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高职学生核心职业素养培养实践(7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13 20:00:03

篇一:高职学生核心职业素养培养实践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2篇

  一、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不系统

  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往往注重理论系统,而实践部分可操作性不强,不能完全切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对学生职业规划、职业道德及意识养成、创业指导等方面的支撑力明显不足,相关的教辅资料十分匮乏。对于相关课程考核方式仍然仿照其它专业课考核方式,缺乏相应创新,对学生的督促和全程指导作用不强。

  (二)职业素养教育师资队伍整体专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往往存在学历水平相对较高,但具有职业指导咨询资格证书的人数较少的问题,在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也不够充分,师资队伍中缺乏具有管理及人才招聘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资深职业指导师。

  (三)过度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忽略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理想等要素

  在“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中,“职业能力”往往容易被简单理解成职业技能,从而导致高职院校过度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甚至将专业技能的培养视为唯一的培养目标,而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人文教育、职业道德等关注严重不足;将职业教育等同为技能培训,培养出的学生空有一身专业技能,不具备相应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品质,从而导致职业发展的后劲乏力。高职院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质量为导向,单纯的职业技能培养只能使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得到保障,而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毕业生则会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学习,随着职务变动、工作内容拓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相关技能,以高度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积极的工作态度,使个人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理念等进一步提升,最终在职场上通过长时间地学习—改变—形成,从而变成习惯的一种职场综合素质,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赢。

  (四)职业素养教育趋向功利化、商品化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使命固然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但职业教育的最终价值是培养完整而丰富的人,而不是把高技能的劳动工具。职业素养教育趋向功利化和商品化,缺乏人文素养氛围的熏陶。在此环境下,高职院校的教育和学生的职业素养学习混杂了职业晋级、职务提升、职后待遇和就业质量等多方因素,在学生素质提升和人格完善方面存在严重缺失,使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出现偏差。

  二、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策略思考

  (一)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要强化教学管理,应将职业素养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明确课程性质和课时数,完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内容选配以及教学效果评价,强化过程教学效果的评价,规范教学档案的管理;要根据学生职业发展规律,分段实施模块化教学,即大一着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二着重进行专业相关的实践教育、个人发展指导—专升本或择业,大三着重开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其次,要建立一套适合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教学内容,形成必修课、选修课、辅导讲座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内容体系,依托各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完善第二课堂的“隐形课程”体系,并以一定学分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开展毕业生创业的差异化教育,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特点,编制相应的教材,进行相关教学资源库建设,以满足不同的教学阶段的需要。再次,按照行业认知、职业认知和职业体验三个层级,依托深度校企合作,以实习实训为平台,建立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体系,帮助大学生积累职业经验,规范入职后的职业发展。最后,在教学效果评价方面,要从理论知识的熟知和就业创业能力提升两方面开展,采用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设置权重,重点关注过程评价,在评价主体方面,除任课教师外,建议吸纳合作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中高层管理者、自主创业的往届毕业生等第三方元素,探索实施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第三方评价。

  (二)拓展渠道,搭建平台,强化师资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当前,职业素养课程的教师一般为高职院校中的从事基础课程或者公共课程的教师,应当说来源比较单一。因此,首先应该拓宽教师的引进渠道。比如,可以利用校内资源,聘请有丰富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学生辅导员担任专职教师,可以聘请从事心理、教育、社会等相关学科毕业的专业教师担任校内兼课教师,还可以吸纳行业企业资源,聘请行业企业人力资源精英或者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担任行业企业兼职教师。通过拓展聘任渠道,完善职业素养课程的师资结构。此外,要加大专职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通过开展学术交流、行业调研、企业挂职等多种形式,提升专职教师的实践经历和理论水平;对于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要通过集体备课、说课、教学观摩等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促进其对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吸收,提高其理论授课水平,从而更好地为改进和提高课程教学服务。

  (三)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强化职业素养教育课程的硬件建设

  目前,仅靠高职院校自身,很难满足学生职业素养课程教学的硬件需求。因此,一定要依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平台,通过三种途径解决硬件需求问题。一是要争取合作行业企业等方面的支持,以社会捐赠或者准捐赠的方式,为职业素养课程增添教学设备,比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测评系统、计算机辅助工具等;二是要与学院主要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顶岗实习为主要形式,为学生提供职业实践机会,并在实践过程中给予充分的部门轮岗和岗位指导。三是

