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2024年度郦道元《三峡》备课教案7篇【优秀范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12-15 09:19:02

郦道元《三峡》备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2掌握排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3掌握文中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并理解其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郦道元《三峡》备课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郦道元《三峡》备课教案7篇

郦道元《三峡》备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2 掌握排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3 掌握文中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能力目标?/div> 1 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2 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3 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教学重点、难点简析重点: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2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难点:掌握寓学识、才力和情感于记叙之中的游记写作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长江三峡简图”,标明主要景点,让学生了解旅游景点的方位。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三峡的资料,建立对三峡风光的感性认识。教学方法:图片演示法、问答法、讨论法 、点拨法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师:长江从源头至入海口,全长6300余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三峡更是其中的盛景。三峡西起……(用幻灯片展示教师设计的“长江三峡简图”,指出各个旅游景点的方位)2 组织课堂发言。师: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请同学们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三峡,然后我们再来阅读《巴东三峡》,看看与大家所描述的有何区别,又有何相似之处。1 观看幻灯片,听教师讲解,对三峡形成较直观的认识。2 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讲述自己心中的三峡。注意尽量进行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述,如讲一些关于三峡的民间故事等。通过课堂讲述,建立对三峡的感性认识。二、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划分段落,总结各部分大意。2 抽学生发言。3 小结: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述三峡景观。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景色。第三部分:(10自然段)写走完三峡后的心情。4 总结出作者的游踪顺序(见板书设计1)1 朗读课文, 在书上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2 发言。有不同意见者积极补充。3 与教师一起理清文章结构。4 理清作者游踪顺序。三、字词积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通过注音、释义、造句等检查学生对疑难字词(见板书设计2)的掌握情况。跟随教师的活动掌握疑难字词。板书1 作者的游踪顺序(首先要搞清作者是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中有黄陵庙]、崆岭峡[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米仓峡、香溪)——秭归、巴东——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夔府的江岸2疑难字词浣妆 滟滪堆 凝望 玲珑 险峻 悬崖 绝壁 古褐苍苍 第二课时一、分析描写巫峡所用修辞手法及作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师:作者在巫峡描写时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请在文中找出相关例句。2 抽学生朗读他所划的句子。3 指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作用。1 阅读7、8自然段,划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2 朗读所划的句子,并指明其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3 体会文中所用修辞手法的作用。二、比较阅读,讨论作者的写作特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引导学生将这两个段落与描写西陵峡和瞿塘峡的段落作比较,体会作者根据景物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2 师总结:本文介绍三峡景物能抓住特色,详略安排得当,根据景物的特点来调整描写手法,如西陵峡山势的高低,水势的急缓各不相同,作者介绍得简明扼要而又刻画精准,记叙巫峡,则侧重描写其山水的奇险和美丽,同时涉及了闻名遐尔的巫峡山云雨;记叙瞿塘峡,则侧重介绍了两岸的人文景观,既避免了重复,又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1 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提出意见,互相商讨,也可一人提问,大家讨论,解决问题。2 在老师点拨下感受作者写作特点。三、分析文中诗句、谚语和典故的作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师:作者在描写三峡景物时引用了诗句、谚语和典故,请大家阅读课文,找出相关例句。2 抽学生朗读其所划例句。3 抽学生分析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小结:能收到画龙点睛之效,言简意赅,渲染气氛,使游记增添了文化内涵和韵味。1 阅读课文,划出文中的诗句、谚语和典故,思考其作用。2 朗读例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古乐府诗)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谚语)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3 分析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四、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师: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请大家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心理的句子,并分析它表明了作者的什么心理。2 抽学生朗读所划语句,进行小结。3 师:作者在写三峡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关注两岸的人文景观,他到底讲到了哪些人文景观呢?4 师:这些人文景观大大增强了三峡之美的丰富性。1 细读课文,找出体现作者心理的句子,并加以分析。2 朗读所划语句,稍作分析。3 生:黄陵庙、王昭君故里、刘备托孤……4 听教师介绍文中的人文景观,拓展知识面。第三课时一、通读全文,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辞的精彩。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范读《巴东三峡》,再让几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大声朗读,听教师和其它学生朗读,感受文章中作者对三峡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并体会文章中文辞的精彩。2 要学生散读课文,摘抄词句,体会作者的学识和才思。1 朗诵课文,感受文章中作者情绪的变化发展,感受作者对三峡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并体会文章中文辞的精彩。2 散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进行词汇的积累和语料的储备,同时体会作者在娓娓道来时所表现出的渊博的学识和过人的才思。二、比较阅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要求学生将本篇课文与七年级(上)已学过的郦道元《三峡》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二者之间的区别。2 抽学生发言。总结:了解《巴东三峡》为游记,作者置身其中,有时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三峡》一文则多为客观描绘。《巴东三峡》写景物常渲染、铺叙,《三峡》的记叙文字则十分洗练。1 将两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讨论其不同点。2 发表意见,在教师指导下了解两篇课文的不同处,进一步了解游记与记叙文的不同处,在区别中把握游记的特点。三、作文训练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现在我国正在建设三峡大坝,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结合本篇课文的学习,充分发挥想像力,写一篇200——300字的小文章,描述大坝建成后三峡的壮观景象。2 请学生朗诵。3 评价。1 根据资料,发挥想像,当堂完成作文。 2 朗读3 吸取有益建议,总结经验,增强描写能力。

