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探索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的设计方法7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25 09:00:03

篇一:探索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的设计方法

  

  语文论文之小学语文综合实践作业的设计

  作者:胡琳琳

  磐安县安文小学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在作业实践中消除困惑、解决或发现问题,以及展示自我、升华自我的过程应是作业过程的本质所在。我们曾对学生的语文作业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表明:55%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22%的学生将不要布置重复的作业、少写单调的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老师最大的希望。针对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反思老师们布置的语文作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

  1.作业量多,学生思维参与少。长期以来,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布置的作业比较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知识巩固题多,综合实践题少。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动手作业更少。有不少作业,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答案也缺乏灵活性。这些统一、单调的作业压抑着学生的个性成长,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别差异,学生个人的潜能也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3.现成作业题多,创新拓展题少。多数教师布置作业时,只要求学生抄写生字新词,或做配套的练习册,而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社会

  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练习则相对较少,导致作业不受学生喜欢。

  基于以上现状的认识,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改革以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为宗旨,作业也要以此为宗旨,使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的方法,体验作业的乐趣,经历探究的过程。为此,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内容入手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理解内化型的探究作业,丰富了语文作业的内容

  理解内化型的探究作业,指那些旨在落实重点、化解难点,促进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探究作业。我们的作业设计并不是全部抛弃那些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适当的抄写、背诵仍是十分必要的。但同类型的作业做得多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也渐渐消失了。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力求内容丰富多样,并留有思考的余地,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计划、体验、探究。

  1.作业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些让学生充分思考,体现学生个性、思想的作业。如:对课文中人物的评价、对文中的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办法等这类作业,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还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另外,我们在布置作业时,首先考虑作业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一年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了问一问,想一想,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画一画等作业。让学生把当天所学的知识以小老师的形式教给自己的爸爸妈妈,互相奖励小红星。然后利用晨读时间,在全班开展“识新字,背古诗,学儿歌”等活动。孩子们在自学、教别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2.作业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学生的作业可以是视觉方式的,也可以是听觉、触觉等方式的;可以是抽象思维的结果,也可以是形象思维的结果;作业内容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如在周末布置作业时,我向学生推荐《春天来了》这篇文章,并设计了一道作业:展现你眼中的春天。周一早上,有的学生用文字描述,有的学生用图画展示,有的学生用照片呈现,有的图文综合使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自己眼中的春天。

  3.作业内容融入学生生活

  语文教学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我们把语文作业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如学了《青蛙的眼睛》后让学生回家去查阅资料,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并了解哪些科学发明是跟研究动物有关的;学了《快乐的节日》后让学生去搜集有关节日的诗句,并试着写几句诗;学会了拼音后让学生给自己家的玩具、电器等用品贴上标签……我们力求把作业设计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使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

  文能力。

  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作业,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把书上的知识用到生活中,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形成综合能力。

  二、自主合作型的探究作业,改革了语文作业的形式

  在作业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作业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点拨一番,设计一些巧妙的合作作业,让小组成员合作研究问题的关键所在,经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得到独创性结果。

  1.体现自主性,发挥学生独特灵动的个性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针对学生的差异,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多梯级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形式

  我们把作业设计成多种类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A类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B类题型较A类题型低一层次;而C类题型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这样的作业布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2)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方法

  作业设计体现层次性的同时,我们给学生选择作业内容、作业方法的自由,还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如在学完《菜园里》一课后,我启发学生自己设计练习,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想读一读:把儿歌读给爸爸妈妈听,并把儿歌录下来,让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评一评读得怎样。有的想说一说:把课文中认识的蔬菜瓜果的样子说给小朋友听,并学着课文的样子,说说自己认识的其它蔬菜瓜果的特点。还有的想去认一认:到超市或菜市场去认识更多的蔬菜瓜果,再介绍给小朋友认识……只要我们放权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乃至作业要求,就能使作业内容个性化、自主化,就能发挥每个学生独特灵动的个性,从而充分调动了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的作业完成得独具匠心。

  2.体现合作性,分享密切合作学习的快乐

  新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从作业的时空来看,课程的开放性,使大量的探究性作业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与爸爸妈妈、小伙伴合作完成。

  如我们让学生与家长合作完成作业:“我与爸爸妈妈比朗读”、“幸福家庭手抄报”、“听爸爸妈妈忆童年”等作业,促进了两辈人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关爱。再如学了一年四季的儿歌后,我在教室学习园

  地挂上信箱,上面分别写上“春,夏,秋,冬”,让学生当“小小邮递员”,课后搜集与“春,夏,秋,冬”相关的词语、句子或短文,然后投放到相应的信箱中。再以小组为单位,比比谁投的“信”最多,谁读的“信”最多。这样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合作性作业,更强调学生的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他们一次次与伙伴、与家长、与其他人合作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了交往互动、有效沟通,建立起一种相互悦纳的友好人际关系。这不仅提高学生自我教育水平,同时在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中极大地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三、实践操作型的探究作业,拓展了语文作业的空间

