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10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21 08:36:02

篇一: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如何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

  摘要:“立德树人”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阶段,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更加需要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立德树人的观念,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道德教育;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情操

  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叛逆期,很容易在面对问题时钻牛角尖甚至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因此,教师需要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真正的意义,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本文简单阐述了“立德树人”的意义以及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

  1.

  “立德树人”的意义

  所谓“立德树人”,就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德育教育为主,正确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而“立人”所代表的就是以人为本,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往好的方向改变、塑造、发展学生。“立德树人”是检验学校工作的标准,而初中阶段正是青少年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形成初期,因此教师更需要帮助他们明白“立德树人”的意义。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教师也需要从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等多个方面展开,让学生明白如何尊重理解他人,如何做一个明辨是非不危害社会的人,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

  1.

  [1]

  如何更好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

  1.

  需要更深层次挖掘课程内容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且其中有许多较为难懂的内容。因此许多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为了能够节省一些课时会省略一些道德教育方面的课程。在学生看来,就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误认为道德教育方面的知识并不重要,从而忽略自身行为道德修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进行转变。教师需要知道,不管是重点内容还是考核较少的道德教育内容都需要去给学生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来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中,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到敬老院当一日志愿者,到社区进行公益打扫等,通过这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责任的意义从而提升自身的道德意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总结时,引入其他行业人员,告知学生们各行业人员的辛苦,让学生学会体谅。

  1.

  选择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开展小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融入课堂当中,加深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在授课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预习并总结出预习中产生的疑惑,课程中教师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相解答,教师再进行总结性发言。课程后期教师可以组建学生讨论群,在群组内发布一些相关的课程与视频,进一步提升学生们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们树立“立德树人”的观念。

  例如:在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课程中,关于维护国家利益这一单元。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提前进行预习,了解国家目前的一些基本情况。在课堂中,根据学生们所提的问题教师予以解答。课程后,教师可以结合事实在学习谈论群组中[2]

  给学生们发一些相关的视频等,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意识,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义。

  1.

  课程内容要与实际生活有所关联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实践性是比较强的。许多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认为这门课程中似乎没有什么重点的内容。实际上,这门课程需要学生积极地去进行实践,搭建起课程与实际生活的桥梁,才能更好地去进行学习。这门课程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教师需要与实际生活关联起来,使学生明白这门课程的根本意义,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中,教师可以就亲情之爱,让学生们记录自己和家人的互动。可以让学生们每人写出一件和家人之间有意思或者感动的事情,在课堂让学生朗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入相关课程内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亲人的含义以及家人的意义。

  1.

  “立德树人”背景下开展情景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门课程,教师可以开展情景教学,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向学生展示社会真善美的一面。在举反面例子的时候,需要遵循适度原则,如果过多地引用反面案例进行教学,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需要告知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用一种辩证的方式来认识社会。

  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第二单元第五课做守法公民。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列举一些违法犯罪的案例,再告知学生这些罪犯最终都被进行了相应的处罚。让学生们明白,国家对于涉嫌犯罪的人员是绝不姑息的,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虽然这种案例是反面的,但是最终的结果体现了正义与社会的进步。

  1.

  [4][3]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时需要注意的两点内容

  1.

  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知识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进行发展。因此,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帮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消化,从而真正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更加全面地发展。

  1.

  教学结束后的反思总结

  课程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授课内容进行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总结之前课程中的不足与优势,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打下良好基础。这种方式不仅仅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结束语

  “立德树人”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根本目标。而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往往忽略了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传统的应试鉴于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改变教学观念,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言香.“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9,17(22):147+149.

  [2]赵学栋.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59.

  [3]李武婧.略谈部编本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突出立德树人工作[J].才智,2019(17):3.

  [4]王新祥.让道德与法治课凸显立德树人本色的路径探讨[J].华夏教师,2020(10):66-67.

篇二: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

  

  教学创新

  Teaching?innovation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教学研究文/马玉霖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与实施,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以往传统的教育理念与常规的教学方式很难符合当前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新时期下学生所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各种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各种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才是新时期下我们教师所需要的教学理念。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尤为明显,教师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背景下将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上去,从而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教学在新时期下我们不能在仅仅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的好坏,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下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内容,在传授学生课程内容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渗透德育教育,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学生展开思想道德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形成道德观和价值观的主要阶段,所以我们作为新时期下的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来说,需要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1为学生们设计生活情境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先驱动力,更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因此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创新和优化教学模式,从而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生活情境教学模式来唤醒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浓厚兴趣,从而积极展开自主学习活动,我们教师在旁指导,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价值观念,从而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顺利完成既定的课堂教学任务,以此将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上去。比如,在教学《善用法律》这节道德与法治内容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为学生巧妙的设置生活情境,这样才能够快速的吸引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进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这节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所以我们在课堂中完全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案例,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突发事情的时候应该怎么样来利用法律保护自己,以此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从而顺利完成课堂既定的教学任务。2结合各种网络资源,开展道德教育熏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是我们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有效途径,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展开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视频以及声音的方式展开教学有助于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受到道德思想熏陶。比如,在教学《走进法治天地》这节道德与法治内容的过程中,我就采用了信息技术将这节教学内容制作成了课件视频,在课堂上首先为学生播放了《今日说法》和《焦点访谈》等视频,并鼓励学生研究和学习各种法律案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探索各种不同的案例,通过自己所掌握(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第五中学)的知识来分析这些案例,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3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实践活动是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时候我们不但要传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不同的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道德思想,以此强化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记忆,实现对学生道德熏陶。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调查我国的传统节日,向端午节还有中秋节等,当学生在调查和研究这些传统节日的时候自然能够受到思想教育。比如,在教学《合理利用网络》这节道德与法治内容的过程中,我们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互动活动,首先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以辩论的方式调动学生课堂的活力,并引导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开思考,深入分析当前信息技术下的网络对青少年所带来的利弊,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来使学生对网络产生深刻的认识,以此为学生树立起合理运用网络理念,积极规避各种不良思想。还有在教学《关爱他人》这节内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节假日的时候去敬老院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或者去帮助清洁工打扫卫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以此为学生树立起尊敬老人的品质。4结语总之,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内容帮助学生将自身的道德素养不断提升上去,以此顺利完成课堂既定的教学目标,为学生以后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1]?雷占梅.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8(07).[2]?谢楚,李敏.道德与法治课堂游戏教学的实现——以文本分析法为工具[J].中小学德育,2018(07).[3]?马凯娜.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174教育前沿CuttingEdgeEducation

