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如何加强农村三资管理6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8-02 16:36:01

篇一:如何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措施

  摘要

  根据2013年弥渡县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措施,包括重视固定资产管理、规范资源性资产管理、加强上下沟通协调和加大农经人员培训力度,以期为各地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的监督管理,2013年弥渡县按照省州工作安排,深入开展了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笔者作为农村基层农经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了此次“三资”清理工作,现将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粗浅认识简析如下。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包括村委会及所属自然村和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历年来,农村集体“三资”是群众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三资”管理工作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农村“三资”监督管理工作从2009年实行农村集体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制以来,在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收支行为和票据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对“三资”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管理基础薄弱、农村集体资产处置不规范等问题,做好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三资”管理工作。

  1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

  多年来,村组各级只注重货币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较差,认为属于本组织的固定资产即使不入账也仍是本组织的资产,因此大部分村组都存在固定资产在账外运行的现象。另外,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村组各级多年来从未开展过全面的固定资产清理,一部分固定资产早已报废、毁损或变卖,但由于未办理会计账务核销手续,造成账实严重不符。因此,定期开展固定资产清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清理,可以准确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变动状况,进一步澄清底数,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台账,最终达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在此次“三资”清理工作中,某镇把一些产权明晰的老厂房、老学校、活动室、客场以及接受捐赠的电脑、办公桌椅等标准价值以上的固定资产纳入账内管理,全镇共新增固定资产近1000万元,同时认真清理核对,对在账内核算但已经报废、毁损的机井、电房、电视等近200万元的固定资产进行核销。

  针对目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巩固固定资产清理成果,建议各村组在做好固定资产台账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管理,明确具体责任人,以便清理核对;开展固定资产动态管理,对新增的固定资产及时入账,对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及时核销,每年至少开展1次大清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1]。

  2及时规范资源性资产管理

  通过清理,进一步澄清了各村组资源性资产总量、经营使用状况,也充分发现了目前资源性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是机动田管理比较混乱,有部分村组由于组长责任心不强、文化水平不高、业务素质较低、组长变动交接手续不完善等原因,造成机动田面积、坐落位置、承包人等情况都不清楚,并且多年未收取承包费,没有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二是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程序和合同不够规范,合同不具备应有的主要内容,合同条款不够周详,权责不够明确,发生矛盾纠纷不好调处。为避开公开招投标,随意延长承包期限,有的承包合同未到期就签延期合同,且延期承包时间较长,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今后应进一步做实集体资源性资产台账,农业部门要积极联合纪检、司法等部门规范承包、租赁、出让合同,进一步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广泛推广应用农村集体资产交易中心平台,遵循“集中交易、规范运行,部门监管、行政监察”的原则,规范集体资产处置程序,将集体资产管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公平、公正、公开地出租、出让农村集体资产,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经济效益最大化。

  3加强上下沟通协调

  通过此次“三资”清理工作,充分暴露出了“双代管”工作中存在的乡镇、村之间沟通协调不够的问题,加之农经审核员和会计人员不可能全程参与村组经济活动,缺乏相关信息支撑,造成了一些经济活动核算不准确、不完善。一些工程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但在经济活动核算中却仍被当作在建工程,一些已经偿还的债务、已收回的应收款因为村组开具的收支单据款项前后不一致,没有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虚增了债权和债务。因此,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村组集体资金、资产管理状况与镇村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分不开的,村组应每月向乡镇财务委托代理中心获取财务报表,及时核对资金、资产、债权、债务。另外,村组在进行重大经济活动时,应和乡镇主管会计及时沟通,特别是进行工程招投标和集体资产承包、出让时,应尽可能邀请主管会计参与,让主管会计充分了解村组各级主要经济活动,为真实反映村组财务状况奠定基础[2-3]。

  4加大农经人员培训力度

  这次“三资”清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业务量大、技术要求高。在清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县、乡镇各级虽然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并进行了相关业务知识的简要培训,但由于各村组领导重视程度不同、业务人员对会计工作熟练程度不同,整项工作进度较缓慢,特别是一些村级业务人员由于接触会计工作不长,且没有参加过系统学习培训,连最基本的会计科目都不甚了解,很难理解账表关系,给此次清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目前,村级财务人员没有固定编制,待遇较低,工作比较清苦,人员变动相对频繁,接受专业技术培训机会少之又少,整个村级农经队伍素质偏低。建议一方面使农经人员业务培训形成长效机制,整合各种培训资金,定期对村级财务从业人员进行会计知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法制观念,促进村级“三资”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另一方面,通过上级

  各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力争将村级财务人员纳入村委会在编人员,提高村级财务人员地位和待遇,营造一个良好的村级“三资”管理工作环境[4]。

  5参考文献

  [1]王保丽.浅论实行农村三资管理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2(31):27-29.

