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9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8-09 08:36:01

篇一: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中小学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方案10篇

  中小学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我校四从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要求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从孩子入学起,开设“劳动技术课”,“劳动技术课”作为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还要具备整理家务的技能,和服务社会的意识。才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1.从入学背书包整理书包,摆放学具等,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2.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

  3.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和工艺品。

  4.初步掌握编织、缝制技术,能制作简单的制品。

  5.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术,掌握小动物的饲养方法。

  6.学会木工、金工、电工、农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进行简单的识图和制图。

  7.在劳动技术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尝试有创新特色的小制作、小发明。

  8.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9.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主要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的基本特点。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作实践是劳动技术课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实践是劳动技术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创新素质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学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校、教师要切实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还要和家庭、社会结合。

  2.基础性原则

  劳动技术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应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技术处理能力,以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劳动技术课中,通过某些劳动技术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知识,提高他们运用工具进行加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开放性原则

  教学内容应不拘泥于教材,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这对于改变学校劳技教育内容过于单一、要求过于统一的状况,有积极的意义。逐步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劳技教育体系,能够为劳动技术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天赋、才能和创造力的新思路。

  四、活动时间:

  20__年2月—20__年_月

  五、活动内容:

  1、利用国旗下讲话,举行四从劳动教育活动的启动仪式,进行动员与部署。

  2、积极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利用宣传窗,对外显示屏、小广播、信息化载体等,向家长、学生宣传四从劳动活动意义,形成人人参与,扩大“四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

  3、把“四从劳动”教育贯穿于整理书包、家务劳动、卫生扫除、快乐小农夫等社会实践活动中。

  中小学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方案篇2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省市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培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高中一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高中二年级开设“通用技术课”,贯穿高中三个年级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每学期初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方针,认识“五育”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

  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评估优劣。二要订好劳动教材做到人手一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首先,利用我校现有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食堂、宾馆每学年开展学生帮厨活动;我校的农场,每学年安排学生实践体验。近几年来,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学校的绿化带、花坛和草坪,我们将其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卫生保洁工作。

  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复兴社区参加公益性劳动,将复兴社区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公益服务工作。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开展研究,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劳动课教学的质量,是优化劳动教育的关键。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深刻领会纲要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以校本教材为依托,举行了劳动教学公开课,课后,重点讨论研究劳动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4.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组建一个劳动兴趣小组。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学期末,学校将评选劳动先进班集体。

  5.学校开展全校学生征集“劳动小窍门”、“劳动金点子”,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学习、创新的能力。

  6.各班组织学生开展“学一种劳动技术”、“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

  7.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

  8.开展评选“劳动能手”等活动。

  中小学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方案篇3劳动教育是校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同学们参与校风建设的途径之一,并以此可以培养全校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为了让全校学生积极有效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培养其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其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实际本领,学校、班级决定开设劳动教育课,现提出具体方案如下:

  一、劳动教育课安排方式

  每周安排两个班,每班三天,每天从早上7:40开始至中午放学,下午从14:00开始至晚自习前(晚餐之后重点做好保洁),实行全校全天公共区域、楼道等清洁大包干,其余时间各班只负责本班教室清洁扫除(因需要特别安排除外),这项内容视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由班级评分记入学生操行成绩。

  二、班级及个人职责

  (一)班级职责

  1、负责教学楼、实验楼的楼道、楼梯、及楼梯扶手、通风窗、镜子等的打扫及保洁;2、负责学校临时教学平房区、操场、游泳池、篮球场、绿化带的打扫及保洁;3、负责学校干道扫除及保洁;4、清除责任区内果皮屑箱内的废弃物,清洗果皮箱,做到随时清除;5、劳动课三天期间的常规值勤,秩序维持及违章纠正记录。

  (二)个人职责

  1、以身作则,模范遵守校规校纪,自觉争做五中小主人,用自己的表率作用带动校园的良好风尚;

  2、学生实行责任区域包干负责制,负责搞好班级分配给每个同学的责任区域的全天卫生和常规管理,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3、学生具体责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打扫责任区卫生

  (2)责任区保洁

  (3)责任区常规值勤,违章纠正(包括乱吐乱扔,言行不文明等及有违反校规校纪的其他行为),记录并上报。

  三、组织职责

  (一)教导处

  负责活动安排,标准制定,目标检测考评,违章情况统计通报,劳动技术指导。

  (二)教导处

  负责物质保证,工具发放,回收。

  (三)班主任

  分配落实责任,组织督促,指导学生进行劳动保洁,评价每个学生的劳动情况,记入个人操行鉴定评分。安排科任教师的指导区域。

  (四)科任教师在所任班级劳动期间按课表规定的该班课程表时间到班上与班主任一起共同组织、指导学生劳动。

  四、劳动标准

  (一)楼道

  1、地面无尘、无迹、光亮;2、墙裙无污迹、洁净;3、墙面、墙角、屋顶无尘,光亮;4、及时清除责任区内果屑箱,有效维持区内秩序,有力纠正违章行为并填写“违章记录单”。

  (二)公共区

  1、无石块、纸屑、烟头等垃圾废弃物;2、无积水、痰迹;3、草坪、绿化地带无纸团,塑料袋等废弃物;4、每日清除两次以上果皮箱;5、有效维持责任区内秩序,及时纠正违章填写“违章记录单”。

  五、检查及评定

  检查实行定时检查和不定时检查相结合。定时检查时间是上午9:30、下午14:00及17:00,检查有普遍和重点抽查两种形式;班级不合格者除不能参加先进班级评比外,凡涉及到的有关个人该期社会实践不合格,操行评定不及格。

  六、注意事项

  (一)在劳动期间,值周教师应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1、着装上岗,不擅离岗位。

  2、见到师长,按礼仪标准统一称“老师好!”

  3、上课、下课及课余时间遇到老师要主动为其让道。

  4、不追逐、打闹,禁止不文明使用劳动工具。

  5、在教学楼区、实验楼和教学楼劳动的同学还应做到:

  (1)上课期间不在教室窗户外张望;(2)不在楼梯及楼道喧哗;(3)走路时脚步放轻。

  (二)可通过“联系本”、座谈会及家长会等形式检查了解在家的劳动情况。

  家庭劳动具体要求:

  1、寝室

  (1)干净整洁,物品用具摆放有序;(2)墙壁布置高雅,内容具有知识性和激励性;(3)叠被,枕套枕巾整理平整;(4)衣物自己收拾,并有序叠放;(5)书架无灰尘,书籍(破损书籍自己修补)摆放有序。

  2、个人卫生

  (1)不留长发,常理发;(2)勤洗衣服勤洗澡,身上无异味;(3)勤修指甲,不留长指甲;(4)不穿戴与中学生身份不相称的服饰。

  3、为父母分担部分家务,一周之内至少做到:

  (1)洗一次衣服;

  (2)煮一次饭(包括炒菜);(3)拖两次地板;(4)擦两次灰尘(家具用品等)。

  中小学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方案篇4本学期,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多渠道宣传,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必须遵守的守则。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中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我校重视劳动教育,组成以德育主任具体负责的领导小组,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我校还将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二、以“服务岗位的创建”活动为抓手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打通渠道,拓宽开放外延,为学生搭建多元的成长舞台。我校从学生的认知、情感规律出发,广泛为学生创建服务实践岗位,开展体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服务岗位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显为良好的行为和自觉习惯。

  1、组织“爱学校的集体劳动”,每个学生在班级内寻找适合自己的小岗位,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责任感。各班有劳动责任区,各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到责任区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把责任区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另一课堂,确保“时间、地点、人员、效果”四落实。

  2、坚持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做爸妈的帮手”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衣、叠被……同时要求学生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如自己烧饭、自己做好个人卫生、自己上学等。

  3、组织“爱社会的公益劳动”,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给孩子积极参与并实践劳动技能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让其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光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以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

  1、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

  2、积极开展“三个一”活动,即“访一名劳动能手”“学一种劳动技术”“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

  四、主要活动安排

  1、本学期至少到劳动实践基地活动五次。每三周一次。

  2、本学期至少开展公益劳动三次。每四周一次。

  3、安排两次劳动知识和技能竞赛。

  3、坚持每天上下午两次卫生区检查,进行公示。

  中小学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方案篇5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区中小学家务劳动指南》,劳动教育作为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大环境,培养学生劳动教育观念。特制定此方案。

  二、家务劳动目标

  通过家务劳动,学生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强化责任担当,切切实实地感受、体认到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进而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

  三、家务劳动基本内容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确定相应的家务劳动内容。

  [1-3年级]居家防疫:熟悉家务防疫内容,增强防疫意识。掌握口罩晾晒及处理、消毒通风等劳动技能。每日自测体温,健康出行。

  卫生清理:熟练使用卫生工具,有效完成卫生清理劳动。学会扫地拖地、灰尘清理、碗筷洗刷、马桶冲刷等。

  内务整理:掌握个人内务的整理技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学习折衣服、叠被子、系鞋带等。

  物品归整:学会物品分类摆放、学习归纳物品,增强自理能力。能够熟练整理收拾书桌,做到书本、文具分类摆放。

  加工食品:学会食品初期的简单处理,掌握择菜、洗菜、洗水果和1-2样简单食品加工技能。

  手工制作:尝试使用手工工具,熟悉一项手工技能。可学习缝制沙包、香包、编织、自制手工书皮等。

  衣物洗涤:学会洗涤自己的简单衣物、掌握简单洗涤技巧,会清洗袜子、内衣等小物品。

  垃圾分类:掌握垃圾类别,知道分类处理,自制分类垃圾桶,主动将家中垃圾进行分类。

  种植养护:掌握花草日常养护知识,能够有规律的浇水,施肥。给动物准备食物、帮助清理动物卫生等。

  照顾家人:懂得照顾家人、照看老人及幼儿,掌握简单照顾技巧。

  [4-5年级]居家防疫:掌握防疫知识,增强防疫意识。学会口罩晾晒及处理、消毒通风等防疫技能,监督家庭成员居家防疫。每日自测体温,健康出行。

  卫生清理:熟练使用卫生工具,掌握不同区域清理的方法和清理顺序,做到饭后收拾并擦干净桌子、收拾地面。

  内务整理:提高个人内务整理能力,有条理的整理自己的衣橱衣物,保持自己的衣橱衣物整齐。

  物品归整:掌握物品分类摆放、物品归纳技能,能够自己独立整理书橱、衣橱,并学会分类摆放。

  加工食品:学会安全使用烹饪工具、学会简单烹饪、掌握2-3样简单食品加工技能。

  手工制作:能够使用手工工具,掌握-项手工技能。尝试制作鸡毛毽、编织、贴绣、剪刻手工装饰等。

  衣物洗涤:掌握衣物洗涤分类,能够洗涤自己和家人的简单衣物、学会使用洗衣机。

  垃圾分类:掌握垃圾分类的意义,带动身边的人能按照垃圾分类的原则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种植养护:根据花草的具体需求,对花草进行的修剪、浇水、换土和施肥,学会给动物消毒等。

  照顾家人:学会照顾家人,掌握一定照顾技巧。帮助穿衣换衣、简单喂食、哄睡等。

  四、家务劳动实施途径

  1.设立家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学习相关的家务劳动技能,其他课程、其他活动也要结合学科特点、活动特征有机融入家务劳动教育内容,确保家务劳动教育全方位融入。

  2.家庭服务。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的美德思想,从家庭小事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家务劳动。一是让家长和学生共同确定孩子每天适当的常规家务劳动量,由家长负责督促检查,形成固定的家务劳动岗位。二是利用节假日期间,为学生布置适合学生身心年龄的实践活动,规定时间内学会做某一件事,每月安排一张劳动项目表,确定每月新学的一项劳动本领,由家长作指导,让孩子月月有所收获,要求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并在每一项完成后有简短收获或感悟,在实践中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磨炼、成长,在劳动中体悟个人的幸福生活。

  3.定期开展家务劳动展评活动,将自己的劳动技能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相互学习新的家务劳动技能。

  4.结合特定的节日和主题活动开展相关的家务劳动,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节日。

  五、家务劳动评价

  1.定期评选“家务劳动小能手”,班级先根据学生表现和家长评语进行评选,确定候选人,然后进行学校评选,颁发奖状,树立榜样。

  2.每学期末,班级以图文并茂总结性的形式汇报班级学生的劳动情况,学生将自己本学期的家务劳动情况以图文形式(A4纸)在班级展示。

  3.将学生家务劳动表现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中小学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方案篇6活动目标

  1、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2、通过研究,提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

  3、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小学阶段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养途径。

  活动措施

  一、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劳动教育氛围,精心设计“劳动教育”长廊,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场所。在学校校门的宣传栏、教学大楼每层走廊墙壁上可以悬挂有关劳动的名人名言。校内黑板报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力地宣传,使全体师生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劳动”的良好氛围,为“人人爱劳动”打下舆论基础。另外在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时,也要注意与劳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如可以在学生的小品节目上表演、美术和手抄报作品的展示以及故事演讲中,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渗透性。

  二、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热爱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如班级的布置上,班级黑板报、专栏、等都可以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班里可开展一些有关劳动的活动,如开展“每天一分钟家务”,“整理小房间”,“养出最美的花”、“我不甘落后”等活动。种种实践活动,会使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再也不娇气了,个个成了爱父母,爱班级,爱学校,爱劳动的好儿童。同时班上还可以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中队会;开展“学习身边人,评点身边事”的演讲;评选“班级劳动之星”,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三、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会中人,因此他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可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

  1、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家长要及时引导,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

  2、给孩子一段时间,学会劳动。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劳动。开始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要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

  3、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空间,自主劳动。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很重要,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劳动的空间。比如低矮的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

  4、给孩子良好的心里空间,享受劳动。要让孩子感受劳动的快乐,以鼓励为主。

  5、给孩子一个方法,学会劳动。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胜任劳动。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孩子进入角色。

  6、给孩子一个要求,贯彻到底。提出要求和任务,成员要形成统一战线,坚持贯彻到底

  7、给孩子一个规则,体味劳动。制定一个劳动奖罚规则,让孩子看到自己劳动带来的荣誉,也能体验懒惰带来的后果,促使孩子最终爱劳动,自觉劳动。

  四、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在训练中,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红领巾文明卫生岗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评

  估时间: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末总结表彰,达到及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第一学期,本年级学生应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做好值日生”、“捡起身边的一张纸”为主;第二学期,以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入手,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抓好文热爱劳动教育,调整行为偏差,矫正不良习惯,将养成的良好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使习惯稳固化。

  中小学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方案篇7一、指导思想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孚脑并用的过程。

  二、班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技术作品

  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也可以是一盘菜、一个生长着的作物等。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的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一)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晶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

  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四、教学重难点

  1、注重基础

  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劳动与技术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劳动与技术方面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应以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服从且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2、体现综合

  一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实施途径的沟通与结合。劳动与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理,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

  二是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的统筹规划和有机协调。

  三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具体项目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3、讲究科学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阶段特征。

  4、注重实效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条件要求,而各地的现有条件和资源优势,千差万别。因此,应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地区、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五、教学措施

  (一)评价原则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以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为根本宗旨。凡参与劳动与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规定的学习任务,都应当予以肯定。对那些劳动与技术学习表现突出,成绩优异,或有所发明与创造的应给予特别鼓励。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考核等级一般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

  (二)评价内容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目标的整体性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知识的学习及其应用、设计与操作技能、实践与创造能力、学习的成果质量等。在全面评价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态度与习惯、学生的技术意识形成等方面的评价。

