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3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8-08 11:45:02

篇一: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认真贯彻落实XXX精神,结合XXXX实际,现就进一步优化我XX营商环境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坚决破除各种不合理门槛和限制,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一)进一步减少社会资本市场准入限制。1.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配合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和全国统一的清单代码体系,实现负面清单事项网上公开查询。2.规范有序加快推进XX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建设,建立能进能出动态管理机制。3.消除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和XX采购过程中对不同市场主体设置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

  (二)着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推进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金融活水流向中小微企业。健全正向激励机制,积极使用再贷款、再贴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办理小微企业票据贴现力度;创新金融产品,拓宽抵质押物范围,探索开展知识产权、仓单、合同能效管理未来收益权、排污权等抵质押融资业务。搭建推广“银企桥”融资服务平台,提高信贷资金供求信息透明度,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组织开展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推行千万贷款培育“名录”式管理、小微企业扶持“清单”式管理,加强银企对接,有针对性地对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和产品。编印

  —1—

  《XXXX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政策、产品及案例汇编》,加强金融政策、产品宣传解读。清理规范银行服务收费,坚决取消各类违规手续费。

  (三)清理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行为。认真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认真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文件,组织各部门对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情况进行自查并向社会公示。

  (四)加强诚信XX建设。建立健全以信用承诺和信息公示为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不断提升各级XX诚信行政水平和XX诚信履职意识。将XX诚信建设纳入对XX级各部门、各乡镇人民XX考评体系。进一步规范各级XX招商引资行为,认真履行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不得以XX换届、有关责任人更替等理由毁约。加大XX欠款清偿力度,限期完成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

  二、持续提升审批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

  (五)进一步简化企业投资审批。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推行投资项目审批一次性告知和服务承诺制。推动将消防设计审核、人防设计审查等纳入施工图联审。统一全XX审批流程,实现“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一个系统”实施统一管理、“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积极探索试行新批工业用地“标准地”制度。

  (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减并市场监管、税务、刻章、社保等流程,在XX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企业开办综合服务窗口,推行“一窗通办”。

  —

  —2全面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坚决克服“准入不准营”现象。对“多证合一”改革涉企证照事项实行动态管理,将目录以外符合整合要求的证照事项分期分批纳入“多证合一”改革范围。破解企业注销难题,进一步精简文书材料、优化流程,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立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

  (七)进一步压减行政许可事项和提高公共服务事项服务水平。1.对现有行政许可事项逐一深入论证,除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下放的尽快下放,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不再保留行政许可。清理各类变相审批,严厉整治以备案、登记、注册、目录、年检、监制、认定、认证、专项计划等形式变相设置审批的违规行为。开展现有行政许可的成本和效果评估试点,充分听取企业、公众、专家学者意见,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完善有关许可。2.梳理规范XX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并实行动态调整。不断提高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应用效率,大力推进“一部手机办事通”,实现网上办理、手机办理,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事项服务水平。

  (八)加快制定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统一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标准,制定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梳理编制企业开办、投资项目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等主题办事目录清单,全链条优化关联事项办理流程。办事指南、业务手册和主题办事目录清单实行动态调整。

  (九)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建立健全

  —3—

  标准规范、安全保障和运营管理等体系,逐步做到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标准统一、整体联动、业务协同,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安全、秘密等外,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运行和管理,推动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

  (十)深入推进“一部手机办事通”应用运行。大力推进“一部手机办事通”运用推广,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供给能力,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环境。围绕教育、就业、养老、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缴税等重点领域,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突出市场监管、税务、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推动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

  三、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十一)清理物流、认证、检验检测、公用事业等领域经营服务性收费。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推动降低过路费用,治理对客货运车辆不合理审批和乱收费、乱罚款。认真贯彻落实货车安全技术检验、综合性能检验和尾气排放检验“三检合一”政策,全面实现“一次上线、一次检测、一次收费”。开展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行政检查和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自查和清理工作,形成清单并公示。开展普通货运车辆异地综合性能检测,实现就近检测。加大对认证机构监管力度,督促合理收费,提升认证、检测“一站式”“一体化”服务能力。整治公章刻制领