  要依托相关政府部门,调动各类社会资源,通过采取外聘专家讲座、建设校友会、创业论坛等形式,积极引进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工具和职业能力提升的先进方法。

  (四)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养成

  高职院校应通过建设健康和谐、高雅活泼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景观、校园环境、校园标示等外围元素建设,影响和熏陶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并不断内化并养成职业素养。校园文化的建设应当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空间,以育人为导向,以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题,以其醇厚天然的氛围影响熏陶着学生的成长。

篇二:高职学生核心职业素养培养实践

  

  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高职课程教学实践研究徐美清(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0)摘要: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至关重要,高职教育不能以单独开设几门课程的形式将职业核心素养培养强行“塞进”课程体系,而应该寻求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有机“融入”课程体系的新思路、新方法。文章以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教学组织进行实践研究,以期为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提升及高职课程构建的合理化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关键词:职业核心素养;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教学组织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5-0004-03职业核心素养涉及面较广,涵盖职业基本意识、1.职业领域分析职业关键能力及职业理想信念等内容,高职教育不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电能以单独开设几门课程的形式将之强行“塞进”课程气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及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体系,而应该寻求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有机“融入”课运行、维护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程体系的新思路、新方法。因此,湖南铁路科技职业主要工作岗位有电气设备控制与维护,电气产品生技术学院打破学校与单个企业、非同一产业链上企产、销售与维护,智能控制系统设计,PLC运行与维业间“表层化合作”“碎片化合作”“局域性合作”等低护,工业生产过程及系统控制、维护与管理等。教师效离散合作模式,提出基于产业链的“1+1+N”校企对这些工作岗位进行分析,明确了电气自动化专业合作模式,为基于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构建提职业岗位八大典型工作任务:交、直流电动机检修,供平台。校企双方借由“1+1+N”合作模式进行有效低压电器设备检修与安装,低压电气系统设计、安装对接,根据职业核心素养适应性、竞争力及发展性要与调试,传感器与自动检测仪表安装与检修,PLC自求,构建由学校通用课程、企业定制课程和岗位个性动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检修,电气传动装置检修与课程组成的“3·3·3”课程体系结构模型。然后,选取调试,高压输、配电系统检修、安装与运行,自动化生学校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的“新产设备电气检修。型学徒制”订单班为试点,对“3·3·3”课程模型进行2.课程教学分析实践性应用,为其以后在二级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遵循高职学生的学习规律及职业生涯持续及城轨机电技术专业等各专业,乃至学校其他类别发展原则,对典型工作任务要素进行整合,对知识、专业进行推广应用奠定基础。能力覆盖性及可行性进行筛选,确定如下教学目标。一、课程目标定位第一,知识目标。1)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力电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子及电机拖动基本知识。2)机床设备电气控制原理职业适应性、岗位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性的人才,课知识。3)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及变频调速原理知识。程构建不再将行业、企业排除在外,而是以企业需求4)自动控制与传感检测原理知识。5)机械和电气制和市场需要为核心进行教学分析与课程设置,真正图、识图知识。6)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知识。第二,做到“需有所教,教有所能,能有所用”。技能目标。1)计算机操作能力及专业资料检索能力。2)语言文字表达能力。3)电气设备安装及维修能力。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4)电子电路及电气线路分析与设计能力。5)单片机、目“职业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课程构建研究与实践”(ZJGB2019346)的研究成果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及组态技术应用能力。6)工业作者简介:徐美清(1982-),女,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控制系统安装、调试、管理与维护能力。第三,素养目授,从事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标。1)终身学习,乐观向上,诚实守信。2)吃苦耐劳,訝譼2022年2月·第5期(总第705期).com.cn.AllRightsReserved.

