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师范生需要掌握的技能9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8-05 14:27:01

篇一:师范生需要掌握的技能

  

  师范生从业技能训练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师范生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要。师范生是未来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优秀的教学技能。因此,师范生从业技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师范生从业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技能的培养,二是实践经验的积累。教学技能的培养是师范生从业技能训练的核心,它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师范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各种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师范生还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

  实践经验的积累是师范生从业技能训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师范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实践活动可以包括教学实习、教学比赛、教学研究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师范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掌握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师范生从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水平,还可以为未来的教育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师范生从业技能训练,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师范生也应该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为未来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二:师范生需要掌握的技能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

  第一部分

  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训练

  说

  明

  高等师范学校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重点之一,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因此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必须讲普通话,并按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的要求通过测试。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都要求很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对高等师范学校学生进行专门的口语训练并且提出较高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应当逐步扭转对口语重视不够的偏向。

  讲普通话的技能是口语表达技能的基础,讲普通话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无法进行口语表达技能的训练。在口语表达技能训练中,能够进一步提高讲普通话的水平。讲普通话达到要求的,可重点进行口语表达技能的训练。这两项技能训练应当安排在一年级。

  考核办法:按《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普遍进行测试,合格者发给证书。口语表达的考核由任课教师或校内专门机构负责,主要考核朗读和讲演(或讲课)两项,但不得用教育实习替代。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

  一、讲普通话技能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对高等师范学生的普通话训练,一般应当达到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的二级,即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讲课和交谈。对中文专业学生的要求:北方方言区一般应达到一级,南方方言区达到二级中等。

  (二)训练内容

  1.树立或加强推普意识:了解普通话的形成,了解推普的重要意义,了解国家推普的方针、政策和任务。

  2.了解发音器官、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掌握好《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掌握变调、轻声、儿化等。

  3.熟练掌握现代汉语3500常用字所组词语的标准读音,学习《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能直呼音节,正确拼写汉语词语。

  4.用普通话朗读、对话。

  5.了解本地方盲语音与普通话语音的主要差别和对应规律,能进行方音辨正。

  6.了解本地方言的词汇、语法与普通话的主要区别,能进行本地方言词汇、语法辨正。

  (三)训练建议

  1.要给学生准备学习普通话的材料,准备学习普通话的音像资料,供学生上课或自学使用。建立普通话学习中心,学生在这里可以看到资料,得到指导。

  2.创造条件开设国家教委要求开设的“教师口语”课程。

  3.按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对新生普遍进行测试,达到二级者发给证书,不达标者参加学习班学习和训练。学校主要是办“普通话二级达标班”,也可办提高班。

  4.“普通话二级达标班”每个系根据需要开设若干班。每班学生人数以十几个为宣,以便教师指导练习。

  5.“普通话二级达标班”的教师(专职或兼职)如人手不够,可由中文系高年级学生经过培训后承担。

  二、口语表达技能训练

  (一)训练目的对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口语表达技能训练的目的是:有较强的朗读、讲演和讲话能力,口语表达做到清晰、正确、得体,掌握教学、教育、交谈的口语特点,力求做到科学、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

  (二)训练内容

  1.朗读

  (l)朗读是口语训练的重要途径。

  (2)朗读的要求:正确、清楚、流畅;恰当面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

  (3)朗读的准备:熟悉内容,明确目的,了解对象。

  (4)朗读的技能:吐字归音、重音、停连、语调、节奏等,朗读与朗诵的区别与联系。

  (5)要求熟读诗2-3篇,基本达到朗读的各项要求。

  2.讲演

  (l)讲演的特点和作用。

  (2)讲演的要求。

  (3)讲演的准备;选好讲演内容——自己熟悉,听者关注;了解听众,加强针对性。写好讲稿——观点明确,材料丰富,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生动;进行

  充分的练习、准备,增强自信心。

  (4)讲演的技能;开头与结尾,突出重点,显示条理,临场应变,适当的手势、表情、姿态。

  (5)做讲演2-3次,基本达到讲演的各项要求。

  3.交谈

  (l)交谈的特点与要求。

  (2)交谈的种类(偶然性的或约会性的,拜访性的或采访性的,电话或其他)及其技能。

  4.教学口语

  (l)教学口语的特点与要求。

  (2)教学口语的种类(复述、描述、概述、评述、解说等)及其技能。

  5.教育口语

  (l)教育口语的特点与要求。

  (2)教育口语的种类(说服、评论,指导等)及其技能。

  (三)训练建议

  1.创造条件,开设国家教委要求开设的“教师口语”课程。

  2.购置或制作朗读、讲演、交谈、教学口语、教育口语等的音像资料,供教学使用。

  3.由学生会、共青团或其他社团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讲演比赛,各班级也要经常组织。对朗诵和讲演好的优秀学生要给予奖励。还可以组织讲演团、朗诵团、话剧团等,学校要给予支持。

  4。各专业的教学法课要讲授教学、教育语言的运用问题。

  5.教育实习期间,指导教师要注意培养和考查实习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部分

  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的训练

  说

  明

  汉字是记录汉语、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国家对现行汉字已经确定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教师应当掌握这个规范和标准。是否能写一笔规范的好字(或比较好的字),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和教师的威信,因此对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应进行书写规范汉字的训练,提高书写规范汉字的水平。文科各系需要阅读繁体字书籍的,可引导学生通过查字表或字典自行掌握,不必也不宜为此进行教学和训练。

