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6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29 19:45:02

篇一: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谈粤语童谣园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作者:唐文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20期

  摘

  要

  本文立足粤语童谣文化传承、多元启蒙教育的功能,以幼儿认知、心理成长和能力发展规律为依据,剖析了粤语童谣在语言、音乐和社会领域的育人价值,着眼解决当前幼儿园粤语童谣教育亟需解决的重难点问题,提出了建设园本粤语童谣特色课程的思路与措施,为开展幼儿园开展粤语童谣教学施训和教研发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粤语童谣

  园本课程

  特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普通话教学的深入推行,反映广府文化和地域习俗的粤语童谣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和风采,亟需我们南粤大地的幼教工作者重新审视粤语童谣的教育功能和组织形式,全面、深入挖掘粤语童谣的文化内涵,运用园本特色课程这一载体重塑幼儿园粤语童谣教育,用优美的粤语童谣让儿童体会到南粤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韵味悠长。

  1开展粤语童谣园本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符合国家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要求。《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大力倡导的重要工作领域,也是社会对教育事业的期望,特别是明确提出了要将童谣作为重要教育教学内容之一。可以看到,在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推进的大形势下,结合幼儿园办园特色开展粤语童谣园本课程建设契合传统文化教育的总要求。

  (2)适应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及幼儿融入粤语生活圈的需求。粤语既是广东地方方言,又是香港、澳门地区通用语言,在海外华人当中也被广泛使用。粤语童谣是产生于广东省粤语地区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很强口语化特色的民间童谣,通俗易懂、韵调活泼、句式生动、修辞俏皮,文化渊源深厚,承载着浓郁的中华岭南文化,是粤语传统语言文化的结晶。要融入粤语生活圈,深入全面体会粤语族群和本地文化、加强文化融合与传承交流,从小学习了解并掌握粤语童谣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3)促进园本特色课程建设的新举措。民间童谣作为民间文学的一个分类,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独特领域,它除了对幼儿能起到增长知识、启发智慧、激发想象、培养品德、陶冶情趣外,也具有促进幼儿参与游戏、提升游戏综合教育效果的作用。因此,开展粤语童谣教学和活动研究,能够为幼儿园加强园本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新视角、新知识和新做法,是开展新型园本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

篇二: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粤语童谣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教学探索

  作者:李宏

  来源:《师道(教研)》2021年第11期

  童谣的诵读对象以幼儿为主,它所描绘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这一文学形式常被用来满足幼儿教学的需要。在幼儿教学中加入粤语歌谣意义重大,不仅能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习惯,还能激发对生活周边事物的好奇心,引发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一、科学选择童谣内容

  在幼儿教学中,需要坚持科学原则,尽量选取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童谣,并且与其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保障粤语童谣能發挥出应有的价值。因此,幼儿教师需要谨遵科学选取的原则,通常那些节奏明快,富有幽默感和生活气息浓厚的童谣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它们较为符合幼儿的语言发展特征,能在教学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童谣生活活动中的运用

  幼儿教学中还应当坚持随机教育原则。有意识的将带有正确的价值观念的童谣内容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使幼儿能时刻体会到生活的细节。通过童谣的形式把各项常规要求融入其中,让幼儿学会遵守规则和要求。童谣这种有趣的教学形式是幼儿比较容易接受的,效果会更好,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也能够使幼儿受益终生。

  三、童谣在过渡环节的运用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过渡环节是指上下两个活动之间的过渡时段,包括了盥洗、喝水、放松和集合等。每一个过渡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机会。在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选取与之相配的童谣,并将童谣内容更加形象化,使其为幼儿的生活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幼儿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养成科学卫生的良好习惯。在“生活类”过渡环节中,教师可以对应运用“好好味”“好干净”类的粤语童谣,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集合类”过渡环节中,教师可对应运用“好规矩”类的粤语童谣。“好规矩”类粤语童谣既可以促进幼儿形成良好常规习惯,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幼儿在过渡环节中的告状行为和安全隐患。在“放松类”过渡环节中,教师可对应运用“好好玩”“好地道”类的粤语童谣。融入童谣不仅增强了过渡环节的趣味性,吸引幼儿自然地加入其中,让幼儿的身心均得到放松,也有利于活动环节间的自然过渡。