  严谨求实,勇于创新。3)爱国敬业,遵纪守法,严以律己。4)健康体魄,责任担当,团结协作。二、课程学习渠道考虑到高职学生存在基础不够扎实、知识积累参差不齐、职业核心素养不足等问题,教师调整并拓宽学习渠道,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究转变。第一,一类课堂。一类课堂又称室内固定课堂,是指在固定一体化实训室完成课程教学活动。教学实施主体包括学校专任教师、企业技术专家或企业管理人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操体验及合作探究等方式来获取知识、技能和素养。第二,二类课堂。二类课堂又称校园活动课堂,包括书法美术、舞蹈竞技、勤工俭学、发明创新、报告交流、技能竞赛等各种校园活动。活动实施主体有各二级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及学生活动社团等,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工锻炼及专项培训等方式来获取知识、技能和素养。第三,三类课堂。三类课堂又称社会实践课堂,是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的各种生产现场实习实训活动。学生通过现场参观、社会调查及顶岗实习等方式来获取知识、技能和素养。第四,四类课堂。四类课堂又称网络学习课堂,是指利用清华在线、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及智慧职教云等网络学习平台来开展线上教学,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等方式来获取知识、技能和素养。三、课程门类设置人是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也应该是持续进行的,因此课程门类的设置应注意各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教师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和“由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合理设置课程,最终形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3·3”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扩展课程结构。该课程体系除包含必修课和选修课外,还增加了自修课,如演讲与口才、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职业技能竞赛训练、普通话考证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及发展定位进行自修,通过学校考核合格可兑换相应学分。第二,课程关联认证。学生在课程考试合格后可获得相应证书,而所获证书又可以兑换相关核心课程的学分,实现课程学习成绩与证书所反映的职业能级之间的等效转换。第三,考核方式多样。打破单一的学校考核方式,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和特点,采取校企联考或企业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四、课程内容优化该课程体系打破传统课程章节结构,不再将知识体系拆分成孤立的知识点,而是将知识技能点与工作任务有机融合,转换配置出相应的学习任务。以“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为例,其不再以传统章节来安排课程内容,而是选取八个真实产品的制作作为学习内容。这八个学习任务的设计不仅能满足企业基本岗位需求,而且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设置的,遵循了高职学生的学习规律及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同时,设计的学习任务十分契合学生兴趣点,降低了课程学习难度,使学习过程更加具有行动化、趣味化、实用化特点。五、课程实施和改进1.校企共同实施课程教学传统课堂按照章节结构开展教学,忽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深入发掘和探究。而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结构和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合作探究、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及分享交流等方式实施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行合一,实现学以致用。以“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为例,教学实施过程就是以真实产品制作为任务,以实际生产流程为步骤,按照“三环九步法”进行操作。“三环”是指课前任务准备、课中任务实施、课后任务拓展这三个环节,“九步”是指实例引入、点滴积累、电路分析、模拟实现、焊接制作、功能调试、外观设计、评价总结及宣传推广这九个步骤。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及职业核心素养培养,递进式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使学生从教师指导到自主学习再到创新设计逐步提升,获得丰富的知识技能及情感体验,毕业后能直接承担综合性工作任务。2.校企共建共享资源有效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场地、设备、设施等,企业技术专家全程参与课程建设及资源开发,共同完成课程标准、学习任务、教学方案、任务书、校本教材、多媒体课件、授课计划、习题库、学习视频及学习网站等资源建设。教师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合作,已完成“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及“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这两门课程资源建设,形成与课程配套的“3+3”教学资源支撑体系。“3+3”教学资源支撑体系指的是三大硬件资源和三大软件资源。三大硬件资源指的是模拟真实生产车间环境建成的一体化实训室,直观展示教师操作过程、便于学生观察学习的交互式教学机,以及能够进行产品外观效果图设计及外壳打印制作的3D打印设备。三大软件资源指的是利用智慧职教云建成的包括视频、图片、文本类学习资源和在线练习题库在内的课程教学平台,模拟实训系统及Proteus仿真软件。2022年2月·第5期(总第705期)訝譽.com.cn.AllRightsReserved.“33.校企师资融合建设习情况、课堂表现及任务完成情况,运用随堂测试、教师队伍的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才与成单元小测及期末考试等方法定量评价课程教学效果长。