郦道元《三峡》备课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本单元四篇课文皆为游记,旨在让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

2. 四篇游记的。写作方法各有特点,有的写旅行的全过程,有的写多次重游同一景点,有的写同一景点的不同侧面。

3. 体会作者渗透在游记中的感情。

4. 四篇游记语言风格各不相同。有的`语言质朴,有的语言华丽;有的节奏舒缓,有的节奏急促,要品味不同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1. 掌握游记的特点。

2. 学习游记的不同。写作方法及不同风格的语言。

3. 体味领悟游记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文说明】

本文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奇丽的景色,是一篇内容翔实的游记。

本文按作者的游踪,依次记叙、描写景物,层次分明。文中开始先总述,然后逆江而上,分别记叙、描写西陵峡、巫峡、瞿塘峡。记叙最长的西陵峡时,分四段介绍,条理清楚。本文介绍三峡时能抓住特色,详略得当。如介绍西陵峡中的四段,山势之高低、水势之急缓各不相同,介绍时简明扼要,抓住了要领。记叙最有名的巫峡,则着重描写其山水的奇险、美丽,同时写闻名遐迩的巫山云雨。记叙瞿塘峡,不仅介绍了山势与水势,而且侧重记叙了两岸的人文景观,丰富了山川景物的文化内涵。

【教学步骤】

1. 弄清楚游踪:本文以作者游览三峡的顺序为游踪。按照三峡: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的顺序记叙和描写。具体为:船从宜昌上驶,首先经过西陵峡(第一段黄猫峡;第二段灯影峡,其间有黄陵庙;第三段崆岭峡,其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等处;第四段是米仓峡,出峡处有香溪。船过姊归和巴东,进入巫峡。过巫山进入瞿塘峡。过瞿塘峡,到白帝城(有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2. 找出文中的景物,分析其特点:文章记叙和描写的景物分别为:

西陵峡:

黄猫峡:水、山(略写)

灯影峡:黄陵庙:(树木、花、竹子、青烟)——优美秀丽

崆岭峡:牛肝马肺、崆岭滩——最为可怕

米仓峡:香溪、山峰——高峻

巫 峡:

水——险(窄、急、曲折、多滩)

山——高(笔直、整齐、险峻)

云——奇妙多变(奇形怪状)

瞿塘峡:

滟滪滩——险急

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三峡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郦道元《三峡》备课教案篇3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世界闻名的风景区——三峡。(看录像)看后简单说说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去三峡旅游过的同学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谈一谈。

二、检查预习

读生字:橘(橘树) 驳(驳船)

学生互相解词:

摇曳:摇动。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三、默读课文,出示自学提示:

1、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划出体现顺序的词语。

2、课文描写了一天中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

3、读读文章开头和结尾的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四、在全班交流。

交流时教师进一步提示:课文描写了三峡在中秋这一天的景物变化,读一读,说说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分别重点写了什么景物,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划出重点词语。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1)早晨重点写橘柚树,写树上露水的变化(由像洁白的霜到消逝),在初升太阳照耀下的色彩(绿叶金实),显示了三峡之晨的特点:明丽。

(2)中午重点写长江,写长江在阳光照耀下的色彩(金麟),水势(翻滚、呼啸、奔腾),辉映峭壁,峡谷波光荡漾,显示了三峡中午的特点:热烈。

(3)下午重点写雾,写青色的雾使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峭壁的倒影使长江变成小溪,显示了三峡黄昏的特点:青色而透明。

(4)夜先写长江,写长江的宁静(沉沉欲睡),写长江的偶然被惊动(驳船驶过时,渔火和灯标轻轻地摇曳),显示了三峡夜间的特点:宁静。重点写峡谷,写三峡月出,抓住山高、谷深、天小的峡谷特点,写月亮的出现、色彩和形态。写月光像“一道道瀑布”,“像一匹匹素锦”,突出三峡特点:宁静而神秘。

小结:本文语言流畅、优美,请你读读你喜欢的段落。

五、指导朗读

1、朗读的时候还应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带着喜爱、欣赏的感情来读。在读不同的段落时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例如读早晨的三峡,语调应是轻快的,这样才能把三峡明丽的特点展现出来。读中午的三峡,语速应快一些,语气是热烈的。读夜晚的三峡,语速应慢下来,体现三峡的宁静之感。

2、朗读练习

郦道元《三峡》备课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了解文中所写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深入体会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

2.拓展法: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去过三峡的同学,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

对照注释,小声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句。(多媒体课件出示)

正音: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沿溯sù)) 素湍(tuān) 绝巘(yǎn) 长啸(xiào)

三、研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间停顿。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

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第1自然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讨论: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第2自然段

至于/夏水矿襄陵 [襄陵:动补短语,漫上丘陵]

沿//溯/阻绝 [沿溯:并列短语,上行和下行]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讨论:“沿溯阻绝”,朗读的时候怎样停顿,才能把意思传达得更准确?

第3自然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茂,指草茂。]

讨论:“清荣峻茂”,朗读时该怎样停顿才能准确传达文意?

第4自然段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畅读全篇。

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妙处。

讨论:文中描绘的三峡,与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峡相比,有什么特点?

五、品读课文。

体会文章“片言万语”的精炼,音韵的和谐,思路的清晰。

讨论:1.全篇只几百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柏:请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文章语言的精炼:

2.本文读起来具有音韵美,琅琅上口。你能发现作者是怎样营造这种效果的吗?找出文章中的对偶句和韵脚。

3.第2自然段有一句话:“或王命急宣”,看似可有可无,实则不可缺少。如果缺少了会怎么样?

六、作业布置:熟读成诵

七、板书

教学后记:

教学本文,应在疏通文句、把握文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写景的脉络,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感受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

郦道元《三峡》备课教案篇5

【学习目的】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展开想像,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3、揣测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作品创设的意境。

4、在诵读中深入体味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赞赏之情。

【学习重点】

课文诵读,文意疏通,语言品味,感受体验。

【学习时间】

二课时

【学习准备】

熟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查找作者郦道元的有关资料。

【优秀教案】

一、三峡风光,感受引读

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长江三峡的风景图吧!

同学们,我们看了长江三峡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呢?

