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2023年度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本(4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8-09 17:18:0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本(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3年度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本(4篇)

2023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报告4篇

2023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报告篇1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申报表

县市区:
编号:

本表一式三份,报省两份(可复印) 湖南省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制

2023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报告篇2

青海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作者:陈广君;李丽霞

作者机构:青海省委政研室

来源:青海经济研究

年:2008

卷:000

期:001

页码:69-72

页数:4

中图分类:F127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青海;县级政权;调研;行政区划;区域协调发展;相对独立性;地理空间

摘要: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牧区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作为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相对独立性,同时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具有广泛的开放性。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重大举措,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重要任务。

2023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报告篇3

沈丘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一、基本县情

沈丘县是周口市的东大门及豫东南与皖西北交往的重要门户和物资集散地,属黄淮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内陆平原农业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交通发达,漯阜电气化铁路、宁洛高速公路、沙颍河航运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县辖22个乡镇(办事处),556个行政村,总人口124万人,总面积1080.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万亩,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基础条件较差,制约着经济发展,是我省国家级扶贫开发县份之一。现阶段沈丘县国民经济发展处于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三产经济总量迅速膨胀,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在矿产资源极其贫乏的不利形势下,走出了一条以农副产品深加工和聚酯网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

二、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全县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达到119.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
是“十五”末54.45亿元的2.2倍,年均增长13.3%;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2∶39∶29,调整到2010年的28.5∶41.5∶30,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达到71.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到34328万元,比上年增长26.4%,是“十五”末的3.5倍,五年年均增长30.2%;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是“十五”末的2.4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00元,增长11%;
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达到4190元,增长15.2%;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8.97亿元,较年初净增10.32亿元。“十一五”时期成为沈丘国民经济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快县"、全国“县级产业集聚区竞争力百强县”等荣誉称号。

(二)特色产业加快转型,质量效益同步增长。以工业突破为抓手,加强园区集聚,优化产业升级,推进全民创业,培植骨干企业,主攻大项目,推动大招商,实现了工业规模、质量效益、产业集群、园区集聚、科技创新五大新突破,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聚酯网业、机械加工、棉纺织造四大支柱产业。2010年底,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42.8亿元,比2009年增长14.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8.4亿元,同比增长23.6%。“十一五”时期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6.4%,占GTP的比重由2005年的25.7%提高到2010年的3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2%。

产业集聚区建设快速推进,产业集聚区服务功能和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被省工信厅确定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试点,并在2008年被评定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2010年底,食品加工业完成总产值76亿元,金丝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纳税7599万元,是全市工业企业第一纳税大户,被评为全省百强民营企业。河南网业大厦、园区综合服务大厦主体已经完工。聚酯网业市场份额占全国的55%以上,是全国最大、全省唯一的聚酯网生产、销售和研发基地,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聚酯网之乡"称号。华丰网业被评为全省高成长型中小企业50强,三闸纺织入选全省纺织服装企业50强。乾丰散热器4条高压铸铝生产线、建南铝业4条铝材生产线、凯旺电子150条通讯线缆生产线的建成,提升了机械制造产业的科技含量。

(三)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

特色农业长足发展,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34.16亿元,粮食总产73.5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90元。粮食生产再创新高,夏粮单产500.7公斤,粮食总产达到73.54万吨,是2007年成为黄河以南首个超千斤县后,连续四年超千斤,连续七年丰产丰收。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提供坚实基础。建成槐山药、优质小麦、优质白芝麻、高油大豆等7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催生了30个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中省级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65个,土地流转面积达15万亩。以槐山羊、黄牛、生猪养殖为代表的生态畜牧业长足发展,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1.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秸杆综合利用成效明显。2010年发展订单优质小麦76万亩,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2个,年转化利用秸秆78万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被省政府评为发展成果奖。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4万亩。完成工程造林2.1万亩。大力推广农机作业新技术,被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玉米机收示范县和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县。

劳务经济长足发展,重点打造“沈丘建筑、集装货运、内河航运”劳务品牌,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达到30万多人,年创效益25亿元以上。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已建成老城西关新村、和谐新村等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县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通路(硬化)、通电话、通宽带、通广播电视。