  —

  —4域行政垄断案件,坚决纠正和制止垄断经营、强制换章、不合理收费等现象。

  (十二)深化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改革,整治中介机构乱收费行为。规范中介收费,坚决取消违法违规收费,依法整治“红顶中介”。加强对教育、医疗、电信、金融、公证、供水供电等公共服务领域收费的监督检查。建立涉企收费常态化监管长效机制。继续抓好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清理规范工作,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投诉举报和查处机制。深化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改革。将中介超市服务覆盖范围由投资审批扩大为各类行政审批。规范中介服务管理,中介服务机构零门槛、零限制入驻,中介服务选取实现网上展示、网上竞价、网上中标、网上评价。强化中介服务监管,全面开展中介服务信用评价,建立健全中介服务机构退出机制。

  (十三)降低涉企保证金和社保费率,减轻企业负担。认真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严格执行国家、省、州及我XX公布保留的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禁止非法新设立保证金项目。稳步推行银行保函替代现金缴纳保证金制度。加快推进在全XX工程建设领域开展综合保险工作,降低工程风险和企业交易成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稳妥处理好历史欠费问题。

  四、聚焦企业关切,强化要素保障

  (十四)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支持有关工作,为引进人才分层次、分专项提供经费资助、落实配偶就业、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并为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绿色通道、特设岗

  —5—

  位、住房保障等服务及支持。进一步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制定完善引进人才子女就学、医疗等方面的优惠措施,落实优惠待遇。加大对民营企业家培训力度,全面增强民营企业家通晓有关法律知识和惠企政策的能力。

  (十五)强化用地供给,降低用地成本。积极落实企业按照规定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配建等方式使用工业、旅游等用地政策。落实区域内土地开发成本综合、动态平衡政策,完善工业用地基准地价调整措施。支持企业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关政策利用自有土地、厂房、仓库转型升级,落实使用土地过渡期的有关政策。支持旅游产业用地采取点面结合方式供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采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开展经营活动。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充分发挥本地旅游资源优势,依法使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创业发展。

  (十六)强化不动产交易登记服务。深化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加强部门协作和信息互联互通。不动产登记、交易、纳税业务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不动产登记、交易、纳税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一站服务、最多跑一次”。严格依法依规编制房屋交易和不动产登记材料申请目录、登记流程并向社会公布。要对部分登记业务实行即时办结,设立企业服务专窗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作用,降低地籍测绘、权属调查服务等费用,杜绝违规收费行为发生。

  (十七)优化水电气通信报装服务。优化水电气通

  —

  —6信报装流程,简化办理环节,压缩办结时限。没有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强制标准要求,一律不得以各类许可、备案、证明等作为企业获得水电气通信供应的前置条件,不得向用户强制指定水电气通信工程设计、施工、设备材料供应单位,确需指定的必须以清单形式公布,并列明指定事项、法律法规依据。

  五、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十八)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在依法监管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协同监管、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包容审慎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切实减少对企业的干扰。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等为依托,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严格控制重点检查事项数量和一般检查事项抽查比例。

  (十九)坚决纠正“一刀切”式执法,规范自由裁量权。加强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及时纠正以环保检查等为由“一刀切”式关停企业的做法,并严肃追责。依法精简行政处罚事项,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指导各乡镇细化、量化行政处罚标准,防止执法随意、标准不一等现象。重点针对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等领域,认真规范执行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办法和执行标准。将XX、乡行政执法机关办案经费纳入预算管理,严格禁止将罚没收入与行政执法机关利益挂钩,对违规行为进行整改和问责。

  六、大力保护产权,为创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7—

  (二十)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商标注册全程电子化,压缩商标注册审查周期和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对侵犯商业秘密、专利商标地理标志侵权假冒、网络盗版侵权等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整治。推进“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引导电商平台运用“互联网+”高效处理侵权假冒投诉,在进出口环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推进线上信息共享、办案咨询、案件协查。积极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的援助。

  (二十一)加快落实各项产权保护措施。继续加大涉产权案件的审判力度,公布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涉产权纠纷案件。坚决依法惩处各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完善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正确适用惩罚性制度,解决知识产权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问题。

  七、推动外商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增强对外开放保障能力

  (二十二)切实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公平待遇。复制推广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未纳入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行业、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实施管理。进一步落实以在线备案为主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认真落实省级升级改造云南省外资企业管理服务平台的相关工作安排。