  为了胜任教师工作,还应当教育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注意书面语言的表达.进行有关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写作水平。

  对高等师范学校学生进一步加强规范汉字、书写技能和书面表达这三项技能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这些任务相当困难而且容易被忽略。这三项技能在原有基础上能不能提高,关键在于学习的态度是否认真,思想上重视了才谈得上技能的提高。因此训练中要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训练并举。这三项技能的训练应当从一年级开始。

  考核办法:与其他课程一样,按学籍管理办法的有关条文进行。评定成绩分为优良、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也可组织全校语言文字基中功考核。

  一、掌握规范汉字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教育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树立用字要规范的意识,训练他们写字规范正确,笔画清楚,要掌握好3500常用字,自觉纠正错别字。

  (二)训练内容

  1.了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掌握汉字的规范标准。

  (l)巩固汉字简化成果,坚持汉字简化方向。

  (2)汉字规范的重要意义。什么是规范汉字,什么是不规范汉字。

  (3)教师把汉字写得规范正确的重要意义。

  2.掌握好现代汉语常用字

  (l)掌握常用字的笔画、笔顺和字形结构。

  (2)掌握《简化字总表》中的简化字。

  (3)会读、会写、会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所收的3500字。

  (4)自觉纠正错别字.掌握容易读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容易写别的字、多音多义字。

  (三)训练建议

  1.给学生提供规范汉字的学习、练习资料,有关的音像资料。

  2.学校内要创造使用规范汉字的环境和氛围,学校教师要以身作则,各科教师要齐抓共管,如各科教师对学生作业、论文、实习教案中的错别字和不规范字都要给予纠正。

  二、书写技能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对高师学生加强书写技能的训练,主要是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纠正已经形成的不良书写习惯。这是一个相当繁难的任务。考虑到现实情况,训练目的定为;以提高硬笔楷书的书写技能为主,兼顾行书;提倡写好毛笔字。这里所指写技能,不是书法艺术。

  (二)训练内容

  1.教师掌握书写技能的重要性。

  2.对教师书写技能的要求:笔画清楚,正确规范,熟练有力,匀称美观。

  3.掌握执笔、运笔的方法,纠正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4.汉字笔画的书写,间架结构的安排。纠正有关的书写毛病。

  5.掌握书写款式:卷面干净,留有天地,布局恰当,行款整齐。

  6.掌握选帖、读帖和临摹的基本知识和要领,培养对书法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训练建议

  1.给学生提供书法学习的练习资料和有关音像资料。

  2.举办多种多样的有关书法的课外活动,如观摩、展览、比赛等等,鼓励学生把字写好。

  三、常用文体写作技能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训练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掌握教师常用文体的写作技能,所写文章内容符合文体要求,语言得体,语句通顺,标点符号正确无误。

  (二)训练内容

  1.掌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申请报告、调查报告、各类信函等常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包括行款格式)和技能。

  2.学习范文,并习作若干篇。

  4.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用法,纠正容易出现的错误。

  (三)训练建议

  1.给学生提供有关常用文体写作技能的学习、练习资料(包括范文和误例)。

  2.各科教师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要齐抓共管,对学生作业、论文、实习教案等都严格要求,发现问题要给予指正,要讲评,要作为评分的标准之一。

  第三部分

  教学工作技能训练

  说

  明

  教学工作技能训练系指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评定成绩等教学环节所

  必备的技能训练。教学工作技能是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提高从师任教素质的必修内容。进行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是师范教育改革的重方面。

  教学工作技能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编制教学软件、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研究等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是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的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其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进行教学设计的技能,使用教学媒体和编制教学软件的技能,课堂教学的技能,设计和批改作业的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科课外活动的技能及教学研究的技能。

  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是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在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要利用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加实践、讨论、评论等活动,使其掌握教学基本技能。为了便于学生对各项教学技能的感知和理解,要提供必要的录像示范或直接示范。在实践过程中应使用声像设备对其实践过程进行记录和反圈,使学生的教学技能不断改善和趋于稳定。各校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技能训练可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在训练过程中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指出优缺点以便改进,定量评价是给出量化结果以记入成绩。为此,首先要制定每项教学技能的评价标准,训练时由学生自己根据标准进行评价,作为平时训练成绩、占总考核成绩的40%。单项教学技能训练结束后进行教学技能综合训练,由指导教师评价,占总考核成绩的60%。

  一、教学设计技能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了解教学设计的方法,通过训练掌握制定教学目标、分析和处理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策略、制订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的方法。能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和批改学生作业,课后能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教学。

  (二)训练内容

  1.概念;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系统的方法把各种教学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的安排做出整体计划,建立一个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制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对预期的结果进行分析。

  2.制定教学目标:了解教学目标的类别,掌握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和要求,重点掌握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

  3.分析和处理教材:通过训练初步学会分折教材的方法,能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和处理教材。

  4.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分析学生学习的方法。

  5.制定教学策略: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媒体,其中包括:教学内容与媒体选择;学生特点与媒体选择;媒体的教学特性与选择,媒体的价值与选择。将各种媒体有机地结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6.制定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了解教学计划和教案的结构和要求,掌握制定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的方法,通过训练能写出合乎要求的教学计划和教案。

  7.作业的类型和设计:了解本学科学生作业的类型及设计的方法,能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和设计作业的内容。

