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均衡办学的看法和建议5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10 11:45:03

篇一: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均衡办学的看法和建议

  

  针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起点教育,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

  础。区域推进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也是正在探索的领域。

  通过

  研究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现状及政府决策,在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教育均衡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区域之间,即城乡之间均衡发展的问

  题;学校之间,即同一区域内不同学校间均衡发展的问题;群体之间

  ,即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

  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它的均

  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而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尽可能缩小区域

  间、学校间的差距,让所有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享有社会给予的平

  等教育。

  为了提高我县教育均衡发展,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教师支教的问题

  在这种模式下,同一区域内将优质中小学教师或短缺学科教师按

  照“一师任两校、兼职走教”的形式定期下派到薄弱学校任教。但该

  如何调动这部分教师的积极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教师资源优化配

  置的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给这部分教师发放适当的支教补助,在教师

  职称、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这些教师。

  这部分教师到分校区上班,路途较远,学校还应落实好他们的交通问题。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县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只靠教育领

  域内的调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相关的社会制度、政策机制予以保

  障。要建立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农村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机制,逐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而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二,以教师资源合理配置推进均衡。

  教师资源均衡是均衡的关键,择学校实际上是择老师,我们要改

  变老师的初次配置,要通过扩大免费师范生教育和义务教育特岗计划

  规模,吸引高水平毕业生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要开展县域内

  校长教师的交流,要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国标、省考、县聘、校用,从

  组织上推动县域的交流。城市学校教师晋升更高一级的职务,必须有

  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的经历,这样从政策上推动教师的交流。

  要探索建立到农村任教的特殊岗位津贴,和建设老师周转宿舍,从保

  障上促进教师的流动。

  第三,以优质资源共享来推进均衡。

  要通过建立学校的联盟、集团化办学、对口帮扶等方式,扩大优质

  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整体带动各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第四,以强化督导评估推进均衡。像对义务教育普九进行督导验收一样,通过督导评估,对基本实现

  县域教育均衡发展进行验收。这个验收就包括对县级政府资源配置情

  况进行评估。要了解学校之间差距的系数。二是要对县域内解决由不

  均衡带来的择校、减负等热点难点问题环节进行评估。还要测评公众

  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共同发展,不是要千校一

  面,而是要在基本均衡的前提下鼓励各个学校办出特色、风格,始终

  坚持在发展中促均衡、在均衡中促进发展。

篇二: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均衡办学的看法和建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为了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

  2.建立健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通过建立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得各地区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加强教育质量监管。加强对教育质量的监管,确保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提高教育公平。

  4.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6.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为孩子的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7.加强学校管理。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8.加强教育公平意识。加强教育公平意识,提高社会对教育公平的认识和重视,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9.加强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供给,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0.加强教育改革。加强教育改革,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内容改革,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篇三: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均衡办学的看法和建议

  

  如何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

  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分配是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政府应该制定相应政策,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2.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为了提高教师素质,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如提高教师的待遇和职称制度,强化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研究等。

  3.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如加强农村教育、发展特殊教育、改善城市薄弱学校等,以确保教育能够覆盖到全国每个角落。

  4.加强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子女的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家校沟通,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总之,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篇四: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均衡办学的看法和建议

  

  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

  义务教育;均衡;理念;核心

  【中图分类号】

  G630【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2―0020―01素质教育实施的质量和普及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彰显教育均衡发展的程度,教育均衡发展又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为了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国大力倡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建设规划、校际对口支援、教师补充机制、经费保障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谈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认识。

  一、优质公平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理念

  质量和公平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两个核心要素。缺乏质量的公平是低层次的均衡,牺牲公平的质量更谈不上均衡。以优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核心要义。

  贫困地区由于历史、体制、政策等各种原因造成教育不均衡现象尤为牵动人心。教育不均衡引发久久不退的学生“择校热”、教师进城热。即县城学校学生

  爆满无法容纳,教师富余,没有岗位。边远山区有学生少教师,特别缺少音美体教师,教师能力不足,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二、固本强基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智力保障