为确保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正常开展,及学生真实水平。第三,评价过程及时化。在尊重学高职院校必须调整师资结构,建设一支优秀的专兼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过程和学生学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专任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习活动成效进行及时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德和责任心,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以及学过程进行反思调整,最终实现改善性教学。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能力。专任教师应该经常七、结语下现场锻炼,了解职业发展趋势和最新岗位需求,提总之,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打破高实践教学能力,学习生产管理知识。兼职教师应由了传统课程构建过程中行动主义及结构主义导向模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精湛技能的技术专家担任,他式,将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以职业核心们能将企业先进管理模式、岗位行为规范和产品工素养提升为目标,全方位、系统化、具体化地研究了艺流程等融入教学过程,并结合岗位对生产者知识、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教学组织。该课程体系将职业技能及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与专任教师一起调整课程核心素养培养切实有效地融入到课程结构、课程内内容和组织形式,确保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容及课程实施与考核评价中,为促进高职学生职业六、课程考评完善核心素养的提升及高职课程构建的合理化提供了新传统的课程考评方式表现出很强的“单向性”和思路和新方法。,没有考虑课程教学的横纵向比较,不利于教学效果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提升。而基于职业参考文献: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将前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及[1]聂强.跨界与融合:基于职业素养教育的高职课程建构研究[D].西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形成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南大学,2018.方式多样化、评价过程及时化的“三化”评价体系,进[2]花鸥,曾庆琪.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逻辑而为课程教学反思和调整改进提供依据。及其课程建构[J].职教论坛,2019(06).第一,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涵盖教学平[3]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台、学校教师、学习者、企业兼职教师、家长等多个主[4]刘喆.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课程开体。各主体之间要沟通交流,通过协商形成评价结发[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20.[5]张志军,郭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探究[J].中国职业果。第二,评价方式多样化。将前置性评价、形成性评技术教育,2017(02).价及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关注学习者的学习基础、[6]方健华.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D].学习兴趣及信息技术运用情况,统计学习者在线学南京师范大学,2014.ResearchCoursesonBasedTeachingonProfessionalPracticeofCoreHigherCompetenceVocationalXuMeiqing(HunanVocationalCollegeofRailwayTechnology,Zhuzhou412000,China)Abstract:Thecultivationofvocationalcorecompetenceisveryimportant,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cannot"force"thecultivationofvocationalcorecompetenceintothecurriculumsystemintheformofsettingupseveralcoursesalone,butshouldseeknewideasandmethodsfortheorganic"integration"ofthecultivationofvocationalcorequalityintothecurriculumsystem.TakingHunanvocationalcollegeofrailwaytechnologyasanexample,thispapermakesapracticalresearchontheconstructionofhighervocationalcurriculumsystemandcurriculumteachingorganizationbasedonvocationalcorecompetence,inordertoprovidenewideasandmethodsforpromotingtheimprovementofvocationalcorecompetenceofhighervocationalstudentsandtherationalizationofhighervocationalcurriculumconstruction.Keywords:professionalcorecompetence;highervocationalcolleges;curriculumsystem;construction;curriculumteachingorganization訝譾2022年2月·第5期(总第705期)“一元化”.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三:高职学生核心职业素养培养实践