是啊,美丽的三峡吸引了多少人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俊美。而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以其精妙的笔法揭开了三峡神秘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吧。(板书课题和作者)

作者简介:郦道元,字善长,北魏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二、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

⑴ 教师范读古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⑵ 学生学读古文,结合书下注释把语句读通顺,注意文中停顿:

⑶ 学生放声朗读,体会感受赞美之情。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⑴ 略无阙处(毫无)

⑵ 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⑶ 夏水襄陵(漫上)

⑷ 不见曦月(阳光)

⑸ 或王命急宣(有时)

⑹ 虽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⑺ 不以疾也(认为,觉得)

⑻ 绝周谳多生怪柏(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⑼ 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⑽ 飞漱其间(冲刷)

⑾ 良多趣味(很)

⑿ 属引凄异(连续;延长)

⒀ 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⒁ 林寒涧肃(寂静)

3、背一背: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

4、说一说:读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交流。

三、合作探究,品析美景

1、同学们,三峡很美,哪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 美,你看 ”的句式说一说吗?

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山──奇险

水──急流回旋

夏──急猛水──春冬──清幽

秋──凄凉

2、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不能不令人称奇。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例: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描写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四、体验,比较拓展

1、联想体验: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展开想像,感受心中的三峡美景,并用我们自身的话来描述一下。

2、比较拓展:

⑴ 同学们,小学里我们一定学过《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

《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那你能找出诗句中与课文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吗。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示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时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⑵ 同学们,三峡工程正在实施中,有人认为这将会破坏三峡的美,请你谈谈自身的看法。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加点的词,把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示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豪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2、课外延伸:

⑴ 背诵翻译课文。

⑵ 做好《语文作业本相关练习》

⑶ 尝试写一篇游记散文。

郦道元《三峡》备课教案篇6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

2、培养学生翻译文言文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课堂学习过程与方法设计

1、利用多媒体播放三峡图片,生边听教师范读课文边欣赏三峡美景,体会作品情感,进入作品情境。

2、生个别朗读,其他同学听课文看图片,想象三峡美景。

生积累重点实词:

自:从,由。这里是在的意思。阙:同缺,阙处:中断的地方。

自非:如果。曦:日光。襄:上。或:有时。宣:传达。

奔:这里指飞奔的快马。疾:快。素:白色的。良:实在。

湍:急流的水。属:连续不断。寒:清凉。三:这里是虚数。

生:从山水两方面。

生: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抓住了山连绵,高峻的特点。

生:抓住了不同季节水的特点展开描写。夏:猛,急。春冬:清,静。

生:夏——奔放美。春冬——清幽美。秋——凄婉美。

生研讨后归纳

1、抓住了景物特征展开描写。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3、动静结合,摇曳多姿。

4、语言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

生:自豪,为我们祖国又多了一个世界之最而自豪。

生:感动,为我们祖国所取得的光辉成就而感动。

生:震惊,为祖国现代化发展之迅速而震惊。

生:在为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而自豪的同时,我更要加倍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辉煌。

师:对,为了祖国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扩展阅读:

1、李白《早发白帝城》

2、吴君《与朱元思书》

3、余秋雨《三峡》

师检查文言实词的积累:

自:从,由。这里是在的意思。阙:同缺,阙处:中断的地方。

自非:如果。曦:日光。襄:上。或:有时。宣:传达。湍:急流的水。属:连续不断。寒:清凉。三:这里是虚数。

感悟文章:利用小黑板出示思考题,生小组合作研讨。

思考:

1、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三峡?

2、如何描写三峡山的?抓住了山怎样的特点?

3、如何描写三峡的水的?

4、概括三峡不同季节的美

师:美丽的景色需要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写,需要高超的手法去展现,这样才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这一点三峡的作者郦道元做到了。请同学们分析本文在写景及语言上的特色。

口语交际:三峡不仅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更具有神奇秀丽的人文景观。三峡水电站就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三峡工程图片。举世文明的三峡水电站正在建设中,到那时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听到这一消息同学们有何感受?

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三峡优美的自然风光,让我们带着对三峡美好的情感和无尽的遐想,带着对祖国美好的祝愿,一起努力学习,发奋图强吧。

教后反思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中应注重朗读和涵咏品位,从而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分析文章景物描写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片段写作训练,不失为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

郦道元《三峡》备课教案篇7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的基础较好,能按照老师要求做到预习,理解能力较强,本班为课改年级,通过一年的训练,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课堂表现活跃,能与教师密切配合,学生之间能相互合作。这是设计本课教学活动的基本思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把握本文的景物描写特点,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2.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训练,提高文言文的诵读和翻译能力.