  (二十三)进一步促进外商投资。积极推进重大外资项目建设,做好外商投资项目储备工作。健全完善督导机制,聚焦外资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推进成效,对各乡镇、部门、园区及企业开展督导服务,督导结果作为年度引进外资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督促各乡镇及部门

  —

  —严格执行外商再投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政策,适用范围从鼓励类外资项目扩大至所有非禁止项目和领域。落实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投资优惠政策。按照民族区域自治原则,用好投资优惠政策。采取促进外资增长的措施,扩大引资规模、提升引资质量。

  八、强化组织领导,营造良好氛围

  (二十四)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主体。各级XX和XX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责任主体,XX级成立由XX长任组长,常务副XX长及其他副XX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将各项工作明确到部门,责任到个人。各乡镇、各部门比照XX级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研究制定落实具体措施。

  (二十五)组织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将营商环境工作纳入XX级部门、各乡镇综合考核和领导班子综合考评体系,全面广泛听取企业、群众意见建议,积极推行第三方评估机制,强化考核评价结果运用。

  (二十六)加强营商环境监督检查。各乡镇、XX级部门要加大营商环境监督检查力度,XXXX等部门要予以配合,形成监督合力。建立健全营商环境监督体系及工作机制。依托“XXXXX”热线电话和“一部手机办事通”平台,整合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坚决纠正或者限期改正损害营商环境各类问题。

  (二十七)严肃查处损害营商环境行为。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违法违规违纪问题“零容忍”,依法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强化责任追究,对营商环境

  —9—

  考核评价不达标、营商环境恶劣且长期得不到改善、发生严重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件的乡镇和部门,要约谈其主要负责人,并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主要负责人要向XX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承诺整改措施和期限,必要时对领导班子进行调整。

  (二十八)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和舆论引导。各乡镇、XX级各部门要采取在XX门户网站开设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宣传解读专栏等形式,对已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及时跟进解读,并向企业精准推送各类优惠政策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树立优秀企业典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利企便民的创新典型做法,借鉴吸收有益经验,推动形成竞相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局面。

  —10—

篇二: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关于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调研

  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5月22日至25日,财经委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新来的带领下,先集中听取了市政府及发改委、编办、住建局、国税局、商务局、国土局等13个部门开展优化营商工作情况汇报并座谈,随后深入到市政务大厅、国土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办事大厅和渭城、武功、泾阳、三原、淳化县开展调研,听取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汇报,与市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等进行座谈,实地查看各县区政务中心,走访了近20个企业。5月30日,针对调研中企业和群众反映较多的水电气暖供应问题,财经委又召集市财政局、住建局、水利局和水电气暖供应企业召开了座谈会,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本次调研还通过市人大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调查问卷,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短信平台发布了征集意见短信,共收回市人大代表和企业、个体工商户反馈的有效调查问卷273份,从而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一、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基本情况

  201x年以来,市政府按照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各类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为增强全市发展竞争力、加速追赶超越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一是围绕行政效能提升和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完善政策制度。201x年以来,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

  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意见》《关于印发在全市政府系统开展“行政效能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意见》《咸阳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积极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和“行政效能提升年”工作实施方案》《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0+3”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工作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组织保障机构,特别是“10+3”行动方案,细化了每项任务的牵头、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从而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二是加强组织领导。今年2月份,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政府办和相关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5月初已由市职转办(市编办)调整到市发改委。领导小组确定每月召开一次研究安排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点评会议,推进各项工作。同时,围绕“10+3”行动,成立了九办四组,负责开展具体工

  作。各县市区也都相应成立了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三是召开了工作动员大会。市委、市政府将优化营商环境列为全市“四场攻坚战”之一,并将今年确定为全市“营商环境提升年”,春节收假第一天即召开了全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全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各县市区也相继召开了动员大会,全市上下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确了任务,夯实了责任。