  (三)评价方式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评价中可采取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等多种方式。要吸引教师、家长以及其他人员积极参与评价工作。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应当注意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学生技术学习与技术操作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既要关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习得与创新,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的进步与发展。评价应当删繁就简,方法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展示、作品评定、撰写心得体会、相互交流、专题活动、日常。

  中小学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方案篇8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练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依据市教育局、县教科局相关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我校劳动教育实施细则。

  一、具体目标

  坚持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开展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突出抓好校园日常劳动训练、生活实践劳动教育、传统工艺劳动教

  育。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思想引领。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审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同时要教育学生,劳动过程中学会自护,确保人身安全。

  三、主要任务

  1、课程的有机渗透。依据上级要求,开好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其他学科教育中有效渗透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美德、劳动技术的教育。要结合综合实践课有机的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在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

  2、开展校内劳动。学校常规工作中要渗透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做好值日,认真清扫校园,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开展结合学生实际的劳动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室内装饰、班务整理等实践活动;开展“爱学校集体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可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培养责任感。

  3、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学雷锋活动日”、“志愿者日”、“劳动节”、“元旦”、“春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结合农村实际,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生活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4、鼓励参与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结合重大节假日、寒暑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适量的安排家庭劳动作业(如洗碗、扫地、洗衣、整理房间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分忧;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增强劳动意识。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__年10月——20__年11月)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2、制定措施,提高认识。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劳动教育实施细则,组织教师学习细则,使全体教师明确人人为劳动教育的参与者、组织者、引领者。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__年12月——20__年5月)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劳动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

  2、利用多种途径与载体。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重视孩子家务劳动意识的培养;通过校本课程,传授家务劳动方法,掌握家务劳动技能;通过不同形式的校园社团活动,加强学生家务劳动习惯的培养;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营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主动做的正向引领。

  3、课程整合与渗透。利用学校各级课程进行整合与有效渗透,利用有利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4、加强督导评价。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含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突出家务劳动评价,形成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把具体的劳动情况和相关材料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可作为评选“劳动小能手”、“三好学生”等的依据之一。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__年6月)各校对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做好劳动教育成果的积累(如汇总家务劳动日记,家务劳动的感受体会,家庭成员对孩子家务劳动的评价感受等等)。同时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并上报中心校,届时中心校将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对评选出的家务劳动小能手、劳动好少年等进行表彰。

  中小学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方案篇9为更快适应新教材、掌握新教材,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精神,特制定劳动教育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倡导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更多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教师点拨、指导为导线,以问题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_年级学生,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而且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针对这种情况,了解学生比较困难,但我力争做每个学生的朋友,了解其素质水平,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应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特长和兴趣,关心进步慢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动手能力及学习该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一)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手工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

  (三)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措施

  (一)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活动。

  (二)搞好分层教学,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每个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三)充分体现探索的过程、尝试的过程和创造的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多动手实践,多动脑思考和多动口表达。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四)提倡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活动成果的呈现,鼓励学生可以充分自主、自由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积极创新。

  中小学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方案篇10一、指导思想

  热爱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学生中出现了许多怪现象,他们花钱如流水,独生子女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由于他们认识能力差,往往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劳动,人类就无法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自立,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劳动的辛苦,做到尊敬长辈,热爱长辈。

  我校将根据学校实际,组织全体学生深入广泛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

  二、活动目标

  1、全面发展学生素质,锻炼学生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明确劳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劳动是无上光荣的。

  2、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明白劳动不只是动动手脚,而是手、脑、心、神并用的一种技能和技巧,有利于开发智能,促进大脑发育,使他们成为现实社会有用的人才。

  3、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劳动,定期参加劳动基地的活动,通过实践得到知识和技能。

  三、活动时间

  __年____月____日——____年____月____日。

  四、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

  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做好“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月动员工作,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要求大家能积极行动起来,做学校里的热爱劳动小标兵,做家里的热爱劳动小成员。

  (二)实施阶段(____—____)。

  1、在__月__日母亲节这天进行“今天我当家”的家庭劳动实践活动。

  2、组织一次主题班队会:“劳动最光荣”。

  3、各班出好一期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黑板报。

  4、组织一次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为主题的中队活动。

  (三)总结阶段(____—____)。

  1、围绕本月的主题教育,各班组织学生交流心得感受。

  2、各中队推荐评选2名“劳动之星”。

  3、各中队上交一份“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总结。

  4、资料图片整理装订。

  五、活动要求

  1、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按学校要求有序开展工作。

  2、要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确保活动收到实效,避免走过场。

  3、活动形式要多样,并及时总结。

  4、所有活动都请形成文字材料,并请积累相关的活动照片素材。

篇二: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活动方案(7篇)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活动方案(7篇)

  劳动教育是让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以下是小编准备的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活动方案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活动方案【篇1】

  [活动思想]

  以五月劳动节为契机,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为主线的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去学习,去实际操作,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知道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最光荣,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和老师劳动的辛苦,做到尊敬长辈,热爱长辈。

  [活动时间]20__年4月28日——5月3日

  [活动内容]

  一、快乐实践

  负责:各班主任

  全校同学利用春假或双休日时间,来尝试“做一名快乐的小能手”,根据“实践活动反馈表”(分低中高三个年龄段),开展实践活动,五一春假结束后把反馈表上交班主任老师,各班进行班级比赛,推选出“快乐小能手”两名。

  二、精彩展示

  1.“创意我们的美食”负责:各班主任、大队部

  三——六年级同学自愿参加《中国少年报》“创意我们的美食”活动,用自己的智慧和巧手进行美食创意活动,假期结束后取好作品名称,拍摄下作品照片,附上简短的文字说明(创意背后的故事+设计原因),将这些材料以电子稿形式交班主任老师,班主任以班级为单位交学生处后,学校择优推荐给《中国少年报》。

  2.“劳动者是最光荣的”主题摄影

  负责:各班主任、大队部

  五六年级同学自愿参加以“劳动者是最光荣的”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展,拍摄一组在节假日期间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叔叔阿姨的照片,洗出照片后参加少先队“五一”活动橱窗展。

  摄影作品要求冲洗7寸以上照片。假期后交班主任老师。

  三、能手比拼

  负责:各班主任、年级组长

  各班根据“快乐实践”活动竞选出班级小能手2名,参加年级“我是小能手”比赛,评选出各年级“快乐小能手”。

  比赛内容:

  一二年级系鞋带、理书包、叠衣服;三四年级钉纽扣、冷菜拼盘比赛;五六年级套被套、炒菜比赛。

  奖项设置:各年级“快乐小能手”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5名,优胜奖若干(各年级自定人数)。

  [活动要求]1.各中队要高度重视,注重活动过程。

  2.对每项活动的开展,学生处及各班班主任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劳动是生活的基础,是幸福的源泉,也是每个人走向成功和辉煌的唯一途径。小朋友们,你准备好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了吗赶快行动起来吧!

  【活动内容】

  1.在“五一”放假期间与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2.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餐桌上没有一粒剩饭(菜);3.学会自己系鞋带。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活动方案【篇2】

  一、活动目的让学生初步爱劳动,知道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最光荣,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小品表演、文具书包等。

  三、活动过程

  (一)、全体集合,各小队汇报人数。汇报辅导员老师。(报告辅导员老师本中队应到__人,实到__人,请您参加我们的活动,报告完毕。)(二)、全体立正,出旗敬礼。唱队歌。

  (三)、宣布活动开始。

  四、具体活动

  主持人:“五一”劳动节就要到了。大家知道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么下面请我们班的__同学为大家介绍以下。

  1、介绍“五一”劳动节的由来

  主持人:是呀,劳动人民太辛苦了!他们为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日夜操劳,“五一”劳动节是他们的节日,也是我们在座每一位同学父母的节日,那你知道你的父母都是从事什么工作的2、请同学介绍父母的工作和辛劳情况

  主持人:我们的父母为了生活,也为了我们每一位同学,他们真是太辛苦了!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请看两个小品,看看哪个小朋友做得对

  3、小品表演

  主持人:请同学说说哪个做得对为什么下面我请同学说说你在家都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

  4、学生交流自己都在家做了哪些事(鼓掌勉励)

  主持人:同学们真能干!为家里做事,是我们每个小学生应尽的责任,我们从小就应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下面我们就来展示一下(请五位同学比赛整理书包和穿衣)。

  5、五位同学比赛整理书包和穿衣

  支持人:我们是不是家里的“小公主”、“小太阳”(不是)对!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下面请听歌曲《劳动最光荣》。

  6、小合唱《劳动最光荣》

  主持人:请辅导员老师讲话;(同学们我们要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长大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主持人:呼号(全体立正师: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生:时刻准备着!)

  主持人:退旗,敬礼!

  主持人:我宣布__“我爱劳动”主题活动到此结束!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活动方案【篇3】

  在20__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时,为了让全体师生了解五一节的由来、意义,了解并关爱中国各年代的劳模,并树立向他们学习的思想,鼓励学生关爱身边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懂得正是他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并以实际行动,从自我做起,积极参加劳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五一节的由来、意义;2、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五一劳动节;3、让学生了解并关爱中国各年代的劳模,并树立向他们学习的思想;4、鼓励学生关爱身边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懂得正是他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5、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并以实际行动,从自我做起,积极参加劳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活动时间

  20__年x月x日——20__年x月x日。

  三、活动主题

  劳动光荣,奉献最美。

  四、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五、活动设计

  (一)召开主题班会

  向学生宣传五一节的由来及意义。

  (二)举办手抄报比赛

  各班分别制作一期“五一节”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能够体现劳动节的内涵,倡导同学们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积极参加劳动。(每班5份)(三)征文活动(三—六年级)

  以“劳动光荣,奉献最美”为主题,进行有奖征文比赛,要求:结合自己的亲身参加的劳动,写出真实的体会;用稿纸抄写,不少于500字;x月x日之前上交。(每班5篇)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活动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各项教育活动安排

  1、爱绿护绿活动教育。

  (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中高年级可开展“爱护环境动起来”活动。各班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星级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班级劳动。

  (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

  技巧的指导。

  4、课堂教学。

  三~六年级综合与实践教师认真落实《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德育处。

  5、节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队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

  三、家庭、学校教育做到“八不要”

  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

  2、不要用“免劳”来奖励孩子,如“今天作业全对,扫地任务免了”。

  3、不要再孩子面前蔑视劳动,如“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捡垃圾”。

  4、不要因为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干净,不用你洗”。

  5、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训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够笨的”。

  6、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10分钟了,一件还没做完,我都做3件了”。

  7、不要否定孩子的劳动成果,如“看你洗的袜子,跟没洗有啥两样”。

  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厌恶劳动”的话,如“居委会让大家扫雪,我才不去呢”。

  各班简要总结教育活动,期末交德育处。根据总结情况,德育处评选“劳动好少年”。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活动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热爱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学生中出现了许多怪现象,他们花钱如流水,独生子女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由于他们认识能力差,往往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劳动,人类就无法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自立,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劳动的辛苦,做到尊敬长辈,热爱长

  辈。我校将根据学校实际,组织全体学生深入广泛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活动。

  二、领导小组:

  组长:x

  副组长:x

  成员:x及各班主任

  三、具体措施

  1、结合劳动教材,让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由于小学生很简单的劳动都不会,各班要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讲清道理,在些基础上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快乐。让学生懂得劳动是光荣的,幸福是靠劳动创造的,靠劳动生活的人最光荣,使学生认识到从小树立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

  2、多用儿歌、故事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小学生最喜欢用儿歌、顺口溜或是四言、五言等形式来记忆一些对他们的要求,在内容上他们则对自己好奇的、便于动手的、便于模仿的容易接受。

  3、从日常生活中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各种与思想品德相关的地方表现出正确与错误的行为,各位班主任要通过对学生的点点滴滴观察,到一定时候,就引导他们进行评价,谁对谁错,对在何处,错在何处,该怎样做。看似微不足道的芝麻小事,在日积月累中,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埋下热爱劳动、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种子。

  四、活动时间

  __年5月1日——__年5月31日

  五、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

  1、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做好“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月动员工作,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要求大家能积极行动起来,做学校里的热爱劳动小标兵,做家里的热爱劳动小成员。

  2、各班出好一期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黑板报。

  (二)实施阶段

  1、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3年级),“当好值日生”(4—6年级)。

  2、举办“我劳动,我光荣”作文竞赛,并开展评比活动。

  3、组织一次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为主题的中队活动。

  4、举办一次手抄报、画评比,主题:《热爱劳动我最美》。

  5、组织系列征文比赛活动。底年级:《别说我小》;中年级:《妈妈歇歇吧》;高年级:《今天我当家》。

  (三)总结阶段

  1、围绕本月的主题教育活动,各班组织学生写心得感受。

  2、推荐评选“爱劳动小标兵”。

  3、写一份“劳动最光荣”活动小结。

  4、资料图片整理装订。

  六、活动要求:

  1、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按学校要求有序开展工作。

  2、要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确保活动收到实效,避免走过场。

  3、活动形式要多样,并及时总结。

  4、所有活动都请形成文字材料,并请积累相关的活动照片素材。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活动方案【篇6】

  一、主题活动背景: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推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进行,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成果,促进地方教材的进一步开发和建设,并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逐步地探索——研究——总结——反馈——整理——逐步调整教学活动环节完善教学活动过程,最终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落到实处。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对我们这些农村一线教师来说,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首先要明白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这是一种以

  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点,增近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二、主题活动内容: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新时期崭新的任务面前,21世纪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和职业技能的优秀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大改革。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学校一项开发研究的一门校本课程,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占椐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科学家、生物学家们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过去从手的延伸到脑的扩张,今天人们用脑用双手创造了原始社会无法比的成就。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科学种植,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特点,提高他们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对提高小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作用是其他学科、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具有实践性。从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来看,具有独特的创造意识。因为通过学习基础知识,认识自然并进一步改造自然。

  学生从小能在自己不断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亲近自然,与大自然接触,与大地接触,逐步了解植物生长的特点,懂得科学种地给人们到来的益处。懂得只有通过自己双手创造出来的东西更有意义和价值。

  三、主要活动内容:

  教师组织学生在校园内的花池和试验田里种花、种草、种白菜、韭菜、栽葱、种树等。在不同的时间及时对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

  四、活动年级(班级):门东小学小学三年级

  五、活动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们国家是个农业大国,当农民也要做一个有头脑,懂科学会种地,种好地的农民。

  2、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小参加劳动实践,掌握劳动技能和科学的种

  植方法,做个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小农民

  3、通过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进一步亲近自然,与大自然接触,与大地接触,种植各种植物,逐步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特点。

  4、使学生懂得科学种田能给农民带来很多好处,提高生活质量。

  5、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提高科学种地的意识。

  6、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东西更有意义和价值,懂得劳动最光荣。

  7、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做好不同季节植物生长过程的记录。

  8、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利用科学知识科学地指导种田。

  六、活动重点:

  通过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进一步亲近自然,与大自然接触,与大地接触,逐步了解植物生长的特点;掌握劳动技能和科学的种植方法,做个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小农民;懂得科学种田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七、活动难点: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东西更有意义和价值;懂得劳动最光荣。

  八、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照相机,学生准备铁锹、钉耙、锄头、铲子、各种植物的种子、须根花、草、记录本等。(记录本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

  2、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课前动员,使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做好笔记了解植物不同季节的生长、发育过程。

  九、活动时间安排:

  每星期四下午综合实践活动课,记录的时间要求可以采取不定时记录。因为,植物生长的环境(地方)不同,生长的速度也不同,还受施肥、浇水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十、活动用具和场地安排:

  活动用具包括照相机进行拍照,电脑进行收集相关数据,长皮尺和钢卷尺在

  学校进行实地测量,笔记本进行真实数据的记录和计算等。

  场地安排包括学校教室、各功能室、灶房、走廊、围墙等。

  十一、活动的不同阶段:

  1、准备阶段;2、实施阶段;3、总结与交流阶段;4、展示学生记录的植物生长过程和学生的劳动成果阶段。

  十二、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

  (一)准备阶段:

  1、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前动员。(学校为了使同学们从小懂得科学种植,给同学们提供一片实验田和花池,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种上自己喜欢的花、草、蔬菜、粮食作物、树木等。既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参加了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中掌握科学种植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又能美化学校的环境。

  2、通过课前动员激发学生的种植兴趣。

  (二)实施阶段:

  1、教师带领学生平地,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自己喜欢植物的种子和实验地。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组、选负责的组长。

  (1)按组分配任务。第一组,种玉米;第二组,种金娃娃萱草;第三组,种韭菜、葱;(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要详细、全面)。

  (2)安排小组人员开始观察、记录、并在不同的阶段拔草、浇水、施肥各负其责;(3)教师对学生要进行不定期观察记录的检查和指导。

  (4)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的总结与交流科学种植的小窍门。

  (5)教师要为学生及时提供农用肥料、浇水用的工具等,为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提供及时的服务。请学生及时汇报自己负责种的花、草、蔬菜、玉米等的长势情况,对植物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护理工作。如,除草、浇水、施肥等。

  十三、具体的指导内容:

  1、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为学生提供科学种植的书面材料进行讲解,并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的指导。

  2、电脑查找科学种植技术的方法,要与北方地区气候差异区别对待,多请老农进行指导,正确处理种植方面出现的有关问题。

  十四、选择实践方式:

  教师指导,父母点拔与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

  十五、确定成果展示:到了秋天教师请学生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小档案一起展示给大家,让大家和我们一起感受丰收的欢乐,感受到自己劳动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

  十六、具体内容的指导:

  1、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选择种植的植物。

  2、对学生的观察记录进行跟踪指导。

  3、请学生把自己小组的小档案与其他小组记录的小档案经常拿出来相互进行交流,丰富自己的种植经验。

  4、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让学生把自己种的植物种子收集起来,蓄根花的根用箱子保存起来,为明年的再次下种做好充分的准备。

  十七、活动组织后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校本开发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活实践性。既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开展各项活动,这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了空间。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提供了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通过亲自体验,进行劳动、学习、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的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活动方案【篇7】

  一、活动主题:

  “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

  想摆脱困境,你就去劳动;想创造未来,你就去劳动;想寻找快乐,你就去劳动;想实现梦想,你就去劳动。诚实的劳动,创造了美好的世界,也彰显了劳动的光荣。因此,“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便成为我校这次“5.1”假期体验活动的主旋律。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

  2.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各类活动,从宣传“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中。

  3.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爱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争做“劳动小能手”。

  三、活动形式:

  (一)四至六年级开展征文比赛。

  具体要求:围绕“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主题,通过查找、阅读有关宣扬劳动美德、赞美人民劳动成果等内容的文章,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关热爱劳动的事例,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字数在500字左右。体裁不限,可以是诗歌、散文、记叙文等。

  (二)一至三年级开展劳动小能手活动。

  主题:“我是劳动小能手”

  具体要求: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尤其是从清理自己的小天地着手,如:整理铺床、整理书柜、洗碗等,并写一篇相关的记叙文。

  四、活动要求:

  1、各班同学利用“5.1”期间,根据活动主题,积极开展体验活动。

  2、各班于假期后先自行评比,并择优选送学校大队部。每班每种形式的作品各选送2份,大队部将组织评比,并对优秀作品给予不同形式的展示。

篇三: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XX县XX街道XX小学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实践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XX小学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1、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在家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及的家务劳动。在校能完成打扫卫生等基本的劳动。

  2、通过劳动基地等劳动,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及热爱劳动的品质。

  3、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中小学阶段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养途径。

  四、劳动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一年级:

  家务劳动方面:1、在家能垃圾分类。2、学洗袜子、红领巾。3、学习用扫把扫地,会用畚箕。4、学习折衣服、裤子、袜子等。5、饭前盛饭、摆碗筷。6、饭后收拾并擦干净桌子。7、学习剥豆。8、会洗水果。9、每天上下学坚持自己背书包。10、会整理自己的书包。11、会分类整理自己的玩具。12、学习制作水果拼盘。13、当客人来访时,学会泡茶招待客人。14、坚持每天自己洗漱,并会将洗手盆和地面上的水渍擦干。15、给父母或长辈做些表达孝心的事:敲敲背、剥水果吃等。

  校内劳动内容:1、参与垃圾分类,纸张整平后回收。2、懂得人离断电、节约用电,会开关灯、电扇。3、能节约用水,取水适量不溢出,01/801/会关紧水龙头。4、会整理抽屉,大书小书分类放,水杯、学具放下格。5、会整理桌面,书本文具整齐放在左上角。6、会人离椅靠,椅背物品挂整洁。7、服从值日分工,知道值日时间,愿意和同伴合作完成值日工作。8、保洁勤快,会主动捡一捡、扫一扫。9、餐前会洗手,安静吃饭,餐后会将餐盘倒干净,餐盘摆放整齐,会清理自己的餐桌,叠好餐垫。10、会按老师要求预习功课,会借阅和归还班级图书,整理书柜。11、会做简单必要的课前准备和课后整理,会收发作业本。12、按时完成课内作业,乐于回顾或描述学习生活。13、会

  正确握拿扫把扫地,会用吸水海绵拖把。14、会整理班级小阳台,挂好伞和抹布,放整齐扫把和畚斗。15、会在垃圾桶上装垃圾袋,会打包垃圾,到指定地点倒垃圾。

  农业劳动内容:1、学习给作物浇水。2、认识杂草,并用双手拔除杂草。3、学习用小锄头给作物松土。4、认识害虫,并用工具捉掉害虫。5、认识种植的农作物,并播种。6、能采收农作物,并带回家分享。7、认识种植的一-种蔬菜,并会播种。8、能采收蔬菜,并带回家分享。9、认识经常使用的喷壶、锄头等农具。10、能够简单介绍自己班级的植物。11、还能认识其他3种及以上的作物。12、能分辨葱和韭菜,在“开心农场”里找到这两种作物。13、和父母一起参与农场的劳作。14、和同学一起到农场里学习科学知识。15、为建设美丽农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二年级:

  家务劳动方面:1、会进行垃圾分类。2、学习用拖把拖地,怎样才能拖得又快又干净。3、学习清洗简单的小物品如小黄帽、自己的小内裤。4、坚持饭前帮家人盛饭、摆碗筷。5、坚持饭后收拾、擦桌子、并学习洗碗筷。6、学会分辨蔬菜的好坏,剔除蔬菜中不能吃的部分。7、会洗叶菜类及根茎花果类的蔬菜。8、坚持自己的衣裤自己折。9、学会整理自己的书柜、书架。10、学会叠被子,给父母或长辈做些表达孝心的事:把父母或长辈的被子叠方正整齐。11、学习系鞋带。12、学会淘米,并能用电饭煲烧出软硬适中的米饭。13、种一盆花,并进行照料。14、学会烧-一个菜。15、会用水果刀削水果的皮。

  校内劳动内容:1.垃圾分类投放,可回收物品会整理。2、节约用电,.

  做到人离断电,会开关电子白板等。3、节约用水,洗拖把、抹布时有意识控制水量。4、抽屉常整理,书本、学具分类摆放。5、桌面整洁,物品摆放整齐、统一-。6、人离椅靠,桌椅摆成一条线。7、服从值日分工,教室打扫得干净整洁。8、保洁勤快,包干区“一扫两02/802/保洁”规范到位。9、餐后回收端平餐盘,能轻声、整齐摆放。10、自觉预习功课,会打算好明天的学习。11、会规范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后整理。12、课内作业日日清,一天学习能复述。13、会正确使用黑板擦擦黑板。14、会用、会洗拖把、抹布。15、会合作使用扫把

  和畚斗将垃圾清扫干净。

  农业劳动内容:1、每隔一段时间,轮流给班级作物浇水。2、能连根除杂草,并学习用小锄头除草。3、学会用小锄头给作物松土。4、在认识3种害虫,并用工具捉掉害虫。5、认识种植农作物,并播种。6、能采收农作物,带回家与家人食并分享。7、认识种植的蔬菜,并能种植。8、能全程种植蔬菜,观察蔬菜生长。9、能用小锄头等农具,并学会清洗和整理。10、能够介绍自己班级的植物角。11、还能认识其他3种及以上的作物。12、能分辨韭菜和小麦,在农田里找

  到这两种作物。13、会清洗小锄头。14、和同学一起到农场里学习科学知识。

  三年级:

  家务劳动方面:1、用扫把扫地,会用畚箕。2、会用洗衣机洗衣服。3、会折衣服、裤子、袜子等。4、饭前盛饭、摆碗筷。5、饭后收拾、擦桌子、洗碗筷。6、会洗自己的鞋子,帮家人擦皮鞋。7、会用水果刀削瓜类或水果的皮。8、会用针线缝扣子,会用削铅笔刀削铅笔。9、会打死结、活结、蝴蝶结等。10、用报纸或其他纸包装礼物。11、认识、洗切葱、姜、蒜。12、水果拼盘大请客。13、给父母或长辈做些表达孝心的事:洗头、洗脚等。

  14、会洗切叶菜类及根茎花果类的蔬菜。15、整理自己的书柜、书架。

  校内劳动内容:1、垃圾分类投放,会将可回收物品搬到指定回收站点。2、节约用纸、用笔,会细心削铅笔、刨铅笔。3、节约用水,洗拖把、抹布用水合理,非常干净。4、抽屉及时整理,分类摆放,整洁有序。5、人离椅靠,桌椅成线,图书、工具分类摆放。6、愿意分工合作完成教室内外板报、中队角的布置,爱护板报。7、热心做好大队部值周工作,服从工作分配。8、愿意承担厕所保洁,卫生工具摆放有序。9、午餐后,做好餐桌清理,泔水抬到指定回收点。10、主动预习功课,-

  -周学习会打算。11.会做课堂笔记,会做个人劳动电子档案袋。12、当日作业当日请,单元学习能梳理。13、会正确使用抹布擦洗黑板,黑板表面清洁无尘。14、会用水桶、抹布、清洁球清除瓷砖或地面污渍。15、会双手配合用扫把和畚斗将垃圾清扫干03/803/净。

  农业劳动内容:1.根据蔬菜生长的不同特点合理地给不同蔬菜浇水。

  2、会熟练地给蔬菜用手或小锄头除杂草。3、会用小锄头给不同的作物松土。4、认识4种害虫,并用工具捉掉害虫。5、认识并学习所种植的作物,并了解什么节气。6、会养护农场里的作物,了解作物的生长过程。7、能采豆、剥豆,带回家制作美食并分享。8、能够介绍自己班级的农场,并介绍农场里种的蔬菜。9、能认识3种以上的作物,并能说出该作物的特点。10、会辨别3种以上作物的叶子,说出作物名称。11.能分辨韭菜和小麦,在农场里找到这两种农作物。12、认识学习蚕,并了解整个养殖过程。13、会采摘桑叶,并合理喂养蚕。14、和同学一起小组参

  与农场的劳作。15、会为建设开心农

  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设计制作农作物的小名片。

  四年级:

  家务劳动方面:1、坚持垃圾分类,并用行动影响家人。2、自己种植一种蔬菜。3、学习用针线缝扣子等。4、整理自己的衣橱衣物。5、坚持每周帮家人洗一次碗。6、自己养-

  -种小动物。7、周末去挖野菜。8、坚持每月自己至少清洗一次衣物。9、用报纸等包装礼物。10、书架进行归类整理。11.独立上超市购物。12、熟练系鞋带。13、学会烧-一个蔬菜。14、独立当家一天。15、能自己洗头发。

  校内劳动内容:1、垃圾分类投放,注重节俭,促进垃圾减量。2、爱惜纸张、笔墨,不随意丢弃可用文具。3、节约用水、洗涤用品,按需取用,降低污染。4、抽屉、书包整洁有序,无杂物。5、班内绿植会养护,室内物品有序放。6、体艺课上衣物、器材摆放整齐。7、值日生工作细致高效,保持窗明几净。8、厕所卫生工作积极,会干脏活、累活。9、值周班工作认真,敢抓敢管会劝导。10、自觉预习、复习,每月学习会计划。11、会做笔记整理,会进行错题整理。12、功课、休闲会合理安排,课外作业不拖欠。13、会用计算机规范打字。14、会用绳带将可回收垃圾合理打包。15、会按卫生、安全要求帮同学打饭、分菜。

  农业劳动内容:1、每周轮流给班级植物浇水,拔草。2、学习用手或小锄头清除杂草。3、会熟练使用小锄头给作物松土。4、会消灭农场蔬菜上的害虫。5、认识一种蔬菜,并种植。6、采收蔬菜,回家烹饪

  美食分享。7、种植一种农作物,了解农作物知识,并种植。8、能当场即兴创作农作物的自然笔记。9、合理设计农场种植方案,并提出04/804/合理化建议。10、介绍自己班级的农场,作物及生长过程。11、认识农场种植的农作物。.12、在农场里找到不同的两种作物,辨别并观察不同。13、亲子合作一起参与班级农场的劳作。14、和同学一起合作,到农场里学习科学知识。15、废物利用,美化班级农场,做力所能及的事。

  五年级:

  家务劳动方面:1.家中进行垃圾分类。2、坚持每次用完卫生间后及时

  打扫卫生间。3、坚持每天帮家人盛饭,饭后-

  -起收拾桌子。4、学会整理换季衣服。5、学习擦玻璃。6、坚持每天整理自己的书桌、书柜。7、照顾小弟弟、小妹妹。8、养一种小动物。9、学习将冰箱中的物品分类摆放。10、养护花草。11、坚持每周至少洗一次碗及清理灶台。12、学会两个凉拌菜。13、新学烧两个小炒。14、学会洗鱼。15、为家人准备一次早餐。

  校内劳动内容:1、垃圾分类投放,会编垃圾分类宣传小报。2、爱惜劳动工具,可修、可用工具不丢弃。3、节约用水,会二次用水或废物利用。4、抽屉、书包干净、清洁,资料讲义分类存放。5、自觉参加班级布置劳动,教室文化浓厚、有特色。6、坚持垃圾袋装化,畚斗、垃圾桶及时清理、常清洗,不留污渍。7、卫生工作细致,教室地面干净,无灰尘、无污渍。8、厕所卫生干净整洁,无积水、无异味。9、室外楼道、楼梯过道无污渍、无积水。10、会制定学科学习活动计划,做好课前认真预习,课后扎实复习。11、学习笔记有条理,学会分科整理“错题集”。12、会进行周、单元、月度学习小结或反思。13、会用抹布把指定的玻璃窗擦干净明亮14、知晓常用工具构造,会修理日常劳动工具。15、会使用马桶吸,疏通常见的管道堵塞。

  农业劳动内容:

  1、每周轮流到开心农场给农作物浇水,捉虫,施肥和拔草。2、设计二十四节气中的农场耕种计划。3、在农场中寻找每个节气的三候特征。了解农场里每个节气种植的农作物种类。4、采集农场里的土壤标本,研究农场里土壤结构和成分。5、寻找农场里的食物链。6、了解农场里小兔或其它动物的习性,并学会照顾和饲养它们。7.在春季移栽向日葵,了解向日葵的生活习性并照料它的生长。8、在秋季种植花菜,并观察花菜的生长过程,做科学小研究。9、设计向日葵收获方案,收获向日葵并赠送给一年级新生。10、尝试与老师和家长分享。11、废物利用,会设计和装扮自己班级的农场。能够向老师和同学介绍自己班级的农场特色。12、认识农场里的益虫和害05/805/虫,保护农作物健康生长。13、观察压面或蒸馒头的全过程。14、认识劳动工具,能正确使用锄头、锹、耙子、镰刀、筛子等工具。15、了解碾米、磨面或其他劳动的工作原理,会描述。

  六年级:

  家务劳动方面:1、坚持进行垃圾分类。2、每周至少整理一次自己的衣橱。3、坚持每天清扫地面,坚持每次用完卫生间后及时清理。4、坚持每天帮家人盛饭,饭后一起收拾桌子。5、学习清理冰箱。6、坚持每天自己整理床铺,会自己换床单和被套。7、能根据衣物的材质和颜色进行分类清洗8、能自己洗鞋。9、学习晾晒衣服。10、养护花草。11.能根据营养搭配需求,独立去菜场买菜。12、每周为家人烹饪三菜一汤。13、学会4个凉拌菜。14、坚持每周至少洗一次碗,洗完碗后及时擦干灶台和厨房地面。15、管理家里一周的生活开支,并做数据分析,给出建议。

  校内劳动内容:

  1、垃圾分类投放,会写垃圾分类叙事体验文章。2、珍惜劳动成果,环境卫生会宣传、会保护。3、劳动中讲究节能环保,会编节能方案或金点子。4、学具、材料整理有方会分享,会指导低年级同伴。5、班级布置会参与计划,积极提供内容,展示效果良好。6、内务整理会评价,有学习榜样,向先进看齐。7、值日工作会分工、会管理、听指挥。8、厕所管理讲科学,不良现象会治理。9、包干区管理科学,争创卫生包干示范岗、示范区。10、科学安排课外学习时间,会订学期学习计划。11、学习笔记有条理,错题整理规范,及时温习。12、结合学习实际,自觉开展阶段性反思,优化学习方法。13、熟悉学校剪纸、陶艺等工坊的各种制作工具,会操作。14、会用锤子钉钉子、拔钉子,会用螺丝刀起螺丝。15、会管理班级和自己的劳动电子档案,资料丰富,分类合理,劳动经历和感悟具体详实。

  农业劳动内容:1、管理种植角,如给作物浇水、除草、翻地、喂养等。2、会用锄头除草、翻地、松土等。3、认识益虫和害虫,并用科学的方法除掉害虫。4、了解每个节气种植的农作物种类。5、种植当地的-

  -种作物,并了解其生长过程。6、采收所种植的蔬菜,回家烹饪并分享。7、利用种植作物或蔬菜剩余物,制作环保酵素。8、了解农场里兔子或其它动物的习性,知道它们的故事。9、学会照顾和饲养农场里的兔子或其它动物。10、种植一种较为新培养的作物,,并

  了解其的生长过程。11、能采收新培养的作物,并能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12、废物利用,会设计和装扮自己班级的农场。13、能06/806/够向老师和同学介绍自己班级的农场特色。14、认识学校或家中的劳动工具,能正确使用锄头、锹、耙子、镰刀、筛子等常用的劳动工具。15、能够制作-

  -本在开心农场劳作的纪念相册。

  五、具体措施:

  1、组织领导。学校确定一名班子成员负责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的管理和负责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学校配备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员,负责种植园并协助《劳动与技术》任课教师购置、准备劳动技术课的制作材料。学校配备劳动技术课专用教室;建设足够的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基地;置办必要的劳动技术教育工具和设施。学校要加大投入,充实劳动技术教育资源。

  2、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每学期初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方针,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

  3、课程资源。学校从实际出发成立劳动技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开展劳动技术课程建设。首先,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学校要管理好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给种植园加土保墒,确保学生劳动能出成果:蔬菜种植园按班田制设计,品种丰富。实践基地温室大棚时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班级小菜园栽种数十种等与科学课有关的植物,一年要除草数次,.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全部由学生承担。学校的绿化带、花坛和草坪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定期拔草、除虫等工作。其次,我们将学校门口这一路段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路面的清扫工作。其三,利用学校学农基地,每月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请技

  术员讲解劳动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劳动兴趣。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创造条件建设劳动技术教育专用教室。劳动技术课教师要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引入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新信息和新科技;并充分利用劳技室、劳动技术园地、种植园、学校绿地等教育作用,以更有效的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目标。

  4、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

  -的原则,并07/807/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组建-一个劳动兴趣小组。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学期末,学校将评选劳动先进班集体。

  5、学校开展全校学生征集“劳动小窍门”、“劳动金点子”,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学习、创新的能力。

  6、各班组织学生开展“学一种劳动技术”“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活

  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

  7、开展评选“最佳劳动基地”、“劳动小能手”等活动。

  XX县XX街道XX小学

  XXX年9月

  08/808/8

篇四: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实施方案(7篇)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实施方案(篇1)

  一、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和劳动实践能力,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二)具体目标。用3年左右时间统筹资源,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重点打造1所本科高校教学实验农场、10个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遴选10个劳动教育示范县(市、区),遴选立项100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00所省级劳动教育项目试点学校,以点带面,实现“校校有场地、县县有基地”,带动全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二、实施途径

  (三)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

  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幼儿园阶段要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幼儿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义务教育阶段要将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劳动实践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特色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普通高中应结合当地产业和学生需求,开发丰富的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职业院校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及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在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生产实习、工业劳动、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中加强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普通高校要结合学校自身培养定位,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将大学生专业实习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服务社会,不断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劳动教育培养目标,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特色,融专业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公益劳动和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探索实施劳动实践教育,可邀请农技人员、农业种植能手等到学校面对面、手把手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创客空间,引导学生以项目学习的方式,进行创意制造实践。

  (四)在校内活动中嵌入劳动教育。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设立宿舍管理、食堂帮厨、快递收发、校园绿化等勤工助学岗,引导学生走进劳动一线。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把学校草地、花坛、食堂、餐厅、宿舍、文体设施等作为学生接受劳动实践的场所,明确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学校日常管理、清洁卫生事务,参与校园绿化管理、文体设施清洁、学生宿舍整理、食堂餐厅保洁、餐具清洗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辟“校园农场”,设立校本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或“田园课堂”,适当开展种养劳动实践。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活动,或到“校农结合”基地开展劳动实践。高校应当设置劳动实践月或实践周,在实训实践中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明确学分计算方式。各级各类学校要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五)在家庭生活中强化劳动教育。

  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幼儿园要引导幼儿掌握自主穿衣、吃饭、如厕、收拾玩具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协助家长完成择菜、浇花、摆放碗筷等简单的家务劳动。中小学可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安排学生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保障中小学1至2年级家庭劳动实践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学生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劳动家庭作业以鼓励学生在家庭中立足自己的事自己做,并适当帮助父母或其他长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主。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务劳动以整理内务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以内务整理、洗菜、煮饭、炒菜、洗碗、洗衣、家庭卫生保洁、购物、器具修理等日常家务劳动为主。中小学生每学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要按年度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六)在社会实践中拓展劳动教育。

  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小学高年级以上校外劳动每学年不少于1次;高校结合专业实习实践开展校外劳动每学期不少于1次。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千村万户”劳动实践月或劳动体验周,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劳动。充分利用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结合团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职业体验活动等。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要立足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乡村振兴、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积极探索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劳动教育内容和方式;发挥学生专业特长,以劳动互助和服务社会的方式,设立促进学生劳动情感养成、劳动能力提升的系列劳动教育品牌引领项目。

  三、基本要求

  (七)统筹课程设置。

  义务教育阶段1至4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1个主题活动,5至9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2个主题活动。普通高中一年级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教育,二年级和三年级上学期开展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要尽可能兼顾多种活动方式,整合实施。普通高校应围绕或依托专业实践、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开展各种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应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专题劳动教育。

  (八)统筹课时安排。

  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课时中,安排一半以上时间采取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职业院校专题劳动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可在已有课程中设立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以专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在保证课时总数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分散或集中安排课时,相关专题活动可以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融合实施。小学三年级以上可设劳动日,每月1次;也可设劳动周,每学年1次。

  (九)统筹专业融合。

  坚持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积极推进跨学科实践教育,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进行组合、优化和再开发,建构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中小学要加大对学生劳动观念和态度培养,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训练。职业院校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围绕就业创业,注重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普通高校要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专业实验、生产实习、工程实训、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田野调查等有机结合起来。

  (十)统筹成果呈现。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生每学年完成1次社会服务和1种职业体验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集体劳动,鼓励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作品,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初中学生每学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至少2份较完整的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劳动技术作品,完成至少2次社会服务和2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进行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高一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发展指导开展职业体验;高二、高三年级学生须自主(或合作)完成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或项目设计方案;高中三年期间,学生须参加至少1次志愿服务,并有完整的活动成果报告(或记录),选择至少一门专题教育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校学生必须完成至少2次社会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学生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考核结果计入学生学业成绩。

  四、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统筹领导。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领导,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主体和责任部门。加强县级统筹,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型服务性劳动,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加强校内统筹,既要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家庭、社会,特别是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等力量,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机会和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配合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大力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十二)加强经费投入。

  各市(州)、县(市、区)要统筹中央补助资金、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和自有财力,以及通过接受社会捐赠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各地要将劳动教育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并由主管部门在部门的购买服务目录中进行细化,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促进社会力量提供更优质的劳动教育服务。

  (十三)加强师资建设。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校劳动课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待遇。多渠道多举措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劳动实践教

  育基地的规模和特点,配备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支持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与职业院校建立师资交流机制,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优势,承担普通学校劳动教育教学任务。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等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竞赛,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十四)加强资源开发。

  各地要把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因校制宜,扎根本土,充分挖掘、运用所在区域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源,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社区建设需要,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场地或实践基地建设。依托“校农结合”生产基地打造一批劳动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具有区域特色和学校特点的劳动体验教育。通过自建或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以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创新创业等为主要内容的规模适当、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技术实践教室,满足劳动教育需要。农村地区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确认一批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确认一批厂矿企业作为学工实践基地,认定一批城乡社区、福利院、医院、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公共场所作为服务性劳动基地。城镇地区要统筹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或利用现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宫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涉农涉工高校、职业院校要优化教学实验农场和教学实训中心教育教学功能,向全省大中小学开设劳动体验营。启动省级劳动实践教育和高校实验区创建工作。

  (十五)加强安全保障。

  以县为单位建立完善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劳动安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安全劳动意识。强化劳动实践活动安全风险评估,完善风险防控措施。依据学生身心发育情况,科学合理安排劳动实践活动。贯彻落实《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支持各地各学校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纠纷。完善校方责任险和无过失责任险,探索开发与学生劳动安全密切相关的保险产品,发挥保险在化解学校安全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

  (十六)加强督导检查。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开展劳动教育督导,对市(州)、县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并建立长效

  机制。学校要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次数、劳动实践态度、实际操作、劳动实践成果等具体劳动实践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实施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省市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培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高中一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高中二年级开设“技术课”,贯穿高中三个年级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每学期初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方针,认识“五育”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

  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评估优劣。二要订好劳动教材做到人手一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首先,利用我校现有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食堂、宾馆每学年开展学生帮厨活动;我校的农场,每学年安排学生实践体验。近几年来,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学校的绿化带、花坛和草坪,我们将其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卫生保洁工作。

  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复兴社区参加公益性劳动,将复兴社区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公益服务工作。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开展研究,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劳动课教学的质量,是优化劳动教育的关键。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深刻领会纲要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以校本教材为依托,举行了劳动教学公开课,课后,重点讨论研究劳动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4.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组建一个劳动兴趣小组。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学期末,学校将评选劳动先进班集体。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实施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各项教育活动安排

  1、爱绿护绿活动教育。

  (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中高年级可开展“爱护环境动起来”活动。各班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星级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班级劳动。

  (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4、课堂教学。

  三-六年级综合与实践教师认真落实《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德育处。

  5、节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队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实施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发〔20__〕7号),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材(〔20__〕4号)和山东省教育厅劳动教育工作要求,建立科学的课程标准和实施方略,总结和探索实施劳动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发挥其实施素质教育主体实践基地的作用,促进劳动教育的健康、稳定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课的"作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同时不断提高学校劳动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

  二、工作目标

  (一)教师方面

  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深化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学生方面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养成勤俭节约、认真负责、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爱护公物、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以及良好的劳动习惯。

  2.初步掌握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所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和一定的技术认识、技术思维、技术实践和技术创新能力。

  3.初步具有与劳动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质量意识、审美意识、伦理意识、效益意识、环保意识,以及关心当地经济建设的意识。

  三、具体措施

  (一)理论学习,树立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

  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是搞好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劳动教育学科教师要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使各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劳动教育课教师必须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习有关的理论,注意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发展。

  (二)大力优化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因此,精心设计好劳动教育学科的课堂教学,优化劳动教育课的教学过程就成为提高劳动教育课的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三)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学科实践活动,提高教育效果

  除劳动教育课外,还应通过选修课、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劳动教育。继续完善已开设的编织壁挂、版画藏书票、纸滕收编、生活中的化学、小发明家。同时还要大力提倡学生自觉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实施方案(篇5)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通知》(渝教基发〔20__〕26号)精神,切实加强劳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我县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良好劳动品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基本原则

  (一)把握育人导向。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强化劳动实践。

  (二)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分学段落实劳动教育和实践要求,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

  (三)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四)强化综合实施。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五)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和实践,避免“一刀切”。

  三、总体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使学生能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劳动教育课程。

  一是纳入课程。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安排,对学生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将劳动和劳技课有机整合,小学和初中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劳动课,每周不低于1课时,普通高中开好技术课程,职业高中落实实作实训课程,确保劳动教育课程落实落地。二是融入学科教学。在其他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利用品德与生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技术教育课程,加大劳动观念、生活态度和动手操作、劳动技能的培养。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地方传统劳动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周边自然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形成校本劳动教育特色。三是编写指导手册。学校根据需要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

  (二)明确劳动教育内容。

  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创新性劳动的内容。

  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小学中高年级要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

  初中要注重围绕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

  普通高中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承担家务劳动、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中等职业学校在加强常规劳动教育实践的同时,重点是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

  (三)强化劳动实践体验。

  要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要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可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好劳动周,小学低中年级以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校园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适当走向社会、参与校外劳动锻炼,并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劳动。

  1.明确日常卫生、劳动习惯养成基本要求。对学生在家和在校的个人内务整理、形象打理、卫生习惯养成、书桌收拾管理等提出明确细化的要求,形成常规、保持常态。

  2.加强校内劳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清洁环境、美化校园活动,校内一切劳动任务尽可能归于学生,学校所有公共场地卫生、绿化带等要合理安排到班级,由班级负责卫生打扫和打理,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均由学生自主完成。