  实践操作型的探究作业即能从实际操作中明白道理、理解课文或将所学知识付诸生活应用的探究作业。当然,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取得第一手材料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即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我们在设计实践操作型的探究作业时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体现开放性,留给学生自由翱翔的空间

  新课程向学生生活及社会生活等广阔时空的开放,无疑给学生作业以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促使我们对作业内容生活化的关

  注,以及对其价值意义的追求。因此,我们树立大教育观,走出封闭狭窄的课堂,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拓展学生作业的空间,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去读活读好“生活”这本大书。

  如:让学生在家里收看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记录自己最关注的新闻;观看动画后,学写短小的童话、科幻故事;走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中的某种现象,写观察日记;走向工厂了解某种新产品的性能、用途,学写产品说明书、广告语;走上街头,纠正街道两旁的错别字……这样的作业,加强了作业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拓展了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每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作业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2.体现综合性,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我们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设计综合性作业,如四月份结合世界卫生日、世界地球日、爱鸟周等节日要求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进行手抄报比赛,并给学校的花草树木设计警示牌活动等。这种活动作业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而且在活动中提高了竞争意识和责任感。也可以借助教材中的字词句篇布置不同形式的综合性欣赏作业,如结合《桂林山水》、《万里长城》、《秦始皇马

  俑》设计了“环游祖国”朗诵、诗歌、图画、摄影、上网、请您欣赏等实践性作业。这些作业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从课本语言文字入手,扩大到了解祖国的山河名胜,把学生带入优美的境地。寒假中组织学生开展写春联、送春联的活动,学生兴趣盎然,不管是读书写字,还是学习做人,都是受益非浅……大语文教育指导下的作业设计应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探索性、综合性,带领学生走向广阔的认知天地,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利用分布在每个角落的语文教育资源让学生探索、发现,从而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3.体现人文性,培养学生自信独立的人格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古代的《诗经》到诸子百家的诗文,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尤其是中国的古典诗文,它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沉淀,思想内容上无不闪耀着灿烂的民族特色。在各种思潮及文化冲击下的今天,让学生了解一些古典文化,从古典诗文中吸取营养,可起到净心、正根、明目、养“神”的作用,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认识到古文化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及自信独立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设计了一系列诵读欣赏古诗文的实践作业:古诗手抄报、吟诗背文、日积月累、写读后感等。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文化本身就是一部修身立本的教科书,书卷中的民族精神、浩然之气,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让学生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启示中,从《正气歌》、从“家祭无忘告乃翁”等先人们的博大胸怀和爱国豪情中吸取民族精神,这也体现了其他一些空泛说教都难以取代的重大作用。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作业的探索,我们看重的并不是结果,而是注重学生参与过程中悟到的学习方法和合作探究精神。对学生而言,探究性作业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与人生的学习过程,对教师的教学而言,则是对教学的反思深化过程。每天面对崭新多彩、充满灵气的作业,我们惊喜地发现教与学的点滴进步。在探究性作业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也认识到学生年龄小,无论认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学习技巧,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是需要我们老师耐心引导和帮助的。在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兴趣,开拓新的作业练习形式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探索探究性作业的设计、探究性作业的评价,彻底改革过去那种机械、枯燥、繁重的作业形式,还学生以自主、生动、充满智慧与情趣的人文作业!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小学语文新视角》,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篇二:探索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的设计方法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有句话说得好,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小学语文学习是开展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语文作业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语文教师要创新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在这一过程中,优化设计是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需要教师在优化和创新上下功夫。基于此,以下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探索与实践

  引言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环节给予充分的重视与关注,并积极地进行多元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的探究与实施,以此来赋予语文作业更加深刻、广泛的教育内涵,使学生能通过作业的完成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原则

  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对作业进行优化时,要重视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一是有效性原则。教师应认识到作业“在精不在多”,而“题海战术”不仅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容易导致学生对于作业产生抗拒心理。有效性原则要求教师提升作业的有效性,以最少的作业使学生得到最多的收获。二是趣味性原则。对于小学生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关键的,因此,教师必须着力增强作业的趣味性,以此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三是主体性原则。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心和主体地位,重视以作业促进其学习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四是开放性原则。教师不应对作业的形式、内容、答案及评价方式做出

  过于生硬的规定,而必须遵循开放性原则,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多样的选择,进一步增强其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策略

  (一)浅谈累积式背诵作业的编排

  语文教学这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所以在积累过程中,背诵语文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背诵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对课文主要是背得好,觉得也不难,但是容易遗忘。所以,为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必须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背诵。

  (二)提升育人性

  杜威曾提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语文作为一门具有高度人文性的学科,是实施德育的显性学科,作业设计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应具备相应的育人性。因此,在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围绕德育渗透的目标,积极地提升作业的思想性和育人性,使学生能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获得良好道德品质的引导,以此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如,在进行《梅兰芳蓄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搜集资料,记录梅先生生前的二三事,并分析其中体现了梅先生的哪些品质”的拓展性作业,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成果,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这样,不仅有效地深化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同时更使学生在讨论、探究中获得了良好道德品质的熏陶,以此实现小学语文作业环节育人性的增强。