  (二)多措并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结合“行政效能提升年”活动,采取多种措施,精简权力事项,简化办事程序,着力促进工作作风转变,全市政务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一是推进“放管服”改革。201x年以来,市编办(职转办)先后两次组织梳理公布市级部门“最多跑一次”事项,涵盖40个市级部门权力和服务事项558项(截止5月末),其中涉及事项较多的为食药局48项、人社局45项、公安局43项、民政局39项、工商局39项。同时,启动政务服务标准化创建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实施方案及进度计划表,确定专职工作人员,全力推动服务标准化。特别是三原县实行三级包抓帮扶机制和企业宁静生产日等12条提升政务环境的举措,在201x年全省县域营商环境监测评价中位列全省第九、全市第一。二是大力推行“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工作。成立了“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政务服务办公室,先期确定13个涉及项目审批和市场准入及监管行政部门审批科人员、事项向政务中心集中,市工商局审

  批科已入驻市政务中心,食药、城建、人防等部门的审批科基本筹建到位。实体中心共进驻市级部门、机构和单位29个,集中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205项(子项);网上中心进驻市级部门48个,服务事项包括行政审批事项和日常管理事项共538项。三是推进“三级联网四级联动”政务服务新模式。利用微信、微博及手机APP等媒介对外发布政务服务办事信息,加快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网络化、智慧化水平。市政务中心先后协助市国土局、财政局、自来水公司完成了流程修改等工作。各县市区网上政务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平台业务已覆盖至部分镇(街)、村(社区),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截止5月底,“市-县-镇-村”四级政务平台共受理各类服务事项5.8万件。四是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彬州市(彬县)、泾阳县是全省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县,两县分别组建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审批事项由多部门变为“一部门”行使。泾阳县将涉及行政许可的20个部门承担的154项、彬州市将21个部门承担的166项行政审批事项分别交由行政审批服务局行使,实行“一颗印章管审批”,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和企业。其他县市区目前也正在筹备推行该模式,预计年内将实现全覆盖。

  (三)对标时限,优化审批流程。今年以来,市政府相关部门基本能对标“10+3”行动方案有关要求和时限,在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能上下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工商登记非常快捷。工商局开展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简易注销登记和“证照分离”等改革。市县三级企业名称库和禁、限用字词库全面向社会开放,实现同一登记机关名称预先核准与设立登记合并办理,0.5个工作日办结。对符合条件的未开业、无债权债务企业实行简易注销程序。推进多渠道办理注册登记。截止今年4月底,全市微信设立登记市场主体6506户,占同期登记总量的33.42%。开通了“工商企业通”平台,在银行网点为新设立企业提供注册登记、账户开立、网上银行、结算等服务便利的“一站式”综合服务。申请人可以通过微信、网上办事大厅、“工商企业通”平台、政务大厅四种途径办理营业执照。缩短公章刻制时间,可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公章刻制。优化开户流程,人行咸阳市中心支行明确了“商业银行受理客户资料到报送至人行进行核准,办理时限为1个工作日”。企业开办和注销都较为便利,1-5月,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4934户,同比增长26.2%,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8.3万户。二是不动产登记、纳税、开办施工许可时间大幅压缩。启用新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完善窗口建设,推出预约办理、上门办理等举措,从今年3月份起,不动产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分别压缩至受理之日起8个、5个工作日办结。截止4月底,全市国地税基本实现税务业务“一厅通办”,纳税人平均办税时间、等候时间分别压缩至2分33秒、15分15秒。通过“提前介入、优化评审、多图联审、压缩时限、简化材料、取消搭车事项”等改革举措,简化建设单位施工许可审批环节,将办理时限从原22个工作日缩短到51个工作日办结,目前新建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平均涉及行政审批环节7.6个,平均办理时限20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在201x年省营商环境监测评价中,综合评价位列第八。今年以来,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从调研情况看,我市营商环境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部分园区、路段的水、电、气、暖、通讯和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到位不及时、收费不合理、有时不能正常供应和使用的情况。不少园区缺少公共交通,员工上下班不方便。此外,城市管理水平不高,城市服务功能有待提升,环境脏、乱、差现象仍存在,治污降霾、生态环保工作也是我市营商环境的一个短板。

  (二)“放管服”改革还需加强,投资软环境有待改善。一是政务效能有待提升。部分职能部门审批事项还比较繁杂,不能按照承诺的办理期限予以办结,企业重复跑路办事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审批权下放后,基层设备、人员、技术欠缺,承接能力不足,致使下放的审批事项时间拖得更长,效率低下。虽然市级、各县区都设立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权,但有些县区政务大厅授权不充分、运行不规范,一些已进驻的单位存在“人进事不进、事进权不进”的问题,部门窗口仅有“收发室”“中转站”功能,只能咨询不能办

