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2023关于浙江省“浦江经验”和“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学习研讨新体会(范本2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8-13 08:09:0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关于浙江省“浦江经验”和“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学习研讨新体会(范本2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3关于浙江省“浦江经验”和“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学习研讨新体会(范本2篇)

2023浙江省“浦江经验”和“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学习研讨新的体会2篇

2023浙江省“浦江经验”和“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学习研讨新的体会篇1

[心得体会]学习晋江经验心得体会

学习晋江经验心得体会

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晋江市调研时,提出了发展实体经济的“晋江经验”,“爱拼才会赢”的晋江人凭借“晋江经验”,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晋江改革之路。学习“晋江”经验体会如下:

一、解放思想 跨步向前

思想决定行动。“晋江经验”再次证明:只有思想解放了,才有行动上冲破桎梏的“敢拼”。解放思想的意识一旦觉醒,便一刻也不想再沉睡,它带来的是“敢为人先”的冲劲与魄力。由“敢”而“先”,是从突围求存谋发展的“敢拼”,到尝到“先人一步,领先一路”甜头的“爱拼”。

“别人不敢做的,他们敢做。”“别人还没做的,他们先做了。”“爱拼”,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夺先机、定胜势,但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下,“爱拼”未必赢。认识到这一点的泉州人,正把“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实践由“爱拼”升华为“善拼”。

二、大胆创新 开拓市场

泉州晋江,一个县级市因为三件事而闻名:300万港澳台侨胞、100多个知名品牌和股市里崛起的晋江板块。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场不期而遇的国际金融危机,让人看到:只有先人一步站上了制高点,才有本钱笑看云卷云舒。这就是泉州民营经济坚定地走上“创新”之路的理由。沿着创业、创造、创新轨道,“三闲起步”演变为“乡镇企业一枝花”,股份合作者成长为资本健将,模仿代工创造出自己的知名品牌,每一步走来,不断地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这正是泉州民营企业活力与韧劲之所在。企业规模由小变大,品牌经营由表及里,上市企业由少到多,研发能力由弱到强,高新产业从无到有,工业布局由散到聚,这一次次转变提升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更是实施“两个加快”,推动泉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力引擎。

  

三、造福民生 共享幸福

    千百年来,晋江两岸逐水而居的泉州人,对幸福生活有着本能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在泉州,在晋江,这种本能一再涌动着、澎湃着,伴着“便民、惠民、富民”的节拍节节攀升,经过三十年的积累、融合,最终转化为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节节攀高。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共享,这也是“晋江经验”的重要启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和城乡要实现协调发展,绝不能忽视了保障民生。“晋江经验”里就深深镌刻着泉州各级党委、政府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惠民”字眼。

2023浙江省“浦江经验”和“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学习研讨新的体会篇2

浙江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浙江改革开放 30 年的历史,是一部创业富民、创 新强省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史。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不断解放思想, 大胆改革探索, 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点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 创造了令人瞩目 的发展奇迹。认真研究 “浙江现象”、深入探讨 “浙江模式 ”、全面总结 “浙江经验”、 大力弘扬 “浙江精神 ”,对于我们隆重纪念改革开放 30 周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推动浙江科学发展,再创浙江发展新辉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浙江现象 ”值得认真研究
“浙江现象 ”,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缺陆域自然资源、国家资金投入、特殊 优惠政策的条件下,浙江人民不等不靠不要,坚持自主自强自立,善于 “无中生 有”,敢于“小题大做”,勇于创业创新, 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 实现了由资源小 省向经济大省转变并向经济强省迈进, 人民生活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转 变并向全面小康迈进。

“浙江现象 ”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民富、省强。
——民富,主要表现为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高、 增长快、 差距小,生活条 件极大改善,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1978 年到 2007 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 8.2% ,由 全国第 9 位上升到第 3位;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 8.5%,由第 8 位 上升到第 3 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已分别连续 7年和 23 年保持全国省区第 1 位。