篇三: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

  

  立德树人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中,为了确立立德树人理念的主导地位,教师应从初中生的真实思想状况入手,精心选择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以此培养具备“仁义礼智信”品质的新时代人才。基于此,以下对立德树人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引言

  立德树人理念的提出和应用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始终无法将立德树人理念充分的发挥出来,或者说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效果始终无法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需要教师基于现有的教学环境进行思考和改变,“双减”政策为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环境,教师必须结合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为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有效培养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道德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做好铺垫。

  一、以全面而科学的教学规划为依据

  想要保障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需要开展实际而清晰的教学规划,设置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之后再以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的教学内容,调整具体使用各种技术的方式。教学目标可按照教学时长大致分为短期和长期两部分。短时间内的教学目标是指在一堂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立德树人理念所要达到的效果,如课堂中学生的专注度和接受度、对知识点的理解。长久的教学目标可以是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引入立德树人理念一学期或一学年后学生的转变,如思想文化、言行举止、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等。教学评价也是教学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完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途径,能帮助教师改进下一阶段的教学规划。要使教学评价全面且科学,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针对学生部分的评价不应只限于考试成绩,还要联系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包括学习积极性和

  专注力等实现综合性的评价。第二,要针对教师所使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技术进行评价,包括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等。第三,还可以针对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对策进行二次评价,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二、借助思政课程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启发

  教师在教学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可以灵活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为学生设置一些与日常生活规则息息相关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对不同行为举止进行判断和辨析。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时,可以把学生带到一线现场,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排队的现象。对于出现的插队以及按照秩序排队等候的两种情况,让学生自由分为两组进行辩论,结合理论知识和生活中的案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明白社会生活中存在一些自然规则,人们的生活才能有条不紊,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律性和自觉性。面对同样的情况,学生可以明确正确的选择,从而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和道德规范。

  三、增加社会实践教学,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中,更要发挥其具备的实践性。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实际的社会意义,这门课程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与道德理念,让学生知晓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学生在学习后能够利用正确的观念与手段处理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在成长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人格,成为道德品质高尚的遵纪守法的公民。教师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事情的方式,在遇到各种事件的情况下积极调整自身心态与思想,保证自身不受他人不良蛊惑,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力,并用端正的态度与良好的心态过好每一天,从而强化自身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让课本知识真正助益学生成长。教师应用社会实践带领学生理解与领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真正意义,如带领学生成为一天的城市志愿者、带领学生共同探望留守老人和儿童,脱离传统课堂,带领学生走到生活中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强化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四、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备课期间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补充道德与法治相关的资源信息。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为其准备一些有趣的视频或资料。让学生自由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同时学生也可以自由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体会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也能够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接受德育启发和熏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性情和行为举止,不断调整所采取的教学对策和教学内容,针对现阶段学生在思想和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这有助于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质。

  五、转变教育观念,拓展课程立德树人资源

  教师只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才能确保立德树人的有效性,真正发挥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引导作用。首先,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课程教学观念,设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样就能够在正确的导向下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中体现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能力提升的重要发展观念,这与传统教学观念出现了很大的区别,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与道德发展。其次,教师要将道德与法治教学延伸到课堂以外,加强生活内容与课堂教学的融合,通过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课本观念当中解脱出来,当课本无法满足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要求的过程中,必须从其他的渠道收集合适的资源,帮助学生理解相关问题,有效解决困扰学生的问题并寻求正确答案。

  结束语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开展教学活动,重视立德树人理论的实际价值和与学生的联系,让教学可以离开课堂融入学生的生活中,最终令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文化意识。本文提出了几点将立德树人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朱霞.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渗透与体现[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五).[出版者不详],2021:108-110.

  [2]杨小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施立德树人的教学策略研究[C]//.2021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学术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1:39-42.

  [3]蔡艳芳.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科普童话,2020(07):147.

