使用,每日洗涤并煮沸消毒,奶具及医护人员手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奶具细菌数不得超过5个/cm"。

  4.8.4室内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清洁。每日紫外线等照射或动态空气消毒器消毒二次。

  4.8.5工作人员相对稳定,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传染病或皮肤化脓性疾病者,必须调离工作。

  4.8.6日常清清消毒工作湿式打扫,用具和地面每日二次用消毒液擦拭,每周大扫除一次。

  4.9内镜中心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4.9.1内镜室设病人候诊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储藏室。清洗消毒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诊疗室设空气消毒机,确保室内空气清洁。

  4.9.2保持各区的清洁。诊疗室、清洗消毒室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4.9.3从事内镜诊疗时,医护人员应戴好口罩和帽子,防止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在内镜清洗消毒时,应当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4.9.4工作人员清洗和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帕子:手套等.4.9.5内镜的消毒须用2%戊二醛消毒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无菌蒸馏水充分冲洗;进入无菌组织器官的内镜如胸腔镜、腹腔镜、活检钳必须在2%成二醛浸泡10小时方可使用。宜采用低温灭菌。

  4.9.6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内键进行再次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4.9.7使用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消毒或灭菌。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4.9.8使用后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浸泡时间不少于20分钟;特殊传染病人和结核杆菌、其它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锁浸泡时间不少于45分钟,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30分钟,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的内镜及附件,灭菌需浸泡10小时以上,4.9.9消毒后的内键,储存前先干燥处理,再悬挂保存于无菌柜内。储柜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洗,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4.9.10肿瘤病人用过的内机应先常规清洗、消毒,再用毛刷刷流,酒精剂毒。

  4.9.11一次性接口、弯盘做到一人一用,抽吸管一次性使用;吸引器每次用后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清洗备用。

  4.9.12每日监测使用中的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应立即更换。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规定的使用期限。

  4.9.13治疗床上的床单、枕套,每日更换。如检查过特殊传染病患者或被呕吐物、分泌物污染时必须及时更换。

  4.10血液透析室消毒隔高制度

  4.10.1血液透析室应当环境整洁、安静,按实际需要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4.10.2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次,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一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浸泡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有污染的物体表而随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病房和走底地面每天湿式拖地三次,有污染时用消毒液据拭消毒。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舒日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自然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10.3清洁区物体表面、环境表面、医务人员的手以及室内空气的消毒标准必须达到GB15982-1995中对III类环境的要求,每月抽查监测,当检查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时,必须进行复查,当怀疑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必须增加采样点。

  4.10.4医生和护士在对病人进行有创性诊断和治疗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对不同病人进行操作时,必须更换手套并洗手。医护人员在操作中一定要注意自我防护,上岗前应检查身体并注射乙肝疫苗,建立定期体检制度。

  4.10.5工作人员进入血液透析室必须穿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换专用拖鞋,操作前后严格洗手。非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工作人员不得在血液透析室进餐或吸烟。

  4.10.6透析患者进入室前应更换拖鞋,所用床单、被套、枕套等一人一用一消毒。

  4.10.7如果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可以重复使用的血液透析器时,必须遵照《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执行;使用经批准的一次性血液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

  4.10.8患者透析前必须做肝功能等各项检查:透析器和透析管专人专用。

  4.10.9传染病患者血液透析应在网离透析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的4.10.10透析中出现发功反应病人时,必须及时向感染管理科汇报,并及时进行血培养,暂停收病人,积极查找感染源,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4.10.11废弃的血液透析器、注射器、医疗垃圾按我院医疗控极处理规定处理。

  4.11重病监护室消毒隔离制度

  4.11.1工作人员进监护室必须穿工作衣,戴好子,更换拖鞋,烈制非工作人员入内,谢绝织视。

  4.11.2患者入室前须进行卫生处理,不可随意带入其他物品。

  4.11.3各种护理操作及诊疗技术,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手卫生。

  4.11.4按触病人污染物或疑似污染时应戴手套操作,操作后立即摘除手套,严禁旅污染手套接触非污染区域和物品。

  4.11.5患者床位每日湿式清扫二次,门窗、桌枪、床头柜、地面等每日用消毒液搬拭二次,室内每周大清扫一次。

  4.11.6采用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每日2次,每次1小时,有特殊感染病人时应随时消霉,4.11.7各种仪器、器械(特别是插入器械)定时严格消毒。

  4.11.8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接触隔离,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

  4.11.9病人转出ICU后,用500mg升含氯消毒剂擦拭床、桌、椅、床头柜,更换床单,被测等,做好终末消毒。

  4.12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4.12.1分娩室入口设过渡清洁区,分娩室拖鞋、私人拖鞋、外出拖鞋分开放置。

  4.12.2凡进入分娩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产房的衣、裤、帽、口罩、鞋,非工作用品不许带入室内,不得在分娩室内闲谈、会客和做与产室工作不相关的事情。

  4.123空气消毒每天用紫外线循环风清毒,每日两次。每季度空气培养一次,空气中细简数不得超过≤4CFU(l5min·直径9cm平皿)

  4.12.4无菌包要标明灭菌日期,定期检查,超过7天重新高压灭菌,4.12.5无菌缸子缸及持物钳开封后在4小时内使用。

  4.12.6每个产妇分娩后及时更换枕套、床单、搬皮布淡一次性治疗巾。

  4.12.7传染病的产妇应指定到隔离持产及隔离分娩室。所用物品应按传染病特殊消毒处理,同时进行床边隔离及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4.12.8一切清洁消毒工作均要湿式清扫,地面及其它物体表面每日用消毒液瓣拭,每周大扫除一次,各类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cfu/cm2,不得检出沙门氏菌、绿脓杆菌。

篇三: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必备17篇)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第1篇

  一、医院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与预防知识培训,为其带给必要的防护用品,医务人员应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二、医务人员上班应衣帽整洁、操作时戴口罩;进入手术室、产房应换专用鞋;不得穿工作衣随意出医院;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标准预防,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三、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室安置,同类感染病人可安置一室,特殊感染病人应单间隔离。日常工作中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执行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五、治疗室应分清洁区、污染区,标识清楚,医务人员进入时应戴口罩、帽子;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不得超过2h,各种溶酶不得超过24h,并注明开启时间。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容器每周灭菌2次(也可使用一次性小包装消毒液,使用时间为7天)。门诊、换药室、手术室、分娩室的干缸不超过四小时。其余处置室不超八小时。

  六、医务人员应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粘膜、组织的医疗用品务必到达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物品务必到达消毒水平。

  七、根据物品性能选用消毒灭菌方法。耐高温、耐湿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可选用低温灭菌;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八、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务必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置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做好记录。配制好的84消毒液不超过24小时。戊二醛不超过一周。更换灭菌剂时,务必对用于浸泡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4)

  九、病人使用的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湿化瓶里应加灭菌水,每日更换。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接头等可拆卸部分应每周更换2次。

  十、体温表、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一消毒。血压计袖带应持续清洁,如有血液、体液污染应及时清洗,并用内含效氯500mg/L消毒剂浸泡消毒。

  十一、普通病区的物品表面、地面无污染时,需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污染时先去除可见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擦拭布巾、拖布按要求清洗、消毒,干燥备用。特殊科室如手术室、产房、口腔科、检验科等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持续清洁、干燥,每一天进行消毒,用内含效氯500-1010mg/L消毒剂湿拖或湿擦,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各室抹布要分别使用,不得混用。

  十二、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务必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各科室需监督检查保洁员的清洁消毒工作,有特殊要求时应向保洁员交待清楚。换下的被服放入污物袋内,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点被服。

  十三、病房、治疗室、厕所应有专用拖把,标记明确,分开使用,悬挂晾干,并定期消毒。

  十四、手部皮肤的清洁与消毒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十五、按照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合理处理医疗废物。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第2篇

  一、各科室应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结合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本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并落实相关消毒隔离措施。

  二、医务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按规定洗手或手消毒、戴口罩和工作帽等。

  三、医务人员务必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物品务必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务必消毒。

  四、各科室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应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按要求进行相关的监测并记录。

  五、各科室应配备必要的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务必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根据不同状况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按要求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

  六、任何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均应充分清洗干净。消毒、灭菌方法首选物理方法,如耐湿、热的物品首选压力蒸气灭菌;选取化学方法消毒灭菌时,应进行化学消毒剂浓度监测,消毒灭菌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干净。

  七、科室应持续环境清洁,空气清新。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1、各科室应定时通风,必要时根据不同状况选取其他的空气净化措施。

  2、地面无明显污染时湿式清扫,当受到病原体污染时,应进行消毒处理;拖洗工具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3、墙面一般不需常规消毒,受到病原体污染时,采用适宜浓度的消毒剂喷雾或擦拭处理。

  4、病房各类用品表面应持续清洁,一床一桌一椅一抹布,使用后及时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5、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务必对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八、洗衣房回收污染被服不应在各科室走廊内请点,以免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

  九、各科室布局、流程应合理,洁、污区域划分明确,防止人流、物流交叉。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应严格执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掌握各种防护用品的使用指证和方法。根据不同疾病的传播途径,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并穿戴适宜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

  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十、各科室应根据专业特点,在病区末端设一间或多间隔离病室;对已确诊的传染病患者,应收治于感染性疾病科;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单间隔离观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十一、医务人员不得穿工作服进、出医院餐厅、会议室等公共场所。

  十二、医疗废物处置应贴合我院医疗废物管理有关规定。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第3篇

  一、护理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不许穿工作服到院外。

  二、护理、治疗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

  三、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无菌器械、容器、器械盘、敷料罐、持物钳要定期灭菌与更换消毒液,注射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一洗手。

  四、病房定期通风换气,定期空气消毒,地面湿擦,床、床头桌、椅每日湿擦,抹布应专用,用后消毒。

  五、被褥定期更换,脏被褥应放固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

  六、各种器械用具,使用后均需消毒,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使用,便器应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七、脏器移植的手术病人和有强烈传染性的病人,应安置在单独病室,病室应事先消毒。

  八、对出院病人,必须做好终末消毒。床、桌、椅等应用消毒液擦拭,床垫、被褥洗晒消毒。

  九、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许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

  十、传染病房按病情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出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更换隔离衣并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十一、住院传染病人应在指定范围活动,不得互患病房和外出,到其他科诊疗时,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及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十二、对受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消毒,被接触过的器械、被服、病室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应焚烧。

  十三、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并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

  十四、治疗室与换药室应每天通风换气,地面、桌椅用消毒液擦洗,每天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或用消毒剂喷雾消毒,每周彻底大扫除1次,每月作细菌培养1次。

  十五、定期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用过物品与未用过物品应严格隔开,并需有明显的标记。

  十六、治疗室抹布、拖把等用具应专用。

  十七、换药车上的用物要定期更换和灭菌,换药用具应消毒处理,然后再进行清洗消毒。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第4篇

  1、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

  2、医护人员应掌握标准防护要求,进入无菌区或执行无菌操作时,按规定着装;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房间,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3、病区设感染监测员,职责明确,负责对病区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督导检查相关措施的落实。

  4、严格执行手卫生相关规定。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抽血、输液操作时,应保证一人一巾一带,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湿式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6、无菌物品应专柜储存,与待消毒物品分区放置,标识明确;灭菌物品须注明消毒日期和有效期;打开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4小时,过期、失效物品应及时取出并重新消毒或更换,一次性物品一次性使用。

  7、患有肝炎、活动期结核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护理人员不宜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待恢复正常后方可重新工作。

  8、需保护性隔离的患者,应优先做治疗护理工作;对实行床旁隔离的患者,后做治疗护理工作。

  9、患者的衣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在规定地点清点更换下的衣物及床单元用品。

  10、病区垃圾分类管理规范,不得混放;各种医疗垃圾桶标识明确;医疗锐器处理规范,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11、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识,专人负责回收。

  12、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3、病房及卫生间的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要分开使用,且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浸泡,并清洗后晾挂备用。

  14、一般状况下,病房应适时开窗通风,每日至少2次,每次30分钟。地面湿式清扫,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发现明确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均要进行终末消毒。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第5篇

  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1、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操作时务必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2、使用合格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务必到达灭菌要求。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务必到达消毒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

  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4、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5、传染病人应进行预检分诊,按常规隔离。疑似传染病人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6、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物品定期消毒。传染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人的单元进行终末消毒。

  7、传染病人要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8、供应室务必将无菌与清洁、污染物品分开存放。严格按照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并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第6篇

  一、各科室应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结合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本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并落实相关消毒隔离措施。

  二、医务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按规定洗手或手消毒、戴口罩和工作帽等。

  三、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物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四、各科室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应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

  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按要求进行相关的监测并记录。

  五、各科室应配备必要的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根据不同情况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按要求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

  六、任何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均应充分清洗干净。消毒、灭菌方法首选物理方法,如耐湿、热的物品首选压力蒸气灭菌;选择化学方法消毒灭菌时,应进行化学消毒剂浓度监测,消毒灭菌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干净。

  七、科室应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清新。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1、各科室应定时通风,必要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其他的"空气净化措施。

  2、地面无明显污染时湿式清扫,当受到病原体污染时,应进行消毒处理;拖洗工具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3、墙面一般不需常规消毒,受到病原体污染时,采用适宜浓度的消毒剂喷雾或擦拭处理。

  4、病房各类用品表面应保持清洁,一床一桌一椅一抹布,使用后及时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5、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必须对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八、洗衣房回收污染被服不应在各科室走廊内请点,以免造成周围环

  境的污染。

  九、各科室布局、流程应合理,洁、污区域划分明确,防止人流、物流交叉。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应严格执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掌握各种防护用品的使用指证和方法。根据不同疾病的传播途径,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并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十、各科室应根据专业特点,在病区末端设一间或多间隔离病室;对已确诊的传染病患者,应收治于感染性疾病科;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单间隔离观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十一、医务人员不得穿工作服进、出医院餐厅、会议室等公共场所。

  十二、医疗废物处置应符合我院医疗废物管理有关规定。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第7篇

  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凡进入换药室的工作人员务必穿戴工作衣、帽、口罩。

  (二)严格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凡消毒物与未消毒物要严格分开并固定位置,用后物归原处。

  (三)换药次序;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手术者术前不换感染及隔离伤口。

  (四)每次换药前洗手,换药时按无菌操作进行,做到一人一碗(盘)二镊(钳),一份无菌物品。

  (五)换药车上常用的换药器械及敷料一经启用,每日需高压蒸汽灭菌一次;启封的外用无菌溶液限24小时内使用,并注明启用时间;各种检查、治疗包未用者,每周重新高压蒸汽灭菌一次(炎热潮湿季节每周一次)。