  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孩子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学校建得再好,没有合格的教师,教育均衡就是空谈。学校中最不容易消除的不均衡就是师资队伍的不均衡,如何发挥每个教师的智慧与才干,以最佳组合来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队伍建设是核心任务。因此均衡发展的本质在于缩小教育差距,通过普遍提高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实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享有同等机会和同样优质教育的目标创造条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队伍均衡的关键在于流动。教师流动可采取单向流动。即质量好的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帮助弱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全面发展。也可采取双向流动。在强校选派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的同时,弱校选派肯学上进的教师到强校学习,学成归来把学到的经验嫁接到本校。

  校长能力的提升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培训校长是

  校长成长的最好方法。通过专家学者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开阔他们的视野,使校长快速成长起来,提高学校管理能力;同时让校长们了解国家对教育的政策和要求,认识当前义务教育的现状,指明未来义务教育的发展方向;再者,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也可以提高他们的个人的品德修养,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心甘情愿地为义务教育服务。

  三、素质提升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

  以学业松绑拓展空间。现在学校按课程标准开设课程,取消了假期、节假日补课,取消了多余的家庭作业,还要改革现有课程标准,大面积降难减负,所有课程知识点后移,,确保素质教育的推进。真正松了绑,那么让学生干什么!

  以素质拓展增添智慧。为学生减负只是治标,减负后让其全面发展才是治本。提倡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少年宫等活动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个性的德育载体,开辟素质教育的新天地,拓宽师德建设的新路径,打造教育均衡发展的新亮点。

  以丰富特色提升内涵。在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的过程中,学校软硬件会很快提升,像雨后春笋,最终变为每一所学校的文化品质和办学品位。并且让各具特

  色的学校各得其所地共同发展,使各种利益群体的教育需求在教育公平的框架内得到合理的满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均衡。

  四、科学谋发展,绘制教育均衡发展的民生蓝图

  第一,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大机制。即政府的经济保障机制,校际的资源共享机制,办学内涵提升机制。全面消除薄弱学校、大班额,遏制择校、择班、择师现象,促进城乡间校际间的均衡。

  第二,打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大品牌。学校文化品牌,全面、系统、高标准构建学校文化;教育科研品牌,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队伍建设品牌,加强教师分层培养工作,使师资队伍保持旺盛的“造血”功能。

  第三,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大体系。素质教育考核体系、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体系,为政府发展教育提供决策依据,为学校加强和改进义务教育提供建议,促进区域内依法办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形成布局合理、发展均衡、质优效良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局面。

  我们深深地知道,教育的一切努力都是静悄悄的变革,不是疾风暴雨式的运动;教育是生命成长的过

  程,不是一蹴而就,瞬息万变。我们将怀着这样的理想和信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幸福,脚踏实地、行进在这条没有捷径、更无止境的路上,如江海奔腾而不息,如江海默默而建功。

  编辑:蔡扬宗

篇五: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均衡办学的看法和建议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研

  今年来,我们深入x市x区各中小学校,广泛听取了中小学校长、中层干部、部分教师代表意见,就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着力破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

  一、基本情况

  x区现有中小学校x所,其中小学x所,初中x所,九年制学校x所,高中x所,完全中学x所,十二年制学校x所,职高x所,村小及教学点x所,在校学生x人,在职教职工x人;

  现有农村学校x所,其中小学x所,初中x所,九年制学校x所,村小及教学点x所,在校学生x人,在职教职工x人;

  现有幼儿园x所,在园幼儿x名。其中农村公办幼儿园x所,在园幼儿x名。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学校布局

  教育均衡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总体目标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近五年,x区首先对辖区内的学校布局进行了科学规划。针

  对村小多、布局散、规模小、办学效益不高的问题,全区先后依照群众意愿撤销了x所农村“空壳”学校,合并了x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截至x年底,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由五年前的x所变为x所,教育资源得到有效盘活。x年全区教育经费投入为x亿元,x年增加到x亿元,增长了x%。五年来共投入x亿元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x所,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x%以上,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占比x%,在园幼儿数占比x%。创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x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x个,全区教学资源紧缺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二)均衡师资配备

  教师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的核心,对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校际互助合作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补充农村教师,自x年开始,x区共公开招聘教师x名,其中农村x人;

  分配定向免费师范生x名,全部分配到农村学校;

  从外县市区或外系统调入教师x名,其中农村x人。

  (三)就学机会均等

  生源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教育投入,成为影响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生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x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坚持“就近划片、免试入学”的原则,依法确保适龄少年儿童全部入学。与此同时,区教育局还严格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严禁通过考试选拔生源,严格实行均衡编班规定,严禁举办任何形式的实验班、重点班。严格执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的学籍管理制度,让全区招生管理更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为了稳定公办初中生源,区教育局严格落实省示范性高中——x招生指标到校政策,让符合条件的学生全部享受指标优惠,有效制止了生源流失。