(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本着“高标准设计、高起点规划、人性化建设”的要求,先后投资上亿元拓宽改造了县城主次干道,一是新建了东环路、迎宾大道、淮河路、药厂路,投入巨资扩建了交通东、西路,闸南东、西路,新华南北街、闸北西路,加宽扩建了18孔闸和5孔闸,贯通了西环路,东环路沙河大桥、纸店高速公路出口、漯阜铁路沈丘段电气化改造等重点工程正在施工中,县城主要大街得到绿化、美化、硬化、绿化,县城交通制约瓶颈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充分挖掘县城潜力,盘活资金近3亿元,相继规划建设了商贸城、恒瑞商业步行街、西关和北关农贸市场,交通拥堵状况得到改善,新建了万家乐、全家福、一峰购物、好日子购物广场等上万平米的大型超市,商业布局更加合理规范;
三是投资上千万元新建了大闸东、西公园、滨河公园、东关街心公园、绿城公园、永基新城喷泉广场,建成了老干部活动中心和门球场,各种健身器材齐全,成为广大市民健身强体、休闲娱乐的场所;
四是高标准规划建设了行政新区,新修新城区道路11条,三纵四横的城区道路枢架已经构成,县城建设规模由原来的9平方公里扩大到17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东南和西北工业区、中部商业区和东北行政新区三个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城区。付井、纸店、老城相继被省政府确定为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城镇化水平达到32.7%,比“十五”末提高16.7个百分点。五是对县城东区街景,沙颖河沿岸,老城区循环水系等进行了详规。滨河公园一期,沙颖河城区段改造,新埠口大桥通车,大桥老闸加宽等项目的实施和建成,大大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全县房地产开发建设有序,富都财富中心、水岸名家、上海世家、颍河嘉园、和谐家园、永基新城等高层建筑先后落成,提升了沈邱的名气,士气和人气。

(五)改善县域投资环境、缓解融资难情况

近年来沈丘县积极探索解决农民和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沈丘县食品、轻纺、轻工机械等行业发展较快,造纸网业制造技术先进,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继续增强对县域造纸网、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的支持,使我县的支柱产业得以持续良好发展。沈丘县金融机构2011年第一季度所发放的贷款70%以上用于我县特色经济的支持,为我县特色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政府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利用项目推介会、银企洽谈会、联谊会等形式,组织多频率,小规模的银企沟通活动,加强银行和企业的联系;
对重点项目实行财政贴息,鼓励企业发展;
新成立铭泰、海亚、鑫之源3家担保公司和祥和、华丰、丰源3家小额贷款公司,为43家企业融资10亿多元;
引导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金丝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进入上市辅导期,今年可望在上海证交所上市。二是紧紧围绕城镇化和强农惠农,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目前我县金融机构涉农贷款845750万元,占贷款总额的97%。有力的支持我县“三农经济”和农村企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以信用工程建设为平台,大力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充分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2011年3月底,沈丘县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余额12.89亿元,有效促进了我县农村特色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发展。

(六)开放形象持续提升、投资环境得到改善。

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力争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确保政府精干高效,为投资环境的根本改善开创新局面,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一要明确责任重领导。建立县处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五个一"责任制,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名责任人、一包到底,全程跟踪项目的落地、开工、建设、竣工等。建立重大项目联审联批联席会议制度,高效解决项目审批问题。二要加快推进重运作。继续实行"四季四抓":
第一季度抓启动,力争尽早开工;
第二季度抓督查,强力推进,确保进度;
第三季度抓观摩,督促质量出形象;
第四季度抓验收,确保项目投产达效。继续实行"五种媒体七项公开",夯实项目建设责任,促进项目快速推进。三要优化环境重服务。实行重点项目挂牌保护制度,对投资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明确分包领导,挂牌保护。认真发挥县纪委"三个中心"的作用,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严厉打击画地为牢、过路收费、强装强卸等阻碍项目建设违法行为。四要着眼向上重争取。要准确把握上级的政策取向、产业导向和资金投向,充分发挥我县国家级粮食生产大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优势,认真策划、设计、包装一批起点高、带动强的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全力以赴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要把向上争取资金项目任务落实到相关部门和责任人,明确任务,明确责任,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落户沈丘。