篇四: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

  

  “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探究

  闫江峰

  摘

  要: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切实遵循“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将其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渗透。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德育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文章基于此点,对“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道德与法治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立德树人”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主要内容,它有利于让学生能够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的新青年,让他们能够铭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作为生活和学习的主要信念,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积极贯彻,积极实践,进而实现对这一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一、转变教学观念,推动教学重点转移

  树人”的思想,就应该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将教学内容教师要想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全面渗透“立德与“立德树人”的精神内涵进行有机结合,让整个教学工作由单纯的知识讲解、技能培养转移到道德的培养与人才的建设上,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实现一个双赢的局面,教师就应该全面地挖掘课本教材,找到教学内容与“立德树人”思想的连接点,将其作为突破口,实现有效教学。

  《交友的智慧》时,在备课的时候就应该明确这一节内容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重心。首先,教师应该明确这一节内容的三维目标,是要让学生明白基础的知识点。比如如何正确地交友?在与朋友的相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或者和朋友发生矛盾的时候又应该怎么做?让学生能够掌握这些基础的知识点。然后将其进行积极的实践,形成一种人际交往的能力;其次,在讲解完基础的知识点之后,教师不能忽视“立德树人”思想理念的渗透,一定要引导学生在全面感知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建立起一个正确的交友观念,甚至可以通过多种活动的举行,鼓励学生建立正确的交友观,维系各方面的友谊,促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建立起道德观念,实现“立德树人”思想的有效渗透;最后,教师一定要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要将两个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他们学习的难度。二、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能,教师就应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多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元化地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探索,进而构建起一个良好的知识框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深化对相关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和探索,让他们有创造性的理解,进而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探问生命》时,就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化,激发学生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教师可以全面地解读教学

  内容,然后利用多媒体将这些内容以课件的形式进行排版和布局,为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做好充足的准备;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与生命有关的纪录片,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活跃自己的思维,洋溢自己的情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实现对生命的有效感悟;最后,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有了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加明显。那么他们也能够对生命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会不由自主地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去分析“生命是否永恒?”这样一个问题,最后形成一个客观的认知,进而树立起一个珍爱生命的核心理念,实现“立德树人”思想的有效渗透。三、结合生活实际,落实德育思想应用

  应用于实践,引导学生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所以教师应该“立德树人”思想渗透的最终目的是要回归于生活,全面解析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化教育”理论,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道德观念对相关的事物进行客观判定,进而提升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情绪的管理》时,就应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情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景模拟扮演。将一些比较经典的情绪化案例进行重现,比如人们在失控的时候做出的一些极端的事情、因为情绪失控酿成的悲剧等等。教师可以将这些十分典型的社会案例给学生一一展示,甚至可以将其作为课后实践拓展活动,收集相关的生活案例,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让学生有切身体会,真切的感悟,让自己获得一种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深切地明白情绪管理的重要作用,促使他们能够将其应用于生活中,加强自身对情绪的有效管理,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素养,最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体会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发展他们的社会属性,践行“立德树人”的核心思想理念。四、结语

  定不能忽视“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要将教学内容与综上所述,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立德树人”的思想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掌握更多的学习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会掌握基础的知识点,形成学习技能,还能够实现自己思想素养的提升,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增强实践运用能力,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富强.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2):92.[2]黄思华.立德树人,依法育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价值及实现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9(11):220-221.(作者单位: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2021年14期┆165随笔

篇五: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

  

  Teaching?seafaring

  教海探航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文/张允淑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学生道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主要阵地,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出学科优势,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得到身心健康的成长。本文从基于立德树人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施策略角度展开论述。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思想,而党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揭示了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刚刚结束的十九届五种全会中肯定了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同时也明确强调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发挥学科优势,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基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同时加大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力度,推动中学生德育积极有效的进行。1基于立德树人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仅局限于道德与法律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思想和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拥有高尚的品格。但是在传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讲解上,不仅教学方法单一而且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一定差距,学生机械的进行死记硬背,无法达到提升学生思想意识,树立正确观念,塑造学生品行的教学效果。将立德树人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够促使老师积极的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和需求来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这样不仅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灵活性,同时也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构建出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2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2.1?立足教材内容,挖掘德育内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收录了许多有德育相关的内容,需要老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思想得到熏陶,心灵获得启迪。比如学习“集体生活成就我”这课时,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如何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在同学间建立起真诚的友谊,使学生既有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对集体生活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正确的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围绕个人与集体展开互动讨论,来使学生来辩证的认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紧密关系,使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能够正确的去看待同学关系,主动参与到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在集体活动中展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个性,促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品格和涵养。2.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拉近理论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激发起学习兴趣和热情,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中,从而树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念,提升了自身的道德素养,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以“青春的情绪”这课时,老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充满惊喜的一天”的生活情境,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绪放大,生动、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看到一天中紧张、焦急、喜悦、失落、期盼等多种情绪,使学生察觉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情绪,使学生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正视自身的情绪感受,同时也在生活情境中认识到要把握自己的情绪,恰当的去表达自己的情绪。然后通过“踢猫效应”这个生动有趣的视频,直观地让学生发现负面情绪带来的危害,从而自觉、主动的去进行情绪调节,学会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使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2.3?结合生活实例,唤醒情感意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接受越来越便捷,老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社会新闻等相结合,既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能够使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价值,推动学生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约束行为,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以“生活需要法律”这课为例,我们可以结合时下广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为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唤醒自身的情感意识,积极的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和个人的情感体验来感知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联,使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打假新闻来深刻体会到生活中法律的不可或缺,进而对法律的作用、意义拥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使学生在生活中自觉的遵守法律,积极的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了学生道德素养的显著提高。3总结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关键的重要科目,也是健全学生人格、塑造品格,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老师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中,使学生得到知识与道德素养的不同发展。参考文献:[1]?陈小军.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018).(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龙泉中学)CuttingEdgeEducation