  

  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高职学院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之一,承担着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培养人才的重任。而怎样立足高职育人目标,制订严密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做到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使学生人人参与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是能否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全文在下笔的过程中做了充分的调查对于省内的学校素质培养,使用了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习开展经验,分析比较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学分型”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学分型”高职学生

  1引言

  高职学院一直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了大量的活动,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后,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放在首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于高校工作的开展中,就政治素质培育的话,要培育什么样的人才,为谁培养人才,培养怎么样的人才,这是人才培育过程中我们要

  思考的核心问题。需要确立人才培育的目标,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做出保证,为我国的教育未来的发展工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就目前实践来看,各高职学院多多少少都存在专业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两张皮,课内教育与课外活动结合不紧密、在人才培养实践中有重学业而轻核心素养培养的现象,学业培养有严密考核和评价体系,而素养教育则显得相对比较薄弱,缺乏量化的指标。在这一背景下开展以思想政治素养为基础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厘清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以课程的形式规范核心素养培养标准,以学分的形式核定学生毕业的要求,建立和实施学分型核心素养培养体系,要根据党的指导做出正确的前进路线,努力前行为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2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

  分析和研究中国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形势,才能准确把握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需要,才能确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就目前的院校在对学生人才素质培育的条件下,搭建了完善的人才培育系统。

  2.1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不足

  目前在学生素养培养方面有以下几点的不足:

  一是培养目标不明确。我们一直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究竟什么是核心素养,包含哪些内涵,一直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稳定的概念。提出的理念又往往流于抽象,不仅仅学业教育与素养教育分离,就是素养教育与学生课余活动也没有能有机结合在一起。体现在育人实践中,各项活动零散而主线不明,结果是各类活动开展了一大堆,但是学生不感兴趣,为参加而参加,效果自然不佳。

  二是思想上认识不到位。老师和学生都认为素养培养仅仅是参加各种活动。即便是必须参加的活动,也仅仅是从服从纪律的角度遵守,对培养高素质尤其是坚定的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难以从根本上发现素质对于人才培育工作的核心内容的地位。当学业与素养教育有冲突时,往往素养教育为学业让路。

  三是制度上缺乏刚性约束。由于目标不明确,认识不到位,所以在制度上有所缺失,没有从制度、体系上规定必须要参加的培养活动和可以自选的活动以及相关要求,也很难覆盖到全体学生。最终在一定程度上使学院精心设计的素养教育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2.2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主要问题

  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理念信念方面人生价值尺度渐渐向“功利化”偏移,逐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二是学业培养方面有的学生上大学后放松自己,得过且过,学习能力较差,没有做好就业的职业能力准备。三是心理健康方面有的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

  理成熟远远滞后于生理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偏弱,抗挫折能力差。四是对于学生自身的体能方面素质则是有显著的下滑,尤其是在学生的耐性、肢体的柔韧性和身体的力量,都显的虚弱,以及抵抗能力差。

  要开始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培育,不局限在对于学校为了成长的需求,还有公司对于人才的发展,以及国家为了未来发展与进步的前进动力。

  3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的范畴

  3.1人的素质

  人的素质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为基础,以其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是人与生俱来的依据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

  一般来讲学生的素质包含品德、价值观、性格、兴趣、智力与能力、体能等要素,是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基础。

  3.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国家教育机构对于北京师范大学授予了正确成立关于学生发展素养研究的专家团队,通过了3年的努力得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该框架的核心内容是对人本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并且从人文、自身、社会等三个角度做出了重点的论述,提出了六个核心和十八个基本点,就自身发展做出了具体的论述。

  图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图

  3.3高职学生核心素养

  高职学生的素养的研究中,笔者认为要满足于前文所说关于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还要对其所要就职的职位进行专门的素质培养,这样的话在学生进行就业的时候就会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其职业生涯中会有巨大的帮助,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对于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育过程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根据未来可能从业的职位的不同做出区别,而且还可以通过实训实习的方式进行直观的感受,培育学生的职业操守。

  4“学分型”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体系

  从调研来看,各高校为突出学生素养教育,既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开设相应课程,也纷纷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开展各类活动,并且将各类素养课程和活动纳入学业学分体系。

  这样做固然体现了对素养教育的重视,但是也带来一些问题。在学生的学分的统计过程中会有严格的计算方法,理论教学16至18学时计1学分,实践1周计1学分,高职高专毕业学分要求一般规定为140学分左右,学业学分和学时比较有限。大多纳入学业学分的素质培养部分仅有为2至3个学分,最多的也仅有6个学分,相当有限。高职学生核心素质的内容远比学业包含的内容要多要广,有限的学分仅仅包含