  [2]蔡宁.浅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16):121.

  [3]魏中良.唐河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16):235-236.

  [4]彭震.农村“三资”管理探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3(23):231.

篇二:如何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方案

  清理规范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工作,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扎实开展清理规范工作,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村级财务和强农惠农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全面清理规范村级三资管理工作,发现并解决全镇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核清三资底数,建立和规范三资账簿,进一步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二、工作对象及内容

  此次清理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范围是全镇所有行政村(含居委会),重点是财务管理相对混乱、强农惠农资金落实不到位、历年账务移接不清楚、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进程缓慢的行政村。

  清理和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全面摸清村资金、资产、资源底子。清理和规范村级三资管理工作,要对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底、计量、盘点、核实、登记,全面澄清村资金、资产、资源底子。各行政村规范财务账目,建立一套“三资”账簿,包括总分类帐、明细分类帐、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固定资产登记簿和资源登记簿。在全面澄清底数的基础上,按照村务公开程序在村务(居务)公开栏公示。

  (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程序。村级财务事项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字(盖章),交民主理财小组和廉政监督委员

  会集体审核并签署意见,再经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审批联签后,由报帐人员向乡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报帐。现金、银行存款必须做到帐款相符;固定资产总帐、明细帐必须做到帐帐相符,全面清理核实债权债务。

  (三)建立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按照《关于在全县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全理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以农经与统计服务站、财政所为依托,成立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各行政村“三资”账簿按照程序统一移交“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集中管理。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要制定实行限时办结相关制度,规范服务,方便群众。

  三、实施步骤

  (一)清产核资阶段(2009年9月至10月15日)。

  1、“三资”清查。组织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种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盘点,逐项清查,逐一核实,造册登记,全面摸清资金、资产、资源的存量、种类和分布。同时要对历年来的经济合同进行清理登记,查清合同承包期、承包金、合同履行等情况,并建立合同管理档案。

  2、界定产权。镇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据有关规定,对清查填报的各种资产资源的所有权归属关系进行确认。

  3、核实价值。对界定产权后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种资产资源,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核实,填报资产资源现状。

  4、公开公示。将经产权界定、价值核实后的各种资产资源登记制表,并分别在本管辖范围区域进行公布(7个工作日以上),接受群众监督。群众有疑问的要进行重新核实,并答复群众,确保准确无误。

  5、建立台帐。指定专人负责“三资”登记建档管理,按村别建立明细台帐,详细录入经清查核实后的各种资产资源数据,并按规定调整会计账目。同时,上报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

  (二)自查自纠阶段(2009年10月16日至11月底)。

  自查自纠以镇为主。镇政府将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基层广泛宣传清理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方法步骤等,取得基层干部群众对清理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组织各行政村严格按照本次清理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内容,制定具体的工作标准,进行一次彻底清理。各行政村要写出自查情况报告,提出整改措施并及时公示,做到账目清楚、手续齐全、整理归档、张榜公布,以备核查。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得虚报瞒报,对自查出的问题,进行自我纠正,自我规范。发现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杜绝搞形式、走过场。

  (三)重点核查阶段(2009年12月上旬)。

  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将抽调政治性强、业务精通的人员组成督查组,对各行政村的清理规范工作进行全面核查,对重点行政村进行抽查。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清理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走过场的单位要查明原因,督促整改;对在清理规范工作中设置障碍的领导干部,要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针对核查中暴露和发现的问题,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分析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使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四)验收总结(2009年12月)。

  全面清理规范工作结束后,镇清理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清理规范工作进行检查验收,特别是对群众屡次上访、反映强烈的村要进行重点抽查;对全镇清理规范