  (六)换药室使用的敷料钳浸泡于2%戊二醛溶液中,浸泡液的高度为敷料钳轴节以上2—3cm处,浸泡液每日添加。敷料钳、瓶、盛碘酒、酒精瓶每周高压蒸汽灭菌1—2次,并更换消毒液。

  (七)浸泡器械容器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换药时污染敷料务必投入污桶。特异性感染伤口敷料由专人统一处理,换药用具用0、2%过氧乙酸浸泡30—60分钟后洗净,送高压蒸汽灭菌或环氧乙烷消毒后,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八)每日以0、1%有效氯溶液或0、2%过氧乙酸擦拭换药车、门、窗、台、凳一次(抹布分开使用)。每周换药车轮上油一次。地面宜湿式清扫,每日以0、05%有效氯溶液拖地1—2次,紫外线空气消毒二次(换药前和晚夜班),空气细菌监测总数≤300个/m3、(九)消毒物品(包括换药碗、敷料、引流条、针、线等)、浸泡消毒液每月抽样培养1—2次,空气细菌培养每月一次,报告单留存备查。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第8篇

  1、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采取标准

  预防措施认真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2、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洁,公共场所应及时脱去工作服。

  3、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览表上有标记;凡遇有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单独安置,严密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4、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病房,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并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5、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地面湿式清扫,进行空气消毒每周一次。治疗室、换药室坚持每日清洁、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住院患者(除急、重病人外),必须24小时内完成卫生处理(洗澡、剪指甲、更换衣物),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行终末消毒。

  6、患者的"病员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及时更换,脏被服放于污物袋内。

  7、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记,专人负责回收。

  8、对特殊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索及陪护人员,必要时穿隔离衣裤、戴口罩及帽子。

  9、遇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严格执行接触隔离并悬挂标识,患

  者尽量置于单间,与患者直接接触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要专人专用并每日消毒,加强手卫生、无菌操作和环境清洁消毒。

  10、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1、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12、病房及卫生间的他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应分开使用,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侵泡,清洗后晾挂备用。

  13、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湿试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14、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中心供应室、产房、重症监护室(ICU、CCU、ICU等)、导管介入治疗室、内镜室、口腔科、透析室及特殊感染者按相关消毒隔离要求执行。

  15、灭菌物品(棉布包装材料和开启式容器),温度25°以下,有效期为10d—14d;抽吸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溶液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

  16、病区治疗车、换药车及病房门口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等。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第9篇

  母婴同室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一、母婴室应设置在新生儿房相近的独立区域,并设置有洗手装置。工作人员进入室内接触婴儿前后应洗手,非工作用品禁止携带入室。

  二、病床每一天湿式清扫一次,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一天擦拭一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浸泡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病人的引流液、体液、血液等液体标本就应用消毒液消毒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病房和走廊地面每一天湿式拖地三次,有污染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三、住院产妇推荐使用一次性被褥、拖鞋,产妇哺乳前务必洗手、清洁奶头。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灭菌;隔离婴儿用具务必单独使用,实行双灭菌。

  四、婴儿所用的被褥、衣物、尿布(推荐使用纸尿裤)和浴巾等物品,务必经过灭菌处理后一婴一用,避免交叉感染。遇有医院感染流行时,务必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

  五、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制度。

  六、室内用品、母婴床、家具等定期清洁消毒。母婴出院后,其床单元、温箱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七、母婴一方患有感染性疾病时,均应及时与其他正常母婴隔离。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感染性强的疾病,如脓疱疮、新生儿眼炎、鹅口疮等时应及时隔离。

  八、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的接触。

  九、严格探视陪住制度。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每次探视结束后,母婴室应开窗通风,并进行相应的清洁消毒。

  十、每月务必对母婴室空气、物表、消毒剂以及医护人员的手作一次微生物监测,并保存好检测记录,对不合格的以及接近限值的,务必及时分析原因并用心采取措施,重新监测直到合格。

  十一、对有乙肝等传染病的病人,应实行隔离治疗,并在病历夹、床头卡上标明“乙型肝炎”等标志,所用用具、物品、被服单独放置,单独处理。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第10篇

  消毒隔离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消毒管理办法》,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防交叉感染,保护病人、工作人员。

  2、技术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一人一管一针一用一消毒制度。医务人员工作时要着装整齐、清洁,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和口罩,诊疗工作前后要洗手。

  3、治疗室空气、地面要定期消毒,必要时随时消毒并做好记录。每一天上班前、下班后都要搞好所有工作场所的清洁工作。

  4、无菌器械、容器、器械盘、敷料罐、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消毒

  液要定期更换。体温计、压舌板用后,应及时用消毒液浸泡。

  5、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做隔离观察处置,尽快作出诊断和转送上级医院治疗。

  6、传染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和处理。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第11篇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

  二、医务人员务必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人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其中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与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清洁消毒或灭菌处理。

  四、灭菌物品应注明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各科室、病区按照日期先后存放,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使用,并做好标识。并按灭菌日期排放,有效期不超过7天,超过7天应重新灭菌方能使用。

  五、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状况分别选取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务必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

  六、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XX版)》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与普通门诊要做到挂号、候诊、收费、取药、检验、注射、厕所等分开。

  七、医院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状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有明显的隔离标志。黄色为空气隔离标志,粉色为飞沫传播隔离标志,蓝色为接触隔离标志。

  八、病人用的一次性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等要严格一次性使用,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复用的应一人一用,送供应室集中消毒。呼吸机螺旋管、湿化器、接头、活瓣通气阀等可拆除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湿化液应为无菌水,每日更换。

  九、吸痰操作执行一人一次一管,一次性吸痰管使用后放入医垃圾袋;盛放吸痰管的容器每日更换灭菌;吸痰器的吸引瓶使用时,应先放入有效氯1010mg/L的消毒液再吸痰,紧急状况可先吸痰再放消毒液;使用中的吸引瓶,应每班倾倒吸引物,使用完成后进行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十、病人使用体温表先清洗再放入内含效氯500mg/L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捞出冲洗擦干备用,盛放体温表的容器每日清洁,每周高压灭菌两次;含氯消毒剂现用现配,用时监测,每日更换。

  十一、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每日空气消毒2-3次,有记录;紫外线

  灯管有累计照射时间、更换日期及强度监测记录,使用中紫外线灯管低于70uw/cm2应更换灯管,灯管每周用70%~80%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并记录。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空气消毒机过滤网每月清洗一次,有记录。

  十二、地面与物体表面应湿式清扫,持续清洁;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10ml),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用后抹布或拖把需浸泡于内含效氯500mg/L消毒液30分钟后,再清洗晾干备用。被肝炎病毒污染时用20XXmg/L含氯消毒剂擦洗。拖把要分室使用,标识明确,使用后清洗、消毒、悬挂晾干备用。)

  十三、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持续清洁、干燥,每日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与地面2次(采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有污染随时清洁消毒。

  十四、含氯消毒剂应现配现用,须持续有效浓度监测并记录,每日更换。

  十五、各科室消毒工作质量由护理部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共同负责监管。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第12篇

  施工单位建立足够的隔离宿舍,隔离室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一人居住,确保做到每日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被隔离人员须遵守纪律,严格做到每日测温两次,并记录。

  每天按管理要求,使用84消毒液、75%酒精等对隔离室、垃圾桶开展四次消毒工作并记录。

  要做好人员花名册,记录所有人员进场时、节日期间所在地、返岗时间、是否与高风险、中风险地区人员接触、是否有发热等症状。

  项目非医护人员一律不得进入隔离现场,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现场前,必须正确佩戴口罩并在场外使用喷雾器对全身进行消毒。

  通过消毒检查和人员管理,随时监测全体人员是否出现发热等疑似病例。若出现发热等疑似病例,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隔离并通知项目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员,由领导小组长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

  7、加强生活区、宿舍、食堂等区域的检查、消毒、通风、人员出入的管理。

  8、隔离宿舍专人管理,专人负责,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9、做好隔离宿舍门口入住牌,填写入住人、时间、班组、负责人、电话等便于管理观察。

  10、隔离区就餐采取送到指定位置为准,严禁接触。

  11、防疫工作人员必须做好自保护安全措施方可开展各项防疫工作。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第13篇

  消毒隔离制度

  医务人员务必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

  1、护理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齐、清洁、穿护士鞋;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

  2、无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等按规定时间灭菌与更换消毒液。

  3、手术室、产房、婴儿室、隔离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供应室等应有严格的消毒制度,并遵照执行。

  4、传染病人及保护性隔离病人所住的病室应定时进行消毒,所用的家具、器皿、被服、餐具等用具务必经过严格消毒后再用。尽量使用一次性器械、物品,以便处理。

  5、病区要求做到一床一套湿扫床,床头柜一桌一布,每次用后经消毒液浸泡后备用。

  6、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用的拖把擦布,应严格区分(拖把应有明显标记)。

  7、凡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均需经消毒液浸泡后送供应室清洗、消毒。(浸泡时要求液面满过注射器,拉开注射器内栓,使注射器内吸有消毒液)。

  8、凡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病人,都要实行床边及用具等隔离制度,做到病人一览表有标记。

  9、病人住院时使用的生活用品如便盆、尿壶用后进行消毒;暖水瓶、脸盆、拖鞋等,出院后务必经消毒后,方可再使用。

  10、病室冬季应每日清晨及下午打开气窗二次,每次15-30分钟进行通风,以持续空气清新。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第14篇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为使学校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统一、有序,制定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建立从各班学生到班主任,到分管校领导,到校卫生(保健)室,到学校的传染病疫情发现、登记及报告制度。

  二、在疫情发生时,启动学生晨午晚检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记制度。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应及时报告校医进行排查,并将结果记录在排查结果登记日志上。

  三、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应(必要时和家长联系)迅速了解患病学生情况和可能的病因,让其马上去医院检查治疗,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

  四、学校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按照下列要求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教育主管部门报告。突发情况发生后,学校要尽快掌握情况,立即启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急预案,在15分钟内进行向镇防控指挥部和县教育局电话报告,30分钟内传真书面报告,1小时进行续报。

  五、发现传染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如因疫情报告人玩忽职守造成学校内传染病传播流行,将被追究责任。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第15篇

  医务人员务必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

  1、护理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齐、清洁、穿护士鞋;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

  2、无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等按规定时间灭菌与更换消毒液。

  3、手术室、产房、婴儿室、隔离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供应室等应有严格的消毒制度,并遵照执行。

  4、传染病人及保护性隔离病人所住的病室应定时进行消毒,所用的家具、器皿、被服、餐具等用具务必经过严格消毒后再用。尽量使用一次性器械、物品,以便处理。

  5、病区要求做到一床一套湿扫床,床头柜一桌一布,每次用后经消毒液浸泡后备用。

  6、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用的拖把擦布,应严格区分(拖把应有明显标记)。

  7、凡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均需经消毒液浸泡后送供应室清洗、消毒。(浸泡时要求液面满过注射器,拉开注射器内栓,使注射器内吸有消毒液)。

  8、凡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病人,都要实行床边及用具等隔离制度,做到病人一览表有标记。

  9、病人住院时使用的生活用品如便盆、尿壶用后进行消毒;暖水瓶、脸盆、拖鞋等,出院后务必经消毒后,方可再使用。

  10、病室冬季应每日清晨及下午打开气窗二次,每次15-30分钟进行通风,以持续空气清新。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第16篇

  1、宿舍成立疫情管理小组,建立疫情报告体系。设置专人监督,检查宿舍的疫情管理及消毒情况,积极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2、每天对住宿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有体温高于37、3℃时,及时通知项目部疫情领导小组,进行隔离观察或住院治疗。

  3、宿舍实行日报制度,每天不少于两次,上报体温及人员出行情况。

  4、宿舍住宿人员不得私自将无关人员带进宿舍住宿。

  5、进出生活区必须佩戴口罩,并每天进行更换,防止细菌感染。

  6、宿舍公共区域有专人进行每天不少于2次的消毒,重点部位如宿舍门把手、餐桌、碗柜、卫生间等,应重点消毒,增加消毒频率。

  7、宿舍住宿人员必须注意个人卫生,各宿舍住宿人员严格执行宿舍

  管理制度。

  8、宿舍内注意通风及用电、用水、用火安全,做到人走灯关、水关、火灭。

  9、保证饭前及便后洗手,碗筷、水杯、毛巾不混用。

  10、食堂必须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扎堆,防止感染。

  11、就餐时,必须认真洗手,不得在就餐时扎堆,避免面对面就餐,避免就餐时说话。

  12、进入宿舍生活区,在就餐时最后一刻才能摘下口罩。

  13、有电梯宿舍,乘坐电梯必须佩戴口罩,每天对电梯按钮进行消毒,按压电梯后手指请勿接触口鼻及揉眼,更不得接触口罩,到达楼层后及时洗手才能防止感染。

  14、宿舍专人负责消毒、清扫、垃圾统一地点存放、统一外运,严禁私自乱扔,清扫人员必须做好防护各项安全措施。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第17篇

  消毒隔离制度

  1、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

  2、医护人员应掌握标准防护要求,进入无菌区或执行无菌操作时,按规定着装;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房间,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3、病区设感染监测员,职责明确,负责对病区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

  制相关知识培训,督导检查相关措施的落实。

  4、严格执行手卫生相关规定。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抽血、输液操作时,应保证一人一巾一带,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湿式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6、无菌物品应专柜储存,与待消毒物品分区放置,标识明确;灭菌物品须注明消毒日期和有效期;打开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4小时,过期、失效物品应及时取出并重新消毒或更换,一次性物品一次性使用。

  7、患有肝炎、活动期结核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护理人员不宜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待恢复正常后方可重新工作。

  8、需保护性隔离的患者,应优先做治疗护理工作;对实行床旁隔离的患者,后做治疗护理工作。

  9、患者的衣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在规定地点清点更换下的衣物及床单元用品。

  10、病区垃圾分类管理规范,不得混放;各种医疗垃圾桶标识明确;医疗锐器处理规范,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11、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识,专人负责回收。

  12、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3、病房及卫生间的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要分开使用,且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浸泡,并清洗后晾挂备用。

  14、一般状况下,病房应适时开窗通风,每日至少2次,每次30分钟。地面湿式清扫,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发现明确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均要进行终末消毒。

篇四: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目录

  手卫生制度及实施细则................................................................................................2消毒隔离制度................................................................................................................4消毒灭菌管理制度........................................................................................................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治疗室、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重症医学科消毒隔离制度..........................................................................................1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11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12产房消毒隔离制度......................................................................................................13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14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14传染病患儿消毒隔离制度..........................................................................................16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制度......................................................................................1门、急诊诊室消毒隔离制度......................................................................................1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2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2特殊感染病人消毒隔离制度......................................................................................21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22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24洗浆房消毒隔离制度..................................................................................................25输血科消毒隔离制度..................................................................................................25功能检查科、放射科消毒隔离制度..........................................................................26手卫生制度及实施细则