  (三)关于预习性作业的布置策略

  语文教学中,最关键的一步是组织预习作业,同时使学生认识新课的内容,发现其中课文的学习难点,并同时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学生的预习效果是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安排一些有趣的学习任务,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教师在安排预习作业时,通常不会安排写好作业的时间,所以教师应多给学生更多的准备时间。作业的第一条是让学生找出正确的生词和短语,查找词典,确定生词的意义,并保证学生能正确地运用。二是让学生提问,或者

  把自己的体会记录下来。三是要对文本有一定的了解。在完成了家庭作业之后,接下来就是提问了,在课堂上进行一次随堂测验,在课堂时间充足的时候,请同学们回答一些问题。

  (四)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和形式

  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时间一长,学生便觉得写作业对语文素养的提升没有多大效果。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接受能力设计难度高低各异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可选择性,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作业,就能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作业的乐趣。例如,学习了《草原》一文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项作业:(1)爱写字的你,可以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2)爱朗读的你,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3)爱画画的你,可以根据文中的内容创作一幅绘画作品;(4)爱探究的你,可以搜集其他描写草原的文章,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其中,(1)(2)是巩固练习,旨在夯实语言基础;(3)是能力提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体会文章意境;(4)是帮助学生拓展知识,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这几项作业设计有梯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和完成方法,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教师还可以设计“作业超市”,让学生在罗列的作业里选取一种或几种自己喜欢的、有能力完成的作业。

  (四)注重前瞻性作业设计

  前瞻性作业指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前设计的作业内容,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前预习课堂学习内容,并设计作业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前设计作业,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保障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要在作业设计中融入生本教育理念,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自主预习,总结问题,在课堂中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有利于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前瞻性作业的布置与设计要具有针对性,教师要围绕教材重难点内容开展教学工作,明确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目的性自主学习,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这样也有利于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并可以

  通过网络查阅文章的相关资料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设计前瞻性作业,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文章内容和近代历史发展过程,认识到圆明园当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而英法联军的入侵,烧杀抢夺,在抢掠珍贵文物之后,放火烧掉了圆明园,使得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化为一片灰烬。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堂中与同学探讨,由教师给予指导,有针对性地学习,学习效果自然更为理想。课后,教师再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对本堂课的重点词汇进行学习和记忆,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

  结束语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环节不仅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与升华,同时更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更加关注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通过人本性、针对性、多样化、实践性以及个性化语文作业的设计,来提升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与质量,使学生在完成综合性语文作业的过程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个性化发展的实现,促进作业环节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宗敏娜,朱亚芳.浅谈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名师在线,2021(31):40-41.

  [2]何忠庭.《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方法的研究》中期调查研究报告[J].新课程(小学),2019(11):203.

  [3]王朝东.探索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的设计方法[C]//.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2018:1151-1156.

  [4]叶良军,高华.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浅论[J].教师,2018(05):37.

  [5]周长芝.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之设计[J].语文天地,2017(24):16.

篇三:探索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的设计方法

  

  探索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

  摘要:本文基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特征,针对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和具体开展形式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综合性学习

  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带来了新的方向,更加强调实践性与综合性的教学设计,切实关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等素养的提高等具体要求,使得这项本身具有有利条件和优势的教学活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一、依托教材,有效整合

  1、根据学生需要

  综合性学习版块关注到对学生语文潜能的激发和培养,其第一要义就是需要教师明确了解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因为需要才能够进而产生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才能够投入探索,最终获得并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版块是属于预设性的存在,其内容丰富多彩,既有语文性质的主题活动,也有充满生活气息的主题,总的来说都是为了能够使学生经过活动来更好地去感受这个世界,走进社会,体悟艺术,触摸文化。教材在活动内容中也给出了活动建议,但教师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还是要有所取舍,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最终的活动形式与内容。例如,在“中华传统节日”中给出了“了解并记录传统节日基本情况,展示传统节日文化”的要求,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端午节和中秋节来进行活动,两个节日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也更有助于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实际价值。

  2、整合开发

  教材作为教学开展的主要依据和重要资源,整合其内部资源进行活用无疑是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内容的主要途径。教师不能仅着眼于教材中建议的内容和形式,而是要发现其中的前后关联来挖掘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素材。例如,在“轻叩诗歌大门”中,教材给出了“诗海拾贝”“与诗同行”的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来感受其内在魅力,从而产生写作的兴趣,提高文学审美素养。那么在实际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对当前所学过的、接触过的古诗词进行整理,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按照主题进行划分,比如以诗人为主题,以意象为主题,以题材为主题等等,实现知识结构的逻辑化,将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结构。再如,在《新奇的纳米技术》教学中,就可以联系《蝙蝠与雷达》和《呼风唤雨的世纪》两篇文章,根据说明文的特点来设计“身边的科学”这一主题活动,并给出学习建议,指导学生根据学习主题来进行探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二、阅读与写作的融合