  四、童谣在游戏活动的运用

  保证幼儿能够充分地对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有所获得和掌握,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游戏渗透相关的知识内容,使幼儿在游戏中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幼儿园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渗透粤语童谣内容,让幼儿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选择所学习的童谣。幼儿园中目前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大部分都是采用区域活动的形式,可以根据每个区域之间的差别,编造出不同的童谣,挂在区域的门口或者是区域的位置之中,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童谣来自民间,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主题,幼儿通过这样的童谣诵读,感受到地方童谣所具有的趣味性,就能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规律,以及生活上的常识。这不仅能够带给幼儿乐趣,也能够让幼儿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这一点对于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童谣在教学活动的运用

  粤语童谣能够融入到不同范围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在语言学习环节中,适当播放粤语童谣歌曲,使幼儿能够感受到地方语言文化的魅力所在。但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避免强行植入。粤语童谣还可以被广泛运用到艺术领域学习中,如在演唱童谣时,选择适当的乐器,让孩子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使其喜欢上乐器。还可以利用童谣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增添幼儿学习的乐趣,使其在学习中受到故事的启发,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童谣是幼儿教育中的关键因素,在优化幼儿一日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阶段,教师应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重视粤语童谣并加以科学应用,以简单且易于幼儿接受的方式开展生活化的幼儿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责任编辑

  邱

  丽

篇三: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

  

  粤语童谣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以中班《氹氹转,菊花园》为例

  摘要:粤语童谣是广东地区本土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随着时代发展的不断加快,本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不断影响和冲击,粤语童谣的发展收到了一些现实的挑战,发扬和传承童谣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粤语童谣的教育传承现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对策,并以中班《氹氹转

  菊花园》为例,把适合的粤语童谣幼儿的形式融入教学,适度挖掘广府文化底蕴,帮助粤语童谣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关键词:粤语童谣;幼儿;发展

  1粤语童谣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

  粤语童谣作为传统的民间口头文学,有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它贴近广府儿童的生活实际,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童谣被誉为幼儿的精神食粮,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文学形式,在幼年时期主要是通过耳朵来学习,孩子接触到的语言信息,会塑造孩子的大脑,影响孩子未来的个性喜好,在小朋友从小听粤语童谣,可以很好地激发孩子的语言表达和学习能力。经历了时代变化而流传下来的童谣无不折射出人类的智慧、美德与思想,学习粤语童谣不仅能增加幼儿对传统广府文化的认同感,实现粤语的传承,还能帮助幼儿了解广府的历史发展,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让幼儿在粤语童谣传播者的言传身教中启迪智慧,培养浓厚的广府精神。

  2粤语童谣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方法

  2.1选择教育适宜型的粤语童谣内容

  粤语童谣从大量民间童谣中筛选出来,经过世代传承流传至今,并不是所有的粤语童谣都具有正面的教育作用。因此,在将粤语童谣融入幼儿园课程时,要

  对其进行价值判断,根据童谣内容的特点以及幼儿园的思维发展特点认真地鉴别和区分,注重其教育性和思想性,选择具有时代性、趣味性的粤语童谣作为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所谓教育性,是指粤语童谣的内容是可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例如《氹氹转

  菊花园》它的歌词通俗易懂、俏皮活泼,朗朗上口的旋律加上粤语平仄分明衍生出的音调美感,承载着浓郁的中华岭南文化,见证了广府人民的发展与历史,具有教育意义。适宜性,则表示,所选择的童谣是符合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的,必须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不能超过这个阶段的。时代性与趣味性,意味着带着时代烙印的粤语童谣,需要经过当前时代的洗礼,换新,进一步找出富含童趣的部分。这样的内容,一定是孩子们愿意学习和接受的知识。

  2.2结合游戏活动开展粤语童谣教学

  陈鹤琴先生曾指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在玩中学,在闹中领悟,而游戏又在什么哪里体现呢?就在这些课程里面,可结合幼儿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把粤语童谣细节化融入到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每个领域都可以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根据童谣的音律、节奏创编游戏玩法,在游戏化的情景与生活中,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感性智慧,从童谣游戏中探索未知,体验趣味童谣,玩转童谣。

  2.3渗透一日生活体验粤语童谣教学

  粤语童谣不仅只是吟诵,还可以形式多样,它可以是歌谣,也可以是朗读,还可以是故事表演,同一个内容,不一样的展现方式,幼儿如何学?粤语童谣还可以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一日生活活动的过渡环节中可以渗透粤语童谣的教育,不仅使幼儿的常规更加序化,而且能对幼儿良好品质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粤语童谣教学中可以在固定时段的学习,如餐前、餐后、午睡前、午睡后、放学等,还可以采取“见缝插针”的形式。在粤语童谣、歌曲中选择与相应时段相契合的教学内容,不仅能提升幼儿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许多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让经典得以传承。

