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狠抓干部作风建设5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13 14:36:01

篇一:狠抓干部作风建设

  

  严明政治纪律,狠抓作风建设严明政治纪律,狠抓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与机关作风建设是?项长期的任务,基层?部?定要在平时的?作与?活中有这个牢固的思想意识。要重视学习,提?能?和素质,最根本的途径是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和业务知识,在?部队伍中要牢固树?好学风。要明确学习重点,党章是?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党内法规制度和各项纪律的总源头,是最?的政治纪律。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部,都要严格遵守党规党法,?觉?党章和党内政治?活准则来规范??的????,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场不移、政治?向不偏。要强化学习意识,根据本岗位的职能任务及?部本?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养成?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在思想认识上对学习的?的、意义、要求等必须端正。学习不是为了应付,更不是为了领导,?是为了??增加知识,提??作?平,增长才?,进?更好地为?作服务,为?民服务。要严明纪律,纪律是约束?为的主要?段,没有纪律就会散沙?盘。任何组织都有??的纪律要求与标准。?要管好??。??的?为??管好,要时时处处注意??的????。特别是?作纪律,最基本的就是上下班,这是起码的要求。?家都要向好的看齐,?不要总和??差的?。?要管好他?。这主要是要互相监督,领导要管好?部,?部也要监督领导。?有时还要靠他?提醒与监督,有时??会管不好??,??发现不了??的?病,就要别?来管。旁观者清就是这道理。三要管好?作。事业是由?决定的,?作由每个?共同努?才能很好地完成。我们的事业是服务,做好?作??有责。所以每位同志都要以事业为重,认真对待?作,严肃?作纪律,使???中的每?项?作都能更好地达到上级的要求,取得群众的满意。要清正廉洁,树?勤政廉政、公平正义、积极服务的?作态度。要牢固树??局观念和看齐意识,要树?正确的世界观、??观、价值观,时时处处?重、?省、?警、?励,把?我改造、?我约束、?我管理变成?觉?动。要把清正廉洁作为道德品质来提?,强化“?民公仆”、为?民服务的理念,坚守清廉的本分,追求清廉的境界,做?个?尚的?。坚决克服各种不正之风,做什么事都要深思熟虑,要经得起时间考验,决不能感情?事。

篇二:狠抓干部作风建设

  

  从制度入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共五则范文)

  第一篇:从制度入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XX段从完善制度入手强化干部作风建设

  近日,XX段结合安全大检查活动,进一步完善干部作风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干部执行能力,促进各级干部作风深入转变。

  一是抓好文件梳理。由段长、党委书记牵头,组织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召开干部作风建设专题会议,对近年来下发的干部作风文件进行全面梳理,按照干部

  “干什么、怎么干,如何评价、考核和问责”的思路,形成了干部检查量化、能力评价、责任考核、问责追究四个方面文件,统领全段干部作风建设工作。

  二是强化量化标准。按照逐级负责制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段领导、中层干部、专业干部、一般干部的检查、包保、跟班、添乘次数,以及发现和解决隐患问题的数量,切实把安全压力层层传递到科室、车间和管理岗位,真正做到严格管理抓落实,硬起手腕抓考核,杜绝“好人主义”思想,确保安全生产稳定。

  三是强化能力评价。以“每月一点评、每季一抽考、半年一课题、年度一考评”为抓手,对各级干部的履职能力、任务完成、工作作风、精神状态、首问负责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促进他们多学习、勤思考,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能力,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四是强化考核问责。加大对干部作风的检查、考核力度,把检查标准细化为5个大类21个小项,考核指标由“定性”转变为“定量”,并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同时,切实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定期开展干部作风督查,对作风漂浮、状态不佳、管理混乱、安全控制不力的干部,积极向段党政主要领导提出问责追究和岗位调整建议。

  第二篇:从制度建设入手建设和谐社会

  文章标题:从制度建设入手建设和谐社会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尊重、激发、鼓励和保护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政策和体制。

  社会活力是历史进步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个没有活力的社会

  是没有生命力的社会:一个没有生命力的社会是停滞的社会。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社会的目标,“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

  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社会财富说到底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是马克思肯定的配第的名言。充满活力的社会,会使人人想干事,人

  人能干事,人人可以干成事。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在不影响他人同样权利的情况下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每个人的创造愿望与创造才能、创造成果都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承认。只有这样,全社会各种积极性与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社会财富才能充分涌流,通过每个人的自由创造达到社会的普遍繁荣与福祉。

  必须承认,我们的社会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全社会创造活力发挥的障碍。这些障碍既有体制上的,也有观念上的。比如,社会阶层之间在人才流动和才华认可方面还存在鸿沟。过去长期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的划分方式,使得其他社会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的社会身份和创造性认可度有待提高。又比如,在一些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这些城市最具活力的创造群体,然而他们所处的地位、所享受的权益却同他们创造财富的贡献不相称。