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分别为 0.33 、0.35,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 恩格尔系数分别从 1978 年的 55.6% 和 59.1% ,下降到 2007 年的 34.7%和 36.4% 。1985 年前后全省人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1999 年全省实现了总体小康 目标, 2007 年全省全面小康实现度接近 90%。
—— 省强,主要表现为经济综合实力、 区域创新能力、 协调发展能力、 可持 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从经济综合实力看, 1978 年到 2007 年,全省生产总值由全国第 12 位上升 到第 4 位,人均生产总值由第 16 位上升到第 4 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第 12 位上升到第 4 位,外贸进出口总额由第 15 位上升到第 4 位,财政收入由第 14 位上升到第 5 位。
从区域创新能力看,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第 7位,知识获取能力居第 3 位,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第 4 位,专利申请量居第 3 位,专利授权量居第 2 位;
全 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居全国第 1 位,拥有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均列全国 第 2 位。
从协调发展能力看,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居全国领先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比长期保持在 2.5 : 1左右,差别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十五 时期,浙江在全国率先实现贫困乡镇全部脱贫目标。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统计局评 估公布,浙江社会发展综合水平已居全国第 3 位。

从可持续发展能力看,全省单位 GDP 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逐年下降, 2007 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 0.83 吨标准煤, 居全国第 3 位。据国家有关 部门评估公布, 浙江为全国 6 个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优良的省份之一, 浙江可持续 发展能力列全国省区第 1 位。

“浙江模式 ”值得深入探讨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 “浙江模式 ”的研究日渐深入。

“浙江模式 ”,就是立足民 力、依靠民资、发展民营、注重民富、实现民享的民本型、内源型区域经济发展 模式。浙江人民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 全民创业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 民营企业成为最活跃的市场主体, 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民办、民 营、民有、民享的经济体系是浙江模式的重要内涵。

浙江工业化发端于农业为主 的经济基础,大多数产业根植于本地,从原始资本积累开始,从家庭工业起步, 从小商品生产入手,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自我积累、自行生长的历程, 呈现出明显的内生工业化性质。

民本型、内源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彰显了浙江 的经济特色,造就了浙江的经济活力。浙江模式最基本特征是:
——“小商品、大市场 ”。浙江许多企业生产的大都是小商品,形成以日用轻 工品为主的产品结构。发展日用小商品生产,技术、资本、设备的门槛较低,符 合群众的创业需求。

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是浙江建设了数量众多的专业市场, 作 为小商品的主要销售渠道,逐步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 “市场大省 ”。目前全省已建 立起以消费品市场为基础、 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 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市场为支 撑的市场体系,有力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发展。
——“小企业、大协作 ”。专业市场、民间资金、股份合作制共同构成小企业 生长的肥沃土壤。

小企业通常势单力薄, 但浙江小企业以最终产品为龙头、 以市 场为基础、 以协作为纽带, 依托健全的社会化服务, 形成了细密的分工协作生产 体系, “大协作 ”的机制优势弥补了企业 “小而散 ”的劣势,既保持机制灵活优势, 又具有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具有 “无形大工厂 ”的发展特色。这种经济组织方式大 大降低了生产技术难度、企业管理费用和产品制造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小区块、大产业 ”。与小企业裂变复制的生长方式相对应,浙江许多地 方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在地理上高度集聚,出现了 “一村一品 ”、 “一乡一业 ”的产业 布局和 “块状经济 ”现象。这种 “块状经济 ”既具有企业相互竞争的活力,又具有产 业集群发展的效应, 在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 产业层次不断提升, 产业规模 迅速扩大, 区域品牌逐步打响, 在小区域内形成了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大产业, 成 为全国乃至全球同类产品的重要加工制造基地。
——“小资源、大制造 ”。浙江人针对自身资源不足的问题,积极创造和利用 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借助市场力量,善于 “无中生有、有中生奇、奇中生优 形成了生产原料与产品市场 “两头在外、大进大出 ”的格局。

依托这种 “零资源经 济”,走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以制造业为重点的现代工业体系逐步 建立,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省,并向创造大省迈进。
——“小资本、大经营 ”。浙江经济最活跃的主体是量大面广的个体私营企业, 企业规模小,单个资本量不大, 2007 年户均注册资本仅为 40 万元左右。他们敏 于“以小见大”,善于“以小做大”,敢于“以小搏大 ”,实现了小资本、大经营。他们 在竞争中发展壮大,不仅形成了较强的经济实力,而且大胆跳出 “家门、省门、 国门”,努力“走出去”发展,形成了独特的 “浙江人经济 ”现象。浙江个私经济总产
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出口创
汇额等 4项指标,已连续 10 年居 全国第一。
——“小城市、大经济 ”。家庭工业、乡镇企业和专业市场迅速发展壮大,成 为推进浙江城市化的主要力量, 涌现了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的小城市和中心镇。