三、我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十一五”时期,从总体上看,全县国民经济发展态势是好的,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贸易及各项社会事业形势看好,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但是,随着国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出现,经济运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正确处理好宏观调控与稳增长的关系、经济转型与稳增长的关系、节能降耗与稳增长的关系、改善民生与稳增长的关系,已成为需要长期密切关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沈丘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是豫东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主产区,第一产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一直很高,近年来尽管我县二三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一产业比重仍然很高,以2009年为例,全县第一产业比重仍占28.7%,与项城(18.1%)、鹿邑(25.07%)相比,分别高出10.6个、3.63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增速年均保持在5%以下,因此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减缓全县经济增长的速度。

(二)、工业经济仍是全县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近年来,在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沈丘整体工业经济有了较大起色,但是与周边县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骨干龙头企业偏少,“龙头”示范带动作用不强。目前全县超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家,小型企业多。2010年底,沈丘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为56.96%,仅好于淮阳(56.06%)、太康(54.56%)、商水(52.96%),居全市第七位。二是创新能力差。全县规模以上114家工业企业除1家有技术研发中心外,大量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含量较低,抗风险能力不强,原材料价格稍有变化,利润空间被挤压,就得减产、停产,难以适应全球化竞争形势的要求。三是全县工业多以传统农副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缺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且布局分散,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三)、农业基础还很不牢固,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沈丘是农业大县,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主产区,长期以来,由于年久失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遭到严重破坏,加之条块分割的分散耕作模式,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增产潜力大打折扣,再加上粮经比例不协调,农民增产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

(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尽管“十一五”时期沈丘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收入总量远远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一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生产经济延续以种粮为主的原有模式,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沈丘是农业大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由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一缺资金,二缺人才,三缺技术,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深加工,实现增值升值,农业生产潜力受到局限,严重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提高。

(五)、投资后劲不足,尤其大项目偏少,将严重影响沈丘国民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时期,沈丘亿元以上的单个投资项目屈指可数,尤其是上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更少,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二三产业尤其是工业,才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发展的主导力量,是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十二五”时期,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尤其是工业大项目的投资,将对沈丘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瓶颈”制约相当突出。资金、土地仍是当前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两道难题、两大“瓶颈”。大量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深受“失血”之痛、征地之苦、发展之难,致使一批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一批项目不能及时上马或按时投产,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扩张效应。货币政策紧缩,加剧了我县企业的融资困难,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日趋明显。随着“十二五”节能降耗工作的展开,我县节能降耗的压力有增无减。

(七)、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企业环境仍不够宽松。我县在建设项目过程中触及了一些群众和单位的局部利益,有个别处理不恰当,给我县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不稳定因素;
二是一些上管单位缺乏大局意识,部门利益为重,囿于条条框框,对地方的工作支持不够,对全县出台发展经济的一些政策的落实存在一定的梗阻现象。

2023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报告篇4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1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江苏省最北部,面积1576平方公里,辖15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324个行政村,58个居委会,人口127万。文化底蕴深厚。*县是汉高祖刘邦故里,秦时置县,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称,以汉文化发源地著称四海。县内有歌风台、大风歌碑省级重点保护及有价值的文物如大风歌碑、汉画像石、汉代陶器等2余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建有融汉城公园、汉街等为一体的汉文化景区。*县还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祖籍地,有“明先世家”之称。区位优越。*县地处淮海经济区中心位置,为徐州、枣庄、济宁、商丘、淮北五市经济辐射交汇点,具有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的独特优势。交通便利。*县濒临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徐*铁路纵贯南北,与欧亚大陆桥、大京九、京沪、京广铁路接轨,1小时可达京福、连霍高速及徐州观音机场,徐济高速公路建成后可在15分钟内入全国高速公路网,兼有公路、铁路、航运之便。资源富集。*县是我国华东区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探明煤储量24亿吨,可均衡开采1年,境内有部、省、市属8对矿井,年产原煤12万吨,发电装机容量6万千瓦。以*县为半径5公里内,分布着丰富的石灰石、白云岩、高岭土、钾长石、石英砂等矿藏。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形成铝、盐、煤、电、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县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入选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最具投资潜力开发区,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5余家。城市发展极具潜力。*县座落在美丽的微山湖畔,是一座滨湖亲水城市,功能完善,风光秀美;新城区、开发区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已经成为工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县入选浙商投资最具潜力城市。