  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为加强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保障患者医疗安全,落实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结合医院实际,对我院手卫生制度进行修定,同时制定实施细则。

  各科室应配备合格的手卫生设施,洗手应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实施细则如下:

  1、全院各临床科室应在治疗室、换药室、治疗车等处准备手消毒设施,推广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规定:手术室、重症医学科、新生儿室等重点部门应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的区域必须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

  2、采购部门应根据目前非手触式水龙头使用情况,选择安全、耐用的产品;安装、维护部门应保证各处手卫生设施的正常使用。

  3、手卫生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清洁剂、干手用品及手消毒剂等应保持清洁,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实施细则如下:

  (1)严禁使用无法清洁干燥保存的固体肥皂进行洗手,因医院内肥皂使用频率高,且处于潮湿区域,肥皂没有真正有效清洁干燥的保存方法会导致耐药菌滋生,故在医院内不得使用固体肥皂进行洗手。

  (2)洗手液包装瓶一次性使用,用完后丢弃不再重复使用。

  (3)若为重复使用洗手液的容器,应保持容器内外的清洁,禁止将洗手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洗手液容器中,应在清洁、消毒洗手液容器后添加洗手液。

  (4)不论何种水龙头都应保持表面的清洁,在其出水口安装有滤网的,应定期清洗出水口并拆下滤网进行清洁;水龙头使用出现问题应及时向安装、维护部门申请维修。

  (5)洗手池应保持清洁,便于医务人员洗手且不易沾湿衣服,每日清洗洗手池内壁,洗手池周边地面、墙面应保持清洁、干燥。

  (6)干手用品宜使用一次性干手纸巾。

  4、所有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指征并正确运用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进行手卫生:

  接触病人前;

  接触清洁、无菌物品、进行无菌操作前;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摘手套之后;

  接触病人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物品后;

  5、速干手消毒剂使用量为2-3ml或遵循产品使用说明,揉搓步骤同洗手步骤。

  6、手术室、产房、重症医学科、新生儿室、血液透析室、口腔科等科室每季度对手卫生效果进行监测。实施细则如下:

  (1)以上科室监测手卫生合格标准如下:洗手及卫生手消毒,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外科手消毒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

  (2)当怀疑流行暴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医务人员应加强手卫生工作,配合院感办及时进行监测。

  8、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及高年资的医务人员应当率先做好手卫生,科室感控人员应将本科室手卫生管理的落实纳入科室日常质量管理工作,监督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努力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每季度进行一次科室手清洁和消毒剂领取量/科室实际占用床日数之比的统计,ICU的数值应不少于20ml/床日数,各临床科室的比值应不少于5ml/床日数;

  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当每年对本科室医护人员开展一次手卫生相关知识的培训。

  9、保洁公司应配合医院做好本公司职工手卫生培训及监督工作,实施细则如下:

  新职工应当接受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后方可上岗;

  至少每年一次对本公司人员开展一次手卫生相关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手卫生指征、手卫生方法等内容。

  消毒隔离制度

  依据《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消毒卫生标准》、《隔离技术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

  1、术语

  清洁:去除干扰灭活微生物作用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去污染过程。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隔离: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低度危险性物品:仅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

  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等。

  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低水平消毒: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己定)等,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中水平消毒: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达到中

  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己定碘等)、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高水平消毒: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灭菌水平: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无菌保证水平。达到灭菌水平常用的方法包括热力灭菌、辐射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采用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化学灭菌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灭菌的方法。

  2、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要求,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1)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2)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耐高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

  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

  物体表面消毒,宜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

  3、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坚持每日清洁,空气、地面、物体表面消毒方法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医护人员上班时应着装整洁,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遵循消毒隔离基本原则,必要时使用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护服等。离开工作场所应脱去工作服,禁止穿工作服进入食堂等非工作场所。

  (3)遵循手卫生五大指征,执行手卫生规范。

  (4)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可重复使用时,应根据其危险程度选择清洁消毒方法;一次性用品一人一用一废弃。

  (5)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未消毒处理。

  (7)直接接触患者被服应一人一更换,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更换后的用品由洗浆房统一清洗与消毒,不可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的被服。

  (8)间接接触患者的被芯、枕芯、褥子、病床隔帘、床垫等应定期清洗与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清洗与消毒。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患者、不明原因病原体感染患者等使用后的上述物品应进行终末消毒,或按医疗废物处置。

  (9)患者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10)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终未消毒。

  (11)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针对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额外隔离措施: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隔离措施。

  (12)对传染病应及时转至传染科或专科医院。朊病毒、气性坏疽和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物品和环境的消毒按相应规程处理。

  (13)疾病流行季节要加强病房管理,执行探视陪护制度。

  (14)患者生活卫生用品如毛巾、面盆、痰盂(杯)、便器、餐饮具等,保持清洁,个人专用;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可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消毒;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开装运,医疗废物分类放置,并有明显标识,专人收集。

  4.监督、处罚

  院感办、护理部、后勤保卫科等职能部门应对相关的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指导。

  科室不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或执行不到位的,按照医院相关要求进行考核。

  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1、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舰范》(WS/T367-2012)制定本制度。

  2、我院消毒灭菌工作实行消毒供应中心统一、集中管理。所有需要消毒

  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供应中心统一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各科室应遵循本制度。

  3、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4、接触完整皮肤、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根据物品的性质采用合适的消毒方法。

  5、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一次性无菌包装。

  6、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灭菌方法。

  7、临床科室遇感染性疾病污染器械(如:特殊病原体、突发不明原囚的传染病病原体、分枝杆菌、经血传播病原体等)应告知供应中心回收人员,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应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的方法。

  8、物体表面消毒应根据其表面性质选择消毒方法,光滑表面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紫外线消毒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应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

  9、科室使用的器械、器具等所有消毒产品均应为药械科提供,药械科应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存档备案。

  10、各科室应保持诊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

  11、各科室根据消毒灭菌工作实际,为从事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与灭菌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与灭菌的基本知识职业防护技能,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12、院感办定期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检查与监测,及时总结分析与反馈,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

  1、注射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无菌操作前先洗手、戴口罩,衣帽整齐。

  2、注射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管(包括皮试)一毁形,用后必须按相关规定将注射针头放入锐器盒内,同时注意搞好个人职业防护,防止被针头刺伤。

  3、室内应有洗手设备及消毒药液,严格执行手卫生,每注射一人应洗手或手消毒。

  4、室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地面二次,并紫外线照射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对特殊感染病人应与一般病人分开注射,所用物品器械单独处理。

  6、碘酒酒精瓶每周更换消毒2次。

  7、打开的无菌物品,在效期内使用。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液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治疗室、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1、治疗室、换药室布局合理,专人负责,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进入室内人员必须衣帽整齐,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凡私人用物不得带入。

  2、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使用无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3、治疗室、换药室应湿式清扫,每日通风,紫外线照射消毒30分钟。

  4、各种治疗注射应一人一针一管(含皮试);用后医疗废物按相关规定处置。

  5、一切换药用品必须保持无菌,一人一用。

  重症医学科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要求

  (1)严格执行门禁管理。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3)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在各种检查、治疗、护理前后均认真洗手。每做完一个患者的检查、治疗、护理后用消毒液擦手或洗手,再为XX个患者进行操作。

  (4)对各类隔离病人应针对性作好职业防护措施。

  2、物资的使用管理

  (1)一次性无菌物品一次性使用,禁止反复使用,严格按照一次性物品使用说明使用。

  (2)病房内物资清污分开,每日检查无菌物品失效期,不得使用过期物品。

  (3)各种消毒液和无菌液体均需注明开瓶日期。

  3、物品的消毒处理

  (1)呼吸机加温湿化器、氧气湿化瓶、通气管每名患者用后进行消毒处理。氧气湿化瓶、通气管每日更换。氧气管、氧气面罩、一次性呼吸机管道每个患者用后更换。长时间使用呼吸机患者每周更换一次,明显污染时立即更换。

  (2)开放式吸痰管一用一丢弃,封闭式吸痰管和人工鼻每日更换(痰液多或有堵塞时立即更换)。

  (3)病房内产生的均为医疗垃圾,分为感染性和损伤性两类。感染性垃圾进入黄口袋,其中注射哭和输液器单独收集、血袋由血库回收。损伤性垃圾(针头、刀片、缝针)进入锐器盒,满2/3时封闭放入黄口袋。

  (4)医疗垃圾、污染被服、病人大小便按规定处理。

  (5)体温计、听诊器每日用75%酒精消毒一次。

  4、环境的消毒处理

  (1)区域内所有车、柜、台、办公桌、门、吊桥表面、床单元每日必须全

  面擦拭消毒一次。

  (2)地面每日至少全面清洁两次,有污染时应使用消毒液。

  (3)接触隔离病人每日床单元和吊塔日间和夜间至少擦拭消毒共三次。

  (4)屋顶、墙面每周清洁至少一次。有污染时,随时使用消毒液。

  (5)用75%酒精擦拭仪器、设备物表每日一次,如:监护仪、呼吸机面板、输液泵、微量泵、除颤仪、心电图机、床单元消毒机、降温机、辐射台、电脑等。接触隔离病人每日床旁仪器、设备共三次。

  (6)患者转出、出院或死亡后,床上用品用床单元终末消毒机进行消毒,床单元、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7)家属严格按照制度探视。

  5、环境监测

  (1)每季度进行一次空气微生物细菌学监测。

  (2)每季度由院感办对医务人员手、物品表面、消毒液等进行细菌学监测。

  (3)对不合格的指标或临界指标,应作好分析整改,不合格的再次监测直至合格。

  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从专门的工作人员通道进入血透室。于更衣室更换干净整洁工作服。

  2、进入工作区,应先洗手,按工作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工作服等。

  3、医务人员操作中应严格执行手卫生。

  4、处理医疗污物或医疗废物时要戴手套,处理以后要洗手。

  5、治疗室、透析区应当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空气培养细菌应≤4cfu/皿(5min)。

  6、为防止交叉感染,每次透析结束应更换床单,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的物品

  表面(如透析机外部、小桌板等)及地面进行擦洗消毒。

  7、物品表面细菌数<10cfu/cm2。每次透析结束,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用1500mg/L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血迹后进行物表消毒。

  8、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并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9、新入血液透析患者要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sAg、HBsAb及HBcAb均阴性的患者建议给予乙肝疫苗的接种。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每6个月复查乙肝和丙肝病毒标志,每年复查梅毒和HIV感染指标。

  10、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4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

  11、重复使用的消毒物品应标明消毒有效期限,超出期限的应当根据物品特性重新消毒或作为废品处理。

  12、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物品(包括穿刺针、透析管路、透析器等)的规章制度。

  13、透析废水应排入医疗污水系统。

  14、废弃的一次性物品具体处理方法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11月颁布的新版《消毒技术规范》。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划分三区:非限制区、相对限制区、限制区。

  2、手术室有消毒隔离质量管理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并认真履行职责。

  3、对感染和特异性感染等手术,所用的器械、敷料等用物要有严格消毒处理措施。不得与其他敷料混合,并有标记。手术后手术间地面和空气严密消毒。

  4、手术室医务人员各项操作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5、严格控制进出手术室的人员,手术人员必须按要求着装,认真落实参观制度。

  6、严格无菌物品管理:无菌物品分类放置、标示醒目,每天检查。

  7、工作人员熟悉各种消毒液的浓度及使用方法,可根据其效能定期检测。各种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定期更换

  8、手术体位垫规范管理,保证患者一用一洗一消毒,存放在指定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

  9、每月对各项灭菌项目进行细菌监测,按标准进行等离子灭菌器的物理、化学、生物监测,做好记录。

  10、手术室应有定期清洁卫生制度,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定期做空气培养,各区域使用的扫帚、拖把、抹布严格区分。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产房周围环境必须清洁,应与母婴室邻近,相对独立,便于管理。

  2、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之间标志明确。

  3、非本区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进入。凡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必须换工作衣、帽、口罩、鞋,洗手,患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作好职业防护。

  5、产房应有定期清洁卫生制度:(1)室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操作台面,地面湿式清扫;(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空气消毒并做好记录;(3)每季度进行空气、物表等环境卫生学监测,监测结果作好记录;(4)拖把、抹布分区专用,标志清楚。

  6、产妇进入分娩室必须更衣换鞋,应用一次性中单。

  7、产床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擦拭,然后才能重复使用。

  8、接生后所用物品、器械、敷料应及时处理、更换、消毒。

  9、急性传染病或严重感染者在隔离待产室待产、隔离产房分娩。

  10、接生后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必须按照规定收集、转运和最终处置。

  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

  1、环境清洁、空气清新,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

  2、每日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湿式擦拭物表,拖擦地面。

  3、产妇哺乳前应洗手,清洁乳头。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并消毒。

  4、婴儿采用淋浴,一浴巾一洗澡巾一婴一用一消毒,新生儿游泳一人一用一换水换袋,避免交叉使用。

  5、工作人员须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凡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皮肤化脓及多重耐药菌携带者不得在母婴室工作。

  6、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

  7、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患儿母亲、婴儿均应及时与其他正常母婴隔离,产妇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肝炎等时,应根据情况指导床旁隔离或决定终止授乳与母婴同室,以免感染扩散,遇有医院感染流行时,应严格执行隔离技术。

  8、严格执行探视制度,控制探视人员,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9、母婴出院后,其床、床单等应彻底终末消毒。

  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要求:

  (1)严格执行门禁管理。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3)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在各种检查、治疗、护理前后均认真洗手。每做完一个患儿的检查、治疗、护理后用消毒液擦手或洗手,再为下一个患儿进行

  操作。

  (4)对各类隔离病人应针对性作好职业防护措施。

  2、物资的使用管理:

  (1)一次性无菌物品一次性使用,禁止反复使用,严格按照一次性物品使用说明使用。

  (2)病房内物资清、污分开,每日检查无菌物品失效期,由白班人员负责。

  (3)各种消毒液和无菌液体均需注明开瓶日期。

  3、物品的消毒处理

  (1)呼吸机加温湿化器、氧气湿化瓶、通气管每名患儿用后进行消毒处理。一次性氧气湿化装置一患一用,湿化瓶每日更换湿化液,氧气管、氧气面罩每个患儿用后更换。长时间使用呼吸机患者每周更换一次,明显污染时立即更换。

  (2)一次性吸痰管一用一丢弃。病房内产生的均为医疗垃圾,分为感染性和损伤性两类。感染性垃圾进入黄口袋,其中注射器和输液器单独收集,血袋由血库回收;损伤性垃圾(针头、刀片)进入锐器盒,满2/3时封闭放入黄口袋。