  8.学习评价:了解学习评价的依据和标准,通过训练掌握学习评价的方法。

  (三)训练建议

  1.如果在教材教法等课程中已有此内容,可结合教材教法课进行训练。2、3、5、7的内容可作为训练的重点。

  2.可选择中学某节教材的教学内容训练学生制订教学目标、分析处理教材和编写教案,并分组讨论相互交流。

  3.设计和批改作业的训练,可选择中学教材的某节内容让学生设计练习题,边可组织学生分析教材上的习题,搜集其它练习题,通过讨论和研究建立小题库。

  二、使用教学媒体技能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使学生了解教学媒体的种类和功能,掌握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及常用软件编制的方法。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

  的特点选择、使用教学媒体,设计制作教学所需的教学软件及简易教具。

  (二)训练内容

  1.概念: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选择、使用教学媒体的行为方式。

  2.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性:

  (l)常规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性:图书、实物、标本、模型、图画、挂图。

  (2)现代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性:投影、幻灯、录音、电视与录像、计算机。

  3.简易教具的制作方法。

  4.教学软件的编制与使用;投影片的种类和制作,录音教材制作;幻灯、电视录像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

  5.将各种媒体有机组合。

  (三)训练建议

  l.在训练内容中常规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并重。

  2.教学软件的编制以投影片的制作为主。

  3.在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制作训练中可请电教教师协助教学。

  三、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使学生了解课堂教学中基本教学技能的类型,理解各项基本教学技能的概念。掌握各项教学技能的执行程序和要求,通过训练能根据教学任务和中学生的特点把教学技能应用于教学实践。

  (二)训练内容

  1.导入技能

  (1)概念:导入是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2)导入的类型:直接导入;旧知识导入;生动实例导入;直观教具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实验导入等。

  (3)导入的程序: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课题。

  (4)导入的要求: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导人目的明确;能引起学生兴趣,有启发性;导入与新知识联系紧密,进入课题自然合理

  2.板书板画技能

  (l)概念:是教师利用黑板以凝炼的文字语言和图表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行为方式。

  (2)板书板画的类型:提纲式;语词式,表格式;线索式;图示式,示意图,简笔画等。

  (3)板书板画的要求;书写规范迅速,示范性强;条理清晰,布局合理;形式多样,启发思维;文字、图表科学准确;板画简单明了,形象生动.3.演示技能

  (l)概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把事

  物的形态、结构或变化过程等内容展示出来,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传递教学信息的行为方式。

  (2)演示的类型:实物、标本、模型的演示;挂图的演示,幻灯、投影的演示;电视的演示和课堂实验的演示。

  (3)演示的程序:心理准备…出示演示物…对演示物说明…讲解…总结…核查学生理解。

  (4)演示的要求:对演示物精心选择;演示前提出问题和观察重点;演示时要指导学生观察,充分感知;多种媒体相互配台,综合利用;演示后及时总结,明确观察结果.4.讲解技能

  (l)概念:教师利用语言及各种教学媒体引导学生理解重要事实,形成概念、原理、规律、法则等行为方式。

  (2)讲解的类型:事实性知识的讲解,抽象性知识的讲解。

  (3)讲解的程序:事实性知识的讲解:提出问题叙述事实。…提示要点核查理解。

  抽象性知识的讲解:归纳法:提供感性材料……指导分析……综合概括巩固深化。

  演绎法:提出概念……阐明术语……举出实例(正、反例)…巩固深化。

  (4)讲解的要求:明确目标、重点突出;运用丰富的实例(正、反例),联系已学过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培养学习方法;及时巩固、应用,理论联系实际。

  5.提问技能

  (l)概念:教师以提出问题的形式,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

  (2)提问的类型:回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

  (3)提问的程序:引入阶段……陈述阶段介入阶段…评价阶段。

  (4)提问的要求:设计多种水平的问题;问题重点突出,简明易懂,把握提问时机,给予启发和引导;给予分析和评价。

  6.反馈和强化技能

  (l)概念:反馈是教师传出教学信息后,从学生那里取得对有关信息反应的行为方式。强化则是教师通过各种方法促进和增强学生的某一行为变化朝更好方向

  发展的行为方式。

  (2)反馈的类型:课堂观察;课堂提问;课堂考查;实践操作.(3)强化的类型:语言强化,符号(标志)强化,动作强化;活动强化.(4)反馈和强化的要求:反馈及时准确,强化恰到好处;反馈形式灵活多样,强化方式适合学生特点,发现学生的微小进步,强化以表扬为主。

  7.结束技能

  (l)概念:是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活动时、教师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所学知识形成系统.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

  (2)结束的类型;归纳式;比较式;活动式;练习式;拓展延伸式。

  (3)结束的程序:简单回忆提示要点……巩固练习或拓展延伸。

  (4)结束的要求:明确教学重点,提示知识要点;形成知识系统,使学生理解升华;及时巩固,强化学习.结束形式多样,增强学生兴趣。

  8.组织教学技能

  (l)概念: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组织学生的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行为方式。

  (2)组织的类型:管理性组织;指导性组织;诱导性组织。

  (3)组织的要求:明确目的,教书育人;了解学生,尊重学生;重视集体,形成风气;灵活应变,因势利导。

  9.变化技能

  (l)概念:是教师利用表情、动作等身态语,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

  (2)变化的类型:动作变化;表情变化;眼神变化;声调变化。

  (3)变化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确定变化的类型;每一种类型的应用要有助于组织学生的注意和传递教学信息;变化技能的应用要合理适度。

