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网络新闻的特点10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8-03 15:45:03

篇一:网络新闻的特点

  

  网络新闻是指通过互联网发布的新闻信息。网络新闻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

  快捷方便:网络新闻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不受时空的限制,更新速度快,方便快捷。

  2.

  全球视野:网络新闻涵盖全球各地的新闻信息,可以让人们了解国内外的新闻动态。

  3.

  多样性:网络新闻种类繁多,包括新闻、论坛、博客、微博等多种形式,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

  互动性:网络新闻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读者可以在新闻网站上发表评论、参与讨论,并与其他读者互动交流。

  5.

  信息量大:网络新闻信息量巨大,涵盖各个领域的新闻信息。

  6.

  信息安全性差:网络新闻信息安全性差,容易受到谣言、虚假信息的影响。

篇二:网络新闻的特点

  

  浅析网络新闻的特征和作用

  网络新闻是以网络为载体的新闻,具体来说,网络新闻是任何传送者通过互联网发布或者再发布,任何接受者通过互联网视听、下载、交互或传播的新闻信息。与传统新闻比较,网络新闻的时效性更强,能够更加及时的报道公众需要了解的事实真相。网络新闻具有交互性,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时间,地域等限制;网络新闻是各种传统新闻的集合体,把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融合在了一起;网络新闻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且范围广,具有全球性和跨文化性等特征,由于网络媒体的自身优势,使得新闻越来越趋向于网络化。

  一、网络新闻的时效性

  在网络媒体早期,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时效性的重要性,网络新闻的发布普遍以传统媒介为基准,以“定时”发布信息为原则。当时的网络媒体是以依附于传统媒体的形式存在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时效性已经成为了网络媒体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

  如今,网络媒体的时效性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从最开始的“及时性”再到后来的“实时性”现在已经过度到了“全实性”。网络的全时性包含三方面特征:第一,传播过程的全时性。网络的优势在于可以全天候地进行新闻发布,对于眼下突发的各类事件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发布,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纸质媒介出版周期或传播时段的限制,更好地满足了受众对新闻的需求,在实践中也提高了新闻的传播价值。第二,信息存贮的全时性。网络新闻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也可以轻松获取历史新闻,由于网络新闻存在于网络数据库中,因此从理论上讲具有永久性,这些新闻通过各种链接也得到了更好的利用,告别了信息搜索的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新闻延误,使信息得到了循环利用。第三,信息接收的全时性。网络新闻不同于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另一特点就是,网络媒体的贮存性为受众提供了全时接收的可能,以往受众若错过时间便无法再了解到的新闻,在网络新闻中可以得到避免。①

  网络新闻时间观的发展过程,是网络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对网络媒体自身性质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对网络新闻传播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一方面,体现了网络技术水平的普遍进步,新闻报道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报道的时效性提高,使得能够避免一些人为报道障碍、能够更加充分的满足人们的知情权,可以说带动了网络媒介的改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引人深思的问题,也有一些危机隐藏在其中。第一,追求实效性是以减少时间为代价,通过减少审核的时间来更早的发布信息,这样就会减低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第二,新闻在追求实效性的同时,由于信息量过大,过于频繁,使得新闻呈现碎片化,新闻所呈现出的是一个个点,很难呈现整个事件的全部。第三追求实效性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攀比,因此,要提高新闻的时效性,要从全面出发,不断提高新闻的综合实力。

  二、网络新闻的交互性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往往是一个单向的过程,新闻传播的时间和内容都由传播者决定,受众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但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交互性,受众参与传播,已经变成了一件极为平常的事,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自主的传播新闻,传统媒介也具有交互性,但是传统媒介的交互性一般都是受控的,相对于网络媒介来说是没有自主权的。在网络媒体上,人们可以相互沟通,更加开放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因此,网络新闻传播,已不是像传统媒介那样,仅仅是单方面的接受而是经常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通过网络和其他爱好者共同探讨,网络媒介把这种单方面的传播改成了多方面的,真正实现了新闻的交互性。而且,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在新闻话语权方面是不同的,网络媒介更加注重于人们的观点,使得通过人们的互动性能够更好的了解世界。同时也提高了新闻的自由度。

  三、网络新闻的多元化、海量性

  网络新闻突破了传统新闻的限制,把大千世界整个展现在了我们眼前,受众不仅局限在传统媒介单一而局限的形式,而是走进了网络这个丰富多样、多元化的世界。

  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人物、各种事件、各种言论、不会由于他的重要和权威而被划分为各种头条,在网络中会按着关键词、时间、内容等详细分类。

  网络新闻的海量性加宽了人们的选择余地,使得人们不仅只是能听到几个权威的声音,而是能够更加广阔的了解这个世界。

  四、网络新闻的循环性、多通道

  早期的网络新闻,一条新闻只能进行一次性的简单发布,网络新闻的循环化意味着网络新闻资源可以通过数据库长期保存,并被加以无限制的循环开发和以各种方式加以利用。

  在网络新闻的业务系统中,网络新闻资源可以通过数据库长期保存,网络新闻记者和编辑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利用数据库资源,为自己的工作服务。

  搜索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新闻信息的循环化使用程度与效率。同时,还开放出专门针对新闻内容的搜索技术,2003年12月23日,中国搜索正式成立,成为中国搜索新闻中心,而且完全由机器编辑新闻,不仅提高了编辑效率,而且编辑的全面、准确,今后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搜索的信息将更充分,效率将进一步提高,随着新闻利用循环化的发展,网络新闻的发布方式与通道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网络新闻的发布方式可以有两大类:“拉”方式与“推”方式。拉方式是网络新闻的主要发布方式,即将新闻发布于WWW网站,由受众登录网站后自主进行选择性新闻阅读。受众读多少新闻、每一条新闻读到什么层次,都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推方式指的是,利用相应手段直接将新闻传送给网络受众,无需受众登录网站进行新闻的选择。常见的推方式是电子邮件,用户订阅网站的新闻后,网站定期将编辑筛选的新闻传送给用户,通过手机或PDA发送新闻是另一种推方式的信息发布方式。

  其中,不同的发布方式有其不同的特征,拉方式有利于受众的选择,但增加了受众获得新闻的成本,而推方式则与之相反,一般情况下,各个网站都采取两种新闻发布方式,使两种发布方式相互补充,受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发布方式与通道的日益增多,促进了网民的“转发”,网民不仅是新闻阅读者,还是新闻传播者,他们看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新闻时,往往会利用电子邮件、转贴到BBS或手机转发等方式,把新闻传播给更多的人,提高了新闻的利用率与影响力。

  五、网络新闻的作用

  网络新闻以其独有的特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日益深刻的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一方面,人们从网络传播中获得了大量信息,另一方面,网络新闻传播还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首先,网络新闻传播突破了新闻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区域界线。时间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新闻报道的这一基本要求,网络新闻报道的速度快,受众可以及时了解最新信息,新闻性就越强,新闻的作用和新闻价值也就越大,而且,网络新闻传播还突破了空间区域界线,传统的新闻传播使许多新闻都成为地域性新闻,不仅弱化了新闻性,而且降低了新闻的作用和新闻价值,通过网络传播,突破了空间区域限制,使信息传播全球化得以实现。

  其次,网络新闻传播实现了新闻的互动。网络新闻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时代绝对的单一传播,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体与受众之间通常是通过电子邮件、BBS或聊天室等渠道彼此进行沟通与交流,受众参与传播,受众之间互动,既有信息上的也有观点上的交流,人们可以相互沟通,阐述自己的观点,不仅有利于新闻的相互传播,提高了新闻的自由度,而且加深了人们对新闻的理解。并且,网络媒体种类多,数量大,受众可以在网络上自由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来,可以在网络上从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一个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有利于更从分地实现新闻的价值。

  再次,网络新闻会产生信息过剩和虚假信息等问题。由于网络新闻的传播不能经过严格的筛选,使得网络上充满大量相似无用的信息,使受众在阅读新闻时花费了更多时间,不能很好的区分哪些是有价值的,准确的信息,容易导致受众盲

  从,造成信息贬值。而且,一些信息造假者利用互联网的匿名性特点,发布大量不负责任的虚假信息,使受众难以鉴别,使网络信息的可信度降低。②

  总之,传统媒体向网络化时代过渡是不可改变的事实,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网络化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由于网络的流通广泛,及时性强,传播硬件要求低的天然的优势存在,使得网路新闻有着空前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网络新闻传播发展的时间较短,目前还存在一些缺陷,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篇三:网络新闻的特点

  

  浅谈网络新闻

  摘要

  网络作为新兴媒体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网络新闻也有代替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的趋势迅猛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新闻与其他类型新闻在传播方面的优势特点及网络新闻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并就网络新闻真实性、可信度和价值取向等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网络新闻

  优势特点

  公信力

  网络新闻是突破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在视、听、感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它将无序化的新闻进行有序的整合,并且大大压缩了信息的厚度,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新闻信息。网络新闻是传统新闻业务的一种延伸,有自己鲜明的优势特点。

  第一是高速的传播与更新速度。网络传播的更新周期可以分秒计算;而电视、广播的周期则以天或小时计算,纸质报纸的出版周期以周甚至以天计算,纸质期刊与图书的更新周期更长,这一点可以从一系列实时报道中很容易得到证实。美国9.11事件时,几乎同时新浪网上就出现了相关快讯。在以后的进程中,各种图像、文字消息几乎每隔两三分钟就更新一次,比电视和平面媒体更新速度要快速高效的多

  二是可以传播大量内容丰富的信息。网络传播不同与普通媒体,存储数字信息的是硬盘。容量大的优势还可以体现在网络传播的专题报道和数据库中,网络传播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地储存和传播信息,运行各种信息数据库,使得读者可以对历史文件随时进行检索。对新闻传播来说,网络传播的这一重要功能开拓了实施“深度报道”的新的纵深途径,它能够保证读者对新闻发生的广阔背景及所波及的影响进行全程观察,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生存环境发生的真实变化。这是网络新闻一个重大优势所在。