  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在制度建设上,就是要建立健全保证一切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劳动与价值都能得到承认和尊重的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吸引各类人才、有利于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保证劳动、知识、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从而使每个人的创造权益都能得到社会的保障。

  第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实现和保证社会公平的体制。

  一个稳定、和谐、政通人和的社会,其重要的标志之一,是社会公平。社会公平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上不存在悬殊过大的差距;另一方面是机会均等,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拥有平等获得收入的机会。从社会公平的两个方面来看,机会均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公平。当前的突出矛盾是机会不均等。今天社会存在的许多怨气和矛盾,根源在于政策体制上没有完全提供机会均等的机会。在政策体制上,在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财

  政支持等关系到大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存在“锦上添花”多,而“雪中送炭”少的情况,某些群体或明或暗被剥夺了平等争取机会的权利。

  必须看到,完全平均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一个社会贫富有差距,是人类历史上客观存在的现象。试图建立一种“均富贵”、人人过着一模一样生活水平的社会,只会抑制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正因为如此,针对计划经济时期“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改革开放中实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生产大发展。同时又要看到,由于存在劳动者劳动的差距、社会成员对生产要素占有量的不同、二元经济结构和自然地理位置差异,以及政策体制上的某些不完善,导致我国社会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不

  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衡量社会公平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必须引起执政党和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警戒水平。

  因此,构建实现社会公平的和谐社会,需要抓紧解决社会公平制度建设。当前最为重要是抓紧做好以下两条:一是健全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加强和规范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作用,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鼓励社会成员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富裕起来,再分配注重社会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财政投入要更

  多地关注弱势群体和落后地区。二是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通过清晰界定产权、明确权责关系和依法严格保护产权,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促进企业、经营者和各阶层劳动者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实现生产经营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推动社会资本实现优化配置,保护和促进各个阶层人员、各类企业和各个地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进发,使一切创造

  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

  第三篇: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和谐社会

  文章标题: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和谐社会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尊重、激发、鼓励和保护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政策和体制。

  社会活力是历史进步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个没有活力的社会是没有生命力的社会:一个没有生命力的社会是停滞的社会。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社会的目标,“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社会财富说到底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是马克思肯定的配第的名言。充满活力的社会,会使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可以干成事。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在不影响他人同样权利的情况下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每个人的创造愿望与创造才能、创造成果都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承认。只有这样,全社会各种积极性与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社会财富才能充分涌流,通过每个人的自由创造达到社会的普遍繁荣与福祉。

  必须承认,我们的社会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全社会创造活力发挥的障碍。这些障碍既有体制上的,也有观念上的。比如,社会阶层之间在人才流动和才华认可方面还存在鸿沟。过去长期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的划分方式,使得其他

  社会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

  由职业人员等)的社会身份和创造性认可度有待提高。又比如,在一些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这些城市最具活力的创造群体,然而他们所处的地位、所享受的权益却同他们创造财富的贡献不

  相称。

  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在制度建设上,就是要建立健全保证一切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劳动与

  价值都能得到承认和尊重的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吸引各类人才、有利于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的用

  人机制;建立健全保证劳动、知识、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从而

  使每个人的创造权益都能得到社会的保障。

  第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实现和保证社会公平的体制。

  一个稳定、和谐、政通人和的社会,其重要的标志之一,是社会公平。社会公平包括两方面的内

  容;一方面是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上不存在悬殊过大的差距;另一方面是机会均等,每一个社

  会成员都应当拥有平等获得收入的机会。从社会公平的两个方面来看,机会均等在很大程度上决

  定了社会公平。当前的突出矛盾是机会不均等。今天社会存在的许多怨气和矛盾,根源在于政策

  体制上没有完全提供机会均等的机会。在政策体制上,在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财

  政支持等关系到大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存在“锦上添花”多,而“雪中送炭”少的情况,某些群体或

  明或暗被剥夺了平等争取机会的权利。

  必须看到,完全平均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一个社会贫富有差距,是人类历史上客观存在的现

  象。试图建立一种“均富贵”、人人过着一模一样生活水平的社会,只会抑制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活

  力。正因为如此,针对计划经济时期“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改革开放中实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生产大发展。

  同时又要看到,由于存在劳动者劳动的差距、社会成员对生产要素占有量的不同、二元经济结

  构和自然地理位置差异,以及政策体制上的某些不完善,导致我国社会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不

  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衡量社会公平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必须引起执政党和全

  社会高度关注的警戒水平。

  因此,构建实现社会公平的和谐社会,需要抓紧解决社会公平制度建设。当前最为重要是抓紧

  做好以下两条:一是健全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其贡献

  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加强和规范

  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作用,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鼓励社会成员通