  10.教学技能综合训练;综合运用以上几种教学技能进行训练。

  (三)训练建议

  1.训练的方法主要采用微型教学的方法。注意提供必要的示范,有条件的学校要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提供声像反馈,以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2.根据学生情况,训练要有重点,技能的分别训练与综合实践相结合。

  四、组织和指导学科课外活动技能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使学生了解学科课外活动的特点、方法、组织形式及活动方案的设计,能组织和指导与本学科教学有关课外活动。(信息技术课程可以考虑综合实践活动)

  (二)训练内容

  1.概念: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有关学科课外活动的教学行为方式。

  2.学科课外活动的类型:课外兴趣小组;科技知识竞赛,读书报告拿;小论文和小制作比赛;参观;调查等。

  3.学科课外活动常用的方法:观察和调查;实验和实践;讨论和评议;制作和创作。

  4.学科课外活动方案的设计:了解活动方案的构成和活动方案设计的方法。

  5.学科课外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活动目的明确,有利于人才培养;活动内容的选择要适合青少年的特点:课内课外知识有机结合;教师具有辅导能力。

  (三)训练建议

  组织学生开展学科课外活动,由学生自己设计方案.执行方案,从而得到训练。训练活动也可结合教育实习进行。

  五、教学研究技能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使学生了解教学研究的方法、能初步运用本专业知识的教育学、心理学原理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训练内容

  1.概念:是初步运用教学理论进行教学研究设计、资料搜集与统计处理、撰写论文的行为方式。

  2.教学研究课题的选择:了解教学研究课题;课题选择的方法及如何制定研究计划。

  3.教学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观察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

  4.研究资料的统计和分析:掌握统计描述的基本方法,了解统计检验的适用范围。

  5.研究论文撰写的方法:了解科研论文的结构和撰写科研论文的要求。

  (三)训练建议

  1.此项教学技能训练可结合教学提出研究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研究方案、搜集资料、统计分析、写出研究报告。

  112.结合教育实习中的教育调查或毕业论文进行训练。

  第四部分

  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

  说

  明

  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是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班主任工作技能是师范生成为合格的中学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加强师范生曲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是高等师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

  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系指“中学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它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曲基本理论为指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活动。

  班主任工作技能主要包括:集体教育的技能、个体教育的技能、与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沟通的技能。在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既要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又要注意调动学生参加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训练达到预期效果。

  此项训练应有考核。考核可采取定性评价与综合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定性评价是指出学生在某项训练中的优缺点,以利于提高,综合考试则是根据训练的内容,对学生应掌握的技能进行全面测试,以检验训练的效果。为此,各校应将班主任工作技能进行分类,逐类加以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所应达到的要求,制订出考核标准。在训练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将其成绩记入学习档案。

  一、集体教育技能的训绩

  (一)训练目的了解建设班集体的的几个重环节,掌握组建班集体的主要方法;了解在中学开展各种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并能实际组织各种活动;了解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掌握对其训练的一般方法。

  (二)训练内容

  1.组建班集体的技能

  (l)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包括学期计划、阶段计划、月计划、阂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每项计划包括:工作内容、时间安排、实施方案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等。

  (2)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包括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3)选拔、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学生干部选拔的基本方式是民主选举;培养的方法是在实际工作中指导;使用的方法是支持、鼓励、发挥特长。

  12(4)协调好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

  (5)培养优良班风:正确运用表扬、批评、奖励、惩罚等教育手段,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活动形成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

  (6)组织与指导班会和团队活动:

  第一,了解班会的类型:日常班会和主题班会;掌握组织与指导班会的基本步骤。

  第二,帮助团支部或少先队制定工作计划.指导他们开展好各项活动,协助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正确地进行组织发展工作。

  2.组织各种活动的技能

  (l)组织和指导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第一,课外活动的种类,主要有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和体育活动。

  第二,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分为全班性的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第三,课外活动的要求:坚持自愿的原则,鼓励和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班主任应具有科技、音乐、美术、体育等某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对音乐、美术作品的鉴赏知识,识谱,合唱指挥和简单绘画(包括会写美术中、能够设计和画黑板报、墙报),某种体育项目比赛的裁判方法,队列训练的方法,科技小制作等等。

  (2)组织和指导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第一,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列工矿、农村、部队,学校进行社会考察、体验生活、参加劳动、军事训练,也包括走访各类典型人物

  第二,组织和指导社会实践的要求: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掌握组织社会实践的方法:选择实践场所,联系有关单位。做好实践活动前的具体准备工作,在偶发事件发生的时候,能够妥善地进行处理。

  (3)组织和指导中学生参加校内外其它集体活动:活动的内容主要是指日常思想教育活动和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组织这类活动,必须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热点或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来确定活动的主题、并根据内容选好活动的形式,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活动的过程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

  3.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技能

  (l)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真诚友爱,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遵守公德,严于律己。

  13(2)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要求:既要有共性教育,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因人施教;

  上述几种训练方法既可单独使用,又可综合使用。

  (三)训练建议

  1.组织师范生观看班主任工作的录像片,使他们对如何组建班集体和怎样开展集体教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向师范生推荐班主任工作方面的读物,并开展阅读、书评、演讲等教育活动。