  三是可以进行多媒体传播。网络传播可借助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任何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来进行传播活动;这种具有立体效应的多媒体传播组合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所报道的对象,给受众带来逼真而生动的感觉。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界限。网络上的新闻是多媒体的,它融合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体,打破了传统的文字媒介(报刊)、声音媒介(广播)和视觉媒介(电视)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四是低成本与交互性。对报纸来说,增加版面需要更新设备,扩大印刷能力,增加纸张的消耗;对广播、电视来说,开播新的频道需要在硬件设备上大量增加投资,而且由于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频道资源有限,受到国家的控制,增加新频道难度较大。而发展网络传播的成本则低得多。从信息发布端来说,只要服务器的存储容量足够大,网络通信能力足够强,那么就只会有信息量不够丰富的问题,不会有信息发布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且目前的存储介质的价格已相当低廉,以后还会进一步下降。从“信息流通车道”即网络带宽来说,现在已经能基本满足文字信息的传输要求,主要的瓶颈在于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的传送。随着通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带宽问题正在得到逐步解决。从接收端即受众来说,计算机硬件的价格不断下跌,以后还会出现更加物美价廉的网络终端产品;此外,互联网的连接费用(主要是电话费)也在随着通信网络的扩建和更新换代而呈下降趋势。此外,网络信息传播是一种开放的互动式传播。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通常是单向的,编读双方无法随时随地进行双向沟通。而网络传播既可以是单向传播,也可以双向(编读之间)甚至多向(编读之间、读读之间)传播,信息的传播具有很强的交互性,网民与网站之间、网民与网民之间可以利用肋S、聊天室、网络电话、电子邮件等工具实时沟通,实现互动,对信息内容也可以随时展开讨论,还可以举行网络会议。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肯定网络新闻积极方面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网络新闻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一是真实性和可信度低。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属性,而一些网络新闻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置正确的舆论导向于不顾,将道听途说的消息编发上网,转发或引用虚假新闻和有害信息,误导公众,混淆视听,不仅损害了读者的利益,也败坏了网络新闻的名声。在制作环节上,一些网络谣言的“始作俑者”采用新闻报道的手法,在形式上力求”逼真”,甚至公然盗用媒体的名义,通过互联网肆意散布虚假信息,干扰正常的信息交流环境,甚至进行一些别有用心的行为;在传播环节上,网络媒体包括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把关不严,对假新闻的识别、分辨力不够,误入圈套,通过他们具有权威性、公信力的传播平台以新闻形态进行再传播,以证实其可信度,未能肩负起媒体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在对一些新闻素材的后期制作中,肆意运用电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妄加窜改。

  二是片面迎合受众心理,新闻价值取向较低。网络的虚拟性与民主性使网络信息传播坠入了商业性迎合、忽视社会责任的怪圈。与各种各样的网上服务相比,新闻频道迎合受众的方式更为隐蔽,它通过新闻的附加信息吸引受众,即在网络中人们可以无顾忌的选择信息而不必受到社会道德的约束,可以接收到新、奇、黄、血腥等“罕见”的新闻。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新闻中,常常有低可信度与高点击率存于一体的现象。这就助长了商业网站在利益的吸引下,为取得点击率而制造假新闻或夸大性标题。

  三是同质性严重,有价值的新闻少。当前许多中文新闻网站普遍存在着内容千篇一律、简单空洞的现象,不少网上新闻都是标题大,内容少,缺乏实质内容,有关背景也交代不清,新闻价值不高;由于网络技术还不成熟和制作成本高等因素,目前中文网络新闻多数还是以文字为主,声频或视频材料很少,网络新闻最大的优势——多媒体的特性没能充分发挥

  针对网络新闻的一系列问题,把好质量关,提升网络新闻的公信力成为首要任务。

  首先,网络假新闻的出现与扩展是伴随着“把关人”的缺失、相关法律和部门规章滞后、责任追究与执行的不力而产生的。面对网络新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办法来规范网络传播,有效地完善和健全制约机制。

  第二,作为网络新闻运作主体的各网站,要增强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规范的建设,网络从业人员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自己对信息的警觉性和辨别力,决不能信奉“拿来主义”,同时,也要培养受众的防范意识,使他们不轻信、不传布未经证实的信息。

  第三,要鼓励受众积极举报造假者,对网络假新闻采取公益诉讼。

  第四,我们的政府机构应进一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主流媒体要健全准确高效的新闻发布机制,在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中(如“非典”),要建立向公众、向多类媒体及时通报新闻信息的制度,尽可能做到公开、透明、详实,“流言止于公开,谣言止于透明”,这样也可避免政府和主流媒体报道滞后的被动局面出现,从而也有助于网络新闻信息的净化。

  第五,要严厉地打击利用网络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造谣惑众的行动。在技术层面上,要能够准确知道网上信息发布地址和人员的问题,使传播有害信息的人无处可遁。在法律层面上,也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追究散布虚假信息的网站和个人的法律责任,从根本上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信息安全。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各方面的不断完善和走入正轨,网络媒体必将在信息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康维.中国网络新闻公信力问题浅析

  李禹廷.从现存问题谈网络新闻的完善与发展

篇四:网络新闻的特点

  

  一、传播与更新速度快

  网络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它将一定的信息转换成数字,经过传播,数字在操作平台上还原为一定的信息。由于其传播的介质是比特,而非原子,所以这种传播就具备了迅速、快捷、方便和“高保真”等优点。网络传播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以及实时更新;可以像电台、电视台一样进行实时、实况报道。网络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它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信息上网的瞬间便可同步发送到所有用户的手中。

  更新速度快。网络传播的更新周期可以分秒计算;而电视、广播的周期则以天或小时计算,纸质报纸的出版周期以周甚至以天计算,纸质期刊与图书的更新周期更长,这一点从科索沃战事的报道中很容易得到证实。1999年3月25日凌晨3时北约空袭的爆炸声响起,几乎同时新浪网上就出现了相关快讯。在以后的进程中,各种图像、文字消息几乎每隔两三分钟就更新一次。

  网络传播的即时刷新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其本身“接收的异步性”又方便受众随时随地的接收。接收的异步性,可以使受众不需受媒体传播时间的限制、可按自己需要随时进行信息的接收(包括阅读、收听、收看)。的确,过去我们从三大传媒接收信息时必须按传媒传播的步骤来等待,尤其是广播和电视。简言之如果我们一旦有什么事情耽误了节目的播出时间,我们就无法再挽回了。近年来,电视已意识到自身的这一缺陷,努力用“滚动重插”形式来弥补,但效果总是无法与网络“接受的异步性”相提并论。网络新闻传播使边吃早点边看新闻的人、边喝午问咖啡边关心当天消息的人,或是习惯睡前了解一天动向的人可按自己的需要来接受信息,而无须赶早问新闻而睡眼惺松,或为晚间新闻而耽误了休息。

  二、信息量大、内容丰宣

  报纸若多印1万字内容,就需增加一个版,给印刷、排版、发行、成本带来很多问题。广播、电视更是这样,内容要准确到几十秒、几秒时间,字有时要算到几十个。网络传播不同,存储数字信息的是硬盘。容量大的优势还可以体现在网络传播的专题报道和数据库中,网络传播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地储存和传播信息,运行各种信息数据库,使得读者可以对历史文件随时进行检索。对新闻传播来说,网络传播的这一重要功能开拓了实施“深度报道”的新的纵深途径,它能够保证读者对新闻发生的广阔背景及所波及的影响进行全程观察,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生存环境发生的真实变化。

  三、范围广、具有全球性和跨文化性

  网络传播的传播空间不分地域、没有疆界,可以说,全球互通互联的电子网络有多大,网络传播的传播空间就有多大;传播空间的无限广阔,是报纸等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目前有200多个同互联网联结的国家和地区,使网络传播真正具有全球性和跨文化性。如《人民日报》,以前海外读者不容易读到当天的报纸,由于邮递速度慢,一般要5天左右才能看到。现在国内一上网,世界全知道。传统的报刊、电台、电视台也可以做到范围广,但都不可能像网络传播这样容易,这样无所不达,这样低成本。如果考虑到利用卫星通讯上网,则意味着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看到网络传播。

  网络传播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或者说物理上的空间概念,网络信息传播实现了无阻碍化。

  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真实的地理隔离不存在了,国界等限制也不存在了;网络上的新闻传播不是单一文化而是跨文化的传播。互联网则成了不同国家之间跨文化传播的方便和迅捷的信息交流渠道。在互联网成为现实之前,世界各国人民想要了解国外的信息,几乎只能经由本国的大众传媒。而作为职业的新闻传播机构,必然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志,对信息进行筛选。因而有学者说国际新闻只是部分的事实。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在网上,用户可以发现来自对方文化的声音,他们所得的各种信息没有经过特定意识形态“把关人”的翻译和删剪,有助于用户全面地了解对方文化的各个方面。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网络新闻传播由于起步较早,各方面比较成熟,所以传播的力

  度就明显地较大,对其他文化的新闻传播形成了冲击。跨国化的传播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多元的文化传播在网络上将出现从未有过的激烈竞争的局面。

  四、检索便捷

  这种特性是传统传播方式所难以具备的。现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每天发送大量的新闻信息,储存时占用大量的空间和金钱,检索时更是费时费力。目前,传统的报刊、电台、电视检索是在另外的资料室、图书馆,用人工一页页去找,一盘盘去挑,网络传播则完全不同。凡是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网民只要动动手指,使可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根据自己的需求作随意查询。检索功能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使用信息的效率,也给网络传播增添了特有的魅力。

  五、多媒体传播

  所谓多媒体,就是使计算机成为一种可以作用于人的多种感知能力的媒体,它集合了多种媒体表现形式(如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来传送信息。多媒体首先必须是数字媒体。数字媒体就是通过比特传递信息的方式,如软盘、硬盘、光盘(包括VCD,DVD)、数字电视、计算机网络等都属于数字媒体。只有数字媒体才能“从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种媒介”。

  网络传播是一种多媒体的传播。它可借助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任何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来进行传播活动;这种具有立体效应的多媒体传播组合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所报道的对象,给受众带来逼真而生动的感觉。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界限。网络上的新闻是多媒体的,它融合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体,打破了传统的文字媒介(报刊)、声音媒介(广播)和视觉媒介(电视)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网络传播不仅可以表现出电视的功能,还因其容量大、可检索等功能,使其多媒体特性显得更实用。一个网络传播,实际上是三种媒体的综合体。网上音频、视频、图片节目,等于是开办了网上电台、电视台、图片社。现在,大型网站上,如《人民日报》网络版,都有专门的视频、音频频道。由于操作平台软件的成熟,人们可以在计算机里开出多个窗口,一边听音乐,一边看视频新闻、文字新闻或写作。

  六、起文本

  所谓超文本,是设计成模拟人类思维方式的文本,即在数据中又包含与其他数据的链接。用户单击文本中加以标注的一些特殊的关键单词和图像,就能打开另一个文本,超媒体又进一步扩展了超文本所链接的信息类型,用户不仅能从一个文本跳转到另一个文本,而且可以激活一段声音,显示一个图形,或播放一段视频图像。网络以超文本、超媒体方式组织新闻信息。用户接受新闻内容时可方便地联想和跳转,更加符合人们的阅读和思维规律。