  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富裕起来,再分配注重社会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财政投入要更

  多地关注弱势群体和落后地区。二是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通过清晰界定产权、明确权责关系

  和依法严格保护产权,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促进企

  业、经营者和各阶层劳动者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实现生产经营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信用基

  础和市场秩序,推动社会资本实现优化配置,保护和促进各个阶

  层人员、各类企业和各个地区推动

  经

  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进发,使一切创造

  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政府的管理职能,可以概括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应该看到,经济调

  节和市场监管的职能,各级政府已

  经较为熟悉,调控和应用的能力较强;而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

  共服务的职能还较为薄弱。如何在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正确地

  处理好各种社会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强社会管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已成为各级

  政府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加强社会管理,既是弥补“市场失灵”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种社会组织

  涌现、多种所有制发展、“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对社会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提供公共服务,包括

  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

  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包括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和

  社会组织结构等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

  加强对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

  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

  当前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全面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

  慈善事业相互配合、互相衔接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大力在全社

  会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二是整合社会管理

  资源,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和公民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

  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政府调控、社会组织和公民协同参与的社会管理的新机制。三是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建立健全公正、透明的法律制度和公共政策体系,加快公共服

  务体制改革步伐,放宽市场准人,引入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主体,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基础设施、水电、交通、通讯等公共部门,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第四,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的机制和应对各种风险的机制。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公共安全事件、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在迅

  速上升。为什么日益富裕的社会,反而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矛盾突出?以前我们讳言这样的问题。

  然而,世界经验表明,从贫穷迈向富裕阶段,往往是社会不稳定的时期。世界发展进程的历史表明:

  一个国家人均GDP越过1000美元后,在人均1000美元~3000美元阶段,即意味着该国社会进人

  复杂多变的不稳定时期。在这个阶段,伴随着结构激烈变动、差距扩大、利益关系复杂、人们的政治

  参与要求增大,与上述四大现象相伴,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效率、公平等社会矛盾,非常容

  易出现“经济失调、社会失序、心理失衡、管理失控、社会伦理混乱”,从而导致社会矛盾、社会冲突频

  繁发生。各国的历史表明,这个阶段是一个“坎”,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转折点。一种情况,顺利实现经济转型,迈过这道“坎”,经济发展就会跃上一个新台阶:另一种情况,没能顺利越过这道

  坎,出现经济停滞甚至社会动荡。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正好面对如何顺利跨过这道坎。中国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

  年增长9.1%,达到11.67万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达1.4万多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1000美元,按照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

  到3000美元。我国正好进入各种社会矛盾频繁发生、各种社会风险不断出现的时期。这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需要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人民内部矛盾多数是由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引起的,比如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社会保障

  待遇、就业再就业等等。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成为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而

  且,这种利益矛盾有时会通过群体性矛盾等形式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新形势下人民内

  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转变

  工作作风,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及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为了保证我国社会顺利越过复杂多变时期的这道“坎”,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抓紧建立健全以下两种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创建群众利益正常渠道诉求机

  制。通过这套机制,为社会提供一条反映情况、消解怨气、化解

  矛盾的通道,通过这套机制,推动领

  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切实解决问题。二是加快建立健全政府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

  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在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我们会始终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包

  括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自然的以及来自国际的风险,必须时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对可能

  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经常进行社会风险情况的搜集、分析和判断,对突发事件的性质、范围,等级、发生时间和区域及时进行预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好应对各种社会风险和挑战的准备。

  第五,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体制

  和机制。

  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表现为社会关系融洽、社会活动有条不紊、社会机体运转灵活、社会秩序

  井然有序,说到底,表现为社会政治的稳定、广大群众安居乐业。在历史上,凡是经济比较繁荣的时

  代,都是社会比较稳定,人们得以致力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的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社会的不断分化与重组,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和不同的利益诉求,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格局。这就

  要求我们加强对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我国社会利益结构、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趋势,以利于完善政策措施,更好地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

  在当代中国,要依靠发展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顺乎

  民意、体现民心的政策,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理顺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实现自家的长治久安,保持社

  会政治长期稳定。为此,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广大群众在经济发

  展中得到实惠,在发展中化解各类矛盾。第二,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

  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第三,发挥党

  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

  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第四,依法规范社会行为,通过舆论、宣传、教育

  和引导,促进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

  益矛盾。

  《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和谐社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和谐社会。

  第四篇:从精简会议整顿会风入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

  “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执行能力”动员会精神,我们将从精简会议整顿会风入手,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执行能力,以作风的大转变、行政能力的大提高来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各种会议过多、过滥,致使会议的质量不高、效果不佳,不仅牵扯了领导的大部分精力,而且影响了县委、县政府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为此,必须精简会议,整顿会风,让广大干部从过多的会议中解脱出来,集中更多的精力来狠抓落实,强化服务,干事创业。