  3.根据师范生的需要,开设科技、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的知识讲座。

  4.就班集体建设中的某些问题走访、信访优秀班主任,或请他们来校讲课、座谈。

  5.在见习或实习期间,观摩l-2项中学班主任组织的活动,并且提出自己的活动设想,在实习中,将“组织活动”列入计划,并且评定成绩。

  6.根据目前中学生的思想热点,设计并模拟一次主题班会。

  7.在实习中,师范生参与班级行为规范训练计划的制定,并根据中学生存在的某些问题、制定教育实施方案。

  二、个体教育技能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了解学生个体思想和心理变化的特点,掌握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几种主要方式方法。

  (二)训练内容

  1.了解学生的技能

  (1)观察学生’:观察的形式可分为自然状态下观察和特定条件下观察两种;要根据观察的内容确定观察的形式;班主任对观察到的第一手资料,要随时记录下来,并将有价值的信息分门别类地建立学生情况卡片,定期进行整理分析.从中寻找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东西,使对学生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2)与学生谈话:谈话的形式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谈话两种;谈话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各;掌握谈话的方法;谈话后要对学生进行观察,检验谈话的效果;运用谈话法还可以与其它教育方法相结合。

  (3)分析书面材料:包括学生填写的各种表格,学籍卡片、日记、阂记、入团申请书,班主任的操行评定、班级日志、班级荣誉册等等。

  14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

  (4)调查访问:具体形式有个别交谈、座谈会、书信往来、家访、请访问对象来校参加活动、问卷调查等。调查访问力求做到实事求是,全面深入,对所了解到的情况要进行认真、客观地分析和研究,排除人为的因素,以便对学生个体或群体做出公正、准确的判断与评价。

  2.心理咨询的技能

  (l)了解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2)掌握心理咨询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3)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要与其它教育方法相结台。

  3.操行评定的技能

  (l)操行评定的时间:一般可分为期末评定和毕业鉴定。

  (2)操行评定的内容:期末评定和毕业鉴定力求全面地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状况做出公正的评价,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以激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争取更大的进步。

  (3)操行评定的方法:学生自评、互评、小组鉴定、班主任评定。

  4.处理偶发事件的技能

  (l)了解偶发事件的特点。

  (2)掌握处理偶发事件的一股方法。

  (三)训练建议

  1.开设青少年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讲座,为师范生从教打好理论基础。

  2.模拟训练:假设某学生的情况、特点,组织师范生对其进行模拟谈话、心理咨询和操行评定;假设一个偶发事件,请师范生对此提出处理方法。

  3.在实习中,选择几个不同类型的学生,作为谈话对象,实施谈话的准备、谈话的过程和谈话后的工作等环节。

  4.针对目前中学生存在的思想困惑和心理变化趋势,设计一份调查问眷,或实地调查,将收集到的信息作一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

  5.在班级中,开展“一句话评语”的活动,即学生之间以一句格言或谚语的形式,互相评价、提醒、激励。通过这种活动,使师范生掌握这种评语的特点,并学会组织这种活动。

  三、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沟通技能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15了解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关系的基本特点和相互配合的教育意义;掌握与其沟通的几种主要方法,努力获得任课教师和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

  (二)训练内容

  1.与任课教师的沟通

  (l)主动向任课教师介绍中班学生的基本状况,向学生介绍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2)定期邀请任课教师座谈,交流学生的听课及学习情况,帮助任课教师解决问题;听取教师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邀请任课教师参加班级活动,增加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加深感情。

  2.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l)家访:明确家访的目的,订好家访的计划,了解家长的个性特点,做好与家长谈话的各项准备工作;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家访后应做的工作。

  (2)信访:

  第一,信访内容的设计。

  第二,信访的要求:用调准确诚恳;字迹认真工整;要体现出对家长的尊重和希望家长配合的态度。

  (3)家长会:

  第一,规模:全体学生的家长会和部分学生的家长会。

  第二,形式:座谈会、汇报会、家长委员会。

  第三,时间:开学初、期中考试后,学期结束前。

  第四,家长会的准备工作;确定会议的主题、收集各种资料、预先通知家长、构思发言等等。

  第五,家长会后的工作: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激励和表扬学生的进步。

  (三)训练建议

  1.在师范生之间开展模拟训练:假设某班学生的基本状况,以班主任的身份向任课教师做介绍;模拟家访。将两种模拟实况录像。在学生中开展讲评活动。

  2.走访优秀班主任,请他们介绍与任课教师和家长沟通的经验、体会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3.在实习期间,如有条件,可参加中学班主任的家访,以取得家访的实际经验。

  16

篇三:师范生需要掌握的技能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

  学前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阶段,它不仅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发展方向,更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学前教育中承担的任务十分重要。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指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的六种能力标准。

  首先,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深入了解学前教育领域的相关知识,能够合理组织教师教育课程,支持孩子的健全发展,积极拓展教学空间,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其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应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沟通与学前教育学生、家长、学校领导、社会人员等,培养学生的良好沟通习惯,养成良好的社交技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第三,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应具备教学管理能力。学前教育应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使孩子们从教育活动中获益。

  此外,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还应具有心理辅导能力,能够建立温暖的师生关系;专业素质能力,善于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应对各种情况;科学技术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和文化素养能力,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能够学习、使用现代教育理论,深化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必须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较强的沟通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心理辅导能力、专业素质能力、科学技术能力和文化素养能力,-1-

  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学前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以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能力标准为重点,教育部门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师职业能力的培训,完善相关的评价制度,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提高教师在学前教育领域的专业水平,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以促进全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2-