  (3)医疗垃圾、污染被服立即放入污物室,由保洁员定时按规定处理。

  (4)体温计、听诊器每日用75%酒精消毒一次。

  4、环境的消毒处理

  (1)区域内所有车、柜、台、办公桌、门、床单元每日必须全面擦拭消毒一次。

  (2)地面每日至少全面清洁两次,有污染时应使用消毒液。

  (3)接触隔离患儿每日床单元日间和夜间至少擦拭消毒共三次。

  (4)屋顶、墙面每周清洁至少一次。有污染时,随时使用消毒液进行擦拭。

  (5)75%酒精擦拭仪器、设备物表每日一次,如:监护仪、呼吸机面板、输液泵、微量泵、辐射台、电脑等。

  (6)患儿转出、出院或死亡后,床上用品进行灭菌,床单元、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7)家属严格按照制度探视。

  5、环境监测

  (1)每季度进行一次空气微生物细菌学监测。

  (2)每季度由院感办对医务人员手、物品表面、消毒液等进行细菌学监测。

  (3)对不合格的指标或临界指标,应作好分析整改,不合格的再次监测直至合格。

  传染病患儿消毒隔离制度

  1、立即单间隔离,挂标示牌。

  2、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消毒。

  3、医务人员掌握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包括戴帽子、口罩、手套、隔离衣、护目镜、鞋套等。

  4、常见的隔离方式主要为接触隔离,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患者。隔离内容包括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房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理。

  5、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管理相关规定,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尽量选择单间隔离,或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的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接触隔离,具体见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技术指南)要求。

  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区域管理。去污区、检查包装区、灭菌及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区分区明确。

  2、工作人员进入各区严格按照各区要求更换圆顶帽、工作服、工作鞋、洗手;进入去污区必须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戴口罩、面罩(必要时)、防水围裙、防水衣、橡胶手套等,防止职业暴露。

  3、环境保持清洁,各区清洗消毒工具分室、分类存放及清洗消毒,使用后彻底清洗干净,悬挂晾干,干燥保存。

  4、无菌物品存放区域物体表地面每天用清水擦拭,有污染时用消毒液擦拭。包装区每日工作前对工作台面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处理。去污区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抹拖2遍,并保持干燥。

  5、严格区分污染物品、清洁物品及灭菌物品,物品流向由污染至清洁单向流程强行通过,不逆行,不交叉。

  6、污染器械、物品等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流程。

  7、特殊污染物品(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先消毒后清洗。

  8、建立质量监督制度。对无菌物品、灭菌器效能、纯化水按要求监测,每季度对无菌物品存放间、包装间空气、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9、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分区存放。每次用后清洗消毒,若有污染增加消毒次数。

  门、急诊诊室消毒隔离制度

  1、目的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消毒隔离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规范门、急诊诊室环境卫生清洁和消毒,确保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健康。

  2、适用范围

  (1)门、急诊医师

  (2)门、急诊诊室的保洁人员、管理人员

  (3)职能部门管理人员

  3、定义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终末消毒:感染源离开后对疫源地进行的彻底消毒。

  空气净化: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物等使其达到无害化的技术或方法。

  自然通风:利用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压,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

  4、标准规范

  (1)门、急诊医务人员上班要着装整洁。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对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人应引领至发热门诊或腹泻门诊专室就诊、检查、治疗,并应按消毒隔离常规处理。

  (2)执行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为病人检查、治疗、换药等操作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保洁人员进行诊室的清洁、消毒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3)各诊室应保持空气流通,空气净化以自然通风为主。遇特殊感染时按规定使用空气消毒机消毒。

  (4)严格执行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管理制度,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用一消毒,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按医疗废物分类处理,不得重复使用。

  (5)直接接触病人皮肤的医疗器械应一用一消毒。体温计用后浸泡于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中30分钟。听诊器用后可用皮肤消毒液喷雾,消毒作用1分钟,或按产品使用说明书选择适宜的消毒剂擦拭或喷雾消毒。常用

  的血压计袖带,每2周清洁消毒一次;遇明显污染应随时更换并消毒。诊疗床单、诊疗巾保持清洁,每周更换,有污染及时更换。

  (6)门、急诊诊室物表或地面遇污染时应随时消毒。当受到病人血液、体液明显污染时,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7)做好终末消毒。门、急诊诊室物表(重点是指诊断桌、诊断椅)或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消毒。门诊诊室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后,以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min以上。急诊诊室每日至少清洁消毒2次,在不影响急诊病人就诊时进行,消毒方法同门诊诊室。遇特殊感染时,按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要求执行。

  (8)保洁人员应随时清洗、消毒抹布和拖布。每个诊室分别使用1张抹布和1个拖布,按由上至少、由里向外、由洁到污的顺序湿式擦拭,每个诊室用后的抹布和拖布应清洁消毒后再用于下一个诊室。

  5、流程(另附))6、职责

  (1)门、急诊医师职责

  执行手卫生规范,适时对听诊器等常用诊疗用品进行清洁消毒;遇明显污染时通知保洁人员及时处置。诊疗工作时注意个人防护。

  (2)门、急诊部管理人员职责

  督导门、急诊诊室医务人员遵守消毒隔离制度;督导保洁人员按时进行门、急诊诊室的清洁消毒工作。

  (3)门、急诊保洁人员职责

  执行手卫生规范;对门、急诊诊室进行随时和终末消毒,保持门、急诊诊室环境清洁。操作中做好个人防护。

  (4)后勤保卫科(保洁)和院感办职责

  督导门、急诊诊室医务人员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督导保洁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按时进行门、急诊诊室的清洁消毒工作。

  7、相关文件

  (1)《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2006〕第48号)

  (2)《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368—2012)

  (4)《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1、口腔科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

  2、保持室内清洁,每天操作前后及时对工作台面、诊椅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有污染时随时消毒。室内地面每天湿式清洁二次,有污染时随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清扫。

  3、严格执行手卫生,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必须严格洗手或者消毒。

  4、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自我防护。戴口罩、帽、配备面罩或护目镜、橡胶手套,手套一人一用一换。

  5、可重复使用器械交由供应中心集中处理,严禁科内处置。

  6、棉球、敷料等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启封抽吸的各种溶液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7、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转运和最终处置,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

  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1、内镜室布局合理,分区明确。

  2、严格着装。上班必须着工作服,戴帽子,操作时戴口罩、手套。工作人员清洗和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3、诊疗活动操作前后均应进行手卫生,操作时戴手套,检查完毕后应更换

  手套再为下一位病人检查。手套疑有污染或破损时,应立即更换。

  4、保持各区的清洁。地面应湿式清扫,诊疗室、清洗消毒室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终末消毒;物体表面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一次,各主机及电脑表面用75%酒精擦拭。医用仪器设备,接触病人部分使用后每日用75%酒精擦拭;。保持诊室空气清新,每日消毒一次。

  5、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内镜进行再次消毒,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6、使用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消毒或灭菌。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7、消毒后的内镜,储存前先干燥处理,再悬挂保存于无菌柜内。储柜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洗,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8、一次性接口、弯盘做到一人一用,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物品。

  9、诊疗床上的床单、枕套,随脏随换。

  10、注水瓶、吸引瓶及连接管每日用后以500mg/l消毒液浸泡后,清水充分清洗干净后备用。

  11、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低于有效浓度应立即更换。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规定的使用期限。作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

  12、每季度监测消毒后内镜、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和使用中消毒剂。

  13、垃圾的处理:医用垃圾用黄色袋装,生活垃圾黑色袋装,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等医疗物品用后用专用垃圾箱装,由专职人员统一回收处理。

  特殊感染病人消毒隔离制度

  1、各类可疑或确诊传染病病人根据传播途径,按《消毒技术规范》采取相应消毒隔离措施。

  2、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

  独安置,在指定区域活动。

  3、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感染性敷料置双层黄色袋内按规定运送处置。

  4、各种诊疗用物,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单独使用,用后物品按各种不同物品及不同感染情况,作相应处理。

  5、遇耐药菌感染病人,参照我院多重耐药菌管理规定处理。

  6、根据不同疾病的不同传播方式采取相应防护措施。避免过度防护与防护不到位。常用的防护措施有:洗手、戴手套、戴口罩、穿隔离衣、戴护目镜,并注意锐器伤的预防。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发热门诊工作原则

  (1)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独立设区,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与其它门、急诊分开,有明显标识。

  (2)发热门诊和隔离留观室的消毒、隔离、医务人员防护等,要按照本《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和《发热门诊医务人员防护指导原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3)发热门诊需转运临床诊断病人和疑似病人时,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4)隔离留观病人需戴口罩,不得离开留观室,严禁病人间相互接触。

  2、消毒隔离管理

  (1)根据发热病人的门诊量,配备足够的体温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特殊病原体(EV71)对醇类消毒剂不敏感,选择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清水冲净擦干备用;如使用电子体温计,也可采用上述消毒剂擦拭消毒。

  (2)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3)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进行空气消毒。

  (4)地面要湿式拖扫,用500mg/L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污染时随时进行,

  拖把要分室应有标记。

  (5)物体表面:桌、椅、柜、门(门把手)、窗、病历夹、医用仪器设备(有特殊要求的除外)等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每日2次,污染时随时擦拭,抹布应分类。

  (6)其它物品消毒及处理

  病人排泄物、分泌物

  ①病人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②发热门诊或隔离留观室按需设置加盖容器,装足量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用作粪便等排泄物的随时消毒,作用120分钟。消毒后的排泄物等可倒入卫生间。

  ③有粪便等排泄物污染地面时,漂白粉覆盖,作用60分钟后清理。

  病人使用物品消毒

  ①留观病人使用的被褥、衣服、口罩等要定时消毒,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便器、浴盆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②呼吸治疗装置使用前应当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管道,重复使用的各种管道应当在使用后立即用500-15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然后进行灭菌消毒处理。

  ③每个诊室、隔离留观室备单独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物品,每次用后即消毒,听诊器、血压计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④病人离开救护车后,应当立即对车内空间及担架、推车等运载病人的交通工具及用具用5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

  (7)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管理

  具体处置如下:

  ①使用后的一次性带血注射器直接丢入利器盒内;

  ②不带血的注射器、输液器,单手在利器盒上去掉针头;其残留部分丢入黄色塑料袋内。

  ③其它一次性医疗用品一律丢入黄色塑料袋中。

  消毒处理要求如下:

  ①当利器盒内的废弃物盛至2/3时,应当及时更换利器盒。

  ②对盛有不带血的注射器、输液器残留部分的黄色塑料袋,以及盛有其它一次性医疗物品的黄色塑料袋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袋内喷洒消毒;然后扎紧袋口,提起该袋,再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袋外进行喷洒消毒,置入另一只干净的黄色塑料袋,扎紧袋口。

  (8)污水污物处理

  ①病人的生活垃圾要用双层黄色垃圾袋盛装,视同医疗废物及时消毒处理,避免污染。

  ②使用后的隔离衣裤、口罩、帽子、手套、鞋套及其它废弃物及时分类、消毒处理,存放容器必须加盖,避免污染。

  ③疫情期间污水处理可以适当增加药物投放量,使总余氯量≥6.5mg/L。

  (9)尸体处理

  死亡病人尸体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棉球或纱布堵塞人体孔道后,再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后尽快火化。

  (10)终末消毒

  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房间必须进行终末消毒。

  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场所保持空气流通,经常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

  2、医务人员进入肠道门诊应穿工作服、戴口罩、戴帽子、必要时穿隔离衣、戴乳胶手套。

  3、严格执行手卫生。

  4、环境及各种医疗物品、物体表面、病人排泄物等消毒按要求进行。

  5、医疗废物的处置按本院相关规定进行。

  洗浆房消毒隔离制度

  1、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开,通风良好。物流由污到洁,顺行通过,不得逆流。防止发生交叉污染。

  2、衣物、被服应在指定的清洁间内进行收集、清点,严禁在病房、走廊内收集、清点,专车、专线运送。运送车辆洁、污分开,标识明确。

  3、认真执行衣物清洗、消毒的规章制度,分类清洗。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或传染病人的被服,应单独清洗、消毒处理。

  4、对所有工作人员的衣物、收回的无菌包包布,每次要单独消毒处理,先用消毒剂浸泡,再进行清洗,清洗后的衣物、包布应单独管理、发放。

  5、使用过的污衣袋应随污染衣物进行清洗、消毒;污物车每天必须用消毒液擦拭,并严格区分使用。

  6、保持工作环境整洁,每周大扫除。对收回未洗的被服应放置规范,不准随地乱扔、乱放。

  7、工作人员必须作好个人防护,工作时必须穿戴好工作衣帽、口罩及鞋;每次工作完毕后,必须作好手的清洗、消毒工作。

  输血科消毒隔离制度

  1、布局合理,设清洁区(血液储存、发放处)、半清洁区(办公区)和污染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

  2、临床用血管理应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3、工作人员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必须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刺伤,应立即处理,并及时报告院感办。

  4、储血冰箱应每周清洁消毒一次,做好记录。

  5、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每天操作前后及时对工作台面、桌面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有污染时随时消毒。室内地面每天湿式拖地二次,有污染时立即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清扫。

  6、玻片、滴管、试管等用后按规定处理。

  7、工作人员必须作好自我防护,建立定期体检制度。

  8、每月对冰箱内壁进行一次微生物学监测,每季度对室内空气进行监测,保存监测报告。

  功能检查科、放射科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上班时,工作服穿戴整齐,必要时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工作场所保持整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各种侵入性操作前后,认真洗手或手消毒。

  4、感染或传染病人作检查后,严格执行相应的消毒隔离处理。

  5、病人接触的物体表面、地面等每天清洁擦拭,遇污染时及时用含氯消毒液擦拭。

  6、医疗污物置于黄色污物袋内,封闭运送,集中处置;放射性污物置于红色污物袋内,无害化处理。

篇五: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门诊科消毒隔离制度

  1、门诊候诊室、走廊必须保持清洁,工作台、地面、门窗、内壁每日湿式拖帚2次,如有污染用含氯消毒液(500mg/L)进行消毒清擦,走廊放带盖的卫生纸篓,每日消毒、更换一次。

  2、门诊诊室要保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2次/日),室内办公桌、椅、地面每日清水擦拭2次,如有污染立即清除并进行消毒(用含氯消毒液500mg/L)进行消毒清擦;疑似传染病人,在病人离开后要进行沏底消毒(不明原因的发热、腹泻病人指定在感染诊室就诊)。

  3、根据《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接触未破损皮肤的器具清洁与消毒方法:接触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保持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以清洁剂与水清洁。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min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乙醇擦拭消毒。”