  (四)共享优质资源

  教育均衡,就要把优质资源做大,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近年来,x区按照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城带乡的思路,x市一完小、x小学“1+n”网络联校开始实施,与x镇x村小、x镇x村小、x县一完小等学校签订《“1+n”网络联校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协议书》,实现了“1+n”的互联互通。x努力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教育需求、多方参与”的教育信息化扶贫长效机制,建设以市为中心,以区为节点,以村小为末梢的城乡一体化数字学校,用“互联网+”的思维,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通过“同步课堂”、“专递课堂”等形式,整体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实现农村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的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目标。

  (五)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x区先后投入了x亿元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薄

  弱学校改造任务;

  投入x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温暖工程”,解决了x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师生用水用电问题;

  投入x多万元解决全区城乡学校“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

  投入x万元建设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解决农村教师住宿问题;

  投入x万元(其中乡镇工作津贴x万元,边远山区教师津贴x万)解决农村教师尤其是山区教师待遇问题。在x新区新建了x中学、x中学、市x完小、市x小,这几所新建学校建设资金投入均上亿元,学校布局合理、功能区划分明,除应有的教学楼之外,均建设了实验楼、功能室、塑胶田径场、综合体育馆等。截止x年底,全区消除大班额x个,x个超大班额全部清零,大班额比例降至x%以下。x区先后获评“省第三批教育强县(市、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

  三、存在问题

  (一)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了起来。各种特长班、奥数班纷纷出现,择校热愈演愈烈。“想要进入一所重点中学,有时比上大学还要困难”。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导致城区中小学教学及辅助用房生均面积不足、运动场所不够;

  教学仪器设备乡村配置有余而使用不足,城区有的学校网络多媒体教室数量不足。x区通过撤并、新建、扩容等举措,加

  快了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步伐,但总体上建设力度不是很大,发展进度不太快。尤其是市x完小、市x完小、x小学、市x中等学校,因场地较小办学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引起城区义务教育段学校办学压力增大,择校现象难以把控,加重了学生家长的负担,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二)城乡学校布局不尽合理

  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均呈现较快的人口流动趋势,加剧了学校布局调整的困难。随着乡镇区划的调整和城镇化的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山区的学生涌入集镇,造成城乡生源严重不平衡。尤其是岗脚、太平、邓家塘等非政府所在地的学校生源急剧减少,生师比严重失调,办学效益低下,有必要对农村学校布局进行再调整。城区义务教育段学校相对集中在城市老城区,校园面积狭小、活动空间有限、四周交通拥堵,师生出入不畅。x新区到目前为止,小学兴建了市x完小、市x完小,初中新建了市x中,还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教育需求。

  (三)城乡师资配备不够均衡

  如今,许多地方对教育的投入依然停留在财力物力上,比较重视教育硬件建设,从学校教学楼和设备等基础设施角度出发。

  其实,在教育优质均衡中,师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农村优秀教师存在可以缩小城乡教学质量的差距。当前,由于城区和乡村办学条件的差异,优秀年轻教师普遍从乡村学校向城区学校流动,造成部分乡村学校教师“青黄不接”;

  农村师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农村师资缺乏新鲜血液;

  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城乡差距较大。经过近几年的投入和改造,全区城乡学校硬件设施、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提升。城乡教育的差距目前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一方面年龄趋于老年化,师资储备不足,农村学校教师大多数年龄在50岁以上。一些偏远、薄弱的农村学校,教师

  的平均年龄达到55岁以上,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

  另一方面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普遍缺乏“小科目”(音乐、体育、美术)专任教师。

  (四)城乡优质生源流失严重

  一般来说,生源是初、高中学校打造学校品牌的重要条件,有了好生源,才容易出好成绩,才能吸引更多家长和学生。否则,就吸引不了好学生,学校也难以在社会上有名气。如今,x城区两所优质小

  学(市x完小、x学院附小)的优质生,均到了市教育局直管的市x中就读,却很少到x区管辖的x中学就读;