  为进一步改进会风,推进精简会议工作落实,县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整顿会风的通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多种媒体,加大对精简会议整顿会风工作宣传力度。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精简会议整顿会风的有关规定,带头宣传有关规定,带头执行有关规定,并组织好本地本单位的贯彻落实工作。

  为保证精简会议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将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从严控制会议规格、会议数量和会议规模,从紧压缩会议时间,改进会议形式,提高会议效率,降低会议成本,严格会议审批,提倡少开会、开短会,并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切实提高会议的质量。在精简会议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整顿会风。县委明确规定:对县委、县政府召集的会议,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执行严格的签到制度,对无正当理由,迟到、缺会、替会一次的,通报批评;迟到、缺会、替会二次的,诫勉谈话;迟到、缺会、替会三次的,给予免职处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从精简会议整顿会风入手,切实解决全县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行政执行能力明显提高。一是大力精简文件,严格按照公文处理的相关规定,加强公文管理,进一步转变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文,减少行文,提倡少发文、发短文;二是深入开展“双增双节”活动,千方百计增产增收,严格厉行节约节支,加强对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教育,大力宣传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重大意义,使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进一步推进廉洁行政节俭行政,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公款接待费用和接待标准,规范公务用车购置使用管理,规范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管理,精减各类活动,节约办公开支,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党政机关单位基本建设管理,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执行力;四是严肃群众工作纪律,严格落实党的群众工作纪律,不与民争利,反对以任何形式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侵占群众的各种物质利益及损害群众合法权益,不搞特权,不对群众逞威风、耍权势,不压制群众的民主权利,不以官僚主义的态度对待群众;五是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认真解决好各级各部门存在的“懒、浮、拖、软、贪”等不良风气,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六是强化落实的责任,提高落实的本领,建立落实的机制,打牢落实的基础,让广大干部在思想上想干事、在能力上会干事、在环境上能干事、在效能上干成事、在廉洁上不出事;七是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开展以讲政治、讲政纪、讲正气为主题的政风政纪建设“回头看”活动,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纠偏补差,凝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推进全县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作风建设明显好转,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为科学发展跨越崛起提供坚强保障

  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同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大干100天,以决战决胜的姿态,确保“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实现,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努力使学习全会精神的过程转化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1、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牢固敢于担当大气干事的责任意识和胆略气魄。我们现在做的事业,是前人所未曾做过的事业,我们面临的形势,是前人所未曾面临的形势。实践证明,无论是那一个县市区,实现超常规发展的背后,一定有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干劲、超常规的精神,才有超常规的效果。中区要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必须要以非常之举措,求非常之效果,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是促进科学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在新起点上推动中区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更高境界地推进思想解放、更大力度地推进改革创新。

  从我区工作情况看,我们在许多方面做得很好,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我们不能满足,同一些兄弟县市区相比,在发展速度、投资强度、思想观念、落实力度、工作作风上还存在一些差距。在思想认识上,有的思想不够解放,思路不够开阔,创新思维不够,适应新形势的办法不多;在精神状态上,有的工作定位不高,满足已有的成绩,看不到差距,固

  步自封,盲目乐观,沾沾自喜,有的在困难面前,为难发愁,徘徊观望,存在等靠思想;在工作方式上,有的往往局限于已有的经验和做法,习惯于按照常规办事、用老办法处理发展变化的新问题;在工作作风上,有的反应迟钝,动作缓慢,工作效率低,贻误时机。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在个别地方和个别部门存在,但不同程度地妨碍和影

  响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此,全区上下务必要大力发扬敢于担当、大气干事的精神,勇于冲破一切有碍于发展的思想观念,变革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摒弃一切落后于时代的陈规陋习,打破一切束缚中区发展的条条框框,只要是有利于中区发展的,只要是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我们都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区委区政府的态度一贯非常明确,就是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激励创业者、重用干事者、宽容失误者、鞭挞懈怠者,在全区营造改革创新、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良好环境。中区这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只要不怕困难,只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和常规定式,只要善于创新工作思路,办法总比困难多。

  2、转变作风抓落实

  干部是一个地方最重要的资源,干部作风是一个地方最重要的环境。按照“认真、专业、务实、清廉”的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敢于担当责任意识,以对中区事业和中区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事不畏难、敢于担当。

  当前中区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爬坡过坎、负重奋起的赶超期,中区的综合实力与其他先进县市区相比还比较薄

  弱,发展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制约瓶颈,但越是这种情况,越需要各级保持和发扬大干苦干实干的作风,以过硬作风来提振士气、提升效能,为发展注入动力、提供保障。近年来,通过大抓作风建设,全区服务发展、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与跨越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期盼相比,与担负的责任相比,仍有不少差距,还缺乏一种真正扑下身子、扎根一线、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精神。