  将综合性学习活动融入到阅读教学当中,其就会从教学任务的性质转变为语文学习的组织方式。具体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够围绕明确的目标和内容来综合运用工具、手段、形式、方法和技术等多种学习策略进行语文学习活动。例如,在《火烧云》一课教学中,课前引导学生观赏霞光与火烧云,在感受其色彩和形状的过程中展开想象,由此来过渡到对文章中生动形象描写和通俗语言、灵活笔调的关注上,联系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来感受文中作者对于火烧云的细腻描绘和喜爱之情。课后引导学生观察晨雾、日出、星空等自然现象,写一写观察日记,深入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综合性学习的方式来将各个教学阶段连接起来,使阅读教学与综合性学习交互进行,单独看来,其既是一堂观察、亲近自然的综合学习课,也是根据已有观察和感受经验基础进行一次与作者和文本的对话,而这正是教师寻找到语文综合性学习与文本之间关联点所产生的奇妙效果,借助阅读教学的语言欣赏特点来使综合性学习活动得到了优化。

  习作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很多时候,不知如何教、不知如何写等问题都在阻碍着这项教学活动的发展。对此,教师首先应该让写作回归现实生活,基于真实的交际情境来让学生从交际场所、对象和目的展开,从而获得语言

  组织和表达能力。那么在此基础上,融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来为写作教学进行总结和成果展示,同时还可以为写作提供内容,使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例如,在“多彩的活动”中,教师可以以“一次有趣的活动”或“我的课余生活”来为学生确定习作题目,并通过综合性学习来使本次写作变得具有交际性,从学校到向身边人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或一次课外活动,其中还涉及到了具体的表达对象,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写作内容形成的过程,而成果展示也成为了文章的交流展示,整个过程十分灵活,也为习作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角度。比如第一阶段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课下喜欢做的事,兴趣相同或相近的可以自由结组开展一次课余活动,教师指导。第二阶段让学生记录下一周的活动进展,以表格或图画的方式来进行。第三阶段,以“一次有趣的活动”或“我的课余生活”为题进行写作。最后,第四阶段展示交流成果,注重趣味性。

  综上所述,综合性学习对语文课程来说已经不算陌生,而且也在不断发展,趋于成熟。随着新课改与核心素养理论的提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目标也开始从多方面展开落实,对此教师应该切实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来更加注重对其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从实践、评价到资源的利用等多方面进行新路径的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项小梅.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6):164-165+168.

  [2]梁妞.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8.

  [3]许晨丽.挖掘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J].课程教育研究,2018(09):142-143.

篇四:探索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的设计方法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的新样态

  摘要:作业是检查学生对课堂掌握情况的重要方法,也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对作业的育人功能有所忽视。把作业当作教学任务布置给学生,随意性大,缺少设计,更谈不上创新。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设计作业的时候,需要从学生的设计和学习入手。基于此,以下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的新样态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新样态

  引言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其具有知识面广且零碎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大量的积累和练习,课后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巩固,也有助于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提前预习,使得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跟上教师的节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环节并未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方法也欠缺合理,作业量大,学生不堪负重,并未合理有效利用现有学习资源,也不能充分发挥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效果和功能。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融合的教学课程,围绕其教学内容所设计的语文作业也应以实践性活动为依托,具备显著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因此,教师在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设计时,既要对学生的参与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尊重,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作业设计、实施以及评价等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作业的真正体验者。

  (二)趣味性原则

  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且作业量大,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其自然会失去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必须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语文核心素养,只有学生对语文课堂与作业内容充满兴趣,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效课堂背景下,教师应当明确作业设计的目标,对作业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规划,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对语文作业形式不断地创新与优化。另外,教师还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不同的语文作业设计,让作业具备探究性与引导性的特点,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巩固各个知识点,将知识内容逐渐转换为自身的综合能力。而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与作业形式也能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并愿意参与其中。

  (三)综合性原则

  作业设计是一个综合、系统化的过程,涉及作业目标、作业主题、作业类型、作业内容以及作业评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设计时,就应科学地把握与实施综合、系统性设计原则,使学生能在丰富、有效作业的引领下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安排学生自选作业,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来巩固和消化教师讲授的语文知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不同,学生的听讲理解程度也不同,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师布置的作业中得到好处,所以语文教师改变了给学生布置作业的习惯,而是将作业分成了不同的选项,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实际情况来选择。这样,就可以使不同学情的学生自主选择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从而获得真正的提高和收获。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完全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就算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太难或者太简单,他们也只能接受,而通过选择作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作业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学生们对自主选择的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仅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还想着在课外拓展更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师在为学生创设自选作业时,应思考如何让学生参与作业内容设计,使作业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具体来说,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控制作业量,避免机械抄写形式的作业,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完成作业,实现对语文知识掌握程度的系统性梳理和回顾,从而真正通过完成作业实现语文基础知识的夯实以及语文素养的增进。