  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多维的,发散的,而不是线性的。传统新闻媒体的表达方式是J顺序的、线性的,而不是跳跃的、多向的,这样的表达方式不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要求新的新闻媒体能够突破线性表达的桎梏,采用多维的表达方式,使其具有联想功能,从而更接近于人类对知识、概念、思想的表达习惯。

  网络传播改变了信息组合方式,它的魅力在于将分布于全世界的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以超链接的方式组织到一起,用户只要连接到一个网页,在链接字上用鼠标一点就可以访问相关的其他网页。这种方式改变了我们传统的阅读方式,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网络新闻采用互联网的“超链接”概念,以超文本、超媒体方式来组织新闻内容及有关新闻背景。使受众在阅看新闻时,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思路,实现新闻内容的“跳转”及表达方式的转换,更好地体现读者的主体地位及联想的思维规律。超文本结构是网络上信息的组织方式,大大增加了新闻报道的综合性、信息量、可选择性和自主性。

  ·

  七、交互性

  网络信息传播是一种开放的互动式传播。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通常是单向的,编

  读双方无法随时随地进行双向沟通。而网络传播既可以是单向传播,也可以双向(编读之间)甚至多向(编读之间、读读之间)传播,信息的传播具有很强的交互性,网民与网站之间、网民与网民之间可以利用肋S、聊天室、网络电话、电子邮件等工具实时沟通,实现互动,对信息内容也可以随时展开讨论,还可以举行网络会议。

  在传播中,受众对媒体的参与是一种一直不变的追求,而且这种参与越来越被要求为一种即时的行为。“观(听)众热线”“嘉宾访谈”等谈话类节目、报纸上读者来稿专栏等,就是传统媒体注意到了这一点的结果。然而,这种参与毕竟受到多种因素的局限,能参与进去的人很少,传统的三大媒体,无论其编辑记者多么才华横溢,多么形式多样,但永远和自己的受众之间是一种单向关系,一边只能说,一边只能听,最多只能通过电话进行现场交流。现在的网络传播的读者可以在同一时空通过诸如电子论坛、电子邮件等途径同有关编辑进行交流,甚至他们的这种交流本身可以成为网络传播实时发布的信息的一部分。传统纸质媒体是一种自上而下将信息传递给受众的媒体,而网络传播则采取是一种白下而上的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见解;传统媒体—“般是单向传播,而网络传播则更强调互动式的交流。每一位信息的接受者都有了更大的主动权,他们不仅可以自己选择传播的内容,而且可以更加主动地调阅自己需要的东西,并在网上自由发表白己的意见。网站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收集受众反馈,更主要的是这里的信息,尤其是真正的新闻有可能是先于传统媒体的刊播,而且实时性更强。这等于集报纸的深度报道、广播的即时参与,电视的可视直观等特点于一身,使传播和反馈的范围遍及我们生活的整个世界。

  网络传播的交互性还表现在能够方便迅速地对读者状况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与掌握,网络传播便于用户的信息反馈,加强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目前提供的对网站访问状况的分析统计软件已经十分成熟,其精准程度已经达到可以满足全程定量分析提出的全部复杂要求。这些统计软件可以向网络新闻传播者提供读者在一天24小时中各个时段的访问流量、一个时间段(诸如一周或一月)的读者访问总量、读者所在的国度和地区、网站中被访问最多和最少的专栏、读者进入网站后最常规的浏览路线、居于前位的将读者引导至本网站的中转网站等各方面的统计信息。这些信息提供了网络读者的全方位的状况,彻底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过程中对受众状况不甚了解的被动局面,因此对网络信息传播者及时有效地调整传播方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八、成本低

  网络传播所传播的信息量大而传播活动的成本低。网络传播省去了制版、印刷、装订、投递等工序,不仅省掉了印刷的费用,而且避免了纸张的开支,使传播的成本大大降低了。网络传播不仅信息发送及时,信息容量大,查询检索方便,充分集成了多媒体信息,具有主动性和交互性,覆盖面广等优势,而且发行方便。

  借助于互联网的网络传播不再受版面、篇幅、印数的局限,它不但可以提供详尽的背景材料,还可以随时滚动摇出最新信息,其时效性足以和广播、电视竞争;而在容量和检索上则可以和电子图书馆比美;读者不但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有关的信息,还可以把这些内容复制或打印出来,甚至还可以把它们作为电子邮件发送给亲朋好友以及其他相关人士。

  对报纸来说,增加版面需要更新设备,扩大印刷能力,增加纸张的消耗;对广播、电视来说,开播新的频道需要在硬件设备上大量增加投资,而且由于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频道资源有限,受到国家的控制,增加新频道难度较大。而发展网络传播的成本则低得多。从信息发布端来说,只要服务器的存储容量足够大,网络通信能力足够强,那么就只会有信息量不够丰富的问题,不会有信息发布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且目前的存储介质的价格已相当低廉,以后还会进一步下降。从“信息流通车道”即网络带宽来说,现在已经能基本满足文字信息的传输要求,主要的瓶颈在于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的传送。随着通信基础设施的不

  断完善,带宽问题正在得到逐步解决。从接收端即受众来说,计算机硬件的价格不断下跌,以后还会出现更加物美价廉的网络终端产品;此外,互联网的连接费用(主要是电话费)也在随着通信网络的扩建和更新换代而呈下降趋势。

  网络传播的低成本带来了网络传播的低门槛。网络传播参与的人数是不受限制的,网络传播实现了无阻碍化,进入网络传播的市场准入只需要:一台计算机、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根电话线;网络传播不受地域的限制,在网络世界里,网络传播与每个居民之间的距离、网民与网民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无远近之分。网络传播的本性决定其双向传播的特点:消费者是主动的。而旧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的传播受地域限制,受参与者人数限制。市场准入成本高。报纸杂志投递成本和国际邮费高,并且不可靠。旧媒体的传播是单向的:内容提供商把信息传输给消费者,消费者把金钱交给信息提供者。不存在信息或金钱逆向流动的机制,消费者是完全被动的。信息提供者严格控制消费者需要的阅读和视听信息。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传播的特性还将进一步突出,进一步发展,甚至还会出现更新的特性。总体上看,网络传播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式,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与获取,提高了人们读书治学、获取信息的效率,给人类社会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正是因为有这些变化,网络传播的采编、写作、制作、出版、发布、管理,都有自己一些特性的要求,有它特有的运转规律。对这些要求和规律的认识把握,目前还只是刚刚开始。

  九、联想性

  传统媒体的信息彼此之间比较孤立,关系较为疏远。如果我们想从一篇报道开始去查询和这个主题有关的所有报道,几乎是不可想像的一件事情。版面和版面之间、节目和节目之间如果说有关系的话,这种关系也是物理的、线性的。但网络传播的所有信息都是被精心结构化的,信息和信息之间的关系是逻辑的而非物理的。依照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超链接的技术手段,信息被编织成一张大网,每一条信息都是网上的一个节点,顺着它出发,就可以找到与之有关的任何一个另外节点。这种做法加强了信息之间的联系,从而挖掘了信息的深层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信息的这种结构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让我们更多地从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出发来看问题。

  十、个性化

  就传播的对象来看,传统媒介面对的是被同一化的“大众”,而因特网面对的却是独特的“这一个”。传统媒介根据编辑心目中的大多数人的意见,来安排信息的生产和发送,受众成为统计学意义上的数字,其个性和喜好被整合、平均,甚至忽视和隐匿。而在网络空间里,每一个个体本身都重新获得了受重视的理由。大众传媒将被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性化信息的系统。个性化的交流将成为时尚,受者,而不是媒介,将决定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个人将决定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接收信息,接收什么类型的信息。按照你的兴趣和需要制作的个性化报纸将会按时发送到你的电子邮箱里。视频点播将使你再也无须受制于广播电台、电视台节目播出时间表的安排,你可以在你方便的任何时间打开电脑,点播网上节目,并可随意暂停、回放、拷贝,甚至按照你的意愿修改剧情和结尾。在信息的生产领域,个性也将被视为更加重要的因素,风格传播成为网站的制胜之道。网络提供的个性化传播塑造了社会的多元化空间,也使传统的舆论整合难以实现。

  十一、开放性

  在传统社会里,拥有话语权的总是少数精英(包括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文化精英),广大的普通人群基本被排除在话语圈子之外。一个“受众”的定义就划定了他们被动无奈的位置。而传统媒介一般受到政府和利益集团的种种钳制,在传播内容上有严格限制,很难做到真正的客观。‘而因特网从设计之初即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一个节点都可以通向任何一

  个另外节点,通向一个节点可以有无数条路径,这种设计使利益集团对因特网的控制变得特别困难,尽管人们从未放弃过这方面的努力。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使一些国家在开放因特网方面顾虑重重,在开放之后也想尽办法控制因特网。纵观今天网络上的信息,从国际贸易到私人交往,从政治煽动到色情挑逗,确实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由于难以对隐蔽的传播者(同时也可能是受众)施加管理和约束,网络几乎成了畅所欲言、为所欲为的自由市场。其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优点是给人们提供了更多“说”的自由和“知”的权利,使政治蒙蔽难以实现。网络上信息的无限多元,不同信息源之间的互相印证,也使受众更有可能接近事物的真相。缺点是少数人滥用传播自由,传播大量的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增加了人们获得有效信息的难度。

篇五:网络新闻的特点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网络新闻的特点

  作者:赵

  新

  来源:《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18期

  不论从全球还是我国范围来看,整个网络事业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网络普及范围日益广泛、网民数量快速增加、网页内容不断更新、网站不断蓬勃建立,网络不仅是一种媒体,还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新闻信息,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各取所需、畅所欲言的平台,很多人已经习惯了每天上网浏览新闻,网络新闻成为很多人及时全面了解时事的重要渠道。当重大事件发生时,许多人往往第一选择上网浏览获取有关信息。与传统媒体新闻相比,网络新闻呈现了哪些新特点?充分认识网络新闻的特点,正确把握网络新闻的特性,增强网络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我们应当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发挥网络新闻积极的作用大有裨益。

  网络新闻的特点

  网络传播的这些主要特点带来了网络新闻的迅猛发展,网络新闻以其全时性、内容广泛性、数据库超大信息量的支持、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开放性、互动性等传播特性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强大的冲击,使网络新闻相对传统媒体新闻而言,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全时化特点。新闻通常被人们视之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及时性对于新闻报道是非常重要的。而网络新闻则进一步扩展了时效性的概念,把传统媒体新闻的及时性拓展为全时性。网络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几乎覆盖全世界,使得新闻的全时性只有在网络媒体上才能实现。在网络上可以第一时间发布新闻,可以随时更新、修改、删除已经发布的新闻,有些网站还可以在线直播,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网络新闻的全时化特点。近些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无论是“9·11”事件、伊拉克战争,还是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网络新闻媒体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多样化的视角、最丰富的背景,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进程进行报道、描述和分析。