  3粤语童谣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以中班《氹氹转,菊花园》为例

  3.1在语言领域的渗透和融合

  童谣由短诗配上音乐,成为一种歌谣的形式,能唱,能读,能说,而且粤语童谣浅显易懂、句式多重复,音韵自然和谐,因此,成了当前幼儿语言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内容。例如《氹氹转

  菊花园》它的歌词通俗易懂、俏皮活泼,朗朗上口的旋律加上粤语平仄分明衍生出的音调美感,承载着浓郁的中华岭南文化,勾起孩子内心对粤语童谣的浓厚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附上音乐诵读一遍,让孩子从中欣赏童谣,提问孩子从中听到了什么?引导孩子倾听和观察,从中体会“氹氹转

  菊花园”的意境,当孩子对童谣有所理解,教师可以出示图片,并以解析当中文字意思,巩固加深幼儿对童谣的理解,当孩子对童谣熟悉后,可以播放背景音乐,让孩子跟着音乐拍手打节奏,尝试跟着音乐诵读童谣,再尝试跟着音乐和好朋友一起诵读童谣,最后,教师可以根据童谣的节奏特点以及内容,鼓励幼儿创编童谣,让孩子在创编过程中切实有效的感受童谣的趣味,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同时促进了孩子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在童谣中感受语言的趣味。

  3.2在艺术领域的渗透和融合

  童谣具有较强的音乐性节奏感,在音乐、舞蹈和绘画方面恰当与童谣相结合,更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我们以《氹氹转

  菊花园》为例,这首粤语童谣主要描述的是广东庆祝端午佳节的盛景。歌词包含了当地的特色美食与传统的民间活动,还有宁可在家看着鸡仔,也不愿跟着大人凑热闹的小孩,洋溢出满满的天然稚趣。教师将粤语童谣融入艺术活动中,先让孩子欣赏《氹氹转》的视频和音乐,把童谣最直观的形象情绪表现出来,让幼儿了解童谣讲述的内容,再和孩子们讨论其内容,让孩子融入到童谣的意境中。之后,教师再引导幼儿跟唱童谣旋律创编不同的动作。最后,教师在融入幼儿当中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以童谣为灵魂,以游戏为手段,并鼓励和引导幼儿,根据自身的经验创编唱玩游戏,如果有孩子唱到“买屋又买田”时则表示本次游戏结束。教师通过这样的艺术活动让幼儿感受童谣形象--游戏表现童谣情绪--理解掌握童谣,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对我国民间艺术活动的喜爱。

  3.3在游戏活动中的融合以及渗透

  将“玩”和“学”结合起来,在“玩”的过程中自由、快乐地学习和探索。孩子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游戏,童谣游戏是将童谣融入游戏,用童谣的意境创造游戏,在游戏中伴唱着童谣,让儿童的运动与语言、体能与智能、兴趣与爱好协调匹配发展的一种游戏。很多经典的粤语童谣都配以经典的游戏。例如:氹氹转

  菊花园”既是一首经典的童谣,也是一个经典的游戏。玩的人数不限,玩的人围成一个圈,而圈子之中站着一个眼蒙黑布的倒霉蛋,孩子们手拉着手,一面氹氹转动,一面轻唱童谣“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捉人者蒙着眼睛在圈中,感到脚步绕着他不停转动,而他必须在歌声停止之前,捉住一个人,孩子们唱着童谣围着捉人者氹氹转,场面快乐而温馨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让孩子直接感知、亲身体验,感受童谣的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结语:

  粤语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承载着大量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信息。但是,粤语童谣在教育中传承和利用现状还不容乐观,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了童谣在幼儿园应用的案例,可还远远不能改变童谣现状,还需更多实践研究者不断努力,使祖国的花朵在粤语童谣继续滋润中茁壮成长,也使得童谣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彭咏梅.广府童谣传统儿童游戏词探析[J].语文建设。2012(12):75-7[2]潘颖斌.开启粤语通道,走进广府文化

  —论幼儿园粤语教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7.