  事。有的窗口办事流程图示不够清晰,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执行还不够到位。有的部门电子政务水平不高,可在线办理的事项极为有限。二是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渠道还不顺畅,机制还不健全。企业的利益诉求还缺少有效的表达反映途径,部分涉企政策、补助知晓度不高、程序繁琐、申请困难。加之我市劳务、法律、广告、设计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相对缺乏,且管理不够规范,收费不尽合理,也影响了企业发展。三是监管不公、监管过度现象依然存在。多头监管、重复监管没有根除,让企业疲于应付。个别部门习惯于运动式监管,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就会对同类型企业进行大检查。互联网等新经济形态的监管还需加强探索。此外,个别地方、个别项目还存在强行供料、强揽工程、阻挠项目建设等问题。

  (三)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据省统计局201x年市级营商环境监测评价,我市获得信贷一项排名垫底。调研中也了解到中小企业最大的需求和困难就是融资问题。一是贷款渠道单一、信贷产品少、融资成本高。银行抵押条件过于苛刻,评估登记部门分散、程序繁琐、收费较高,贷款额度低且办理难。有的企业为了运转不得已进行民间融资,高利息、高成本导致企业难以发展壮大。二是融资担保、信用等金融服务机制不健全。我市融资担保机构发展不充分,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刚刚实现县域全覆盖,业务还没有全面铺开。三是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一些企业信用意识差、还款意愿不强,一些企业存在长期拖欠银行贷款本息的情况,致

  使金融机构不愿、不敢与中小企业打交道。此外,市内各类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各自分口管理经营,横向之间沟通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合力。

  (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氛围不浓。《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已于5月1日起施行,调研发现,各级各部门对这部规范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法规知之甚少。一些部门、县区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宣传避而不谈或泛泛而论,既没有数据也没有实例,工作停留在开会、发文件上。与脱贫攻坚战等其他三场攻坚战相比,干部群众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认识有限。此外,一些企业负责人、基层干部反映,有的部门、干部存在不作为现象,怕担责任、怕冒风险,不愿积极主动开展涉企工作。

  三、工作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对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加速追赶超越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改善和提升营商环境,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建议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石

  从企业发展出发,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首先,要对全市所有工业集中区和产业园区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实行三

  级包抓,切实解决存在问题。加大对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加强对园区道路、水、电、气、暖、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其次,市政府要积极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和水、电、气、暖供应企业,压缩办理时限,强化收费标准等信息的公开力度,拓展服务方式,提升保障能力,为用户提供便捷、安全、稳定、价格合理的服务,切实满足企业生产运营需求。坚决杜绝水、电、气、暖等公用服务企业向企业收取接入费、碰口费等违规收费。

  统筹谋划,加大城区公共服务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实施《咸阳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基础设施规划(2014-2020年)》,坚持工业集中区建设与城市功能完善同步推进,打造产城融合综合体。突出交通先行,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在园区及周边配套建设住宿、餐饮、商务、休闲等生活设施,为入驻企业员工创造便利的生活条件。同时,加大对企业引进人才和进城务工人员在保障性住房和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服务力度,解决企业员工的后顾之忧。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营建生态宜居宜商的环境。一要持续巩固创文成果,加大城乡环境卫生治理。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加快推进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新型城镇化进程。结合城乡环境整治、城中村改造等,加大绿化步伐,提高城乡生态建设水平。二要加大煤、尘、车及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治理工作力度,强化夏防臭氧治理、冬防PM2.5及重污染天气应对治理,确保空气

  质量持续向好,让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推动我市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二)围绕行政效能提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多点发力,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创新便民利企审批服务方式,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和“三级联网四级联动”等工作。加大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力度,科学细化量化审批服务标准,压减自由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充实基层审批力量,优化提升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编制形式直观、易看易懂的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图(表),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清晰指引。加快推进部门政务信息联通共用,建立健全部门联办机制,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并联审批。提高网上办事精细化水平,把实体大厅、网上平台、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结合起来,推广全程帮办、容缺后补、快递送达等便利化措施,多渠道多途径提高办理效率,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排号等号、耗时长、来回跑等问题。