篇四:师范生需要掌握的技能

  

  教师职业技能分类:

  一、师范生技能

  -基本技能(1.普通话能力

  2.书写及书面表达技能知识)

  二、师范生技能

  -教学设计技能

  三、课堂教学技能

  四、师范生技能

  -教学研究的技能

  五、师范生技能

  -班主任工作技能

  六、师范生技能

  -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一、师范生技能-基本技能(1.普通话能力2.书写及书面表达技能知识)

  1.普通话能力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因此师范专业学生必须讲普通话。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都要求很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必须对师范生进行专门的口语训练并且提出较高的要求,应当逐步扭转对口语重视不够的倾向

  对师范生的普通话训练,一般应当达到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的二级乙等,中文专业学生应达到二级甲等,即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讲课和交谈。

  普通话训练参照《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

  对师范生口语表达技能训练的目标是:有较强的朗读、讲演和讲话能力,口语表达做到清晰、正确、得体,掌握教学、教育、交谈的口语特点,力求做到科学、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了解朗读、讲演的基本要求,掌握朗读、讲演的基本技能,通过训练做到正确、清楚、流畅,能恰当、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

  2.书写及书面表达技能知识

  是否能写一笔规范的汉字,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和教师的威信,同时为了胜任教师工作,师范生还应掌握相关书面语言的表达,因此,通过训练提高师范生书写规范汉字的水平、提高写作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书写方面:要求具备写字规范、板书规范、板书设计、粉笔字工整等能力。即了解书写技能的要求:笔画清楚,正确规范,熟练有力,匀称美观。掌握执笔、运笔的方法,纠正不正确动作和姿势。掌握汉字笔画的书写,间架结构的安排,纠正有关的书写毛病。掌握书写款式:卷面整洁,布局恰当,行款正确,粉笔字板书总体设计合理。

  书面表达方面:

  包括会写(1)工作计划,(2)工作总结,(3)申请报告,(4)调查报告,(5)各类信函,(6)学生评语,(7)教学反思,(8)活动反思等

  二、师范生技能-教学设计技能

  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了解教学设计的方法,通过训练掌握制定教学目标、分析和处理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策略、制订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的方法。能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和批改学生作业,课后能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教学。在备课过程中,用系统的方法把各种教学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的安排做出整体计划,制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对预期的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制定教学目标、分析和处理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学媒体,合理制定教学策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了解教学计划和教案的结构和要求,掌握制定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的方法,通过训练能写出合乎要求的教学计划和教案。了解本学科、本专业及适用方法,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和设计作业的内容。了解教学评价的依据和标准,通过训练掌握教学评价的方法。

  说课:(1)说教材

  (2)说方法

  (3)说程序

  (4)说重点把握(5)说难点突破

  (6)说内容处理

  评课:(1)评价标准的运用

  (2)评价语言的表达

  (3)抓闪光点

  (4)抓特色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教案书写过程的关键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它的突破是一节课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教学难点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

  三、课堂教学技能

  通过开展活动使学生了解课堂教学中基本教学技能,掌握各项教学技能的执行程序和要求,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试讲、试教等实践环节的训练,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通过对导入技能、板书板画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反馈和强化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变化技能的学习,逐步掌握各项技能的执行程序和要求,经过训练能将以上几种教学技能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任务、教材性质、教学方法,组织开展课堂讲演活动。根据课堂情境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原理调节学生的注意范围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及时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教学导入技能

  1.复习导入法:

  科学知识是系统连贯的,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接受新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如果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忘记了,或淡漠不清,接受

  新知识就会发生困难。巴甫洛夫曾指出:“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所以,复习导入法的运用就成为教师课堂教学中常

  常用到的导课方式。

  2.谈话导入法:

  谈话导入是指用说话的形式交流感情、发表意见、讨论问题的一种导入方式,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最简单的交流方式,也是新课导入中应用最多、效果最显著的方式

  之一,谈话导入法通过提出一些学生熟悉的问题,使他们产生亲切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还会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新课的题材和意境中。特别是在课

  堂中教师

  和蔼的神情,循循善诱的启发引导、轻松的谈话方式,营造了温馨的“自己人效应”,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知识,可以明显减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压力和接受新知识的恐惧感。

  3.直接导入法:

  指上课伊始,教师开宗明义,直接点题,把教学内容及所要达到的目标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不借助其他材料,教师只需要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明确学

  习目标和要求,做到“课伊始,意亦明”的一种导入方式,使学生明确本课所要完成的任务,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重视并准备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

  向这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问题上来,并积极地进行探索。

  4.归纳导入法:

  归纳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归纳总结前一节的教学内容,或者是通过对习题作业、实验作业、考卷分析等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分析原因从而导入新

  课。归纳导入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发现总结规律的能力,而且还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

  5.布障导入法:

  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衡量学生智力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智力因素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样

  才能在学习和掌握知识之中提高学生的智力。布障导入法就是从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角度切入,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

  发生的错误,巧妙地布下障碍,诱发学生严生错误,便学生严生“愤”、“悱”的心理状态,“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然后通过讨论,分析或自我“反省

  ”,找到错误的原因,纠正错误。

  6.比较导入法:

  比较导入法是指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相同点,引导学生观察、明确任务,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比较观察的能力。美国教育家奥苏泊尔指出:“迁移就是一种学

  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利于知识的正迁移,用比较导入能沟通各方面知识的联系,通过比较,能帮助学生串起各个相关知