  由于网络新闻传播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在反映突发新闻和重大新闻动态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因此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担任了与众不同的重要角色,使很多读者把网络新闻作为及时了解突发新闻和重大新闻发展的第一选择,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对网络新闻“滚动报道”的依赖性。

  但是,网络新闻的全时化往往造成新闻量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增大,带来了新闻不易过滤的缺点,更新速度快也容易淹没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如果处理不当,新闻事件发展进程中的

篇六:网络新闻的特点

  

  教育研究互联网新闻传播特点分析■黄金瑛 (广西南宁市武鸣县互联网新闻传播研判中心 530100)【摘 要】

  互联网是指相对于广播、报纸和影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主要是指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移动技术下产生的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是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社会快速进步的产物。这些新媒体的出现,使新闻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关键词】

  互联网、;新闻传播;特点分析【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35-02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闻的传播媒体已不仅仅局限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应运而生。网络新闻媒体,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是指借助互联网发布新闻和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站点。1987年,世界上第一家网络报纸--美国的《圣何塞信使报》(SanHoseMercuryNews)创办,开创了网络媒体的新纪元。它的发展历程这里就不多作介绍了,着重谈一下它的特点、优势及弊端。一、互联网新闻传播的一般特点(一)时效性。时效性是新闻价值评判的重要标准之一。避开假新闻不谈,网络新闻的时效性是最强的。它的制作过程不及报刊,电视那样复杂,所以记者可以对才发生的新闻事件作同步报道。报纸的时效概念是用天计算,电视是以小时,而网络出现后,时效竞争的单位缩短到分钟。如中美关于加入WTO谈判的报道,和讯网是全球最先发布谈判成功的消息媒体,并每隔10分钟或5分钟更新一次。(二)无界性。网络的出现从根本上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任何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都可以自由畅通地与全世界的计算机交换信息。尽管只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但其传播的信息又是实实在在的。网络的出现将单个人真正推到了全世界媒体面前,实现了人的世界化和世界的个人化,人与人之间的地理距离概念由于信息的自由高速的流通变得模糊,麦克鲁汉在30多年前提出的“地球村”的概念正由理想变成现实。(三)无限性。我认为网络新闻的无限性表现在数量多,内容杂,来源广,载体多样化。每天全世界发生的新闻事件成千上万,相对于报刊版块和电视时段的有限性,网络媒体就体现出它优越性了,可以通过超链接,阅读世界每个角落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杂主要是说囊括了各方面的信息,如财经,体育,娱乐等。网络新闻融合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段,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优点于一身,使新闻的报道手段更具综合性、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四)可储存性。报纸的储存性会因时间久远纸张的磨损而减退,电视的储存性较差。而当受众在网上阅读到赶兴趣的新闻时,还可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另一方面,如果某家新闻网站对一个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报道,或者针对某个专题开设相应的专栏,对同一事件积累了大量的新闻信息,那么,感兴趣的人就可以通过搜索和浏览以前的新闻,了解整个事件的背景和发展过程。(五)低廉性。因特网的发展实现了话语权由传统媒体转向大众的本体的回归,这不仅是由于因特网固有的开放性为公众提供了这种技术上的可能,更重要的在于因特网营造个人的言论空间所需的花费是极其低廉的。在传统媒体时代,个人无法自由发表看法,媒介经营的高昂成本也阻止了外来的资本参与竞争。网络用户们如果想发表言论,只需付很少的上网费,便可在任何一家网站开设的论坛或聊天室里畅所欲言,即使用户需要建立并维护一个个人网站所需的成本也是很低的,因为绝大多数个人网站并不拥有顶级域名,他们只是将个人主页挂靠在提供个人主页空间服务的商业网站上。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有1000个网站提供个人网站服务,最大的网站有100万个个人主页,这些飘扬着个性风采的个人网站组成了因特网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总而言之,网络媒体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二、互联网新闻传播所具有的优势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带有革命性的媒体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我们进入了信息传播的网络化时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信息化趋势的迅猛进展,社会对新闻信息需求剧增。互联网传播和传统媒体相比较,新闻传播方面的优势:(一)多媒体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符号进行新闻传播,打破了与传统媒体之间所有的界限,使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这种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报纸、杂志,改变了报纸、杂志等浪费自然资源的情况,是新闻传播的巨大进步,使得新闻能够在视听等方面让受众得到更多的信息感受,实现了新闻多媒化的信息传播。(二)互动性强。互联网新媒体具有交流互动性的特点,这是传统媒介所无法企及的。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网站数不胜数,极大丰富了我们的信息生活。只要访问任何一个网站,我们就能够获得海量的新闻信息,这些信息反应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满足任何人的信息需求。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网民还可以使用一些具有高度互动性的信息渠道,例如MSN、QQ聊天软件、论坛等。这是传统媒介工具所不具有的东西,能够为网民带来更大的新鲜感和主动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是其所不具备的。在传统媒介下,新闻评论通常是由信息发布方做好评论再直接发布,受众只有被动接受而无法表达自身的观点,但在互联网媒体技术下,网民有足够的自由参与评论某件社会事件的权利。可见,传统媒介的这种传播方式严重限制了受众者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而与这种传播方式不同,互联网新媒体在发表评论的同时,受众者可以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受众者以很大的互动空间。在新闻评论的过程中,这种传播方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实现了传播的双向介入,而且增强了传播的实际效果。(三)信息容量巨大。新媒体提供了受众接受更多新闻信息和自愿发布新闻信息的机会,实现了社会化新闻信息交流平台的构建。突破了传统媒体新闻信息发布滞后和不全面的缺点,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由传播者到受众的单方向新闻传播模式。我们可以实现通过制做相关新闻、再制作新闻专题、在制作新闻资料,一步步地把由新闻引发的社会效果做得完整而且深入。除了新闻信息容量大之外,新媒体还有很多其它特点,比如:可以准确快捷的查询以前的新闻信息、查询相关的新闻新闻和背景材料等等都非常方便。(四)内容个性化。从新闻传播的内容上看,新媒体更富个性化色彩,并向“个人化”的方向发展。传统意义上说,大众媒体由“一对多”模式正向“多对多”模式和“一对一”的模式发展,新媒体可以实现向特定的一个人发布特定的新闻信息,许多新闻热点和社会舆论皆从网上开始而起,如“郭美美炫富”、“表哥杨达才”等等,都是由新媒体兴起,最终形成网络舆论的热点,进而影响到人们对新闻事件的极大兴趣,对社会现象和人生态度的深度思考。(五)方式多向性。传统的媒介工具下,新闻的发布具有高度的单向性特征,或者是一对一的传播,或者是一对多的传播。以电视节目和新闻为例,它的受众是某一范围内,或者特定的人群,但是新闻内容的发布者只有一个,这就是典型的单向性传播。这种传播形式严重束缚了受众参与的积极性,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弥补了这种单向性的不足之处。自从出现了互联网新媒体后,在任何一个时间或者地点,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于一部分受众来说,这种多侧面的传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通过兼听或者比较等方式,来具体评判信息的真伪。在这种情况下,受众受到了传播媒介的充分尊重,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平等的传播关系,这是互联网新媒体传播带来的新变化。在传播过程中,虽然传统媒介也在尽量做到公正和全面,但是受传播者所接触的面以及所处位置的限制,要想实现这种公正和全面,必须积极地应对这些限制或挑战。而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恰好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些限制条件,朝着公正和全面的方向发展。这说明,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方式具有多向性的优势,这是传统媒介所无法匹及的。三、互联网新闻传播所存在的弊端(一)无明显的传播方和接受方。按照麦克卢汉的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的传播学观点,就是新的传播媒介诞生,都会给人体带来新的延伸,从电视到互联网,技术上的进步可以列举出千条百条,但它使得受者和传者都各自独立,它们之间的依附性正在逐渐地消失。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传统媒体日益失去年轻的读者,传统报业陷入困局,业内就有关报纸前途命运而发出的各种危机论调纷纷出现。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传媒35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2015年 第13期

  教育研究浅谈室内装饰材料运用的实用性与艺术性■黄文明 (湖南省怀化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418000)【摘 要】

  室内装饰材料是室内装饰的重要原材料。材料的科学运用对于室内装饰而言是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在室内装饰的过程中没有重视材料的应用价值,所使用的装饰材料没有较好地实现设计的真实意图,也没有注重实用性及艺术性,导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室内装饰实际,对装饰材料的运用实用性及艺术性进行了探讨。【关键词】