  教育前沿

  263

篇六: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策略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一门主要学科。现代教育对于初中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成绩优异,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型人才,我认为应该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运用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基于此,本文将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对如何开展和实施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教学策略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策略,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以道德为根本来实现育人的目的。道德与法治在现阶段的教育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该学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促使学生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因此,教师要对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和创新,不断提升初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让学生充分意识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以便于教师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可以成长为一名国家和社会所迫切需要的人才。

  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意义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的学科,如果可以在该学科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一定会促使初中学生的德育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更会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随着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综合发展型人才,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学生的德育水平,都需要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和需求。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亦或是学生自己,都会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学习上,很少有教师和家长会注重学生德育水平的发展,对于教师和家长的这种教育理念,我其实是不太赞同的,我认为学生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德育发展更为重要,现代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成绩这么简单,更看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只有品行兼优的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1]。因此,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此,不仅可以让学生意识到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优秀道德品质的熏陶和影响,以此来促使自己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

  经过调查和分析,现阶段大部分初中学生都缺乏一定的法治意识,以致于自己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无法无章,总是不守规矩,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变成一个毫无章法、不守规矩的人。为了让学生成长为一个有规有矩的人,我认为教师一定要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向学生灌输法治观念,让学生了解和意识到法治意识的重要性,更要让学生指导“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将“立德树人”的理念应用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并利用该思想对学生进行熏陶和影响,以此来培养学生优秀的法治观念,为初中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发展和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促使初中的德育教育效果可以更上一个台阶。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这个与时俱进、竞争无比激烈的社会当中,想要让学生在这个社会当中更有竞争力,就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更加看重学习,很少有学生会对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有所关注,以致于大部分学生都成了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当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型人才,如果一个学生只会读书,是无法被国家和社会所接纳的,长此以往,就会慢慢的被这个社会所淘汰。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我认为教师有必要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应用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通过道德与法治与立德树人的相互融合,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更好的成长、更好的发展。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国家和社会开始越来越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加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只要学生有一个优异的学习成绩就足矣,事实证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是大势所趋。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此,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使得学生可以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习意识

  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将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该学科的学习当中。在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我认为教师应该积极发挥出本学科的作用,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的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知识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我学习、自我思考的情况下,意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2]。

  例如: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基本都是老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这样的课堂会让学生毫无参与性,更不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意识。因此,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尽情的展现自我,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讨论时间,让学生对教师设立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意识。

  (二)提升教师素养,注重全面发展

  想要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更好的落实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就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素养。在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教学中包含了很多学习内容,无论是道德方面还是法治方面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只有教师提升了自身的饲养,才能将其更好的传递给学生,才能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3]。

  例如:教师不仅要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政治素养、法治素养,还要具备高尚的家国情怀,只有教师自己在这些方面可以做到事无巨细,才能将这些正能量

  更好的传递给学生,受到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学生的爱国思想、政治思想、法治意识、道德意识也会在教师的积极熏陶和影响下得到显著的提升。与此同时,也会在学生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使得学生能够用积极的、阳光的、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个困难和挫折。

  (三)创新教学模式,拓宽育人途径

  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想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拥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去拓宽育人途径,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魅力,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意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我相信通过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定会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定会让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有所提升。

  例如:为了更好地向学生传递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我认为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模式,可以是趣味教学模式、可以是游戏教学模式,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通过不同的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还拓宽了育人的途径,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受到了良好的德育教育。

  结语:

  想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策略,就要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素养、创新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芳.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好日子,2021(5):1.

  [2]蔡艳芳.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科普童话:新课堂,2020.

  [3]高秀华.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策略探究[J].文学少年,2020.

篇七: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入,“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在教育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是当前教育教学中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的教学内容。一个人有再高的学识,如果思想品行不端正、道德败坏,对他人以及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那么这个人就不属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大力度实施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教师要以“立德为先,树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实处,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渗透立德树人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树立高尚道德思想,从而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教学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科目,属于一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导向,融入人文性质、实践特征、思想道德观念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不仅承担着培育我国新时代下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责任,还要从社会与国家的发展出发,结合着国内外的整体形势,将立德树人贯彻落实到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包括着道德品质、法治观念、政治认同、心理健康、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生价值与社会和谐等多个方面,能够回答出“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这样富有本质性的问题,也能够落实立德树人下的根本任务。

  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带来一定的课本知识,还能够从教材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拥有过硬的知识储备,也要使他们形成看不到、摸不着的软实力。教育和教学是不断结合、息息相关的,立德树人对初中学生的成长意义也是非常明显的。初中学生的成长也体现在跨学科的综合水平方面,具有将知识、情感态度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利用规范的教育模式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彰显出教育学所具有的客观规律,也使学生能够得到德育、智育、体育的全方面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特定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全方面人才,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他们自身的内在驱动力,继而实现自我的价值。立德树人能够对初中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起到支持的意义,对学生未来也足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必须形成良好的素养和能力,才能从容面对未来世界形势下的变化,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研究