  识,并学会运用原有知识解决现有问题”。采用同一类知识进行比较时,学生会以学过的同类知识为基础与新知识进行比较,触发学生发现知识的个性和共性,同时

  也可以培养学生探索其知识点的规律,分析研究其变化,最终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7.激情导入法:

  学生的认知活动与心理情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积极的情感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开发学生的心智,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具有推动作用。作为教师,要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地运用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情导入法就是在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中,通过声情并茂,以情感的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情感,培养自主情

  感的一种导入方法。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审美教学和人文教育,进而吸引学生充满激情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中。另外,激情导入法中的“激情”一般会贯穿整个课程

  中,它可分为“创设情感”、“投入情感”、“疏导情感”、“交流情感”和“情感升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所特有的情感基础,通过或激昂、或沉郁,或正衬、或反衬情感表现方式,把学生渐渐地带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感氛围中,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宣泄。

  演示技能:增强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揭示交流实质。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过程。

  反馈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巩固交流成果。结束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系统,结束交流。

  组织教学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四、师范生技能-教学研究的技能

  使学生了解教学研究的方法,能初步运用本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进行教学研究,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制定教学研究计划的技能。有效检索文献的技能。掌握各种教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工作要求。教学反思的技能。掌握各种教学研究成果表现方式的规范技能。

  1.概念:是初步运用教学理论进行教育研究设计、资料统计、撰写论文的行为方式。

  2.教学研究课题的选择:了解教学研究课题的类型,课题选择的方法及如何制定研究计划。

  3.教学研究的方法:经验总结,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

  4.研究资料的统计和分析:描述统计,定量分析与推断,非数量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5.研究报告撰写的方法:了解科研报告的结构和撰写科研报告的要求。

  五、班主任工作技能

  班主任工作技能主要包括:集体教育的技能、个体教育的技能、与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沟通的技能。掌握班主任工作技能是师范生成为合格的中学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

  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确立班级奋斗目标;选拔、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协调好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培养优良班风;组织与指导班会和团队活动。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校内外其它集体活动。组织这类活动,必须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热点或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来确定活动的主题、并根据内容选好活动的形式,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活动的过程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了解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明确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要求,既要有共性教育,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因人施教。

  六、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了解教学媒体的种类和功能,掌握现代教学媒体及常用教学软件的使用方法。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使用教学媒体,设计制作教学所需的多媒体课件及简易教具。

  常规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性:挂图、标本、模型、教具;

  现代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性:投影、幻灯、录像、CAI等。

  教学软件的编制:投影片的种类和制作:幻灯片的制作和计算机课件的制作。

  简易教具的制作方法。

  选择教学媒体的要求:教学内容与媒体选择;学生特点与媒体选择;媒体的教学特性与选择;媒体的价值与选择。要求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投影片制作、幻灯片的应用训练;掌握简易教具的制作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选择、使用教学媒体,能够将各种媒体有机组合。

  说教学设计评价表

  教师

  科目

  一级指标

  学校

  课题

  年级

  日期

  A

  评委

  评

  价

  分

  值

  B

  C

  D

  二级指标(评价标准)

  实得分

  1、能阐明课程标准对教材的总要求和对所说教材的具体目标规定。

  教材

  分析

  2、教材分析正确、透彻,并能正确与

  理解所说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学生

  地位和作用,及其知识间的内在联分析

  系。

  (13)

  3、准确分析学生认识能力、思维品质方面的特征。

  教学

  4、阐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全面、目标(5)

  并能阐述目标制定的依据。

  教材

  5、说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处理(9)

  据。

  6、教材内容的安排与组织合理,取4舍得当,有创新。

  7、说明选择的教学方法,并结合教学方法优选原理,阐明方法选择的4依据。

  教学

  8、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灵活性和3方法

  多样性。

  教学

  9、教法与学法有机结合,尤其阐明3模式

  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与

  10、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教学

  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3手段

  极性。

  (19)

  11、说明所选择的教学模式及依据。

  12、说明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适4时性、适度性及使用。

  13、教学结构要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的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12培养学生分析总是和解决问题的能教

  力和创新精神。

  学

  14、各环节安排周密,衔接紧密,过

  过渡自然,时间分配恰当合理。

  程

  15、教学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阐(33)

  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

  16、说明各环节教学设计的理论依6据。

  17、阐述学生认知、智力开发,能教学效果

  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身心发展5预测(5)

  的预测。

  18、语言清晰、简练、准确、生动、逻辑性、趣味性较强,语速适中,5能用普通话。

  教

  19、说课中板书字体工整、合理,师

  重点突出,层次清楚,精练醒目,3基

  富有一定的艺术性。

  本

  20、教态自然、大方、亲切、举止功

  文雅,仪表端正。

  (16)

  21、说课教案体现说理原则,项目齐全,重点突出,设计合理,简明5扼要。

  总分

  课堂教学评价表

  教师

  学校

  年级

  评委

  科目

  评价项目

  课题

  评价要点

  日期

  评价分值

  A

  B

  C

  实得分

  D

  教学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程度*

  (14)

  (2)可操作的程度

  学习条件

  (3)学习环境的创设

  (14)

  (4)学习资源的处理*

  学习活动的指导调控(16)

  (5)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

  (6)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

  (7)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学生活动

  (8)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

  (20)

  (9)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

  课堂气氛

  (10)课堂气氛的宽松程度*

  (16)