  而进了市x中后则选择了市教育局管理的市x中读高中,很少

  选择到x区管辖的市x中就读,直接影响了x区中考、高考的成绩。初中生源基础比较薄弱,导致高中学段教育教学困难,高考备考工作压力增大。此外,由于许多农村优秀教师流向城区学校,流失的主要是骨干教师和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挫伤了农村学校办学积极性。同时优秀教师的流失也助推了“择校热”现象,导致农村生源不断流失。

  四、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优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承载着人们对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要坚持“合理布局、均衡发展、适度超前、够用适用”原则,结合城镇化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编制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按照“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原则,着力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强化教育优先发展意识,加快推进城东凤形学校建设步伐及其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兴建等工程,在城东新区尽快规划建设1所标准化的初中。加强对城乡薄弱学校的改造,着力消解城区中小学大班额压力,满足学生就近入学。根据乡镇区划调整和生源变化的实际情况,继续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切实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乡镇区域调整后现代化学校建设。

  (二)进一步健全考核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城乡师资力量差距成为教育均衡的最大阻碍。要按照教师编制“总量控制,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面实行教师全员聘用制、骨干教师走教制和岗位职称局管制,使全区教师由“单位人”转变成“系统人”。进一步加大教师招考、引进力度,严格执行校长定期流动任职和骨干教师、专任教师每年按x%比例区域内流动制度,校长任满两届必须交流,加强城乡之间校长、教师的双向交流,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一线任教。制定优惠政策,逐步提高义务教育段学校校长的待遇,提高农村一线教师的岗位工资和津贴标准。注重师德教育,严肃查处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行为,多举措、全方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三)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保障优质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是简单的平均发展,所以不能“削峰填谷”,而是应“扬峰建谷”。要着眼教育扶贫“一所学校不落、一个学生不漏”的攻坚目标,围绕“入学机会均衡、资源配置均衡、管理水平均衡、教育质量均衡”目标,优先发展教育,着力补齐短板,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让优质学校更优。同时培育相对薄弱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推动他们尽快走向优质。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重点向一线教师倾斜,加大优秀教师、校长的奖励力度,调动一线教师工作积极性和校长办学热情,使全

  区教育工作稳定持续、优质均衡发展。

  看后让人想到了许多东西。

  平河中心学校关于如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平河中心学校为进一步做好教育实情大调研活动各项工作,确保大调研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根据《凤庆县教育局关于印发教育实情大调研活动方案的通知》(凤教发〔2013〕239号)文件及《凤庆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实情大调研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凤教发〔2013〕277号)文件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可行性方案,以“如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调研主题,以办公室人员为领导组,分批深入调研,于9月中旬深入辖区三个行政村40多个村民小组及三所完小进行调研,召开村干部、村民、师生进行座谈会40多次,发放并收回10份征求意见表,就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工作建议,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平河中心学校位于凤庆县大寺乡平河村,凤庆县城西北部,澜沧江南岸,西同昌宁县相连,南同勐佑镇毗邻,中心校距县城57千米,离乡人民政府住地45千米。平河完小始建于1911年,名为平河初等小学堂,1922年辖平河、和顺、双龙,昌宁县的老厂、民德、民华、达仁、新河、联席,1933年昌宁设县后,老厂、民德、民华、达仁、新河、联席的学生划片入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又更名为平河学区、平河校区,2021年8月定名为凤庆县大寺乡平河中心学校。平河中心学校服务平河、和顺、双龙三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服务范围总人口*****人。平河中心学校现有平河、和顺、双龙3所完小,三所完小均为县级文明学校,中心校占地面积*****㎡,生均占地面积18.1㎡,校舍建筑面积6155㎡,生均校舍建筑面积7.8㎡,生均图书12.1册。平河中心学校有教师编制55人,现有教职工54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临聘教师6人,学历合格率100%。服务区适龄儿童705人,入学率为100%;一至六年级在校生718人,其中平河完小293人(含外户籍16人),和顺完小191人(含外户籍1人),双龙完小234人;学前班儿童135人(含外户籍4人)。共34个教学班,师生比约1:16。

  -1-

  二、学校教育现状

  教育虽然是一项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的社会事业,但其发展的快慢和所能达到的水平,却是由多个因素、多种力量共同促成的。为确保义务教育快速健康地走上均衡发展之路,需要整合相关力量形成合力。平河中心校三年来一直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主题努力开展工作。