  4、门诊各科室的感染性垃圾:如:一次性医疗用品、手套、纱布、棉球、棉签等医疗废物,应装入黄色垃圾袋内,每日由本科人员与医疗废物回收员交接并签字,由医疗废物回收员按转运要求送至污物暂存间存放,定期由医疗废物回收中心回收公司进行无公害处理。绝不准乱扔、乱放,更不能混为一般垃圾处理。

  5、厕所必须保持洁净,无嗅味,卫生员每天必须进行两次大清洗消毒,地面及便池内外,不能有污染痕迹。如有病人排泄物等,应

  立即消除并消毒。

  6、各诊疗室、治疗室、换药室、输液室等科室用过的物品,必须进行初步处理后,送供应室消毒灭菌处理(感染病人换药用过的器械、碗、盘等物品,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净再送供应室消毒灭菌)。

  7、所用灭菌物品一经打开均要注明使用日期及开启时间,使用时间在未被污染情况下不得超过24小时。无菌持物钳(镊)、罐等最好采用干缸使用法,一经打开使用不得超过4小时,并注明启用时间。

  8、凡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处理应符合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要求。

  9、感染诊室,应遵循消毒、清洁、消毒的原则,每日进行两次消毒,随时污染随时消毒。室内陈设物及门窗、四壁,应经常用含氯消毒液(1000mg/L)喷雾或浸泡拭布进行清擦,室内不准就餐和存放食品。

  10、各诊室、办公室每天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并有登记和效果监测。使用中紫外线灯,应定期检测照射强度,不得低于70μw/㎡,使用空气消毒设备:紫外线灯管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并有记录。

  二、急诊科消毒隔离制度

  1、室内保持整洁,每日用清水拖地1-2次,遇有污迹应用消毒水拖地,配药前用消毒水抹台面一次,空气消毒一次并记录。

  2、工作人员进室内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操作及接触无菌物品时必须先洗净双手。

  3、除工作人员外,其它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一切私物均不能放入治疗室内,治疗药一律在无菌室内抽吸。

  4、室内相对无菌区、清洁区物品定位放置,无菌物品放在无菌柜内,每天治疗班清理,限7天有效,棉签开包后放在治疗盘内,限用24小时,过期需重新灭菌。

  5、注射治疗时铺无菌盘,无菌盘限用4小时更换,持物钳干筒限用4小时,4小时后钳、筒更换,并清洗灭菌晾干后待用。

  6、抽出的药液及开启的无菌液体限用2小时,启封的溶液限用24小时,胰岛素开瓶后限用7天,无菌包一经打开,包内物品一次未用完按原包装顺序包好,并用一字包好,注明开包时间12小时后须重新灭菌。

  7、清洁治疗台、治疗盘、治疗车、输液瓶的抹布分开使用,并有标记,治疗配药时的药盒、安瓿、塑料袋等放入专用的袋内,及时倾倒垃圾桶,禁止放入治疗配药室内。

  8、治疗时实行一人一药一针一管一压脉带。

  9、生活垃圾应放入黑色袋,医疗废物应置入黄色医疗废物袋,锐器放入锐器盒,禁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三、救护车消毒隔离制度

  1、救护车必须保持清洁、整齐。

  2、患者一般不坐驾驶室。

  3、如果车内有患者的分泌物(如血液、痰迹、大小便、呕吐物

  等)时,必须用消毒水抹擦后清洗。

  4、运送了传染病人后必须进行车辆消毒,车内台面及地面用消毒液抹洗,空气用84液喷洒,后用清水洗净。

  5、严格进行交接班纪律,必须做到每班卫生清洁,车辆整齐。

  6、救护车每天用84液擦拭,由各车辆管理人员负责清洗。

  四、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洗手、戴口罩、帽子。各种无菌容器,如:换药罐、贮槽、方盘等,使用后应及时盖严,定时更换与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日期及时间。

  2、病房环境要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根据季节温度的不同,定时开窗通风换气。病房地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擦拭二次,如果被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病室每周紫外线消毒小时并登记。

  3、病床每天要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病床等物体表面每日湿式擦拭,一桌一布,用后消毒,如有污物随时用消毒液擦拭。

  4、病人衣裤、床单、被套要保持清洁,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随时更换,被褥、枕心、床垫要定期消毒清洗(日光暴晒)。严禁在病房、走廊清点被服。

  5、患者用过的口服液药杯应浸泡于含氯制剂溶液中,消毒液每日更换一次。

  6、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吸痰储液瓶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消毒并干燥保存于消毒物品柜内,湿化液应为无菌纯净水,每天更换。

  7、病人所用医疗器具均按规定方法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后的医疗,耐高温的物品首选高压灭菌,血压计的袖带每周清洗更换两次,有污染时随时消毒清洗。

  8、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开放置,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将针头弃于锐器收集盒中,注射器、输液器、一次性医疗用品等均放入黄色垃圾袋中,具有传染性的垃圾要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内严密封闭,交汉化公司统一进行无公害处理。

  9、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要及时对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具有传染性的病人转院、转科或死亡后要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内严密封闭,交汉化公司统一进行无公害处理;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用紫外线照射及消毒液擦拭。

  10、办公室、治疗室、配餐间、病房、卫生间的拖把要分别使用,有专用标记,用后清洗悬挂景干,干燥保存。

  11、体温表一人一支,每次使用后浸泡于70%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溶液中30分钟,干燥保存。消毒液每日更换一次,贮存容器每周彻底清洗消毒灭菌一次,由专人负责并有记录。

  12、各项护理操作用物,实行一人、一针、一巾、一止血带、一用一消毒,使用过的棉签、棉球要集中放入医用垃圾袋中,以免污染环境。

  13、病人餐具一用一消毒,隔离病人按消—洗—消处理。

  14、治疗室、换药室要定期进行空气消毒,每天紫外线照射一次并登记,每月作空气培养一次。

  五、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

  1、注射室宽敞明亮,有空气消毒设备及专用的清扫用具。

  2、工作人员必须格执行注射室各项规章制度,衣帽整洁,进行各种治疗前用皂液、流动水洗手或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格执行手卫生。

  3、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实行一人一针一管。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4、室环境整洁,空气新鲜,每日坚持湿式打扫,紫外线消毒一次,有记录。

  5、传染病人按传染病消毒隔离原则执行。

  六、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1、分区明确、标识清楚。区域划分: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物流做到洁污分开,流向合理。

  2、凡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应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帽、一次性外科口罩、鞋或套鞋套;非感染手术和感染手术应分开进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及特殊感染手术,应严格按特殊感染手术消毒常规进行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医务人员有化脓性感染及患皮肤病者不得进入手术室,上呼吸道感染者须戴双层口罩。

  4、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按规范要求配置洗手设施,正确外科洗手和手消毒。

  5、灭菌后的手术器械包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存放柜内,各类包符合要求,包外标识齐全,无过期物品;定期检查无菌包的灭菌日期及灭菌效果,双层包布的灭菌包在25℃条件下,保存7天,过期重新灭菌。

  6、手术器械与物品使用后尽快清洗,器械必须一用一灭菌,清洗、包装、灭菌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耐湿、耐高温器械与物品,应使用压力蒸汽灭菌;无菌包一经打开,即使未污染也只能24小时内使用,否则重新灭菌。

  7、干法保存的持物钳4小时更换一次;打开包装的干棉球、棉签、纱布等无菌物品有效期在24小时内。浸泡器械的容器、盛放消毒液的缸罐,每周灭菌及更换消毒液一次。

  8、无菌冲洗溶液,一经启封,应注明开启日期、时间,在未污染的情况下,只能24小时内使用,过期应重新更换。

  9、一次性耗材使用前,严格检查合格证、有效期、外包装等,更换批号或生产厂家时必须进行细菌培养,合格方能使用。

  10、麻醉用具定期清洁、消毒。可复用喉镜、螺纹管、面罩、口咽通道、简易呼吸器等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洁、干燥、密闭保存。

  11、各类设备、物品整洁卫生,空气、物表体表、消毒剂及手卫生监测合格;每月要对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灭菌物品等进行生物监测,结果要符合要求,并记录存档。

  12、清洁用具应分区使用,抹布、拖把与水桶等清洁用具应分室标注专用(并有标识)。抹布应做到每清洁一个单位物品(物表)一

  清洗,不得一块抹布连续擦抹二个不同的物品表面。用于清洁、消毒的拖布、抹布应当是不易掉纤维的织物材料。

  13、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密闭运送。包装物与容器符合国家规定,外标识明确。锐器放入锐器盒。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肉眼无法识别的人体组织、器官按照病理性废物处理;可以辨认的人体组织、器官按照尸体处理。内固定钢板等废物按照医疗废物处理。交接登记内容完善,登记资料齐全(保存三年)。

  七、流产室消毒隔离制度

  1、进入人流室须穿工作衣,在指定地点换鞋,戴口罩、帽子、洗手。除相关工作人员外,其它人员不得入。

  2、保持室清洁整齐,定时通风换气。每晨进行湿式清洁,湿擦各种物体表面,湿拖地面,抹布、拖把分区使用,标记明显,用后及时清洁、消毒,悬挂凉干备用。每全面大扫除一次。要求达到环境整齐、无污染源、无卫生死角、空气新鲜。

  3、每次手术结束后应进行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手术后及时清洁手术床、器械台、地面等。当物体表面和地面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液等污染时需消毒。消毒法: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或拖地,作用30分钟,消毒后物体表面和地面应当保持干燥。

  4、室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有消毒记录。按规定要求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和环境卫生学监测。

  5、工作人员术前按外科手要求洗手,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及消毒隔离技术。

  6、手术器械、物品一用一灭菌,确保灭菌合格率100%。一般诊疗用品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带。

  7、做好消毒灭菌管理工作,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及时去污,密闭送供应室集中处置。

  8、无菌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每天对其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过期、疑有污染、无菌包松动、受潮等须送供应室重新处理灭菌。

  9、无菌持物镊及容器干燥保存,一经打开有效期4小时,并注明开启日期、时间并签名,遇有污染随时更换。纱布、棉球采用小包装。

  10、规使用皮肤、粘膜消毒剂,按医院消毒隔离制度相关要求执行。

  11、吸引装置、吸氧装置用后,即时清洁后浸泡在含氯消毒剂500mg/L的溶液中30分钟后,清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一未用应重新消毒。

  12、格执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管理制度》和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八、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1、室布局合理,不得有生活用品,不准吸烟、吃零食,非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入。

  2、保持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卫生,每班做好清洁卫生工作,遇污染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拖把、抹布等卫生用具专用。每日紫

  外线照射一次,并有登记。

  3、医护人员进入室,应衣帽整洁,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柜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定期检查,一旦发现过期、疑似有污染、受潮等,应重新灭菌。一次性物品管理符合要求。

  5、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棉球、纱布、凡士林纱条,使用无菌小包装。

  6、无菌持物镊及容器高压灭菌后干燥保存,一经打开有效期4小时,注明开启时间、签名,疑似有污染立即更换。

  7、抽出的药液,开启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8、各种消毒剂需写明启用时间,消毒剂开启后密闭保存,根据GB27950-2011的要求,倒出使用的消毒剂开瓶后使用有效期:易挥发性的醇类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30天,不易挥发的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60天。碘伏、酒精小包装开启后有效期7天。碘伏棉球及容器每更换灭菌2次,其他合法、有效的黏膜消毒产品,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9、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10、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

  (诊室或病室)格隔离,特殊感染的病人换药,要穿隔离衣,戴手套。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后置双层医疗垃圾袋,及时封袋标明。重复使用的器械等用后置双层防渗漏塑料袋,及时封袋标明感染种类送供应室单独处理。

  九、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1、室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明确,标志清楚,手卫生设施设备符合规要求。

  2、室不得有生活用品,不准吸烟、吃零食,非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入。

  3、保持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卫生,每班做好清洁卫生工作,遇污染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拖把、抹布等卫生用具专用。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并有登记。

  4、医护人员进入室,应衣帽整洁,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柜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定期检查,一旦发现过期、疑似有污染、受潮等,应重新灭菌。一次性物品管理符合要求。

  6、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棉球、纱布、凡士林纱条,使用无菌小包装。

  7、无菌持物镊及容器高压灭菌后干燥保存,一经打开有效期4小时,注明开启时间、签名,疑有污染立即更换。

  8、抽出的药液,开启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

  采用小包装。

  9、各种消毒剂需写明启用时间,消毒剂开启后密闭保存,根据GB27950-2011的要求,倒出使用的消毒剂开瓶后使用有效期:易挥发性的醇类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30天,不易挥发的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60天。碘伏、酒精小包装开启后有效期7天。碘伏棉球及容器每更换灭菌2次,其他合法、有效的黏膜消毒产品,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10、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11、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格隔离,特殊感染的病人换药,要穿隔离衣,戴手套。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后置双层医疗垃圾袋,及时封袋标明。重复使用的器械等用后置双层防渗漏塑料袋,及时封袋标明感染种类送供应室单独处理。

  十、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

  1、保持手术间空气清新,可安装空气净化消毒器。

  2、手术前应按照手术人员要求进行外科手消毒、戴口罩和帽子、穿无菌手术衣、戴外科手套。手术过程中应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3、使用一次性导管。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非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如手术器械由CSSD集中回收、清洗、消毒或灭菌。

  4、窗台、墙面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湿式擦拭,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拭。

  5、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各种仪器表面、手术床、门把手、洗手池、平车等每日湿式擦拭,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拭。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6、清洁用具专室专用,标识清楚,使用后分开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7、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标准操作规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十一、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1、检验科应分为清洁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应注意保护不受污染,污染区的工作操作台及地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一次,有明显血液污染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有污染时随时消毒,每周大扫除一次。

  2、工作人员服装整洁,操作时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采血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无菌操作前先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操作完毕摘掉手套洗手或手消毒后再为下一位病人采血。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碘伏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有效期为7天,过期禁用。

  4、采血室每日操作前用清水擦拭操作台一次,采血结束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操作台、桌子和地面一次;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必要时进行空气细菌培养,紫外线灯管每周用75%酒精擦拭一次。

  5、各种检验标本的收集,送检必须用相应指定的容器留取,不得外溢污染。

  6、在进行静脉抽血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前先洗手、戴好帽子与口罩,操作台污染及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静脉抽血做到一人一针一巾(纸)一带一消毒,末梢采血一人一片一管),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手被污染时应用肥皂和流水认真清洗,再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杜绝交叉污染。

  7、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包括采血针,注射器、尿杯、血红蛋白吸管、注射器等按感染性废物及损伤性废物分类放置,采血针、玻片放入锐器盒,由专人收集登记。