  近年来,*县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县”、“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县”等3多个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被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唢呐之乡、古筝之乡。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年,我们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确立了“立足新起点,谋求新跨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在苏北前列”的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富民优先,突出发展主题,创新发展思路,凝聚发展合力,奋力进位争先,扎实实施“工业腾飞、农村繁荣、城市崛起”三项战略,突出工业强县,主攻重大产业,狠抓招商引资,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快城市发展,以富民惠民安民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强劲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日益加快。全年完成GDP173亿元,增长16%;财政收入12亿元,增长4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5亿元,增长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亿元,增长53%,其中工业性投资65亿元,增长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5元,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579元,增长16%。

  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工业支柱产业日益壮大。坚持工业强县第一方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不动摇,组织专业招商小分队进驻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地区驻点招商,开展一系列专题招商活动,举办首届汉文化研究高层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中国首届煤电铝高层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南京企业家看*县、千名浙商看*县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县成功入选浙商投资最具潜力城市,全县在建、签约、在谈项目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通过招大引强,铝、盐、煤、电、农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迅速崛起。铝产业方面,铝产业园被省批准为“江苏新型铝材产业园”,上海大屯能源投资17亿元的1万吨高精度铝板带、江苏华丰铝业投资15亿元的1万吨高精铝板带、江苏丰源铝业投资9亿元的6万吨精度铝箔、广东华昌铝业投资5亿元的铝型材等一批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盐化工产业方面,天成氯碱二期6万吨烧碱、6万吨PVC、徐州中兴化工1万吨三氯氢硅项目建成投产;徐州南开天元化工投资8亿元的5万吨次氯酸钙、徐州瑞达化工投资1亿元的1万吨环己胺项目已开工建设。煤化工产业方面,*县煤化工产业园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全国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全国七大煤化工产业基地之一。徐州禄恒能源化工投资11亿元年产15万吨液相甲醇及IGCC项目已开工建设;徐州观贸焦化一期6万吨项目产销两旺,二期即将建设。煤电产业方面,徐州顺成洗煤热电联产项目18万吨洗煤厂已建成投产,徐州德*1万吨洗精煤项目正在建设,大屯煤电公司2×3万千瓦煤电综合利用及年产3万吨洗煤项目正在做前期准备。农产品加工方面,南京雨润、广西桂柳、浙江黄岩、河南华英等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在*县建成投产,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13家。广西桂柳集团年孵化亿羽苗鸭、无锡宏达食品公司年加工万吨出口特菜等投资超亿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入园龙头企业已达48家。

  二是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围绕“建成面积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5万”中等城市发展目标,积极实施“北连东进西扩”战略,集中实施了总投资约26亿元的“二河二桥二十路”等八大类5项城建重点工程。新城区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大变化、三年树形象”的目标,加快基础设施、文卫设施、生活小区、商贸物流、餐饮服务等项目建设,框架初步形成。老城区加快实施管网改造,大力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改造城区主干道、人行道5条,铺设生态砖23万平方米,更新路灯43余盏。高质量、快速度完成滨河公园二期工程建设,快速启动*公园建设,绿化道路25条16万平方米,新建小游园22个5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4万平方米,新增园林式单位46家、园林式小区23家,人均公共绿地超过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超过4%,并顺利通过国家级园林县城验收。*城市区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三是高效规模农业迅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锁定发展壮大生态肉鸭、创汇特菜、优质稻米三大主导产业,着力实施了高效农业规模化和设施农业建设“双1项工程”,以徐*路设施种养、*敬路特菜种植、沿湖路稻蒜轮作等七条主线,张敬路设施菜、孟河路牛蒡、栖唐路苔蒜等六条辅线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高效规模农业,全县高效规模农业面积占耕地总面积达到45%,三大主导产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份额占6%以上。生态肉鸭养殖量超过1亿羽,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态肉鸭养殖基地。创汇特菜面积突破5万亩,复种面积超过1万亩,成为全省最大的特菜生产加工基地。5万亩优质稻米全部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栽培、粳稻化生产,成为全国著名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江苏省鸭业协会在*成立,全县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15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427个,规划建设肉鸭、特菜、稻米大型专业市场3个,扩建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全县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81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1个,绿色食品33个,有机食品9个。在新村建设上,按照“试点引路,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县指导、镇推动、村落实”,采取“政府规划、群众自建、社会共助”的建设模式,分为新村建设型、农民公寓型、以企带村型、环境整治型、城镇社区型5种类型,高标准推进2个试点镇、24个试点村建设,打造了一批“民富、村强、貌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全面启动135个重点村的建设和改造,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深入发展。