  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提高决策透明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方式,依法主动公开涉企政策、信息,对市场主体主动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依法及时答复。开展企业走访联系活动,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政策和信息服务,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发

  展难题。大力培育、壮大中介服务行业,强化中介服务监管,规范中介服务标准、收费,营造服务高效、公平竞争、监督有力的中介服务市场。

  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全面推行市场监管清单制度,厘清监管职责,明确监管责任,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既保证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又防止检查过多和执法扰民。推进“互联网+监管”,对新产业采取包容创新、谨慎稳妥的监管措施。充实一线执法力量,规范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行为,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加大关系市场秩序安全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依法惩处强行供料、强揽工程、阻挠项目建设和制假售假、短斤缺两、偷税漏税、欺行霸市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创设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

  (三)着力破解要素制约,全面激发市场活力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方便企业获得信贷。加强货币政策引导,夯实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单列责任,保证信贷供应规模。健全完善评估、征信、担保、信用体系,不断提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服务水平,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用。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探索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循环贷”等工作,协调税务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保障“诚信纳税贷”

  的全面实施。坚持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降低服务成本,提升办事效率,增强企业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开展金融知识培训,引导企业做好信贷投入的基础性工作,完善财务制度,提升信用等级,增强企业运用企业债、公司债等手段的能力,实现全方位融资。

  高效集约利用土地。从严配置土地指标,严把项目审核关,严防圈地占地现象。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按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清理、依法收回闲置土地,调拨给急需用地的企业。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动态调整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加强对水、电、气、暖等行业的价格监管,切实为企业减负。扩大直供电交易规模,降低用电、用气成本,全面落实支持清洁取暖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物流业发展,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物流成本。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大对市场主体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力度,支持企业增加技术改造、研发创新投入。扎实做好人才招引培育工作,以人才带技术、带项目、促创新。降低企业招工成本,构建高效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统筹推进解决就业难和招工难问题,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解决好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问题。

  (四)强化宣传督导,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全市上下要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意义,增强抓好营商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齐心协力建设一流营商环境。

  要以《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宣传贯彻为统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户外广告、标语及报刊、电视、网站、微信等途径,大力宣传《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主要内容。加强对中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和工作部署的宣传,积极挖掘“放管服”改革的正面典型,弘扬企业家精神,传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好声音”和

  “正能量”,对不作为、慢作为及“吃拿卡要”等行为要及时曝光,切实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做好营商环境监测评价工作。市政府要加强对统计、税务、工商等部门的协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监测质量和效率。加大对县级部门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及时向调查对象答疑解惑,确保各项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重视对监测评价结果的运用,查找并解决突出问题,倒逼相关部门、县区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

  加大检查督促力度,严格考核问责。市政府要认真落实每月一次研究安排会、每季一次点评会制度,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建立健全服务企业专项督查、对破坏营商环境和侵害企业利益的督查问责、优化营商环境督查反馈等机制。坚持

  问题导向,将常态检查、随机抽查、年终督查相结合,创新督查方式,畅通投诉渠道,广纳民意,建立台账,落实责任,限时整改。严格营商环境考核评价,强化激励导向,制定配套奖励措施,对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与表彰奖励。严厉查处执行不力、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纪律松弛等行为,坚决消除各类隐性障碍和“潜规则”,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逐步实现我市政务环境、市场环境、设施环境、要素环境、社会环境、法治环境的全面优化提升,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篇三: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关于进一步优化某市营商环境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优化某市营商环境的建议

  为助推xx(市)经济发展,推动我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我们通过召开部分工商企业家座谈、举办企业微论坛和实地走访企业等方式,对xx(市)营商环境进行了调研。在调研中,企业普遍对xx(市)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反响比较强烈。我们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xx(市)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政务服务效率不高。政务服务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新上项目审批时限过长。企业建设项目审批存在行政管理部门相互前置的情况,尤其在办理工业用地土地使用证时涉及部门多且相互前置情况严重,加上有些部门执行政策不灵活,导致项目从立项到审批少则3个月,多则半年甚至1年,影响企业投资热情。有部分曾新建投资项目的企业反映,他们办理项目审批手续,从选址批复开始到开工建设用时达6个月之久。