  (一)创设多元情境教学,渗透德育思想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能锻炼学生深入思考、不断探索,还能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的延伸能够学到课本以外的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很容易让学生对其望而却步,在多数情况下理论知识、概念性知识比较繁多,尤其在进行答题的情况下,对字句之间非常严谨,甚至少写一个字或多写一个字整体意思就改变了,所以很多学生在做练习题或考试时都十分谨慎,内心比较忐忑处于小心翼翼的状态。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这种心理状态,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若想对初中生进行更加高质量的人格教育,应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入手,只有他们能够对自己提起充分重视,才能学会更好地珍爱他人的价值,这样对整个社会的长久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部分教师未能找到适合的方式,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教师可尝试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多彩的职业》一课时,因为初三学生面临着毕业季,让学生们通过学习认识到各式各样的职业,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要肩负着重担和责任,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想过今后要从事哪方面的职业,同时学会珍惜当下的大好年华,青春短暂一去不复返,珍惜时光、珍惜自己。在进入正式课程前,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同学们,为什么有的职业逐渐消失?”“又有哪些

  新兴职业?”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讨论,在激烈地探讨下,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寻答案。为了能够让学生切身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自己喜欢某行职业的角色,介绍该职业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同时还可以播放一些当前各行各业的精彩短片。以情境再现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遵守职业道德,发扬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品格,珍惜当下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促进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培养政治认同感

  社会是每一个生活的大舞台,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便会时常从社会视角入手,突出立德树人在实施、实践时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只有当初中学生亲近社会、关心社会并融入其中后,才能够真正提升自身的应用能力。而该科目立德树人的贯彻便为学生提供出了这样一种机遇,也践行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初中学生不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人,也是我们国家在未来稳步发展的源动力,因此立德树人的落实就能够逐步使学生养成关注社会事项、关心社会发展的良好习惯。

  例如:《推动和平与发展》这节教学活动,如果按照常规的“口述理论+重点笔记”的教学模式,教师很难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因为学生很少接触到我国的外交信息,不明白我国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作用。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以政府的外交工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来感受我国政府“和平外交”的政治原则:在网络教学开展前,教师为学生下载了一些非洲国家在接受我国人道主义援助之前的人民生活状况图片和我国的人道主义援助实际照片,以及这些非洲国家在脱贫以后的生活面貌图片。通过这样的生活照片展示形式,为学生直观呈现非洲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从而加深学生对政府的认同感,深入理解我国为世界和平发展发展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1.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教师要基于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提升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提

  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法治观念,增强课堂的有效性。教师若想促进初中生的人格发展,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引入更高效的教学模式,这样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还能在无形中增强他们的自我认知水平,从而为其之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雷.立德树人,培育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核心素养[J].文理导航(上旬),2020(11):77+79.

  [2]徐振兴.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0(28):29-30.

  [3]赵学栋.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59.

篇八: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

  

  ZHIHUIJIANGTAN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策略岳影培养有德行、有涵养、有能力的人才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当下的教育背景下,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落实德育的主要载体,道德与法治课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充分认识道德与法治课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同时探索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教学策略。本文联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际,对在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意义及其不足展开讨论,同时提出几点教学建议,以供参考。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意义“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养正遗规》说明了培养人“德”的重要性。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成为教育的根本问题,在此背景下,立德树人被顺应提出。其中,立德指的是以德育为先,使用积极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树人指的是坚持以人为本,使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培养人才。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主要有以下意义。1.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立德树人指出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并举的重要性,关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和谐统一,旨在通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文化学识,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有助于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改革立德树人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教师不再只关注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而是放宽了教学视野,将课外知识、生活资料引入课堂,满足了核心素养对该学科的教学要求。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落实立德树人的不足1.立德树人观念不足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多数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应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心理、思想的教育,德育落实程度不够。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立德树人的理解不够充分。比如,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讲解考点,忽略了对课堂纪律的维持以及学生心理需求的探索,导致部分学生纪律意识淡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2.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包含较多概念、定义,以往教师在教学时多使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机械学习、机械背诵,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所学内容,自然也无法感悟知识隐藏的深刻含义,其思想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然而,一些教师并未意识到现阶段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的弊端,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程质量始终无法提升,影响了立德树人的落实效果。3.教学评价机制片面科学的评价机制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正面导向作用。最近几年,不少初中学校积极响应立德树人的号召,在各科教学中积极渗透德育。然而,由于教学评价过于片面,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无法认识到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性,间接阻碍了立德树人的落实。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落实立德树人的策略1.树立教学观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育观念对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满足立SHANXIJIAOYU69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