  四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加快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实施了一批火炬、星火计划项目,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巩固提高,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8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2%。三项基本国策得到很好落实。计划生育扎实有效,全县耕地面积动态平衡,区域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对符合城镇低保条件的2322户76人、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13967户25364人全部纳入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新建、改建、扩建镇中心敬老院9所,新增床位11*张,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62%。全县城镇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95%、9%。切实加强扶贫济困工作。在全县开展“一日捐”活动,成立了*县慈善会,募集慈善捐款11万元,特困群体的生活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对全县考取二本以上的151名特困大学生发放救助金5.6万元,对全县12名孤儿和2名特困生发放生活补助金65万元。结合*县实际,全面实施农村新五件实事,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十件实事全面完成。扎实推进平安*县、法治*县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大调解、大防控措施不断完善,全县新建治安监控点64处,增加摄像探头163个。完善领导信访接待日和领导包挂重大信访案件制度,有效化解了一批矛盾和问题。加强矿区、湖区联防联调工作,减少和避免了湖区及接边地区矛盾纠纷,维护了湖区及省际边界地区的稳定。

  四、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产业政策、土地、环保等宏观调控措施趋紧,项目建设的瓶颈制约愈加明显;工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竞争力不强,节能减排压力增大;一、二、三次产业比例有待进一步调优;支柱产业和骨干项目还需进一步壮大;开放型经济总量偏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名优品牌尚需加快培育等,上述问题需在下步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五、下步措施及建议

  (一)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围绕煤电、煤化工、盐化工、铝及铝深加工、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挖掘包装一批带动性强、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龙头项目,积极引进新项目,拉长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增强产业竞争力。28年重点推进徐州禄恒能源公司投资11亿元年产15万吨液相甲醇及IGCC项目;上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7亿元年产1万吨高精铝板带项目;江苏华丰铝业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年产1万吨高精铝板带项目;徐州丰源铝业有限公司投资9亿元年产6万吨铝箔项目;观茂焦化二期投资6亿元焦炭项目;广东华昌铝业投资5亿元的铝型材项目;天成氯碱投资5亿元年产1万吨烧碱、1万吨PVC项目;徐州南开天元化工投资8亿元年产5万吨次氯酸钙项目等64个重点项目。

  (二)全力推进招大引强,积极培育经济增长点

  一是积极推进专业招商。进一步整合招商力量,以29个招商分局为主体,建强专业招商队伍,强化专业招商。二是全面加强产业招商。围绕铝、盐、煤、电、农副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调整充实五大产业招商领导小组,围绕五大产业开展招商。三是组织开展系列产业招商活动。在上海等地举办煤化工产业专题招商活动,邀请国内外煤化工专家及相关企业就产业发展及项目进行洽谈;赴美国针对煤化工产业链进行招商。在佛山举办新型铝型材产业招商活动,针对铝业链项目进行招商;赴澳大利亚针对铝产业链项目进行招商。在徐州举办第二届煤电铝高层论坛,围绕煤电铝产业发展,广泛邀请客商,进行论坛和项目洽谈。在宁波开展盐化工专题招商,包装推介一批盐化工产业链项目。在环渤海湾等地举办农产品加工专题招商活动。在上海、杭州、温州等地举办现代服务业专题招商活动。更广泛的宣传*县、推介*县。

  (三)全力推进城市开发,全面提升*城新形象

  围绕北连对接大屯煤电公司、东进融入湖区、西扩拓展产业区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大城市产业项目建设力度。全力实施好以“一桥二馆三园十路十八区”为重点的六大类66项城建重点工程。建成完善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做好“绿、水、汉文化”三篇文章,充分挖掘和保护汉文化资源,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实现旅游、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依托临湖优势,引水入城,以水为脉,打造滨湖亲水城市;开展大规模城乡绿化活动,巩固国家级园林县城成果,实施好“三园六区二十路”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1万平方米,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绿色*县、魅力*县、活力*县、和谐*县”。

推荐访问:湖南 范本 县域经济发展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本(4篇) 2023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30690.html

推荐内容