  室内装饰;装饰材料;实用性;艺术性【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H??【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36-012.应选用绿色植物作为装饰材料装饰材料是室内设计的重要元素,也是室内设计的表情达意的重要绿色植物具有环保、安全等特点,在国内的使用的历史比较悠久。元素,也是室内设计师室内创新意图的重要载体。室内空间其实是展现给室内设计人员的一个采用不相同的装饰材料进行组合的空间。当前,对室内环境进行绿化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修养人的身心,把绿色植物引入到引入室内中,能够给人一种放松心态、保障人体心理健康等效果。室内装饰材料比较多,具有抗压效果及耐磨隔声等效果。但是室内装饰绿色植物用于室内装饰可以说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及认可。在新时期,人材料给人们带来美观的同时,也会给人带来消极性的因素,如果使用不们对自己的居住的生活环境比较讲究,渴望能生活在一个自然的生活环恰当还会给人带来危害。比如,一些人工合成的室内装饰材料往往含有境中。所以,要高度重视室内植物的科学选择及应用。可以说,绿色设许多对人体有害的、容易挥发的气体,这些气体含有苯、酚等,有的石计属于新时期现代室内设计的一种重要的方向,也是现代室内室内设计材还存在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健康会构成很大的威胁。科学合理地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做到科学选择这些绿色植物好各种室内装饰的材料,则一方面可以降低在室内设计过程中给人体带呢?笔者认为,可以注意到如下几点:(1)要尽量做到整体和谐美丽,来的危害,另一方面可以比较好地贴近人们之爱美的室内需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室内装饰材料运用的实用性及艺术性。通过绿色植物给人营造成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装饰布置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及组织室内空间,让室内空间中摆放的各种植物均要协调统一,1.应控制装饰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达到自然和谐之美,使得室内环境能够达到舒适及温馨之感。与此同室内材料近年来随着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给建筑物室内装饰带来美观的同时,也给人体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因素。时,采用植物之绿化作用以补充室内的色彩,不断美化室内的空间,让室内空间能够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进而给人一种轻松及愉悦之心情。比如家具中含有油漆等,同时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废气及粉尘都在不同程度地侵袭我们人类居住的环境。室内设计装饰完毕,许(2)要做到主次分明。在同一个室内空间,绿色植物构成的主景及配景多住户搬进新居的时候,往往会闻到一股股具有刺激性的难闻的气味。要分明。主景可选择形态奇特及姿态优美的植物,这样可以吸引人们的视线,强化主景的特殊效果;而配景则选择那些淡雅而自然之绿色植物,这些气味主要是来自室内装饰材料中容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及无机化合既要跟装饰环境统一起来,又要跟主景相互协调起来。(3要讲究色彩调物等。研究表明,人体所患有的疾病跟室内空气的污染是密切相关。所以,在对室内进行装饰时,要防止使用那些对人体危害性比较大的材料。和。因为绿色植物的色彩是不尽相同的,存在差异的,为此要按照人们之日常生活的具体要求及特定的室内环境进行选择及组合,以提高绿色其实,装饰材料一般可分成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等许多种类。我们在选植物的美感。择这些室内材料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这些材料的性质,以及是否会对人3.应发挥装饰材料的感知美类居住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比如,是否会产生有害的物质,是否会出感知美是室内装饰材料之特有的属性。室内装饰材料属于室内设计现有害的刺激性气体等等。的载体,而室内设计中的感知美则是要依靠装饰材料进行实现的。如果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应该提升自我的环境保护意识,对板材及油漆没有材料这种特殊属性,则室内设计就难以焕发出生命力。我们在对室等重点材料要科学选择,并且严格把关。所选用的材料均要具备正规的内进行设计的时候,就是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室内装饰材料以实现美的生产许可证以及正规的检验报告及正规的合格证。所选的建筑材料一定视觉与良好的触觉效果。在应用室内装饰材料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室要是选择与国家标准符合的、严格经过检测认证的、安全、绿色的室内内材料之性能形成富于美感之人类居住的室内空间的环境。比如,在浴装饰材料。在室内施工的过程中,要让装饰室内表面之油漆与涂料给予室与厨房当中,可以是要防潮与封顶之铝板,这样可以让人感受到美感。固化,以形成一个可以有效抑制甲醛向外散发之稳定层;同时应该注意木材质感一般是比较复杂的,但是不同的材质给人的感受不一样,比如填平与密封地板跟墙上之间的裂缝。禁止使用苯与甲苯等一些材料进行杉木、松木与樟木等材料给人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大面积的除油等操作。使用涂料与胶合剂等材料之后,要及时给予封闭的不同的爱好,将这些材料做成美丽动人之纹理。存放。市场,影响力日渐下降的传统报业,选择了一条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的发展新道路。(二)信息琐碎。即时、快捷、简短是Twitter交流的最大优势。字数的限制并未局限人们表达的欲望,它鼓励人们不是更多地写,而是更频繁地写。这一优势带来另一问题:人们被淹没在过于琐碎庞大的信息海洋中。Twitter本身也饱受这样的困扰,已经多次因为服务器不能负载而出现瘫痪。如何在如此庞大的信息海洋中生存是微博及其用户需要考虑的迫切问题。(三)虚假新闻频出。微博用户的匿名性同BBS、博客等网络平台一样给予虚假信息的天然土壤,微博无疑也给予谣言扩大的威力。在前不久的伊朗大选危机中,网络上突然大量出现了号称来自德黑兰街头的伊朗民众通过各种方式发布的信息,引起巨大的骚乱。美国国务院后来承认,他们要求微博客网站取消了原定的系统维护升级,以保证“德黑兰街头民众能够继续使用该系统进行联系”。但无人确定这些发布信息的人究竟真的是来自“德黑兰街头的民众”还是某些国家别有用意的安排。这场政治危机也被称之为“Twitter革命”。美国专栏作家约翰·德沃夏克也直言不讳地评价说,“微博客很容易受到操纵,目前已经有操纵微博客发布虚假新闻的事例出现。”362015年 第13期(四)侵犯知识产权。在互联网侵权盗版现象十分猖獗,很多网站都未经授权,支付费用就去大量转载报纸和杂志的新闻报道,来增加自己网站的点击率。日见红火的网络博客也成为网络侵权的灾区,社会公民在博客上发表的个人文字、拍摄的照片等都拥有知识产权,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以赢利为目的的网站,如果未经本人授权,擅自使用他人的照片、文字,属于知识侵权行为。但是,网上资料具有可修改性,如果没有及时保存好有关的证据,就会陷入明明知道自己被侵权却无证可举的尴尬境地。(五)网络信息监控难度更大。Twitter作为即时互联网,不易进行网页抓取。而其他即时通讯软件和手机短信的使用,使其对虚假信息的扩散途径跟踪变得更加困难。参考文献[1]任志明,张洁.网络新闻的传播特点[J].陇东学院学报,2009年06期[2]梁杰.试论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前景[J].新闻爱好者,2005年10期[3]胡泳.新媒体环境下的参与式新闻[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4]张国良.传播学原理.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7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七:网络新闻的特点

  

  网络新闻的传播特性

  第一篇:网络新闻的传播特性

  网络时代的网络新闻的特征

  摘要:互联网的出现,产生了新的传播媒介形式,进而衍生了网络新闻。呈现出反应快,针对性强,方式灵活的发展态势。而网络新闻与过去的传统新闻在传播特性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不同,通过拉斯韦尔的5W模式来比较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在传播特性上的异同,有助于全面了解网络新闻的特性,发展状况,创新性。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媒介自媒体

  关于网络新闻的界定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的是互联网上综合性门户网站和各类专业性网站所发布的各种有传播价值的新信息;狭义则专指互联网上新闻类的信息,包括传统媒体所设网站、其他网站和个人主页、站点所发布的新闻信。”1网络新闻的发展与趋势

  随着有“第四媒体”之称的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加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能力与精力采用新的技术,关注更多大众社会信息,网络新闻的发展也以涨潮般的速度迅速发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

  一、从拉斯韦尔“5W”模式看网络新闻传播特性(优势)

  1、传播源(谁)(交互性)

  “谁”就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在传统新闻中,传播者一般是专门的传媒组织,机构,及其中的工作人员。而在网络新闻中,传播者不再是单一的组织,集体,更多的大众也充当起了传播者的角色。大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可以参与,发布,成为一个个传播源。将之称为“自媒体”,“特指以普泛化和自主化为特征的草根网民,以简易的电子化手段和数码技术为支撑,在私人的独立空间内,无需经过专业编辑的过滤,向特定或不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传递和分享新闻信息或非新闻信息的新型媒体的总称。”2网络新闻编辑学如近年流行的博客,播客,微博等都是自媒体类型。网络新闻不仅有专门传媒组织发布的新闻,更有普通大众发布

  的个人信息,体现了网络时代下网络新闻的交互性。

  2、传播通道(时效性、全球性)

  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诸如信件,电话等人际之间的媒介,也可以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传统新闻大多依靠报纸、广播、电视来发布新闻信息,优点在于把关人的作用,信息大多较真实,权威,报纸和电视编辑时间较长,广播不能做到身临其境,只能凭听觉。而网络信息借助于互联网的平台,真正做到了即时性,运用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相结合,基本能做到在事件发生的最短时间内传递出信息,并且不限距离,是全世界都能看到新闻,这是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

  3、内容(范围广、选择性)

  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的中心,它具有综合性,公开性,开放性和大众性的特点,由一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信息组合,并且受传播者的目的,社会的发展变化,大众诉求的方式,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新闻受到更多的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制约,更多的宣传国家意志,很少考虑民众的诉求,再加上民众参与少,内容较单一。而网络新闻因为传播源,传播渠道的改变,外在因素是媒体改变了传统思维,开始关注更大多数人的诉求,站在民众的角度上思考,而民众也有了渠道去更多的参与其中,所以网络新闻内容丰富,数量多。进而使民众有了选择性,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深度阅读,丰富自己的生活。

  4、受众(多样性、交互性,自主性)

  就是受传者,是所有受传者如读者、听众、观众等的总称,是传播的最终对象和目的地。是主动的信息接受者、信息再加工的传播者和传播活动的反馈源,在传播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传统新闻中,受众受到了一些制约,如不识字的不能读报等因素,而网络新闻的受众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去接受信息。因而涵盖了更多的受众。包括了精英阶层,大众阶层,都可以从网络上自主的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再加上网络媒介的特点,受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也可以是媒介组织。例如在微博上,有许多的问题都是普通民众先发现提出来的,媒介组织看到后才开始采取行动去挖掘、采访、仔细报道,从这个角度上看,受众和传播者的界定不再是那么一定,而是有了交互性。

  5、效果(反馈性、有效性)

  指传播者通过媒介发出的信息即传播内容传至受众,从而引起受众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它是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传统新闻发布后,由于受到媒介的制约,不能及时反馈效果,从而无法判定传播活动的成功有效与否。对于下一次的传播活动的顺利进行没有实际效果,不能更正劣势。而网络新闻发布后,通过各种渠道,人们能同时接受并反馈,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不仅使传播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效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使民众有了能发表意见的场所,提高了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形成聚合力。

  二、网络新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劣势)

  1、真实性和可信度降低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网络新闻更要全面、准确、真实的报道新闻。但是在争夺眼球的竞争中,一些网络新闻媒体或个人为了吸引受众,置正确的舆论导向于不顾,将道听途说或假的信息编发上网,转发或引用虚假新闻和有害信息,误导公众,混淆视听,不仅损害了读者的利益,也败坏了网络新闻的名声。这是因为网络新闻的发布不再和传统新闻一样经过层层把关,有把关人的细心把关,相反因为信息源的增加,任何人和媒体都可以随意发布信息,造成大量信息缺乏检验性,进而造成新闻失实,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这是网络新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要谨慎对待。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全面封杀造假者,实行媒体问责制,建立媒体主编或责任编辑引咎辞职制,强化媒体的把关意识,加强对编辑、记者的培训,提高其识别虚假新闻的能力,加强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一旦发现虚假新闻,立即更正并尽量清除,以防误导更多的人。3网络新闻产生失实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2、信息重复性和重量轻质

  网络新闻由于新闻传播源范围广,所以新闻数量众多,但大多数的媒体由于缺乏技术,资金的支持,制作技术还欠缺等因素,造成了

  信息的大量重复,再加之一些媒体只是单纯的追求眼球利益,只求点击率,故没有重视信息的质量,或者由于其它限制,形成了重量轻质的局面。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耗费了人力,物力等资源,不利于网络新闻的长远发展。