  3.因地制宜,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各学校要建好劳动实践教室或实践基地,结合实际,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与农作物或饲养小动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区”,予以精心呵护。农村学校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建设相应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城镇学校可联系或利用当地场镇街道、企事业单位、职教实训基地等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定期布置劳动实践作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基地劳动、助农劳动、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课辅活动和课外活动时间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进行手工制作、创造发明、电器维修、班务整理、室内布置等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辟公益性岗位,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平台等。

  4.明确家务劳动实践任务。抓住衣食住行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引导孩子自觉参加劳动,并持之以恒,每期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每周安排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做饭、洗碗、洗衣、扫地、内务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假期明确一定家务实践劳动任务,可结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安排学生参与一定的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实践活动。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

  5.积极搭建劳动教育活动平台。一是落实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要结合实践落实每位同学岗位任务和责任,为同学和教师在某方面服好务;学校要探索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学校的清洁卫生、值周值日、检查评比、活动组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充分让学生参与策划和具体落实。二是搭建平台,开展劳动主题教育。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我爱我家”家务劳动、“我爱学校”成长劳动、“我爱公益”志愿劳动、“我爱自然”体验劳动等,同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组织开展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去体验交警、教师、清洁工人、建筑师、医生等不同职业。三是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开展劳动小模范评比,以活动为载体营造氛围,提高学生劳动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引导其养成自立自强的品质。四是充分挖掘校内、校外资源,建设一批劳动实践基础和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四)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充分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发挥教师特长,开设特色劳动教育课程;结合当地实际,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整合中职学校农学、旅游、电子等专业师资力量,深入中小学开展劳动技能指导。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师校本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同时要深入开展劳动教育教研活动,夯实基础。通过专家引领、校本研修、反思总结,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研究,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注重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和动力,提高教育效果。

  (五)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

  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一是打造学校劳动教育精品课程,每学年开展劳动教育优质课竞赛活动,开展班级学生劳动课展示活动;二是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汇报和劳动小模范评比活动;三是根据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择机开展县级观摩、展示和技能竞赛活动;四是开展劳动基地创建和县劳动教育特色示范校评选活动;五是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多举措营造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推动劳动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成立校长任组长亲自抓、分管教学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抓的领导小组,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可操作落地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和评价标准,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整合各类劳动教育资源,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活动开展和考核评价等,引领保障好劳动教育活动有序开展。

  (二)加强宣传引导。一是密切家校联系,加强劳动教育宣传,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使他们懂得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二是加强劳动教育科学研究,宣传推广劳动教育典型经验。三是积极宣传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提供劳动教育服务的先进事迹。注重挖掘在抗疫救灾等重大事件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大力宣传不畏艰难、百折不挠、敢于担当的高尚品格。四是鼓励和支持创作更多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做好条件保障。多种形式筹措资金,逐步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配置相应设备和所需耗材,建成质量保证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场所。学校每期应安排一定的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因时因地因校制宜,立足自身优势,强化特色,开展劳动教育基地和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内外结合,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逐步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实训基地。

  (四)加强风险防控。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管控机制和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开展。各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特别是辐射、疾病传染等,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对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五)完善督导评价。将学校劳动教育纳入综合考评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纳入教育督导体系。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督导办法,定期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并将督导结果反馈公开,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并纳入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实施方案(篇6)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义安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活动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统筹区域多样化劳动教育资源,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推动创建一批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达标(示范)学校;中小学劳动教育常态深入开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普遍重视劳动的教育氛围。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为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二)各学段基本目标

  1.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

  2.小学中高年级:要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初步养成手脑并用的劳动习惯,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体会到劳动光荣。

  3.初中年级:注重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承担校园和社区的部分劳动任务,培养服务集体、服务社区责任意识,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

  4.高中年级:中等职业学校重点是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三、主要途径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课堂是传播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劳动情感,形成劳动能力的主渠道,是实现有效劳动教育教学的主战场。

  1、五育融合,构建课程体系。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把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画”劳动、“唱”劳动、“写”劳动、“演”劳动、“算”劳动等活动,提高学生劳动素养。

  2、保证课时,分类分段实施。落实课程设置要求,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确保劳动教育课时每周不少于1课时。按照《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分学段分年级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等相关的综合实践课程;同时利用道德与法治、语文、科学、历史、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少先队活动课等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观念和技术教育。

  3、开发课程,凸显时代特色。充分利用学校和实践基地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大力开发校本劳动课程,组织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

  (二)以实践体验为主方向,将劳动教育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

  1、丰富活动,培养劳动观念。各学校根据自己独有的特征,因地制宜一校一品,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劳动教育育人体系。精心设计开展好劳动教育“十个一”活动,为学生提供体验劳动教育的平台,以“上好一节劳动课、建设一个劳动基地、种(养)好一亩三分地、学会一门劳动技术、实施一张校园服务作业表、开展一场劳动分享会、组织一期手工劳技展演、建立一支劳动志愿服务队、参加一次劳动社会实践、争当一次劳动之星”等为实施路径,积极构建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增强学生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劳动安全教育,提高劳动教育实效。

  2、集中体验,培育劳动精神。推进家校携手“四步走”,即学校发布清单—家庭完成—校园比赛—家校共评。家长指导家务劳动,学校赛事互学互鉴。各学校每学年设立劳动周,精心组织,以集体劳动为主,创造性开展劳动周活动,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3、拓展基地,奠基劳动能力。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开辟校园小农场,进行种植劳动,使劳动教育日常化、常态化、系统化。区教体局将命名一批义安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各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区级劳动体验基地、研学实践基地等劳动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主渠道,合力实施劳动育人。

  围绕“自己的事自己做、学校的事争着做、家里的事主动做、社会的事帮着做”“定岗位、定任务、定目标”,在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开展。实现校内公益劳动日常化、小区劳动经常化、家庭劳动清单化、社会劳动多样化。

  1、家庭劳动清单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日常家务劳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家庭劳动任务清单,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以孝亲、敬老、爱幼等主题家庭劳动日活动。每年学会1至2项衣食住行日常生活技能。

  2、校园劳动多样化。坚持学生值日制度,合理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通过手工制作、非遗传承、团队日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方式加强劳动教育。

  3、社会劳动志愿化。积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和社区志愿服务,要积极搭建平台,与社区、农场等场馆和教育基地开展合作,大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劳动研学、职业体验活动,拓展劳动教育的途径,让学生在劳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建立健全劳动教育制度,制定详细的劳动教育方案,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2、多措并举,强化师资。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各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兼任教师,聘请行业专业人士实施劳动教育,进行专项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的自觉性,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4、加强督导,注重评价。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教育目标考核体系,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区教体局以“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全区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开设进行督查开展劳动教育质量监测,强化反馈和指导。根据有关评估考核结果,以“以奖代补”的形式表彰一批特色学校。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实施方案(篇7)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材〔20__〕4号)、《平阳县新时代中小学“五防五立”育人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平教〔20_〕55号)等精神,充分发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切实提高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持“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以“五防五立”育人工作为基础,以“防四体不勤,立勤劳品质”为核心内容,积极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模式,切实把劳动教育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平阳学子。

  二、劳动教育目标及内容

  (一)主要目标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2.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习惯。培养学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等精神品质和珍惜劳动成果、杜绝铺张浪费、理性消费等良好习惯。

  3.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引导学生掌握劳动基本知识和技能,能正确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工具,注重手脑并用,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团队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提高创新的劳动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丰富经验、精湛技艺的基础上,观察思考、知行合一。能运用所学知识,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技术,打破僵化思维方式,推陈出新,提高学生创新劳动的能力和意识。

  5.弘扬优秀的劳动精神。培养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能深刻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深刻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时代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和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新时代精神。

  (二)主要内容

  1.小学低年段。注重劳动意识的启蒙,以学生个人生活起居和校园生活自理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

  2.小学中高段。注重劳动习惯的养成,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能分担家务劳动,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劳动最光荣,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

  3.初中。注重劳动知识与技能学习,以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和职业启蒙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安全意识,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

  4.普通高中。注重劳动实践和精神的传承,结合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实践和生产劳动实践,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5.中职学校。注重职业技术技能训练,结合中职学生专业特点,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让学生参与专业实习实训、技能竞赛等活动,积极投身工艺升级、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三、实施举措

  (一)落实劳动教育基础课程

  1.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各中小学可依托国家教材和省编地方教材,切实承担实施劳动教育主体责任,制定劳动教育教学计划,明确劳动教育内容及目标要求,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将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课程、高中技术(含信息技术、技术)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进行必要统筹,开齐开足,确保每周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平均不少于1课时。

  2.有机渗透学科教学。各中小学要有重点的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政)、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渗透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增加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纳入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学科教学中更应强化知识的实际应用,将日常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探索整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学科(STEAM)的跨学科学习活动。

  3.开发劳动精品课程。各中小学要依据本校的校情和学情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劳动教育精品课程。可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开发以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富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普通高中及中职学校可结合当地产业和学生需求,开发丰富的职业技能类课程。可充分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创客空间、职业实践等载体,让劳动教育课程富有多样化和地方气息,落到实处,达到育人实效。

  (二)开展校园劳动体验行动

  1.建设校园劳动实践基地。要充分挖掘校园劳动资源,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管理服务等劳动,让校园成为学生劳动“宅基地”。建设木工、金工、家政等类别劳动实践教室,让劳动实践教室成为学生劳动“自留地”。建设学工、学农、职业体验等类别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让劳动实践基地成为学生劳动“承包地”。(校内劳动基地建设具体要求,参照附件2、附件3。)

  2.开展校园劳动主题活动。要充分结合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劳动节、丰收节、志愿者日、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及兴趣小组、社团等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将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劳动文化紧密结合,与二十四节气等中国传统劳动所包含的人生智慧紧密结合,提升劳动教育的育人内涵。

  3.开展校园劳动周活动。在每年四月底和五月初期间,开展全县中小学劳动周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各中小学要充分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位一体育人网络,以校园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家务和校外劳动项目实践、校园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等为主要内容,努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中职学校可开展职业教育周、职业体验实践月等产教融合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工匠精神。

  (三)开展家庭劳动参与行动

  1.鼓励家长的引领作用。要通过家长学校(数字家长学校)、家长会、家委会等家校共育渠道,利用致家长倡议书、专题教育、社区宣讲、网络媒体等途径,广泛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切实让家长理解与体会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手把手教,鼓励孩子掌握生活基本技能,培养孩子生活自理意识和能力,引导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参与家庭事务管理,建立幸福美满、民主和谐、健康长久的亲子关系。

  2.制定家务劳动清单。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特点,制定家庭劳动活动清单,利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掌握洗衣、做饭、居家美化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根据学生实际,可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出力出汗项目,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其中,义务教育段学生每学年必须掌握1-2项劳动技能,实行家校联动评价,做到人人会过关、人人都掌握、人人有收获。

  3.开展亲子劳动实践。要鼓励家长充分利用传统节假日、周末等时间节点,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社区、商场、社会各机构等需求,携手孩子参加各项有益的劳动体验和社会实践,进一步让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让学生造就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进一步巩固良好的亲子关系。

  (四)开展校外劳动实践行动

  1.开展生产劳动。要充分利用平阳县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研学实践营地(基地)、校内外劳动基地、工厂、农场等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工业、农业等生产劳动,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基础技能。

  2.开展公益劳动。要充分利用传统节假日、志愿者日、世界环境日等,深入社区、养老院、商场、医院、动车站等社会场所,开展学生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提高服务技能,体会劳动光荣,树立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

  3.开展创新劳动。要结合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研学旅行等开展工艺创作、艺术创作、科技创新、科技制作的创新劳动,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勇于创新、刻苦钻研的劳动精神。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领导,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主要职能科室统筹协调的领导小组,落实劳动教育责任主体。各学区、直属校要相应成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安排,落实工作责任,努力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和企业的“五位一体”的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

  (二)加强队伍建设。县教育局将建立具备理论讲授、训练带教、实践指导能力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根据学校劳动教育实际需要,为学校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并探索建立中职学校与普通中小学师资交流共享机制。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探索培训、晋职、评优等配套制度建设。

  (三)加强资源开发。县教育局将积极创造条件,因校制宜,加强劳动教育场地或实践基地建设。各校可通过自建或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以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等为主要内容的规模适当、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满足学生劳动实践需要。积极探索和打造学生劳动教育评价数字化信息平台,推进学生劳动成果、劳动综合素养评价等信息录入。

  (四)加强典型引路。县教育局将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联盟学校建设,架构校际劳动教育的联系和成功经验分享的桥梁,共同商讨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模式和新体系,进一步推进学区、学校、营地(基地)和企业等联系,推典型、做示范,加强各方资源共享,进一步促进我县各中小学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形成新局面。

  (五)加强安全保障机制。各中小学要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实施学生外出备案制度,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并事先报备县教育局安保科。要进一步加强劳动安全教育、演练及实训,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适度安排劳动强度、时长,合理设计劳

  动任务及场所设施,科学评估劳动实践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辐射、疾病传染等安全隐患。

  (六)加强督导评价。县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强各校劳动教育督导评价,将其纳入平阳县中小学发展性评价体系,以督导促落实。各校要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根据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为重点,通过平时表现评价、学期综合评价、学校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完成情况、参与校外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情况等形式评价,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

  (七)加强舆论宣传。各中小学要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推广劳动教育典型经验。积极宣传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提供劳动教育服务的好做法、典型人物及事迹。推出形式多样的新闻报道和融媒体产品,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平阳县中小学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五、本办法自20__年6月25日起实施。

篇五: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手工制作:掌握一项手工技能,可以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如编织、绘画、剪纸等。

  衣物洗涤:掌握衣物洗涤技巧,能够清洗自己的衣物,包括衬衫、裤子、裙子等。

  垃圾分类:掌握垃圾分类知识,能够正确分类处理垃圾,保持家庭环境整洁。

  种植养护:掌握植物养护知识,能够照顾家中的花草,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

  照顾家人:学会照顾家人,包括照顾老人和幼儿,掌握简单的照顾技巧,如煮饭、洗菜、擦桌子等。

  四、家庭参与

  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家务劳动,营造家庭和谐氛围。学校将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家务劳动教育活动,加强家校互动,共同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能力。

  五、评价方式

  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家务劳动表现,定期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同时,学校将组织家长对孩子的家务劳动进行评价,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的良好品质。

  二、确定劳动内容

  1.家务劳动:包括衣物洗涤、垃圾分类、种植养护、照顾家人等。

  2.社区服务: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如清理垃圾、植树造林等。

  3.生产劳动:参与家庭或社区生产劳动,如帮忙种菜、打扫卫生等。

  三、实施方法

  1.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结合学科特点和活动特征有机融入家务劳动教育内容,确保家务劳动教育全方位融入。

  2.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的美德思想,参与家务劳动,并规定每月研究一项新的家务劳动技能,由家长指导督促完成。

  3.定期开展家务劳动展评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相互研究新的家务劳动技能。

  4.结合特定的节日和主题活动开展相关的家务劳动,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节日。

  四、评价方式

  1.定期评选“家务劳动小能手”,树立榜样。

  2.每学期末,班级以图文并茂总结性的形式汇报班级学生的劳动情况。

  3.将学生家务劳动表现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为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我们需要让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并培养他们勤奋研究、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此,我们需要统筹资源,构建模式,形成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把我们的学校创建成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决定成立XXX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我们需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劳动教育中,我们需要坚持思想引领,有机融入,实际体验和适当适度。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在日常研究生活中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实现劳动教育目标,我们需要抓住关键环节,开展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研究生活技能,协助家务劳动,开展兴

  趣劳作和利用家访。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家长负担,体会劳动乐趣,并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