  (11)课堂气氛的融洽程度

  (12)目标达成度*

  教学效果

  (13)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20)

  (14)教师学生的精神状态

  其它

  教学特色:(加5分)

  A

  评价等级

  评语:

  注:标有“*”的为基本评价指标

  B

  C

  D

篇五:师范生需要掌握的技能

  

  教育专业师范生老师职业能力标准

  教育专业师范生老师职业能力标准是指教育专业师范生在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之前需要具备的一系列职业能力。这些职业能力包括教学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服务能力等方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职业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能力之一。教育专业师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

  教育研究能力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教育专业师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管理能力是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职责。教育专业师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协调教师之间的关系,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

  教育服务能力是教师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职责。教育专业师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服务能力,能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积极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专业师范生老师职业能力标准是教育专业师范生成为一名合格

  教师的必备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职业能力,才能够胜任教师这一职业,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篇六:师范生需要掌握的技能

  

  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有哪些?教育部明确师范生教师职业四大能力

  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有哪些要求?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带来的“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有哪些?教育部明确师范生教师职业四大能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部明确师范生教师职业四大能力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等五个文件(以下简称《能力标准》)。旨在进一步加强师范类专业建设,建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推动教师教育院校将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大纲融入到日常教学、学业考试和相关培训中,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源头上提升教师队伍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介绍,《能力标准》共五个文件,分别明确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基本能力。每个文件分四个部分提出四大能力,即师德践行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第一部分为师德践行能力,包括遵守师德规范、涵养教育情怀两方面,强调知行合一,从知、情、意、行等方面引导师范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

  第二部分为教学实践能力(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为保育和教育实践能力),主要从掌握专业知识、学会教学设计、实施课程教学(学前教育专业为开展环境创设和游戏活动、实施教育活动)等方面,对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所需的基本能力提出了细化要求。

  第三部分为综合育人能力,主要从开展班级指导、实施课程育人、组织活动育人等方面强调教育“育人为本”的本质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四部分为自主发展能力,从注重专业成长、主动交流合作两方面,突出终身学习、自主发展,以及在学习共同体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的意识和能力。

  拓展阅读: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是什么

  《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是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的依据,免试认定的教师资格种类和任教学科应与《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上的任教学段和任教学科相同。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在同一高等学校、同一学历层次学习期间,仅可获取一本《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

  《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在有效期内只可使用一次,如申请认定其他学段和学科教师资格,不予免试,须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注:参加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的教育类研究生、公费师范生《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由中国教师资格网在线验证,无需提供原件。

篇七:师范生需要掌握的技能

  

  师范生教师职业基本能力

  师范生教师职业基本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它包括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社会沟通能力、职业素养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自我修养能力等。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具备的能力,包括课程设计能力、教学策略能力、教学设备使用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

  管理能力是指教师在管理教学活动中应具备的能力,包括班级管理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学生管理能力、实验室管理能力等。

  社会沟通能力是指教师在与学生、家长、同事等社会关系中应具备的能力,包括沟通技巧、谈判技巧、调节技巧等。

  职业素养能力是指教师在职业实践中应具备的能力,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

  科学研究能力是指教师在科学研究中应具备的能力,包括科学思维能力、科学研究方法能力、科学研究结果应用能力等。

  自我修养能力是指教师在自我修养中应具备的能力,包括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

  总之,师范生教师职业基本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它包括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社会沟通能力、职业素养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自我修养能力等。

篇八:师范生需要掌握的技能

  

  师范生教师能力标准

  师范生教师能力标准是指在师范教育培养过程中,培养和评价师范生教师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一套标准。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师德师风:具有优秀的职业操守,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学生,注重教育教学的伦理规范。

  2.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3.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能够制定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具有良好的课堂组织和授课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4.教育评价和反思能力:具有科学、公正、全面的教育评价能力,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5.学科知识和教育实践经验: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能够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

  6.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7.研究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教育研究和创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的质量。

  以上七个方面是师范生教师能力标准的主要内容,师范生教师需要在培养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逐渐成为高素质的教育者,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

  -2-

篇九:师范生需要掌握的技能

  

  师范生技能训练活动内容

  师范生需要不断学习各种技能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技能训练活动是提高师范生技能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实践问题,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工作。技能训练活动的内容是指在技能训练活动中,师范生需要掌握和练习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师范生应熟悉教学技能,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技能,如以学生为中心、主动设计课程、发挥多元化智力、应用引导法、评价教学等,使师范生能够利用多种技能,科学高效地教授学生知识。

  其次,要掌握心理学技能,合理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社会交往与心理发展,培养其联系他人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我、管理自己的情绪,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此外,师范生需要具备语言技能,能够合理运用文字表达思想,有效地沟通记录等,并要求主学科师范生还具备更高级的语言表达技能,能够有效地运用文字、图像、视频等媒体表达思想,增强教师的语言技能,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

  此外,师范生还应掌握科学技能和计算机技能,以科学的思想理解和表达专业知识,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应用计算机技术创新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技能训练活动还包括师范生需要学习的其它技能,如艺术技能、体育技能和技术技能等。这些技能比较宽泛,学习这些技能的目的是为了使师范生更好地了解新技术的发展,提高个人兴趣爱好和

  -1-

  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师范生技能训练活动包括教学技能、心理学技能、语言技能、科学技能和计算机技能等在内的多种技能,旨在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师范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师范生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推荐访问:师范生需要掌握的技能 师范生 技能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992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