  3、著作权纠纷及个人隐私保护等法律问题增多

  现行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中,没有涵盖互联网上流通的数字作品。由于网络新闻内容浩如烟海以及把关人功能减弱,网络上充斥着内容芜杂、与公益无关的隐私话题。所以,面对种种问题,加强宏观管理是当务之急。只有加强网络新闻界的法律管理,才能提高网络新闻作品的品质,优化其传播效果。

  网络新闻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不足之处,要力争改进。“对于自身的优势,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强化自身新闻传播能力。不断拓展自己的信息服务内容和各类网络服务项目,开掘有特色的信息服务,从而能在将来的网络新闻大战中处于不败之地。”4网络新闻现状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歆.网络新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网络传播》月刊.2007.3【2】蒋晓丽.网络新闻编辑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3】王念秋.网络新闻产生失实现象的原因及对策.开封大学学报.2007.3【4】郑歆.网络新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网络传播》月刊.2007.3第二篇:美国网络新闻传播教育特点

  美国网络新闻传播教育特点

  匡文波

  美国是互联网的发源地及最为发达的国家。在美国,网络新闻的重要性已经仅次于电视。美国报纸协会2006年10月发布最新调查报告指出,尽管美国各大报读者数下降,但2006年上半年,上网浏览报纸网站的读者人数平均增长了31%。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每月访问报纸网站用户达到5550万人,高出2005年的4220万人,2006上半年,新闻网站的阅读人数则增长了52%。调查还发现,网络

  对年轻读者群特别有吸引力,报纸网站的读者群中,25-34岁的读者增长最多,高达15%,而18-24岁的用户也增长了10%,《华盛顿邮报》网站

  25-34岁读者更是大幅增长60%左右。美国高度发达的网络新闻业为其网络新闻传播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网络新闻传播是必修课程

  网络已经迅速成长为一个重要的新闻获取渠道,哥伦比亚大学这一传统媒体学术大本营敞开胸怀拥抱网络媒体,这是一个重大变化,反映了目前正在不断增长的网络新闻及其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全美新闻传播教育界的肯定。此外,美国网络新闻奖(OnlineJournalismAwards)始于2000年,每年一次,迄今为止已举行六届。由美国网络新闻协会(OnlineNewsAssociation)联合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南加州大学安纳堡传播学院共同主办,旨在表彰在网络新闻报道做出突出贡献的网站。在此环境下,美国网络新闻传播已经成为所有新闻传播高校的必修课程。

  尽管美国网络新闻传播的课程名称并不统一,但其教学内容却比较一致。主要包括:网络新闻传播定义、特征,从互联网收集信息进行报道的方式与特点,网络新闻写作,网络新闻编辑,网络中的新闻摄影学,相关伦理问题,在网络新闻报道中图像与动画的应用;网络新闻报道中音频与视频信息的应用与处理;新闻网站设计,网络新闻受众分析;网络新闻法规、案例分析等。

  课程名称多样

  美国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美国高校新闻传播学中开设的OnlineJournalism。当时授课内容是新闻类与学术类数据库的检索,及计算机辅助报道。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出现了网站设计、网页制作等内容。

  但是,Online一词的本义是联机、在线。根据美国《桌面型计算机百科全书》(Computerdesktopencyclopedia,2003版)的解释,虽然人们现在可以将与因特网(Internet,也译为互联网)相连接称为Online,但是Online也可以指一个外围设备(如打印机)与计算机相连。但是人们所称的“网络新闻传播”中的“网络”一词无疑是指因

  特网。可见,将“OnlineJournalism”与“网络新闻传播”或“网络新闻学”等同起来并不准确。

  因此,出现了WebJournalism、DigitalJournalism等新名称,但是并没有引起教育界与学术界的共鸣。因为,Digital(本意是“数字的”,此处也可以指“数字媒体”)一词的内涵与外延超出了因特网。而且随着数字电视的兴起,DigitalJournalism是否也应该将数字电视纳入这一门课程的教学范畴?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笔者要特别强调,美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界与学界没人使用“InternetJournalism”或“Internetcommunication”一词作为课程名称或学科名称。值得指出的是,“网络传播”也不能翻译为“InternetCommunication”,在美国凡是冠以“InternetCommunication”的书籍无一例外属于计算机类或通讯类图书,这是因为Communication是个多义词,除了有传播的意思外,还有通讯、交通等含义;此外,Internet也已经是一个被人用滥的词。

  但是笔者发现,使用“InteractiveJournalism”或“InteractiveCommunication”作为课程名称的院校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趋势。的确,从技术上看,网络新闻传播的根本特征是数字化;从传播学角度看,网络新闻传播的根本特征是互动性(Interactive也翻译为交互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一些大学新闻学院积极推进“媒体融合”专业,而不是推进名为“网络新闻传播”“新媒体”等专业。例如:从2005年开始,密苏里新闻学院增设了“媒体融合”的本科专业。在当今时代,由于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新闻传播手段多样化,传统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界限正被不断突破,各种媒体由冲突、竞争走向融合,已经成为媒体格局变动的大趋势。因此,培养出来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在采写编、录制制作新闻的时候,应具备突破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能同时适应不同新旧媒体的需要。在研究生教育中,也对“媒体融合”给予高度的重视,开设了相应的方向和课程。

  与业界联系密切,重视参与实践

  美国新闻传播学院的师资来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教授传播理论、研究方法等课程;另一类是专业实践教师,一般都具有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或有突出业绩的新闻工作者。

  美国新闻传播学院的兼职教师非常多,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等知名高校,兼职教授数量超过全职教师。大量兼职教师来自业界,使得新闻传播学院与实务界关系十分密切。

  美国新闻传播学院不教新闻理论,也不招收新闻理论方向的研究生,这与中国的新闻教育差别很大。在网络新闻传播的教学内容上,也体现了美国新闻学教育的实用主义传统,即重网页设计制作技术、网络新闻编辑实务,轻网络传播理论。

  美国大多数新闻传播学院办有小型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一般由教授担任主编,并做指导,学生负责采访写作、网页设计等具体业务。此类由学院办的媒体,主要由学院投入资金和人力;但亦有一小部分广告收入,可以弥补部分开销。例如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网站就完全由学生制作各类新闻作品;但是由学院出资聘用网站管理人员作为技术支持。

  美国网络新闻传播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最明显的在于普遍没有对网络媒体赢利模式、经营管理进行教学研究。这在一个媒介经济、网络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度里令人难以理解。这或许与美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师不少出身于记者编辑,对网络新闻实务有特殊偏爱有关。此外,美国的手机媒体不如日本发达与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新媒体教学研究的完整性。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背景资料

  美国网络传播比较有影响的参考教材

  MikeWard,《JournalismOnline》(FocalPress,2002);

  JamesGlenStovall,《WebJournalism:PracticeandPromiseofaNewMedium》(2003);

  JamesC.Foust,《OnlineJournalism:PrinciplesAndPracticesOfNewsForTheWeb》(HolcombHathawayPublishing,2004);

  KevinKawamoto,《DigitalJournalism:EmergingMediaandtheChangingHorizonsofJournalism》(Rowman&LittlefieldPublishers,2004);

  RichardCraig,《OnlineJournalism:Reporting,Writing,andEditingforNewMedia》(WadsworthPublishing,2004)。

  来源:中国记者

  第三篇:网络新闻传播

  论文

  网络新闻传播论文

  网络时代中的企业危机公关战略

  摘要:

  新媒体的崛起,尤其是SNS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媒体”,这也带来了公共关系界的一场新革命。在社会化营销时代,企业面对危机时如果还采取老方法,召开记者会,那么很有可能在大众接收到声明之前,危机已经以不可逆之势迅速在网络传播,造成企业声誉受损。因此,如何在社会化营销时代成功应对企业危机,做好公共关系工作,是现代企业必须学会的生存之道。本文主要阐明当今的新媒体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在这种趋势下如何应对迅速传播的危机,怎样通过危机舆情监测方式把公关危机降到最小等问题。

  关键词:

  新媒体,SNS社交,企业危机公关,信息稀释,危机舆情监测

  如果你有微博账号、微信或者人人网账号,并不时地登陆进去看看最新动态,那么恭喜你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自媒体”的一员,你的每一次评论、转发,都等于一个微型新闻发布器在传播资讯。进入社会化营销时代,任何新闻热点都能以惊人的速度散播,那么,企业在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时,如何应对公关危机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声誉甚至存亡的关键点。

  过去,在沟通渠道蔽塞的情况下,顾客与企业发生纠纷,往往会求助于报纸,电视。因此,企业的危机公关主要是在和传统媒体打交道。然而面对“危机”,企业的公关阻碍往往源于自身低效的机制,例如:在报纸、电视接到顾客爆料后,向企业公关负责人求证时;企

  业才开始联合各部门进行一番复杂的企业内部沟通,方才发布危机声明。而这种拖沓的态度便铸就了企业不可挽回的危机。当然,这样的情况仍属少数,因为大多数时候,企业都能通过手上掌握的媒体资源,在危机爆发前轻松阻断传播,控制舆情。

  然而,社会化媒体时代,企业“轻松”面对危机,视乎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随着整个社会的舆情机制转变,人人都是“自媒体”,受众无需再求助传统媒体,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已能让他们告知全天下,光靠公关负责人掌握的那点媒体资源已不足撼动整个社会“公知”群的围剿。

  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与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博客、维基、播客、论坛、社交网络、内容社区是具体的实例。那么,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两个地方,一是“给于用户极大参与空间”,二是“在线媒体”。

  社会化媒体给用户提供了极大的参与平台,让他们有充分的言论自由权限。但与此同时,正是因为这种无约束的言论自由导致了企业危机出现的频率之广是以前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相提并论的。每个人都有发言权的时候,信息的传播速度快的如此可怕。于是危机从原来的家丑不外扬变成现在一夜间家喻户晓的事情,甚至是一个小时。而且同时,正因为这种超高频度的传播速度,也使得原本简单的信息回收封锁变得棘手。而另一特征“在线”,也正加速了这一危机的传播速度。

  但新媒体的崛起对于企业应对公关问题并不是只有消极的作用,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可以加速危机的传播,也可以提供渠道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应对和解决公关危机。尤其在SNS社交软件高度使用的今天,即使不必召开记者会,也能在最短时间内把应对方案有效传播。这一切都要靠危机预警的舆情监测。当危机还未发生时,检测人员应及早预警可能发生的危机,能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的拟写,把危机扼杀在媒体的摇篮之中,这就是舆情监测带来的强大力量。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若能未雨绸缪,做好危机预警的舆情监测,迅速有效在源头阶段控制住危机的传播趋势对于整个危机公关举足轻重。