  [3]张尉.乡土童谣文化的课堂传承--以广府童语童谣儿歌的课堂传承为例[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9,(10);21-22[4]许艳贞,何志慧.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J]。语文建设,2017,(35):67-6作者简介:梁惠洁

  (1990,09-)女,汉族,广东中山人,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粤语文化

篇四: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

  

  幼儿园推广粤语童谣美篇

  粤语童谣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形式,其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我园通过爱祖国、爱家乡,传颂粤语,推广本土文化、健康快乐为题材,选择具有时代性的,使幼儿能看得见、摸得着,或者是能够感受或体验得到的童谣,富有感染力,突出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了“粤·传乡音之童谣传唱”的主题活动。

  《大西瓜》、《齐齐看过去》、《下雨大》、《打开蚊帐》、《排排坐》、《何家公鸡何家猜》……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广府粤语童谣。

  看一看我们的老师和宝贝们,是如何把这些经典的童谣生动地诠释出来的。

  爸爸妈妈的童年是玩什么游戏的呢?捉迷藏,丢手绢,老鹰捉小鸡…

  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父母那时代的童年快乐。

  在本次主题活动中,我园将广府童谣文化引入我园的一日活动中,将游戏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融合,帮助幼儿了解岭南文化,增强幼儿对岭南文化的认同感,实现粤语的传承。

  粤语是广东地方方言,又是香港,澳门地区通用语言,在海外华人当中也被广泛使用。粤语童谣是产生于广东省粤语地区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很强口语化特色的民间童谣,通俗易懂,韵调活泼,句式生动,修辞

  俏皮,文化渊源深厚,承载着浓郁的中华岭南文化,是粤语传统语言文化的结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普通话教学的深入,推行反映广府文化和地域习俗的粤语童谣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和风采,需要我们南粤大地的幼教工作者和广大的家长群体注重粤语童谣教育,让儿童体会到南粤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韵味悠长。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来学习粤语童谣,一起传承韵味悠长的南粤文化吧!

篇五: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

  

  粤语童谣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谭芳

  来源:《教育·综合视线》2020年第09期

  “月光光照地堂,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训落床……”“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粤语童谣,作为我国岭南地区的方言特色童谣,大多由口语和俚语组成,诙谐逗趣,朗朗上口,陪伴着一代代广府人的成长。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粤语童谣逐渐被淡忘,逐渐被普通话的歌曲所覆盖,粤语童谣应该如何实现本土文化的薪火相传呢?笔者认为,本地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学前阶段,必须积极开展粤语童谣的学唱,加强在音乐活动中的渗透,使得粤语童谣广为流传。

  粤语童谣在歌唱活动中的运用

  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除了教孩子教材里的普通话歌曲外,还应该把粤语童谣渗透进来。在选择童谣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内容简单、贴近生活、孩子学起来更亲切,还要兼顾歌词内容和歌曲表现。

  内容富有童趣,幼儿易于记忆和理解

  把粤语童谣选作歌曲的首要特点是通俗易懂。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所以在选择歌词内容首先为儿童所理解,才能引起幼儿学习粤语童谣的兴趣和情感共鸣。譬如,可以选择《大西瓜》《排排坐》《拔萝卜》等朗朗上口且易于理解的粤语童谣。如《大西瓜》:“大西瓜多好哇,个个都想食;大家分切开它,味道顶呱呱,唔小心吞左啦!圆圆几粒核哎呀呀!”歌词结构简单,又符合幼儿生活经验,孩子学习起来毫不费劲,又充满童趣。

  歌词形式适于用动作来表现

  幼儿期的孩子处于具象思维阶段,选择比较适宜用动作来表现的童谣,更容易为孩子所接受和喜爱。如《点虫虫》:“点虫虫,虫虫飞,飞到荔枝基(田),荔枝熟,摘满屋……”大班的孩子可以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虫虫飞”和“摘荔枝”,加深对歌谣的理解和认知。熟悉乐曲后,还可以创编歌词,创编动作。

  粤语童谣在韵律活动中的运用

  粤语童谣作为韵律活动的选择,不仅要从歌词丰富生动、抑扬顿挫、押韵自如去选择,更要从动作、音乐和道具等因素考虑韵律的表达。

  动作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韵律动作包括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在选择粤语童谣时,既要考虑幼儿的能力和兴趣,又要考虑年龄的适宜性。小班幼儿最感兴趣的是模仿动作,如在选择《洗白白》这首童谣时,孩子跟随音乐做洗澡的动作,熟悉乐曲后再加入拍手、点