  1.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均衡发展,以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改革为主线,以“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发展”为办学目标,从严治校,强化管理。

  2.想尽一切办法,加大学校硬件投入。集多方力量对学生音体美器材及图书的投入使用;注重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使中心校教师合格率达100%;关注学生活动场所的建设及发展,通过自筹资金及爱心人士资助,建起了平河完小、和顺完小的篮球场。

  3.以德育系列活动为载体,以活动促教学,全面提升育人水平。每年举办冬运会及校园文化节等多种系列活动,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形成快乐校园的氛围。

  4.学校坚定教育均衡发展理念,调动社会、家庭、师生等方面的积极性,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坚持从学校文化、课程改革、教育科研和精致化管理入手,丰富办学内涵,不断提升中心校教育均衡发展。

  5.响应新办学理念,集中办学。由于平河中心校地处边远,交通不便,地广人稀,校点分散,难以管理。经上报上级批准,与2021年起,对中心校17所小学进行逐年撤并,到现在为止,仅剩平河完小、双龙完小、和顺完小三所学校,实现一村一校,集中办学,有效提高了办学效益,同时也深受社会和家长的支持。

  6.推广课改,提升质量。平河中心校虽然属于典型的边远山区学校,但我们在不断强化校本教研,构建高效课堂,创造了适合中心校需要的教学模式。实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21年9月被中共凤庆县委、3-

  今年考取我校的6名特岗教师,也由于我校地理特殊,不愿签约到我校,只得补充了6名临聘教师,而临聘教师大多岁数较大,学历较低,不够专业化。因此,我校教师资源配置出现了较大漏洞。农村小学教师岗位设置要达到二类标准配置才算基本合格,而二类标准配置需要专任教师要大于90%,我校只达到88%。

  3.教学资源硬件达不到合理配置。到目前为止,双龙完小还无法连通办公网络,是资源共享、教学交流的障碍。三所完小均没有电子白板、学生电脑等现代教学设备。根据云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数据,学校要开教育技术课,生机比要达到20:1,才能达标,而我校三所完小各仅有一台教师机。音体美器材三所完小都达不到二类标准配置。体育场地更是得不到合理配置,平河完小14个教学班,体育场地面积480平米,生均仅有1.38平米;和顺完小9个班,体育场地面积430平米,生均仅有1.84平米,都与二类标准8.54平米相差

  甚远,而双龙完小体育场则还是空白。生均图书可用量平河完小是12册,与标准的20册还有一定差距,而和顺完小、双龙完小可用图书为零。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我中心校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

  四、对策建议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缩校际之间的差距,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高位均衡(即义务教育发展水平高、均衡发展程度高),促进教育公平,是当今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我们每个为师者的职责。根据云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要求,结合平河中心校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1.推进中小学建设与管理标准化,实现规范化办学。继续加强农村学校教学用房、师生生活服务用房和教学辅助用房的建设和改造,按照国家办学标准配置必须的教学仪器设施及图书资料。继续推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使每一所中小学都具备大体均等的办学条件。重点解决的问题有:落实义务教育办学经费最低保障标准,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配置最低保障标准,明确基础教育现代化评估标准。

  -4-

  2.组建教育集团,实行“校校联动”机制。推广先进地区经验,以县域内的优质学校为龙头,通过“名校+城市薄弱学校+村薄弱学校”的方式,联合组建教育集团。抽调集团内的优秀骨干教师定期、轮流到薄弱学校支教、挂职,着力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城区骨干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1-2年的制度,同时也为薄弱学校教师到名校挂职创造条件,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3.按照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要求,实施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做大做强中心校,继续撤并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的村小;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

  4.强化政府责任,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在上级政府财力许可的前提下,应加大投入,确保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国家规

  定标准,尽量缩小校与校之间的差距,为稳定教师队伍提供财政支持。

  5.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将图书馆、体育场所教育资源在区域内流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

  6.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督办法,并要求义务教育责任人定期向上级提交关于教育财政经费投入、管理和使用方面的专题报告,自觉接受监督,并上交上级各部门备案。加快教育政务公开步伐,建立教育经费信息发布制度,促进教育投入、管理等接受群众监督。

  凤庆县大寺乡平河中心学校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八日

  -5-

  修辞一点都不喧宾夺主。

推荐访问: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学校均衡办学的看法和建议 均衡 义务教育 办学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5152.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