  由此可见,预警阶段的舆情监测十分重要,如果疏忽了第一阶段的预警危机,那么后期的补救措施力度也会大大降低,但也并不是只能任其自生自灭,在危机出现后及时根据网络舆情监测的结果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一经传播,并在网友群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对企业的应对态度的关注一定会伴随着危机的蔓延而扩大。而从心理学角度上,人都是群居动物,都希望能被规避风险,此时若企业能针对他们的诉求拿出令他们安心的措施,绝大部分人会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他们要求的只不过是一份安心感。

  从危机后期处理来说,利用人们的淡忘记忆,并采取信息稀释、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让危机淡出人们的关注点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人的记忆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在重大的事情也会在记忆的河流里慢慢稀释最后消失在脑海中。自然淡忘需要的时间可能比较长,这时候通过舆情监测,准确把握当前舆情反馈状况,通过信息稀释与其他信息的参入来转移视线便成为行之有效的危机公关后期处理方法。

  举个例子,在2013年3·15晚会上,一汽大众汽车公司被爆出有DSG双离合变速箱故障问题,在晚会还未结束时,大众公司第一时间在微博、官网上道歉,并召回所有问题车辆,其速度之快让人惊讶其危机舆情监测的效率。通过后期一系列的弥补措施,让大众公司的声誉损失降到了最低,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事件也渐渐地被人淡忘。与此相比,在同一个晚上,台湾明星何润东在新浪微博发布了一条谴责苹果公司售后服务的微博,原文中末尾的“八点二十发”几个字引起网络上热烈讨论,网友纷纷猜测这是否与央视3·15晚会造势“潜规则”有关。作为何润东背后的团队和公司,处理此类公关危机时就显得欲盖弥彰,先是删了微博原文(但已被很多网友截图保存),后又声明是被盗号,越发显得心虚,也因此引来了一场明星信用危机的讨论。

  某公知在微博中分析说:“政府信息透明程度差劲,对谣言的反击能力约等于零。低素质知名媒体为赚眼球,完全抛弃职业道德底线。新浪名V造谣传谣,各有各的目的。本土段子公司、海外网络战团体为钱为政治目的推波助澜、兴风作浪。”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当前

  伴随着互联网高速化发展而来,各个社会层次面临各种危机状况的众生百态。

  俗话说的好,危机如火,水火无情。社会化媒体营销时代,如何应对危机公关已经成为摆在各方面前的严峻话题。尤其是对企业而言,当利益点遇上危机点,且不谈如何化危机为挑战,仅仅从降低危机可能遇到的风险和带来的不利影响来说,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已经至关重要。当然,在社会化媒体发展已经相对成熟的今天,应对危机公关也已经有了不少成功案例,综合各种案例我们大概也能总结出几个危机公关要点,不外乎这么几个方面:危机转化,信息稀释、舆情监测、统一口径等等。如何应用新媒体来巧妙应对公关危机,这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做好公关危机这一步,相信对于企业来说,挽回损失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书目:

  王想平,宫宇

  《危机传播的舆论形态与引导策略》[J];《求实》杂志,2005年S2期;

  张玉波

  《危机公关中的传播策略》[J];《企业活力》杂志,2001年06期;

  张雯雯,冯建蓉

  《企业危机公关管理浅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胡百精《公共关系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吴贤军,赵麟斌

  《企业公关》[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赵泓

  《企业媒体公关与危机管理》[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第四篇: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乐音的特性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乐音的特性

  二、考点点拨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3.4.5.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任何物质都可以充当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知道回声及其利

  用。

  知道乐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决定因素。

  重点: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及乐音的三个特性

  6.难点:响度与音调的区分。

  三、跨越障碍

  (一)发声体在振动。

  用手接触自己的喉咙,并发出声音,感受一下。我们发现手有麻的感觉,这是由于声带的振动。看来是因为声带的振动才使我们发出声音。蟋蟀没有声带,它的叫声是靠翅膀的摩擦发生振动而产生的。吹笛子发出声音是因为笛子中的空气振动产生的。当向水中投入石块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水的振动产生的。

  例

  1、周一的早晨,同学们正在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一阵风吹来,国旗在风中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可以看到国旗在不停地,风停了以后,国旗不再发声,这时国旗不再。

  点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有声音必定有振动。答案:振动

  振动

  例

  2、请举出下列声音发出的声源是什么?

  弹吉他时,吉他发出美妙的声音。鱼儿在水里游动,发出的声音。向暖瓶中倒水时,发出的声音。

  点拨: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的物体可以是气体,液体还有固体。只要有振动就有声音产生。当发声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也就停止。答案:

  琴弦,水,空气。

  (二)声音的传播靠介质。

  将一个发声的电铃放入一个大的空瓶中封闭,并与抽气机相连,开始我们还能听到清晰的铃声,随着抽气机的工作,电铃的声音也越来越小,最后就听不见了,只看见仍在不断振动的电铃。这说明电铃

  仍然在发声,只不过是没有传出来。看来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真空不能传声。我们把这种媒介称为介质。我们平时所说的话多数都是靠空气这种介质来传播的。而空气又是由许多气体组成的,所以任何气体都可以充当传播声音的介质。

  岸上的小朋友在大声地吵嚷,这时在湖边垂钓为什么鱼不容易上钩?看来鱼听到了吵嚷声,这个声音是靠空气和水传入鱼的耳朵中的。这说明水也能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科学家做出电子诱鱼器放入网中,鱼通过水听到声音,就会自投罗网。不但水可以传声,而且任何液体都可以充当传播声音的介质。土电话的游戏同学们都玩过,这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综上,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任何物质都可以充当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例

  3、宇航员们在太空中进行交流时,不能直接交流。而是采用无线电交流,请问宇航员们为什么不能像在地球上那样进行交流呢?

  点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在太空中没有空气,那么也就意味着太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所以声音不能在太空中传播。那么宇航员们也就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样地进行交流。

  所以要通过无线电。

  例

  4、噪声往往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为了抵制噪声的影响,有的家庭在安装窗户上的玻璃时,往往采用双层的中间为真空的玻璃,请问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削弱噪声的影响呢?

  点拨:双层玻璃中间是真空的,当外面的噪声传入玻璃中间的真空时,因为没有介质,所以声音将不会再传播,那么声音也就到达不了房间,所以削弱了噪声的影响。

  (三)声音的传播

  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只有在1个标准大气压、15摄氏度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才是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150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5200m/s。

  例

  5、自来水工人甲在一根很长的已供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工人乙在水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壁,可听到:()

  A.一次敲击声;

  B.两次敲击声;

  C.三次敲击声;

  D.无数次敲击声。

  点拨:声音的传播有三条路径:沿自来水管(钢铁)传播、沿管内的水传播、沿管外的空气传播。声音在这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自来水管中速度最快,所以最先听到,在空气中最慢,所以最后听到。

  答案:C例

  6、某一运动会上100米赛跑时,计时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响后才按表计时,问裁判员给运动员少计了多少秒钟?

  点拨:运动员站在发令枪跟前,而计时员则在终点,离发令员100米,枪声传播100米远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运动员开始起跑时,计时员因没有听到发令枪而并没有计时,故枪声传100米的时间就是晚计时的时间。

  答案:v=s/t=100m/340m/s=0.294s(四)乐音的特性

  (1)响度:就是指声音的大小或是强弱。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来决定的。

  例

  7、“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是赞美泉城趵突泉的佳句,其中“波涛声震大明湖”形容了泉水喷涌产生的声音()A、音调高

  B、音色美

  C、响度大

  D、都不正确

  点拨:“波涛声震大明湖”表明声音的响度大。形

  容声音振动的幅度大。答案:C(2)音调:就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也就是物体振动的频率来决定的。(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用Hz来表示)

  一般女孩的声音比较清脆,表明声音的音调高;而男生的声音比较浑厚,低沉,表明男孩发出的声音音调低。

  例

  8、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点拨:对于琴类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琴弦的长度还有琴弦的松紧程度来调节。一般当琴弦越紧和长度越短,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3)音色又叫音品:它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它是由发声体本身来决定的。例如我们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可以知道来者何人,就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例

  9、养花人挑选新花盆时,往往将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音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根据声音三大特征中

  来进行判断的。

  点拨:花盆有裂缝会对产生声音的品质有影响,没有裂缝时,花盆所产生的声音圆润,持久,如果有裂缝,花盆产生的声音刺耳,短促。

  答案:音色

  四、本节小结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乐音的三大特征都是重点内容。在理解响度和音调的区别时,同学们可以根据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进行理解。如喜欢唱歌的同学在模仿某一位演员唱歌时,有时候会感觉唱不上去,实际上就是发生声音的音调达不到。简单地理解就是音调是反映声音的清脆与浑厚,而响度反映的是声音的强弱。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1.下图中的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嗽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_________.2.如图所示,笛子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__振动引起的.3.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_________.4.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有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汽车和机械修理工常常用木棍(或者尺子、螺丝刀等)的一端顶在运转的机械外壳上,另一端靠在自己的耳朵上,就可以更清楚地听到机械内部的异常杂音;间谍把铁块按在墙壁上,再将自己的耳朵贴在铁块上,就可以听到隔墙的谈话声.这些都是因为_________也能传声.5.海豚能随驯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音乐起舞;掌声会吓跑鱼塘中的鱼.这是因为__________.6.通常人称月球上是一片“死寂的”空间,它的意思是“无声”,其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_________________.7.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A.空气

  B.水

  C.酒精

  D.钢管

  8.下列关于声音的发生,正确的说法是

  A.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C.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也停止了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9.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道理吗?

  10.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某超音速飞机的马赫数为2.6,那么它的飞行速度为多少m/s?