篇四:高职学生核心职业素养培养实践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1、研究背景本文所研究的班级为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高职4年级学生,他们已学习了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对专业实践课的学习兴趣较高,对新技术和新设备有较高的关注度,但实践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因此借助学校汽修综合实践课开展本次研究,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形式,探索基于学生已有的实践经验自主进行综合应用的过程,通过多元评价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行为,旨在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2、汽车维修行业现状调研为了让综合实践课程能更好地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接轨,2021年5月,我校教学团队成员多次走访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从业人员的基本现状、岗位需求、薪资待遇、入职员工要求及对学校汽修专业教学的建议等内容。(1)各岗位员工基本现状。通过调研了解到,汽修企业员工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在职员工整体学历水平和职业技能等级较低,专业素养和法律意识较薄弱,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也有待提高,经专业培训上岗的人员数量较少等。(2)岗位需求及薪资待遇。目前汽车维修企业需求量较大的岗位,主要有汽车维修与养护、服务顾问和美容装潢,虽然这些岗位的工资待遇在汽车维修行业平均工资水平之上,但相对其他行业还是偏低,因此企业难以获得、留住高技能人才。(3)入职员工要求。随着汽车技术不断升级,服务型行业门槛也越来越高,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也随之变高,专业上要求员工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对待客户要诚实友善,工作中要有较高的环保意识、服务意识、道德规范意识,并且要有继续学习探索新知识的热情。(4)学校专业教学的建议。由于现有教材存在信息滞后性,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汽修行业需求,汽修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学生毕业后无法满足岗位要求,所以学校应将现有设备和教学资源,与实际岗位要求相结合,进行整理、整合,编制符合汽修行业发展要求的校本教材,同时做到“引进来、走出去”,将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请到学校开展讲座、辅助教学,让师生的技能水平得到

  提高,学校与校企合作单位建立企业见习的长效机制,师生走进企业感受企业文化并了解日常生产任务,做到校企“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3、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结合学校实际教学情况和企业调研,本次汽修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以立德树人为主线,融入“三全育人”的综合育人理念,深挖劳动教育、工匠精神、环保意识等课程思政点,同时将“岗、课、赛、证”进行有机融通,注重学生的规范作业、沟通能力、时间观念、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自我效能等职业素养的养成。综合实践课程最大的优点是解放了课堂,学习路径更加开放,课程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定期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参与到企业实际工作中,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另一方面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及优秀毕业生到校参与教学,实现“双导师”上课模式,让课堂更贴合岗位要求。教材方面,对现有校本教材进行优化升级,将新知识、新技术进行整理,制作活页式教材和融媒体教学资源包,进行拓展教学,保证教学质量。4、职业素养培养教学案例4.1坚持因材施教本课程学生人数为20人,按照机电项目组、美容项目组、SA项目组、策划项目组、宣传项目组分成5个小组,每组4人,将5个项目作为一个循环,每位学生都要了解、掌握各项目的技术要求,熟知各岗位的主要职能,确保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教师通过定期观察、考核等方式,结合每位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布置任务。完成循环任务后,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可自主选择岗位,教师统筹安排,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又使课堂教学更加人性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帮助。4.2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主题为“汽油机排放控制系统维修”的教学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汽车颗粒物排放检测与治理,课前教研组向校企合作单位发出企业见习申请,校企间达成共识后,将课堂搬到了企业。企业技术人员带领大家参观维修车间,介绍各岗位的作业流程及技术规范,并现场解答学生的疑问,通过介绍得知目前排放治理采用的是后端治理,就是将带有颗粒捕集器的排气管拆卸后进行清洁,以

  往采用清水冲洗吹干,由于该方法容易将捕集器表层的金属物质剥离,影响颗粒捕集,现已逐渐被燃烧炉燃烧清洁的方式所取代。参观结束后,开展了校企“双导师”教学的实践课,如图1所示。教学任务为燃烧清洁排气管颗粒捕集器,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完成教学,技术人员讲解并演示燃烧炉的使用方法、参数设置等技术规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课后学生反映这次活动让他们记忆深刻,收获颇丰。4.3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2021年10月,本课程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校内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为“秋天的第一次保养”,这也是本次综合实践课程的第一次实战演练,操作难度适中,通过前期一个月的课程铺垫,学生对这次活动非常期待,通过讨论将保养的内容定为“汽车玻璃虫胶清理”,各项目组活动如下。(1)策划项目组。根据本次活动的保养项目,项目组在网上收集了大量海报模板和制作技巧,小组成员反复讨论、多次修改,最终制作出精美的海报。宣传和地点为学校食堂门口,为了更好地吸引客户,还手工制作了抽奖箱,设置了不同奖项供现场抽奖。同时,学生在公众号、QQ群、朋友圈等平台转发活动详情,进行网络宣传。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有50多位教师预约了“汽车玻璃虫胶清理”的项目。(2)SA项目组。为了能更好地给客户提供专业服务咨询,SA项目组对仪容仪表、场地环境布置、交接车流程、维修工单填写、维修项目和内容检查等做了充足准备,活动当天接待井然有序,沟通及时有效,组间任务交接顺利,为接下来的实操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3)机电项目组。机电维修是学生接触最多的项目,小组成员认真组织进行车辆常规维护、基本功能调试、整车诊断等作业,在此过程中学生接触了多种车型,正真做到了“做中学、学中做”。遇到疑惑时小组成员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查资料、问教师、小组交流等方法去解决问题。不断累积成功的经验,自我效能得到显著提高。(4)美容项目组。“汽车玻璃虫胶清理”的实操任务由美容项目组负责,前期小组成员对比了多个品牌的除胶剂,最终选择了性价比较高的产品,结合产