  转变作风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我们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的唯一根源。各级党员干部要始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带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勇于担当、奋发有为、昂扬进取,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各街道镇、各部门都要对自己的工作对对号、把把脉,尤其要在工作作风上找找差距、查查不足。今年经济形势十分复杂,宏观调控政策不断调整,不确定的因素非常多。等待观望必定丧失机遇,畏难发愁注定

  没有出路,消极应付只会更加被动。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需要良好的状态,越需要过硬的作风,越需要有力的落实,越需要勇于担当的精神。各级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进一步增强压力感和紧迫感,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集中到抓发展抓推进抓落实上。

  区委区政府一如既往、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激励

  创业者、重用干事者、鞭挞懈怠者、宽容失误者。对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决不允许阳奉阴违、我行我素,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激发全区上下创新创造活力,持续增强跨越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作风建设一天也不能放松,必须反复抓、抓反复,深入抓、抓深入。

  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进一步严明纪律,大力营造良好环境,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工作节奏上,不能按部就班,不能推一推动一动,而要雷厉风行,快事快办,定下来的事情就要抓紧实施,部署了工作就要一抓到底,绝不能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绝不能等待观望、贻误时机。

  3、强化督查考核奖惩

  今年以来,全区各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但街道镇之间、部门之间、指挥部之间工作进展差距很大,有的进展很快,许多工作实现了提前完成,但也有的进展迟缓,甚至迟迟难以推进。究其原因,固然有一些是客观因素,但主要还是在于一些干部没压力、没动力,丧失了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下半年,要针对这些问题,继续坚持严考核、重奖惩要求,进一步创新督查考核办法,强化督查考核手段,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完善督查考核奖惩机制。要细化分解任务。各街道镇、各有关部门和各重点项目指挥部都要对照全年目标,全面盘点梳理今年以来的工作,理清下步的重点,对下半年的任务,要逐项分解、逐月分解,责任到岗到人,做到目标倒逼、时间倒算、进度倒排,步步紧逼、环环紧扣地抓落实抓到位。区督考委对区委区政府部署的重要任务和重大事项,要紧盯不放,建立完善督办台帐制度,把日程、进度和要求排到部门,编印成册,逐一督导调度。对重要工作要实行

  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有形象进度的要进行情况通报,没进度的也要有分析检查、指出具体问题。包保领导要会同责任单位一起分析矛盾症结,研究解决办法和推进措施,限期扭转被动局面。对各项工作的年终考核,要严格按照考核办法执行,重奖严罚,不搞平衡,真正考出压力、考出动力、考出正气。对没有达到责任目标要求的事项,要严格责任追究,不仅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包保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责任。要通过“重督导、硬约束、严考核”,形成上下联动、责任具体、督导有效、狠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把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引导到干事创业上来,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4、

篇三:狠抓干部作风建设

  

  加强?部作风纪律建设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个优良传统,加强?部作风纪律建设关系?部的形象,是新时代党对?部的要求,是???民群众对?部的渴望,是我们?切?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们党驰?不息正风肃纪,坚持破除作风之弊、严明纪律规矩,采取多形式、全??的整顿作风纪律,但使?部作风纪律整顿?作能?竿见影,关键还在于落实。落实学习教育,提?思想认识。纪律作风整顿的重点是思想意识淡化,重点整顿的内容主要为能否把握正确的政治?向、能否不断增强理论、业务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觉性;能否认真贯彻局党委的重?决策部署;能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围绕当前?作重点,积极谋划、狠抓落实。因此,落实好党员?部的学习教育,从思想上提?认识,对于?部纪律作风问题有治本之效。落实规章制度,着?巩固提升。强化制度约束和制度保障,约之以典章、规之以法纪,以制度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硬约束,巩固整改成效。各单位需成?专项?作领导?组,结合?作实际制定职?纪律作风整顿?作?案,?作?案及措施需与实际?作紧密结合,确保压实整顿?作责任。确保把机关作风存在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从?促进机关作风的有效转变,树?良好的单位形象。落实监督检查,刹住不正之风。?部纪律作风整顿,?把?是关键,重点抓好?把?的主体责任,通过?把?带动,切实做好对?部从严管理监督的重视,发挥“关键少数”表率作?。同时,做好平时管理监督功夫,重点在事前,强化“??时”外监督,对?部?上?些刚刚露头、蛛丝马迹的?问题,要早谈话、早提醒,增强免疫?和抵抗?,让?部时时、事事、处处都?有所畏、?有所戒、?有所?。(?露)

篇四:狠抓干部作风建设

  