不 失时机地实施城市化战略, 联动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 逐步形成了大中 小城市和中心镇协调发展、 与产业布局相协调的城市化格局。

高度重视县域经济 发展,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推出 “强县扩权 ”政策,努力激发县域经济发展 活力,促进县域经济不断做强做大。

“浙江经验 ”值得全面总结
“浙江经验 ”,就是浙江人民善于创业、勇于创新生动实践的概括,是浙江各 级党委政府坚持富民优先、 富民强省成功做法的总结,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浙江大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体现。

“浙江经验 ”最具特色的内涵是:探索了符 合浙江发展实际的根本动力、 根本途径、 根本方法、 根本追求和根本保证。

改革 开放以来,浙江发展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总结。

最根本的经验就是, 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的大政方针和 决策部署。最具有浙江特色的经验主要有:
——率先改革、 敢为人先,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动力。

浙江以敢为人先的 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 新、社会管理创新和党建工作创新, 在经济社会多个领域率先改革, 创造了体制 机制的先发优势, 为区域赶超发展赢得了先机。

率先推进市场经济改革, 形成了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

率先推进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构筑了内外联动、 互 利共赢的开放格局;
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 形成了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机制;

率先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结合的区域 创新体系。
——尊重群众、 激发创造,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途径。

浙江人民具有脱贫 致富的创业热情、 勇于探索的创新激情,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壮举。

浙江各级 党委政府始终把尊重民意、 依靠民力作为推进发展的重要法宝, 充分尊重、保护、 支持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和激发全社会的积极因素,让一切劳动、 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有力地推动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方法。浙江一直重视城乡、 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坚持以 城带乡、以工促农,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注重统筹区域发 展,积极推进强县(市)扩权,促进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
注重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着力打造平安 浙江和法治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追求。

坚持以人为本、富 民优先的发展理念,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发展的首位, 努力做到发展 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同时,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 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摆在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 推动公共资源向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领域倾斜, 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品 质。
――党政有为、科学施政,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保证。浙江各级党委政府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始终保持
坚定、

清醒、有作为”,深入实施 八八战略”,坚定不移地走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 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充分 发挥政府与市场 两只手”的作用,既放手让人民群众干事业,又积极引领人民群 众创大业,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全面落到实处。

浙江精神”值得大力弘扬
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是文化, 浙江精神"就是浙江人民在改革开放伟大实 践中,秉承深厚的传统文化,坚持与时俱进的要求,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区域 特色的人文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 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是推动浙江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从改革开放初期的

遍千山万水、讲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到自 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浙江精神的发展,再到 求真务实、诚 信和谐、开放图强”浙江精神的提升,其最本质的核心就是创业创新。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浙江人民把强烈的脱贫致 富愿望变为高涨的创业致富热情, 无论在前进道路上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 艰 苦创业、奋发图强、追求卓越的信念从不动摇。即使在 左”倾思潮盛行的年代, 浙江人仍然想方设法发展家庭副业, 资本主义尾巴”割了又长;
即使别人瞧不起
的艰苦行当,浙江人不畏艰辛,甘于从中干起,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
即使在完 全陌生的领域,浙江人也敢于摸爬滚打,一大批默默无闻的修鞋匠、 泥瓦匠、理 发匠、供销员、采购员,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史上的开路先锋, 精神已成为富民强省的强大精神动力。
――敢为人先、开放图强、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浙江人敢想敢闯、敢试敢 创,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造了许多
全国第一”:第一
批个体工商户、第一批私营企业、第一批专业市场、第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等 等。浙江人的创新观念也体现在党委、政府的工作之中,在推进乡镇企业转制、 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推行城乡统筹就业、建 立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等方面都走在前列。

浙江人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创新观念, 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 快发展。
“浙江现象 ”、“浙江模式 ”、“浙江经验 ”和 “浙江精神 ”是浙江人民改革开放 30 年来的伟大创举, 是浙江人民创业创新、 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

在新 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深入研究 “浙江现象 ”,不断完善提升 “浙江模式 ”,不断总结 发展“浙江经验 ”,不断弘扬丰富 “浙江精神 ”,是浙江人民的新使命,需要继续为 之作出更大的努力和新的贡献。
(作者陈一新系省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
创业

推荐访问: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3128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