  品的使用说明,在实训车辆上做了大量的练习,并且编排了操作流程,接到订单后,每一位成员都胸有成竹,车辆冲洗、喷洒除胶剂、研磨、清洗等作业都很熟练,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5)售后项目组。售后项目组的学生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无隐患,交车后及时记录客户反应的问题和期望,并及时和其他项目组进行沟通反馈,以便在后面的作业中改进,最后将车主信息进行整理登记,对在活动期限内没有来保养的车主,打电话沟通提醒,整个过程中学生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的服务态度。5、教学评价本课程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的多元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给予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发展性的客观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身的不足。评价目的是让学生找到感兴趣并适合自身的岗位;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有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同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反馈,为今后的课程优化提供参考。6、结语本次研究处于教学实践的初级阶段,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内容涵盖面较广,目前还没有做到面面俱到,很多环节有待完善,比如如何建立成长档案,进行长期跟踪反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热情等,在今后的研究中笔者将坚持探索,不断创新,为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继续努力。

篇五:高职学生核心职业素养培养实践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与实践分析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职业素养指的是一种自我管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让个人在职场中获得成功并不断进步。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毕业生就业指导

  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就业指导中心或者就业创业教育课程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这包括向学生介绍社会职业市场、提供招聘信息、帮助学生制定个人职业计划等。同时,院校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职业实践,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职业素养。

  2.教育培训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培训,包括口头表达、写作、演讲、逻辑思维、团队合作等方面。这些能力可以在各类竞赛、社团活动、实践课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

  3.人际关系和情商

  学生在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人际关系和情商。在职场上,优秀的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和情商往往能够获得更多机会和成功。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课程、社团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处理人际关系、提高情商,从而更好地适应职场。

  1.实习

  实习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取职场经验和培养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合作,通过建立实习基地、派遣实习或者引导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实际工作环境,掌握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2.外出参观及交流

  高职院校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企业参观和职场交流,让学生了解企业运作方式、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并与业内人士沟通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可以增强学生对职场的了解,从而增强职业素养。

  3.课程设计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参与职业实践。例如,在商务英语课程中,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商务洽谈,并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商务洽谈;在管理课程中,让学生分别担任

  管理层和员工角色,模拟企业管理场景。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职场实际情况,培养职业素养。

  总之,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和实践,通过就业指导、教育培训、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培育,加之实习、外出参观及交流、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实践,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和素养,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篇六:高职学生核心职业素养培养实践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实践发表时间:2020-10-15T15:19:52.690Z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8期

  作者:

  娄为正

  郑承

  姜姗[导读]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专业型技术人才稀缺。

  娄为正

  郑承

  姜姗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摘

  要: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专业型技术人才稀缺。高职院校对社会需求的职业型人才的培养受社会的重视程度与认可度越来越高。然而,当下的高职院校教学重点多倾向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这种失衡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教育成果整体水平的提升。本文中,首先阐释了提升职业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现状,剖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上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可行性建议,以期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满足社会需求。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研究;实践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职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多。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素养的高职毕业生能够更好的满足现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能够更快的融入社会。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培养目标,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对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具有时代性重要意义。1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职业素养又是专业型技术人才所应具备的重要素养,同时也是衡量技能型人才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乃至今后的职业生涯。职业素养是指从事职业工作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素质、思想道德水准的统称。职业素养可分为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显性素养可通过学位证书、学历证书、专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及获得荣誉证书来证明。隐性素养则无法用这种方式来展现,它更多的是通过个人职业素养来体现的,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从高职学生角度出发,较高的职业素养是成功就业的敲门砖,是胜任岗位工作的基本前提。从用人企业角度出发,职业素养是企业衡量招聘对象能否满足招聘岗位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职院校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教育投入,帮助学生尽快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教育现状及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2.1职业教育现状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创立时间可追溯至自上世纪90年代,多数是由普调中等专科学校合并,或高等专科学校与职业院校合并重组而成。虽然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较短,但由于我国国情决定的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的增加,高职院校在规模上和数量上扩张较快。从教育理念方面来讲,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级技能型人才。部分高职院校选择牺牲了部分素质教育课程和基础文化教育课程,以此来换取专业课程的教育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这种做法虽然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利于学生求职就业,但却影响了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不利于学生日后事业上的可持续发展。2.2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当前的职业核心素养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生职业核心素养与社会需求匹配度不高。这是因为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未能充分考虑社会实际需求,所培养的人才类型与社会需求脱节。部分学校为扩大招生数量,专业设置贪多,导致许多针对性不强的专业的毕业生无法适应不同的产业结构需求,导致就业困难。其次,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存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中,院校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弱化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最后,学生自身对提升职业核心素养的意识不强。不够清晰的职业理想或不切实际的职业理想导致了学生无法结合专业优势、社会需求以及自身实际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无法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核心素养的自我提升。3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途径3.1贯穿职业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于课程体系中高职院校在建立课程体系时,能否突破传统的课程体系构建思维的束缚是关键。课程体系的建立应将高职学生核心职业素养教育理念融入课程体系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行业需求、岗位需求以及任职能力要求为高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教育的出发点,设定人才培育目标,设计相应课程,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开展教学工作。3.2贯穿职业核心素养教育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核心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成效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教育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工作,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将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与校园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教育成果能够与市场需求高度衔接,为市场提供企业所需的具有较高核心素养的技术型人才。3.3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教育融入常规教学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是开展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基本平台,是高职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教育融入到常规教学中,通过教师课堂传授,岗位专业实践等形式在常规教学中强化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高职院校在常规的教学工作中,应将企业的工作流程适当的引入到教学实践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职业认知,增强学生职业意识,使学生能够在校园的学习环境中预先扮演未来职业角色,在汲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意识的自我提升职业核心素养,进而提升就业竞争力。3.4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学生职业技能的获取,职业道德的提升,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教学重点。高职院校的教育使命破使其校园文化应更具职业素养教育的特性。教育文化上的校企合作,即将企业文化恰当的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是使校园文化具有职业性的主要措施,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有助于高职院校构建职业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有助于营造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学习氛围。学生在这种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更有利于职业意识的建立,职业素养的养成,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束语综上所述,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需要高职院校在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以及方法选择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在定位教学目标时,应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高品质型高级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内容选择时,重视校企合作,构建社会需求针对性强的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在方法选择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结合企业需求及职业特色,综合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有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任职适应能力,能够为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人才,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参考文献:[1]冯亚,杨惠欣,董燕.论新常态下高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紧迫性及策略—-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7(34):96-97.[2]张晓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探析[J].职教通讯,2016(19):5-8+13.[3]黄小钊,袁德栋.就业导向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J].教育与业,2018(18):94-97.[2][4]代璐.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构建富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高职学校学生管理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研究报告[J].智库时代,2019(9):44-45.

篇七:高职学生核心职业素养培养实践

  

  作者:韩天学;张辉;齐大鹏

  作者机构: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201300出版物刊名:高教论坛

  页码:104-107页

  年卷期:2018年

  第10期

  主题词: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实践

  摘要:在确立高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通过"最佳搭配"的方式,将各项核心素养的分项融入到相关的课程和教育活动中。通过探索与实践,列举了四个不同侧面核心素养培养的案例,阐述不同核心素养的不同培养模式和路径,并从学校和学生整体取得的成绩获得对核心素养培养效果的间接佐证。

推荐访问:高职学生核心职业素养培养实践 素养 高职 核心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5814.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