  二是部门对企业的服务不到位。主要表现是遇事推诿、互相扯皮,企业普遍反映在向政府有关部门寻求支持或解决困难时,存在部门不愿担当、“踢皮球”现象;一些企业反映在办事时,个别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业务不强,该说的一次性不说全,该哪个部门办理的,工作人员自己都不清楚,造成企业办事人员经常遇到“弹簧门”、“旋转门”,跑动次数较多;还有个别企业反映,由于纪律规定严,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沟通机会少,个别工作人员对企业缺乏感情,增加了办事难度。

  三是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一些部门工作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先行先试、大胆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有些政策办法完全跟不上时代需要,但主管部门为图简单,仍然用老办法、老政策对待企业。

  (二)政策支持落实难。政策环境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部分地方或园区在招商引资中承诺的政策不能及时全面落实。部分企业反映个别地方政府或园区在招商引资中承诺的税费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到兑现时,存在以申请不下来或政策变动为由,减少或取消优惠的情况,企业认为他们并不在乎税费方面的优惠政策,只是希望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随意承诺,承诺了的事情就要努力做到,不然从一件小事情上造成企业对投资环境的担忧,有损企业的发展意愿。另外,还存在极个别不能兑现的过度承诺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比如:xx县xx公司被xx收购后,集团公司拟就地新上项目,涉及环保指标等问题,县和市级相关部门出于好意都承诺了积极争取尽快落实,企业也付出了大量人力财力开展前期工作,但由于该承诺超过了县市权限,最终未能落实,最后该公司不得不将新上项目落地到xx,而且由于承诺未果给企业造成损失带来了负面情绪,导致xx公司也可能逐步整体搬迁到xx。

  二是有些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不能落实。工业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普遍反映,在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和鼓励企业引进人才等方面,看到文件上写的支持政策让人十分激动,但最终落实到企业的政策很少。

  三是小微企业生存发展困难。部分小微企业反映,由于地方政府和园区过分强调“招大引强”和“突出主业”的工作思路,弱化了对小微企业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有些已形成良好品牌和成熟市场的小微型企业,由于得不到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发展壮大。比如:xx区xx企业在全国拥有近xx家加盟店、xx企业把加盟店开到了xx、xx,但由于受新上项目原则上必须进入园区且投资额必须在xx万元以上、亩平投资要求达到xx万元以上等政策限制,难以扩张发展。只是xx企业创办的xx孵化园引来xx部、xx部领导考察,因受到特别重视,问题得到了解决,而其他企业很难获得这样的机会。再比如:xx园区xx企业已进入快速成长期,企业急需扩张发展,但由于不符合园区主业发展规划,企业难以获得新增建设用地,无法扩大产能。

  四是部分企业享受政策的认定难。近年来,国家和省上都出台了一些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在税收、社保规费等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优惠减免政策,但享受政策需要通过认定,我市有些区县只在工业企业认定方面落实了责任部门,对

  一、三产业的认定没有明确责任部门,造成这方面的企业认定难,企业享受不到本应享受的政策。

  (三)执法环境较为“任性”。执法环境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针对企业的执法存在多头和重复检查现象。企业普遍反映,有时某项工作会出现分别面对省、市和区(县)各级执法部门反复检查的情况;还有同一项工作,也会出现多番面对不同执法部门检查的情况。

  二是调取企业资料后不及时归还。有些部门在执法检查中,调取企业重要资料后,长期不做定论、不做处理,且资料不及时归,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而且,对这类问题,企业因害怕影响今后发展,不敢反映和提出要求,有苦难言。

  三是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企业涉法涉诉中,个别外来企业反映,当地企业更受偏袒;还有在企业发生劳资纠纷和与当地群众的纠纷时,相关部门的处理中往往不顾企业有无道理,简单地采取息事宁人的办法,要求企业花钱解决问题,企业认为类似纠纷如果得不到公正处理,会制约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是“去产能”和环保督察中关闭的芒硝企业存在“死灰复燃”的情况。在国家“去产能”政策及环保督察政策的推动下,一些具备较强竞争力的芒硝企业,积极应对,加大投资上设备设施,实现达标生产,但有些不能达标的被关停企业,却采取出租或旺季短期盘活等方式低成本恢复生产,而执法部门对这类非规范的生产经营行为打击不够。