  ZHIHUIJIANGTAN

  德树人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要求,实现对学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拥有更丰富的课程学习体验,加深学生的学习感悟。教师可使用微课展示案例资料、案例图片、案例视频,并针对案例的相关内容与学生展开辩论,使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明确是非,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美好集体有我在》一课教学为例。教师使用微课播放“小明的故事”:小明是七年二班一个内向的男生,总喜欢一个人待在班级的角落,看起来有些孤僻。小明的家庭比较困难,他的父母常年卧病在床,他的生活基本由自己打理,因此小明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班级里的一些学生不喜欢和小明玩,还有一些学生给小明起了“臭蛋”“小脏”等绰号。这时,教师针对视频内容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小明,大家这样对待你,你会怎样想?小明班级的其他学生做得对吗?”让学生设身处地的联想小明的境况,使学生初步形成对正确、错误的价值认知。教师继续追问:“如果你是班主任教师,你该怎样做?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你该怎样做?”学生纷纷表示:“我可以把我的干净衣服分给小明。”“我可以和小明一起玩游戏。”“我可以号召大家为小明捐款。”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了解到什么是正确的集体相处方式,什么是错误的集体相处方式,认识到在集体中与人友善相待、相互关心的重要性。选取贴近真实生活的案例进行微课教学,在学生观看案例、讨论案例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方法二:布置小组劳动任务,培养良好道德素养。立德树人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如果仅仅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展开德育教学,很难使学生对德育内容产生深刻的认知,而使学生停留在浅层学习的状态。只有让德育脱离书本,走入现实,才能真正发挥德育的育人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道德感的良好青年。对此,教师可将任务教学法应用到课程教学当中,借助劳动任务让学生走入实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责任与角色同在》一课的教学为例。该课主要围绕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意识与责任感展开教生道德素养的有效培养。对此,教师应转变过去“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先”的教学观念,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作为主要教学理念,将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交友的智慧》一课教学为例。这节课主要围绕“友谊”展开教学,首先,教师对七年级学生的个人情况加以分析:这一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缺乏较多社会阅历,不能正确辨别益友、诤友和损友,也缺乏建立友谊、呵护友谊的能力。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为该课教学奠定基调。其次,教师设计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即教会学生掌握建立友谊、呵护友谊的知识;(2)能力目标,即培养学生正确处理朋友之间冲突的能力;(3)情感目标,即为学生树立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交友观念。通过设计三维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解决成长问题。最后,具体知识点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交友困惑分享出来,如“我该怎样与他人建立友谊关系?”“和朋友发生冲突后,我该如何处理?”等,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并在此过程中渗透相关德育知识,培养学生以诚待人、平等待人的交友品质。教师充分根据“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方案,通过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德育学习体验,使学生确定自己的成长方向,促进其更好地个性化发展。2.创新教学方法,培养道德法治素养一味地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随着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高效、趣味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教师要积极学习,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以此加强学生对立德树人相关内容的吸收,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与法治素养。方法一:使用微课展示案例,树立正确价值观念。针对处于青春期、具有较强叛逆心理的初中生,单纯的说教会引起学生对德育学习的逆反情绪,继而影响立德树人的落实效果。微课教学具有直观性强、代入感强的特点,使用微课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702022·10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

  学,教师可在德育渗透教学中布置小组劳动任务。ZHIHUIJIANGTAN生,让学生综合多方面资源完善模拟法庭。模拟法庭进行时,教师可充当引导者,帮助学生改正模拟过程中的错误,使学生学会运用相关法律知识进行法庭辩论。通过开办模拟法庭,学生学会结合实际情况应用相关法律条例,其法律学习、法律探究、法律应用意识得以增强。四、优化教学评价,培养勤学修德品质良好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使用批判的、负面的评价语言很容易挫伤其自信心与自尊心,使其产生德育学习的负面情绪,而使用积极的、正面的评价语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落实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教师应改变过去“唯成绩至上”的评价观念,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在日积月累的评价教育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少年的担当》一课教学为例。在“走向世界大舞台”这一节的教学中,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乐观心态为育人目标;在“少年当自强”这一节的教学中,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与时代精神为育人目标。综合各课程目标,教师设计评价标准,如:学生是否能够辨别外来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学生是否拥有多元化发展的意识?学生是否能列举中国公民为世界做贡献的实例?学生是否树立了个人的理想?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地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评价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如学习意识强、爱国意识强等,要多表扬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战胜不足,使学生在接受评价、反思评价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综上所述,将立德树人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当中,对学生个人成长与教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应反思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充分把握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内涵,突破过去教学思维定式的掣肘。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使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在微课教学、任务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实现对学生良好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的培养。(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折桂中学)(责任编辑张妤)SHANXIJIAOYU首先,教师可将班级平均分为不同的清扫区,各小组承担一块清扫区,在15分钟之内完成清扫区的清洁工作。然后,由教师与班委会成员检查清扫情况。在任务驱动下,各小组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即擦桌子的责任、扫地的责任、拖地的责任、摆放桌椅的责任等,还有自己对他人的责任,即个人未完成任务会影响小组的评分。劳动任务教学后,教师再引入拓展教学资料,如环卫工人承担清扫责任使城市更加整洁;医生护士承担救治责任使患者免于病痛,消防人员承担灭火责任,保护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时,学生对责任的含义、来源,承担责任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同时认识到了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树立起感恩意识,主动帮助他人、主动服务他人的意识也明显增强。“劳动最大的益处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通过布置劳动任务,学生懂得了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学会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道德素养也得到了有效提升。方法三:开办学生模拟法庭,培养良好法律意识。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死记硬背相关法律概念,却无法得心应手应用法律知识的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僵化的学习思维,难以得心应手地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显然违背了立德树人的教学初衷。教师应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形式加以创新,通过组织多种教学活动,活跃学生的法律思维,使学生养成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法律学习习惯。在课上组织模拟法庭,可使班级学生充分参与到法律学习当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素养。以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建设法治中国》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展示阅读材料:2022年5月1日,王先生驾驶奥迪轿车,沿京沈高速公路由东向西行驶至298km+800m处,与胡先生驾驶的因前方雾天封路而在另一条车道内停车排队待行的半挂货车尾部相撞,两车均有不同程度损伤。相关部门要求王先生赔偿胡先生所有损失,王先生不服决定上诉。根据材料教师组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原告王先生、被告胡先生、法官、书记员等。同时,为了增加活动的真实性,教师可将法院的开庭纪录、《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条款提供给学71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