  村级财务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对成绩突出的地方和单位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力的通报批评。

  四、农村三资的日常管理

  1、支出入帐要严格把关。“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对于财务票据入账要做到“五不入账”:即没有经手人签字的不入账,未经民主理财小组或和勤廉监督委员会审核盖章并签署意见的不入账,未经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联签的不入账,应当经过村两委研究而没有研究的不入账,未经村民会议或

  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大额度资金开支不入帐。“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要对村两委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召开情况进行核实把关,并将会议记录等有并资料备份留存,连同支出票据一起入账。

  2、农村集体收入要及时足额入账。农村集体取得的各项资金收入,必须及时足额上缴“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要加强监管,深入村组核查有关经济往来账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资产、资源变动情况要及时入账。“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要加强对村级集体投资项目招投标和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理情况的动态监管,审查公开竞价、招投标程序是否按规定进行,结果是否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入账时,应当留存会议记录和相关合同等资料等备案。

  4、定期公开“三资”管理使用情况。“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至少每季度汇总一次行政村“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出具书面材料并加盖“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印章后交由各村向群众公布。村民有权到“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查询本村组“三资”管理使用情况,“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不得拒绝。

  5、动态监管,定期核查“三资”管理使用情况。“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应对农村集体“三资”实行动态监督,定期核查。每年应至少对所代理的行政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全面检查一次,防止“三资”变动隐瞒不报等情况发生。

  五、工作要求

  开展清理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村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加强领导,齐抓共管

  镇委、镇政府要高度重视清理规范工作,成立清理规范工作领导小组,要坚持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清理规范工作的具体机构、人员和经费。各有关部门要抽调人员组成办公室,负责清理规范的组织协调工作。纪检、财政、农业、民政、国土资源、林业等单位要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共

  同落实好清理规范村工作。要加强对清理规范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和准确把握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定,对发现的问题依据有关规定及时予以解决。建立清理规范工作定期汇报制度,及时上报有关工作信息和经验材料。每一阶段工作结束后,要写出阶段性工作小结报县清理规范活动办公室。要设立举报电话,明确专人负责,切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二)明晰思路,标本兼治

  全镇清理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要本着“明确重点,全面推进;把握政策,宽严相济;民主清财,民主监督”的工作原则,既要核清我镇农村“在资”底数,纠正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中的漏洞和问题,确保强农惠农资金落实到位,又要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长效机制。

  (三)深入调研,全程督导

  镇清理规范工作领导小组将成立督导组,分别由纪检、监察、财政、农业、等部门牵头,对各村开展工作情况进行全面面督导。

  镇清理规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各村开展工作情况及时进行督导。督导工作要贯穿清理规范工作全过程,要及时掌握各乡镇清理规范工作的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制定整改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四)查办案件,严明法纪。

  镇纪委、监察室要加大对清理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监督监察,既要惩治腐败、取信于民,又要化解矛盾,防患于未然;要畅通举报渠道,接受群众监督。坚持“自查自报出来的问题处理从宽,举报抽查出来的问题处理从严”的原则,注重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对于清理规范过程中发现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要依法依纪给予有关责任人党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要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件公开曝光,切实起到震慑和教育作用。