  8、室内应有洗手设备、洗手液及速干手消毒剂,工作人员的手要经常清洗,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9、凡是肝炎病人及疑有黄疸的血标本,都视为肝炎的污染标本,应贴上红色危险标记,放在规定区域内,引起警惕和防止扩大污染面。

  10、溢出试管外的血液,应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干净,注意防止玻璃碎片刺伤手。

  11、当针头和碎玻璃刺伤手时,应立即用碘伏消毒局部,并参照

  “锐器伤的预防”处理。

  12、若手上有伤口,应戴上手套,才能接触标本。

  13、检验操作时,如:吸取标本,离心振荡等应严格操作规程,防止自身和实验室受污染。

  14、已检查标本与容器分别浸泡于2000mg/l含氯消毒剂两小时后,标本倾弃,一次性容器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重复使用的物品经消毒后,再清洗消毒或灭菌备用。

  15、其他未尽事宜,执行《新消毒技术规范》检验相关物品的消毒。

  十二、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1、对所有病人实行标准预防隔离原则。

  2、医务人员进行治疗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操作前后必须洗手,一次性手套一人一用一更换,必要时配戴防护镜和一次性乳胶手套。

  3、牙科综合治疗台及配套设施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及时进行相应的消毒、清洁。

  4、保持室清洁,每日早、中、晚应将诊室各通风一次,每日操作结束后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地面、物表用含5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拖、擦消毒,空气紫外线消毒1小时),每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清洁消毒,用消毒液擦拭桌面、椅子、门窗、墙面、地面,然后进行空气消毒,做好消毒登记工作。

  5、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一人一用一灭菌;与皮肤接触,可能暴露在体液或唾液飞沫中的器械以及可能被污染的手接触的器械应当进行消毒;常用口腔科检查器械可采用一次性用品,重复使用的检查器械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格执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原则。

  6、器械使用后按要求及时去污,封存于器械转箱由供应室统一回收,集中处理,器械要配足基数保证转。

  7、无菌物品保管符合要求。器械一旦启用必须有打开日期、时间记录,有效期24小时;持物镊灭菌后干燥保存,一经打开,注明开启日期、时间、签名,有效期4小时;棉球缸每日更换,碘伏、碘酒、酒精密闭保存,每更换二次,容器每灭菌2次。

  8、修复技工室的印模、蜡块、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应使用中效以上消毒法进行消毒。

  9、麻药使用小包装,一次性性使用。

  10、发现传染病人应及时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上报,并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11、一次性物品禁重复使用,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十三、神经内科消毒隔离制度

  1、科室应严格执行院级《消毒灭菌制度》、《隔离预防制度》,切实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2、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诊疗、护理服务时,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并根据患者疾病,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

  3、进入患者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如针具、输

  液器、采血针等,且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如听诊器、温度计等。

  4、未收回供应室集中处理的诊疗器械应先清洗,再消毒:

  (1)听诊器每次使用后应用酒精直接擦拭消毒;温度计每次使用后应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

  (2)使用后的湿化瓶滤芯、吸痰瓶、吸引连接管等应每日更换,应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

  5、收回供应室集中处理的诊疗器械,应由使用人先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后,再放入污染器械回收箱中。

  6、定期做好病区环境、物表的清洁与消毒工作:

  (1)病房应注意自然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无异味;病房应以一个病人的床单元为单位实施湿式清洁1-2次/天,做到一床一巾;遇血液、体液污染先吸湿,再做消毒处理;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应对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

  (2)治疗室、换药室应使用空气消毒机消毒空气2次/天;治疗室、换药室物表应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2次/天;至少每日对治疗车、治疗盘清洁、消毒1次;至少每周对病历夹清洁、消毒1次。

  7、患者的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至少更换1次,遇到有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更换;间接接触患者的被芯、枕芯、褥子等应定期消毒;严禁在病房、人流量大或安置有病人的走廊清点被服。

  8、住院患者的安置应将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开,同类感染

  患者相对集中,特殊感染患者单独安置;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应落实本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十四、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消毒供应室布局应严格划分去污区、检查包装区、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区;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各区人员不得随意来回穿梭。

  2、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洁、换鞋入室,按要求洗手,必要时需着防护服、戴手套、口罩,严格遵守各区操作原则。

  3、去污区、检查包装区、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标志醒目,非灭菌物品不得与灭菌物品混放;灭菌物品应存放于灭菌物品存放间的货柜或架上。

  4、分别设置污染、清洁、灭菌物品的发放窗口和通道,不得交叉。回收的污染物品均应经过标准清洗后再包装灭菌。

  5、认真执行检查制度,各种无菌包要包装完整,注明名称、灭菌有效日期、责任人,发放前必须认真检查,过期重新灭菌;下送车(箱)与下收车(箱)应分开放置、分开使用。每天下送下收完毕回科室后应对车辆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清洗用具如拖把、盆、桶、抹布等严格按区域分开专用,不得交叉使用,不得污染环境和工作人员。

  6、熟练掌握各类物品的洗刷、清洁、消毒、灭菌技术及各类物品性能、保养方法与使用范围。去污区回收人员必须遵循标准防护原则和操作流程。被病毒污染的一次性诊疗器械应直接焚烧;接触污染物品后必须洗手。

  7、各室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并记录,台面用清水或消毒溶液擦洗消毒一次,保持无菌物品存放间和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的空气菌落数≤500cfu/m。

  8、质量监测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各项监测工作。

  9、无菌物品一经发出,若要再放回无菌室内,必须再次作灭菌处理。

  10、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程序严格执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检查验收标准》、《消毒管理办法》、《管理规范》、《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及《清洗消毒灭菌效果检测标准》中有关规定和质量控制标准,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进行全面质量控制与管理。

篇六: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11、护理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齐、清洁、穿护士鞋;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

  2、无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等按规定时间灭菌与更换消毒液。

  3、手术室、产房、婴儿室、隔离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供应室等应有严格的消毒制度,并遵照执行。

  4、传染病人及保护性隔离病人所住的病室应定时进行消毒,所用的家具、器皿、被服、餐具等用具务必经过严格消毒后再用。尽量使用一次性器械、物品,以便处理。

  5、病区要求做到一床一套湿扫床,床头柜一桌一布,每次用后经消毒液浸泡后备用。

  6、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用的拖把擦布,应严格区分(拖把应有明显标记)。

  7、凡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均需经消毒液浸泡后送供应室清洗、消毒。(浸泡时要求液面满过注射器,拉开注射器内栓,使注射器内吸有消毒液)。

  8、凡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病人,都要实行床边及用具等隔

  离制度,做到病人一览表有标记。

  9、病人住院时使用的生活用品如便盆、尿壶用后进行消毒;暖水瓶、脸盆、拖鞋等,出院后务必经消毒后,方可再使用。

  10、病室冬季应每日清晨及下午打开气窗二次,每次15-30分钟进行通风,以持续空气清新。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2一、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进入人体组织或人的医用品必须高压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后,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二、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械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_器等首选压力蒸气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_灭菌等,内窥镜可选用环氧乙_灭菌或2%戊二醛浸泡灭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选化学方法。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31、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操作时必须戴工作帽和

  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2、使用合格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4、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5、传染病人应进行预检分诊,按常规隔离。疑似传染病人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6、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物品定期消毒。传染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人的单元进行终末消毒。

  7、传染病人要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8、供应室必须将无菌与清洁、污染物品分开存放。严格按照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并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41、认真贯彻执行《消毒管理办法》,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防交叉感染,保护病人、工作人员。

  2、技术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一人一管一针一用一消毒制度。医务人员工作时要着装整齐、清洁,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和口罩,诊疗工作前后要洗手。

  3、治疗室空气、地面要定期消毒,必要时随时消毒并做好记录。每一天上班前、下班后都要搞好所有工作场所的清洁工作。

  4、无菌器械、容器、器械盘、敷料罐、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消毒液要定期更换。体温计、压舌板用后,应及时用消毒液浸泡。

  5、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做隔离观察处置,尽快作出诊断和转送上级医院治疗。

  6、传染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和处理。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51、认真贯彻执行《消毒管理办法》,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防交叉感染,保护病人、工作人员。

  2、技术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一人一管一针一用一消毒制度。医务人员工作时要着装整齐、清洁,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和口罩,诊疗工作前后要洗手。

  3、治疗室空气、地面要定期消毒,必要时随时消毒并做好记录。每一天上班前、下班后都要搞好所有工作场所的清洁工作。

  4、无菌器械、容器、器械盘、敷料罐、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消毒液要定期更换。体温计、压舌板用后,应及时用消毒液浸泡。

  5、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做隔离观察处置,尽快作出诊断和转送上级医院治疗。

  6、传染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和处理。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61、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操作时必须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2、使用合格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4、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5、传染病人应进行预检分诊,按常规隔离。疑似传染病人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6、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物品定期消毒。传染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人的单元进行终末消毒。

  7、传染病人要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8、供应室必须将无菌与清洁、污染物品分开存放。严格按照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并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71、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操作时必须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2、使用合格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4、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搜集整理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

  开,并有明显标志。

  5、传染病人应进行预检分诊,按常规隔离。疑似传染病人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6、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物品定期消毒。传染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人的单元进行终末消毒。

  7、传染病人要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8、供应室必须将无菌与清洁、污染物品分开存放。严格按照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并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对隔离病区进行反复多次包括空气、地面、墙面,病区内所有医护和病人高频接触的医疗设施设备等物体表面以及空气净化系统过滤网及送风管路等进行了严格、规范、全方位、无死角的的终末消毒。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81、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操作时务必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2、使用合格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务必到达灭菌要

  求。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务必到达消毒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4、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5、传染病人应进行预检分诊,按常规隔离。疑似传染病人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6、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物品定期消毒。传染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人的单元进行终末消毒。

  7、传染病人要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8、供应室务必将无菌与清洁、污染物品分开存放。严格按照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并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一、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进入人体组织或人的医用品必须高压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

  底清洗干净后,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二、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械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_器等首选压力蒸气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_灭菌等,内窥镜可选用环氧乙_灭菌或2%戊二醛浸泡灭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选化学方法。

  三、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四、消毒隔离措施

  1、医务人员在做无菌_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_作规程。洗手,戴好帽子、口罩。治疗车上的无菌器械、敷料罐、缸,使用后应及时盖严,定时更换和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日期及时间。

  2、治疗室每日定时通风换气,用消毒液擦地,每周大扫除

  1次,治疗室用的擦布及拖布等应有标记且专物专用。

  3、病室各房间每日定时通风两次,每日晨间护理时用湿部套扫床,一床一套;每日擦小桌,一桌一布,浸泡消毒后清洗晾干。

  4、每周更换被服一次,并根据情况随时更换。

  5、注_器使用后放入指定容器内,利器放入利器盒内。

  6、治疗室、产房、手术室、换_室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并每月做空气培养。

  7、体温表一人一支,每次使用后浸泡于250mg/l含_消毒液内消毒-冲洗-晾干-备用。

  8、门诊采取血标本,实行一人、一针、一巾、一止血带。

  9、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1)隔离患者有条件时住单间或单隔内,病室内或病室门口要备隔离衣,悬挂方法正确。

  (2)患者专用体温表、便器,应用一次性注_器、输液器、餐具,使用后回收集中处理。

  (3)隔离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械应用500mg/l含_消毒剂浸泡消毒,血压表、听诊器等用500mg/l含_消毒剂消毒液擦拭,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先使用含有效_的消毒剂浸泡3分钟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10、凡患者有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伤口,应严格隔离。所用的器械、被服菌要进行[双消"处理,所用敷料放入专用塑料袋烧毁。

  11、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螺旋管、呼吸气囊、气管套管、管路、牙垫、舌钳、开口器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于消毒物品柜内。湿化瓶内为蒸馏水,每日更换和消毒。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接头、活瓣通气筏等可拆卸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

  12、换_、注_、处置工作前后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手。

  13、转科、出院、死亡患者单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14、一次性医疗护理物品使用及用后的处理一定严格废物按医疗废物处理要求执行。

  (1)注_器、输液(血)器:用后直接放入治疗室规定的容器内,每天由院总务科统一纠集处理。

  (2)病房内的废弃医用垃圾:如敷料、绷带、棉球、纱条、压舌板、一次性引流袋、尿袋、胸腔引流袋、引流管、手套、肛袋、窥具等塑料类废弃物;用后放入医疗垃圾容器内,每天由医院医疗垃圾专职回收人员回收并处理。

  (3)特殊感染性物品:如: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感染者、破伤风、艾滋病等病人用过的废弃物,就地消毒处理后放入双层黄_垃圾袋内,并标识病原体、处置时间和责任人,交医院医疗垃圾专职人员,在监控下焚烧。

  五、按照中华_共和国卫生部卫通(20__)10号执行,加强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落实手卫生标准。逐步贯彻执行卫生部等六个卫生行业标准。

  六、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即时以含_消毒剂消毒,消毒剂浓度按要求配制。拖洗工具应有不同使用区域的标识,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分开晾干。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1一、各科室应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结合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本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并落实相关消毒隔离措施。

  二、医务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按规定洗手或手消毒、戴口罩和工作帽等。

  三、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物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四、各科室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应严格按照《医院消

  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按要求进行相关的监测并记录。

  五、各科室应配备必要的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根据不同情况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按要求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

  六、任何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均应充分清洗干净。消毒、灭菌方法首选物理方法,如耐湿、热的物品首选压力蒸气灭菌;选择化学方法消毒灭菌时,应进行化学消毒剂浓度监测,消毒灭菌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干净。

  七、科室应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清新。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1、各科室应定时通风,必要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其他的空气净化措施。

  2、地面无明显污染时湿式清扫,当受到病原体污染时,应进行消毒处理;拖洗工具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3、墙面一般不需常规消毒,受到病原体污染时,采用适宜浓度的消毒剂喷雾或擦拭处理。

  4、病房各类用品表面应保持清洁,一床一桌一椅一抹布,使用后及时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5、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必须对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处

  理。

  八、洗衣房回收污染被服不应在各科室走廊内请点,以免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

  九、各科室布局、流程应合理,洁、污区域划分明确,防止人流、物流交叉。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应严格执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掌握各种防护用品的使用指证和方法。根据不同疾病的传播途径,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并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十、各科室应根据专业特点,在病区末端设一间或多间隔离病室;对已确诊的传染病患者,应收治于感染性疾病科;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单间隔离观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十一、医务人员不得穿工作服进、出医院餐厅、会议室等公共场所。

  十二、医疗废物处置应符合我院医疗废物管理有关规定。

篇七: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1.

  医务人员着装整洁,在进行无菌操作时戴罩、帽子等,严格无菌操作规程.2.

  各科室要定期消毒,必要时随时消毒。每月大扫除一次,定期空气消毒,并有记录。

  3.

  无菌器械、用料、容器定期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初步消毒送供应室.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均应初步消毒、回收毁形或无害化处理。

  4.