篇九: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创建立德树人的教学策略

  摘要: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有着非常强烈的独立、自主的意识,但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形成阶段。道德与法治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科教学的特点,将德育教学的理念渗透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在心理和认知层面获得提升。基于此,以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创建立德树人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立德树人;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蓬勃推进,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更加注重践行立德树人理念。所谓立德树人,就是坚持德育为先和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运用正面教育感化、引导、激励学生,采取科学措施塑造、改变、发展学生。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依托立德树人思想,为学生制定更加完善的学习方案,从而强化学生的德育修养以及综合素质。下面,就针对这一目标展开简单实践研究。

  一、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立德是要坚持教育工作中以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感化学生、激励学生,使其建立正确的是非观;树人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采用恰当、合适的教育活动塑造学生、引导学生、改变学生,使其感悟人生真谛。随着教育改革方案的不断完善落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也经过多次修改完善,重视学生的身心教育。例如,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内容:“成长的节拍”“友谊的天空”“师长情谊”“生命的思考”等;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内容:“走进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勇担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利益”;九年级上册道

  德与法治内容:“富强与创新”“民主与法治”“文明与家园”“和谐与梦想”。由以上课程内容安排可以看出国家对学生德育的循序渐进与重视程度。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全面有效落实,可以有效实现国家对学生德育的教学目标。而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全面融合,是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真正有效落实到教育实践中的重要路径。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作为教学目标,将教材内容有效教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与道德观。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与教育价值,必须引起学校与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重视。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创建立德树人的教学策略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立德树人观念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关于道德与法治方面的难题,如果教师能够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立德树人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案例相互融合,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促进作用,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当中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在未来领悟和践行。比如:在《走进社会生活》这一单元中的“我与社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来为学生引出更多社会当中关于立德树人的案例。教师首先可以从课堂之前的导入开始,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景进行选材,或者是从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热点事件来进行导入,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可以让学生进行发言,讲一下自己所经历的社会生活是怎么样的,让学生能够明确社会中一些关系的重要性。相信一些学生会在自己的演讲中感受到自己与社会之间的紧密性,社会是丰富的,大家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是学生丰富多彩生活的源泉,其中包含着极多道理,即人在社会生活中要有正确的观念,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师此时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如何在社会上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会学生在之后的社会生活当中,担当正能量的角色,承担每个人在社会上的相应责任,这样才能在自己不断努力进步的同时,也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严格按照学科内容有效渗透德育

  道德与法治的价值取向和德育目标十分明确。与理论型教育相比,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更注重学生“知行合一”。这就要求政治教师深刻挖掘教材的内涵,充分理解和重视德育。在德育的具体渗透中,要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的束缚,要与社会有机结合,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例如,在“法律帮助我成长”的内容中,首先,学生应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保护未成年人,其次,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非常重要。应采用情感沟通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该更加积极地教育学生。简言之,他们应该用正确和积极的思想感染学生。只有通过影响学生,有效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追求共同社会理想的过程,就是更好更快地实现个人理想的过程。德育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价值追求的本质要求和思想根基。“道德教育”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在我国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初级阶段,教师只注重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具体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兴趣爱好,列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例子,感受最熟悉的事物,丰富课堂体验。例如,在教学“感受法律的尊严”时,教师应深入分析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教材。如相互礼让、让女性优先等,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意识,并在安排了许多教学活动后被感动。要使学生真正做到这一点,学生应该在日常生活规则意识中树立责任感,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体现新课程的人文理念。

  (三)从倾听中切入德育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与国家、社会观念相符合的价值观念,才能够保证德育教学实施的有效性。不仅如此,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学生作为信息化时代中的一员,需要掌握聆听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感悟和体会主流价值观念,以此逐渐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聆听作为德育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聆听意识和习惯,让学生主动接受德育相关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增强生命韧性”时,以“珍视生命”为主题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朗读者》电视节目的内容,视频素材可以选择杨乃斌的相关事迹,让学生了解从小丧失听力的杨乃斌,在母亲的陪伴与鼓励下如何考取大学,并在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助残工作人士的感人事迹。学生观看杨乃斌

  的视频,能够从真实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伟大,明白生命的伟大和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倾听的习惯和意识得到培养,学生在倾听中加深感悟,感悟生命所拥有的潜能。

  结束语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是一个非常创新的课程,在初中的教学课堂上,学校需要对这门课程有一定的重视。不仅要增强教师的法制观念,更要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为顺利地实施德育树人教学理念提供更多的教学策略。相信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后的生活中去做一个思想开放且道德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马明柱.初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设计中融入立德树人的策略[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05):13-15.

  [2]李向春,官美辰.立德树人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家长,2022(12):37-39.

  [3]王亚楠.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C]//.2022教育教学现代化精准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集(初中教育篇)(二).[出版者不详],2022:394-399.

  [4]马学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策略[J].智力,2022(07):139-141.