篇三:如何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经济EconomicVision视野如何开展农村“三资监管”工作于齐柳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西城镇经管站农村“三资”监管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影响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加强农村“三资”监管既是搞好农村民主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解决当前农村矛盾和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西城镇根据中共三明市纪委《关于加强农村“三资”监督管理的意见》(明纪[2008]18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西城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的监督管理,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西城镇于2008年7月就制定了西城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三资”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开始步入了正轨,现汇报如下:一、加强领导强化农村“三资”管理镇成立农村“三资”监管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纪委书记和分管农业副镇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监察室、经管站、财政所、司法所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人员由经管站、财政所、司法所等部门人员组成,办公地点设在镇经管站。镇“三资”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农村会计委托中心”、“资产、资源监管中心”和“招投标服务中心”。“农村会计委托中心”“资产、、资源监管中心”和“招投标服务中心”具体业务依托在镇经管站,纪检监察、司法相互配合。各村也相应成立农村“三资”监管领导小组。二、明确分工完善农村“三资”管理乡镇“三资”工作监督管理办公室由以下三个机构组成,各自发挥其职能,其中:农村会计委托代理中心,负责村集体财务和资金代理工作;资产、资源监管中心,负责村集体资产、资源的登记、核销工作;招、投标服务中心,负责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出售、租赁、转让、拍卖等招、投标服务工作。三、健全制度,规范农村“三资”管理依法依规有章可循才能规范管理,西城镇为规范三资管理相应制定了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现金管理制度、银行存款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票据管理制度、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制度、村干部工资最高限额制度、管理地费用报批制度、财务档案管理制度、会计代理员职责、报账员职责。四、突出监管重点保证农村“三资”管理落到实处一是全面实行村账委托代理。西城镇共有22个村委会全面实行了村账委托代理,在代理过程按照“一个委托”,实施“两项改革”,坚持“四个不变”,实行“五个统一”的原则进行操作。“一个委托”:是指村会计代理制是在充分体现各村自治权的基础上受村民委员会的委托,由乡镇农村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对村级财务实行代理做账、规范做账;“两项改革”:一是取消村会计、出纳,只设报账员;二是全面推行电算化管理;“四个不变”:是指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财务管理审批权不变;基本核算单位不变;“五个统一”:是指在坚持“四不变”的基础上,以乡镇为单位对村级财务管理实施“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记账、统一公开、统一建档”的管理模式。二是全面开展民主管理和监督。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加强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的基础,是完善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制和机制的重要方面。集体经济组织的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年度收益分配方案,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经营方式的确定及变更,购置或者处分重要固定资产,重大投资项目或举债,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以及其他有关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重大事项,都要依法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履行民主程序。全镇22个村都建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定期开展理财,对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事项进行监督,对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使用、维护和收益分配不当的提出整改意见。三是全面执行集体资产、资源处置集中政府公开招投标。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都要进入乡镇招投标委托服务中心进行公开招投标,在招投标前,必须事先由村里经过“五议三公开”的程序作出集体民主决策,并确定标底。即村级重大事项决策,须经过党支部提议、村“两委”会商议、村务监督小组参议、党员会审议和村民代表会决议五道程序,并且实行决定、过程和结果公开。标底确定后,再由村委会委托乡镇招投标委托服务中心,在遵循依法代理和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管理权不变的前提下,对相关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和公开协商等形式公开交易,根据2014年统计,西城镇通过镇招标办公开抬标的集体资产、资源有24件,其中:林木资源转让、竹林茶果承包13件,累计中标价款635.83万元,中标价与标底累计增投35.68万元,最高一件达19万元。工程建设合同11件,金额48.2万元。四是全面开展村干部任期或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充分发挥经营管理站审计监督职能开展村干部任期或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在审计中重点针对集体经济组织财务预算和决算、资金的使用和收益分配,针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问题,针对集体资产和资源的运营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审计查出侵占集体资金和资产问题的,责成责任人将侵占的集体资金和资产如数退还集体经济组织;构成违纪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012年村级换届选举,全镇22个村都进行了审计,审计总金额2632万元,查出违纪金额5000多元,清退违纪金额5000多元。五是全面开展清产核资、经济合同清查。资产、资源登记核实是“三资”监管工作重要环节,西城镇自2009年起每年都进行一次全面的清产核资、经济合同清查。通过建卡、建立台帐进行滚动管理,西城镇2014年底共有村集体账面固定资产4181.29万元,账面各项应收资金523.96万元,账面各项负债资金1648.53万元。西城镇“三资”监管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差距很大,我们诚恳希望各位领导及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及时纠正,切实把西城镇“三资”监管工作推上新的水平。148中国经贸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

篇四:如何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已成为引领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加强农村“三资”(资金、资产、资金)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一、防范农村资金风险

  农村资金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目前,农村小额信贷已成为政府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随之而来的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如何规范小额信贷发放,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控,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农村信贷发放制度,制定严格的资金使用标准,增强资金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应完善农村信贷申请和审核的程序,严格落实资质审核,避免借款人出现违规行为。其次,要建立资金监控机制,确保借款人使用资金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对于资金流动不规范的借款人,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资金损失和信誉危机。