  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确保干部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干部作风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实际,突出重点,创新载体,在制定工作思路、规范工作程序、提升工作效能等方面持续用力,干部作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明确重点,突出“三个加强”,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成果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开设局领导政治业务“大讲堂”。为提高党员干部对干部作风建设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认识,局领导为机关全体做政治业务学习讲座,为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转变工作作风开了好头、引了好路,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大家谈”。

  机关全体同志结合各自工作职能谈作风转变、谈思路方法、谈工作落实,为大家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了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重新修订了局机关办事规程。三是加强行风建设。明确提出师德建设“六禁止”,即:禁止酒后进课堂、禁止课上接打手机、禁止向学生推销资料,禁止体罚学生、禁止有偿家教、禁止讽刺挖苦学生家长。统一制作了“六禁止”展板,在学校显著位置张贴,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同时,自2009年开始,在县一中等5所学校试点开展学生评议教师、家长评议学校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作风的转变。

  二、创新管理,突出一把手“三不直接分管”,确保权力阳光运行

  第一,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一是杜绝花钱“一支笔”,实行财务“三人会签”制度。即局机关所有报销单据先由财会人员审核,对违反规定或非法票据拒绝审核,合法的单据加盖“计

  财已核”章,依次由计财股长、主管财务局长、局长签字后予以核销。所有支出单据未经“三人会签”,不予核销。三人会签”制度的实行使财务工作“阳光”操作,减少不合理开支,既强化了对单位财务支出的监督,又消除了干部职工对单位财务支出的猜忌,提高了财务收支的公信力。二是机关费用支出实行审批制度。由秘书股统一制定审批卡,所需股室有支出时需到秘书股索取审批卡,将支出事由及钱数填写完整后,依次报股室分管局长、分管财务局长和局长批准后,方可执行。即使办公用笔、本等零星物品也需履行审批程序。无审批卡的单据一律不予核销,坚决不允许临时突击补卡,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同时,无论是局机关还是基层学校,大宗购置,一律实行政府采购。三是在教育系统全面推行。把此项制度推广延伸到各学校,相应建立健全了民主理财制度。对于大额资金的使用,由校领导集体讨论决定。所有单据必须由经手人、主管财务人员、校长

  “三人会签”才能报帐。否则,县教育集中支付分中心不予核销。同时,各校建立学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学校财务管理的审批人员、报帐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做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第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防止用人“一言堂”,实行人员调配集体决议制度。在用人上,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进一步规范用人权,使隐性权力显性化、显性权力规范化。对新教师招聘、干部推荐、任免及评优评先等敏感、重要人事问题,均需局领导班子会议讨论研究,形成集体决议后严格执行。如:招聘新教师。首先由各学校根据本校教师实际及发展需要确定所需教师的科目及数量上报教育局,由局人事股将全县各校所需教师情况汇总,经局班子集中讨论后确定全县招聘人数上报县政府,经上级同意后,在有关媒体及教育信息网发布公开

  招聘教师启事。由局人事股对报名人员按照所发启事的学历、专业要求进行资格审查和体检,体检合格后统一组织笔试和面试,最终按考试总成绩高低顺序确定聘用对象。所有环节均在纪检委、人事局、人大、政协的全程监督下进行,对涉及局机关决策的问题,均由局领导班子会议讨论研究,形成集体决议后方可执行。干部推荐、任免及评优评先。机关内评优评先由全局工作人员打票,按实际票数确定所评人员,并将结果在局班子会议通报。职称评聘和骨干教师认定,教育局依据各校教师总数,按比例将名额分配到各校,把评选认定的权力下放到基层,由基层教师说了算,从源头上杜绝了评优评先的不正之风。干部推荐、任免通过民主推荐、班子审查、任前公示等程序,扩大群众在干部任用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增强了透明度。

  第三,“一把手”不直接分管项目。禁止决策“一张纸”,严格项目申报及管理。一是审核项目申报。学校建设项目根据各校实际需要和教育布局调整情况,由局计财股提出年度基建计划,报主管财务领导审核,经局长同意后,由班子会议具体研究决定,项目确定后商财政部门同意,由教育、财政两部门共同上报。重大项目建设报县政府批准。二是规范项目管理。省批复下达学校项目规划及资金批复后,局通知项目所在学校进行勘察设计和办理相关建设手续,并在此期间局负责协调相关部门以加快办理进度,除特殊情况外,一律执行建筑法、招投标法,由学校委托有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进行招投标,确定施工队伍。在施工期间,局会同县质量监督部门按施工进度定时进行检查,并派一名懂建筑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会同监理把好质量关。三是严格资金拨付。成立全市首家教育集中支付分中心,教育集中支付分中心负责除教育局机关以外的各级各类学校所有资金,通过“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实行校财局管。学校的各项收费、收入、往来款项,全部按照规定及时上缴财政或集中支付分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对项目所涉及的资金,按施工进度,由学校提出资金申请,教育局审核,报财政局批准。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央专款直接由财政部门走国库集中支付,省、县本级资金由教育局直接拨付。不下拨学校,直接付给施工企业。