  [5]张春燕.以思为径立德树人——初中道德与法治对分课堂模式建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6):21-23.

篇十: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

  

  立德树人思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正处于在一个叛逆的时期,不服从家长和老师的管教,因此在这个阶段随着素质教育和课改的推进,学校在教学体系中融入立德树人的理念,可以使学生积极上进,强化思想素质和道德素养的提升,塑造高尚的人格,多方位的强化综合素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建议将立德树人思想纳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本文从挖掘教学资源、多元化授课及实践活动中对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道德与法制;立德树人思想;教学资源;实践活动

  前言:伴随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时代的进步,国家以及人民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初中时期,注重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的优秀品质。在以往的教学体系中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下当今的教育背景下,学生的教学需求是多方面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现代学生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提升,还需要全方面能力的提升和锻炼,这就需要对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加强学生的法治道德方面的提升,这也是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背景下衍生而来的。对于课堂的构建可以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和综合素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深度挖掘教学资源中的立德树人思想

  经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可知,里面包含有的重难点教学资源较多,但是由于初中课堂的教学时间仅为40分钟,繁杂的知识点教师无法讲解透彻,并且不能给学生留有课堂探讨的机会,从而导致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特别是关于德育方面的知识会忽略掉,从而引发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期间未能充分地感受到德育教育工作的必要性[1]。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期间,应将立德树人的在课堂教学中所展现出来的积极作用充分展现出

  来,对以往的教学思想进行转变,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提前做好教材研读及分析,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总结分析,找出重难点教学内容,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教学工作,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完成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2]。因此,教师应重点对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法治资源及道德资源进行深度的挖掘,并更好地应用于当前社会中,促使知识点的实效性得以增强。如在《诚实守信》一课中,教师需要将诚信的重要性及意义重点为学生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将诚信作为自己的人生标准及生活指南针。因此,教师为了能够增强学生对诚信概念的进一步认知和了解,需引导学生对诚信进行感知,如“海尔的传奇”和“金华火腿”事件,以上两项事件分别代表诚实守信的正面案例和负面案例,通过两种事例进行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对诚实守信这一概念得以进一步认知和了解,贯穿及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在多元化授课中纳入德育与智育

  决定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授课方式,为了能够完成对学生的多元化授课,应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并纳入德育与智育,以确保经过教学的过程完成对学生的全方面锻炼。如案例教学法作为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方法,经过对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所展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广大学生及教师的高度认可,教师为了能够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进一步认知和了解,可采用一些形象及具体案例的方式来对课程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给学生留有探讨的时间,以此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学工作所给自身带来的趣味性,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知识点的学习中来,学习自主性强,并且经过学习的过程,能够更加理解课程知识点[3]。如在《认知自己》一课中,将培养学生认知、探索及发展自己作为教学工作中的目标,经过学习的过程,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并告知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必要性,并且在面对他人的评价会保持理性的态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使用多媒体将《武林外传》的片段向学生进行播放,并向学生询问把姬无命问倒的问题是什么?并向学生提问你是否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是否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否与他人一样及与他人之间的区别。并给学生提供自我介绍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正确认识自己重要性的进一步认知和了解。在课程教学的最后,由教师做最后的总结,并向学生告知个人均属于一类独一无二

  及特殊的个体,并且每个人均需要认识到禀赋的独特性,以便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培养学生与他人之间能够处于一种良性的互动状态中,提升了学生与他人之间的交往能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通过使用案例教学法,使原本比较难懂的知识更为清晰,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度,并且掌握到如何正确与他人之间进行相处,教学质量及效果也得以进一步提升。另外,也可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会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有针对性的为患者进行相关教学问题设置,完成了对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启发,能够更为清晰的了解到此项知识点中所蕴含的哲理,更好的了解课程知识点,智育教学效果显著提升[4]。

  三、在丰富实践活动中融入立德树人任务

  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应加强对立德树人理念进行渗透,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分辨美丑、是非、善变及对错的能力,重在培养学生在了解上述道理之后,能够更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此来确保能够将真善美更好的贯穿于实际生活中去[5]。因此,需要加大对立德树人理念的充分运用,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做好理论知识教育工作,并组织及开展学生参与到生活中去,以此来完成对真善美的这一优良思想的践行。因此,在立德树人思想之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理论教育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并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给学生带来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如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一课中,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到来自社会上的关爱及自己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到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实践活动类型包括交通志愿者及环保志愿者等,以此来完成对学生良好品德及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以增强[6]。另外,教师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应组织培养学生参与敬老院爱心活动及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活动中去,以确保立德树人任务能够更好的完成。

  结论:立德树人思想通过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完成了对学生良好人格修养及道德品质的培养,促使学生的政治觉悟能力得以提升,完成了对

  良好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对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帮助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公民。

  参考文献:

  [1]梁淑芳.浅谈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2):16-18.

  [2]刘建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影响分析[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1(3):174-175.

  [3]洪立新.道德与法治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发力点[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26):43-44.

  [4]王晓飞.立德树人理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多元渗透[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4):69-71.

  [5]陈勉.立德树人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韵味绵长”[J].科普童话·新课堂(中),2022(1):72-73.

  [6]赵雪莲.新时代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探索分析[J].考试周刊,2021(2):115-116.

推荐访问: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 树人 法治 学科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710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