  最后,我们需要展示学生的劳动成果,并评选劳动达人。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和劳动成果等方面。通过撰写劳动叙事作文、制作手工作品、拍摄劳动实践照片和小视频等方式,我们可以展示交流劳动教育成果。这样,我们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劳动精神。

  开学后,我们将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劳动教育主题班会,评选出班级“劳动之星”、“家务劳动小达人”、“手工达人”、“种植小能手”等荣誉称号,并在全校进行展示评选出学校的“劳动小能人”。

  我们将教师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和班级管理情况与绩效考评相结合,以此有效增强老师们对学生劳动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孩子的劳动观念必须从小养成,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热爱劳动。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惯。

  首先,我们将以劳动技术教育为主阵地,通过学生的实践,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传授劳动知识技能与培养劳动惯相结合,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工作的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劳动惯。

  其次,我们将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比如定期举办自理能力测试、劳动能手竞赛、“今天我当家”中队主题会等活动,让孩子参与实践。在学校继续开展“雏鹰行动”系列活动,培养学生“五自能力”,并举行隆重的颁章仪式,增强学生的荣誉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和劳动实践,学生可以丰富课余生活,增加对劳动的兴趣,同时,自理能力、动手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最后,我们将重视劳动过程的监督和考核评价,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如采用制定“学校家庭劳动教育反馈”等有效手段,注重学生在研究技能的过程中,从不会到会的各项需求,踏踏实实,真正使劳动教育自始至终落到实处。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开展活动目的明确,计划性强,不加重学生负担;注意与其他的活动,如班级大扫除,少先队组织的参观调查活动等结合起来,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惯,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养成良好劳动惯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假日小队”、“红领巾特别行动小队”等形式,定期带领学生参加社区劳动和公益活动。这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遵守文明规则的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惯,学校应该与家庭教育结合。学校可以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增强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意识。同时,可以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教水平,引导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

  为了评价学生的劳动教育成果,需要建立家校合一的评价体系。这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惯和实践能力。

  针对班级基本情况和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劳动课的教学内容应该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在手工制作这一部分,需要特别关注教材的重难点,安排充足的课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通过这些努力,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1、在劳动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通过讲述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惯。

  2、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在劳动课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创造一个宽

  松和谐的研究氛围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提高技能,陶冶品德。

  3、本学期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劳动:平时的劳动(如值日、义务劳动)、对待劳动课的态度、家务劳动。我们将从学生平时的值日、义务劳动等情况,学生在劳动课各方面的表现,以及家长反映在家中的劳动情况来评定等级,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4、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5、我们将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将会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品德,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5一、指导思想:

  本方案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创育工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认真开展劳动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动手与动脑箱结合,形成初步的劳技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工作重点:

  1、结合语文、综合实践、科学学科的教学,以劳动实践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惯为目的,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与相关学科的整合。

  2、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身参与劳动过程,在劳动中增长技能,学会劳动。

  三、具体措施:

  1、利用综合实践课,对学生进行自己动手讲卫生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2、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效果,指导学生开展技术探究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操作能力。以计算机课堂为主阵地,使计算机课程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

  3、开展“争当小实验家”科学小组活动,成立综合实践组、科学组、环教组、手工组等,组织三年级至五年级学生,每两周开展一次有计划的活动。

篇六: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范文8篇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篇1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各项教育活动安排

  1、爱绿护绿活动教育。

  (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中高年级可开展“爱护环境动起来”活动。各班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星级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班级劳动。

  (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4、课堂教学。

  三~六年级综合与实践教师认真落实《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德育处。

  5、节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队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

  三、家庭、学校教育做到“八不要”

  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

  2、不要用“免劳”来奖励孩子,如“今天作业全对,扫地任务免了”。

  3、不要再孩子面前蔑视劳动,如“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捡垃圾”。

  4、不要因为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干净,不用你洗”。

  5、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训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够笨的”。

  6、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10分钟了,一件还没做完,我都做3件了”。

  7、不要否定孩子的劳动成果,如“看你洗的袜子,跟没洗有啥两样”。

  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厌恶劳动”的话,如“居委会让大家扫雪,我才不去呢”。

  各班简要总结教育活动,期末交德育处。根据总结情况,德育处评选“劳动好少年”。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篇2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全面提升学生劳动能力与劳动素养,形成体现时代要求、符合育人规律、彰显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的相互融合;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相互贯通,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进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和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培养学生具备胜任专业工作的劳动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在劳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劳动习惯。

  三、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党的领导,本着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育人为本的原则,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促进学生健康协调发展。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育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诚

  实合法劳动的意识,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决心。

  坚持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体会劳动艰辛,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

  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的劳动育人功能。尤其要注重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改进劳动教育方式,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本地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充分挖掘行业企业、学科优势等可利用资源,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

  四、教育体系

  学生在校期间开设“劳动教育”课程2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1学分,劳动综合实践1学分。

  (一)劳动理论教育体系

  1.设置劳动教育通识必修课

  将劳动教育纳入培养方案,面向所有专业大一新生开设1个学分的劳动教育通识必修课。系统性向全校学生普及通

  用劳动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劳动实践的创造本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劳动教育通识理论课。

  2.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课程

  明确学习的本质是劳动。在思政类课程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各专业课程具有的劳动属性和劳动指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强化专业劳动伦理教育和专业未来劳动发展趋势教育。

  (二)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1.生活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在加强学生宿舍卫生管理,培养良好个人生活习惯和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学院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联合相关部门围绕学生宿舍、食堂、实验室、教学楼、图书馆等场所组织开展义务劳动,在集体劳动中提升个人生活技能,让劳动教育全面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

  2.专业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和特色劳动教育资源,将专业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纳入教学内容,探索构建通识性与特色性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模式。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实践教育基地的劳动育人功能,系统开展课程设计、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的劳动实践教育;一方面通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帮扶、项目研发、创业实践等劳动过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增强学生对劳动精神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锻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社会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依托社会调查、科技扶助、支教扫盲、文化宣传、环境保护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劳动实践育人空间,为学生参与社会劳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有利的条件。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劳动第一线,感受劳动的魅力,在实践中印证、加深对生产劳动的认知与理解。

  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公益志愿服务。组织学生自主选择并主动参与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志愿者日等主题公益劳动;依托社区、街道、敬老院、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培育学生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投身公益志愿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三)劳动拓展教育体系

  1.推进校园劳动文化建设

  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劳动知识与劳动相关法律法规、榜样人物事迹,创建校园劳动文化环境;组织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学生竞赛、专题报告、劳动成果展示等活动,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将劳动教育融

  入到铭记校史、牢记校训、传唱校歌等活动,打造校园劳动文化特色。

  2.选树劳动教育先进典型

  邀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开展校园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工匠精神和劳模风范。依托“劳动之星”、“文明宿舍”等评选活动对劳动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表扬,树立一批优秀典型,提升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考核机制

  学生必修取得“劳动教育”课程2个学分方可取得毕业资格。通识必修课1学分通过课程考核取得;劳动综合实践学分原则上由学生本人自主申报认定。

  申报认定程序如下:

  1.学生在第六学期考试周前集中填写“综合劳动情况鉴定表”(见附件)并撰写“劳动情况报告”(具体内容、格式院根据各自情况统一规定)。自评等级要依据充分、客观严谨,相关劳动经历或成绩须附劳动组织单位的证明材料或相应证书。

  2.辅导员对学生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初步给出学院评定结论。

  3.学院劳动教育工作组对存在争议的结论进行审议表决,并最终审议通过辅导员给出的评定结论,组织录入。

  4.学院按照试卷存档要求将学生的全套申报材料归档留存。

  5.鉴定为不合格的.学生不能取得学分,须在完成相应劳动内容后在第八学期再次申请评定,仍不合格者当年无法取得毕业资格。

  六、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生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劳动教育体系设计、教学管理、劳动教育的组织协调和争议仲裁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办公室主任由教务处处长兼任。劳动教育工作办公室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分析、研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全力配合劳动教育的开展。

  2.注重育人实效

  各二级学院成立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学生劳动教育工作组,负责本学院劳动教育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要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具体措施,细化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统一有序、扎实有效地开展。

  3.强化安全管理

  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

  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消除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制订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4.做好监测预警

  构建院校两级监督预警机制。学院要强化组织管理,要将学生劳动实践完成情况纳入学业预警考评范畴,督促学生如期完成规定学习内容;学校要将学生劳动教育纳入日常督导与学院年度考核,以督查促落实,以督查促整改,确保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七、附则

  本实施方案由学生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其他相关文件与本方案不一致的,以本方案为准。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篇3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构建我校劳动教育体系,加强劳动育人功能,让学生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第二章总体目标

  第二条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第三条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第四条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第五条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第三章基本原则

  第六条思想引领。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身健体,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第七条有机融入。有效发挥专业教育、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

  第八条实践体验。坚持让学生参与劳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服务岗位实践活动中,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主要措施

  第九条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各专业群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面,开设不少于16学时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

  第十条各专业按自身专业特点在1-4学期每学期开设4课时有关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劳育专题教育讲座,总课时不得低于16课时。纳入“第二课堂”A类学分计算范畴。

  第十一条开展劳动周活动。每学期安排一周作为劳动周,进行义务劳动。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

  第十二条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劳动元素,在课程标准中体现劳动内容和评价指标,将劳动教育贯穿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结束前开展“三分钟微劳动”,纳入学生学业评价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第十三条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等节日,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

  第五章保障措施

  第十四条加强劳动师资队伍建设。结合专业特色着力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加强对劳动教育的培训与指导,强化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建立企业兼职劳动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将生产一线获得的经历、经验及案例融入教学中。

  第十五条推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依托校内先进的实训中心、图书馆等场所建立校内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联合校企合作的龙头企业、街道社区等打造劳动教育校外实践平台,运用企业的职业文化育人,强化安全生产、劳动流程、劳动规范、劳动保护等的教育,引导学生建立职业精神,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第十六条建立协同实施机制。校企双方共同管理的劳动教育实施机制。通过建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要联合社会力量,设置荣誉教师、实务导师岗位等,多渠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劳动教育。共建共享稳定的劳动实践基

  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各类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多渠道拓展劳动实践场所。

  第十七条鼓励教师开展劳动教育教学研究。对于积极编写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读本且经过学校审核通过的著作按照学校校本教材相关规定给予奖励。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篇4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将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多渠道宣传,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必须遵守的守则。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我校重视劳动教育,组成以校长具体负责的领导小组,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紧密与少先队活动挂钩,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我校还将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

  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二、继续以“服务岗位的创建”活动为抓手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打通渠道,拓宽开放外延,为学生搭建多元的成长舞台。

  我校从学生的认知、情感规律出发,以“广阔的舞台,金色的童年”为主题,广泛为学生创建服务实践岗位,开展体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服务岗位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显为良好的行为和自觉习惯。

  1、组织“爱学校的集体劳动”,每个学生在班级内寻找适合自己的小岗位,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责任感。

  班班有劳动基地,各班主任要继续组织学生到劳动基地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把劳动基地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另一课堂,确保“时间、地点、人员、效果”四落实。

  2、组织“爱自家的家务活动和爱自己的自理劳动”,坚持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我做爸妈的小帮手”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衣、叠被;同时要求学生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如自己烧饭、自己做好个人卫生、自己上学等。

  3、组织“爱社会的公益劳动”,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给孩子积极参与并实践劳动技能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让其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光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以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

  1、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

  2、积极开展“三个一”活动,即“访一名劳动能手”“学一种劳动技术”“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篇5劳动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搞好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劳动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因此为了搞好本学期的劳动教学工作,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六年级共8人,学生整体素质不错。但思想教浮躁,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个别学生劳动态度不端正。

  二、掌握基本知识情况

  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不爱动手操作,劳动态度需要端正。

  三、熟悉教学内容、重难点、课时安排

  本册劳动课共15课,内容分为三部分;①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②手工制作;③生活小常识。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四、教材的重难点

  是手工制作这一部分,本学期共有19周,安排了16课时,每周一节正课。

  五、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

  通过我对班级情况的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熟悉,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对劳动课教学工作做以下安排。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

  1.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改变过去单一的理论测试的评价制度。

  3.本学期要从三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劳动。

  ①平时的劳动(如值日、义务劳动)②对待劳动课的态度

  ③家务劳动。

  即:一方面从学生平时的值日,义务劳动等情况,评出等级;第二方面从学生在劳动课各方面的表现评出等级;三从家长反映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评出等级,最后进行综合评定,这样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4.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5.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本学期教学中,要以以上的总体计划来完成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篇6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和劳动实践能力,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二)具体目标。用3年左右时间统筹资源,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重点打造1所本科高校教学实验农场、10个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遴选10个劳动教育示范县(市、区),遴选立项100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00所省级劳动教育项目试点学校,以点带面,实现“校

  校有场地、县县有基地”,带动全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二、实施途径

  (三)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

  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幼儿园阶段要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幼儿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义务教育阶段要将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劳动实践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特色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普通高中应结合当地产业和学生需求,开发丰富的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职业院校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及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在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生产实习、工业劳动、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中加强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普通高校要结合学校自身培养定位,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将大学生专业实习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服务社会,不断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劳动教育培养目标,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特色,融专业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公益劳动和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探索实施劳动实践教育,可邀请农技人员、农业种植能手等到学校面对面、手把手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创客空间,引导学生以项目学习的方式,进行创意制造实践。

  (四)在校内活动中嵌入劳动教育。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设立宿舍管理、食堂帮厨、快递收发、校园绿化等勤工助学岗,引导学生走进劳动一线。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把学校草地、花坛、食堂、餐厅、宿舍、文体设施等作为学生接受劳动实践的场所,明确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学校日常管理、清洁卫生事务,参与校园绿化管理、文体设施清洁、学生宿舍整理、食堂餐厅保洁、餐具清洗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辟“校园农场”,设立校本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或“田园课堂”,适当开展种养劳动实践。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活动,或到“校农结合”基地开展劳动实践。高校应当设置劳动实践月或实践周,在实训实践中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明确学分计算方式。各级各类学校要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五)在家庭生活中强化劳动教育。

  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

  面的劳动。幼儿园要引导幼儿掌握自主穿衣、吃饭、如厕、收拾玩具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协助家长完成择菜、浇花、摆放碗筷等简单的家务劳动。中小学可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安排学生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保障中小学1至2年级家庭劳动实践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学生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劳动家庭作业以鼓励学生在家庭中立足自己的事自己做,并适当帮助父母或其他长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主。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务劳动以整理内务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以内务整理、洗菜、煮饭、炒菜、洗碗、洗衣、家庭卫生保洁、购物、器具修理等日常家务劳动为主。中小学生每学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要按年度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六)在社会实践中拓展劳动教育。

  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小学高年级以上校外劳动每学年不少于1次;高校结合专业实习实践开展校外劳动每学期不少于1次。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千村万户”劳动实践月或劳

  动体验周,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劳动。充分利用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结合团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职业体验活动等。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要立足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乡村振兴、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积极探索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劳动教育内容和方式;发挥学生专业特长,以劳动互助和服务社会的方式,设立促进学生劳动情感养成、劳动能力提升的系列劳动教育品牌引领项目。

  三、基本要求

  (七)统筹课程设置。

  义务教育阶段1至4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1个主题活动,5至9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2个主题活动。普通高中一年级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教育,二年级和三年级上学期开展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要尽可能兼顾多种活动方式,整合实施。普通高校应围绕或依托专业实践、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开展各种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应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专题劳动教育。