  (二)注重多样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玩、好动,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一成不变的作业形式很难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积极拓展小学语文作业的形式,进行多样化设计,使学生能在多样化作业的完成中获得有效引导,以此实现良好的发展。如,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为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教师对课后作业进行了多样化的设计。“抄写第3自然段,充分感受赵州桥的‘美观’。”“利用课下时间,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关于赵州桥的资料、故事,加深对赵州桥的了解。”“结合课文内容,通过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赵州桥的外形,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这样,教师就将书面作业、拓展性作业以及实践性作业等进行了融合,在增强作业多样化、趣味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习优势、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挥。

  (三)精心设计综合性作业,启发学生思维

  1.学科融合促思维

  综合性作业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尽量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彼此能相互影响,有意识地把各学科知识进行融合。语文可以和音乐、美术、数学、科学等学科进行融合,这样设计出的作业能让学生耳目一新。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能灵活运用学科知识,又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学习了《月光曲》一文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1)欣赏贝多芬的名曲《月光曲》;(2)会弹钢琴的学生练习弹一弹《月光曲》;(3)写一写自己沉浸在乐曲中时脑中浮现的画面。再比如,笔者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写写美术工

  艺品的制作过程、科学小实验的神奇之处、令人难忘的体育课……学生有亲身经历,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2.尽情表演促理解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图文并茂、情节生动的课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表演,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学习《草船借箭》一文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项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把课文改写成剧本并和同学进行表演。于是,学生自主分工,写剧本、准备道具、排练……这些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形象表演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四)突出实践应用导向

  实践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所以学习主要目的在学以致用。所以我们不应仅仅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更应突出作业的实践应用导向,决不能忽视对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实践应用。实践性作业必须充分满足开放性原则的要求,因此教师不应设置所谓“标准答案”,对于学生所提交的个性化实践成果,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以此推动其主动发现不足、实现相应提高。

  结束语

  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作业设计的新理念,遵循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精心设计多样化、综合性、自主式的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让学生体验作业的乐趣,享受完成作业的成就感,真正做到减量不减质,让“双减”落地有声。

  参考文献

  [1]孔磊.浅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2(07):71-72.

  [2]何庆.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2.

  [3]钱晓黎.“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初探[J].教师,2022(08):36-38.

  [4]王朝东.探索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的设计方法[C]//.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2018:1151-1156.

  [5]赵建军.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与评价技巧[J].学周刊,2016(33):137-138.

篇五:探索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的设计方法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业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1、长期以来各学科课程自成体系,形成一个比较封闭的系统。学生在学习了知识后,遇到实际问题时仍然无从下手。就语文学科来说,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相互孤立,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传统的作业设计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却极为不利的,如果不加以改变必将使作业陷入机械重复的误区。学生终日陷于“题海“之中,苦不堪言,身心的发展也必将因此受到抑制。

  3、许多小学语文教师都意识到作业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弊端。

  本小课题研究主要是以如何在小学语文课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的作业设计为研究重点,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第一手书面材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应忽视的形成性评价内容。有效的综合性学习作业的布置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综合性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差、渗透和整合中

  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综合性学习作业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实验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大胆创新,并联系社会实践,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表演、游戏、生活实践中。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业设计的内涵:

  一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如,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

  二是语文能力的综合,如组织学生参加语文趣味活动,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三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综合,如根据对各门学科的了解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四是语文实践过程的综合,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1、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基于此,我们要以语文教材为蓝本,把让学生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天地中,实现语文学科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做到学科间融合,达到全面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2、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对作业形式进行了一些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如英国中小学生课程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1)实践作业。即指有教师指导的各种实验、独立观察、独立完成美术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2)书面作业。即指客观性测试,其形式有回答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论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科研项目等;(3)口头、听力作业;(4)表演作业。美国的中小学教师则以很宽广的视野从多方面、多层次来定位作业目的。教师不仅从作业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的关系,而且从作业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定位作业的目的;不仅从作业对学生的影响,而且从作业对亲子关系、家校关系、社会影响等来定位作业的目的,从而把作业变成学生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学校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产生联系的一种中介。给我们的启发:教师应该更多的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来设计作业,而不应该仅从完成自身教学或增长学生知识的角度设计作业;作业的内容和要求应因人而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特长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合力等。

  国内方面:目前对于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的研究已日趋深入,课改的语文新教材中相当重视语文综合性作业的内容,注意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人文色彩,还加强了感悟、积累、实践,关注学生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和学生的生活。此外,近几年的好多语文教学类刊物上也刊登了大量关于语文作业设计和评价方面的文章。这些都为本课题组进

  行课题实验提供了借鉴的条件。

  本课题一方面将广泛吸取和借鉴其研究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建立一套更为合理、更为全面的小学生中段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体系,这将对小学生语文涵养和素质的提高,语文学习热情的激发,一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一)研究目标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减轻学习上过重的、不适当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心理;

  2、通过改变语文综合性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完美人格。

  3、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增强一线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作业设计和评价的水平。

  (二)研究内容

  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条途径和三个方面:

  1、我们在语文课中实施综合性学习作业设计时主要通过三条途径:

  (1)、在语文作业中渗透综合性学习;

  (2)、积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作业;

  (3)、开多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创新性作业。

  在语文作业中渗透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指运用综合性学习的理论

  在语文作业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综合性学习的作业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实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创新,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表演、游戏、竞赛中。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作业是指对兴趣小组和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的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作业。