  二、规范农村资产管理

  农村资产的规范管理有助于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农村资产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如土地流转不规范、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等。因此,在规范农村资产管理方面还需做出以下措施:

  首先,要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强流转的管理,避免违规流转和土地“较劣转优”难题的出现。同时,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

  其次,提高农村资产的增值能力。如何有效地利用农村资产,提高其价值,是一个重要问题。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资产融资、资产重组等手段,提高农村资产的增值能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改善农村资金流通渠道

  农村资金流通渠道的不畅通,一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做好农村资金流通渠道的改善,是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的能力和质量,为农民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

  其次,要加强农产品的流通,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可以通过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包装设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总之,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规范资金使用、加强资产管理和改善资金流通渠道等多种措施,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财富积累的能力。

篇五:如何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农村三资问题管理措施

  篇一

  村资产、资、资金(以下简称“三资”)历来是广阔农民群众非常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农村基层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易发多发部位。最近坛城财政所组织了相关人员对“三资”管理进展了调研,现根据掌握情况,就当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与大家进展讨论。

  一、当前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违规发包,集体利益得不到保证。个别村干部在预留地、渔塘、房屋设施等集体资产的发包出租时,搞暗箱操作,不进展招、投标,不开“两委”会,少数人说了算,即使开了会,又擅自变更集体决定,私自延长合同承包期;发包合同不标准,书面合同少,口说为凭,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义务不平等或其他不符合法定要求等等。

  二是资产收益管理不标准,资金体外循环。有的以其他费用支出直接冲抵承包款和租金,收支均不入账;有的收取后,私自保管挪用,长期不报账;资产收益使用无方案,寅吃卯粮。另外,不少村为避债,用村干部名字在信誉社开户,公私不分。

  三是财务制度执行不力,少数干部不廉洁。有的村开支不经集体研究,大额支出不讨论;有的村主要干部自用自批,村民主理财公章在村干部手中,理财小组形同虚设;假公济私,挥霍浪费,借机中饱私囊,乱发福利等;有的由于村主要干部干预财务,造成无法正常结账。如:某村主要干部干预财务,自己开据收款、长期不报账,村文书无法做帐,造成账款结报不及时;有的村收款开具非统一收款收据,开支白条入账;报销凭证不够标准,支出凭证手续不完好。

  四是财务公开欠标准,透明度不高。对村级财务公开工作上级一直高度重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也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但是在个别村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群众意识淡薄,公布的内容、形式、时间都不符合要求,有的对于重大支出工程或资产处置工程没有专项公布;本质性内容公开不细,有时甚至是走过场。

  二、解决当前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一是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定加强农村民主管理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制度的意见,标准、细化村务公开内容,完善农村集体民主议事规那么、“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建立健全民主监视的保障机制,完善集体经济事务民主决策程序。

  二是进一步完善村帐乡(镇)管制度。为进一步标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行为,各乡镇应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目管理方法,规定各行政村要做到“四统一”,即统一银行账户管理、统一使用专用票据、统一支出审核把关、统一由乡镇会计效劳中心代理记账,使村级财务管理真正步入标准化轨道,运行有序。

  三是进一步标准农村的财务、资产和合同管理。出台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施行方法,成立农村集体经济财务领导小组,详细负责制定、审批、执行本村年度收支预算和资金使用方案,各项财务开支必须获得真实、合法、内容完好的原始凭证,由本村集体财务领导小组负责人签字后进入民主理财程序;出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施行方法,对农村集体资产摸清底数,建立台帐,完善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等管理制度,加强农村集体货币资金的管理,严格审批农村集体的大额开支,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库存现金限额标准,杜绝库存现金超额、白条抵库和公款私借行为的发生,严格履行民主决策和申报审核程序,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处置的管理;出台农村集体合同管理的施行方法,对已签订的合同进展梳理,从存在的问题入手,总结农村签订新合同时要注意的事项,明确合同效力、标准合同文本,加强对农村集体合同执行情况的监视检查。通过“乡(镇)一把手办公会”等有效形式严格审定集体合同,并将审定结果以书面意见向村级发放。