  (八)统筹课时安排。

  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课时中,安排一半以上时间采取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职业院校专题劳动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可在已有课程中设立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以专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在保证课时总数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分散或集中安排课时,相关专题活动可以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融合实施。小学三年级以上可设劳动日,每月1次;也可设劳动周,每学年1次。

  (九)统筹专业融合。

  坚持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积极推进跨学科实践教育,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进行组合、优化和再开发,建构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中小学要加大对学生劳动观念和态度培养,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训练。职业院校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围绕就业创业,注重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普通高校要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专业实验、生产实习、工程实训、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田野调查等有机结合起来。

  (十)统筹成果呈现。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生每学年完成1次社会服务和1种职业体验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集体劳动,鼓励

  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作品,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初中学生每学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至少2份较完整的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劳动技术作品,完成至少2次社会服务和2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进行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高一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发展指导开展职业体验;高二、高三年级学生须自主(或合作)完成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或项目设计方案;高中三年期间,学生须参加至少1次志愿服务,并有完整的活动成果报告(或记录),选择至少一门专题教育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校学生必须完成至少2次社会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学生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考核结果计入学生学业成绩。

  四、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统筹领导。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领导,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主体和责任部门。加强县级统筹,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型服务性劳动,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加强校内统筹,既要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家庭、社会,特别是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等力量,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机会和平台。

  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配合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大力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十二)加强经费投入。

  各市(州)、县(市、区)要统筹中央补助资金、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和自有财力,以及通过接受社会捐赠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各地要将劳动教育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并由主管部门在部门的购买服务目录中进行细化,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促进社会力量提供更优质的劳动教育服务。

  (十三)加强师资建设。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校劳动课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待遇。多渠道多举措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规模和特点,配备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支持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与职业院校建立师资交流机制,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优势,承担普通学校劳动教育教学任务。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等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竞赛,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十四)加强资源开发。

  各地要把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因校制宜,扎根本土,充分挖掘、运用所在区域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源,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社区建设需要,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场地或实践基地建设。依托“校农结合”生产基地打造一批劳动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具有区域特色和学校特点的劳动体验教育。通过自建或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以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创新创业等为主要内容的规模适当、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技术实践教室,满足劳动教育需要。农村地区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确认一批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确认一批厂矿企业作为学工实践基地,认定一批城乡社区、福利院、医院、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公共场所作为服务性劳动基地。城镇地区要统筹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或利用现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宫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涉农涉工高校、职业院校要优化教学实验农场和教学实训中心教育教学功能,向全省大中小学开设劳动体验营。启动省级劳动实践教育和高校实验区创建工作。

  (十五)加强安全保障。

  以县为单位建立完善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劳动安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安全劳动意识。强化劳动实践活动安全风险评估,完善风险防控措施。依据学生身心发育情况,科学合理安排劳动实践活动。贯彻落实《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支持各地各学校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纠纷。完善校方责任险和无过失责任险,探索开发与学生劳动安全密切相关的保险产品,发挥保险在化解学校安全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

  (十六)加强督导检查。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开展劳动教育督导,对市(州)、县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并建立长效机制。学校要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次数、劳动实践态度、实际操作、劳动实践成果等具体劳动实践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篇7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

  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省市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培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高中一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高中二年级开设“通用技术课”,贯穿高中三个年级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每学期初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方针,认识“五育”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

  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评估优劣。二要订好劳动教材做到人手一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首先,利用我校现有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食堂、宾馆每学年开展学生帮厨活动;我校的农场,每学年安排学生实践体验。近几年来,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学校的绿化带、花坛和草坪,我们将其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卫生保洁工作。

  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复兴社区参加公益性劳动,将复兴社区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公益服务工作。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开展研究,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劳动课教学的质量,是优化劳动教育的关键。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深刻领会纲要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以校本教材为依托,举行了劳动教学公开课,课后,重点讨论研究劳动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4.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组建一个劳动兴趣小组。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学期末,学校将评选劳动先进班集体。

  5.学校开展全校学生征集“劳动小窍门”、“劳动金点子”,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学习、创新的能力。

  6.各班组织学生开展“学一种劳动技术”、“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

  7.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

  8.开展评选“劳动能手”等活动。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篇8劳动教育是校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同学们参与校风建设的途径之一,并以此可以培养全校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为了让全校学生积极有效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培养其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其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实际本领,学校、班级决定开设劳动教育课,现提出具体方案如下:

  一、劳动教育课安排方式

  每周安排两个班,每班三天,每天从早上7:40开始至中午放学,下午从14:00开始至晚自习前(晚餐之后重点做好保洁),实行全校全天公共区域、楼道等清洁大包干,其余时间各班只负责本班教室清洁扫除(因需要特别安排除外),这项内容视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由班级评分记入学生操行成绩。

  二、班级及个人职责

  (一)班级职责

  1、负责教学楼、实验楼的楼道、楼梯、及楼梯扶手、通风窗、镜子等的打扫及保洁;

  2、负责学校临时教学平房区、操场、游泳池、篮球场、绿化带的打扫及保洁;

  3、负责学校干道扫除及保洁;

  4、清除责任区内果皮屑箱内的废弃物,清洗果皮箱,做到随时清除;

  5、劳动课三天期间的常规值勤,秩序维持及违章纠正记录。

  (二)个人职责

  1、以身作则,模范遵守校规校纪,自觉争做五中小主人,用自己的表率作用带动校园的良好风尚;

  2、学生实行责任区域包干负责制,负责搞好班级分配给每个同学的责任区域的全天卫生和常规管理,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

  3、学生具体责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打扫责任区卫生

  (2)责任区保洁

  (3)责任区常规值勤,违章纠正(包括乱吐乱扔,言行不文明等及有违反校规校纪的其他行为),记录并上报。

  三、组织职责

  (一)教导处

  负责活动安排,标准制定,目标检测考评,违章情况统计通报,劳动技术指导。

  (二)教导处

  负责物质保证,工具发放,回收。

  (三)班主任

  分配落实责任,组织督促,指导学生进行劳动保洁,评价每个学生的劳动情况,记入个人操行鉴定评分。安排科任教师的指导区域。

  (四)科任教师在所任班级劳动期间按课表规定的该班课程表时间到班上与班主任一起共同组织、指导学生劳动。

  四、劳动标准

  (一)楼道

  1、地面无尘、无迹、光亮;

  2、墙裙无污迹、洁净;

  3、墙面、墙角、屋顶无尘,光亮;

  4、及时清除责任区内果屑箱,有效维持区内秩序,有力纠正违章行为并填写“违章记录单”。

  (二)公共区

  1、无石块、纸屑、烟头等垃圾废弃物;

  2、无积水、痰迹;

  3、草坪、绿化地带无纸团,塑料袋等废弃物;

  4、每日清除两次以上果皮箱;

  5、有效维持责任区内秩序,及时纠正违章填写“违章记录单”。

  五、检查及评定

  检查实行定时检查和不定时检查相结合。定时检查时间是上午9:30、下午14:00及17:00,检查有普遍和重点抽查两种形式;班级不合格者除不能参加先进班级评比外,凡涉及到的有关个人该期社会实践不合格,操行评定不及格。

  六、注意事项

  (一)在劳动期间,值周教师应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1、着装上岗,不擅离岗位。

  2、见到师长,按礼仪标准统一称“老师好!”

  3、上课、下课及课余时间遇到老师要主动为其让道。

  4、不追逐、打闹,禁止不文明使用劳动工具。

  5、在教学楼区、实验楼和教学楼劳动的同学还应做到:

  (1)上课期间不在教室窗户外张望;

  (2)不在楼梯及楼道喧哗;

  (3)走路时脚步放轻。

  (二)可通过“联系本”、座谈会及家长会等形式检查了解在家的劳动情况。

  家庭劳动具体要求:

  1、寝室

  (1)干净整洁,物品用具摆放有序;

  (2)墙壁布置高雅,内容具有知识性和激励性;

  (3)叠被,枕套枕巾整理平整;

  (4)衣物自己收拾,并有序叠放;

  (5)书架无灰尘,书籍(破损书籍自己修补)摆放有序。

  2、个人卫生

  (1)不留长发,常理发;

  (2)勤洗衣服勤洗澡,身上无异味;

  (3)勤修指甲,不留长指甲;

  (4)不穿戴与中学生身份不相称的服饰。

  3、为父母分担部分家务,一周之内至少做到:

  (1)洗一次衣服;

  (2)煮一次饭(包括炒菜);

  (3)拖两次地板;

  (4)擦两次灰尘(家具用品等)。

篇七: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关于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中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1孩子的劳动观念必需从小养成,只有树立了劳动的观念,从小养成劳动的习惯,才会让孩子喜爱劳动。那么,作为学校老师,应如何有效培育同学良好劳动习惯呢?我结合自己几年的教育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以劳动技术教育为主阵地,培育同学良好劳动习惯

  1、探求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同学劳动意识的增添。劳动课教学必需以同学为主体,通过同学的实践,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把传授劳动学问技能与培育劳动习惯相结合,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培育同学喜爱劳动的思想、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工作的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促进同学劳动力量的提高。比方,可以在学校生中定期举办自理力量测试、劳动能手竞赛、“今日我当家”中队主题会等活动,让孩子参加实践。在学校连续开展“雏鹰行动”系列活动,培育同学“五自力量”,还可以进行隆重的颁章仪式,增添同学的荣誉感。同学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和劳动实践,丰富了课余生活,增加了对劳动的爱好,同时,自理力量、动手力量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熬炼和提高。

  3、重视劳动过程的监督和考核评价。在确定劳动教学目标、内容的同时,要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如采纳制定“学校家庭劳动教育反馈”、等有效手段,注意同学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从不会到会

  的各项需求,踏踏实实,真正使劳动教育自始至终落到实处。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同学良好劳动习惯

  1、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长和补充,是学校劳动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将更加有利于学校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培育学校生良好劳动习惯的潜力很大,一要做到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开展活动目的.明确,打算性强,不加重同学负担;二是留意与其他的活动,如班级大扫除,少先队组织的参观调查活动等结合起来,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组织同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化社区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假日小队”、“红领巾特殊行动小队”等形式,定期带着同学参与社区劳动,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尽量为同学劳动技能的提高制造条件。这些社会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开阔同学的视野,而且对同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也起到主动的作用,从而,促使同学在家里劳动看法的转变,在学校仔细做好值日,在社会上自觉遵守文明规章。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培育同学良好劳动习惯

  1、要打破来自家庭教育的障碍。学校要指导家庭教育,关心家长克服来自思想上的障碍,端正家长的教育思想,不断增添其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意识。

  2、要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教水平。引导家长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改良家庭教育的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四、健全家校合一的评价体系,培育同学良好劳动习惯

  当然,培育同学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同学的实践力量和创新力量,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我信任,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同学肯定能够在劳动实践中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中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校教育不行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养教育、提高同学总体素养的基本途径。为深化做好同学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各项教育活动支配

  1、爱绿护绿活动教育。

  〔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同学发出号召:人人参加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中高班级可开展“爱惜环境动起来”活动。各班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同学宣扬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同学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依据不同班级同学力量,通过“星级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清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班级劳动。

  〔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同学参加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添同学的劳动意识,对同学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4、课堂教学。

  三~六班级综合与实践老师仔细落实《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德育处。

  5、节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队会,学唱《劳动最荣耀》,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

  三、家庭、学校教育做到“八不要”

  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处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

  2、不要用“免劳”来嘉奖孩子,如“今日作业全对,扫地任务免了”。

  3、不要再孩子面前蔑视劳动,如“如今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捡垃圾”。

  4、不要由于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洁净,不用你洗”。

  5、不要由于一次失误而训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够笨的”。

  6、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10分钟了,一件还没做完,我都做3件了”。

  7、不要否认孩子的劳动成果,如“看你洗的袜子,跟没洗有啥两样”。

  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厌恶劳动”的话,如“居委会让大家扫雪,我才不去呢”。

  各班简要总结教育活动,期末交德育处。依据总结状况,德育处评比“劳动好少年”。

篇八: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XXXX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我校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全体学生深入广泛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二、领导小组

  组

  长:XXX副组长:XXX成

  员:各班班主任

  三、具体措施

  1.结合劳动教材,让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由于小学生很简单的劳动都不会,各班要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讲清道理,在这些基础上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快乐。让学生懂得劳动是光荣的,幸福是靠劳动创造的,靠劳动生活的人最光荣,使学生认识到从小树立热爱

  劳动人民的思想。

  2.多用儿歌、故事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小学生最喜欢用儿歌、顺口溜或是四言、五言等形式来记忆一些对他们的要求,在内容上他们则对自己好奇的、便于动手的、便于模仿的容易接受。

  3.从日常生活中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各种与思想品德相关的地方表现出正确与错误的行为,各位班主任要通过对学生的点点滴滴观察,到一定时候就引导他们进行评价,谁对谁错,对在何处,错在何处,该怎样做。看似微不足道的芝麻小事,在日积月累中,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埋下热爱劳动、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种子。

  四、活动时间

  202X年5月1日——202X年5月31日

  五、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

  1.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做好“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月动员工作,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要求大家能积极行动起来,做学校里的热爱劳动小标兵,做家里的热爱劳动小成员。

  2.各班出好一期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黑板报。

  (二)实施阶段

  1.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3年

篇九: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落实《中小学家务劳动指南》,劳动教育作为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大环境,培养学生劳动教育观念。特制定此方案。

  二、家务劳动目标

  通过家务劳动,学生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强化责任担当,切切实实地感受、体认到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进而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

  三、家务劳动基本内容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确定相应的家务劳动内容。

  [1-3年级]居家防疫:熟悉家务防疫内容,增强防疫意识。掌握口罩晾晒及处理、消毒通风等劳动技能。每日自测体温,健康出行。

  卫生清理:熟练使用卫生工具,有效完成卫生清理劳动。学会扫地拖地、灰尘清理、碗筷洗刷、马桶冲刷等。

  内务整理:掌握个人内务的整理技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研究折衣服、叠被子、系鞋带等。

  -1-

  物品归整:学会物品分类摆放、研究归纳物品,增强自理能力。能够熟练整理收拾书桌,做到书本、文具分类摆放。

  加工食品:学会食品初期的简单处理,掌握择菜、洗菜、洗水果和1-2样简单食品加工技能。

  手工制作:尝试使用手工工具,熟悉一项手工技能。可研究缝制沙包、香包、编织、自制手工书皮等。

  衣物洗涤:学会洗涤自己的简单衣物、掌握简单洗涤技巧,会清洗袜子、内衣等小物品。

  垃圾分类:掌握垃圾类别,知道分类处理,自制分类垃圾桶,主动将家中垃圾进行分类。

  种植养护:掌握花草日常养护知识,能够有规律的浇水,施肥。给动物准备食物、帮助清理动物卫生等。

  照顾家人:懂得照顾家人、照看老人及幼儿,掌握简单照顾技巧。

  [4-5年级]居家防疫:掌握防疫知识,增强防疫意识。学会口罩晾晒及处理、消毒通风等防疫技能,监督家庭成员居家防疫。每日自测体温,健康出行。

  卫生清理:熟练使用卫生工具,掌握不同区域清理的方法和清理顺序,做到饭后收拾并擦干净桌子、收拾地面。

  内务整理:提高个人内务整理能力,有条理的"整理自己的衣橱衣物,保持自己的衣橱衣物整齐。

  -2-

  物品归整:掌握物品分类摆放、物品归纳技能,能够自己独立整理书橱、衣橱,并学会分类摆放。

  加工食品:学会安全使用烹饪工具、学会简单烹饪、掌握2-3样简单食品加工技能。

  手工制作:能够使用手工工具,掌握-项手工技能。尝试制作鸡毛毽、编织、贴绣、剪刻手工装饰等。

  衣物洗涤:掌握衣物洗涤分类,能够洗涤自己和家人的简单衣物、学会使用洗衣机。

  垃圾分类:掌握垃圾分类的意义,带动身边的人能按照垃圾分类的原则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种植养护:根据花草的具体需求,对花草进行的修剪、浇水、换土和施肥,学会给动物消毒等。