  头、小跑步等一些基本的动作。而中班、大班的幼儿在选择粤语童谣作韵律活动时,要逐步增加舞蹈基本动作的内容,加大动作难度,满足孩子日益发展的需求。

  旋律优美,节奏清晰

  节奏清晰、结构完整、旋律优美的音乐,更能激发幼儿进行韵律活动的欲望,也更容易让幼儿用动作、用情绪来表现。

  如《月光光照地堂》:“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年三十晚),摘槟榔。槟榔香,摘子姜……”整首童謠,结构鲜明完整、旋律优美动听,首尾互相押韵,唱起来韵律感十足,跳起来更富有节奏感,音乐形象鲜明。

  活灵活现的道具

  虽然不是所有的韵律活动都必须配有道具,但是道具的使用更能增加幼儿对学习的趣味性。在选择道具时,应考虑道具的实用和美感,而且易于幼儿抓握和使用。例如,在学习《洗白白》这首韵律活动中,孩子们可以使用五彩的浴球或浴刷作为道具,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粤语童谣在打击乐活动中的运用

  粤语童谣作为打击乐活动的演奏乐曲,应注意节奏感与表达对象。

  选择熟悉、节奏感强的乐曲

  为幼儿选择粤语童谣作为打击乐活动演奏乐曲时,除了应注意节奏清晰、结构工整和旋律优美、形象鲜明外,小班还要考虑乐曲熟悉、节奏比较简单的童谣,中班和大班节奏可以稍微复杂一点,结构可以从一段增加到两段或三段。

  乐器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宜表达童谣

  在选择乐器演奏时,除了要提醒他们选择与乐曲相匹配的乐器外,还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差异,小班幼儿可选用串铃、响板、沙球和碰铃等小型容易抓握的乐器;中班的幼儿可选用铃鼓、小锣、木鱼、小钹等乐器;大班的幼儿可选用铃鼓拍打法、双响筒、小鼓、三角铁长短音敲击等。

  例如,在学习《何家公鸡何家猜》中,引导幼儿思考:歌曲中的公鸡、母鸡、小鸡分别用哪种乐器来演奏更适合呢?公鸡打鸣比较响亮,用小鼓或双响筒,母鸡叫声比较清脆,用木鱼或串铃,小鸡比较轻柔,可以用沙球或碰铃来表现。教师要正确引导幼儿学会分析乐曲的音乐情绪、风格和趣味等特点来选择相应的乐器去演奏童谣。

  粤语童谣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运用

  在音乐欣赏活动选择粤语童谣时,既要考虑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还要考虑幼儿感知、理解音乐的实际能力水平,以及表达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如《世界真细小》《月光光照地堂》《大笨象会跳舞》等大多数粤语童谣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但也有一些带有封建社会时代性的局限,所以我们在选择作品时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结束语

  粤语童谣是本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既融合了本土语言艺术和歌曲的特色,又是当地粤语文化的一种美好的传承。在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各地也要力争保护、传承方言文化。一日活动皆课程,教育无处不在。我们不但让粤语童谣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积极运用,还可以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粤语童谣,帮助幼儿在感受粤语童谣朗朗上口、主题鲜明、生动活泼、充满情趣、韵律优美的同时,传唱粤语童谣,传承本土文化。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幼儿园)

篇六: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

  

  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

  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粤语童谣是广东地区的一种流行的儿歌,许多粤语童谣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播至今。粤语童谣用简单的语言结合流行的旋律,将许多有趣的故事唱给孩子们听,不仅能够增强孩子们对粤语的了解,还能培养孩子们研究粤语的兴趣,对他们的粤语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发展,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日常课程中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不仅仅可以帮助孩子们研究粤语,还能够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态。

  幼儿园通过使用粤语童谣来拓展孩子们的想象力,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增强孩子们的认知能力,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社会性素养,更好地让孩子们了解社会,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抗压能力。

  另外,粤语童谣在幼儿园中也可以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将许多有趣的故事唱给孩子们听,不仅能够增强孩子们对粤语的了解,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中的许多规则,培养孩子们的良好品行。

  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粤语能力,还能够帮助孩子们增强认知能力、培养良

  好的情绪、增强良好的品行以及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粤语能力,还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中的许多规则,使孩子们更具有社会能力,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孩子们在社会中更加独立,具有更强的自心。因此,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推荐访问: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 粤语 童谣 传承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8722.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