  语文综合性学习创新性作业是指在面向全体学生的语文作业中进行以创新性学习为主题的活动。在选择综合性学习作业的专题内容时,我们认为遵循以下选材的原则:

  趣味性——应选择对学生而言较为新颖有趣的题材。

  通俗性——应选择学生能够懂得和理解的题材。

  教育性——应考虑到儿童的年龄层次和他们可能受到的非正面的影响,尽量选择有益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教育内容。

  2、我们在语文课中实施综合性学习时主要强调了三个方面:

  (1)、强调了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过程的要素。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业设计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查找资料的途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创设学生乐于学习的学习情境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还是学生的帮手和朋友——尊重学生、平等待人,不以权威自居。

  (2)

  强调选择适合我们中年级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业范畴。在语文课中进行综合性学习研究,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我们认为现有语文教材、其他学科

  、生活实践共

  同构成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业内容

  第一,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教材中有丰富的综合性学习的因素,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加强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培养,是在语文课中实施综合性学习的最佳方式。

  第二,挖掘其他课程资源,找到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最佳结合点。

  第三,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来选择。这些内容包括: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

  (3)

  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作业中体现语文的本色。在培养学生的实际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要始终体现语文学科特点。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及步骤

  (一)研究对象:二年级、三年级共4个班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

  (1)、课题组成员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全方位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业研究的改革实验。

  (2)、课题组每星期进行一次汇报交流,对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业的基本类型、形式、进行研讨,分析学生作业的兴奋点,寻找有效地激发学生作业兴趣的方法。如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设计创造性的生活化作业等。

  (3)、以语文教材为抓手,挖掘教材特点科学地进行作业设计,科学地布置作业。使学生在生活中,在社会中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

  问题。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把视野触向社会的不同层面、生活的不同角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多学科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4)、建构合理化的作业设计体系,体现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的多元性和人文性。

  (三)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6月――8月)

  (1)确立实验班和实验老师。

  (2)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拟定实验方案。

  2、实验阶段(2013年9月――2014年4月)

  (1)在实验班开展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当前学生作业的现状,并对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

  (2)以每天的语文作业为抓手,积极探索作业设计的多样化与有效性,同时注意积累广大教师中的成功经验,做到每日一小结;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小结。

  (3)开展形式多样的作业展示和作业交流活动。开展自我纵向评比;小组动态评比;学科间评比;班级间评比。

  (4)根据两位对照班教师对同一课文设计的不同作业进行比较,结合课题研究,进行分析和对策归因。让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需要并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对几个典型的好、中、差学生建立个案,跟踪研究,以观察此研究的效果。

  3、总结阶段(2014年5月)

  (1)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各项研究成果。

  (2)撰写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完整的作业设计体系。

  2、论文、案例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领导重视:学校领导一向重视教科研活动。他们充分认识到教科研活动对于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轻负高质”的教学大背景下,学校还将作业布置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常规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

  2、教师实力:课题组成员在语文教学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精力旺盛,积极性高,人均为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具备过硬的文化和科研素养。

  3、学校的良好环境和优良传统:我校具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学校在实施市教育局“高质轻负的底线”中强调要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家作布置要科学、合理,严禁大量机械、重复、惩罚性的作业。这项措施深得人心。这些均为本次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成为我们研究的精神动力。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

  XX负责拟定实验方案,指导开展课题研究

  组员:

  XX制作调查表,收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XX具体教学实践

  XX具体教学实践

篇六:探索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的设计方法

  

  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的探索研究实施方案

  一、研究背景下课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既有自己独特功能和相对独立的价值,又与其它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强的生命力存在于与其它课程的整合之中。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为语文这一工具的运用提供了生动情境、丰富素材和创造力发挥的土壤,如果从语文课程入手,找到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在联系,进行探索研究,既能丰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又能为语文教学增添富有实践色彩的活力。

  可是我们站在课程综合化的高度审视当前语文作业设计,可以发出种种弊端:以静态作业为基调,缺乏活力;存在太多的机械抄写,缺乏灵活性;脱离学生生活实践,类似于纸上谈兵;忽视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无法积淀学生丰厚的语言素养。而综合实践活动则能弥补这些不足,因为实践活动提出的“基于学生直接性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等理念正是针对了目前语文作业设计的种种弊端。

  如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好地体现工具和人文的特性,如何培养学生自如地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在语文活动中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提升,能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初步养成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我们设想从语文作业入手,确定进行“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的探索研究,旨在通过课题研究,探索综合实践活动在语文课程中如何实施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与途径,努力倡导语文课程向学生经验和生活的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

  二、课题研究的内涵

  “语文综合实践作业”就是在现行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下,挖掘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因素,以作业形式来凸现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业价值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作业的设计基于如下基本理念:1、坚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要形式,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空间;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3、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及语文学科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语文的和谐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们认为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的探索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七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智力并非像传统智力定义所说的那样以语言、数理或逻辑推理等能力为核

  心的,也并非是以此作为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而是以能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的产品的能力为核心的,也是以此作为衡量智力高低的标准的。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作业的提出,正是立足于学生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作业活动中去,在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认为,知识并不是通过老师的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意义建构方式。

  在这一理论启迪下,本课题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活动方式,真正体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作业从内容选择、组织形式、学习方式、活动领域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活动型”、“主题型”和“自主型”,我们设想以这三种类型的综合实践作业设计策略的研究作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怎样设计“活动型”语文综合实践作业?