  照顾家人:学会照顾家人,掌握一定照顾技巧。帮助穿衣换衣、简单喂食、哄睡等。

  四、家务劳动实施途径

  1.设立家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研究相关的家务劳动技能,其他课程、其他活动也要结合学科特点、活动特征有机融入家务劳动教育内容,确保家务劳动教育全方位融入。

  2.家庭服务。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的美德思想,从家庭小事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家务劳动。一是让家长和学生共同确定孩子每天适当的常规家务劳动量,由家长负责督促检查,形成固定的家务劳动

  -3-

  岗位。二是利用节假日期间,为学生布置适合学生身心年龄的实践活动,规定时间内学会做某一件事,每月安排一张劳动项目表,确定每月新学的一项劳动本领,由家长作指导,让孩子月月有所收获,要求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并在每一项完成后有简短收获或感悟,在实践中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磨炼、成长,在劳动中体悟个人的幸福生活。

  3.定期开展家务劳动展评活动,将自己的劳动技能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相互研究新的家务劳动技能。

  4.结合特定的节日和主题活动开展相关的家务劳动,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节日。

  五、家务劳动评价

  1.定期评选“家务劳动小能手”,班级先根据学生表现和家长评语进行评选,确定候选人,然后进行学校评选,颁发奖状,树立榜样。

  2.每学期末,班级以图文并茂总结性的形式汇报班级学生的劳动情况,学生将自己本学期的家务劳动情况以图文形式(A4纸)在班级展示。

  3.将学生家务劳动表现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2023年9月修订)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4-

  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其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

  二、基本原则

  (一)把握育人导向。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二)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

  -5-

  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

  (三)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四)强化综合实施。因地制宜,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三、总体目标

  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四、科学设置劳动教育课程

  (一)学校一至六年级每周设置1节劳动必修课,各学

  -6-

  科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

  (二)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每天放学后进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洗碗、洗衣服、拖地等;周末、节假日跟随父母进行必要的劳动体验,如整理卫生、刨地瓜、收粮食等。

  (三)每学年寒暑假由学校统一安排劳动周,以社会实践和劳动体验主要内容。

  (四)劳动教育具体内容设置

  1.一、二年级以家务劳动和劳动习惯为主,辅以简单的手工结制作,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主要内容:自我服务劳动(订本子、包书皮、学习用品分类等)公务劳动(当好值日生、抹桌椅、开关门窗等)、家务劳动(择菜、拖地、洗碗……)、劳动习惯与品质教育、结课程实施等。

  2.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

  (1))三年级进行自我卫生整理(自己洗头、洗澡、洗小件衣服等)、学做家庭餐(2-3种凉拌菜)和依托劳动实践基地开设葵花种植管理。从整地、播种、护理、照顾、浇水、-7-

  收获、加工等内容系统化教学。

  (2)四年级进行校园环境打扫(卫生工具使用、提高劳动效率)、学做家庭餐(2-3种鲁菜)和山里红课程(实地考查,审美教育,工厂参观,品德修养)。

  (3)

  五年级美化班级角落、学做家庭餐(简单面食1-2种)和石画石说课程(培养学生搜集探究整理能力,培育家乡情怀,情感表达,品德修养)。

  (4)六年级社区劳动服务和黄豆、地瓜变身记(通过职业体验,传承传统工艺,体会劳动的快乐和幸福,了解家长土特产)。

  五、途径和方法

  (一)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学生劳动教育实施工作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三名副校长任副组长,业务校长负责劳动教育内容的开发、实施;后勤校长负责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置办必要的劳动教育工具和设施,充实劳动技术教育资源;德育校长负责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分配到班级,3-6年级班主任负责种植、养护、收获等管理,协助劳动教育教师准备必要的制作材料。

  (二)师资建设

  师资队伍薄弱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不定期的在职培训等措施,建立一支能胜任教学的劳技课教师队

  -8-

  伍。聘任四至六年级班主任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组织各班级的种植、养殖管理,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新课程强调教育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技术观念、劳动技术态度、劳动技术习惯的养成。劳动教育不等于劳动,劳动教育不等于劳动课,劳动不等于生产劳动。关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等多方面的功能实现。

  (三)教学管理

  教学过程中教师处理好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在实践中学习。注重实施跨学科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行为能力。课堂要生动活泼,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实践活动。按照“模仿——独立劳动技术——熟练劳动技术——创造劳动技术”的顺序发展的。同时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加强示范指导。因为学生的“一技之长”,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实践能力的科学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良好的习惯,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将来服务社会奠定的基础。

  (四)展示评价

  充分发挥劳动技术教育评价的作用,展示学生的劳动技术成果,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承认、鼓励和鞭策。劳动

  -9-

  教育的评价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尤其要注重情感和态度。

  展评劳动技术成果(作品),可在实践过程中或结束后进行,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可用现场实例促进操作的成功;在实践结束后进行,主要是师生共同衡量和评价教与学双方的成败,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巩固所学知识。

  展评小结,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更多地看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鼓励,应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特别提倡“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它不会给被评价者造成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想像力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不断地投入到新的创新中去。

  附:评价策略(参考试行,不断完善)

  表扬学生学会劳动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形式,让受奖者找到存在感。如劳动奖章、评价手册、成果展示等奖励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当家本领”,这些小小的举动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极大地激发他们的进取心。

  1.创意性的评价方式

  (1)定制劳动奖状、奖章来表彰。在家委会的发动下,全班总动员“寻找最美劳动者”“劳动小能手”“劳动小标兵”,鼓励孩子们积极动手,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给孩子制作精美的奖状,并亲自颁发给孩子。

  -10-

  (2)借用小组积分来储蓄。班级里设置劳动小岗位,如黑板美容师、绿植养护师、值日长,班主任根据组员每天的表现可以为他们赋分。老师也可以将自己观察到的孩子身上的劳动闪光点写成鼓励性的话语,送给学生。每周选择固定时间,总结分享。

  (3)创设亲子农运会等场景。在种植蔬菜瓜果成熟时节举行班级“收获节”活动,师生、家长代表参与,既是对各年级学生劳动教育成果的展示,也是师生喜获丰收的庆祝。主要由“采摘比赛、我手画我心、小小厨师”等活动组成。

  2.个性化的评价过程

  (1)选构角色岗。依据学生个性需求,做好小组职责分工,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担任一份劳动责任田、劳动责任岗、劳动责任区的角色,每月轮流岗位,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锻炼自己。

  (2)研发评价单。每学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并根据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不同方面的表现,为学生奖励积分,评选各种各样的荣誉。

  (3)同上光荣榜。借助“小组积分”的形式,通过每周之星、劳动任务、年度劳动榜样等方式让班级与班级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竞争,评选同伴奖、共同体奖、协作奖等,结伴而上劳动光荣榜。

  -11-

  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劳动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抓好我校劳动教育工作,深入贯彻“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这一重要论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引导学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结合集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学生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二、组织领导

  为了有序、有效推进工作实施,实现既定的劳动教育目标,决定成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12-

  成

  员:各校区政教处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

  三、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要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四、劳动基本内容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确定相应的家务劳动内容。

  ?、?年级

  居家防疫:熟悉家务防疫内容,增强防疫意识。掌握消毒通风等劳动技能。每日自测体温,健康出行。

  -13-

  卫生清理:熟练使用卫生工具,有效完成卫生清理劳动。学会扫地拖地、灰尘清理、碗筷洗刷、马桶冲刷等。

  内务整理:掌握个人内务的整理技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洗澡洗漱、铺床叠被、准备第?天的?服、学习折衣服、叠被子、系鞋带等。

  物品归整:学会物品分类摆放、学习归纳物品,增强自理能力。能够熟练整理收拾书桌,做到书本、文具分类摆放。

  加工食品:学会食品初期的简单处理,掌握择菜、洗菜、洗水果和1-2样简单食品加工技能。

  衣物洗涤:学会洗涤自己的简单衣物、掌握简单洗涤技巧,会清洗袜子、内衣等小物品。

  垃圾分类:掌握垃圾类别,知道分类处理,自制分类垃圾桶,主动将家中垃圾进行分类。

  种植养护:掌握花草日常养护知识,能够有规律的浇水,施肥等。

  照顾家人:懂得照顾家人、照看老人及幼儿,掌握简单照顾技巧。

  三、四年级

  居家防疫:掌握防疫知识,增强防疫意识。学会消毒通风等防疫技能,监督家庭成员居家防疫。每日自测体温,健康出行。

  卫生清理:熟练使用卫生工具,扫地、拖地、收垃圾,-14-

  在社区内进行志愿服务活动。

  内务整理:提高个人内务整理能力,有条理的整理自己的衣橱衣物,保持自己的衣橱衣物整齐。

  物品归整:掌握物品分类摆放、物品归纳技能,能够自己独立整理书橱、衣橱,并学会分类摆放,定期整理?柜和写字台。

  加工食品:学会安全使用烹饪工具、学会简单烹饪、洗净并摆放?果、预备饭菜(洗菜、摘菜、简单切菜、切熟?),能做简单的饭菜(制作有造型的冷拼盘、煮?、煮饺?等)

  衣物洗涤:掌握衣物洗涤分类,能够洗涤自己和家人的简单衣物、学会使用洗衣机,脏?服会按颜?分类清洗、垃圾分类:掌握垃圾分类的意义,带动身边的人能按照垃圾分类的原则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种植养护:根据花草的具体需求,对花草进行的修剪、浇水、换土和施肥等。

  照顾家人:学会照顾家人,掌握一定照顾技巧。帮助穿衣换衣、简单喂食、哄睡等。

  五、六年级

  居家防疫:掌握防疫知识,增强防疫意识。消毒通风等防疫技能,监督家庭成员居家防疫。每日自测体温,健康出行。

  卫生清理:熟练使用卫生工具,掌握不同区域清理的方

  -15-

  法和清理顺序,做到饭后收拾并擦干净桌子、收拾地面,定期开展家庭扫除。

  内务整理:提高个人内务整理能力,有条理的整理自己的衣橱衣物,保持自己的衣橱衣物整齐。

  物品归整:掌握物品分类摆放、物品归纳技能,能够自己独立整理书橱、衣橱,并学会分类摆放。

  加工食品:学会安全使用烹饪工具、学会烹饪、会做简单的正餐(蒸?饭、包饺?、炒鸡蛋等)掌握2-3样简单食品加工技能,利用周末时间制作午餐。

  衣物洗涤:掌握衣物洗涤分类,能够洗涤自己和家人的简单衣物、学会使用洗衣机,脏?服会按颜?分类清洗、垃圾分类:掌握垃圾分类的意义,带动身边的人能按照垃圾分类的原则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种植养护:根据花草的具体需求,对花草进行的修剪、浇水、换土和施肥。

  照顾家人:学会照顾家人,掌握一定照顾技巧。帮助穿衣换衣、简单喂食、哄睡等。

  五、家务劳动实施途径

  1.家庭服务。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的美德思想,从家庭小事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家务劳动。一是让家长和学生共同确定孩子每天适当的常规家务劳动量,由家长负责督促检查,形成固定的家务劳动

  -16-

  岗位。二是利用节假日期间,为学生布置适合学生身心年龄的实践活动,规定时间内学会做某一件事,每月安排一张劳动项目表,确定每月新学的一项劳动本领,由家长作指导,让孩子月月有所收获,要求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并在每一项完成后有简短收获或感悟,在实践中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磨炼、成长,在劳动中体悟个人的幸福生活,填写“我爱我家家务劳动记录本”。

  2.班主任长期收集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精彩瞬间,特别是周末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并用拍摄照片(手机横拍)、录制小视频形式,收集后上传至ftp服务器相应文件夹,学校根据上传作品择优制作宣传视频,每两周一期,被采用作品加相应班级评估分,望班主任多上传优质作品。

  3.定期评选“家务劳动小能手”,学校评选,颁发奖状,树立榜样。

  学校2023-2023年“劳动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爱劳动、爱学习、爱生活”

  二、活动时间

  2023年1.15至2.16三、参与对象

  -17-

  初一、初二、初三

  全体学生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致敬最美劳动者,劳动最光荣”主题活动。

  让我们用手中的笔勾画出我们身边最美的“劳动者”,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致敬身边最美劳动者。

  (1)向各班征集:致敬最美劳动者或最美逆行者征文一篇。

  向各班征集:用手抄报的形式勾画出心中最尊敬的时代楷模“身边最美的劳动者”每班2张手抄报,作品拍照上报,内容清晰。

  (二)☆利用寒假期时间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

  在家人的指导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扫地拖地、做饭做菜、洗碗洗衣、买菜购物、整理房间等。同学们通过参加家务劳动,体会劳动的乐趣,感受父母的辛劳,培养感恩之情和独立自主的能力。

  向各班征集:相关劳动照片每班精选2张

  (三)☆开展“志愿服务

  邻里互助”活动。

  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清理一下社区卫生,打扫楼道、清理小广告、帮助回收废旧口罩等,为周围邻居做一件好事。向各班征集:相关劳动照片每班精选2张。

  五、活动落实(本活动由班任分别组织实施)1.各班利用群公告或主题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向同

  -18-

  学说明本项活动的目的、内容、及要求。

  2.假期结束后评出本班的劳动之星(每项一人,共三人)。

  3.可选项目:班级层面专项梳理,完成此项工作的给予班级层面的表彰。

  4.后续总结表彰工作假后延续,需要各班做好过程资料积累。

  初中生居家劳动指南

  1.保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时间,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增强自己的免疫力,让生活更加健康。

  2.关注新闻,了解时事,学习抗疫英雄事迹。

  3.学会运用简单的“腹式呼吸法”“肌肉放松法”等情绪调节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室内运动、听音乐来减压,保持乐观心态。

  4.自己把握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5.每天室内体育运动不少于1小时,按时做眼保健操。

  6.每天坚持开窗通风、勤洗手。

  7.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勤换衣物。

  8.主动打扫房间卫生,学会使用清洁工具,做好垃圾分类。

  9.主动整理房间,养成及时归纳衣物的好习惯。

  10.主动照顾家中需要照顾的人。

  -19-

  11.了解花草的生长规律,如果家中有花草,按时浇水。

  12.如果家里有宠物,按时喂食、清理卫生,学会照顾宠物。

  13.了解厨房里的安全小常识,确保一个人在家时的人身安全。

  14.在家人协助下学会安全使用家用厨具、炊具等的方法。

  15.主动协助家人做饭,帮助家人择菜、洗菜、洗碗。

  16.在家人的协助下,动手学习几道简单的家常菜、地方特色菜。

  17.在家人的协助下,会使用洗衣机,并学会分类清洗衣物。

  18.掌握针线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老虎钳等修理工具。

  19.学会制作一个手工艺品,如中国结等。

  20.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20-

推荐访问: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 中小学 实施方案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30568.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