  三、转变作风,突出“开门办公”,力促服务水平再提升

  第一,实行机关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制度。一是在工作期间,机关所有科室要向基层开放。工作人员办公时,必须将门打开,开空调时,不能锁门,确保随时准备接待办事人。对群众来访热情接待,切实为群众解决难处,及时、详细告知群众所办之事应提交的材料,能办的事尽快办理,不能立即办理或不能办的事热情耐心地做好解释说明。切实做到敞开房门谈事宜,敞开房门解纠纷。二是在进入单位的显著位置悬挂楼层示意图,标明各楼层股室分布情况和各股室办公人员姓名。同时,实行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制度。每个办公室门上都配有双面门牌,正面标注部门职责、办事人员姓名,反面标注外出办事及联系方式。三是办事人员若因事暂时离开工作岗位时须将门牌翻转告知来访人员联系方式。速去速回、随时保持与单位联系畅通,不随意关闭或不接电话,确保群众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

  第二,成立教育惠民服务中心,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一是将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服务项目集中起来,搭建教育行政部门与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咨询投诉服务、招生信息服务、学生资助服务和家庭教育服务;提供关于教育收费、学生入学、学生资助等方面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服务指南。同时,接受有关教育问题的公开监督、咨询,受理并督办查处社会各界对学校违规办学行为等方面的投诉举报,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二是对来访群众较多的纪检监察室,专门设立接待室,由本股室人员轮流接待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积极解决群众难处,将矛盾纠纷及时控制在本地。在中高考期间,专门设立招生办接待室,及时解决学生及家长对有关考试信息的咨询,指导学生填报志愿等方面的问题。

  第三,加大透明力度,做好政务公开。对财务收支、招待费使用、车辆维修费及学校各学期收费项目、标准;扶困助学情况;干部职工的晋级、奖惩、评级;职称评聘等方面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以公开栏、网络发布、文件公告等形式向群众和社会公开。同时,定期在政府信息网上更新我县教育系统新动态,并通过县教育信息网,把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重大政策、文件向社会公开,让群众知晓,及时消除误解和疑问。对涉及长远发展规划和政策规定制订等重大决策,实行事先在网上公开征求多层次、各方面的意见,提高决策水平。同时,建立公开制度档案,每次公开的内容、时间、地点由记录人专项记录,并交监督小组负责人签字。并在公开栏公布举报电话,设置意见箱,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思想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履行职责,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永不服输的工作劲头,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加快我县教育事业发展不懈努力。

  谢谢!

篇五:狠抓干部作风建设

  

  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经验做法

  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经验做法

  某区是某市老工业基地,国企改制遗留问题特别多,加之辖区省市重点项目多,每年征地3000亩以上,拆迁房屋10万平方米以上,征地拆迁等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在加快富民强区、构建和谐双清的历史进程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显得尤为迫切。20xx年区委换届后,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和树立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紧扣作风建设,以一抓到底的决心,采取过硬的举措,多管齐下,狠抓干部作风建设,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提供了重要保障。具体做法是:

  一、强化教育转变作风。在干部作风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是抓认识问题,彻底摒弃少数干部作风建设上的可有可无论、无用论、形式论等错误思想,在全区形成共识、形成合力、形成氛围。一是注重抓学习动员。去年3月区委专门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干部作风建设动员大会,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任组长的高规格的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区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所有处级领导带头深入到分管战线和分管部门,主持召开动员会、集中学习会、民主生活会,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区有关加强作风建设的文件精神,提高干部职工转变作风的自觉性。同时,组织、纪检、党校等部门把作风建设作为新提拔科级干部培训、中青干部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等各种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全区迅速掀起了一场干部作风建设风暴。二是注重抓典型引导。一方面高举正面典型。去年在全区广泛开展了“十佳公务员”评选,树立了一批作风建设先进典型,在干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另一方面狠抓反面典型。区纪委组织召开了案例剖析大会,对一批作风散漫、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方面的反面典型,通过公开通报、报纸报道等形式曝光,形成了彰先策后的氛围。同时,区委多次组织全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到邵阳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有力地警醒教育了干部职工。三是注重抓活动实践。从20xx年起,区委每年突出一个主题,先后组织开展了“优化经济环境发展年”、“干部作风建设年”、“项目推进年”等活动,为干部作风建设搭起了新平台。今年,区委针对公众对政法干警队伍评价较低的情况,在全区政法机关开展了以转变作风、强化服务为主题的“优服务、保民安、树形象”活动,全区公检法司450名干警迅速参与,密切联系群众,创新工作方法,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在群众心中树立了新形象。