  “活动型”关注的重点是活动的本身——即活动了没有?设计这一类型的作业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a、寻找教材中可以活动的内容,化静态教材为动态实践,给予学生怎样活动的启迪,增强学生活动体验意识,增进活动个体与活动内容的密切联系。

  b、指导学生学会“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方法,并能针对不同的作业内容选择相应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

  c、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与结果之间,更注重过程的形式,让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成为一个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学会一些探索的方法。

  d、作业过程强调体验性、情境性和语文的熏陶作用。

  我们初步设想将活动型作业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朗读体验型、情境表演型、游戏活动型、动手操作型、社区实践型。

  2、怎样设计“主题型”语文综合实践作业?

  “主题型”关注重点是活动效果——通过活动引发了怎样的思考?引发了怎样的体验?与他人的合作交流如何?参与的兴趣与主动性怎样?有没有解决某些问题?设计这一类型作业我们认为应该做到:

  a、明确作业主题,做到每次活动都有鲜活的主题,这个主题对于学生来说具备探索的余地和

  思考的空间。

  b、围绕主题展开实践,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在实践中丰富主题内涵。

  c、实践与反思相结合,注重阶段总结、汇报交流,能定时提炼出有实效的“典型”进行汇编成册,以便更深探究。

  d、每次主题作业实践应该做到有始有终,不以固定的时间作限制,不急于求成,保证学生充分的实践体验,有严密的组织形式,以主题的名义形成不同的活动小组。主题型语文综合实践作业的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就是怎样设计每次作业的主题?我们认为,采用“整合法”是一条较好的途径。就本课题而言,我们设想从综合实践活动领域与语文学科领域的整合中得到每次作业的主题。以三年级第六册语文课程中的三十一篇课文为例,有十七篇课文可以设计成表演、介绍、展览、描绘等实践活动。像这样通过课程整合设计的语文作业,将语文知识寓于综合实践活动中得以延伸,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感悟

  得到综合实践作业的主题还有很多,例如,从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入手探讨主题,则具有生成性特点;从不同语文教材间的联系入手得到主题,则具有逻辑性特点;从学生对教材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不同需求入手研究主题,则具有开放性特点……我们将在课题实施研究的过程中,摸索出如何确定主题的更好的方法途径。

  3、怎样设计“自主型”语文综合实践作业?

  “自主型”关注的重点是活动的实质——活动以学生的志愿为核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活动等都由学生自主决定。这类作业对活动资源、学生能力等因素要求较高,设计这一类型作业应考虑的更为周到与详细:

  a、强调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构建能力的培养,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信赖学生,让学生掌握更大的自主权。

  b、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教学资源,辐射用好各类外部资源,增强学生自主发现语文学习资源、利用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c、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和差异,引导帮助学生尽快掌握作业要点,并确定自主作业形式。

  d、改革课堂教学,使之成为学生个性的张扬形成自主能力的沃基,让每个学生都具备做语文综合实践作业的主人的底蕴。

  e、初步设想自主型语文综合实践作业活动方式有:收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专题研讨、文学欣赏。

  五、预期研究目标

  1、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综合实践作业,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与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并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

  2、师生在实践中反思,深入学习,探索语文综合实践作业设计的方法和途径,在学习中增进理解,实践中增强感悟,思维中迸发创造。

  六、研究方法

  (一)课题实施原则

  课题研究工作贯穿整个语文课堂教学,基于对“语文综合实践作业”的认识,我们设计语文综合实践作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自由选择原则。在语文课程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学习风格,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他们展示自己个性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作业充分体现不同的个性,因此,我们首先尊重学生的选择,给学生一个广阔的选择空间,允许并且鼓励和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作业,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灵活地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学习。

  2、开放性原则。在自由选择原则的指导下,语文综合实践作业完成的过程应该是自主型的,要开放灵活,围绕作业任务中心,既完成预定的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态度目标、能力目标),又要鼓励学生在主动求知过程中即兴创造,使作业完成富有创造性、启发性和实践性。

  3、语文价值原则。语文综合实践作业以发展学生语文能力、语文人格为宗旨,所以一切作业的内容与形式都应以是否具有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积累、迁移、运用的功能为衡量的价值标准,讲究实效,力避虚浮。

  4、情境性原则。要获得完成综合实践作业的良好效果,需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实践,在逼真的现实世界中,学生才会有一种主人翁感,一种亲切感和踏实感,他们在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情境中探索学习,发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

  5、生成性原则。语文综合实践获活动具有生成性,因为每一次作业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作业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语文综合实践作业生成性的集中体现。