  篇二

  高位部署、协同联动,下好专项整治“先手棋”。

  加强顶层设计带头抓。省扫黑办深化剖析农村坐大成势的原因及危害,会同省农业农村厅总结四平市、松原市两地试点经历,起草了《吉林省农村集体“三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省委书记巴音朝鲁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研究审议《方案》,并对整治工作提出详细要求。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召开全省发动部署会议,安排专项整治工作,推动各地迅速贯彻落实。成立工作专班合力抓。省扫黑办协调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了由分管领导牵头的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市县乡三级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进展实体化运作,组建“三资”政策指导组和整治工作法律指导组。县乡党委政府直接抓。专项整治以县乡党委政府为主体,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县乡及时指导各村组排查梳理“三资”突出问题,建立问题清单,依法依规整改落实,整治一个销号一个。

  把握重点、精准施策,打好专项整治“组合拳”。

  突出七个整治重点。针对集体资低价发包、仗权发包、改变资用处,侵占、侵占、平调集体资,公职人员非法参与、干预集体资承包,侵占、霸占农户承包资、强迫农民流转等七大重点整治问题,乡村组三级全面开展清理,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不受进犯,群众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紧扣四个关键环节。专项整治工作不划分详细阶段,采取村级自查、乡镇复查、县级复核、省市抽查方式推进。各地因地制宜,紧抓组织发动、摸排线索、分类处理、建章立制四个环节,研究细化整治措施。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坚持边治边建,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抓好三级督导检查。省扫黑办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各级工作专班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省级督导检查覆盖所有市(州),至少实地抽查30个村;市级督导检查覆盖所有县(市、区),至少实地抽查20个村;县级至少实地抽查xx%的村。

  全力攻坚、动真碰硬,啃下专项整治“硬骨头”。

  全面摸清底数。各县(市、区)组织乡村两级对20xx年以来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排查摸底,重点摸清集体资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使用现状,分清承包类型、经营方式,逐村建立台账。实在找准问题。重点对各类承包合同进展梳理,查清合同使用是否标准有效,对公职人员非法参与、干预集体资发包和涉黑涉恶等问题进展“大起底”。狠抓整改落实。县(市、区)对乡镇上报问题和处理意见进展复核、研究定性,分类移交相关部门,重点针对涉黑涉恶问题,提出处理意见,逐级反应各村组,督导整改落实。

  篇三

  监利市纪委监委发布通报,公开曝光了5起套取工程资金、侵占集体资等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不久前,市纪委监委和市财政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对全市21个乡镇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展了全覆盖检查验收。

  按照监利市纪委《关于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施行方案》的部署,市纪委监委、市财政局领导班子建立了联络点制度,对所联络乡镇、村社“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情况进展全面综合督导,市纪委监委结合市经管局组建3个检查组对专项治理工作情况进展明察暗访,结合市财政局成立17个检查验收组对工作完成情况进展检查验收,以精准监视守护农村集体“三资”平安。

  此次检查验收过程中共发现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执行不严格、入账票据不标准等问题457个。据此,市纪委监委发出21份《监利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整改通知书》,全市各乡镇召开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再整改会议,确保相关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农村集体资金管理不标准、资产流失、资管理无序等问题是基层监视的重点难点。今年以来,监利市纪委监委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对村集体资产、资租赁发包情况进展集中清理和标准,让农村集体“三资”晒在“阳光”下。

  下一步,市纪委监委将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催促各地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逐一整改,同时催促财政(经管)等职能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健全“三资”管理相关制度,从制度上堵塞破绽。

篇六:如何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农村三资管理经验做法

  农村三资管理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资金和资料的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三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做好农村三资管理,是每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谈谈农村三资管理的经验做法。

  一、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是保障农村三资管理的重要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制度,明确资产、资金和资料的归属、使用、监督和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同时,要加强对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加强内部管理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资产、资金和资料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要加强对内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

  三、加强外部监督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加强对外部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资产、资金和资料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要加强对外部监督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监督水平和能力。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资产、资金和资料的全面管理和监督。同时,要加强对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能力。

  五、加强风险管理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资产、资金和资料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同时,要加强对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

  农村三资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内部管理、外部监督、信息化建设和风险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确保资产、资金和资料的安全和有效管理。

推荐访问:如何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加强农村 管理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9406.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