  二、完善制度转变作风。事在人为,贵在有制。我们结合双清干部作风建设的实际,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创新机制,抓紧完善那些不配套、不细化、落后于实践的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干部作风管理制度。20xx年区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的规定》,强化了会议、出勤、廉政建设等有关制度,建立了“八小时之外”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特别是副科级领导干部离婚报告制,即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离婚,事前必须向区纪委和区委组织部报告,这一举措在社会引起较好反响。二是进一步完善干部任用制度。用人导向是最好的作风导向。我们不断完善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做到“三让三不让”(即让想干事、肯干事的人干成事,让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让不想干事、干不成事的人没机会;不让那些政绩突出的人吃亏,不让那些埋头苦干的人吃亏,不让那些扎根基层的干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部吃亏),建立了常委票决制、推荐干部实名制、民主测评和公示制,提高了干部任免的民主化和公开化。同时,建立了干部退出机制,制定了《双清区领导干部辞职暂行方法》,规定凡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在干部考察中民主推荐票未过半的,经组织认定不称职的必须责令辞职,有力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潜能。三是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建立了处级领导干部“八个一”工作责任制、干部驻村工作制度、信访包案责任制、办文办会制度等工作制度,使各项工作操作更规范、责任更明确、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四是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区政府先后出台了《财会会审办法》、《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加强了各类专项资金和非税收入资金的管理,提高了财务人员的自觉性,杜绝了财务管理漏洞。五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制度。区委、区政府相继制定了干部外出参观考察管理、消费调节基金管理等规定,有效地遏制了公款消费、公款旅游等铺张浪费、贪图享乐之风。

  三、严查严处转变作风。我们既重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更重视强化执行和踏实的监督,始终将督查作为促进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深化的重要手段,贯穿于干部作风建设全过程。一是建立高效的监督机构。区委组建了三支干部作风建设督查队伍:即一支为区委区政府专职督查队伍,区委专门安排了一名副处级干部担任专职督查领导,2名正科级干部任专职督查员;第二支是由20名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组成的督查队伍;第三支是

  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经验做法聘请群众组成社会督查队伍,从而强化了干部作风监督力度。与此同时,各乡镇办也相应组建了干部作风监督队伍。二是加强社会监督。区委在《邵阳日报》、双清公众信息网等媒体公布了干部作风监督电话,并设立了3000元举报奖励。三是强化督查力度。为提高督查效率,区委为督查室安排了专项经费,配备了专车和摄相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今年,区委将一名经验丰富、责任性强的区纪委副书记调任督查室主任,强化了督查工作力度。四是全面开展作风督查。各督查队伍在全区范围内积极开展了以“三查三看”(即看干部到岗情况、走读现象、服务态度,查会风会纪、廉政承诺、工作效率等情况)为主要内容的干部作风督查。对于查处属实的违纪行为一律严惩不怠(按区委《规定》:处级干部报市委,科级干部一律撤职,一般干部待岗半年)。20xx年以来,各督查队伍采取明查暗访形式,共抽查干部出勤情况200多次,督查会风会纪120多场次,突击检查各类娱乐场所80多次,查处违纪人员3人次,形成了干部作风监督的强大声势。

  四、转变作风促发展。三年来,区委通过大张旗鼓抓干部作风建设,全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有了根本好转,开创了风清气正、干群和谐、发展提速、社会安定的大好局面。一是经济发展全面提速。20xx年—20xx年全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翻番,创历史最好成绩。二是基层组织战斗力不断提升。今年,我区被市委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委,并被上报为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2个乡镇党委被评为全市“五个好”优秀乡镇党委。特别是为干部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三年来,我区共有10名正科级干部被市委提拔为副处级领导干部,其中一名副处级领导被提拔为县区党政正职。三是经济环境明显优化。通过开展优化经济环境年活动,各级各部门服务意识明显加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得到了企业和客商的一致好评。今年以来,一批新上马项目的老板,纷纷点名向区委要干部为项目建设开展全程服务。20xx年我区招商引资从20xx年6.8亿元增长到20.3亿元,翻了三倍,招商引资工作连续三年保持全市第一,连续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两年被省政府评为外资工作先进单位。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省市重点项目向纵深推进,由于干部作风改善、工作到位,没有发生大的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为重点项目建设营造了安定和谐的施工环境。四是干群关系更加和谐。三年来,通过开展“四民”活动、“三最”调研活动以及新农村建设,广大干部深入基层,为群众排查化解各类重大矛盾纠纷1000余起,为群众办实事1800余件,处理信访老案30个,特别是80名机关干部脱产参与新农村建设,帮助农民建起了11个新农村示范村,其中3个村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个村被评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全国文明村,得到了城郊农民的热情拥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推荐访问:狠抓干部作风建设 狠抓 作风建设 干部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5737.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