(2).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意境及作者情感.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重视朗读训练.

3、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读-译-思-用-背

  四、教学媒体: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掌握字音(投影)

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月 沿溯(sù) 飞漱(shù) 属(zhǔ)引

(三)运用竞赛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

1、疏通文意。

2、竞赛辨明词义(投影)

(1)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空缺);哀转久绝(通“啭”声音转折)

(2)古今异义:夏水襄陵(襄:冲上);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实在)

(3)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如果)

(4)重点词语

重岩叠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衬托夏水顺流行船之快)

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

清荣峻茂(清:指水;荣:指树;峻:指山;茂:指草)

哀转久绝(绝:消失)

3、相互质疑

(四)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注意:

1、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 沿//溯/阻绝。

3、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 清/荣/峻/茂

5、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五)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三峡奇景。 1、师: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 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三峡》.

2、学生结合注释1了解《水经注》.

3、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教师用投影片更正字音.

4、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5、 男女生竞赛,检查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6、 学生相互质疑。

7、 教师范读

8、 学生齐读。

9、 教师指示节奏。

10、学生再读课文,抽读。

11、教师布置作业。

  六、教学反思:

学生课前预习较充分,竞赛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方式应一直贯彻下去。部分学生在朗读节奏停顿上,能力较差。而课标要求程度,故应加强学生朗读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二)、想像三峡壮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布局的巧妙。

第一段:山:两岸连山,隐天蔽日——高峻美

第二段:夏水:夏水襄陵,乘奔御风——奔放美

第三段:春冬之景:素湍绿潭,悬泉瀑布,清荣峻茂——清幽美

第四段:秋峡: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凄婉美

小结:本文先写山,再写水,抓住景物特征,以不同季节表现三峡的美景。

(三)体会作者情感和情景交融的写法

第一段:想像群山连绵,高耸入云的三峡美景(高峻美)

第二段:想像江水浩荡,日行千里的画面,感受其奔放美。

第三段:想像三峡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幽美。

第四段:感受秋峡萧瑟凄凉的氛围。

(四)揣摩语言,品味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投影仪显示文句)

1、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明确:

1、 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

2、 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动静结合,色彩各异。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

3、 既从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手法多变,摇曳多姿。

(五)根据图片,描绘美景

(六)提示性背诵

(七)布置作业:与《早发白帝城》诗文对读。

(八)总结全文

1、 学生可读可背课文。

2、 学生分组交流,每组负责一个语段,然后再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

3、 学生分组读课文,读出情感。

前三段学生应读出赞美语气,但语气有所不同,最后一段读出悲凉的气氛:

1段:语气稍高昂,语速中。

2段:语速加快,突出江水日行千里的奔放美。

3段:语气舒缓,语速稍慢。

4段:语气稍低沉,语速稍慢。

4、 师生共同品味写景的妙处。

5、 据教师出示的三峡图片用语言加以描绘(要求用上文中词语)

教师先作示范,学生写作后全班交流。

6、 教师根据课文分析提示性让学生背诵。

7、 教师布置作业

8、 教师总结:郦道元用文字描绘三峡,科学家用智慧改造三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同学们也会在三峡壮丽的历史画卷上添上精彩的一笔,努力吧!

  教学反思:

课文用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故研讨语言是本文的重点。我在设计时灵机一动,从网上下载三峡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三峡的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三峡,同时用上一两句文中语言,这样既加深对课文的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我认为这是本文的一处亮点。

当然,在板书时有学生提出异议:“高猿长啸”不是写水的,这是我的疏忽之处。

推荐访问:备课 教案 郦道元 三峡的备课教案 《三峡》名师教案 《三峡》优秀教案 三峡备课教案模板 三峡优秀教案课堂实录一等奖 《三峡》教案两课时 三峡教案优秀一等奖教案 《三峡》公开课教案 三峡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三峡教案公开课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jiaoansheji/34598.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