  (四)融资环境仍然不优。当前,我市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在面对中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时,还不能有效地提供充足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并且部分金融机构存在抽贷限贷现象,造成部分优势企业经营艰难。比如:我市xx是xxx企业,产品市场销路好,订单饱满,只是企业经营业务多元化,非主业资产占有一定比例,企业负债相对偏高。xx银行从xx年一直支持该企业,最高峰时贷款达xx万元,但该行从xx年开始对明宏光学抽贷,仅2年时间资金全部抽走,该行本承诺原贷款归还后3天内新发贷款,企业为还贷款找过桥资金,支付2个月利息达xx万元,但归还后银行就不再发放贷款,造成企业短期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正常生产经营,今年xx县紧急动用应急资金600万,才缓解了企业压力,目前仍未达到正常经营状态。

  (五)尊商重商社会氛围不浓。企业普遍反映,近年来对企业的经济贡献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宣传不多,对企业的评比表彰活动基本取消,全社会尊商重商的氛围没有以前浓厚,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比如:我市以往举办的“xx(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xx(市)杰出人才贡献奖”、“xx(市)商贸流通企业二十强”、“xx(市)百企联百村示范企业”等主题表彰活动减少或取消,使正面激励和典型宣传作用没有得到引领发挥,有的企业和企业家做了很多实事、好事,但社会并不知晓,长此以往企业干事创业、回馈社会的热情就慢慢减退。

  二、进一步优化xx(市)营商环境的建议

  (一)牢固树立开放引领理念,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开放引领是过去我市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未来我市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增强竞争优势,才能将我市的区位等优越条件转变为现实的发展优势。建议市委制定出台进一步优化xx(市)营商环境的决定,正面激励与反面查处相结合,奖罚分明、奖惩逗硬,在全市上下掀起创新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宣传、引导和教育活动,让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充分认识我市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现状、与发达地区的较大差距和开放引领的发展道路,培养尊商重商、亲商护商的社会氛围。

  (二)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原则,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多证合一”,最大程度减少前置审批条件,对非行政审批的前置审查尽量精简,如有必要,须严格限定审结时限;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积极应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做到材料共享,让材料多跑路、企业少跑路;按照分类指导原则,分别限定各类项目的审结时限,最大程度地提高办事效率。对于落户园区的项目,尝试建立园区核准,相关部门只备案,一路放行的审批机制。

  (三)配套更优政策,全力支持发展。对过去已有政策进行重新审视和梳理,要求掌握和执行涉及企业政策的经济管理、执法和服务部门,认真研究上级政策、充分了解其他市州政策,提出相对更优政策,形成政策支持体系。特别是在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扩张壮大、创新创业和人才引进方面的政策举措,与省内市州相比,要有更优更新的突破。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对出台的政策及时向企业公示政策条款、申报程序,主动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对于符合上级政策而需地方认定的企业,要明确职责,促进相关部门及时予以认定;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对督查情况及时通报。

  (四)规范涉企执法检查,重在强化服务。建立和完善涉企执法检查审批制度,市内相关执法部门到企业的检查需经企业主管部门批准,对涉及多个、多级部门的检查事项,企业主管部门要尽量做到统筹安排,避免多头检查和重复检查。明确规定除国家和省上开展的检查外,市内部门因必要而到企业的检查,每年只能进行一次。在执法中,要强化服务意识,多指导少指责,多引导少处罚,原则上首次查出问题的只教育指导,企业未整改到位而需执行处罚,部门具有自由裁量权的,原则上采用低限处罚。

  (五)优化融资环境,切实缓解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强市及各区县政府注资控股的担保机构能力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杠杆功能;倡导市及各区县分别建立“企业稳定资金池”,用于企业贷款资金过桥以及对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机构贷款担保的风险补偿。政府及园区的融资平台要侧重支持企业创新创业项目建设和生产发展。进一步创新征信体系,建立统一的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公共数据,鼓励金融部门为信用好的企业量身定制金融产品。

  (六)坚持“三个舍得”,大力提升企业家社会地位。对优秀企业家,要坚持“舍得给政治待遇、舍得给经济待遇、舍得给社会荣誉”,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报道企业和企业家事迹,对企业的经济贡献和社会贡献要充分肯定,让企业家获得价值感,充分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

推荐访问: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我市 优化 环境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3042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