  无菌物品与一般用物、用过物品与未用过物品应分开放置。各种无菌包有明显标记、注明有效期,责任者,定位存放于无菌物品专柜内。

  5.

  病人被服每周更换一次,送至指定地点进行洗涤、消毒。出院、死亡病人的一切用品按规定进行终末消毒。

  6.

  疑有传染病者,按常规进行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不得带离病房或转借他人使用。

  7.换药用物定期更换和灭菌.严重感染伤或非特异性感染伤使用过的器械须立即消毒处理。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一、新入院病人除急、重病人外),必须24小时内完成卫生处理(洗澡、剪指甲、更换衣服).二、传染病人不准和普通病人住在一个病室.对已确诊的传染病人应立即转科或转院隔离治疗,在未转之前,必须采取隔离治疗措施.三、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乱串病室及外出。出院、转院、死亡后要进行终末消毒,对传染病人尸体须经严格消毒后处理.对其所用的物品必须消毒处理,不经消毒不准带出,更不能给他人使用。对其所用的被服、衣服等出院时要进行高压消毒,或用化学消毒剂溶液浸泡二小时后,再行清洗。

  四、凡遇有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密隔离,用过的房间要用化学消毒剂溶液喷雾消毒.用过的敷料要烧毁,对其被褥,衣服必须高压消毒,医护人员出入病室必须穿隔离衣、帽、鞋,并每出入一次消毒一次。

  五、病人用的被服要定期清洗,有污染严重的要随时拆洗,被褥服装不准带有血、尿、便痕迹。每出院一个病人要更换一次。

  六、病人的被套、床单、枕套和诊查单每周更换一次。污染严重时随时更换。

  七、病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消除污染.每日进行空气消毒1?2次.八、大小便器每用一次,消毒一次,病人用的大小便器,由护理员放在盛有化学消毒剂溶液池内(无水池病房放置塑料桶内)浸泡30分钟后再用。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必须分清非无菌区、相对无菌区、无菌区.二、手术间分清无菌间、有菌间。如手术间有限,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污染手术。

  三、对感染和特异性感染等手术,所用的器械、敷料等用物要有严格消毒处理措施。不得与其他敷料混合,并有标记。手术后手术间地面和空气严密消毒。

  四、手术室洗手、护士铺台、刷手、穿隔离衣、戴手套和手术配合均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五、巡回护士进行各种治疗注射、拿放无菌物品。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六、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消毒或更换,尽量减少用浸泡消毒的器械,丝线、刀片、剪等应高压蒸汽消毒。

  七、工作人员熟悉各种消毒液的浓度及使用方法,可根据其效能定期检测。

  八、经常启盖的无菌盒,每周重复消毒灭菌,固定的敷料包、器械包,过期应重新灭菌。九、每月对各项灭菌项目进行细菌监测,每月对工作人员作细菌培养,并做好记录。

  十、用紫外线杀菌灯消毒时,应有时数登记和紫外线强度监测并登记。

  十一、手术室应有定期清洁卫生制度,每日、每周、每月定人、定点、定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定期做空气培养,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个/m3.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供应室周围环境应整洁,无污染源.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路线采用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严格区分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流水操作

  不逆行。消毒与未消毒物品须严格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各个区域有专用抹布和拖把,不得交叉使用。

  二、工作人员操作前后认真洗手;必须熟练掌握各类物品的消毒、洗刷、清洁和灭菌的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以及各类物品的性能、保养方法和使用范围.三、供应室工人必须经培训后方可上岗,消毒员应持有上岗证.四、供应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墙上无灰尘、霉点、裂缝、蜘蛛网。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各个工作室内物体表面一次,地面用消毒液拖地,每周一次大扫除。

  五、无菌物品收发、污染物品的接收,均应有单独窗和专职人员。

  六、送回供应室的医疗器械,必须先用多酶液浸泡后再洗净擦干,经高压蒸气灭菌后备用。

  七、下收下送配有专人分别负责无菌物品的发送、污染物品的接收。下送车有明显标志,每次收发回来应用消毒液擦拭下送车,每周用消毒液彻底擦拭.八、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执行。使用时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工艺监测必须每锅进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灭菌前进行B-D试验,排气系统正常方可使用;生物监测每月进行一次,所有的监测必须作好详细记录,资料保存3年。

  九、已灭菌物品应立即存放于无菌间。无菌室应干燥通风,排气扇向外排风,室内、柜内清洁,无积灰.十、进入无菌室前要洗手、戴罩、更衣换鞋。

  十一、无菌物品接收时,应检查无菌包标记是否完整、包布是否清洁干燥十二、灭菌合格物品必须有明确的灭菌标识和有效期,专室专柜存放,并且有效期不得超过七天。过期或有污染可疑的必须重新灭菌。

  十三、无菌室每天空气消毒两次,每次60分钟,并有记录。

  十四、供应室室内组装间、无菌间必须每月做空气监测一次;各区域的物表、工作人员的手必须每月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所有的监测必须作好详细记录,资料保存3年备查。

  十五、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须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室单独存放,并严格按照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办法实施管理.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分娩室要求无尘,环境清洁,空气新鲜。每周大扫除,室内、家具、用品彻底消毒,对空气物品表面,每月作细菌监测,并记录。物品表面细菌少于8个/cm2.空气少于5个/m3.

  2、每日通风2次,每日紫外线照射1小时,紫外线强度每半年监测1次,有记录.3、每日用消毒液浸湿的抹布擦拭全部用具,每班用浸有消毒液拖把擦地面l2次.4、拖把、抹布分区专用,设有标识。

  5、产床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抹洗,然后才能重复使用.6、接生用的臀垫,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非一次性的,用后应用杀菌剂浸泡,刷洗晾干再用.7、各类物品如体温表、剃毛刀、毛刷、洗手桶等,均按常规进形清洗、消毒或灭菌。

  8、持物筒、持物镊、敷料缸、器械盘等冲洗用品,每周进行2次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更换消毒液。

  9、接生后所用物品、器械、敷料应及时处理、更换、消毒。

  10、浸泡消毒手术器械,应标明时间,一切无菌物品必须注有灭菌日期.11、产妇用卫生纸,必须高压消毒、灭菌,方可使用.12、患者便器应固定使用,用后刷净、消毒后,方可再使用.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新生儿室必须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每日小扫除,每周大扫除。清洁工作用湿式打扫,卫生工具应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分别使用,应有醒目标志。室内不得有蚊、蝇、蚂蚁、蟑螂、老鼠等。

  二、正常新生儿室每日通风2次,每次15—2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室温应保持在24C26°C,湿度为55%-66%之间。

  三、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空气消毒(婴儿抱出喂奶时照射),每月进行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不超过5个/m3O

  四、新生儿被服、尿布、洗澡手术等,以及和其他新生儿所接触的物品,均应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使用。

  五、新生儿床套,每周更换二次,出院后更换被褥,全部物品进行终末消毒。

  六、新生儿奶具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每次哺奶前,应消毒小毛巾,产妇拭净乳头、双手。喂奶毛巾专用,每次均要洗涤,并煮沸消毒。

  七、新生儿室注射器,宜推广用一次性注射器.八、新生儿暖箱每周二次消毒,并更换水箱中水,蓝光器每日擦拭玻璃

  一次。

  九、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隔离制度,新生儿无交叉感染,不应有眼炎、脐炎、脓疮等。

篇八: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进行前戴口罩。工作服及口罩要定期清洗、更换,保持清洁。

  2.诊疗,护理操作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手消毒,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4.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后备用。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

  5.患者的安置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6.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可消毒。

  7.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____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

  8.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9.治疗室、换药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凉干,定期消毒。

  10.对感染性疾病患者及其用物按感染性疾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11.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随意外出,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就诊。

  12.护理部、院感科、各科院感控制小组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重大问题提交院感委员会研究解决。

  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消毒隔离制度

  ____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2.进入室内时应衣帽整洁,带口罩,操作前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防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4.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5.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名时间,超过____小时后不得使用。

  6.碘酊、碘伏、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____次,容器每周灭菌____次。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____小时。

  7.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8.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室内每天空气消毒两次,有记录。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地面湿式清扫,清洁用具要专用,除工作人员及治疗病人外,其他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上班时间根据工作流程穿戴隔离衣、防护用品,只能在限定的区域操作,不能随意违规走动。

  2.诊查不同病种的病人间应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带手套。

  3.不同感染症病人应分开安置,挂隔离标志,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教育病人在限定的区域内活动,不互串病房,食品、物品不混用。

  4.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及用品要先消毒,后清洗,再根据要求消毒或灭菌。

  5.每日按常规做好病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的消毒工作,病人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

  6.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病房污水经消毒后排放,固体污物防入双层感染性污物袋,封闭后送焚烧炉焚烧。

  7.严格探视陪伴制度,减少探视、陪伴人员,并做好安全教育和防护措施。

  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二)

  1.手术室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各区域间标志明确,符合功能流程。

  2.进入手术室要换工作衣,戴帽子、口罩、换鞋,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及外出鞋。

  3.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气灭菌的应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低温灭菌法。

  4.麻醉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5.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6.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7.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

  8.严格控制参观人员,手术间尽量减少流动人员,减少手术间开关门的次数。

  9.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10.手术废弃物品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三)

  1.布局合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清楚,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

  2.根据各房间的功能、大小等特点,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确定消毒时间,同时要做好消毒效果的监测。

  3.无菌区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规则,室内门窗及无菌柜要洁净无尘,每天上班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地面,然后空气消毒,定期做空气培养,记录监测结果。

  4.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5.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

  6.洗涤间工作完毕后,将洗涤池内外刷洗干净,清理滤水杂物,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池内外,地面及近地墙面。

  7.各区域清洁用具应区分,用后消毒处理后备用。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产房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划分明确,标志明显。

  2.所有人员进入产房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及换鞋。

  3.一般产妇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消毒隔离,保护产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4.对感染症产妇或疑似感染症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污物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5.产房所用物品,应按规定定期消毒,每月做细菌监测,保留监测结果。

  ICU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ICU应换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2.病人的安置应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诊疗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3.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日用消毒液拖地两次,对室内空气应定期进行消毒监测。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带手套。

  5.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6.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防止病人发生菌群失调,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7.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与管理。

  8.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

  9.对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病人,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消毒、更衣。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____室内保持安静、整洁,工作人员做到四轻,病室应定期通风、换气、消毒,湿式擦拭物体表面及地面,洁具专用,每月做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监测并记录结果。

  3.各种医疗用具用后必须消毒,新生儿用具每日消毒,每月食具细菌监测一次。

  4.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5.新生儿出院后,其床单元、保温箱等,应彻底清洁、消毒。

  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四)

  1.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带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____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6.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洗衣房消毒隔离制度

  1..洗涤区、压熨、折叠区、清洁衣物存放区布局合理,洁污分开,通风良好。物流由污到洁,顺行通过,不得逆流。

  2.指定地点收集污物,避免在病房清点,专车、专线运输。运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

  3.认真执行衣物清洗的规章制度,分类清洗。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衣物应单独消毒、清洗。消毒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间不少于____分钟;消毒一般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消毒污染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煮沸消毒为20—____分钟。洗涤剂的洗涤时间为____小时。传染病污染的衣物,封闭运输,先消毒后清洗。

  4.清洁被服专区存放。

  5.工作环境保持卫生,每日清洁消毒,每周大扫除。

  6.工作人员作好个人防护,每日洗澡更衣,接触污物后洗手。

  血液净化室消毒隔离制度

  1.对血液透析机定期消毒,严格监测;一次性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

  2.工作人员定期体检,操作时必须注意消毒隔离。加强个人防护。

  3.进入血液净化室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严格洗手。

  4.应对病人常规进行血液净化前肝功能、肝炎病原学等化验检查。

  5.传染病患者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措施。急症病人应专机透析。

  6.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

  7.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病人,及时进行血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8.每月必须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

  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五)

  1.诊疗区域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或者进行空气净化;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2.进入病人的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3.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时必须带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4.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每人用后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

  5.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形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6.用后的敷料等感染性废物应及时清理、密闭、焚烧。

  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六)

  1.内窥镜室诊查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划分明确,保持室内清洁,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消毒处理。

  2.不同部位的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3.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4.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5.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消化道内窥镜、阴道镜等必须消毒;活检钳应灭菌处理。

  6.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用流动水清洗,再用多酶洗剂刷洗,清水冲洗清除管道中的残留组织,沥干水分后再进行消毒。

  7.浸泡内窥镜的消毒液选择应符合要求,浸泡完全,时间符合要求。

  8.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七)

  在执行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1.如果导管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产品,说明书未界定一次性使用的导管,应按去污染、清洗、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3.传染病人用过的导管不得重复使用。

  门、急诊消毒隔离制度

  门、急诊治疗室、换药室、观察室、ICU、手术室应执行相关部分的消毒隔离制度外,做好以下几方面:1.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到指定隔离诊室疹治,并及时消毒。

  2.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病人呕吐物、排泄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3.医务人员的手要随时流水清洗和消毒。

  4.急症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应每日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5.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八)

  1、布局合理,区域划分明确,应有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血液储存、发放处、成份室、采血室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应设在污染区,办公室设在半污染区。

  2、管理要求:

  1)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2)必须严格按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3)储血冰箱应每周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每月对冰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

  5)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肝病毒抗体水平。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6)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后集中处理。

  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九)

  安全用电、节约用电是医院安全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为加强管理,明确要求,规范各类用电行为,特制定本安全节约用电管理制度。

  一、医院科室安全用电管理由医院后勤部门负责,科室的所有外线电源线路的设计、施工、检查、验收、维护均由总务科统一办理。未经总务科审批的用电项目,必须经总务科重新审查、验收后,才能投入使用,否则,应无条件拆除。

  二、科室电源输入线路一律由总务科直接组织施工,任何部门均不得自行接线接电。室内电路新增加设备有总务科统一组织施工。安排有执照的电工施工,无电工执照的人员不准安装电源线路。

  三、电源线路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电路有足够的剩余容量。对陈旧老化、超负荷的电源线路,必须有计划地逐步更换。一时难于更换的,必须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采取特别防护措施,否则,必须暂停使用。

  四、电源线路必须安装可靠的保险装置,并正确使用保险丝,确保用电安全。禁止使用铜线和其它非专用金属线当保险丝使用。

  五、科室和宿舍安装使用大容量的电器设备,必须经院领导批准,擅自安装使用的予以没收。凡电源线路容量不允许安装使用大容量用电器的地方,一律禁止安装使用。

  六、所有电路安装、电器操作的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接触电源必须有可靠的绝缘措施,并按规定严格进行检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七、所有用电场所必须执行“人走电关”的规定,人员离开用电场所或电器设备不使用时,要关闭总电源。____小时用电的设备,必须有专人值班,随时掌握用电的安全情况。各行政科室、走廊等场所的照明设备要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及时关闭,坚决杜绝“白昼灯”和“长明灯”现象。计算机、打印机、饮水机、空调、等电源由各部门负责人或指定负责人在下班后关闭电源,如后面的人要继续使用,则谁用谁关掉。