  11.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12.若蜜蜂的翅膀每分钟振动3600次,则其振动的频率是______Hz.13.响度的大小跟______和______有关.声音的高低决定于_____。

  14.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不同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也能被人区分出来,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_不同。

  15.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速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木梳上

  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者都不同.16.先轻敲一下大钟,再用力敲一下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17.当听到几个熟悉的同学谈话的声音时,你往往很容易判断出都是谁在说话,这时你判断的主要根据是它们的:()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18.下列关于声音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C.振动停止以后,声音要慢慢消失;

  D.只要我们对着高墙喊话,就一定能听到回声。19.用两个金属盒或塑料瓶盖,中间串上一根塑料绳,做成一个土电话,这是利用了(:)A.回声;

  B.空气传声;

  C.固体传声快;

  D.气体传声快。

  20.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声音的条件是()A.有发声体;

  B.有发声体和介质;

  C.有介质和耳朵;

  D.有发声体、介质和耳朵。【试题答案】

  1.振动

  2.空气(柱)

  3.锣面停止了振动

  4.固体

  5.水(液体)也能传声6.空气

  7.D

  8.A、C9.不符合.因为太空是真空,天狼号爆炸发出的声音根本无法传到神鹰号上.10.340m/s×2.6=884m/s11.响度

  音调

  音色(音品)

  12.6013.振幅

  距发声体的远近

  频率14.音色

  15.B16.A17.A18.B19.C20.D第五篇:如何写好网络新闻

  如何写好网络新闻

  一、吃透上头

  摸透下头

  宣传工作的作用和力量,就是能让党的方针政策、纲领路线,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及时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见面。这是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任何新闻媒体都应该坚持党性原则。

  同时,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又是一致的。宣传媒体既要替党说话,又要为人民说话。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

  党和国家政府,每一个系统,每一条战线,每个部门,在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的中心人物和中心工作,只要吃透上头精神,摸透基层情况,新闻稿源就会源源不断。

  吃透上头,摸透下头,抓住气候,大有写头。

  二、唱好新闻报道四季歌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对于农民来说就是,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就是要做到“首季开门红,二季双过半,三季大进军,四季奏凯歌”。做宣传工作,搞新闻报道,要注意唱好新闻报道四季歌。新闻媒体经常唱的四季歌是:

  一月份的元旦,二月份的春节、元宵节、情人节,三月份的学习雷锋纪念日、妇女节、植树节、维护消费者权益日,四

  月份的清明节,五月份的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护士节、母亲节,六月份的六一儿童节、端午节,七月份的党的生日,八月份的建军节,九月份的重阳节,十月份的国庆节、中秋节。等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对于宣传媒体来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稿不同。在相同的“四季歌”里,媒体每年都唱着不同的“词曲”。

  所以,新闻报道四季歌,一是唱好

  一是唱新,唱出新意。季节性的工作报道,在媒体具有突出地位,它最大的价值在于新闻性、指导性,最大的难点是相似性。新闻追求的是一个“新”字,媒体在“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季节性工作中,要报道出“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新闻,需要我们把传统的《四季歌》反复传唱,而唱得不令人生厌,始终给人新鲜感。那么,工作报道的“四季歌”如何才能够唱出新意来?这就需要善于把“老歌”换上“新词新曲”。换的好,同样是悦耳的“四季歌”。

  三、学会把公文变新闻

  对于广大通讯员来说,在日常工作中,常常要面对大量的公文材料。那么,如何去消化吸收?如何从公文中“发现”新闻“,淘”出新闻,实现公文与新闻的精彩转换?这里面大有学问。有些人往往能“化平淡为神奇”,而有些人却时常“身在宝山不识宝”、“入宝山而空手归”。为此,有必要对二者加以辨析与探讨。

  什么是公文?公文,就是公务文书。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处理各种事务中形成的体式完整、内容系统的各种书面材料,或称文件。它是一种起着“上传下达、互通情报”的文件。其特点——9个字:格式化、规范化、制度化。具体说,内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高度的思想性,有法定的作者,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有特定的格式,广泛的使用性。公文和新闻稿的两大区别:一是写作形式不同,二是面对公众不同。

  怎样学会把公文变新闻?

  1、学会从领导报告、部门工作报告中把握行业报道重点。领导讲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件,代表一个系统和部门的工作整体思路。

  63处职代会提出:攻坚克难乘势而上

  加快企业发展步伐

  公司总经理耿聚昌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加快企业发展步伐。二是科学组织施工,打造精品工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大项目管理,强化经营管控,努力增长经济效益。四是夯实安全基础,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生产。确保09年零死亡目标实现。五是以人为本,精建和谐企业,全面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①、31处牛年春节过后早动手谋划企业发展步伐新举措

  ②、争上游

  创一流

  个个项目都创优——49处打造精品工程纪实

  ③、机电安装处党政工团齐努力加大项目管理

  ④、特凿处唱好安全五部曲

  确保09零事故

  ⑤、中煤一建机械总厂建和谐企业

  促经济发展

  部门工作报告,是对部门新的一年的工作部署,年底年初,各系统、各部门都要召开总结表彰会,总结工作,部署来年工作,报告中对来年的工作部署,往往是该系统行业报刊来年宣传工作的纲要。对照报告来提炼日常工作中的做法,往往能“以小见大”,发现新闻事实。

  因此,基层的通讯员朋友应注意吃透工作报告,以此指导业务工作和宣传工作。

  2、如何把公文改写为新闻。公文改新闻,关键在一个字——“加”。加什么?加标题,加导语,加由头,加人物,加细节。

篇八:网络新闻的特点篇九:网络新闻的特点篇十:网络新闻的特点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浅析网络新闻的特点

  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是日益突出。网络新闻的概念是什么?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图像、音响、动画等手段,借助网络平台和网络技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所进行的报道即网络新闻。网络新闻在基本的新闻观念上与传统新闻上是一致的:即对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

  在报道过程中网络新闻专题逐渐成为新闻网站所青睐的报道形式,特别是对于重大的科技新闻事件,往往采用这一形式展开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不但扩大了新闻信息量,同时还使科技新闻变得更加生动新鲜。因而,对于网络新闻特点的总结、分析与研究,对我们认识网络新闻有十分积极地现实意义。

  网络新闻相对传统新闻特点的发展1.即时性。网络新闻在实效上的第一属性就是它的及时性。网络新闻的及时性是传统的新闻媒体所无法望其项背的,它的信息来源广泛,制作发布的过程比较简单。因此,网络新闻可以实现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地报道,尤其是在报道突发事件和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时,网络新闻刷新的速度几乎与新闻事件的发展-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同步进行。快速发布和高频度更新使受众可以在事件后第一时间内浏览到相关的新闻报道。例如在刚刚过去不久的青海玉树7.1级的地震震情快报过程中,网络新闻发挥了其同步报道的优势,不论是在文字报道、图片报道还是视频报道都在第一时间内报道了事件的最新进展,进展的每一个环节都跟进地很快,报道及时。2.全面性。人民网与新华网,千龙新闻网和上海东方网在信息的梳理分类与新闻专辑整合等等方面,堪称是网络新闻媒体的典范。点开网络媒体的各大专辑,网民既可以看到即时上传的新闻、评论,也可以查到相关的背景资料,可以听到视频报道,也可以看图片报道;可以参与接受相关的民意调查,也可以在论坛自由表述看法。3.大容量。在传统媒体中,报纸的版面、广播、电视节目的时间都是有限制的,必须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筛选,真正能够登上报纸版面和广告电视节目时间的新闻只是少数,而网络新闻在信息传输上则具有容量上无限制的特征,只有该新闻信息有价值,就可以将其放在页面上,而无需收到传播渠道容量的限制。4.权威性。网络信息的上传审查把关很宽松,有些网站采取先放行后审查的管理模式。即便是采取先审后放模式的网站,其审查的标准也远较纸质媒体要宽得多。因而网络新闻的真实性比纸质媒体要逊色一些。由于网民发言无资格要求、网络审查标准较宽、网上发言承担责任的可能性小等现实情况的存在,网民对其所知情况真实性进-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行核实的动力比纸质媒体的记者要小得多,所以网络新闻的真实性比纸质媒体要差。网络受众对新闻消息真实性的信赖的选择性也有其独有的特点。如果先发消息与后发消息有冲突,网络受众一般倾向于选择信赖先发的消息;如果官方消息与民间消息有冲突,网络受众一般倾向于选择信赖民间消息;如果正面性消息与负面性消息有冲突,网络受众一般倾向于选择信赖负面性消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的可能是官方消息对于正面报道经济扩大的习惯以及官方公信力不高,但人们喜欢接受负面消息的心理习惯也应当起着一定的作用。5.高自由度接受信息。在接受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限制,而网络新闻的特点在于,它可以在各个网站提供的新闻信息之间、某个网站不同的新闻频道之间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完全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各个网站之间的友情链接使得网络资源之间得到共享,使得人们在选择信息时更加快捷方便。

  网络新闻的新特点1.数字化。数字化是网络新闻存在的前提,正如电波是广播、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一样,比特是网络新闻构成的基本物质单元。“比特没有颜色或尺寸,能以光速传播,它就好比人体内的DNA一样”。在数字化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将新闻信息中大量文字、声音、影像压缩为数字形态,而当人们接受这些信息时,再对这些数字进行解压,几乎可以完全恢复新闻信息的原始形态,这使得文字、-3-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声音、图像等网络新闻不同表现形式之间的转换非常容易。2.多媒体。网络新闻整合了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的优势,不仅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的有机组合,而且在表现形态上比传统媒体更加非富多彩。科技新闻与网络新闻专题形式的融合,不但发挥了网络超链接的优势,扩大新闻信息量,同时还使科技新闻变得更加生动,具有新的活力。报刊新闻的文字和图片只能保持静止的效果,而网络新闻的文字却可以设计为运动字、渐变字等,图片也可以采用动态的形式表现,从而具有更强的视觉效果。3.全球性。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逐渐使得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传播,但是真正实现全球化的几乎不存在,因为一个国家或利益集团完全可以控制这些媒体的新闻信息的流动,而网络新闻则不存在中央控制的问题,任何国家只要接入国际互联网,将新闻放在网络上,就不可能阻止国外的受众阅读这个新闻,同样,本国的受众只要登录互联网就可以浏览国外网站的新闻信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新闻的全球性也就是完全的开放:允许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意的浏览新闻。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地域范围的限制,彻底实现了信息的“无疆域传播”,网络新闻的这一特性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区分地方媒体和全国性媒体的严格界限。4.互动性。网络新闻的先天特性,其中一个就是互动性。基于这一特性,新闻网站获得了吸引网民的新意形式,也是传统媒体在现实-4-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与技术上都无法实现的形式。互联网拥有与生俱来的交互功能,传统新闻媒体为了提高新闻质量,增强新闻传播的针对性,也不断地推出吸引受众参与的举措,如许多报纸开辟的读者专栏,广播、电视台的节目点播,热线电话的设置等等,但是网络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新闻留言板、电子邮件、网络聊天、BBS等方式实现双方信息共享。网络的互动性不但可以使新闻工作者和受众之间更加容易沟通,也提供了记者与受众交流互动的机会,即网络新闻工作者有比较充足的信息去创作符合读者口味的内容,读者也可以改变过去被动接受信息的角色,主动去搜寻事件的相关资料并参与传播行为。

  山西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李燕

  -5-

推荐访问:网络新闻的特点 网络新闻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9575.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