  (二)本课题属于探索性实践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设想通过一定范围的实验研究由点到面,分步实施,逐步推开。我们将根据研究内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学生研究前和研究后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采用问卷进行调查,作为开展研究的对比评价依据。

  2、个案研究法:抽样建立学生的个人档案,以运用观察法为主,记录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轨迹。

  3、观察法:对学生的发展作动态观察,包括学生对学习的情感,学习的方法,合作的参与程

  度等为主要内容。

  七、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分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阶段(2007年11月——2008年1月)准备阶段:

  制定课题计划,设计研究方案,落实人员分工。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进行论证,组织人员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统一课题组成员的思想。

  第二阶段(2008年2月——2008年7月)初步实施阶段:

  选择“主题型”语文综合实践作业开展设计策略的研究。通过研讨课、讨论座谈、质量分析等形式开展研究活动。及时发现研究中的问题,调整和改进研究的方案、计划,并及时总结。

  第三阶段(2008年9月——2009年1月)全面实施阶段:

  在前阶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设计多种类型的语文综合实践作业,同时以此探索语文综合实践作业设计策略的目标体系、作业的评价体系,实施策略和保障体系,形成较为成熟的操作模式以汇报活动的方式,定期展示研究进程和成果。

  第四阶段(2009年2月——2009年6月)总结鉴定:

  进行调查和测试,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邀请专家进行课题结题鉴定。

  八、预期成果形式:

  科研论文

  九、课题组成员安排:

  明星中心小学课题组

  2007年11月

篇七:探索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的设计方法

  

  2019.12基础教学探索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的设计方法罗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小溪中心小学

  342300摘要:新课程改革后,对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到作业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同时要引导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沟通。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映,教师对作业的批改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的掌握。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综合性设计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彰显学生的个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通过本文,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索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的相关内容,希望对相关的教育人员起到参考的作用,同时希望专家人士进行批评指正。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方法;有效措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保证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充分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最终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综合的语文素养。教师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就应该综合的设计作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一、综合性作业的特点(一)形式多样且具有灵活性的特征综合性的作业与其他的作业不同,具有形式多样的特点,且有较强的灵活性,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听、说、读、写、唱、跳、演等进行设计作业,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上网、剪纸、绘画等新鲜的形式进行设计作业。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感觉器官、嗅觉器官设计作业。采用形式多样的作业形式,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激发,而且作业完成的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二)作业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综合作业的时候,会采用观察、表演、研究等多种性,进行分析作业、探究作业,能够发挥其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的设计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能够贯彻长善救失的原则[1]。实效性就是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保证教师布置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掌握,发挥综合性作业的作用。二、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的方法(一)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传统的教学观念有一些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应该更新创造教学观念,设计综合性的作业,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所以,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深入学生的心理,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内心需要、教师的情感,以及运维知识综合的融入在作业之中。教师设计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感化学生的心灵,进而取得较好的作业反馈。(二)找准主体,讲究综合在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的设计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合适和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综合才能在作业中能够彰显出来,培养自身的综合素养[2]。比如,教师在讲完“珍贵的教科书”这篇文章,教师就可以抓住珍贵这一主题内容进行综合作业的设计。教师可以设计出不同形式的作业:同学们找一找以前旧的语文教科书和新的教科书有什么不同;向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询问他们小时候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运用学习条件艰苦的形式仿写“哆啦A梦的外形很可爱”。教师通过对学生布置以上综合性的作业,学生们就会体会到在父母的年代学习用品的珍贵,珍惜现有的学习用品。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句子的仿写,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

  电脑乐园(三)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氛围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有较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高质量的完成作业奠定基础。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多以表扬和鼓励为主,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认知能力、和学习内容设计作业,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善于转换自身的角色,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帮助学生解决作业中的困惑,做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高效率的完成作业,喜欢做作业。(四)重视体验,渗透综合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体验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能够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完成,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得到了情感体验,能够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再次巩固、掌握,让学生在综合性的作业中发挥温故知新的作用[3]。比如,教师在讲解“再见了,亲人”这篇文章时,教师通过课堂的讲解,学生不能真正的感受到抗美援朝的真实情景,对那些英雄人物也不能深入的了解,教师就可以通过设计综合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文章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电影;向亲戚朋友了解抗美援朝的相关内容;根据现在的热播电视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五)重视综合性作业的多元化评价通常情况下,学生的作业都是由教师一人进行批改、评价,教师的评价作为唯一的标准,这样的评价方式过于片面化,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家长都参与到评价中来。学生自评,给学生提供反省的机会,更好的改正错误;教师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多以赞赏和激励为主;家长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与教师相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应该把综合性作业的多元化评价重视起来。三、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科学的设计综合性作业,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布置综合性的语文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多元化的综合性作业的评价,发挥综合性作业的作用,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参考文献[1]宋浩然.创新思维策略训练——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探索与实践[J].文理导航(下旬)(6):24-25.[2]林玲.提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效性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0(4):20-21.[3]陈智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践探索[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84-85.267

推荐访问:探索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的设计方法 作业 小学语文 综合性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7844.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