  八、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打火、异味、高热、怪声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关闭电源,并及时找电工检查、修理,确认能安全运行时,才能继续使用。

  九、科室装修时,电源线路必须由专业电工设计、施工,并充分考虑电源容量和线路安全,加装漏电保护装置,禁止私拉乱接电源线路。

  十、安全用电必须坚持定期检查制度,总务科会同有关部门,每年组织____次检查,各部门每月要进行一次检查,总务科安排巡查人员每天进行一次检查,对不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十一、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用电规则,严禁私拉乱接电源,严禁违章违规使用电器,严禁电源线路超负荷使用。对于违规违章用电的单位和个人,科室员工都有检举和监督的义务。

  十二、违反上述规定,根据情节按有关规定给予经济处罚,违反规定造成人身伤亡和设备、财产损失的,将根据情节和损失程度给予罚款、赔偿处分,直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执行

  总务科

  ____年____月____日

篇九: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全院及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护人员进入工作场所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必要时戴口罩和必要旳防护措施,保持清洁;严禁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等

  公共场所。

  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注射、穿刺、换药、检查等操作

  前后均洗手,必要时使用迅速手消毒液。

  三、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旳一次性医疗用品、器

  具不得反复使用,必须一人一用。

  四、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母婴同室、ICU、换药室、治疗室、口腔科、输血科等重点科室有有关消毒隔离制度和保洁监控

  五、措施。

  六、病房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定期开窗通风湿式打扫,严格执行一床一套一桌一布。病区各室打扫工具要专用,标识明确,用

  后消毒。

  七、换药室、治疗室应严格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八、无菌容器、敷料要定期消毒,消毒液定期更换。

  1、无菌物品要注明消毒日期、失效日期,有效期不得超过一周,超过一周应重新灭菌。放置无菌物品时,须准时间次序排放。

  2、无菌操作时必须带治疗盘(车)。肌肉注射药物准备不得提前30分钟;静脉用药现配现用,溶药时间不得提前2小时,以

  防污染和失效。

  3、无菌持物钳(镊)、各类消毒液容器每周高压灭菌2次。无

  菌物品(棉球、棉签、纱布等)一经打开,注明启动时间,保留

  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4、使用中旳碘酒、酒精、安尔碘每周更换2次,戊二醛每1-2周更换一次,并每周监测浓度,含氯消毒液每日更换,使用安尔

  碘小包装注明启动时间。

  5、科室不得自行清洗器械,用后器械需保湿送供应室集中处

  理。

  七、多种引流瓶、引流袋、引流管、负压器、氧气导管等,应

  每日更换。

  八、持续使用旳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管路、呼吸机管路必须每

  日更换、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备用。

  九、听诊器用75%酒精擦拭,一人一消毒。体温计用后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内30分钟,清洗后干燥保留。

  十、血压计、病历夹每周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电话、电脑键盘、鼠标等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一次,血

  压计袖带每周清洗,有污染随时消毒清洗。

  十一、麻醉科使用一次性气管插管,影像科使用一次性口杯,口腔科使用一次性治疗盘,检查科抽血实行一人一巾一带,采血针一人一针,不得反复使用。

  十二、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婴儿室(母婴同室)、ICU、换药室、治疗室、口腔科、输血科等重点科室,应定期进行无菌

  物、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旳手等细菌学监测。

  十三、使用后器械由供应室统一回收清洗、消毒或灭菌。对特殊感染(脘毒、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等)旳物品应用高浓

  度含氯消毒剂浸泡后再清洗、消毒或灭菌。

  十四、所有一次性用品及检查、治疗、换药、手术等产生旳

  垃圾均按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处置。

  十五、出院病人按病种做好终末消毒。

  病区消毒隔离制度

  一、保持治疗室、换药室整洁,严格辨别清洁区和污染区,标识清晰。医务人员衣帽整洁,进行无菌操作时戴口罩,检查、治

  疗操作前后洗手。

  二、感染病人和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

  殊感染病人单独处置。

  三、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急性传染病后应及时隔离,上报

  病情,严格执行隔离措施。

  四、特殊感染(脘毒、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突发不明原因旳病原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患者,按照“特殊感染医院感

  染管理制度”执行。

  五、积极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和消毒隔离知识,做好卫生宣传教

  育工

  作,定期洗澡、剪发、剪指甲,保持个人卫生。

  六、病房定期通风换气,空气消毒每周一次。床单位湿式打扫,一床一巾一换。每日消毒液擦拭桌、柜、门窗、地面一次,一桌

  一布用后消毒。

  七、病人洗漱用品、餐具专用,出院后进行终末消毒。

  八、各室保洁用品专用,标志明显,用后消毒。

  九、病人被服有污染时随时更换,污染被服定点放置,不得在病室、走廊清点被服。

  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保持治疗室旳清洁、整洁,除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随意逗留;工作人员衣帽整洁,操作时戴口罩,严格洗手。

  二、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划分明确,标识清晰。无菌

  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三、无菌容器每周更换消毒2次,注射器执行一人一针一管,止

  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

  四、注射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旳药液、启动旳静脉输入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旳多种溶媒超过

  24小时不得使用,最还采用小包装。

  五、治疗车上物品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

  入病区旳治疗车,应配有迅速手消毒剂。

  六、弯盘、止血带、湿化瓶、螺纹管等用后以500mg/L含氯消毒

  液浸泡消毒,浸泡物所有置于液面下,干燥保留备用。

  七、每日以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墙面、窗台、地

  面2次,紫外线消毒2次,每2周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

  八、多种污物、医疗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置原则分类放置。

  九、定期对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旳手进行监测,每六个月监测紫

  外线强度一次。

  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保持换药室整洁,严格清洁区和污染区,标识明确。进入换

  药室旳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帽、戴口罩。

  二、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三、无菌容器每周更换灭菌2次,消毒液定期更换,无菌物品和

  清洁物品分开放置。

  四、每次换药前后必须洗手,换药时按无菌操作进行,如需添加

  敷料时,洗手后方可接触换药车。

  五、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污染伤口;隔离伤口在床边进行,用过

  物品不得带回换药室;手术者术前不得给感染及隔离伤口换药。

  敷料用后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

  六、用后器械需保湿应供应室统一回收,集中处理。

  七、每日以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地面、换药床,污染后随时擦拭,紫外线消毒2次,每2周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

  每周大搞卫生一次。

  八、定期对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旳手进行监测,每六个月监测紫

  外线强度一次。

  麻醉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使用一次性气管导管、口垫、口咽通气管等。

  二、喉镜用后清理、清洗洁净,消毒30分钟后冲洗保留

  备用。

  三、氧气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留备用。

  四、血压带袖带每周清洗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多种穿刺包一人一用。

  六、特殊感染或传染性疾病患者最佳使用一次性用品。

  七、定期对物表、工作人员旳手进行监测。

  针灸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保持室内整洁安静。

  二、工作人员必须衣帽整洁,针灸前后用流动水洗手。

  三、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桌椅、门窗、地面。

  四、严格做到一人一针,一穴一针,皮肤用75%酒精棉球消毒,用过旳针按损伤性医疗废物处置。

  五、拔火罐一人一用一消毒。

  六、枕套、床单等每周更换1-2次,传染病患者使用后及时更换,并进行消毒处理。

  七、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2次,紫外线灯管强度每六个月监测一

  次。

  病理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工作室分清洁区、污染区。标本、申请单等污染物品放

  污染区。室内清洁,通风良好。

  二、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桌椅、门窗、地面、操

  作台。

  三、制片用过旳吸管、试管、器械等放入500mg/L含氯消毒

  四、液中浸泡30分钟后在清洗晾干备用。

  五、冰冻切片机台及器械污染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制片后旳腹水标本,加等量旳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2小时。

  六、制片后剩余旳标本(已通过甲醛固定)定期送医疗废物

  暂存点。

篇十: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全院及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护人员进入工作场所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必要时戴口罩和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持清洁;禁止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等

  公共场所。

  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注射、穿刺、换药、检查等操作

  前后均洗手,必要时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三、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器

  具不得重复使用,必须一人一用。

  四、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母婴同室、ICU、换药室、治疗室、口腔科、输血科等重点科室有有关消毒隔离制度和保洁监控

  五、措施。

  六、病房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定期开窗通风湿式打扫,严格执行一床一套一桌一布。病区各室清扫工具要专用,标记明确,用

  后消毒。

  七、换药室、治疗室应严格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八、无菌容器、敷料要定期消毒,消毒液定期更换。

  1、无菌物品要注明消毒日期、失效日期,有效期不得超过一周,超过一周应重新灭菌。放置无菌物品时,须按时间顺序排放。

  2、无菌操作时必须带治疗盘(车)。肌肉注射药物准备不得提前30分钟;静脉用药现配现用,溶药时间不得提前2小时,以

  防污染和失效。

  3、无菌持物钳(镊)、各类消毒液容器每周高压灭菌2次。无菌物品(棉球、棉签、纱布等)一经打开,注明开启时间,保存

  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4、使用中的碘酒、酒精、安尔碘每周更换2次,戊二醛每1-2周更换一次,并每周监测浓度,含氯消毒液每日更换,使用安尔

  碘小包装注明开启时间。

  5、科室不得自行清洗器械,用后器械需保湿送供应室集中处

  理。

  七、各种引流瓶、引流袋、引流管、负压器、氧气导管等,应

  每日更换。

  八、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管路、呼吸机管路必须每

  日更换、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备用。

  九、听诊器用75%酒精擦拭,一人一消毒。体温计用后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内30分钟,清洗后干燥保存。

  十、血压计、病历夹每周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电话、电脑键盘、鼠标等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一次,血

  压计袖带每周清洗,有污染随时消毒清洗。

  十一、麻醉科使用一次性气管插管,影像科使用一次性口杯,口腔科使用一次性治疗盘,检验科抽血实行一人一巾一带,采血针一人一针,不得重复使用。

  十二、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婴儿室(母婴同室)、ICU、换药室、治疗室、口腔科、输血科等重点科室,应定期进行无菌

  物、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等细菌学监测。

  十三、使用后器械由供应室统一回收清洗、消毒或灭菌。对特殊感染(脘毒、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等)的物品应用高浓

  度含氯消毒剂浸泡后再清洗、消毒或灭菌。

  十四、所有一次性用品及检查、治疗、换药、手术等产生的垃圾均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处置。

  十五、出院病人按病种做好终末消毒。

  病区消毒隔离制度

  一、保持治疗室、换药室整洁,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标识清楚。医务人员衣帽整齐,进行无菌操作时戴口罩,检查、治

  疗操作前后洗手。

  二、感染病人和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

  殊感染病人单独处置。

  三、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急性传染病后应及时隔离,上报

  病情,严格执行隔离措施。

  四、特殊感染(脘毒、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突发不明原因的病原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患者,按照“特殊感染医院感

  染管理制度”执行。

  五、积极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和消毒隔离知识,做好卫生宣教工

  作,定期洗澡、理发、剪指甲,保持个人卫生。

  六、病房定期通风换气,空气消毒每周一次。床单位湿式打扫,一床一巾一换。每日消毒液擦拭桌、柜、门窗、地面一次,一桌

  一布用后消毒。

  七、病人洗漱用具、餐具专用,出院后进行终末消毒。

  八、各室保洁用具专用,标志明显,用后消毒。

  九、病人被服有污染时随时更换,污染被服定点放置,不得在病室、走廊清点被服。

  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保持治疗室的清洁、整齐,除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随意逗留;工作人员衣帽整齐,操作时戴口罩,严格洗手。

  二、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划分明确,标识清楚。无菌

  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三、无菌容器每周更换消毒2次,注射器执行一人一针一管,止

  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

  四、注射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的各种溶媒超过

  24小时不得使用,最还采用小包装。

  五、治疗车上物品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

  入病区的治疗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六、弯盘、止血带、湿化瓶、螺纹管等用后以500mg/L含氯消毒

  液浸泡消毒,浸泡物全部置于液面下,干燥保存备用。

  七、每日以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墙面、窗台、地

  面2次,紫外线消毒2次,每2周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

  八、各种污物、医疗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置原则分类放置。

  九、定期对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监测,每半年监测紫

  外线强度一次。

  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保持换药室整洁,严格清洁区和污染区,标识明确。进入换

  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帽、戴口罩。

  二、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三、无菌容器每周更换灭菌2次,消毒液定期更换,无菌物品和

  清洁物品分开放置。

  四、每次换药前后必须洗手,换药时按无菌操作进行,如需添加

  敷料时,洗手后方可接触换药车。

  五、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污染伤口;隔离伤口在床边进行,用过物品不得带回换药室;手术者术前不得给感染及隔离伤口换药。

  敷料用后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

  六、用后器械需保湿应供应室统一回收,集中处理。

  七、每日以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地面、换药床,污染后随时擦拭,紫外线消毒2次,每2周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

  每周大搞卫生一次。

  八、定期对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监测,每半年监测紫

  外线强度一次。

  麻醉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使用一次性气管导管、口垫、口咽通气管等。

  二、喉镜用后清理、清洗干净,消毒30分钟后冲洗保存

  备用。

  三、氧气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备用。

  四、血压带袖带每周清洗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各种穿刺包一人一用。

  六、特殊感染或传染性疾病患者最好使用一次性用品。

  七、定期对物表、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监测。

  针灸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保持室内整洁安静。

  二、工作人员必须衣帽整齐,针灸前后用流动水洗手。

  三、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桌椅、门窗、地面。

  四、严格做到一人一针,一穴一针,皮肤用75%酒精棉球消毒,用过的针按损伤性医疗废物处置。

  五、拔火罐一人一用一消毒。

  六、枕套、床单等每周更换1-2次,传染病患者使用后及时更换,并进行消毒处理。

  七、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2次,紫外线灯管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

  病理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工作室分清洁区、污染区。标本、申请单等污染物品放

  污染区。室内清洁,通风良好。

  二、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桌椅、门窗、地面、操

  作台。

  三、制片用过的吸管、试管、器械等放入500mg/L含氯消毒

  四、液中浸泡30分钟后在清洗晾干备用。

  五、冰冻切片机台及器械污染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制片后的腹水标本,加等量的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2小时。

  六、制片后剩余的标本(已经过甲醛固定)定期送医疗废物

  暂存点。

推荐访问: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 隔离 各科室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4805.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